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可视化管理

网络可视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可视化管理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网络维护;数据可视化;拓扑图

0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固定宽带网络作为一种高效、低价和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方案仍然是目前用户的首选。随着用户数量的与日剧增,相应的通信基础设备也在不停的增多。目前,基础通信设备的数量已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维护,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量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用户信息监控将成为网管部门工作的难点。如何在大量数据的状态下准确定位设备,维护设备,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工作实践中原管理方式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1)维护人员使用传统的手工输入命令的方式进行网络设备的信息检索与维护。这种原始的方法一方面人工输入的方式增加了错误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人工输入方式效率极低,无法应对未来发展。

(2)没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的开放使得所有维护人员都可以对设备进行管理,甚至越权管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追溯问题原因,追究责任,造成过程不可知、结果不可控的问题。

(3)设备数量的增长导致维护任务的增多,在保持原有维护人员和管理方法的情况下,会造成管理跟不上数据的增长的现象。没有一套实用又简单的管理程序代替工作人员完成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将会使管理任务堆积,设备可靠性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和矛盾,设计并研发了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现有城域网中设备的管理,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设备进行图形化检索和展示,降低了底层维护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用户上网信息,分析并进行过滤处理,能够提高错误定位效率,极大提高了障碍处理的速度。

2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

网络设备管理主要针对接入网络内的以下几种设备:

(1)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是光线路终端,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可以与前端(汇聚层)交换机用网线相连,转化成光信号,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互联。

(2)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ONT是光网络终端,是xPON网络接入方案中的产品,是一种用于用户端的光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最终用户。

(3)ONU(Optical Network Unit)

ONU是光网络单元,也是一种用户端的光网络设备,他与用户之间通常还有其他的网络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

针对网络结构的特点和具体的业务需求,系统主要分为用户账户管理、上网信息管理和设备信息管理三大模块。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系统采用B/S架构,以HTML5通过浏览器呈现数据,无需安装客户端,能够适应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②系统基于开源数据库存储数据,自主加密数据储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证。③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护能力,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将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维护效率,真正实现软件适应用户。④系统数据展示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表单方式,还有更加直观的图形方式,使管理人员操作难度降低,提高用户体现。⑤系统实现了从网管中心到分局的数据全面共享,使不同部门的操作人员管理、协作更加方便。⑥规范化的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将所有账户的操作情况记录在案,做到所有操作可追溯,方便责任认定。⑦系统可根据管理员提供的关键字查询OLT设备、ONT设备和ONU设备的信息,可以对ONT设备进行注册、删除操作,替代传统的拆装机工作。

在开通PITP(Polic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tocol,策略信息传送协议)或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功能的服务器上,可追踪话单信息,查询用户所使用端口、VLAN、MAC地址、登陆账号、登陆时间和离线时间等信息。当出现障碍时,维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用户登陆账号或MAC地址等关键信息快速定位到用户设备所在地,做到故障及时排查。

3 数据可视化

传统系统采用列表式展示数据结果,在设备数量过多时,具有相同关键字的数据将会特别多。比如以区域进行检索,结果常常达到数百条,维护人员很难在长达4-5页的检索结果内定位故障设备。分局信息以拓扑图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通过点击分局可查看分局下挂接设备的拓扑结构。点击OLT设备可查看板卡端口使用状态。选择板卡端口可查看下挂接设备信息及结构。通过拓扑图方式,网络设备的层次结构,状态信息得到了直观的展示,维护人员可以不依靠关键字,甚至不依靠键盘的情况下依靠鼠标或触摸设备准确查询设备信息。这种方式还适用于移动便携式客户端使用,为现场处理故障提供了可行、可靠的判断依据。

总之,本文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采用了跨平台的HTML5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数据可视化的拓扑图的展示功能,维护人员行为追溯功能,权限管理功能等,新系统上线以来受到维护人员好评,生产中采样测试结果以及实践运行证明,本文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管理模式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8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验社会变革和变化,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在“05方案”的指导下,普遍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停留在走形式的层面。加之利用网络技术较少,难以精细化管理,导致实践教学实效性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以网络化为背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把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界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明确其定位为前提。

(一)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没有准确的定义,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误区,主要体现在,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和课堂教学对立起来的,区别于理论教学的,特指学生参与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践教学”可以包含诸如课堂讨论、自学作业、自学自讲、回答问题、课堂辩论、观看音像资料等形式的课堂实践,以及撰写课堂演讲稿、命题论文、讨论提纲等形式的科研实践。[1]

笔者认为,如果“实践教学”的外延太窄,仅仅从实践教学的形式出发界定为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教学,那就极大地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范围和渠道,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校外实践是很难常态化的。所以,有学者据此把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途径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它应是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活动。[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是立足于思想政治课理论体系的。具体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和学生可以广泛参与为目的的一切教学方式,包括课堂内外的和理论教学不同的一切实践活动。

(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位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地位和作用正在凸显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的实施情况,笔者对某市的15所本专科院校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几乎流于形式,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在调查的15所学校中,有13所学校没有设定单独的实践教学环节),有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的学校无实际的教学内容,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纳入课堂教学完成。教师热情不高、学生参与不足、形式陈旧单一、教学体系混乱等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的原因,主要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定位不准确。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区别于学校其他部门开展的德育教育实践。前者应该是以教材为基础,有效的延伸着理论课教学的空间,充实着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小实践”;后者则是依靠党、政、团等学校德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大实践”。前者可以融入后者完成,但是又不能和后者的工作完全重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纳入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设立单独的学时和学分,编写完整的实践阶段和内容,拟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科学有序地进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学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有力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相接轨。

(一)教学管理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需要从管理层面上建立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此模式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但这样的管理模式构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面对众多的实践教学对象,单纯依靠数量有限的思政课教师去指导学生实践是难以组织实施的。因此,依托网络建立运转灵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把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轨道,在管理机制上实现整体配合,全员育人,进而解决由于现实原因造成的困境。

(二)教学内容的要求

笔者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单一是很普遍的问题,因为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几乎都停留在以参观走访的实践形式和提交心得体会或实践报告的实践成果的层面。那么,如何在常规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置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面锻炼自己。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拟态的实践环境,以到达实践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的要求

要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精心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组织、监管、评估体系。然而,有的高校在实践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只是在上级检查时才做些表面工夫,而在不检查或者实践教学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任意缩减实践教学学时。[3]利用网络化信息系统,能够使学校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定期探讨和筹划,对实践教学实施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评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此套管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管理平台。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管理机构

严格的管理和健全的制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保证。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就不能形成规范的实践教学。因此,该机构构建的基础是形成一套至上而下的规范化网络管理体系。具体包括: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该机构由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机构(该机构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负责人负责);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机构(该机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各学院(系部)党支部书记、团支部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在领导、组织、实施的三维管理机构中,由相关的人员负责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制度化、常规化,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成果的检验。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一个指定的账号登陆完成各自负责的环节。利用网络技术将党、政、团、教等各方面力量组合起来的纵向管理体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也加强了学校层面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确保了其实效性的发挥。

(二)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实施项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是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德育性为基础,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成为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项目教学法。此方法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完成为导向,把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分解为具体的事件(每个事件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设计不同的项目完成方案。学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可以是自主的,也可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是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研究学习。因此,此方法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依靠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模拟的交互平台,以此达到受时间、空间、人力等因素限制学生不能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提供的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通过不断实践来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2011-2012学年在计算机科学系开展了该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试点工作,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题网站,达到较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性,来源于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因此,为增强其实效性和长效性,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应该有组织管理机构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因此,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优势,可以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在线留言、数据统计、师生讨论等板块。学生实践教学的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通过在线留言、数据统计、师生讨论等板块,达到实践教学环节运行监控、教学质量分析和问题反馈的效果,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4]

【参考文献】

[1]焦凤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探析[J].新闻大学,

2010(7):96-97.

[2]王红芳,朱瑾.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7-58.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网络化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方便、省时、异地共享的优点已充分被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网络教学也不例外,远程教学、网络考试、教学资源共享等都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网络教学已经在许多国家被广泛运用;鉴于此,网络化教学模式必将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更有效的辅助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基础课,适用面广,知识点多,对学生日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因此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对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因此研究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及其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提出网络化教学模式,并对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讨。

二、国内外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比较成熟,许多国家都在教学中广泛地应用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文档,课件的在线生成,文档的共享,在线或离线的考试、测验,实时答疑、问题讨论、自动生成题库,分数统计等。目前涌现了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如由British Columbia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WEB CT、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开发的Virtual-U基于WEB的教学工具等。

在国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也在广泛的进行中,如:2007年12月王慧等在辽宁工学报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其中提到了目前人力资源课程教学所存在的缺点,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但是缺乏对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现在,我国的网络速度相对于西方还不是很快,网络覆盖还不完善,缺少在网络课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等。

三、建设与研究的内容

理论基础: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供小于求。首先,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还是高等院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开设,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不多,而真正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就更少了。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多集中于一些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课程建设的网络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有利的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用于计算机操作将有利于教与学,更好的培养“具有基础宽厚、实用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

事实依据:随着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和经济一体化要求,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力资源作为第一竞争要素,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如何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强烈需求。就成为高等院校的最紧迫的要求。为迎合社会的这种要求,许多院校纷纷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由于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技能掌握较弱,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难题。

四、建设与研究的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与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过程是:首先是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本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模式与做法;其次典型课例的分析与总结,建立试点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在试点班实施,并找出问题的存在之处并得出解决方案;再次是教育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要旨,不断地摸索出因材施教的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教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最后是网络教学资源的修改完善,参考阅读有关文献,拓宽思路;在以上基本上实现网络平台设计,建立网络化教学软件平台。

网络化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体验,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重心转移;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实现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向教学过程设计转变;网络化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和改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的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从知识学习转变为素质的培养,由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五、建设与研究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适用面广,知识点多,对学生日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般的反映是,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存在的一定的弊端,基本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法,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在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可借助于网络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操作性的能力。网络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憾,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服务。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六、结束语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教育的网络时代即将到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更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实践网络教育的应用形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25号.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4篇

流量可控

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移动化的兴起,对于数据中心架构尤其是网络的管理、分析和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用户对于网络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传统的网络管理和监控方式则有些捉襟见肘。Gigamon的网络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采用带外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网络本身性能和可靠性的情况下,对流量进行监控。

网络流量的提取、分类、优先级划分等并不容易。传统的流量监控和分析往往要通过大规模添加新的工具和系统,或者变更以太网交换机的用途,或借助镜像端口复制流量,以及通过网络分路器分拆流量等方式实现。上述方式通常只借助一台交换机或一个分路器的有限过滤功能实现,功能和可视化都受到了限制,而且扩展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能不能通过一种可靠的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冲破传统方式在性能、成本和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有效监控与管理呢?正是基于这种考虑,Gigamon推出了流量可视化矩阵(Traffic Visibility Fabric),它采用创新的架构,可以全方位实现流量的可视化与控制,提升扩展性和吞吐能力,同时增强网络的可靠性,提高网络效率并简化部署和使用。

统一可视化

在网络由简单的、静态的逐渐向复杂的、动态化的方向发展时,Gigamon流量可视化矩阵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为网络架构的设计师、管理员提供了全面的流量可视性,在不影响生产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的情况下,可以对通过物理网和虚拟网的流量进行监控。许多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和服务供应商都采用了Gigamon流量可视化矩阵。

在可视化矩阵的基础上,Gigamon又进一步提出了统一可视化结构的理念,它可以提供跨平台的流量可视化功能,让用户原有的监测工具,可以监测和分析来自物理网络、虚拟网络或软件定义网络的流量,从而提升网络流量监控的智能化程度。统一可视化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具有智能化的全面可视性,可以对远程站点提供实时、深入的监控;实现集中监控,为多种工具和IT部门提供可视性,从而简化运作;减少远程站点的维护人员和监测工具,节省成本。

精确分发与智能过滤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置 可视化 智能匹配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235-01

1 背景技术

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采用人工表格模式,工作量大,易用性查,保护和调度人员不能方便地查询或调阅。另一方面,目前也是依赖于保护人员的经验和记忆来编制保护变更内容。随着赣州用电需求日益增加,电网越来越复杂,给保护人员和调度员的工作Ю锤大挑战,对专业知识依赖程度很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人为疏忽,对电网运行造成薄弱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国内已有实现继电保护定值可视化配置和浏览功能的平台型软件,主要问题是整体平台功能复杂,人机交互差,且不能跨平台运行。其次,未见基于判断电网一次运行方式的保护定值智能匹配、展示、输出保护变更内容的报道。因此,赣州电网联合武汉华大鄂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并开发了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

2 软件介绍

2.1 开发环境

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为Windows 2012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开发工具为Qt5.6,编译环境为Windows/Lunix/Unix主流版本操作系统。

2.2 软件架构

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包括数据存储层、业务支撑层和高级应用层三层架构。数据存储层包括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基于动态链接库设计,支持不同型号和版本的数据库,实现自动建库和更新,包括静态库和仿真库。文件包括电网模型、保护变更内容模板及历史版本。业务支撑层包括电网建模、网络拓扑、专家系统和系统管理。高级应用层包括保护定值配置可视化、保护定值智能匹配与自动输出。

2.3 运行环境

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运行环境为Windows/Lunix/Unix主流版本操作系统,Oracle/SQL Server/MySQL主流版本数据库。

2.4 主要功能

电网建模实现电网接线图和台账维护功能。网络拓扑实现电网一次运行方式的准确判断。专家系统实现保护定值自动匹配规则制定。系统管理实现用户管理、运行设置。保护定值配置可视化实现基于可视化图形界面的定值配置与浏览。保护定值智能匹配与自动输出实现人工模拟调整电网一次运行方式、自动判断并自动匹配定值、以及自动输出保护变更内容。

2.5 软件流程

第一步,电网建模,一次接线图绘制与台账录入,形成电网静态模型;其次,保护定值可视化配置,基于一次接线图可视化环境,应用专家系统,录入保护定值配置方案,形成保护定值图形专家库,实现定值可视化配置和图形化浏览;最后,保护定值智能匹配,基于电网静态模型,人工手动(或自动接驳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实时数据进行网络拓扑)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应用网络拓扑,实现电网运行方式准确判断,形成电网仿真模型;基于保护定值图形专家库,自动匹配保护定值并在电网仿真模型一次接线图上显示,自动输出保护变更内容,并自动保存案例软件流程图见图1所示。

3 应用分析

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自2015年10月投入试运行,已经达到预期目标。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保证了保护人员和调度员保护变更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防范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其次,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可以显著提高保化人员和调度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对专业要求,适应电网规模扩大、结构复杂和方式变更频繁的局面,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管理效益显著。最后,赣州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可视化软件填补目前赣州电网调度自动化EMS系统与调度运行管理OMS系统之间的保护变更智能决策空白,推动行业相关技术发展。

收稿日期: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