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安全防控

校园安全防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安全防控

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评价

一、原因和特点

根据警方的调查结论以及社会学家的分析,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一些长期受压抑的群体对社会以及部分人的敌视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因此把防御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当成了泄愤的工具,酿成了悲剧。自己也从受害者变成了造恶者。但这只是悲剧发生的一个方面,校园防控体系的形同虚设乃至缺失才是导致事态严重的直接原因,本文将重点围绕这一因素,用smart模型对校园安保如何应对突发性暴力事件做阐述,其特点如下:(1)犯罪人大多为中年男性,犯罪动机表现为在挫折反应的非理智性的攻击性发泄,而且往往是长期的积怨而成,行动时犯罪人的的情绪易激动,神色高度紧张。(2)犯罪目标为低年级学生,自身防卫能力较弱。受害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和危机意识。(3)犯罪分布在村镇一级的中小学,这一类中小学安保设施简陋,没有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门卫的综合素质较低。(4)犯罪发生在早上和下午学生上下学的阶段,此时管理松懈,学生也较为集中,安保措施不易施行;同时犯罪地位学生集中的场所如教室、校门口。(5)犯罪手段粗暴残忍,犯罪工具一般为普通农具和家用刀具,作案手法单一,不存在技术含量,事前虽有计划,但并不周密。从以上特点不难总结出,外向型的中小学暴力事件虽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极其的恶劣,但是其作案手段和方式并没有新奇之处。只要学校的安保措施到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Smart模型概述

Smart原则是一个管理学上用于制定目标的原则,其一般由五个指标组成:S-specific(特定的)、M-measurable(可测量的)、A-achiev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联的,与学校全体成员相联系)、T-timely(适时的)。本文将其与犯罪学和治安学结合起来,应用于校园安保体系。

三、Smart模型下的防控体系

基于特定的罪前情境,学校可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人员流动的变化确定原发性和过渡性的组合状态,然后根据犯罪危险程度确定预防目标。组合如下:

总的来说,无论在何种情境下,学校都应该加强和警方的合作;加强学校的安保力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保安公司的职业保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政府主管部门则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把学校列为重点巡查区域,配备警力;社会要关爱弱势全体,从源头上避免犯罪动机的产生。但是,上述措施是空泛而长期的,对于特定的情境,学校也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悲剧的发生。(1)在A型的罪前情境下,学校要在重点时段和区域提高戒备,综合运用技术设施监控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对接近学校的可疑分子动向密切关注;明确责任区域,避免出现盲区;组织治安巡逻,强化正式监控。(2)在B型的情境中,提高预警机制建设,与学校周边的商贩、居民建立协作关系,充分利用熟人社会的优势;对于强行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采用平和的沟通手段,避免直接冲突导致情境的恶化;设置隔离区,加强进校人员的管理;避免减少学生在危险区域逗留的时间,尽量向教室等封闭的场所转移。(3)在C型和D型的情境中,不易导致犯罪的发生,学校要维持日常安保秩序,做好应急准备,定期对安保设施进校排查。

参 考 文 献

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防火墙;风险防范;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校园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网络设施是学生和教师们学习与教课的重要辅助工具,网络安全是校园网络风险防范的重要课题。掌握校园网络的功能与特点,运用高科技的计算机防范技术,才能做好校园网网络的风险防范与安全监控。

1 校园网网络风险防范概述

1.1 校园网络的功能

在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中,目前各大高校也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它在学校当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其采用的是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交汇,能够有效的帮助同学们查阅资料和处理自己所需的一些知识框架,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下载资料,音频,分享心得等等。总之,校园网网络在学校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学校网络除了对学生有很大的方便之外,其对学校的管理也是很有帮助的,学校可以通过其信息,减少了通过开会传达等繁琐的步骤,直接发到网上,广大师生就都可以看到了。当然,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网络的形式完成,不仅方便,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校园网络的特点

网络分为很多种,但是校园网络有其本身具有的独特特点。首先,校园网的网络规模非常大,他不类似于其他的一些网络就是几台机器的连接于共享,在一所学校中,基本上一般都可以达到一千多台计算机,它需要覆盖学校的所有网络,通过连接器和路由器等工具,是整个学校的信息达到共同的效果。其次,校园网网络的传输量非常大,因为一个学校中每天都有着大量的信息需要传播,所以这对计算机的传输系统又有着高要求的标准。校园网网络还具有计算先进和经济实用等特点。学校建立校园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的,所以非常的使用有效,但是一旦校园网网络遭到安全隐患,这也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校园网网络的风险防范于安全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2 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概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校园关心的一个问题。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其硬件和软件文件都得到保护,不会被其他人盗取,破坏或泄露。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就注定了会有信息流露的状况发生,再加上软件中系统缺少安全防范,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侵入。当前的网络系统还是不完善不健全的,这时,防火墙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随着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防火墙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校园网络上的敏感信息和秘密数据不招受到人为的打击,防火墙技术需要在每一组数据连接的地方都建立起一道屏障,密切的关注和了解每一条信息的安全信。防火墙技术通过检测每一条通过他的信息,使得信息在扫描的过程中就取出其具有攻击性的信息,避免在计算机上干扰到其他信息的正常运转,并且防火墙技术还可以通过禁止来自特殊网店的访问来阻止病毒的入侵,大大减少了不明入侵者的入侵渠道。它的实施较为广泛,减少可大量的工作量和信息空间,还可监控到不可预料的信息情况,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防范系统。

2.2 防火墙的安全因素

据目前情况看来,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已经涌现出了众多的不同种类的安全技术,例如IDS、反病毒、内容过滤、反垃圾邮件等安全技术。如果将这些技术都强加集中到防火墙技术中,以此来构造一个即强大又安全的防火墙系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做的结构就是导致防火墙强大的功能体系翻身被自己的力量所吞噬,这种结果弊是远远大于利的。防火墙技术另一重要现状就是防火墙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由于防火墙本身就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进行对破坏网络平衡的斗争是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安全问题,在平时就应该不断升级自我保护能力,补丁的修复,自我升级等能力。

3 校园网网络的风险防范与安全监控

3.1 建立功能丰富的校园网络安全功能

纵观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中校园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史,校园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用户进行对商品的选择时,同样的商品,更多的注重是该商品的附加值及其售后服务功能,所以在校园网网络防范风险的发展道路上,不仅仅是要开拓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技术,也要增设一些列的附加功能,供大众选择。例如,支持广域网口、路由器协议传统防火墙、部分传统防火墙技术改变功能、在防火墙中支持IPSEC协议族和使防火墙支持PKI客户端等等,这一系列的附加功能可以实现新型防火墙技术利用虚拟专用网,有效对网络安全信息进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动态的密钥管理,构建有序的网络体系。

3.2 建立具有高性能的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逐渐朝着多功能、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防火墙未来发展趋势可以让校园网网络更加无忧,但前提是仍然要确保校园网络的运行效率。因此在防火墙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谨记这始终将高性能放在主要位置。在不懈的追求防火墙技术的高性能同时,首先,需要提高防火墙性能的硬件平台,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带来防火墙技术的性能提升,反而导致成本的过高,这种防止适用于适当的借鉴,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专用的ASIC芯片来实现高速转发,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可以达到防火技术性能的最优性,然而利用ASIC芯片的设计是非常有难度的上。由于ASIC开发的周期很长,开发投入很大,并且对于设计者来讲是需要有相当深厚的ASIC设计积累经验的,在同时,该新型的防火墙技术对系统的要求还是较高的,如果系统反应较慢,是难以支撑防火墙技术的发展的。这最后一种方案也是目前来讲实现防火墙技术高性能解决最主要的方案,就是通过选用合适的网络处理器或者网络处理芯片的组合以达到线速转发的性能要求。该种方案的优点就是对于网络处理器的运用较为灵活,对于新兴防火墙推出的多种附加功能,可以很好的惊醒利用,一方面难度系数的减小,同时也可以达到对高性能的要求,是这样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案是非常受欢迎的,其可以非常有效的对校园网网络安全进行防范。

3.3 简化防火技术的安装与管理

校园网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需要利用防火墙的功能,就是帮助互联网内部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信息安全性的观测和防范。然而,在众多的防火墙系统中,并不是所有都能够达到的防范标准,这都是由于对系统内部错误的认识与连接导致的。所以在校园网网络安全防范中,要不断加强对防火墙功能简化的安装,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配置,加快其运行速度而不是起到阻碍作用,加强对防火墙技术的管理系统,更好的是防火墙技术在防止黑客和病毒入侵的时候起到绝对的隔绝作用。这些都成为防火墙系统内部的一本分,把每一部份都做好,相信防火墙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对校园网网络的风险防范也会越走越远的。

4 结束语

校园网网络风险防范与安全监测,这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长期实践过程。它容易遭到许多人为的蓄意破坏,或是由于管理者的失误,网络黑客的攻击、操作系统公开或未公开的漏洞、网络架构的变动、网络安全人才的缺乏等,这些都将导致网络系统的不安全,所以目前来讲,校园网络安全及技术防范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谢希仁.校园网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张红旗.校园网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吴秀梅.防火墙技术及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恐反暴;安防建设;安全稳定

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超过百人,震惊全球。该事件仅仅是2015年全球各地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冰山一角”,此后,各国对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关注度再一次提升。在复杂莫辨的国际斗争环境之下,伴随着国内同期社会体制改革转型,社会焦点矛盾冲突多发,整体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安全维稳工作压力长期存在。进入“十三五”新时期,深入推进高校各项改革发展,校园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综合性特征,矛盾和风险递增。

1 学校安全维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对校内外社会形势与安全环境的发展要求,当前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存在宏观上系统设计不科学、不健全,微观上各部门职责分工尚有交叉与漏洞,安全责任难以具体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查整改,综合治理能力与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

1.2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与推进,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在全国校园内开展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但就每年的校园意外伤害与安全事故统计中仍可发现,师生员工不同程度上存在法律意识淡漠、安全知识欠缺、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处理应急事件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应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师生全员的安全意识、法律知识、逃生能力,进而提升个人的安全防控能力。

1.3 技术防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一,校园内日常安保监督工作主要依靠监控平台。对于每个校园逾千部的视频监控网点做到定期维护检查和升级改造,对于不同的校区之间能够建立联网互通的安防平台。其二,技防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重点局限于视频监控部分,交通监管、报警机制、智能评估、数据分析、应急指挥等功能应用有待拓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有待开发。

1.4 物防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一,针对当前校园安全问题,特别是新形势下反恐反暴安保要求,保卫人员配套装备设施需要与时俱进。第二,针对校园内部人口密集区域,如食堂和宿舍楼宇的安保力量与安防设施有待加强。

2 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树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六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整体防控理念

充分利用各大宣传教育平台,如校园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进行师生互动,校内LED公告栏信息平台,教学楼与宿舍楼宇宣传栏,各类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宣传学校安全教育文化,使广大师生先重视,再学习,后受益。

2.2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综治综合协调,部门监督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校地协调联动的校园安全立体防控格局

学校分管领导作为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落实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单位主体责任,包括日常对校内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道德操行管理、安全培训演练、应急处理训练以及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纠纷事故调动处理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安全岗位责任落实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全员参与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纠察队与志愿消防队等群众性组织,做到群防群治,共同监督管理,维护校园安全。

2.3 以校园突出安全问题为导向,建立预防、预警、管理、控制、打击相结合的校园安全立体防控机制

预防机制在日常校园安全工作中穿行师生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与应急演练、安保队伍安全培训、路面与楼宇巡查防控、门禁与重点部位值勤值守、安全隐患定期检查与及时整改、提升技防水平与物防设备。预警机制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启动安全检查与网络巡查、进行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与情报信息会商、评估重大决策风险、解决矛盾冲突与利益诉求,兼以舆论监控机制,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与救济救助。管理机制突出表现为车辆进出、外来人口、大型群众性活动、重点场所与危险品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管理力度。控制机制需要在安全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做到指挥部快速反应、应急指挥、迅速调配安保力量,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打击机制在安全事件方面上轻则进行批评教育,重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2.4 以信息技术为引领,提升校园安全防控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以校园综合防治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提高校园安全整体的防控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报警机制、GIS与GP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系统、广播通讯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楼宇门禁系统、门岗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方面建立起全面化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校园安全防控的综合管理水平。

3 校园反恐应急处置预案

3.1 适用范围

针对校园内部可能发生的,以制造校园恐慌和社会动乱,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政府机关为目的,采取恐吓、破坏、暴力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身伤害、公共设施损毁、重大财产损失、校园或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如汽车冲撞,刀斧砍杀,纵火焚烧,劫持人质,爆炸袭击,枪击,公共场所投放、化学毒剂、生物试剂、辐射源等,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3.2 指导方针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校园反恐的工作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防范方针和“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有效控制,高效处置”的应急处置原则,切实提高校园反恐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定稳定。

3.3 启动反恐应急响应机制

学校安保部门接到校园报警险情后,应迅速报告反恐应急指挥部门及学校办公室,通知反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到指挥部集合,联络属地反恐机构和公安机关,校内做好应急准备。各门岗立即疏散校门口车辆和人员,关闭校园大门,执械上岗,接应公安人员,把持住车辆通道,防止施暴分子外逃。安保部门服从指挥,有条件时制伏施暴分子,无条件时等待公安人员。组织剩余力量,组成应急队伍,听候指挥,准备增援,互通信息,协同防范。校医院医护人员待命,随时准备抢救伤员。待施暴分子被制伏后,保护现场,解除安保预警,恢复校园秩序。切实做到一旦校园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及时组织并妥善处理好有关工作,确保突发事件报告及时、有效处置。完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构建“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

参考文献:

[1] 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刘燕燕.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2007(6).

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第4篇

截至2013年4月,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200多所,年招生人数占高校招生总数的55%以上,早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学校、学生、家长、企业眼中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学习与工作的融合,校园与职场的交替。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高职院校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在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和生产生活等与学校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旨在保护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意识安全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二是行为安全文化,主要是有关师生人身与财产安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三是制度安全文化,包括教学安全、定岗实习实训安全、社会实践安全、交通安全、食宿安全、人际交往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四是物质安全文化,包括因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需要而使用的各种工具、设施、器具、物品及技术。从上述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高职院校与中小学封闭的校园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没有封闭的围墙与外界隔离开来。一所高职院校几乎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有银行、邮局、网吧、超市、医院(医务室)、实习实训工厂,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甚至工作,都能在校园内进行,人员出入自由频繁。因此,解决高职院校安全问题必须与解决社会安全问题同步进行。

二、高职院校安全文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控机制。即使高职院校对安全工作能够给予足够重视,但是却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囊括安全规章、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安全演练等内容的安全防控机制。安全教育应是一种系统教育,是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工作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却常流于形式或泛泛而谈,系性不足且针对性不强;虽然安全应急预案应切实可行,但实际却是可操作性不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安全管理部门和当事人应对不当,错失妥善处理事件的时机,导致事件恶性发展。

(二)学生心理素质差,且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在近期出现的多起校园安全事件中,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事件占多数,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特定阶段他们敏感且脆弱,情绪化且自我意识强,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易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差,主要表现为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现象,往往在行为上出现抵触叛逆、敌视对抗、冷漠自闭,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残或攻击伤人事件。再有,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对法律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但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对安全的预见性差,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使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一再发生。另外,个别学生缺乏个人道德修养,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侵犯他人权利、触犯法律而不自知,最终走上无知的犯罪道路,致使他们追悔莫及。

(三)来自社会层面的非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或渗透进校园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潮多元化,易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混乱,使他们的思想常常出现矛盾、冲突、困惑和迷茫的现象,进而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不但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发育,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将有可能对其以后的行为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成为学校及社会的害群之马。并且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社会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迅速丰富和增加,虽然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各种意外事故也随之增多。加之不可预知的自然灾、疾病疫情频发,所以学校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安全事件的冲击。

三、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多种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既具有“校园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安全的价值理念、心理体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与安全相关的内涵的特殊性。具体地说,校园安全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有关安全的意识、理念、习惯、情操和学校的物理环境、校园设施、规章制度、组织状态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综合体系,以安全素质教育、安全课程、法律讲座、安全实践活动等外在媒体表现出来,在校园里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安全物理和人文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养成。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安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与人类一切活动密切相关。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安全是日常教育教学秩序得以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将学校所有成员的安全需要放在首位,更多地依靠学校文化的力量来凝聚全体成员,所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各领域。

校园安全防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多方紧密合作;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当前,从国家教育部到广东省,再到东莞市,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建设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担当起了主要责任,联合公安、消防、综治办等部门齐抓共管,校园安全事故和学生伤亡数量有所下降,但形式仍很严峻。

一、构建完善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性

(一)校园安全工作倍受各界关注。

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校园安全事故仍处于多发期,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都在1万人以上,平均每天约40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失去生命,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校园安全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家庭的关注。据专家分析,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可喜的是教育部在行动,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学校安全教育写入了法律,为中小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同年教育部联合十个部委下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对各部门安全责任、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制订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了中小学校教育。教育部还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通过有针对性地安全预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通报各类事故、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普遍开展安全演练等工作措施,努力为广大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广东省在行动,2008年广东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开通运行,大大加强了我省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东莞市在行动,2013年起全市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推出了《东莞市学校创建“平安校园”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规范了全市中小学校的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构建有效的多方紧密合作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是必然选择。

现在的社会形势较复杂,有很多因素影响到校园安全。

1. 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

(1)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还存在问题。比如:有些学校安全制度有了,但不够完善;有些学校安全做了隐患排查工作,但没有做到常态化,或排查得不够全面深入;学校各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缺乏协调沟通,没有形成合力;有些学校只将安全工作眼光放在学校内部,不主动与公安、消防等部门沟通,不大力排除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安全常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学生家庭因素。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常识;工作较忙,无暇照顾和监管子女;没有对子女讲授足够的安全知识。

(3)社会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校门外道路交通事故;学校周边发生的暴力、打斗、伤害行为;学校周边发生的敲诈、侵权行为;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言行和心理威胁;在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引发的治安事件和伤害;因学生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在社会上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上网游戏、聊天、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社会黄赌毒现象影响学生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社会不法分子对青少年的引诱、拉拢、教唆;父母离异,单亲,空巢留守、私租房屋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灾害。常见的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5)中小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属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有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

2. 校园安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统筹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有不少学校也较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只因校园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工作量大,而不知该如何统筹操作。我们认为校园安全防护体系,首先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物防、技防、运行维护等等。其次,校园安全防护体系还要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外,应将安全工作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中去,延伸到社会,安全管理主动争取得到公安、消防、综治办等政府部门的支持,还有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学校的安全工作就会被动,有缺陷,甚至存在危险。

3. 校园安全工作必须紧密依靠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必须争取得到公安、消防、综治办等政府部门以及家长和社区的支持。

校园安全工作涉及到社会,涉及到校园周边安全管理,涉及到学生家庭和社区,必须多方紧密合作才能为校园安全防护工作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三)每间学校必须形成一个完善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校园安全工作要做到思想重视,制度完善,教育全面,组织得力,管理到位。校园安全防护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形成一个体系,教育形成一个体系,管理形成一个体系,防范形成一个体系,并主动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充分依靠社会各界,最终形成一个大的、立体的、多方合力交织在一起的、完整的校园防护体系。

二、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设有校园安全工作办公室、德育安全工作组、教学安全工作组、后勤安保工作组,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校园安全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统筹监管校园安全工作;舆论动态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德育安全工作组主要职责:监管学生在校安全秩序;安全知识教育、逃生技能培训;校园安全文化宣传;营造良好校园周边环境。教学安全工作组主要职责:强化教师岗位安全职责;电教设备等的安全使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安全;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后勤安保工作组主要职责: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维持学生过马路和乘校车秩序;学校饮水、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各种疾病防控工作。

(二)安全教育。

包括三方面:对学生全面的安全教育、演练和心理疏导;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安保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三)校园安全管理平台。

由学校安全专员负责,主要工作有:联系上级主管部门,接收上级部门发出的安全预警,向上级报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向学校领导转发安全预警,向学校领导报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向班主任发安全预警,通知班主任及时加强某方面安全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向家长转发安全预警,提醒家长加强某方面安全教育,向家长宣传安全知识,接受家长对安全工作方面的建议和监督。

(四)班主任、科任老师。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维持好课堂、集会和上下楼梯安全秩序,落实好放假前十分钟安全教育。

(五)家校联系。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密切联系家长,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排解安全隐患;校安平台与家长间的互动。

(六)上级主管部门。

学校通过教育OA、教育网、校安平台、全市学校安全工作QQ群等密切注意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要求和通知,认真落实,完善健全校园各种安全制度,及时加强某方面的安全工作,这样校园安全工作才有一个制高点,才全面,并赢得时间,避免事故发生。

(七)当地公安等部门。

学校紧密联系当地公安、消防、综治办、卫生防疫等部门,与各部门形成合力,及时化解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各种安全隐患。

(八)社区。

学校参与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利用社区资源来加强学校安全,并为创建安全社区做出积极贡献。

三、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中的几个机制

(一)领导机制。

学校安全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在校内管理上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问责机制。

制定好全面完善的制度,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各部门、各成员管理好自己的人和物,形成了“安全工作三级管理体系”,对于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问责制。

(三)联动合作机制。

校内各个部门联动合作,学校与公安、消防、综治办、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动合作。

(四)预案、预警机制。

制定好全面完善的各种应急预案,包括踩踏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火灾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疾病传染、食品中毒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等;重视预防,及时向全体老师、学生家长及学生发出安全预警。

(五)检查机制。

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做到每日有巡查,每周一次排查,每月一次综合大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学生的出勤实行严格的三级检查:学校领导检查,专业部检查,班级检查。

(六)监督机制。

学校一直坚持“维护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若干层若干种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监督:校长、校园安全工作办公室对学校各部门的监督;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学校工会、教师、学生对学校各部门安全工作的监督;家长、社会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督。

(七)家校互动机制。

家长委员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密切联系家长,校安平台给家长发送及时有效的信息。

(八)安全隐患随时报告机制。

全校师生、家长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可随时向学校各部门报告,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及时解决。报告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校园网上报告、电话报告、短信报告等等。

四、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流程

(1)根据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要求制订完善、健全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制度。

(2)制定出学校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3)对学生、教师、校园安保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

(4)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又合作。

(5)充分用好校园安全管理平台。

(6)加强家校联系。

(7)加强与公安、消防、综治办、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五、多方紧密合作基础上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的作用和意义

本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体现了教育在前,制度为先,职责分明,预防为主,多方紧密合作等新的校园安全建设与管理的理念,体系构建要素完整,结构清晰,部门、人员分工明确,组织科学严密,机制可行有效。本体系重点体现了学校内部各管理部门的紧密合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紧密合作,学校与主管部门、公安、消防、综治办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学校与家长、社区的紧密合作,最后形成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多方紧密联动合作,学生有较高安全意识和一定逃生自救能力,家长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将校园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了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本案例不能说是十全十美、十分完善,但它是相对较全面和有效的。本体系是我校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而形成的,体系建设过程本身就是要不断主动适应社会的新变化,适应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我校工作实践中20多年来校园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学生及学生家庭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

(作者单位: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参考文献:

[1]邓琼.安全系统工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