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文化特征

网络文化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文化特征

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第1篇

新媒体网络文化产品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2]。面对新媒体网络文化产品的双重影响,高校育人工作者应转变观念[4],积极研究新媒体的规律,通过主動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创高校育人工作的新局面[5]。因此,如何识别这些网络文化产品和特征,增强网民的辨别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的种类看,当前的网络文化产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一、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文化性。任何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网络文化产品作为一种产品,虽然很多是虚拟性产品,但是它们同样具有文化性。比如一些网络图片和文章,因为承载了80年代生人的记忆,所以深受这类人群的喜爱。不仅如此,它还给90后、00后展示了那一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社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不仅增加了文化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文化品质和素质。同时,一些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能够反映社会的整体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给大学生以激励、启迪,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中,不断丰富思想内涵,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二)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情感性。网络文化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产生价值认同。由于很多网络文化产品兼具美感性、时尚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因此它能够被大众接受。网络文化产品的情感性主要是指文化文化产品首先要具备美感和艺术感等特征,只有具备了美感,网络文化产品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够被大众广泛接受。大学生思维具有现代性和多边性,对于网络文化产品来说,只有具备了吸引力,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促使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产品。以游戏《仙剑奇侠传》为例,由于游戏界面具有美感,人物和背景极具美感,故事情节吸引人,因此当时深受大学生喜爱。

网络文化产品情感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时尚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群体,对于时尚更容易接受并乐于追捧。比如中国好声音、快乐女声等,都是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时代特点兴起的一类时尚节目,这些节目在实际的播放过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在设计和推出的时候都考虑了时尚性这一特征,以促进这一产品的销售和传播。

(三)网络文化产品具有故事性。历史之所以被人们喜欢并铭记在心,就是因为它的故事性,对于中国的古董来说,正是因为故事性才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网络文化产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虚拟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也具有故事性。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读者的文本黏性,并在使用中产生共鸣,深受学生喜爱。以宫崎骏的动漫为例,《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萤火虫之墓》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现实性,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不仅能够了解日本的文化,还能够对爱、战争和和平等有更深层次的体会,网络文化产品的故事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四)网络文化产品具有创新性。与其他产品一样,网络文化产品想要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须有创新性,只有作品不断进行创新,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满意度。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看,网络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文化产品非常重视理念的创新。通过深入了解后发现,网络文化产品体现了专注、极致、口碑和迅速的基本特征,将理念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以QQ音乐为例,它打破了过去音乐只能通过下载或磁带才能听的界限,将在线和离线这一使用理念植入其中,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其次,在方式上具有创新性。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在传播方式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现代大型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为例,它不仅在制作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够抓住青年的心,而且在传播方式上,借助QQ、网站、人人网、视频广告等方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五)网络文化产品具有导向性。与其他产品不同,网络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具体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依托某一社会事件产生的产品,它的导向性非常明显。这种导向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导向性可以引导学生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比如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助人为乐的视频和网文,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并且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有效监管,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消极的、负面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给社会大众,尤其是高校学生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完善途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文化产品对社会,尤其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实际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发中和传播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情况看,很多网络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高校的网络文化产品还没有将这一产品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这一产品建立完善的创作机制,在产品的创作流程上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因此在产品的开发和供给上供不应求。同时,在一些高校中,由于没有创造型人才作为保证,创作队伍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指导,持续性不强,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尤其要注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造提供人才保障。

(二)加大传播力度。网络文化产品在创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好的想法和经验,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种原因,它不能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和推广。一些网络产品开发商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統化、矩阵化的平台,因此很难很好地传播。基于此,网络文化产品必须不断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比如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方式,加大传播力度,将好的网络文化产品介绍给学生。

(三)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网络文化产品的功能主要是娱乐大众,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将积极、健康的理念传递给使用者的使命,尤其是对高校学生来说,网络文化产品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前网络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很多产品缺乏亮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基于此,在网络产品的开发上必须重视网络文化产品的质量,紧扣时代主题,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的目的。

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9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率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虚拟世界对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现已成为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也与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提供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成学生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互联网络的实时交互、空间广阔、信息共享与终端用户的独立自由、分散多点、流量巨大、管理复杂,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经济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全球性与开放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网络体现了最自主、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所关注。

(二)创新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决定的。网络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我们也要随着它的更新而去熟悉他,网络使人们处于一种不断的学习状态中。网络为文化创新的实现铺垫了可实现的途径,不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网络鲜活的生命。在网络中,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使大量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之一。网络以他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正如当下学者的观点:创造和创新,将会成为网络时代人的真正幸福所在,必将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大地。

(三)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四)虚拟性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宇、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象,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除非双方有过面对面的交谈,否则,两者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人还是一条会说话的狗。“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上学、上班,进行体育锻炼,或与他人聊天等,但是,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是借助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而实现的,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利络文化的这种虚拟性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因特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匿名信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得虚假的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匿名聊天如同一场“假面舞会”,参加者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网络一方面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接受新鲜信息速度快,但自制能力并不强,因此,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l. 丰富信息来源

过去大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图书馆和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享受到全球的知识成果。但是互联网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为广博,而且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极快。

2. 扩大交流视野

因为受本身身份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交际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角色没有充分体现。网络交往突破了他们的交际局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开放地交流,更为紧密地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甚至频繁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陌生人。他们的交流视野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放大,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3. 提高竞争意识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渠道,大学生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愿望等信息输入电脑,就有可能获得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强化主体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自主观念很强的群体,对权威往往采取淡化的态度,乐于接受自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有了互联网这样开放性和平等性很强的媒介,他们开始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思想,自我的主体观念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5. 缓解心理压力

网络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在网络上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网络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不受限制,监督机制也极不完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灰色信息、黄色内容、一些腐朽的生活态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大量输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有调查表明,超过23%的大学生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如果不对辨别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比较欠缺的大学生加以疏导,他们难免会在不良信息和观念的传播中迷失方向。

2.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己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消费群,有的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溺于游戏中,造成学习上“红灯高挂”;有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3.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现实交往观念日益淡漠

有些大学生终日与网络为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现实中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网络交往有虚拟的一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信任,失去诚实待人的心理基础,他们的心理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造成行为变异、心理孤僻等问题,对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试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世纪桥,2008(12).

[2] 李爱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 传承, 2008 (18).

[3] 秦念歌,王天红.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8(17).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盖元臣.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图书馆文化;文化的融合

前言

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承载信息的主体,以因特网为主干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正在覆盖每一个需要科技进步的角落。为世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在这场信息化的浪潮中,图书馆网络作为信息化的文献保障阵地,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图书形式为高校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道路中的一个新的网络文化范畴,优化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不断完善了学术信息交流水平。当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不断的融合,就可以为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为大众提供最便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文化将与图书馆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状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多样化的需求。

1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所催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载体,以网络用户为运行主体,以虚拟平台为主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领域,以数字信息化为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以信息的传播为工作的核心内容。[1]网络文化与传统的文化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它本身存在着很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信息交流的多元化、个性化、交流平台的虚拟化、渗透性等。

1.1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文化本身就具有及其强大的开放性,这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一个特征。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它更加有利于多种文化的融合和传播,各种文化能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得以充分的交流和促进。人类的文化必将在这种大的网络背景下不断的融合。不论是哪一学界的人员,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在网络这个及其开放的平台上各抒己见,交流思想,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联络、访问,达到资源的及时共享。这中文化的交流形式,融合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并且催化出了崭新的时代潮流。所以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使得知识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1.2 网络文化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主要特征就是快,速度快效率更快,这种网络文化所具有的时效性是其他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2]这一特征促进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能够让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快捷。

1.3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如果说开放性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那么虚拟性则是划分现代网络文化与传统信息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将网络文化说成是虚拟文化的代表。在网络这个虚拟化的平台,任何的网络用户都可以采用虚拟的身份,多重的角色进行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

1.4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

网络文化不仅有区别于传统文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还具有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信息和传递的方式。当人与人之间进行着文化信息的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发送、传播、接受的途径就是一种实时交互的操作。与之传统信息交互方式不同的是,这种网络信息的交互流向不再单一,来源不再单一,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范围更加的宽广,层次也更加的深刻,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1.5 网络文化的科技性

网络文化的载体是计算机,也就是高科技的文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文化在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出版。更加具有传播速度和信息容量。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使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多样更加的生动。也使得信息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1.6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多元化的竞争。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畅通快捷。但是与之俱来的就是当文化的传播途径变得宽广,阻碍变得更加小的时候,各种文化必然融入到其中,产生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2 网络文化的优势

2.1 性质优势

网络文化的性质优势主要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网络不会因为文化体系的新旧,文化时代的归属,文化背景的色彩而对其进行排斥。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文化,无论是相促进的还是相冲突的文化,无论是通俗的还是高雅的文化都可以共居于同一个网络平台,网络文化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造就了自身鲜明的时代优势。

2.2 形式优势

网络文化以计算机为主体,以多媒体进行辅助。从而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采集、编辑、储存、的形式,将信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3]实现了文字、数字、图画、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信息的传播交流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多样性。是人类接受信息感知信息的有利途径。

2.3 载体优势

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转播的媒介,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受众面的广度。计算机的优势使得信息额储存、检索、复制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加的多样,使得信息的更加的及时。网络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载体优势对传统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载体正在以其储量大、速度快、时效性强的优势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

3 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3.1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主要源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使得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导致的文化特殊性。

3.2 图书馆文化的国际化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从而使图书馆文化走出国内走向国际,形成图书馆资源国际共享体系,拓宽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单一的图书馆文化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

3.3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使用,图书馆中的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变得全面高速。使用者不需要受到馆藏开放时间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就可以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充分的展示了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3.4 图书馆文化的网络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化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新形势的产生,物质的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文化的精神升华和优势互补。

4 图书馆文化的优势

4.1真实可依赖性的优势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惠民设施,所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符合真实性和可依赖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服务变得无功利性,更加符合人民的查询目的以及经济要求。[4]图书馆在进行网络建设中一直是以知识性、服务性、真实性、可靠性作为发展的准则,努力建设成为大众信赖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消费中占据一定的经济地位。

4.2 信息资源及技能优势

当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过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就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这个机构,具有对信息收集、整理、储存的职能,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并且经验尤其丰富。图书馆在对信息的整序和开发、导向的新功能,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图书馆还具有馆藏的优势,能够将传统资源注入新的活力。

4.3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文化传统

图书馆是服务于社会的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一直被大众广泛的认可,被誉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人类精神的家园。因为它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我国居民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阵地。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4.4 丰富的工作经验

图书馆由于长期的进行服务性的工作,所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利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有效途径。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独特的管理方法,运行带网络建设当中去。

5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互融互补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文化特别需要有图书馆文化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加速网络伦理以及法律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同时,图书馆文化也需要网络文化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相融合,才能进行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其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首先,图书馆要从接纳网络文化开始做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网络给图书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利用网络优势,将文献资源进行合理的归类整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存进行永久性的存档,加大传播力度,加深影响层次,使得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实现良性的合作。最后就是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的监管,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抵制信息污染,减少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对人们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图书馆的文化和网络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6 总结

网络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的高效管理与服务,同时不断地对网络文化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优化发展。在这种网络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认识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他是高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裁缝,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根据地,能够充分的发挥它的向导、激励、育人的作用,不断促进探索出新的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可靠途径。我们要不断的利用网络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互融互补的特性,促使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达到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共赢的良好局面。担当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重任。满足我国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消费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慧.看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J].办公室业务,2014,(19):133.

[2]陶正梁.看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363-363.

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第4篇

一、网络文化的形成

自从计算机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还有较多的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以及计算机文化的特征。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式,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1]。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高时效的文化,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就能获取外界大量的信息。

(二)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

(三) 网络文化是一种便捷性的文化。

(四) 网络文化是一种交互性的文化。

(五) 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大学生以上网冲浪为乐事,以成为网络高手为一种荣耀。进而在网络文化形成的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做现实世界中一切不便作和不能作的事情。青少年的叛逆精神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大有用武之地,网恋、黑客等成为这些人自我表现的首选方式。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2.网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

3.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和发挥创造力,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

4.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有利于思政辅导老师发现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危机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教育。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多元化不断冲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网络垃圾信息横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志受到毒害和腐蚀。

3.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导致了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交际障碍的产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网络游戏导致大学生享乐主义的泛滥和创业观念的散失,影响大学生的前途,害人又害己。

四、当前网络文化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担负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使命。在网络时代下我们思政教育工作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方法。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信息网络工作水平。为搞好思政工作,应注意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现代化建设,重视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正确看待,积极面对网络文化。在当前网络文化环境下,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文化这一新生事物,积极应对,加强与网上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三)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很多同学在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淡化,不知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学交流等等,为此学校应该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从而使他们能更加轻松的接受心理辅导,能正确地面对网络,摆脱网络文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加强校园信息网的建设,建立网上思政教育阵地,建设技术上成熟、内容上优质、深受大学生喜欢的教育网站。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

五、总结语

当今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有内涵的网络文化。因此,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确保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左开群.论网络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季建华.浅谈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3]谭金蓉.冯永泰.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 牧区学生 思想政治

网络文化的出现将牧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利用好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做好牧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牧业区教育教学工作者探究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蕴含与牧业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在现今社会是一个很“热”的概念,对它没有确切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在牧业区依然如此。网络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网络物质文化,例如网络硬件产品,网络系统等;网络制度文化,例如上网规则,网络流程等;网络精神文化,例如网络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等。毋庸置疑网络精神文化的影响较为广泛。作为新兴技术的普遍消费者,他们的思想政治颇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为新型牧业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新颖的材料,先进的思想。所以对于我们牧业区中小学校来说,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务之急。而思想教育只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时刻掌握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才能永葆自己的生命力。

二、网络文化特征对牧业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自网络文化形成以来,中外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首先,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上的时空和环境都具有虚拟性,人们甚至可以脱离现实的环境条件去体验某种经验,例如网络上各种社区的出现。而且,对于网民来说,在网络的运用方面上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权,他们能随时随地上网,在网络交往上可以采用匿名等,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网民的自由权。其次,网络文化具有象征性和交互性。从历史上可以发现,一定时代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生产力,往往成为该时代文化的标志或象征,比如石器时代以石斧等石头制成的工具为标志。因此,信息时代的标志可以说是网络。作为时代的产物,它传播的重要形式就是网络信息的沟通和互动,网民可以自由的选择图、文、音等形式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网络文化还具有平等性和透明性。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穷富的界限,没有学历的审查,没有等级的悬殊等等,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网络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向全球传播。

网络作为一个大平台,它所提供的信息良莠复杂,真伪难辨,中小学生正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这就意味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旧要坚持的指导地位,在思想交流频繁突出的背景下,在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网络文化对牧业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领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引导作用

网络文化自产生以来,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甚至是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不同时代的联系和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这些信息里吸取精华,找出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新观念,新思想。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大量的未经过滤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其中夹杂的一些个人言论或者是不好的信息同样也会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确立开放式的教育观念,充分的把握住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二)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近年来,牧业区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很明显,他们早已不再以“牛羊为伍、大山为家”的传统牧人,而是逐渐转变为重视学以致用,积极创新的新一代牧业人。因此有学者总结道:学生思想变化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育人环境的发展。这种新的育人环境便是一个校园现实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密切联系的环境,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沟通的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境况,学生尤其是牧业区的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个性、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情况和新规律,所以说网络文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以便教育者及时调整方案,紧跟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