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现实,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教育,并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则明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可见,课堂教学是我国促进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健康人格课等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进行。我校自2006年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以来,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限选课。本人结合四年多的教学体会和感受,就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一些看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求

(一)不是单纯的知识课 而是实际应用课

心理健康课要传授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心态调适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了解,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排除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忧虑,学会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关系上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心理变得健康,使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完善。为此,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知识弄懂并学会应用,杜绝纯理论灌输,而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开展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术和自我超越方法。如果学生虽知之而不能行,则会加剧消极情绪的体验,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不是教师的“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

如果把心理健康课定义为:老师不断地讲、学生呆板地听,那就说明教师根本没有理解这门课的意义。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学习教材中遇到的疑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促其自悟;对难点问题进行精确的讲解,促其思路畅通。为此,教师不要怕学生太活泼,不要怕课堂秩序“乱”,而要一改传统风格,努力上成师生互动的课、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师生共同收益的课,这样才是成功的理想的课。

(三)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

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这比在其他任何教学中更显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恰如其分地动用教学幽默,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一般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要另辟蹊径。通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教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一) 案例分析法

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可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分析讨论中,传授给学生。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我在选取案例时,注重从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很自然的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二) 团体训练法

团体训练法是指针对大学生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的课堂分组活动。例如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观不明确,导致在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面对众多招聘单位,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简历投到何处,是更倾向于工作的环境,还是更倾向于工作收入。而工作价值观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努力方向就越明确,在大学期间能够确定方向,少走弯路。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工作价值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工作价值观的拍卖,学生将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投资,拍卖的形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全体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大家确立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三) 表演心理剧

心理剧是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当运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由班级成员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表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在表现心理剧时,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1)事前沟通,使成员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2)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其特征加以说明,让成员有机会提问并提出建议。(3)让学生自愿选择角色,即兴表演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4)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四)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后,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培训。因为不自信的学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往往是优点也变成了缺点,而且他们在人际中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拒绝或坚持立场会得罪别人,结果自己常常陷入烦恼、焦虑、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信,我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1)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0条优点。

(2)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境,例如:别人随意占用你的时间,令你觉得无法支配自己,你该如何表达你的想法;同伴要求你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不自信的学习向对方清楚地说出“不”,让学生学会作肯定的拒绝。

(3)训练学生学会肯定的请求。学生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境或指导者提供的情境,相互对应练习。

(4)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具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课教师,除了要对本课程的结构有透彻的了解之外,还应精通青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生理学和社会学等临近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培训自学相结合,则是迅速成为胜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人格和谐 心理健康

正如一个“口吃”的教师难以教好语文,一个“五音不全”的教师不可能教好音乐一样,一个终日忧郁或满腹牢骚、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作风懒散的人是绝对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意志顽强、人格和谐,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精神,具有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能力、与学生密切沟通的交际能力、能随时调控他人心态的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要自尊、自信、自控。教师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害怕情绪: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害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等等。然而在外表上,教师常被想象成是有信心、有知识的,于是教师学会把恐惧隐藏起来。但这样做并没有排除所产生的恐惧,也没有为减轻恐惧提供任何解决办法,只不过造成更多的冲突,转而折磨自己。解除恐惧可以运用积极暗示,也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顾虑,讲出自己的弱点,能得到同学更多的信任、理解与合作。通过经常性的自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即要了解自己个性上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如热情、宽容、合群,也要克制自己不利于教学的一面,如冲动、急躁、挑剔等等。

2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理解别人,就要做到心胸豁达、体察别人、富有同感。与人和谐相处就是要真诚待人,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地表达情绪,对待学生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

3学会消除压力。人人都会遇到压力,但只有在他们无法对抗外来压力时,内心才会有压力。消除压力可采用以下方法:(1)改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2)换个情境,放松身心;(3)找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得到他人的劝慰;(4)正确对待引起压力的事件,专注地解决问题;(5)用行动化解怒气,宣泄不快情绪。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和良好的期待

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需要,都有完善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教学中,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问,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启迪和教益,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功体验。

(二)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

可以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来,也可以由教师通过援引实例提出来。问题可大可小,总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最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忘我和探究的境地。

(三)心理辅导要因人而异

心理健康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而每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对不同个性、经历的学生来说有不同的适用性,加上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寻找僻静的场合,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对教学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职业圈2007(10):116-117。

[2]李献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指导手册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01-0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在临近毕业之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当他们在升学、求职等方面经历了挫折之后,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仇恨、泄愤的冲动和行为,学生自毁前程的同时也给校园和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谈到大学毕业生的处境时说:“当年的‘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1]高校教育者应给予毕业生特别的关注、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一、大学生“毕业季”心理特点分析

大学生在“毕业季”的心理状态可以用“矛盾”二字来概括。在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社会严峻的挑选和考验,由于经验匮乏、身心脆弱,毕业生们极易陷入交织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境遇。

1.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临近毕业工作却没有着落的大学生内心充满了焦虑感。一份针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面临择业问题时“‘90后’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较‘80后’更为严重,且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上”。[2]

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并不能转化为推动学生产生积极求职行动的正能量,相反,在一些院系组织的招聘会上,出现了参与学生人数寥寥的冷清场面,学生的表现较为被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渴望工作一步到位的学生对理想之外的职位采取了漠视和拒绝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还未被广大毕业生所普遍接受。焦虑的内心与迟缓的行动之间的矛盾衍生出来的只能是新一轮的、更为强烈的焦虑心理。

2.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当网络频频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捡破烂、做家政的新闻时,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据此发出无奈的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汇的一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不少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碰壁,极易引发失落、沮丧,甚至绝望的心情,必须加以及时、有效的调节。

反观大学生创业的事例,在那些似乎被人瞧不起的行业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北大毕业生陈生进入养猪行业,不到两年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百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两亿。又如湖南大学研究生梁明毕业后捡破烂,几年中从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发展到拥有三家废品回收站。因此,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必须学会化解、转化矛盾的方法,摒弃传统偏见,目标远大不怕起点低,低门槛也会带你走进大世界。

3.他人的荣耀与自我的挫败。“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更注重自己的外貌、气质、能力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对现实中的自我评价达不到所期望理想的自我标准时,两者发生矛盾,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失去达到理想的自信,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3]

临近毕业,有的学生已经收到了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的学生与理想的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考上公务员、选调生的学生已经进入政审的阶段。与这部分学生明朗而美好的前程相比,有些学生的前途仍处在暗淡与迷茫之中。有的学生考研失败,处于复读还是找工作的两难境遇中犹豫不决。更多的学生则处在找工作的奔忙劳碌和求职无果的痛苦煎熬之中。两相对比之下,处于失意状态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颓废或者嫉妒的心理,受这些心态困扰的学生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有的学生与他人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有的学生眼见前途无望而破罐破摔;有的学生见不得他人高兴,对身边的得意之人充满了一股莫名的仇恨,甚至演化为发生口角或打架,人际关系随之恶化。

4.个体的认知与盲目的从众。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区分‘自我’和‘非我’,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识,这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自我能力、品质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不适当的。如果对自己估价过高,就会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失败,别人也会说他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不愿同他交往,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反之,对自己评价过低,又会产生自卑心理,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4]大学毕业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是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许多学生恰恰不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出现了在前途的抉择中毫无主见、过度依赖、盲目从众等心理。有的学生在升学、考公务员、考选调生、去国企、去私企、自主创业等出路面前犹豫不决,不能综合考虑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知识储备、能力专长等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合理规划,从而导致举棋不定、来回摇摆,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也没有抓住的结果,浪费了时间精力,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有的学生缺乏竞争意识,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竞争,把找工作这件事交给父母,过度依赖家庭,一味地等、靠、要,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还有的学生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凡事喜欢效仿身边的同学,殊不知即使专业相同,能力、兴趣也可能有很大差别,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毕业生要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准确进行自我评价,优化心理素质,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和择业信心,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二、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大学生临近毕业阶段突出的心理特点,高校应在每一年的“毕业季”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生因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过激行为或恶性事件防患于未然,这对于优化学生素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是十分必要的。

1.优化学生素质。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向社会输送素质优秀的祖国建设人才。大学生如果没有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即使在表面上具备了优异的学习成绩,然而若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或缺陷,同样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人才,是无法胜任其将面对的各种社会责任的。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在应聘公务员时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在得知这一结果后,他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被判处死刑。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终因心理扭曲和冲动毁灭了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在于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毕业阶段因升学、就业、情感等问题所产生的压力进行教育过程的实施,帮助每个学生营造积极、阳光、自信、向上的心理环境,纠正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进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维护校园稳定。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整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季”是校园意外事件的高发期,大到恶意伤人、杀人,自杀、自残事件;小到打架滋事、破坏公物事件,尤其毕业生离校期间,学生在校园内酗酒打牌,从宿舍楼上向下乱扔酒瓶、暖壶等杂物伤人毁物事件已经成为各高校“毕业季”的普遍现象。近年来,在高校更是出现了毕业生用“裸奔”、“让酒瓶飞”、“被单宣言”等疯狂行为庆祝毕业的现象。2011年6月29日,浙江大学一男生决定用爬树跳湖的方式留下自己最疯狂的毕业照,却最终导致溺水身亡。在高校,毕业生的亢奋、冲动的情绪和行为还往往会影响、带动非毕业班学生,使之参与进来,造成事态的扩大化。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也严重危害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自觉维护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浮躁、冲动情绪,抵制鄙俗卑劣行为,保证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3.促进社会和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身心健康状况是衡量社会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合格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指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杰出的业务能力,而首先应具备的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进入社会之后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自毁前途、危害社会。2013年4月10日,一男子持刀闯入上海张江路建中路口一家工商银行,威逼工作人员交出现金,得手后迅速逃离。经调查,抢劫者是上海财大一毕业生,毕业后因事业不顺、恋情无望,竟萌生疯狂念头,光天化日之下蒙面持刀抢劫银行,当问及犯罪动机时,这个90后大学毕业生说:“我就是想报复社会。”这种报复社会的行为指向的是不特定的公众,除了给无辜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残,还让公众产生恐慌并且对国家和社会失去信任,直接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而许多类似案件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群体中隐藏的诸多心理问题。

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生心理不稳定、突发事件易发的“毕业季”站好最后一班岗,针对个别、关注全体,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确保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大学生“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至一年一般进入实习期或自主择业期,绝大多数学生已修完全部课程,出入学校的时间比较灵活,这给对学生的统一、集中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开辟多块阵地,有实效、有创新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抓住关键节点,适时予以指导。“毕业季”的关键时间节点例如:考研成绩公布及复试前后、大型招聘会前后(求职高峰期)、毕业资格审核期、毕业离校期等。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而敏感时期中的易发矛盾,给予不同学生群体以及时、适时的指导。如考研落榜学生的沮丧情绪疏导、进入复试学生的焦虑心理缓解、求职受挫学生的压力管理、因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取得学位或毕业资格学生的心理指导、离校期间学生亢奋、感伤情绪疏导等等。教育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划分重点时期和重点人群,以点带面,既节省教育资源,又使教育富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2.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全程教育。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更是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在“毕业季”,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教育者更应注重开辟并把握好网络教育的阵地,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化和全覆盖。通过建立飞信、QQ群、班级邮箱,开通微博、博客,建立网站等方式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开设网络课堂,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心灵驿站,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网上咨询及指导;通过测评、游戏、竞赛等方式普及知识、增强互动。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师生之间实现信息互递和零距离沟通,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调动班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高校既要从教师的层面做好“毕业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同时,也应从学生的层面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及互助体制。因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同学们几年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彼此最为熟悉和了解,教师要积极调动班团干部和集体的力量,协助班级自主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起班团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责任包干制度,完善学生间的联络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4.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服务质量。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师资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状况,对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引进专业师资,建立起院系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高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尤其应建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将心理危机干预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5]此外,积极利用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媒介开设心理健康专栏,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育、咨询工作的服务质量,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在整个学校营造起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心理教育环境。高校还应配套建立和完善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使学生清楚政策、掌握信息,这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校中,临近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教育者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使“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奠定大学生积极奋进、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基石,为大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1.

[2]刘娟,姜喜双.“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65.

[3]张颖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9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第3篇

摘 要 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康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思考,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了策略并提出了建议,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分析与思考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近1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有10%-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在 10%-30%。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将来能否适应新挑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安康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测试采用国内外通用的Derogatis制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康学院220名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SCL-90测试,性别、年级、专业不限。本次研究测试,共发出量表220份,回收214份,剔除无效答卷3份,有效答卷211份,有效回收率96%。有效答问卷中,男生168名,女生43名;独生子女55名,非独生子女156名;家住城镇的有34名;家住农村的有177名。

该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按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对受检查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症状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它由10个因子组成,分别是身体状况、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症、焦虑症、敌对、恐怖症、偏执、精神病症、其它方面。

根据Derogatis等人的研究结果,该量表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

3.数理统计法

将测评之后回收的资料数据先录入Excel,再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分析

按照SCL-90,10个症状因子任一项≥2分则计为阳性,即有症状;10个症状因子任一项≥3分计为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2≤因子分<3计为有心理障碍倾向或轻度心理障碍。

从表1可以看出,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4名,占总人数的6.6%;可能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为29.9%;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为55人,占总人数的26.1%。分析不同样本各类大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得出结论: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家住农村大学生高于家住城镇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不同心理障碍分析

按照SCL-90,10个症状因子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问题以各因子因子分≥3,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身体状况15.17%、强迫症12.32%、人际关系8.53%、敌对7.11%、抑郁症、恐怖症各6.64%、焦虑症5.69%;以2≤因子分

由结果可以看出:1.大学生身体素质在持续下降,体力和精力都处于各方面的压力状态,但对学习和生活没有多大影响;2.少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障碍,大部分大学生敌对、偏执心理相当严重,因自负而不屑交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苛求别人,缺乏理解、尊重、同情;3.即将毕业大学生在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怖症方面表现居多,青年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容量小且脆弱,因择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一些用人单位对性别的要求感到恐惧和苦恼,严重的精神负担就会产生心理障碍。4.在生活的琐事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少数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不同性别与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大学生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经过SCL-90测试女大学生10项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病症5项症状因子差异居前5位,大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差异较明显,和男大学生相比较,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

(四)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各项因子分均高于独生子女,从而说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较差,测试分析各项因子,其中强迫症、人际关系、敌对、焦虑症、抑郁症5项症状因子的差异分别位居居前列。

(五)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表2结果可以看出:家住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中焦虑症、强迫症、偏执、人际关系、抑郁症5项症状因子居于前列。因此,学校应倾向对农村大学生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体育健身环境。另外从小就要关注农村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的环境。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质性研究比较缺乏,大部分还停留在对理论的简单分析和一般经验的总结上。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力度,来消除大学生轻度人际交往的障碍,抑郁症以及焦虑等心理问题,来维护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态发展

所谓常态是以人的心理能否适应环境来区分,一个人的心理能适应环境为常态。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疾病的角度进行,而从常态到发展的方向研究的很少,只是探讨。对处于常态的大学生,我们应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来探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从常态向健康或向不健康发展的因素,以便处于常态的大学生能适当运用合理的办法使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五、建议

(一)用心理咨询法在每个院系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根据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的学生个体来研究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合实际地来开展研究;

(二)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付诸行动,给予各方面的支援;

(三)有赖于大学生的主动意愿和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杨洪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育科技.2003:98-101.

[3] 何梅.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7.

[4] 李红娇.2005-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2):178-179.

[5] 朱晓峰.体育锻炼对缓解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55-57.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70-02

从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至今,全国各高校都展开了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学生自杀事件”仍时有发生,据一项针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可见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跃居世界第一位,而高校校园是网络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成为当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近代心理健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期的西方,最早的概念源于1908年美国学者比尔斯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之后开启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门。对于心理健康许多学者进行过定义,如著名的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英国心理学家麦灵格尔、我国心理学专家肖汉仕等等,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世界心理卫生联会的定义,即“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即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对个人、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由于我国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给“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观念、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带来不小的冲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

1.积极影响。①扩展学生的认知,网络的开放和实时性,可以让大学生通过网络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他们的信息量,由于网络内容广泛、信息量大,涉及新闻、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娱乐等各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认知。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让很多具有自卑感的学生找到了自信,网络环境下没有现实中的贫富、贵贱之分,人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③扩宽学生的社会交际,网络的交互性和高效性,让大学生通过网络打破现实中地域或时间的限制,成为交友的载体和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网上电子公告牌(BBS)、OICQ(ICQ)、游戏室及个人主页等等方式与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交往,扩宽学生的社会交际。

2.消极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①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接收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还没有得到确认,常常误导大学生。加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认知仅仅依靠文字的表述,这样就容易造成认知偏差。②网络越轨行为增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大学生道德规范逐渐被弱化,加上我国现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就给网络散布传播谣言、破坏公共网络安全等犯罪提供了条件,使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增加。③现实情感冷漠,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网络孤独、网络成瘾的比例逐渐上升,这些学生每天沉醉在血腥和暴力的游戏中、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而无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面对现实变得很麻木,情感冷漠。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适应高度开放、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面对网络要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遵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主体,需要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让学生通过生动、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果。②发展性原则。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一成不变,也要紧跟时代,要随时与出现的新问题、新动态紧密联系,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③灵活性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这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不同阶段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一刀切”,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灵活地开展教育,网络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赋予了灵活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工作。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通信系统,在技术上具有数字化、技术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等特征,所以网络具有强大功能,所以在实践中要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两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要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延伸,通过网络的海量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师编制的小游戏、动画、微电影等到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网络和现实的穿插有效地避免了网络带给学生的情感冷漠,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从新生入校开始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测验及诊断结果、心理特点、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建档,并不断完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动态,就可以根据心理变化轨迹,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动态监控体系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个性化服务”,减少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为何频出“心理健康”问题[EB/OL].2013-01-23.

http://.

[2]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人[EB/OL].2013-08-20.

http://.

[3]钱焕琦,刘启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17.

[4]张晓伟.探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88-89.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现况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15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备受关注的学生群体,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生活学习上都会面临很多难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了高考的失利,需要在高职院校里重新找到自信,找到目标,很多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能积极地适应新环境,心理压力大,部分学生趋于消极状态,造成厌学情绪、敌对情绪严重。另外,学生正处于青年早期,正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生活学习上都会面临很多难题,需要自己积极勇敢地去面对,部分学生焦虑、困惑不安,但又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来疏导和释放自己的情绪,从困境中走出来。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况

许多高校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特别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最近这几年在新生班级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一些学校也作为了学生的选修课程开设。对于这门新兴的课程,许多学生存在误解,认为自己没有病,没必要去上这门课,旷课现象较严重。另外,授课内容过于讲授专业性和理论性,个别教师授课不生动,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普遍现象是学生在上课时会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

心理健康课程首先在课程教学的目标上还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在授课中重点放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忽略了高职学生主要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繁多,但很多教材质量、水平较低,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对教学和学生的帮助不大。基于现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需要探索适合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

3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门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很多同学远离父母亲人,到了新的环境,有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学生学会恰当地分析自我,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偏差,积极发展自己的优良品质,克服自己的弱点,树立自信心。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谐相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帮助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确立大学各个阶段成长、成才的目标和任务,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设定恰当的教学方法

4.1 因人制宜的设定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计划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由于其本身培养目标的不同,其心理上既存在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同时又由于学业等不同而带来心理上的个性。高职大学生常常存在的学业迷茫,大学生生涯规划不清。

4.2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正确的内容、切实的要求,还要有恰当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2.1 讨论法

对于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某些章节可以设计为讨论课,如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这一章节,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自己的恋爱观,然后由组长代表小组发表共同讨论后的观点,这种讨论形式不仅能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的沟通,使同学们能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真实的恋爱观。最后由教师做点评,引导学生怎样培养健康的恋爱观。

4.2.2 情景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将心理咨询的案例隐去来访者信息,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共享。通过深入剖析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以人为镜反思和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的成长。

4.2.3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项目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团队项目中学会沟通、协作,以及锻炼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项目,并注重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与讨论,引导学生在体验后获得自我成长。

4.2.4 情景扮演

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心理情景短剧来反映学生身边中发生的事。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思考。它寓教于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成长。

4.2.5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室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是心理健康课程不缺少的教育平台。首先,在心理辅导中心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发动朋辈心理成长辅导者的力量,建立健全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各个功能室的活动规则。同时,对朋辈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成为各功能室运转的主要执行者之一,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而自由的成长空间。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课堂,使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带着真诚的关怀和爱心,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把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工作做到更细更好,为学生开辟一个美好的人生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Z].

[2]黄娅玲.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1,(1).

[3]袁晶.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J].教育学,2011,(7下半月A版).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