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工业经济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渴求,这既是高职院校的机遇,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面对这种有利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迎难而上、正视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全面解决,从而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从而能够使教育和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梦。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和调研材料等,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寻找对路的对策建议,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子。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产业人才荒年年发生,但是这基本都是针对低端劳动力的,不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更不是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降低对自己要求的依据,可以看到,一些毕业生确实是供不应求的,但不能将这种现象想当然地普及到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升,争取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从而让白己在各种竞争中能够顺利胜出。
二是促进产业强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到,我国和德国等传统产业技术强国相比,毕业生的质量在全面性、深度上都是不能比的,落后一大截,所以我们的机床创造不出德国机床的价值,我们的机电设备质量上也是不能和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比的。为了更快缩短这些差距,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让技工荒得到缓解、让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设计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己经影响了产业强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更好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努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培养一批既能懂现代科技知识又能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为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的全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认真、全面整改,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一)思想观念上仍存在轻技能、重学历的错误倾向。
社会上的重视和追逐学历教育、轻视和躲避技能教育的风气仍没有完全散去,这种错误、扭曲的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导致他们也随之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走向了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历继续教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专门化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化技能教育知识和忽视就业率。这种三重三轻的错误思潮,使得一些学校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学校在学历层次上追求上档次(比如专升本),而不是追求如何提高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失误埋下了伏笔,导致毕业生技能不够强、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不够应用性等问题频繁出现。
(二)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市场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门即时应用性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毕业生对手头的工作能够就上手、做起来有绩效,这种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有浓厚的现实性和市场适应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有不符合现实需要之处,一些高职院校简单套用了职工大学、成人高校甚至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从而在现实需求面前不能有效解决需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培训。另外,还有一种不良的学科建设倾向就是跟风,看到市场上有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顾条件设置或者更新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地区产业需求,导致人才生产和人才消费双向脱节。
(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和职业性。
具体的众多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成熟,很多课程理论性过强、模仿大学传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痕迹过深,导致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完整性过度,而对知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则强调过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应有的水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这种差距和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己经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体就业。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实践性特色不强烈,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普遍本科、中职院校等层次的教师队伍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全面性上有差别,但是他们本来应该在实践性上有本质的差别的,却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因此这种实践性特点的缺乏,导致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这种匾乏直接导致不可能培养出成批的高技能人才。
(五)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就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确实建立了一大批实践基地,这也是不可抹杀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经费投入、监管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基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深刻作用,办学条件良荞不齐,很多基地的技术水平普遍与产业界的真实工作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硬件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建设更加滞后,达不到高职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基地的实践课程中,一些新的专业甚至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实践项目,这都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复杂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社会各界支持下、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配合下,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对,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转变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最后系统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要做的: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等更加宏观的角度,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微观层面来考虑,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二是要牢牢树立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视为教学产品,将社会和市场需求视为买方市场,这样就能进一步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观念,以解决现实需求为根本追求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质量关,让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只有采取这种逆向思维,才能让学生、教师都有压力,才能让校方做好主动,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办好学生满意、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不断优化和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决定了每届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够消化顶层设计的内涵,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文件为指导,开展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活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合理性,并借此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增设或删减专业,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符合,做到自我调节机制顺畅运行,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有效益。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就是上手快、实践性强,可以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深厚的本专业各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将校内教育、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个主题,做好教学和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知识教学活动来说,要注意结合时展需求和知识更新情况,做好教材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研发校本教材,突出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强调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在理论上给予能力培训全面的保障,使得教材内容和实践需求得到双面补充。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理论教授还是实践指导,最主要的师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他们的能力强、素质高,才能带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双强。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业深的优秀师资队伍。这个队伍的打造关键,一是要加强对他们理论上的深化,让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达到目的。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人才互动等形式,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通过不断接触实践、锻炼能力,打造动手能力。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企业中能力强、有理论指导能力的人才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践训练指导员,从而让社会优质师资进入学校。四是做好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激励人,鼓励教师或补充理论知识,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并将技能素质高低作为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来参考,从而带动教师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最大化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基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和特点,通过各种实践来强化学生能力。一是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等要求,高标准、符合实际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社会实际尤其是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让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这主要限制因素是经费和行政领导的意识能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产学共建等原则,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外部资源,优化外部环境,在增强内向发展能力的同时,加大校外资源的开拓,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和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让学生能有基地可以实习,学校还可以借机争取企业对学校在师资、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学校下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尤其是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这一世界潮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学校要有优化外部环境,选择优质的企业,和他们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计划,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参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在企业锻炼自己技能,从而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强企业深化学校教育的程度,鼓励企业直接接入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让这种订单教育更具有互动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给予切实中肯的意见,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三是校企要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思路,可以采取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来做好双向关系深化工作,让订单式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音乐创意专业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它是本世纪初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支撑性专业。音乐创意专业具有音乐知识密集、音乐内容整合性高、音乐创新性强等多项特点。它有利于丰富我国音乐专业的内容,优化音乐专业形式,促进音乐专业内部结构调整。毋庸置疑,音乐创意专业对于推动我国的音乐专业发展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音乐创意专业与其从业人员个人的音乐创造力、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创意,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它并非是一项可以量化的资本,而更应当被理解为一种音乐创意专业人才集其个人才智、创造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资源。资源与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可数,应该说,不可数的音乐创意专业加速了音乐专业的产业化进程,使音乐专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其自身的附加值,进而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在文化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本世纪,音乐创意专业的发挥空间被进一步拓展。而与之十分不协调的现实是:音乐创意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极其有限。事实证明,以音乐表演或音乐创作为专业的人才更趋于从事与音乐本体相关的工作,而他们恰恰是音乐创意专业中的稀缺人才。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的问题是:缺乏具有音乐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音乐创意专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音乐创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亟需建立。
二、音乐创意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一)音乐创意专业人才职业能力
从文化人才市场调研结果来看,音乐创意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职业能力。
1.音乐专业能力。由于音乐创意专业是以音乐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因此,音乐创意专业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基础,对音乐专业所涵盖的理论作曲、音乐史、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响制作等各学科均能有所了解。可以说,音乐专业能力是音乐创意专业人才根据市场需要来进行创新的技术基础。
2.调查研究能力。创新是音乐创意专业中的核心内容,其创新的内容并非是空穴来风,凭空想像而形成的。音乐创意专业人才的创新内容必须切合市场实际需要,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进行创新。这便要求音乐创意从业者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每一位音乐创意从业者在做音乐创意项目之前都应当根据客户需求对市场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市场现状,研究市场信息,以此作为创新基础。
3.市场掌控能力。市场掌控能力主要包括:与客户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与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文化产业化的大背景下,音乐创意专业人才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市场占有率。
(二)音乐创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由于现有的音乐创意专业人才数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音乐创意产业的需求,因此,在高校中开设音乐创意专业人才课程显然是缓解供不应求的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就高校音乐创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而言,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构建。
1.专业能力层次。专业能力层次主要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受我国艺术专业招生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初只具备少数几门的乐学科知识,而对本专业其他学科内容知之甚少,如,西洋乐器专业学生很难涉足于民乐专业领域,声乐专业学生很难涉足器乐专业领域。这便造成了学生无法掌握到全面的音乐专业知识,也很难将各个学科领域中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此,音乐创意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广泛学习音乐专业中的各学科知识,使之具备全面的音乐专业能力。
2.综合能力层次。在综合能力层次的课程中,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媒介传播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各类文本写作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音乐资讯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说综合能力层次的课程内容是音乐创意人才开拓市场的基本保障,惟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取得人才市场的认可,争取到最大的市场份额。
3.岗位实训层次。音乐创意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校应当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的同时,开设以实训为主的课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实训课程并非一门突击完成的形式性课程,它应当是一门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都要持续开设的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实训课程来开拓个人视野,积攒人脉,积累实践经验,以便其在毕业时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要培养出符合21世纪发展需求的音乐创意专业人才,高校就必须打破现在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当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文化发展为中心来构建能够显现出音乐创意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此实现音乐创意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关键词:园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38-02
一、前言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是高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企业把高校作为培养符合企业人才的产出基地,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且能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园艺产业对整个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中国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目前社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巨大,但从国内上百所高校园艺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创新能力弱、实践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而究其原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园艺专业人才在服务“三农”中、专业知识面要求宽,实践性和适应能力要求强,已由“知识为本位”引入到“能力为本位”。然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较注重理论上应达到的标准,对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无法达到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产学合作,资源配置合理化,是高校较为认可且在实践中能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实际脱节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教育为学生、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有学者针对园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及其“设施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地方型高校园艺专业教学体系应该从“学校-企业-社会-地方经济需求”四位一体进行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调研,实施“送出去请进来”战略,培养成效显。目前,从观念上还是实践行动中现有的校地合作模式都存在还需要继续研究探索的空间,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园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培养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了土地流转政策,大量从事园艺相关的产业公司兴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国家迫切需求大量的园艺专业人才,而懂经营和善技术的园艺专业人才更是紧缺。校企合作更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它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才能获得,尤其是良好行为习惯及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通过现场环境才能学到。学者们认为传统的园艺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这已经阻碍了对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校地合作培养可将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高校园艺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要求,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2.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互惠双赢。目前,各高校对农口专业的投入资金偏少,专业建设经费不足,因此财力、物力、人力肩负着巨大的负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周期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农业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使发展空间得到提升,走在市场经济的前沿。同时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拥有一流的管理与服务,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外,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时,可根据用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实现交融互动,互惠双赢。
3.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究其原因,即动手实践能力差,所学的内容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通过校企合作园艺专业学生在对口的企业实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通提高,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其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拓宽了就业市场。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国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成功之处是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并用法律法规界定了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职责、保障条件、管理机制等。而国内对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无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使高校与企业合作时无据可依,且培养过程中双方利益没有给予充分的保护。或者因法律保障措施不力,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目前校企合作层次比较浅,一般由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合作的。校企合作培养牵涉到不同行业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它们关系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校、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这需要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协调和规范各方关系。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不符合企业需求。目前,农业院校中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等多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众化和学科化,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未能知行结合、学有所用,实习也是被动的。因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淡化,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不能独挡一面,难以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不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3.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园艺专业的生源来自广大农村和农业地区,加之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长溺爱,劳动观极为缺乏。高校教师队伍中也因受“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影响,成果的产出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而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学校教师缺乏专业级别的实践教学检验,教学能力存在短板。而园艺专业属于大农专业,要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需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多数园艺专业学生不安心于工作,就业选择的范围为科研院所、高校和考公务员,就业定位不切实际,因此,在企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为缓解教育资源紧张,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推进,为学校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但是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不愿为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追求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人才强企”战略。或者是虽然进行了合作,只是短期行为,效果不佳。
四、园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科技部为推动我国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建设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村发展研究院”),该项目建设已实施了三年。目前批准成立的共有39所,其中21所为涉农高等院校,18所为综合性高等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因为高校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链结合不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突出,而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导思路是将政府、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全面探索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改革与实践,大胆创新校地、校企等合作办学模式,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农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建综合示范基地及分布式服务站,整合学校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引导高等学校涉农学科的师生员工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系列工作,能够形成长期、全面、稳定的深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人才培养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将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校地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以项目开发为载体、通过高校的积极参与,形成“企业+高校”的项目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企业制作“订单”和“命题”,高校师生从构思到方案实施共同开展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合作模式既能企业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使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3.“引厂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引厂入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流程、“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很好平台。同时将校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引入学校,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共享,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五、结语
校企合作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为立足地方,服务基层,面向全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园艺专门人才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袁玮.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学多赢合作机制[J].经济师,2010,(01):150-151.
[2]孟长军,陶贵荣,等.新形势下地方型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818-10819.
摘 要 随着目前逐步建立的评估体系和选材指标,通过狠抓基础选材工作,促进业余训练,以其实现培养和输送体操人才的目标。通过科学的选材,能够大力挖掘优秀的体育人才,为业余体校网罗具有体育天赋的人才,同时明确思路,扶持重点,促进优势项目的发展;健全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抓品牌;做到择优育才,科学的测试和跟踪,才能促进基层业余体校的整体训练水平,为国家输送和培养体操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 基础选材 业余训练 体操人才 培养
宜宾市业余体校体操队建于1970年,40多年来,在省、市体育局的领导下,在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系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体操队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德、才、体兼备的优秀人才,为推动我省及我市体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校体操队多次被评为四川省体操先进集体,2003年被四川省体育局授予“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回顾和总结我校多年来体操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在此谈谈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明确思路,扶持重点,促进优势项目的发展
我校体操队自建队以来,克服了训练场地简陋、器材陈旧等诸多不利条件,想方设法坚持训练,并在历届省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逐渐形成为我校的“拳头优势”项目,列入我市参加省运会的重点项目。市体育局领导的指导思想是:不论项目大小,只要贡献大,就要重视和支持,市局领导及体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支持体操队的发展,经常深入运动队了解训练情况,及时解决训练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自2003年我校体操队被四川省体育局授予“四川省体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后,市体育局及体校更是加大了对体操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原来陈旧训练房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新的体操馆。并增加了对体操队的经费投入,确保了体操队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批的体操优秀运动员,为我省体操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40多年来,体操队先后向省级体操专业运动队培养和输送了近40名优秀运动员。其中:技巧世界冠军2名;全国冠军多名;以张世洪、杨富萍、张挺、李英姿、刘蓓、杨涛、胡畔、林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运动员均为我校输送。并向四川省体操学校,四川省跳水学校输送了大批体育后备人才,真正体现了重点项目做出的大贡献。
二、规范管理,协调配合,力保训练工作有序
竞技体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出人才、出成绩、夺金牌,把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体校训练的首要目标。自去年体校新领导班子上任就提出了努力实现“三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我校先后出台一整套规章管理制度。训练方面有《教练员考勤制度》、《教练员备课及教案评审制度》、《教练员业务水平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保证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提高和发展。
我校体操队有专职体操教练员3名,兼职教练员2名,以老带新,老、中、青三结合,教练员们都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一只具有较高专业训练水平和带队经验的教练团队。在训练工作中一是坚持深入基层选材,我校面向我市九县一区选材,力争做到好苗子、早发现、早培养;二是坚持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教练员认真制定训练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训练工作。三是每周训练16小时左右,寒暑假每天保证3小时以上训练时间。四是坚持重点训练和兴趣训练相结合,抓好新选苗子的启蒙训练,注重培养幼儿对体操的兴趣,解决好入门问题,抓好运动员思想教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健全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抓品牌
形成健全的选材、训练、网络体系,是抓好业余训练的前提,我们体校根据体操发展的需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在我市建立了兴文县、南溪县、翠屏区等多所幼儿体操训练点,强化了业余体校的建设,依托幼儿体操训练的优势,构筑了合理的训练网络布局,形成了启蒙、兴趣、初级、中级、业余训练网络,夯实了层层衔接的基础,解决了学生训练与学习的矛盾。从而扩大了体校的社会知名度,广泛地拓宽选材渠道,使我校的体操选材、训练工作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布局合理、整体推进、品牌优势明显。
四、把握时机,再创辉煌
宜宾市业余体校已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而我校体操队得到了各级领导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我深深的体会到,业余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基础性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需要全体体育工作者做出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及各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远远不够,与各兄弟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愿与大家一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我省的体操事业再创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长亮.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1.
关键词:差异化;分类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同一专业架构内并行培养好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实施分类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途径。分类教学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取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分类实施教学[1]。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差异性和学生发展差异化的新要求,按照“按需设计,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行业院校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这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管理的视角来看,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机会,要为所有学生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专门指导,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培养,就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应答和诠释。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于我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始终,其根本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制订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前提下,才可能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即尊重学生的理念是统一的、明确的,满足学生的方法是差异的、分类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保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成长创造不同的机会,并努力为学生的不同选择提供教学设计和制度保障。
二、满足分类培养需要,打造分类培养路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我校明晰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路径,即“基础-专业-拓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大部分构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块,实现差异化分类培养。
从具体的人才培养阶段来说,大学生一年级使用统一公共课教学平台,二、三年级进入学科大类与专业培养教学平台,三、四年级进入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教育教学平台。从大的培养方向的分类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术研究类学习平台,立足于成为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大部分学生进入复合应用类学习平台,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与行业发展骨干。
围绕如何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设计(见下表)。针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与三级重点学科(校、省与国家)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设计与开设系列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学科专题课等,强化实验、科研训练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与科研院所成立教学科研联合体创新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训练上获得更多的锻炼。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则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特色,通过开放选修课、就业创业训练、实习实践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锻炼、跨学校跨专业选修与双学位培养等,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并与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成立联盟,使大部分学生在职业技能与社会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多方位的锻炼。
三、尊重学生差异选择,设计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核心。为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为差异化的分类培养打下基础,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将本科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个阶段,并依据各阶段不同培养要求构建各有侧重的“三阶段”教学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重“拓宽”,专业教育平台重“夯实”,拓展教育平台重“选择”。
1.通识教育——拓宽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明确自己以后几年的修读目标和主攻方向。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包括全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军事类、体育类5类课程外,还包括选修课程和必读选读课程,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性。
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根据课程特性,并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和应用技术5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知识体系“通”而不“偏”,规定学生必须在每一类选修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必读选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其课程内容突出了农业大学的教育特色,也强调了加强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时期高等院校对于文化传承功能的凸显。
2.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开展研究学习
专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修读过程中获得本专业学术研究或技术应用的初步知识与经验,并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4个部分组成。
学科基础课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全校各专业按学科大类设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食品工程类、机电工程类、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类、文学法学类9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工具,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学习需求设置,包含了学科导论以及拓宽专业基础概论课程等,引导和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专业的理解和把握。专业核心课设置体现专业发展要立足于学科,发展于特色,满足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一技之长的需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发挥实践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拓展教育——选择发展方向,满足差异需求
拓展教育课程是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设置本专业推荐选修课、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侧重本专业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学生通过选修该类课程,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知识。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是为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提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选修。
四、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与多元化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基础-专业-拓展”的培养路径,设计了相对独立的“3+1”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3+1”的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中“3”是指依托第一课堂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以及综合实验,“1”指主要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创新训练实践[2]。(1)基础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基本功训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验证实验为多,部分实验可采用网络技术与电子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2)专业实验。通过专业课实验,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改进实验的能力,为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在该类实验中,可以将科研和专业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科研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入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对选择学术研究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研究型学习的综合实验;对选择复合应用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专业与行业的问题性实验。(4)创新训练实践。主要是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锻炼自立、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的能力。该类实践项目主要依托学校的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和教师科研实验室。可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挑战杯”等社会竞赛性实践活动融入创新训练实践体系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
五、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增强人才培养弹性
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培养的弹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具体实践中,可采取控制总学分、课程优化、分层教学、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
一是严格控制总学分,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自主选择课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及特长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优化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需要,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三是分层教学,鼓励同一门课程开出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课程,以满足不同科类、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四是构建辅修专业课程体系,供跨学科专业大类的学生选修,学生选修课程学分数达到规定要求,即可申请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学生遵循“跨专业大类、自主选课学习”基本原则,即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成学习。
除了以上主要措施外,我校还结合转专业、奖励学分等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利用教学管理网络化技术,进一步延伸了人才培养的柔性和弹性。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蒋晓玲. 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