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向;心理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的创业行为,甚至成为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只有先对其创业主体意向分析,才能更好的综合分析创业心理。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1. 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它所带来的金钱效益和成功是媒体上争相宣传的重点,使其一直不断引起社会各层间的关注。而研究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这一块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一定程度上表示创业成功是职业发展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2. 创业意向不强。尽管大学生创业的热潮越来越汹涌,但仍有半数大学生对创业的意向并不强烈。通过调研资料显示,可将创业意向不强烈的的原因归结如下:第一、认为自身素质不足,而且社会经验过于薄弱,不能很好的适应创业所带来的困难;第二、关键原因在家庭情况还有个人人脉不足的原因而打消创业意向,已经意识到创业过程中需要资金驱动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要求;第三、有着其他的就业想法,对创业并没有兴趣和意愿;第四、对选择创业后的发展并不自信。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分析
从以上大学生创业意向情况看,可分成两类情况:第一、“良好的创业心理”,大学生在选择创业这条道路时基本所有的心理基础在于足够的自信,认为自身具备成功的希望,这表现了其具备果断的判断力,能自主进行选择。竞争意识强烈也是开创事业的基础,还有通力协作共同进步的心理建设,在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保证积极良好的心态;第二、“不良好的创业心理”。这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经验的不成熟,有的大学生在获得一些成就后便狂我自大,缺乏理性分析就做出错误判断,遭遇挫折后易出现一蹶不振的状况。而有的大学生则本身心理素质不过硬,怯懦或者是缺乏追求,萎靡不振。而这类情况不仅影响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创业心理中的大敌。
二、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
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具备的风险极大而且负担也重,这要求创业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支持。对于如何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有以下要求:
(一)正确认识创业
目前的大学生社会经验薄弱,将创业理想化、简单化缺乏理性的认识,并大多自恃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并且认为自己的商业头脑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所向披靡。因此,尽管有着强烈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有着冲劲和果断判断能力和积极的心态,但大部分学生在需要长期抗战的创业过程中往往却步了,特别是遭遇了挫折和失败时,更是溃不成军。因此,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是首要之急。大学生应知道创业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涉及到管理、税务、法律等知识方面。意味着创业并不是凭借一个创意就能成功。大学生创业要懂得审时度势,基于市场前景和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理性的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对待问题,脱离盲目自信,培养务实的创业心态。
(二)明确创业目标
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用于进取和拼搏的精神。大学生创业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成功的追求或是财富的满足等。明确创业目标就是明确自我的创业追求。很多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就止步在“多赚一点钱”,表明了自身所处的盲目地位,而对于自我追求的不明确也就限制了行动的步伐,许多大学生为了“多赚一点钱”往往一遇到风吹草动,便进行理想化的决定,这是导致创业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明确了解到正确的行动是由目标所的导向,应量化自己的目标,摆脱人云亦云的“随大流”心理和缺乏目标度日的心理,养成调研市场情况再做决断的创业习惯。
(三)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创业心理素质是基于认清创业现状和创业目标后创业成功的保障。创业心理素质是调试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在面临问题时,如何消减心理压力和消极心理保证积极健康的迎接创业生活的不断挑战。因此,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积极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尽管许多大学开展了创业心理之类的课程,但往往收效不大。有关于如何综合提高校园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有以下要求:第一、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创业人格和心理的健康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开展的创业心理辅导需要集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开课目的在于应重视创新潜能的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便养成学生具有乐观积极进取的性格。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促使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要进行健康积极的引导,灌输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创业人格和创业心理的健康养成,避免学生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分析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 李开复.大学生创业应避免“五大误区”[J].IT时代周刊,2011(15).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自己的优势,如较高的教育资历水平等。但社会上大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劳动力。所以,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积累社会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间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全面型、专而不精型的“弱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脱离了社会实际、社会需求,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结构失调、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都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期望上,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就业观念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对的调整,重新定位。忌眼高手低,要求苛刻。不怕苦、不怕累。
(三)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目前,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企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录用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要求一些其它的条件,如英语水平、驾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但毕业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薄弱。这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致使许多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而被拒之门外。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创业者。其中,有部分创业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产量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型劳动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些新技术、新能力,如开发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力流向各地。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解决了本身的就业问题,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壮大大学生的创业队伍是十分之有必要的。在大学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形成一股大学生创业的新风潮、新风气,鼓励更多人创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身要求
(一)基本素质
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创业者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要素。自我意识应当自信或是自主;情感应当理智、理性;性格应当坚韧、开朗。身体素质,指创业者应该具备健康、体力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压力下坚持过来。知识素质,要求创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包括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经营知识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等。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二)要有充分的资源
创业之前要认真思考、考虑成熟再行动。首先要考虑资源问题,如业务资源、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创业者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重要的资源条件,如财务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两者之一的任何资源都足以去弥补缺失的某种资源。如果以上的资源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创业、创业能否成功。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系统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创业毕竟是一种对综合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行为,所以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创业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在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施行。一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二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知识的自主学习;三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特色课程。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对于缺乏实践、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点子”、有“灵感”就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选准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有想法、有计划就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通过项目培训、市场调差、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等阶段,大学生可以获得模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后,国家也需要出台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工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193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249-01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面对的就业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创业梦想,高校应积极推进相关就业指导工作,以此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1 当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就对创业教育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功利心理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也并不完善,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更容易对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商业的价值评判。其次,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直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创业基金、教材和师资等方面都十分有限,无法真正满足现代创业教育的需求。此外,创业教育的相关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在一部分高校中,创业教育仍然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对日后的创业教育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 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工作
2.1 注重资源整合
我国高校应积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落实,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社会经济和人才的双向发展。对此,高校应不断的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学校学生教育协调工作;同时,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力量和优势,整合校园内外资源,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能够不断地深入人心,促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认真地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培养,以便发挥出教师的重要价值,在日常工作中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培训的条件;同时,积极引进社会中的优秀创业人才作为创业指导的兼职教师,使高校校园创立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此外,重视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硬件支持,充分利用技术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等地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并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只有将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起一切可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
2.2 完善课程教育
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学校应积极对传统理念教学进行变革,更多的研发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找相关的企业创始人或者优秀创业者到学校来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学校应重视起对学生的创业知识普及。除了在学校必要的创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展开其他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帮助学生对创业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2.3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大学生由于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有着各自的爱好,据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到更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同时,进行一些专业知识上的辅导,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课余生活的发展,并提升学生团队得到研究能力。在经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之后,校园创业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2]。此外,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大学生能够早一些适应社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和指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困难需要有一颗坚强的新,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受到父母的宠爱,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普遍依赖性较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又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很多的大学生都明显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创业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但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当面对社会市场时仍然会出现紧张的不知所措的情况。对此,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毅力,养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兴趣爱好等,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学毕业生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进行自主创业这些都是不容易的,需要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情况;同时,又具备不卑不亢的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到市场环境中,感受社会[3]。此外,创业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创业观念,正视社会发展,面对困难学会自我鼓励和排解;同时,培养一定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的能力等。大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与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善于沟通,在受到挫折时不放弃,勇敢地前行。这样才能在面对今后的社会压力时,轻松地面对,走向更美好的创业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薇.构建促进研究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9):4-6.
关键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近年来湖南的旅游收益及地位总是徘徊在全国十六、七位之间,不但末挤身于全国旅游经济强省的行列,与周边的湖北、江西、广东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我省的产品、区位和资源在全国各省市中占据着相当的优势,为什么还落后这么一大截呢?旅游人才的短缺是我省旅游发展瓶颈的根本原因。只有了解旅游专业大学生不愿从事本行业的内在心理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在毕业生就业高峰时期对湖南省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调研。
一、调查概况
2010年3月至5月,根据《旅游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湘潭大学旅游系、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湖南工业大学旅游管理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张家界)等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总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4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其中男生202人,占48.1%;女生218人,占79.8%。专科52人,占12.4%;本科368人,占87.6%;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旅游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的认识
在对待旅游行业的发展态度上,7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一行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或者非常有前景,但是在回答毕业以后是否会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时,只有17.4%的受调查者表示较愿意进入这一行业,其中认为自己非常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7.4%。为了进一步分析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相专业的心理根源,笔者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求稳定心理、求平安心理、求高薪心理等方面进行。
(二)旅游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
1、求稳定心理
旅游专业的学生住往在大一时就已在积极准备考导游证,一旦拿到了导游资格证,他们就会联系各个旅游社,在课余或节假日时从事兼职的导游工作,这时的她(他)们很高兴既可以免费游览还可以挣导服费,可二、三年以后(她)他们毕业时已经渐渐厌倦这种东奔西跑的工作,更渴望有一种稳定、轻松的工作。可见,求稳心理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择业的重要特征。
2、求安全心理
作为旅游从业人员,需长期在全国各地四处奔波,和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打交道,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的工作,而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生长在和平盛世的时代,安全舒适的环境成了寻找工作的首选之一。
3、求高薪心理
旅游从业人员首先是服务人员,但却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要有较好的形象,要有专业的旅游知识以及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据麦可思《2009届大学毕业生职场生存状态分析》显示:旅游旅馆餐饮服务业(其中包含酒店专业)排在第八名,毕业后半年的月平均收入仅为1615元,这在当今物价飞涨和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求高薪是大学毕业生普遍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政府的宏观因素
政府的就业政策与就业指导等等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应届的高校毕业生。一些热门职业与岗位出现往往与政府的宣传与鼓励政策息息相关,如湖南省2010年大力推行“大学生考村官政策”,对当村官的大学生不仅仅有生活上的补贴,还有保险、住宿、福利待遇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着实吸引了很大一批湖南的应届的高校毕业生,而旅游业作为企业在劳保福利等方面相对削减许多甚至没有,这也注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会倾向于事业、行政等单位。
(二)社会因素
受社会世俗的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旅游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作为服务员必须恭恭敬敬的为客人服务,对客人要尊重,这是服务职业的定位。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对他们呼来唤去,导致许多专业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随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对于阅历尚浅、人生观尚末确立、鉴别和抵御能力较低的大学生来说,心理上无法适从。
(三)个人认知因素
个人认知因素包括对专业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不少学生入学选择旅游专业是觉得当导游可以免费旅游,能开阔眼界,入学初期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范围及服务性质认识是相当不清晰的,他们无法将“旅游产品”与“为客人提供周全的服务”联系在一起。几年后,当他们临近毕业时,对从事服务业的工作又难以承受,甚至想放弃。
四、解决心理问题对策
(一)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的统一,也是自我完善的动力。通过对自身潜能、人格的评价,可以对改变个体形象和个性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帮助专科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这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二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二)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要将专科教育定位于就业导向的教育,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同时学校应优化组合自身教育资源,结合办学方向,形成成人旅游专业教育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办学特色。
(三)结合行业特点,进行职前就业心理指导
旅游行业的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最关注的是业内的各种岗位,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不排除,将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因此就业心理指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就业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28-03
“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在选择某一职业时的一种观念、态度、认识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的。”对大学生来讲,就业并不仅仅意味着找一份工作,还与其今后的职业理想、人生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形成的就业观,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决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理想、就业的认识和心态、职场上的态度和修养。
一、“90后”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90后”大学生所处的学校教育环境较为宽松,社会环境较为开放,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又生活在信息爆炸、媒体泛滥的时代,从而体现出个性张扬、思想独立、思维开放、自我中心意识强、团体协作意识和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种与“70后”“80后”有较大差异的性格特征,某种程度上影响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变化。
从积极的变化上看:第一,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性的工作。“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在就业时更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第二,初步确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90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更注重实际,认为生存是第一位,事业是第二位,于是逐渐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第三,择业时更看重个人兴趣爱好。大多数“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再把专业对口看得重要,而是更看重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或者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第四,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在国家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政策下,“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已明显增强。
从消极的变化上看:第一,自我认识不足,就业期待值过高,抗挫折能力太弱。“90后”大多生长在中国式“4-2-1”的家庭模式下,这使他们极为自我膨胀,容易无法正确估量自己,产生自卑又自负的心理。在择业时表现为就业期待值过高,对专业对口、薪酬、职位、级别要求高,还有上班不能太远、工作条件不能太苦、住宿不能没有空调等客观条件方面的要求……对完美职业的期待使很多大学生错过了一些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与此同时,有的大学生一开始认为自己找到的是一个“完美”的工作,可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导致频繁跳槽。第二,价值取向功利化,基层就业意识淡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深受其影响。功利主义思想使很多“90后”大学生失去了理想和激情,淡化了社会责任感。薪酬的高低、福利的好坏甚至成为部分大学生评价工作岗位的唯一依据。
二、“90后”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不能够准确地认识就业形势
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已不可避免。“90后”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产生了两个极端:有的丧失信心,情绪焦虑;有的则过于乐观,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可以找到很理想的工作。
2.没有对自己职业的合理规划
“90后”大学生大多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缺乏规划意识,因而不能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很多同学由于对自身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找工作时走一步看一步,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再重新就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3.就业过程中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高校扩招、市场经济发展,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有一部分“90后”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心态出现了偏差。
(二)客观因素
1.学校因素
“90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集中在高校,因此高校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对他们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第三部分将重点分析高校对“90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和引导的新策略。
2.家庭因素
“90后”大学生大多出生在典型的“4-2-1”中国式家庭,家长的愿望和意志往往体现在孩子大学报考的专业选择上,也体现在子女职业的选择上。目前的“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长都不希望子女太辛苦,这也大大减弱了“90后”大学生的拼搏意识和奋斗精神。
三、高校对“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与教育
“90后”要想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中逆流而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90后”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不能仅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来实现。
大学生在“象牙塔”中生活和学习,严重缺乏社会经验,这需要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严重不够,仅仅局限于就业讲座、面试技巧传授、编写简历技巧讲述等。国内高校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缺少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课教材、缺少就业观教育的日常课程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就业指导的效果,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这就要求高校改革、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就业指导有效性,开展系统性的就业观教育,构建就业观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
(一)建设就业指导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是行政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历教育,人员素质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人数增加,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忙于应付各种行政事务,无暇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难以提升。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就要从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选定、考核和培训的规范化入手,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从而建立起规范的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增强就业指导有效性,开展系统性的就业观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就业观的形成应该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不应该仅仅在毕业班学生中开展,而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和全程化。这就要求高校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步来安排:
第一,在学生入学之初,把入学教育和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分析教育。刚入学的新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太了解,这恰恰又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从社会经济形势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对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展望,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就业认识。第二,在低年级的学习阶段,把就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能力。要让“90后”明白,自己选择所学的专业不能只考虑将来的工资待遇高低,更主要的是看所学专业与自己的人生追求是否一致,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根据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包括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第三,在临近毕业的时段,着重就业引导,引导正确就业观的最终形成。这一阶段较为关键,“90后”开始通过求职应聘,初步接触社会,亲身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带来的身心冲击,作为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此时应该更多关注他们的心态调整,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构建就业观教育课程体系,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
将就业指导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来安排,除了已有的相关就业课程设置以外,增加相关必修课程建设,形成就业观课程体系,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业心理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等。
大学生就业观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体现,而这“三观”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就业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之处,可以紧密结合起来。二者结合下的就业观教育课程体系应基于以下三方面:第一是价值观教育,包括对大学生就业目标、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求职价值观,将职业价值取向融入社会发展目标,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为社会作贡献统一起来等;第二是道德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不搞不正当竞争,不盲目攀比,对用人单位讲诚信,讲究应聘技巧,具备文明礼貌,体现自己的道德修养等;第三是职业观教育,不同的职业形态需要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大学生实施良好的职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海华,王英楠.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 宋荣绪.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23).
[3] 徐秀娟,张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正确就业观形成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5).
[4] 陈炳哲.低年级大学生就业指导初探[J].北京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