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化建议

安全管理化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管理化建议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策划 安全保证计划 安全管理方案 重大危险源重大环境因素 应急预案文件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前期策划中对安全的策划应是最重要的内容,应将其贯穿于进度、质量、成本等策划之中。安全策划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等,尽可能辨析高处作业、基坑作业、脚手架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施工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产生的安全隐患,以做出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未来的施工安全。安全策划宜形成两种文件:即安全保证计划和安全管理方案。

1)安全保证计划一般应由工程管理部门或项目部在开工前编制,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亦可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依据策划记录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施工组织设计一并编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程,则必须独立编制。安全计划的主要内容宜包括:

①工程概况。主要说明工程简介、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环境特征、施工机械、劳动作业、设备设施等主要安全因素。

②控制程序及控制目标。主要明确控制方法、控制范围、控制要求及应达到的目的。

③组织及职责。包括人员组成、业务范围、工作标准、权限和责任、以及剖析等。

④资源配置。主要明确安全设备物资和应急救援物资,以及检测器具等。

⑤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指为防止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在施工中是指针对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劳动组织、作业方法、施工机械、供电设施等制定的确保安全施工的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应包括:防火、防毒、防暴、防洪、防尘、防雷、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高处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十七个方面的措施。

⑥检查评价及管理手段。安全检查是指项目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验证安全计划的实施效果。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志、操作行为、违规管理、安全记录等。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安全检查应对已达标项目、未达标项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予以评价,对安全绩效进行考核。本节内容还应明确检查组织、检查时间、检查手段等。

2)安全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方案是指针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的控制管理方案,是必须编制的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文件。安全策划遵循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做到预防为主,就要有的放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辨识危险源,弄清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从源头上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或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前期策划对危险源的辨识可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直观经验法或三种三者有机结合的方法,采取经验、对比、现场直观等直接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是在开工之前针对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各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出现的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分析,尽可能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性,评价其级别,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这种方法适宜于项目开工前的策划;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评价人们在其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的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之风险大小的。这种方法可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结合用于项目开工前的策划;直观经验法是根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和企业管理制度与现场情况的对比,或参照以前发生过的事故事件,或现场直接观察到的危险确定危险源并确定其等级的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辨识出的危险源,均应进行登记和等级评价,特别对重大风险因素,必须有针对性编制管理方案。并应在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等文件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方案编制对已确定的风险首先应考虑予以消除;对于因资金、技术等原因一时难以消除的应考虑采取措施降低其到可接受的程度;最后可考虑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管理方案编制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工程概况。主要说明工程简介、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环境特征、施工机械、劳动作业、设备设施等潜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②重大风险因素。主要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因素予以描述。

③重大风险因素管理方案。应针对重大风险因素逐条进行。主要内容是:

A重大风险因素名称及其管理目标和指标;

B管理方案:a技术措施;b管理职责;c资源配置;d计划完成时间。

危险源的辨识应由各系统和项目部进行;工程部门负责汇总、确认和管理;技术部门应对四新技术应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参与企业危险源的评价工作,负责重大危险源管理控制方案的编制工作;物资设备部门负责物资与设备管理过程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管理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应由编制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完善手续、颁布推行,安全部门负责验证。

3)为了对一旦发生的意外重大事故尽快做出响应,最大限度地遏制事态发展,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策划过程对确认的重大风险因素制定管理方案的同时尚应策划并形成应急预案文件,在公司所有工作场所进行宣传教育予以明示。应急预案的编制有以下内容:

①《预案》的使用范围:主要针对重大火灾事故、重大高空坠落事故、重大坍塌事故、重大触电事故、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中暑、中毒事故或暴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交通事故、其它重大安全事故。

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应明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应由主管生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队伍应由一名队长和一至三名副组长和企业内部员工若干组成,其人数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30%。

③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应具体明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个人、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应急队伍所有人员等的职责。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判断突发事件类型,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有危及人员的险情时,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和作好稳定现场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公司报告事故;适时将事故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

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名单、联系电话,包括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值班电话。应保证全天候联系畅通。

⑤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主要明确需报告事故事件的性质、报告途径,必要时需同时请求外援的部门及其联系方式,例如火警、医院、上级安全主管部门等;明确第一时间自救或抢救工作和现场保护的要求。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第2篇

在进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时,应对来自终端的威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有效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了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应包含的内容,阐述了传统分散式终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关键词:

终端安全;一体化;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在信息安全保护实践中,各单位往往对数据集中的后台服务器投入精力较多,对来自终端的威胁重视不足。信息安全事件调查经验表明,多数信息安全事件的突破口来自终端,因此在进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时,应对来自终端的威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有效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

1典型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的内容

1.1防病毒及终端入侵

防护包括对全网病毒、木马、蠕虫、流氓软件、间谍软件等恶意代码的识别、查杀,对可疑行为的阻断和告警。此类功能主要是基于代码检测引擎和特征库实现。

1.2补丁状态检查及分发

包括检查是否已安装操作系统相应的补丁,各类防护特征库是否保持更新,能够自动推送安装补丁和特征库等。此类功能主要通过安全软件读取系统注册表及扫描特定位置文件系统,并自动执行后台脚本实现。

1.3移动存储管理

防止内部滥用移动介质,杜绝内外部移动介质在内外网交叉使用,并通过特殊加密技术保证移动介质在非授权环境下不能被读取。此类功能主要通过向操作系统底层驱动注入代码和数据加密技术实现。

1.4终端准入管理

实现对网络接入终端的安全准入管理与控制,确保接入网络终端已安装要求的防护系统,且符合安全策略要求,有效杜绝非法外来终端私自接入网络。此类功能可以基于交换机端口进行控制或使用安全网关进行控制。

1.5非法外联监控

用于发现和阻止内部网络用户非法建立通路连接互联网或非授权网络的行为,以此防止引入安全风险或导致信息泄密。此类功能通常做法是定期检查与某个互联网地址或非授权网络的连通性,若有连通便会触发监控报警。

1.6主机监控审计

对终端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管控与审计,对安装的软件实行黑白名单管理,当用户的操作违反安全策略时,能够自动禁止或记录违规日志。此类功能一般需在终端驻留程序,根据设定的操作策略和软件清单执行。

2传统分散式终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产生兼容性问题。不同的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均需要操作系统权限并向底层驱动注入代码实现检测,各产品之间的操作冲突、导致兼容性问题已是常见现象,即使能够和平共存也会造成增加系统资源开销,拖累系统变慢等一系列问题。

(2)缺乏统一管理。在终端上安装使用多种安全防护产品,缺乏全局性安全管控,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开展诸如安全数据的收集、汇总、统计等关联分析工作,无法系统性展示终端安全全貌。

(3)防护效果打折扣。不同的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在功能上各有侧重,组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全面覆盖用户的安全需求,由于底层机制的类同和兼容性冲突等原因,经常出现安全防护的真空地带,产生1+1<2的现象,使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4)运行维护成本高。多种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同时使用,需同时与多个厂商采购维保服务,周期长投入大,运行上需要维护多套不同的策略表,从不同的来源更新补丁包、特征库等,都给运维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5)难以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应尽可能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分散部署不同的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大多是基于历史原因分批分步建设形成的,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安全风险。

3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功能集中、统一建设”的原则,结合单位已有的终端安全防护现状,采用“整合式替代、替代后实现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开展。替代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设备国产化的要求,既实现终端安全防护各项功能,又可在统一平台下管理终端资产、终端信息、终端安全防护系统等,实现终端一体化安全管理。终端一体化安全管理可极大地提高运维效率,增强终端类安全事件联动,提高终端安全事件预警发现和处置能力,最终提高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资源整合、统一管理、分级部署、基准策略、量体裁衣、人力集约”为主要工作目标,最大程度整合单位现有软硬件资源、技术人才资源,节约资源、资金、人力成本,集成各类终端管理功能,逻辑上实行统一管理,总部制定基准策略,各地分支机构针对自己的情况,定制适合本辖区情况的安全策略,预留一定扩展空间,供各级机构在统一终端管理平台下的本地化处理。建议分四个步骤进行:①率先落实国产化替代,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再考虑国外产品,实现完全国产自主可控,这一点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上都已不存在问题。②整合现有终端安全防护系统的功能,在实现病毒防治、补丁分发、非法外联监控、准入控制、移动介质管控、安全策略管理等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整合与联动。③增加资产管理、操作审计等功能,并实现一体化关联和统一展现,进一步完善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够进行终端状态、终端信息、安全事件等信息的展示、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告警和处置,及时消除安全事件对终端的影响。④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安全管理,通过对终端安全状态的统一定量评估,实现对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终端安全态势评估,掌握终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整改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在功能方面: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应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防病毒管理、终端入侵检测防护管理、补丁分发管理、移动介质管理、非法外联管理、终端准入管理、主机监控审计管理、终端信息管理、安全策略管理、终端运行状态统计管理、安全事件管理、运行报表管理、考核指标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实现终端安全防护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和安全防护系统的资源整合,实现安全防护策略的统一管理,建立全面、集中、统一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实现与终端安全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安全管理要求,实现总部与各分支机构终端信息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终端安全控制策略的统一配置、自动筛查、告警和展现,实现定期安全类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展现,实现安全管理人员的统一工作平台。

4结语

要实现对信息安全闭环式管理,仅仅重视信息系统服务端的保护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对每个入网终端的安全管理。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采取了多种手段强化终端的安全防护和管理,为强化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终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是说建好系统就万事大吉了,对一个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而言,永远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再好的技术手段,也只有和管理制度相结合,并加以强力执行,才能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孟粉霞,王越,雷磊.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在内网中的分析及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3(8):70~71.

[2]田永飞.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初探[J].金融科技时代,2015(12):45~47.

[3]王义申.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事业单位内网应用的分析[J].计算机安全,2007(7):63~65.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第3篇

一、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物业部计划在二月份成立保安组、保洁组、维修组归口部门,在物业部的形式下,在公司副总经理管线领导下,负责公司的全盘安全工作。下设执行小组,物业部以物业经理为小组成员,保安、保洁主管、维修主管为组员。同时公司实行主管级以上人员夜间巡岗制度,使项目在夜间公司各项目的突发应急事件得以快速稳妥处理,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具体到每人晚上在项目住宿并负责夜班的巡查工作。

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培养保安精兵。(一)严把进人关,狠抓基本功。首先,在保安招聘过程中公司一直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保安员招聘、培训和使用机制。对公开招聘和定点定向输送来的男青年从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严格把关,经严格检查后才能进入公司,在入职后试用期一个月,培训期间满后采用考核的方式,考核合格才能正式上岗。从此使上岗队员能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进入工作状态。

(二)有为才有位,实行带班、队长竞争上岗制度。竞争上岗是一种科学选人用人机制,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选人导向,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过去挑选班长,实行的是一种“伯乐相马”的用人方式,难免存在看关系、讲来头、凭交情、论亲疏的情况。而公开的竞争上岗是一种“赛场比马”的用人方式,它为广大保安员提供了一试身手,一比高低的平等机会,这有助于保安员勤奋工作创出成绩。今后只要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在公平竞争中就有获得留用或晋升的机会。采取科学用人的机制。同时物业部将根据公司的要求,适当拉开保安员、班长、队长的工资待遇,便宜层级管理,稳定员工。

(三)保安食宿训练一体化。为了便于日常管理,公司物业部将实行保安员统一住宿、统一就餐、统一训练,达到了公司半军事化管理的目标。内容具体化,要求每天定点、定时训练,适时有序。

三、细化内部管理,提升安全服务品质。(一)实施保安管理标准化。面对目前轻纺城与建材城严峻的治安形势,为了使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创建X一流保安队伍的管理目标。物业部将制定《员工手册》和《保安管理制度》等,其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含了物业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标准化;治安保卫管理制度执行标准化;保安服务管理工作执行标准化;安全应急事件处理工作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及奖惩标准化等。标准化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整体安全工作的提升,使公司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和细致。

(二)强化技防系统运用,将人防、技防有机结合。在做好人防管理的同时,物业部将运用各类技防系统做到操作规范、及时报修。对物业部的技防系统实行了统一管理,由姚主管主抓,建立各小区技防设施档案,对规范操作、问题报修、维修养护等,使技防设施的有效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同时为了使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要不定期组织进行各类综合演练,通过演练与培训增强保安员的实战能力,保障了宿舍楼与办公楼与在管区域内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三)加强消防管理,减少火灾隐患。在消防管理过程中,以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思想。首先从物业服务的特点出发,在宿舍、办公楼与房屋装修巡检等日常性工作中,始终把消防问题作为一个主要标准进行控制,确保防范在先。其次建立完善的公司保安管理档案,落实目前租户的紧急联络方式和联络人,使租户在消防管理要有认识,在第一时间能与物业服务人员,特别是保安的联系。第三,制定适应九园工业园区实际、实效性强的火灾应急处理方案,使整个项目的灭火救灾工作处于有序的运行状态。第四由保安主管负责制订消防月检查的制度,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上报维修及更换、更新,使消防系统时刻处于完好状态。

(四)成立专职巡逻监督岗。为了加强保安岗位人员监督和夜间外围巡查,物业部将根据公司进度成立巡逻监督岗。白天负责检查保安员的岗位形象和值勤纪律,夜间负责各小区外围巡查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巡逻监督岗的成立,一方面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保安员岗容风纪和值勤状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违纪人员给予教育批评,严重者报公司给予处分,从而严整队伍作风,有效提高值勤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巡逻监督岗良好的机动性使夜间项目的外围安全得到了保障,保证了夜间突发事件及时调度、及时处理,使区域防范工作得到深化和加强。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整合 一体化 达标

1 前言

国务院在2010年7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上海市政府又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5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海集团、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提出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2 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构架,创建“标准化”达标企业

2.1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区别

*标准化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而职业健康体系采取自愿原则,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标准化有量化分级,而职业健康体系无量化分级。

*标准化有起点要求采用千分制考核,而职业健康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而职业健康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

*标准化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而职业健康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

*标准化是以企业自评、外部评审和政府公告的形式由政府颁发证书,而职业健康体系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和第三方审核颁发证书。

2.2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共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采用PDCA动态循环。

*要素化管理。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三方审核。

*经过评审颁发证书。

3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建立

3.1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原则,从要素和文件两个方面入手。

3.1.1整合要素。以职业健康体系要素为主线,将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下表1为《职业健康体系 要求》与《标准化基本规范》要素对照表

3.1.2整合文件。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标准化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3.2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要注意什么

3.2.1 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整合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组织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层的积极领导、参与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3.2.2 全员参与事关成败

体系的运行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所有相关的员工都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的要求及实施的方法,体系的建设才能成功。

3.2.3 注重灵活性与操作性

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改造,简化运作流程,建立高效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活动的管理运作系统。

3.3 标准化是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内容

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使体系的运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管理标准和手段。两者各有侧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来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将标准化要素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融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运行。

3.4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步骤

我公司采用了聘请咨询师进行指导培训,企业自我整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3.4.1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各生产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4.2 制订推进计划。明确6个月完成整合,将整合思路、要求、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下发到各部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工作全覆盖。

3.4.3开展学习、培训。请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重点学习、理解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使工作组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3.4.4 进行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重新梳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岗位、工种、人员技术状况、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等。

3.4.5 开展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见表1)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按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的核心要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等情况充分梳理,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3.4.6 修改完善文件。编制文件修改大纲,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由安质部负责牵头,修订顺序“自上而下”进行。重点对照标准化要求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每一类设备有一操作规程,每一操作岗位有一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危险源及控制办法。在整合过程中,我公司按标准化的要求先后修订了4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近百项操作规程。

3.4.7 新文件的运行。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标准,提高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能力。

4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运行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培训,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目标、过程及PDCA循环、员工的意识培训和结合岗位进行文件培训。公司各部门按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自身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确保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和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自评。试运行3个月后,按《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4.4 自评结果

我公司根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自查自评,得分情况如下:

1)总评审分为1000分,因缺项31项,计138分,实际评审分为862分。

2)自评得分725分,扣分项61项,合计扣分137分。

3)自评总分为725/(1000-138)*100=84.1分。

5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5.1 我公司于2012年8月下旬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申报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5.2 2012年11月12日,经上海市安全协会专家审核,我公司得分82.2分,达标率为86.9%。

5.3 2013年1月30日我公司被上海市安监局核准为“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 ,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商贸)证书。目前我司已进入巩固达标成果和持续改进阶段。

6 效果

6.1 通过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车间场地、动火区域、安全通道按规范划出警示线,改造车间氧乙炔供气管线,对全部管线进行规范标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书。改善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6.2 明显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控制和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3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6.4 推进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得到提升,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为企业要安全,会管理;员工由“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局面。

7 结论

7.1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企业在2015年底前均要标准化达标,所以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体系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者的共同之处和区别,“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持续改进,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7.2 我认为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核心架构,以标准化的要素为基础,将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起职业健康体系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是一条思路,只有结合公司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体系文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进行磨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整合”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符合公司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实效性、融通性、可操作性,才能充分体现整合体系的优势。

7.3 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利用职业健康体系为框架整合标准化,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侯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2]樊晶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努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企业生产经营者应尽的责任和面临的课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重要的基础性内容,良好的安全文化可对员工的生产经营行为起到引导、规范、约束和激励作用。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安全文化建设理念普遍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以“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协调为要求、绿色为基础、开放为路径、共享为目的,践行新发展理念将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带来全方位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与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1.“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内涵

“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是我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包括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个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上的飞跃,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 企业安全文化界定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沉淀积累下来的为广大员工充分认可和接受,同时影响其安全生产行为的安全理念、安全管理、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产生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同时反过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文化对于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具有引导、规范、约束和激励等作用,相对于安全管理的硬性规定,安全文化对于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3.“十三五”时期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安全文化建设任务更加艰巨,也更要注重“质”的发展和提升,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的彰显。“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可帮助企业以全方位的角度重新审视安全文化工作,明确未来工作的动力、要求、基础、路径和目的,明确重点和要求。在企业内部建设适应新发展阶段和新要求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让每位员工都能受到安全文化的深刻熏陶,共建安全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确保安全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2 “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效果

在安全生产重要性成为共识的情况下, 安全文化建设自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但很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将“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在更加正确的理念引导下,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效果全方位的改善和提升。

2.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文化建设状况,不少企业由于漠视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保障,避免因为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的缺陷和不足。

3.提升员工的认可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员工的充分认可和积极参与,否则很难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少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忽略了“以人为本”,片面强调员工对于安全管理的服从而忽视员工的合理诉求,自然会导致员工对安全文化认可上打折扣。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突出了安全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成果的“共享”,从而提升全员认可度。

3 “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内容

1.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灵魂

创新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根据需要、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手段、载体等的不断创新,在丰富安全文化产品和强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利用报纸、横幅、标语、宣传栏、小册子以及网络等现代化宣传媒体和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的开展以安全为内容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有效性、针对性。

2.协调安全文化建设主体

对于企业来说,涉及企业股东、法人、员工、政府监管部门、客户等等不同的主体,需要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以及企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各主体间的密切协调及配合。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将不同主体囊括到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下,协调好不同主体在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的相互作用,凝聚安全文化建设合力,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3.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的绿色环保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考虑到绿色环保的理念,一是安全文化内容要纳入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及内容;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出现危害环境的情况。

4.安全文化建设要有开放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关系。开放,要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认真总结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广泛吸纳科学理念和典型经验,利用全新的理论成果和安全技术,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用科学的、理性的安全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在安全文化建设载体方面做到灵活多样,以开放的理念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形式的多元融合。

5.共享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不同部门、个人要共享安全信息,明确安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让企业全员共享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效果的全面提升。

4 结束语

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贯彻落实好“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的关键。企业管理者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一定要将“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其中,深刻理解“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制定更切实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策略和实施内容,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效果的全面提升和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