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数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以及在国家所倡导的“互联网+”社会发展前提之下,“互联网+教育”必然成为当前社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而且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之下,数字资源的广泛使用和各种学习媒体的大众化,必将深刻地影响教育的发展,引起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甚至不久的将来会在教育界引起一场革命[1]。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非常时期,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建设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这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快速推进等方面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这也是继续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关键期。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发展问题,利用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解决城乡数字教育鸿沟,促进义务教育以及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新的突破口[2]。因此,继续深化农村小规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建设不容懈怠。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自从《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通知》颁布之后,全国28个项目省份开始响应,各地积极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首先,开齐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其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安徽和湖北等地探索了同步课堂、传递课堂等针对教学点的教学组织模式,中心学校或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学生开设过去无法开设的国家规定课程[3];贵州印发文件指导全省教学点开展资源应用;海南组织全省教学点应用现场观摩活动;福建、宁夏等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向教学点无偿发放优质资源;河南建立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支撑平台”提供适用本地教学需求的配套资源;甘肃、宁夏举办了送教下乡的活动,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进行思想指导和技术扶持;四川万源市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人停机不停,师生堂堂用”的局面。各地自创模式、普及应用,对促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实施做出积极努力。尽管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初见成效,但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技术领域内作为一项刚起步的新生事物,在建设和发展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但是要实现数字教育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点数字教育设施配置不理想,经费问题受到限制

首先,各个教学点配置好所需的信息化多媒体设备是进行数字化教育的基础,其核心问题在于网络是否畅通无阻,如若不是,则优质教育资源就不可能达到共享的效果。但我们发现这些处于偏远地区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五花八门、来源不齐,而且使用问题也比较大;同时宽带也没有完全开通,有些开通了宽带的地区网速也比较慢,基本无法进行教育教学。还有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因为开通宽带需要学校独自承担铺设线路和维护费用,因而也没有开通,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其次,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安装良好、网络畅通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使用示范课程时发现,示范课程既无法在线看也无法下载,必须进行注册,更有甚者都不知如何使用。由此可看出,优质教育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4]。最后,就是关于经费的问题。由于各个学校多媒体使用的电费、网费都要学校自己承担,为此有些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流于形式,有名无实,这也是一些教学点无法安装宽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

2.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是决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利用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进行教师信息化培训过程中,由于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中缺乏经验,没能把握住教师信息化培训内容的侧重点,进而使得农村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其主要问题在于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和指导思想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进而使得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脱离了实际操作。其结果便是教师在培训之后并没有真正学会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反倒感觉使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难度太大、对教学没有太大的帮助[5]。由于教师信息化培训没有真正落实而流于形式,致使一些本来就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严重丧失了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热情,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3.教学点教师对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缺乏兴趣,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低

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偏远地区教学点条件艰苦,缺乏优秀教师,师资问题比较多:如老龄化问题、兴趣问题、低学历问题、配置不合理问题、信息素养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充分的利用。首先,教学点师资问题的薄弱性是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再加之许多客观原因,山区教学点极其缺乏优秀的年轻教师,主要还是由代课教师、转正教师以及大专毕业生构成。因此他们与正规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他们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能够满足与信息化教学相对应的学科基础。同时对信息化教学缺乏热情与兴趣,面对新生事物不够积极、不愿意去学习,在教学方面更加注重讲授。其次,教学点教师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低,这主要是由于其教学点教师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6]。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正规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都比较全面,可以给教学点带来新的理念,促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二是教学点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语文和数学教师比较多,而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则严重缺乏。

4.教学点信息化教学设备缺乏专业维修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

从目前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来看,其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每个学校几乎都没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维修人员。所以每当教学点遇到多媒体设备的维修问题时,学校便只能上报教育局委派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停用。根据案例中农村教学点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来看,各教学点的信息化教育设备都缺乏这类人才的引用,不能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充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改进策略

以目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分析、讨论,从而研究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是当前深化和持续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必要举措。面对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在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项目的实施要求,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有效结合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政策依据与理论依据,联系实际,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在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研究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加强农村各教学点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思想观念

加强教师积极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是数字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7]。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对多媒体教学缺乏兴趣,也不主动去尝试,甚至都不愿意去学习多媒体的使用。还有些教师只在公开课或者评优课的时候才迫不得已去使用,主动性不够。这一切教师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归结为他们对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思想观念不够积极,总觉得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耗时耗力,容易让学生分心。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落后的思想局面,力促农村教师积极使用数字教育资源。

2.选择性能良好、操作简便一致的教育信息化设备

对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设备问题,建议选择其工作性能良好、操作比较简便而且统一的信息化设备。尤其对于农村小规模教学点而言,尽可能配置新的一致的多媒体设备。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使用经验的交流,促进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操作简单的设备可以提高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操作简单的设备也有利于信息技术比较薄弱的教师进行教学。尤其是在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落后,因此操作简便的多媒体设备也有利于这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学习和使用。

3.进行信息技术扶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内容的问题,建议当地教育局加强实践方面的培训,只注重理论与指导思想的培训是明显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核心问题就是有效充分地利用比较前沿的信息资源,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就明显重要于其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8]。对于这种操作技术比较强的培训,应该力促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开展实地操作演练。比如,近些年兴起的送教下乡,在一线教师队伍中帮助教师进行学习。

4.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保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真正落实,否则光有设备而无人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也就流于形式,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也就造成浪费。鼓励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逐渐让他们感受到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从而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教育信息化强度,促进农村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长期的数字资源教育工作中可以与教师相互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学相长。同时,数字教育资源的大众化也对于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实行对口管理原则,加强多媒体设备的维修和看管力度

对于多媒体设备的维修和看管方面,必须加大培养力度。目前各教学点都缺乏相关人员,各地方教育局应该对多媒体设备实行对口管理原则,引进这方面的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每一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时不受技术的限制。实行对口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引进相关技术人员的同时,也引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不仅可以进行技术方面的扶持,而且还可以负责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如此一来,也就培养了一支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

[3]李英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经济导刊,2016(19).

[4]刘鲜,王瑛,晓晓东.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5).

[5]张文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

[6]郭涛,王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7]肖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J].求实,2006(S1).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素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天,图书馆这个存储信息、传播信息的资料中心,也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前沿阵地,也成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图书馆,正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虚拟存储、传播、接收的新型图书馆,是学校数字化学习的重要信息源,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学生了解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数字图书馆以其对教学资源的优秀整合能力、强大的检索功能以及良好的交互性,在中小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何使图书馆发挥这一用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从概念上讲可以理解为两个范畴: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涉及到两个工作内容: 一是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 二是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

二、数字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定型性教育,是对学生文化知识结构与水平的初步定位和对其个性品质发展的基本定型。它又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除了对诸如书本知识等部分内容进行正面教育外,还需要更多地采用研讨性、实践性的方式予以导向性的侧面教育甚至反面教育。那么在这个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中,数字图书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首先,图书馆本身是教育科学文化的复合体,是重要的第二课堂,学生的许多专业知识只有在阅读图书馆的资料后,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才能拓展知识面和优化自身的智能结构,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图书馆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具有服务性教育的特点,而且具有方法性、创造性教育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教育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优势,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数字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的积极影响就是重视个性和差异性,数字图书馆的本质被更多地理解为读者获取信息和自主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的内容也不再是现代性支配下“给定”的东西,数字图书馆能给读者更多的自主机会,追求个性化。而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图书馆使得这种追求成为可能。

1、数字图书馆能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首先,数字图书馆具有更加丰富的馆藏资源;其次,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无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使图书馆的服务不只局限于图书馆内进行,全天候随时随地的开放。

2、数字图书馆能优化教育资源和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图书馆特有的信息数据库检索功能为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浩瀚知识海洋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提供了快捷的途径。这种检索方式省时、方便,文献相对完整、准确,为读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数字图书馆能增强教育资源共享。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和卫星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网络像人体神经系统一样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空间距离正在消失,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一体化趋势。数字图书馆一本“书”可以同时借给多人查阅或下载,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得以分享。

4、数字图书馆能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

数字图书馆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强制性特点,提供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自由掌握、主动选择,进行独立思考、汲取知识、拓展知识面,使数字图书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

5、数字图书馆为终生教育创造了条件。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场所。数字图书馆突破了学校围墙、教室空间、学习时间的限制,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地点接受教育。

四、数字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提供健康优秀的网络资源,营造健康和谐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图书馆中许多教学资源可以营造很多神奇的教学情境,并提供了广泛的四维教学素材,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不能仅停留在形象思维和感性色彩方面,而应该在广泛的学生认知基础上,有意识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确保所用“媒体”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最恰当的内容在最恰当时间适当地采用数字图书馆,好的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数字图书馆教学的科学高效化。

2、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毋庸置疑,充分利用化的图书馆,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教育的有效方法。我国大多数学生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不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查阅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甚至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情报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应有的价值。为此,重视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完善文献检索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图书馆工作作为学校整体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科教学都需要利用书刊资料来开展课外辅导,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另外,学校有些课程可以在图书馆里上,让学生边读、边看、边想、边讨论,从书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让他们由感性到理性消化所学的内容。

3、有利于增强教育资源共享。

图书馆要适应信息化、开放性图书馆的要求,把图书馆建成具有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图书馆,充分地发挥传播知识、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学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新的信息化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整合,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结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建立功能完善的局域网络,依靠网络通讯技术,担负起图书馆自动化网络中心的重任,同时,通过多渠道的电子化数字资源的建设,真正将图书馆建成高效的信息中心。

数字图书馆将能提供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数字图书馆,学生们可以读到最好的书,把处于凝滞状态的文化遗产复活,使自己拥有全世界的文献资源。数字图书馆应该突出教育特色,建设具有学科特点、符合教学科研要求的数字资源库,真正为广大师生服务。特色数字资源应与外购资源并行建设,并且要高度体现共建共享精神。

4、遵循科学化与网络数字化,实现数字图书馆教学的科学高效化。

在传统的图书和教材中,生动的语音、影像资料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有机的整体,而数字图书馆使得数字图书有了全新的多媒体表达方式,由于这种多媒体全方位的非线性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以人类思维联想方式来表达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要科学化与网络数字化环境最优化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数字图书馆教学的科学高效化。

总之,在网络时代,信息取代自然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网络实现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数字图书馆使图书馆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在数量上它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图书馆所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数字图书馆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数字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在培养学生成材方面发挥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龙雪梅.数字图书馆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0期

[2]曾卫.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2005年,11期

[3]沈小风.论中小学图书馆(室)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4]包逢祺.图书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图书馆工作 ,2011年01期

[5]刘景宜.发掘数字图书馆作用 提升数字化学习水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6期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开放、系统、共享、多元、安全、高效的网络思想为指针,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化学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创建达标工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浪费,提高整体效益。

2.注重实效。各校要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以服务为导向,加强应用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

3.示范引领。要重视创建过程,充分调动创建积极性。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引进新技术,整合应用系统和优质资源,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主要目标

1.校园环境数字化: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教育装备水平,中小学生机比达到5:1,师机比达到1:1;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备建设,实现校园网络千兆快速交换和校园安全无线漫游,完成网络中心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具有技术先进、高扩展性、高安全性和覆盖全校的校园数字化环境。

2.教学资源数字化:加快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校园门户网站和特色专题网站建设,建立内容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平台,打造教育影院品牌,实现教学、教研和学习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教师共建共享意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

3.教育管理数字化:在现在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区教育OA系统建设,实现校园OA无纸化办公;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综合系统建设,建成区域监控安保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单点登陆方式,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4.教学应用数字化:加强教学应用综合平台建设,实现教务、教科研、网络备课、教学等功能;加快德育、体卫艺、实验室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定期开展师生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和创新大赛活动,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

到2015年,创建不少于25所区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10所市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基本建成覆盖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与手段的现代化,使教育信息化各项指标和应用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四、重点工作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足配齐电脑,教师实现人手一机标准,学生用机比达到5:1;进一步完成网络设施布局建设,实现信息点校园全覆盖,采用裸光纤组网技术,主干速率达千兆及以上,千兆到桌面,带宽利用高。学校建成无线网络,实现校园无线漫游,方便师生各种教学和管理应用。

2.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提升行动

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应符合《区中小学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暂行)》,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有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独立互联网出口学校还应建有防火墙系统、入侵防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组成的网络安全体系,拥有满足各类应用服务、核心数据实时备份的服务器群和高性能存储阵列,全方位保证数据安全。

3.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到2012年,全区中小学全部通过“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创建评估”一、二类标准,其中一类学校通过率不低于50%,位居全市前列。通过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真正起到“以评促用”的目的。

4.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区中小学门户网站建设标准”,完善校园门户网站的各项功能,集成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并以学校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实现校务公开,融合信息、资源、研修、博客等分类应用,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5.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行动。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围绕教师研修网和瑞博数字化平台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科教学基础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通过采购、交换和录制等多种办法收集优秀的资源,打造“教育影院”品牌资源库,鼓励学校和个人筹建校园资源网站和学科专题资源网站,积极做好省市各类教育资源网宣传和应用工作,增强教师共建共享意识,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6.学校OA系统应用提升行动

不断完善区教育局OA系统的各项功能,全面实施校园OA办公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校园OA与教育局OA系统无缝对接,并通过OA系统实现不同系统的单点登陆,整合短信平台的短信提醒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校园低碳无纸办公。

7.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行动

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满足教育管理的各项需求,逐步建立独立的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安保系统、教师信息人事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等应用系统,基本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8.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应用提升行动

以教师研修网为主要平台,以学科组为载体,有组织的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以协作组为活动单元,鼓励教师自主交流、自主研修;以名师名校长为骨干,建立名师网,整合各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网络研修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网络辐射作用。

9.教学应用平台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学应用综合平台建设,实现网上排课、学生选课、网络备课等多种功能,并以瑞博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开展网络教学,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答疑和网上批改作业等功能,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分层教学创造条件。

1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定期开展师生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和创新大赛活动,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标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师数字技术运用的能力、教学软件选择与制作的能力、数字环境下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课外交流与指导的能力,到2015年,要求80%的教师达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分工和职责。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所有中学和24个班级以上的小学要单独设立“教育信息技术处”中层机构,配足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工作机制,制定各类信息化管理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

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投入,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区教育局将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各中小学也要建立数字化建设配套经费,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进行。

3.建全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吸收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加入服务平台,建立区、校和企业多层次的支撑服务体系,为全区教育信息化提供及时、快速、高效的服务,全面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加强考核督查

要结合各类达标创建及评先工作,加大对数字化校园创建学校的考核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现代化学校、示范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内容之一,并纳入对学校和校长的年度考核之中。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数字出版;传统教育;新方向

一、阐释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以及多种数字教育产品

所谓“数字出版”,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二进制的数字化手段编辑处理所要出版的内容,然后采纳数字化的存储、传播以及控制方式实现出版内容的优质流通,从而达到各出版环节数字化的目的。但应注意的是,数字出版不局限于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现下由数字出版所引发的数字出版产品类型多种多样,比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等,其中数字期刊、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等皆可归属于数字教育产品,同时衍生出了电子书包、云课堂等辅助课堂教学的数字工具,直接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电子书包”作为数字出版的典型代表,其彰显了数字出版的独有优势,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二、探究数字出版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

1.机遇

(1)转变了传统教育的观念与方式

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教育是人生的一个特定阶段,将老师奉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视老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人物,反而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意识。与此同时,传统教学局限于书本、粉笔与黑板的僵硬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然而,数字出版为传统教育带来了机遇,数字出版教育产品很好地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学习知识,在打破传统陈旧教育模式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2)使传统教育更趋于多元个性

正如上文所说,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他们的学习过于被动,所以其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然而随着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传统教育逐渐脱去了陈旧老套的外衣,更趋向于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就拿“电子书包”此种数字出版教育产品来讲,其使得课程资源更加智能化、动态化,打破了传统纸质文本教材的弊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再者,数字出版集聚了更多的知识内容,有益于延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推动传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挑战

(1)导致知识教育出现不均衡问题

从数字出版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必须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方可完成整个教育过程,那也就是说如若一个地区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那么数字出版所引领的教学就无法展现优势价值。目前我国的综合实力相较于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互联网还未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每一处,如若此时盲目用数字出版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话,那么定然会出现知识教育不平衡的问题,最终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严峻问题。

(2)影响传统教育稳定、全面的态势

数字出版过于智能化、动态化的表现,影响了其稳定性,反而影响了传统教育全面稳定的状态。比如,数字出版的电子化教材形式,就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学生阅读和学习,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又如,数字出版物过于鲜活的内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减少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频次,长此以往的话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再者,数字出版教育产品的不稳定性,致使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时强时弱,反而影响了传统教育稳定、全面的态势。

三、传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现如今,信息技术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基于此种情况,我认为传统教育会朝着信息化方向与创新方向发展。(1)信息化方向指的是传统教育受信息技术与数字出版热潮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会逐步朝着智能化、先进化、数字化、动态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最终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层次。(2)创新方向中的“创新”主要指的是人才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略有相似之处,不过此处的创新方向是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创新教育、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方向。

总的来说,数字出版给传统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让数字出版更好地为传统教育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将传统教育带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鲍立衔.浅析我国数字出版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出版,2010(14).

数字教学全面教育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是近几年来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课题,也是国际上现代音乐教学改革的热点。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广泛和深入的运用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音乐教学观念转变、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才能有效的与数字环境相适应。 

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快速全面介入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也对人类的学习形式和过程发生革命性的颠覆。高校音乐教学在数字技术的支持和推动下正在发生极大的改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是全面开展数字技术对音乐教学介入的首要和关键部分。

一、教学观念转变与更新

数字技术对音乐的介入使音乐的表现形式、体验形式出现了极为重要的变化,使音乐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个飞越的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原来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破碎和新型教学观念的重构,这一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育介入所产生的颠覆性革命的意义必须要真正认识和了解,而高校音乐教师对此的认识和认可,是数字环境下音乐教学改革的前提。

(一)在音乐表现形式上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介入,音乐视觉因素的动感形象化与音乐听觉得到完美的结合,这使一贯来以听觉为主要载体的音乐的动感性得到了视觉上的真实表现。音乐不仅仅是能听、而且能看,这无疑为音乐学习增添了一个新渠道和新的学习方式,但将“视听”一体的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新学习内容、形式必须在观念上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首先要接受和具有视觉音乐已成为现代音乐教育重要学习内容这一新的教学观念。

(二)数字技术对音乐的介入使音乐的体验呈多元化形态。声音与视象的快速转换、超级链接以及音乐流动过程的具象化、切片化、数值量化、存储小型便携化,使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体验形式增添了新的构建元素。同时,数字技术的强大处理和链接特点可以将过去以听、奏、唱、读为主的音乐学习形式以极为特殊转换方式贯穿起来,让其在四者中灵活转化而形成崭新的学习体验形态。

(三)数字技术使音乐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渗透成为常态。音乐教育在数字信息技术介入下内容的扩展和多元使音乐超越了传统的学科范畴,与不同学科形成更为广泛结合面和交叉面,并在这种交叉和结合中更好的取得互阐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效果,使音乐学习在教与学两方面上都能拓展崭新的空间。

二、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人必须具有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源以解决信息需求及制定明智决策的能力,这种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高校音乐教师在数字信息技术全面介入音乐教学的环境下,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不断的提高信息能力水平,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字音乐的新涵义和适应、参与数字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改革。

(一)强化信息意识。高校音乐教师只有加强信息意识教育,把个体潜在的信息需求意识转化为显在的信息需求、并能充分正确地表达、辨析、鉴定信息价值和合理利用信息,从而形成一种对信息所特有的恒久注意力,建立良好的信息第一、信息抢先、信息忧患、信息终身的意识,才能主动的将音乐教育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音乐特点的独特信息观念和意识,为全面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奠定基础。

1、对数字信息技术的新知识要有着良好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与吸收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数字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介入发展趋势特别是对音乐领域介入和运用情况要积极关注,逐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了解、利用、开发的主动性思维,拓展性的借鉴和吸取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介入后所形成的新形态。如对媒体领域中的视听的动态转换、表现艺术中音象结合的新型表演,各学科教学上图文并茂的课件运用等

2、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特点,建立数字信息技术介入音乐教学的阶梯目标、高度自觉并且有组织、有计划、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在音乐表演、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研究上有关数字信息技术运用的信息、方法进行追求和捕捉,并积极的将捕捉和追求到的信息和方法及时与高校音乐教学各环节、阶段、目标形式做全方位的比照,找出其契合点或可借鉴的地方。

3、必须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已使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发生深刻变革的这一新前提,尽快的进行教师角色的转换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从单纯的“教者”转变成为具有多元身份特点的“指导者”,在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传递过程和演绎体验形式中以数字信息技术介入为突破点,建立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音乐教师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的新的音乐教学模式。

(二)信息知识学习。掌握好一定的信息知识,才能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课堂效益,获取新知识、扩充新知识、更新知识,以适应知识成倍增长环境对当代音乐教育的要求。

1、要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信息传递及接收与控制的原理,了解信息选择、集合、分类、使用的法则,掌握信息技术有关的基本陈述性知识,熟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常用术语和符号等;另外,对数字信息技术的特点要有深刻认识了解,特别是介入音乐和与音乐教学结合后所形成的一些新知识和特点,更是音乐教师信息知识学习的重点

2、要了解熟悉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以及所跨越的学科基本知识,了解与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文化及其背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因此对音乐学科外的多学科知识了解认识不可忽视,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契合层面以及一些自然学科、工科、理科知识的了解;另外,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比照和前瞻性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路径,建立基于数字环境下的新的思考思维方式,只有具备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了解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推动意义和数字技术对音乐教育介入的基本模式,才能真正

的学好信息技术知识。

(三)信息技能的掌握。进行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操作技能和能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运用、传递、管理等基本技能——智力技能两个方面。作为高校音乐教师的信息技能学习由于其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还必须在这两方面基础上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的教学思维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设备递给受教育者的能力。

1、操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基础后应用,要将参加分科、分层次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数字信息技术知识培训作为普及基础,先结合自然学科课程和信息学科知识学习,弄清楚信息技术的基本纲领概念和工作原理,具备最基本的一些属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范畴方面的知识后,再通过应用技能学习,去逐步掌握常用的课堂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操作基本技能。

2、强化智力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活动方式,是利用信息源获取信息、对信息的处理、重新组织分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是高校音乐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术的最主要内容。在这一学习中,要特别强化在数字信息技术介入音乐教学中的过程中所新出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如何与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的新型思维。

3、在具备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结合音乐教学专业的特点,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融合与运用。如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频视频剪辑、拼接、合成,音乐知识的图文转换、链接、文本设计、掌握文本、幻灯片、三维动画的制作、钢琴学习软件的运用、视唱练耳软件的使用等,同时,教师要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知识,熟悉浏览器、搜索方法的使用以及简单课件制作技术,在大量的采集、分析、选择、储存、传递音乐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音乐信息化处理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开展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学习、环境构建的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各个层面是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校音乐教师亟待在信息素养上强化提高,让信息技术成为音乐教学最强大的认知工具并逐步将信息技术作为构建新型音乐教学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和先导音乐教育改革,因此,更快更有效的加强高校音乐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数字信息社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要求,是高校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资料

[1] 杨志坚.论高等教育对信息素养的培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