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第1篇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 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 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 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 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即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 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 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名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 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做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 +2 + 18 + 6 + 25 + 7 + 3,

5 + 4 + 57 + 4 + 62 + 5 + 8.

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初步知道像这样的连加题也可以“凑成十再相加”,同时又初步渗透了加法交换律,这样的竞赛题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项目是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Y2011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西方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高校在加强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目前在案例教学的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致使《西方经济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案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第一因素,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在不断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创新思想和理论,而案例教学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主体是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主思考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会持续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不断激发并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对问题突破常规的认识,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对于同一个案例的同一个问题,各个同学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答案,这会促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提出最佳的、打破常规的结局方案,从而在形成方案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想展现能力等等,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具备敢闯、敢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才能具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案的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经过与同学们长期的合作,良性砥砺,逐步培养起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如意,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西方经济学》教师普遍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以“教导致学”,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或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目前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为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关于案例的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一切都对于案例教学的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师这些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善。

(二)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因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变量关系及建立的数学模型,故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语言讲述、图形和模型分析的传统方法,所以当采取案例教学法时,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感到难以适从,不能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各个环节,出现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认真、详细地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并准备发言提纲;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或者不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认真地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课后不认真总结,这导致教师组织的案例教学程序不能有效地展开,同时,因为积极性不同导致同一个问题提出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解决方案,有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有的只是理论的复述,甚至是一些臆想,这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案例教学中案例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西方经济学》案例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针对性不强,且时效性差。目前,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案例库中的案例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是时效性较差的案例。这是因为案例一般是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在编写并使用,而编写和建立案例库是一项重要、持续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所以单独的或几个教师建立案例库,就必然出现针对性案例少,国际性案例多,本土化案例少的问题,而且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难以满足学生案例教学需要,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案例教学环节设计不完善。案例教学的方式较多,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讨论式,这一般需要设计如精选案例、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以及案例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但是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案例演示、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案例演示单调;分析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就可能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所应有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难以发挥。

(四)案例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课时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首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全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课时为51~68学时不等,如果多开案例教学课,则会挤压理论知识的学时,因此导致各高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减少案例教学学时。其次,学校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制度也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开展。因为目前各高校课程考核普遍规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或者30%,期末成绩占80%或者70%,其中期末考试基本是以传统题型方式考察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而不是采用其可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其他考核方式。

三、广泛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突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在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改革,以期通过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强化《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首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因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案例教学法认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和创新,在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这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要通过参加培训班、观摩同事的案例教师实例、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引导学生要认真熟悉案例,并利用多种手段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背景,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准备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再次,要学生总结针对各个解决方案的讨论结果,写出案例教学报告,逐步培养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迅速组合知识,提出适应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技能。

(三)精选有针对性案例,完善案例教学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基础。首先,《西方经济学》教师要认真选择好与各个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最具有启发和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既有中国的又有西方的,既有经典性案例又有反映当前国际国内最新经济状况的实例,特别是要多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创新性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有关章节的理论知识——精选相关案例——让学生撰写发言提纲——小组内讨论——全班集中讨论——教师总结性点评并依据案例对相关经济理论总结——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再次,给学生提供相近问题的案例,使其通过对案例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逐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案例教学的有关考核制度,将案例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学生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

(四)学校要改革案例教学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提供宽松制度环境。首先,要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课时量。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如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其次,学校要划拨经费建立案例库。同时,对于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例并进入案例库应给予计算适当的科研工作量,在职称评定或各种评奖中给予认定,这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广泛发展。第三,在课程成绩考核方面,可以分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且在期末试题中,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大材料分析题分数比重,以加强对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分析报告等来评价,且对创新型的思路和方案给予较高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查阅资料、发言的积极性,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崔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第3篇

思考能力是初中数学能力的核心,所以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思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思考,进而培养思考能力呢?下面就自己课堂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1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兴趣的意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上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真正成为学生实践的主体,教师就必须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动脑思考。也就是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意向,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所谓问题情境,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气氛。然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我认为,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兴趣和难度,需要学生努力思考且情愿思考才能解决。还得是学生经过思考所能及得,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问题,只有这样对学生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才能产生学生意向,诱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1.1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创设问题的情景。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尤其是一定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已有知识与目标的差距,认识到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本节课所要获得的知识程度。这种有目的地听课,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活跃。

1.2 提出恰当的问题导入新课,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

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机械地套用五大环节的模式,上课一开始就是较长的复习提问,使学生感到厌倦,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提出新颖而又恰当的问题,从而就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出新课的内容,就会激起学生对解决新课中问题的强烈愿望,常此以往,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首先让学生画出任意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并顺次连接,构成一个四边形,让学生之间对比找出共性,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所连成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在学生脑中自然会问这是为什么?老师告诉他们用这节课学的中位线定理就可以解决。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在的迫切要求。

1.3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传授新课内容,不能单独的用讲授的方法,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应是由教师把学习内容组成一组问题,用问题进行启发、诱导。遇到困难的地方要做好铺垫,做好搭桥过河的工作。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或是用发现的方法来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兴趣。

例如: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首先是以题的形式给出,然后就其已知和求证提出问题,已知中有两个中点,就这两个中点想到什么?求证中有一半和平行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又想到什么?若用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就要出现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的构成不唯一,而构成三角形的关键在哪里呢?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的一半,这上、下底的和应该如何转化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自然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动脑思考,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定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4 变更练习巩固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感到目标测评新颖独特,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练习时,单调机械重复,就很难激起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偌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内容新奇,要求各异,就能激起学生作题的兴趣,调动学生解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学生互相提问练习,定时竞赛,异步测验,师生互相提问练习,学生仿师提问练习等,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动脑、动手、动口、培养思维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方式很多,而且要贯彻在一堂课的始终。创设问题情境,就象教师手中扯着一条无形的线牵着每个同学的心,使他们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不断地组织好教学,不断沟通师生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信任,并由对老师的好感而转化为数学课的爱好,这种师生情更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

2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教学

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论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关键是让学生“想”。看一节数学课教的如何,不仅看教师讲得如何,更要看学生“想”得如何。怎样使学生“想起来”使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思维活动教学?应抓好以下几点:

2.1 掌握知识机构,发展认知结构

数学知识结构,是由最基本知识和其他知识及其知识间的联系构成的知识整体。教师只有认真研究知识结构才能很好地分析教材和处理教材,找到彼此的连接点,找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就能起到纲领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也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思维的过程。

例如:讲相交弦定理,把定理编为一道利用圆和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的习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来完成,把这个题的条件和结论变为语言叙述的形式,即为相交弦定理。这也就有在原有知识的生长点上通过推理,演绎得到新知识。由于知识同化而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深入的“想”,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教有利于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2.2 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

所谓知识形成过程,是指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做题中的思考过程等。在教学中,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怎样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呢?在课堂上,不能直接下定义、讲结论,告诉学生习题的解法。而是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来,抓住实质真正理解。对于定理公式法则要弄清来龙去脉,对习题不仅看懂解法,记住解法,更要着重研究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出解题规律,这样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几何类型的证明要教给学生证题思路。线段倍分的证明要使学生理解“加倍”、“折半”的目的是将线段倍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这种类型题时,就会有目的的“想”,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

2.3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中学数学知识传授数学思想、方法、观念,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给学生从实践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公理化的思想方法,以及索果求因的思想方法等。培养学生运用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比较,类比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第4篇

在日本文部科学公布的一项由“经济合作发机构” (OECD)主办的有关“学习能力”的国际调查结果显示,在由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32个国家约26万5千名15岁男女学生参加的测试中,日本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获得了总分第一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仍普遍地存在着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技能训练 而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实际运用的现象。“看重基础,强调熟练,要求严谨”, 己成为国际上对我国学生数学学习特色的一个最主要的评价。现状表明,我国学生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普通注重“纯粹”的技巧训练,且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当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之时也常会感到困惑。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我国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将会越来越重视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进而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对学生今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借鉴先进的理念

在信息社会中,数学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社会目的:其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劳动者;其二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三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机会;其四是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五项具体目标,即(1)要懂得数学的价值,懂得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要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要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力要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5)要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英国“国家教学委员会”对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的阐述:数学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成人生活、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一 “国家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数学对于大众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利用数学交流信息和思想,完成一系列的实际任务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数学是探索新世界的工具。数学的应用过程是生动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3)数学的技巧,诸如“两位数加法”、“解方程”等是重要的,然而它们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具有良好的数学观。(4)数学具有欣赏的价值, 应该使儿童有机会探索与欣赏数学本身的结构。数学欣赏能给学生带来智力活动体验和探索经验的兴奋。(5)数学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学校应根据国家标准作出计划,针对个别学生的需要作出适当的伸缩,应该体现数学教学多样性和数学学习的个别性的特点。英国数学课程则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己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仅要能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从事数学实践活动,而且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中,也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的思想。“数学应用”包括处理实际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应用中,尤为强调开放性问题的作用,要求将封闭性问题加以改良而变得更为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放式的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去进行探索,由此巩固并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情景

(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其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其主要方法是:

1.捕捉“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重组或改编教材,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创设“生活情景”,促使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使数学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真谐和应用价值。

借助“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促使他们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二)学习过程自主化,促使学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传统教学那种被动式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当今,“实验、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正在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将致力于探讨如何才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并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注重引导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由此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方法是: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小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设“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索并从中能够体验到 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2,建立合理的自主学习方式,要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

引入数学课堂。

开放自主学习的时空,拓展其思维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而要向课外延伸拓展。

(三)现实问题数学化,促使学生应用能力提高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做数学、思数学、用数学,实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第5篇

一、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象化文字体系,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三种形式。数学语言的高度精确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是主动式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普遍,不断地作出预测、猜想、估计,得出与上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相符合的结论。许多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都是因为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表现在对数学语言信息敏感性差、语言表达紊乱及语言转换困难――数学阅读能力差,从而造成知识接收质差量少。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义必须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符合数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数学阅读进入课堂

1.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自觉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有效地诱发阅读动机。自觉阅读,也只有在感兴趣的事物或材料的刺激下,才会特别兴奋和投入,产生愉快情绪体验,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的火花,阅读效率会成正比地增长。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首先要使他们感到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获得成就感,尝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其次,可在教室里陈列或张贴一些新颖、乐趣性、神秘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三,在讲解新课时,应当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但又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问题有意留下来不讲,让学生产生疑问,又看到了越出教材以外到浩瀚的知识海洋去熬游的前景,激发强烈的阅读动机。

2.用好教材,指导阅读策略

数学教科书是专家们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仅仅把它当成了一本习题集,缺少了阅读环节,结果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懂而不会做。所以,广大师生应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通过指导学生先学,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初中生不习惯预习,即使预习也只是把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几个公式、法则而已,效果甚微。因此要指导学生预习、阅读的方法。开始时,教师可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编好不同层次的导读材料,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比如。导读材料可按A,B,C三级的要求编写。A级:能初步认识数学概念和定理、公理、公式、法则、图形的含义,能大致说出例题的解决方法、步骤。B级: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或定理、公理、法则、图形等内容,找出关键词或符号。能指出知识结构中的疑难重点以及解题关键步骤。C级:对数学概念或定理、法则、图形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找出例题的其他解法,能将零星知识逐步形成新的知识板块,建立新的知识网络,甚至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让学生试着编写切合自己的导读材料进行阅读,在课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

3.读写结合,优化阅读过程

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数学内容的结构特点决定数学阅读是读写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内容通过画线、做提要、列提纲或做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常省略一些推理、运算证明过程等,阅读时,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需要纸笔补出演算、推理“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数学阅读时要常将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概括归纳出一些比字面更深的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框图、例题的其他解法,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都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4.语言转化。提高阅读水平

教科书中的语言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要让学生理解领会这些语言,必须实现三种语言的灵活转化。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交流,要求学生熟练地把阅读内锌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即化抽象为具体。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与文字语言形式相互转化;把一些用文字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为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通俗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通过阅读交流,有目的地实施语言转换能力的提高。

5.鼓励评判,拓展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