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的基本要素

网络的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的基本要素

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为图书资料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前景,而高素质的人才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战略发展的保证,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既懂信息技术,又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既是知识的提供者,又是知识的管理者。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的认知能力、训究能力、综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知识、促进知识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网络环境对图书管理员的新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图书管理人员应树立师生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 

 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观念,是高校图书管理员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无论是在传统的手工条件下,还是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条服务宗旨都不能改变。相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员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思想观念还应更进一步地得到加强。 

 2.图书管理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也是我们图书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网络环境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各类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主体的图书管理员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意识和行为,树立创新观念,实施创新行动,才能不断地变革,拓宽思路,利用发展的信息技术,大力开发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挖掘信息资源的潜能,才能为我们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趋动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3.图书馆员要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以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不仅指网络通讯技术,还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现代信息技术是图书管理员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和开发利用的锐利武器、运载工具和重要手段,图书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信息服务的质量。 

 4.图书管理员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效果,作为信息工作者的图书管理员如果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就无从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也不会有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在动力,更不会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1.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服务意识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及服务意识,扩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的要求。如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引导他们选择、使用各类型的电子文献或者各种专业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在参考咨询方面,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本单位的网页来为读者解答各类咨询,介绍热点问题、科研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图书馆员成为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与纽带。 

     2.充分显示出现代图书管理的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共享性 

 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用户是资源共享的最终受益者,图书管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管理事业将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和共享性,网络通信技术对于信息资源建设协调领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加强网络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增强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提高全民素质 

 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教育。在手工条件下,图书管理教育的特点是通过对广大读者借阅图书资料来传播知识,以此来开阔读者视野,启发智力,提高读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使读者受到教育.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随着图书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管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因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是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交换、存贮的中心。 

 另外,开发现有的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资源并增强激励机制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方式,图书馆的工作从采购、编目到流通,所有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是完成了到为读者服务这一终点的一部分,但应当看到的是,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消耗了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生产出许多无形和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各种检索工具、情报文摘、数据库、光盘、声像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使其更加广泛地、全面地对各行各业提供宏观、微观层次的咨询服务。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地优化知识结构,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贾英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及馆员队伍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2-13 

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本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认识

1.1本科教学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本”是草木之根的意思,根在草木整个生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草木成长的内因。显然,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人成长的“本”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一个人的认识和思维方法问题。映射到教学中,也就是要落实两点:①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因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其所有能力的基础,是本质能力。②如何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模式。因为系统化思维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形成(来源)和本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方法,以及逐步建立其持续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具体而言,按照认知科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前者要培养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学习方法,实现认识论在学习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即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图1是该方法的直观视图。对于后者,就是要培养基于联系的系统化思维方法,实现知识点到知识线,知识线到知识面,知识面到知识体的融会贯通,最终实现持续创新。图2是其直观视图。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图3直观表述,也就是说,前者是局部微观的“本”,后者是整体宏观的“本”。

针对本科教学,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是,从人的生理角度讲,大学本科阶段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能力形成的重要和主要阶段。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改变起来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生产特殊产品的本科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关键的作用。

1.2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

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显然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特例,因此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应该是本科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它就是本科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直接投影。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学习方法投影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挖掘“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应用模式,建立面向模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更进一步,实现系统化思维模式教学思想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直接投影,建立面向“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系统化思维教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解决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图4直观表述了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

2思考

2.1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学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教材要素体现的是教学的静态属性,教学过程要素体现的是教学的动态属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要素和学生要素的互动作用。通过互动作用,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个要素中,教师要素是本质要素,它直接驱动教学过程要素,或者直接决定教材要素、并由教材(间接)驱动教学过程要素。如图5所示。

2.2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依据教学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认为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教材体系设计缺乏多维性和认知性

教材体系的多维性是指教材内容、教材习题、自学内容和实验教材的一体化设计关系。考虑到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之间的矛盾,主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延伸或拓展性的内容可以放到相应习题、自学内容和实验中。目前,已有的一些教材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比如,国外的教材对习题设计考虑比较多,而对实验考虑相对较少。国内教材比较强调实验,但实验的设计与教材的关系相对松散。教材体系的认知性是指教材一体化设计必须建立在面向系统化思维培养的基点上,强调人类认知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一体化设计的逻辑体系必须符合认知规律特性。目前,教材设计的多维逻辑松散性没有形成围绕系统化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弱化了系统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材内容设计缺乏现代教学理论支持

主教材内容的设计没有考虑元认知能力培养问题,太多地注重知识的逻辑组织,而忽略了面向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内容的逻辑组织。也就是说,没有重视技术和原理背后的思维教学,强调了静态型知识,而弱化了动态型知识。由此,也就自然地影响了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3) 教材写作风格缺乏演绎与归纳的统一

演绎和归纳是人类认知的两种基本方法,演绎一般对应于间接经验的获取,归纳一般对应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对于知识的学习,人类大部分是基于教材和书本获得,即

基于演绎的间接获取。然而,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概念的理解和消化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果采用归纳式介绍,再引入演绎式体系,则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采用问题驱动的抛锚式教学策略为先,然后引入演绎式的支架式教学策略,要比单纯的演绎式策略好。目前,大部分教材都采用演绎式写作结构,由于教材直接驱动了教学过程,因此,受制于教材的问题,一般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实现就存在演绎与归纳的不统一问题。该问题直接导致了较差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教材(部分)及其面向“本”的教学特性分析如表1所示。

(4) 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演绎能力弱化

教材是静态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设计实现了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关系是一个M:N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即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对一本教材的个性化演绎能力。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其创造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何针对教材的内容,不断构建和创造面向学生自身主动建构其知识的各种环境,包括案例选择、交互问题、表述思路、拓展延伸话题、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结等等。从而帮助学生的主动建构。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的与教材同步提供PPT的做法是一个严重制约教师创造性的障碍,这也间接地弱化了系统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教师自身教学理论基础的匮乏,导致其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运用的弱化,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5) 实验教学缺乏开放性

目前,尽管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但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所谓的应用型、技能型实验,缺乏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和教学。正是由于我们准备得太充分,学生不要花费太多力气就能按图索骥地完成实验,失去了对实验过程中的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了目前教学达不到面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本”的目标。

2.3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有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基本理念

基本教学理念体现了对本科教学的认识程度,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它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体系的建立。尽管基本教学理念是抽象的,但它可以通过教材、教学设计等具体表现出来。根据上述认识,应该建立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教学体系。比如,对于各种协议的教学,不仅仅是解析其原理,更重要的是解析其产生的原因,即为什么会诞生这种协议?该协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要理解协议的动态性(面向思维)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理解协议的静态性(面向工作原理)的知识。同时,对于协议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使用和剖析,而是要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协议设计机制的改造和分析。再者,应该将多个协议联合起来,从多个协议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机制中寻找和挖掘一些设计模式,并且从某种协议的发展历程中领会其进化的本质。从而,由此可以学会人类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达到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目标。

(2) 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基本教学理念,在战术层面上应该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教学模式。所谓模式,在此是指知识应用模式。知识应用模式是一种隐性知识,相对于一般的显性知识而言,它一般存在于个体的意识里。按照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知识应用模式在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中,对于该知识的教学一般由个体自身领会。教学的层次是局限于知识及其关系平面,如图6所示。针对本科教学,应该重点突出隐性知识的教学,使教学层次覆盖两个平面。比如,树型管理结构与DNS问题、组播(树)问题,IP连接端口和实际主机地址之间的映射问题(NAT、虚拟主机),路由协议与P2P结构问题,等等。

(3) 采用多维体系设计方法

基于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基本理念,实现教材的多维体系设计。也就是说,教材内容、自学内容、习题以及实验教材的体系设计应该统一在基本理念基础上,多个维度形成逻辑上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多个维度的逻辑并列。比如,针对网络的发展,教材内容给出从单机局域网或广域网互联网Overlay网络的思维变迁及相关原理,自学内容给出典型网络的细节内容及其思维本质,习题部分可以拓展教材内容(比如IP地址与二进制)、以及建立面向模式的思维方法(比如连接与非连接),实验部分除安排基

本实验外,给出一些开放型实验(比如给出应用场景,要求设计方案并分析)。

(4) 采用抛锚法和支架法并重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时刻注意问题驱动方法的设计,围绕着一个知识或概念,可以从一个问题或情景开始,然后,再给出另一个相似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抽象出概念和方法、原理,最后解析概念和方法、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其他相似问题,实现从具体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的认识思维过程的教学。比如,对于IP地址的理解,可以从互联网的本质,即网络互联时如何标识一个连接端点这一问题着手,得出IP地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再解析针对不同的网络规模,地址分类问题。接着将地址匮乏问题引入,由此介绍子网概念、子网掩码概念、NAT概念等。使学生理解概念和具体问题解决的关系,以便充分理解概念。而不是直接按演绎式方法,直接告诉学生IP地址的构成和分类,让学生死记它。更进一步,通过开放实验,给出一个应用场景,让学生设计和运用子网和子网掩码概念,巩固概念的理解。

(5) 增加开放性实验

面向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应该大大加强。也就是说,要强调针对具体问题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实验应有的结论和现象,知道如何去验证该结论。然后,再通过实验去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并注意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在将实验拓展,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实验过程。

(6) 深层应用网络教学

针对教师要素问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本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能力不可能达到同一种水平和要求。另一方面,受重科研轻教学思路的影响,教师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因此,通过网络教学手段,建立网络虚拟教学研究中心,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共享名家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是一种比较可行比较经济的方法。更进一步,将各名家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动态教学设计,建立面向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动态增长型知识库,可以有效地弥补现实条件的制约带来的问题。

3总结

本文针对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论述了其内涵和本质,剖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应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的核心在于强调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本”的内涵的演绎,也就是说,面向学生的未来,如何“传道”,而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尽管本文主要针对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但其论述的思想和方法,对其他本科课程的教学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军. 计算机语言课程中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分析及创新能力培养[J]. 东南大学学报(社哲版•高等教育研究),2001,(02):18-22.

[2] 沈军等. 教学模式与模式教学[J]. 东南大学学报”(社哲版•高等教育研究),2002,(02):22-26.

[3] Larry L. Peterson, Bruce S. Davic著. 叶新铭,贾波等译.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Andrew S. Tanenbaum著. 潘爱民译.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可演进化;体系构建

经过多年研究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已经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还是会存在一定不足,在设计的时候存在两种设计路线,改良式和革命式,这种两种方式会使得互联网发展缓慢、破坏设计原则以及难以达到实际部署,因此,利用可演进的思路来设计新一代互联网体系,保证具有比较稳定的设计原则和核心,有效改变约束扩展互联网的要素,以便于可以充分满足实际需求,注重分析设计原则,可演进化定义以及演进关键问题,提出合理的评估模型和分析模型。

1可演进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概述

1.1结构演进当中的关键性问题

1.1.1设计互联网结构体系是否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结构,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出现云计算、社会网络、P2P等技术,不断调整和协议添加互联网技术,以便于满足实际需求,对移动性、安全性,有限地址的问题,利用新的协议,如,NAT、CIDR等相关技术来迎接挑战,是否具备相应的发展潜力?由于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可以实现很多目标,不断改革设计,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以往的设计原则,但是也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还造成很多管理问题,由此可见,想要完全改变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所以适当继承和发扬以往的传统设计原则,(1)从经济角度来说,如果重新建设新的互联网结构会损失一定经济性,不能充分符合实际情况;(2)现阶段目标和互联网设计原则并不是完全冲突的,以此,需要充分分析设计互联网结构的扩展性、高性能、安全性、实时性、易管理、移动性、经济性等,为了保证可以持续发展互联网结构,需要创新革命式思路,改革结构的原则性和系统性。1.1.2怎样在保证目前互联网优势的前提下进行革命性创新为了可以有效创新互联网的需求和应用,解决互联网目前“腰围越来越粗,越来越差的可塑性”危机,需要解放设计思想,保障可持续发展结构,不仅需要遵循目前存在的核心设计结构的基本原则,还需要借鉴和总结革命式创新理念,不仅仅只是进行补丁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基于革命式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规范,需要考虑结构的开放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还需要具备互联网的优势,保证在设计互联网结构的基础原则上,改革设计基本要素,IPv6是一种革命性创新的重要方式。

1.2互联网体系可演进定义

想要发展互联网结构,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需要合理分析以下条件;(1)为了保障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现有业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发展互联网结构,在目前互联网中新的协议可以保证提高部署特性,以便于可以稳定过渡新一代互联网结构。(2)为了保障可以在多维评价上展现互联网结构的实际变化,以此来满足互联网应用新设计的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也即是想要稳定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结构,需要进一步改革网络结构的创新性。(3)对于目前面向对象服务的网络结构体系,在设计和发展的时候,不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也需要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保证在互联网结构中可以稳定发展技术以及保护原有应用,支持新技术和应用,需要完全符合现有的互联网体系,在交错以及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演进设计方式,以此,即合理提出如下定义:定义:可演进性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就是说通过改变约束互联网扩展的要素来改变互联网结构体系,从而确保可以符合新的扩展指标空间实际特性。可以把结构分为功能协议层、基本元素、核心层,基本要素就是在相应约束条件基础上,合理修改协议,如,命名地址的方式、IP协议、传输方式等;核心层实际上就是在设计网络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稳定发展互联网结构;功能协议层实际上就是应用协议,例如,P2P、HTTP协议等。互联网可扩展性就是在具有相对稳定的设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随着不断变化网络需求,改变性能、功能、规模等指标。

1.3设计原则

发展互联网结构体系主要原因就是固有缺陷不能充分满足实际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机制、IP地址有限、可扩展性、缺少防范攻击能力等,互联网多媒体、移动性、信息管理、即时通信、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等需要更高要求的性能和结构,所以,需要演进化新一代互联网。在设计互联网结构的时候,需要充分分析以下两种需求:(1)可演进化新一代互联网结构体系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可行性;(2)可演进化新一代互联网结构体系需要满足一定的经济可行性。有机结合可演进性定义,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演化核稳定性。在演进互联网体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对稳定的原则和机制,依据实际经验可以发现,不能把端到端原则和无连接分组确定为实际的演化核,确定演化核组成的时候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估模型。(2)最优性。在能够充分符合设计互联网结构体系设计约束和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优化整体性能。(3)模块性。在设计互联网结构体系的时候,清晰的连接不同功能模块,避免出现过度耦合的问题,保障可以充分符合实际性能和功能需求。

2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

2.1评估模型的构建

演进化互联网结构体系可以不断提高实际需求。在分析可扩展互联网结构体系的时候,建立了多维可扩展定义,以此,提出一种多种约束几次沪上的互联网平阿基多位可扩展性的数学方式,并且有机结合互联网的服务性、规模性和性能的可扩展问题。从应用方面来说,分析可演进性互联网结构体系评估模型,普及互联网的根本原因就是部署网络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2.1.1服务适应性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力,叫做互联网结构体系服务适应性,对于不同用户来说,具有不相同的应用需求或者数据比例,因此,需要建立具有通用性的互联网服务结构适应性评估模型:2.1.2经济适应性互联网设计体系结构的时候,存在的经济适应性与部署应用出现的开销具有很大关系,包括提高网络设备管理水平、升级目前网络设备、开发新设备等,记为Cdep,除了部署网络结构体系以外,结构体系整体经济适应性还与部署以后管理和维护的成本息息相关,记为Cmt,经济适应性互联网结构体系模型是:其中β和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节互联网的经济适应性和应用适应性,不仅可评估不同演进化互联网结构体系,还可以适当评估互联网技术。

2.2模型分析

在演进互联网结构体系的时候,会出现多种体系结构的现象,例如同时存在IPv6和IPv4,在分析和应用多结构并存的模式的时候,假设并存n个结构体系,从用户效用方面分析,可以发现部署网络结构比例的变化情况,随着不断改变网络规模,分析用户效用,对于不同用户存在的相同用户效用,实施不相同的评价,以此,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模型分析。模型分析框架,然后合理计算出相应数值。融合三网分析模型,三网融合就是说有机结合发展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我那个,达到共享资源、三网互通互联的作用,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语音、数据等服务,在三网融合的前提下,具体计算用户效用,得到三网融合演化模型,在分析模型时候,输入的是典型参数,在t时刻广播网、电信网、互联网所占有的用户实际比例记为x1(t)、x2(t)、x3(t),下图是实际演化结果,从(0.602,0.002,0.302)逐渐演化到(0.914,0.001,0.001)。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分析演进化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时候,需要分析相应关键问题,设计原则,建设模型,然后分析三网融合以后数据结果表明,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相关部增加资金的投入,降低构建网络体系的开销,这种方式的分析过程,是在微分方程基础上建立的网络演化模型,除了使用微分方式进行分析互联网模型,还可以利用其数学方式来分析演化互联网机构的问题,如,MeanField。

参考文献

[1]吴建平,林嵩,徐恪等.可演进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2,35(6):1094-1108.

[2]王福强.新一代互联网与河北存储发展的研究[C].//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电子学会、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电子政务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协会2011年联合学术年会(河北省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11:1-4.

[3]黄勇军,朱永庆.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技术浅析[J].电信科学,2013,29(4):1-6.

[4]董平,杨冬,秦雅娟等.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研究[J].电子学报,2011,36(10):1916-1922.

[5]林闯.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专辑前言[J].计算机学报,2010,32(3):357-358.

[6]王伟.聚焦新一代互联网网络——NetLogicMicrosystems突破性多核处理器助力中国互联网网络迅速发展[J].电子技术应用,2010(10):5.

[7]孟凡荣,王兴伟,贾杰等.计算思维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C].//第七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4:20-24.

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传统媒体人的内心往往存有一份执着和信念: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决定媒体生存状态最基本的要素还是有价值的信息或有质量的内容。这当然没有错,但是这样的话在呼啸的新媒体风暴中听起来,似乎有些悲壮。

网络时代的来临正在重新定义很多常识与规则,之所以网络时代能有这样的颠覆势能,是因为人类最重要的共识框架――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在悄悄发生改变。

人是时间的动物,因为时间的意识出现,人生和事物都有了始终。最初的时间是自然时间,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机械时间出现,钟表让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有了一份理性的面对;今天,互联网的数字时间统一了世界,地球成为一个村落,时间已没有了空间地域的差异和滴答流逝的感伤,时间蜕变为纯粹物理世界中的数字。

人类生存共时性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在理论上瞬间可以抵达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从自然时间到机械时间,再到今天的数字时间,传统媒体生存所依赖的信息时间差逐步消失,媒体的信息先发优势被消解。

再看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已经繁衍演化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直接,网络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重要补充,其实网络空间已经就是现实的重心,网络与现实的一体化现象让遥远辽阔的空间变成了一片共同的领域。

共时性加上共域性,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已经让信息的交流传播变得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地球成为平面,没有信息高地让传统媒体悠然地鸟瞰世界。甚至,在网络技术的催生之下,很多情况下信息愈来愈飞沫化,在信息泛滥的年代,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屏蔽以及如何选择信息。

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人类财富增长的核心要素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设备过渡到了知识和信息;没想到的是,随着人类对信息沟通的“过度追求”催生了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又迅速开始过剩,茫然之中我们又掉进了网络社会。

在网络社会中,关系又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词。信息是水流,关系是管道,没有发达的管道体系,信息便无从抵达。同时,关系是社会资本,关系是企业的生态环境,没有良好的关系生态环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无从谈起。对于从事传播的人来讲,建设信任关系生态体系可能比信息本身更重要。一句话,没关系、没传播。

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创建联结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56―0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个人知识管理成为开发这一战略资源的立足点和基础。现有研究文献表明,个人知识管理最初源于1999年前后的大学校园,如Millikin大学、Los Angeles的UCLA(加州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但随后又被认为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有适用价值的。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研究趋向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注重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以及注重创建网络联结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两种研究趋向的代表人物――美国Millikin大学的Susan Avery等人以及加拿大的Dave Pollard,并对他们的主要研究观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一 重视信息资源管理的个人知识管理

1 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美国Millikin大学的Susan Avery、 James Brown以及 Paul Dorsey 等人认为,“个人的”意味着对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1]。他们并不认同将“个人”知识视为个体的私有知识,也不强调为学习而学习,同时,他们也不同意将“个人知识”视为是与“公共知识”相对立的。那么,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呢?他们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平衡个人与公众、公民与职业、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内部、深入思考与实践问题解决之间的策略,换言之,个人知识管理是在一个公共视阈中对个人能力的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有自我意识能力――了解自己所知道的,并熟悉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知道多少、如何获取他们知道的事情、获取新知识的策略以及获取所需信息的策略的自我理解。至于大量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方法与技巧。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系列技术,用以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2)这些技能帮助个体在解决重要问题和事件中更有焦点意识、竞争能力以及宽广的视野;(3)有效应用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可以预见结构性的探索;(4)这些技能的应用是个体个性化的反应。

2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个人知识和个人建构知识的技能是个人自我理解的结果。信息和知识很难被个人占有,但是对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及评价方式却毫无疑问是个性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复制别人的思想,但是却能复制在书中经某种方式组织好了的公开的思想。

个人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不只是获取知识和某些思维能力,而是运用知识服务于他人,并能促进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Millikin大学设定的PKM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 要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会学习;

(2) 要能够在个人知识管理中学会批判性思考;

(3) 要学会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3 个人知识管理的七个关键技能

由Paul Dorsey教授为主的团队确立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七个技能层面:

(1) 获取信息。在一个信息飞速增长的时代,明确信息所在,并能使用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的获取。

(2) 评价信息。采用相关工具评价所获取信息的适用性、信息质量以及与手头任务的相关性。

(3) 组织信息。个体在搜集到的零散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使用文件夹、数据库、网页等工具组织信息。

(4) 围绕信息的合作。与他人共同定义并完成合作的目标与主题。这个过程涉及到的工具与方法有对话交流工具、在线课程系统、共享文件夹等。

(5) 分析信息。分析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比较信息的方式,以使我们理解信息及其特性。

(6) 呈现信息。呈现信息的主要形式包括文档、报告、图片、网站、文件夹、录音、演示等。

(7) 保证信息安全。Millikin大学提供的信息安全策略包括将信息及时公开发表、为文件添加密码、定时进行病毒防护等。

4 简评

Paul Dorsey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对推动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后来许多的研究者纷纷引用Paul Dorsey教授等人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七要素理论,并依此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界定为上述七个方面。事实上,Millikin大学的团队提出PKM七个信息流程相关的技能是有其特殊背景的[2]――该团队的PKM研究始于在大学开设PKM课程。个人知识管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深刻的、适应性的框架。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固然重要,但过于重视“信息”层面,则偏离了个人知识管理中“人”的因素,这样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信息”管理而不是个人“知识”管理。

二 重视创建联结的个人知识管理

加拿大知识管理顾问Dave Pollard多年致力于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近年来也涉足个人知识管理领域,并发表若干相关论文。笔者借助其个人博客[3],研究了他在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基本观点。

1 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变

Dave Pollard认为,过去的PKM模式将重心放在内容的搜集上(content and collection),而新的PKM模式将取代以传统的模式,并将重心转向情景与联结(context and connection)上――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所知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具体来说,新的PKM模式有三个明显的转变:

(1) 在PKM的目标上,从以企业应用为目标转向以提高个人生产能力为目标。

在过去,企业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需要,因此采用班级授课、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实时通讯等方式对个体进行培训,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则转换成提高个人生产能力。

(2) 在PKM的重点内容上,从致力于知道知识内容转向探究如何获取知识。

过去,人们经常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建设超大的、中心式的知识库,并期望借此减少成本并在日后重复使用,随着知识更新的加速度增多,这一模式被证明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Dave Pollard认为,过去的个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其过程就更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以及扩散等环节;而新的PKM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接。这种变化可用图1[4]表示:

(3) 在PKM关注的核心上,从以内容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个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前,过去的知识管理以及个人知识管理非常注重对知识或信息内容的管理,因此,人们往往将预先设计好的知识与信息的内容以数据库或网站的形式公布开来;新的个人知识管理将实施的主动权归还给个体。个体自己管理自己的数据库和网站,并与其他个体实施点对点的共享。Dave Pollard详细比较了“内容与收集”式个人知识管理与“情景与联系”式个人知识管理之间的差别,见下表(表1):

2 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Dave Pollard以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员工为原型,分析了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围绕工作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PKM的基本要素及相关过程。包括:

(1) 建立知识获取网络

个人根据所面临的任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来确定相关的专家网络,并由此确立出他们的重要级别序列。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专门的讨论提纲与模板、FAQ(问答)提纲,并列举专家及相关人士的联系方式与个人博客。

(2) 管理知识获取过程

为每个员工创建硬盘上的“分享型”知识文件夹,鼓励人们将知识存入文件夹或写在网络博客中。鼓励个体将其知识获取的情景记录下来,例如使用博客之类的工具将知识情景呈现出来。

(3) 管理个人内容

管理个人内容主要是管理与个体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与信息。现有的许多信息技术工具都可以用来管理个人知识。

(4) 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

这一点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而提出的。企业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

可见,Dave Pollard非常重视与他人创建联结。Dave Pollard将与个体与他人进行交互的工具、方法等统称为“社会网络应用”(Social Network Application)。除了Dave Pollard外,意大利学者M.C.Pettenati等人也探讨了基于联结的个人知识管理。M.C.Pettenati等人认为[6],技术的发展及其实践应用为数字化学习创造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为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结创造了平台。人类知识的习得不再全部依靠亲身经历,人类的学习能力来自于各种连接的建立。因此,个体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纯粹个人的行为。

三 对两种研究趋向的简评

Paul Dorsey等人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观点与Dave Pollard、M.C.Pettenati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观点代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两个趋向――前者代表了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研究模式,后者则代表了以社会网络中的联结为核心的研究模式。

在Paul Dorsey等人的研究中,论述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与特征,非常明确地指出要让学生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会学习。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注重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只是个人信息资源的管理,还不能被称之为个人知识管理。Dave Pollard等人为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Dave Pollard从企业员工工作角度出发,设定了PKM以个人为中心、以过程为重点的模式,为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宝贵视角。另外,Dave Pollard界定的PKM基本要素结构中将PKM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对进一步了解PKM的基本要素提供了思路。Dave Pollard模式最突出的提点是明显突出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的“社会网络”层面,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正是由于Dave Pollard将PKM的目标设定为“促进个人生产力提高”,由此造成Dave Pollard的PKM模式比较倾向于适应企业的需要,而对于个体学习技能的提高并没有太多涉及。Dave Pollard本人在其博客中也注明,希望这个框架“能够在一个商业环境中起到作用(could function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从信息资源管理转向创建联结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网络环境中,创建联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的收集、获取、处理等层面。因为在信息时代,面临信息超载、知识更新加快等挑战,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系统的、全面的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既包含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收集等内容,又注重创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联结。

参考文献

[1] Susan Avery,James Brown,Paul Dorsey.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Integration and Partnerships[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