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供应链金融

企业供应链金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供应链金融

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融资 模式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评估,并设计融资方案,运用多种金融组合产品,向供应链上有资金需要的企业进行融资,使得供应链上相关的中小企业得到融资支持,从而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正在成为国际上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要求核心企业具有较高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但要协调节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和电子交易网络等外部机构的支持型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不再片面强调受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再简单地依据对受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而是真正注重并结合其真实贸易背景。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其为出发点,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大,情况也相当复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等方式可以把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归为下面几种: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且缺乏融资多元化的现实条件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生产经营资金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融资方式选择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表现为内部积累、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民间信贷等。这种行为选择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

很多小企业主对于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的愿望并不太强烈,因为在他们当中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这些企业主看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到目前的境地确实已经不错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有所淡化。并且这类企业在日常管理当中也坚持一个人说了算,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企业就是他自己的,企业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才导致了企业主在日常管理当中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属都安排到自己觉得合适的部门,甚至在和财务有关的事情上都由同一个人完成法律所要求的由多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就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或者财务混乱的局面出现。如此一来,这些小企业在无形当中把自己的形象给毁了,因为他们的自以为是直接导致了无论税务部门还是银行系统或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对这些小企业无形中产生了一些偏见,所以不合理的管理将这些小企业推向融资难的境地。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监管系统

小企业的灵活经营是它们赖以应对市场风险的法宝,但也正是它们的优点成了它们在融资方面的限制。许多的金融机构都是凭经验或偏见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划归到缺乏信用的行列,对它们的融资需求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甚至是不作为的态度。即使有一些银行因为向小企业放贷形成了坏账呆账,但它们却也迟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指导或避免中小企业逃避欠款,而是一味依靠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采取统一标准,无论对方是规模多么小的私营企业。另外,尽管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也出台了相关的规章措施,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在政策的支持上就明显的偏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民营中小企业几乎都是象征性的,尤其是在政策性资金的拨付使用上民营中小企业是很难得到。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全是依靠市场的竞争实现的,这无疑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国内不少银行开始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但国内普遍存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整体潜在风险大、企业信息技术滞后、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融资缺乏认识,习惯于从银行获取普通形式的长期贷款,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资源,把融资业务与上下游企业结合起来,针对供应链特点与自身情况安排融资,因而失去了许多融资机会,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国内供应链融资相对集中于汽车、钢铁等少数几个有限的行业,其他多数行业的供应链融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新业务的开发方面严重滞后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供求双方缺乏采取一致行动以优化供应链融资的内在激励机制。

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行业性指导文件可以依据。已经形成的供应链融资中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企业间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及复杂的债务关系,使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面临巨大风险。据相关权威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则在5%以上。

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举债意识强烈而偿债意识不足。在供应链融资中,不择手段大量套取银行贷款并挪作它用,造成银行资金回收困难。有些贷款企业伪造合同骗取贷款,账款付款人拒绝付款,使得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隐含较大风险。供应链融资涉及不同主体和行为,要求法律对各种行为的责任和权利有相应的法律界定,但我国的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法律的滞后也导致信用体系至今仍未有效地建立。

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导致供应链融资双方出现利益偏差。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缺乏相对可靠的信用保证。作为供应链融资双方在融资时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考虑的是安全、流动、盈利之间的统一,所以对融资本身的程序、抵押或担保方式、融资企业资信状况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而融资企业考虑的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当现金流出现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导致供应链融资双方出现利益偏差,直接制约了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有以下几种基本业务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

(二)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并以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服务。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生产商、下游的经销商、融资企业和银行的参与外,还需要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方的参与,负责对质押品的评估和监管。

(三)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是指将物流与金融集成于一体的一种创新服务,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储的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资产为抵押,与银行合作开展的一种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通仓融资模式包括质押担保融资模式和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在融通仓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是主体,同时也是金融与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也是融通仓融资模式中的受益方。在融通仓融资中,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这需要银行加强监管,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对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慎重选择,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

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对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的市场条件下,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实践及其供应链融资模式融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重要的是强化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风险防范,创新供应链融资主体,在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与供应链和产业链配套并为之服务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内供应链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还有待加强,缺乏走向世界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亟须政府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一)建立公共金融服务链平台,以替代部分企业财务人角色

尽快建立由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通过这个平台的渠道和信息,银行能够提供包括授信、结算、理财、资金管理在内的全面服务,以替代部分企业财务人的角色。

(二)从企业内部提升资本运营效率,银企共建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拓展,除了需要银行等机构设计出更完善的供应链融资方案与技术,提供更有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同时还需要企业积极参与银企共建规范的、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力争与核心企业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构建数据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突破供应链融资技术瓶颈

供应链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通过共享信息,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实现链上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 优化配置,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使得物流、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传递与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而且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相关资信评级业务操作,信息查找等功能。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健全授信评级体制和贷款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以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关系为基础的。虽然供应链融资能够有效规避单个企业的风险,但仍然不能消除其中的信贷风险,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是供应链融资的保障。研究制定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同时,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改造,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体制和贷款管理模式。

(五)扩展供应链融资领域,促进供应链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

我国目前推出的各种供应链融资方案都是以商业银行为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供应链直接融资还未起步。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下的供应链直接融资,困扰我国多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改变,供应链融资才能有质的飞跃。

(六)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供应链融资服务规避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对推动供应链融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资产外,还将为银行提供提高信贷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降低和转移银行贷款风险,设置风险防火墙,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依靠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从物流业入手规避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10)

2.祝文峰,韩克勇. 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型信贷模式[J]. 生产力研究,2010(7)

3.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第2篇

中小企业的贸易所得和资产规模都比较小,虽然与大型企业有不少的差距,却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企业自身规模以及当前市场的局限性,使得融资问题十分险峻。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供应链金融因其完整的供应链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文章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着手,比较传统融资模式与供应链金融模式,发现其优势所在,并为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相应的借鉴作用。

2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融资,通过研究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发现其融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以“家族式经营”进行,没有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了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不规范,提供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信息缺乏可靠性,缺乏正常渠道信息披露监管等,这些问题使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更加显著,缺乏信任基础。

(2)缺乏可提供抵押、担保资产。商?I银行把营利性摆在第一位,决定了在进行放贷客户选择时,更加热衷于有实力、风险低、信用好和效益好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能够用来抵押、担保的不动产有限,同时所提供的担保人亦有限,导致中小企业从抵押和担保中获得的贷款十分有限。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企业广泛存在偷税漏税、躲避追债、拖欠账款和拒绝不执行法院判决等不良市场风气。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如果政府能对其进行严惩,增加其犯错成本,也可以规范其他经营者行为。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额度,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3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

(1)融资成本高。传统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高达到10%~12%。另外,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只有98%左右可以顺利地从商业银行拿到贷款。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寄希望于民间金融。但是,其融资成本是商业银行的数倍,有的达十几倍。这虽然可以视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途径,但是巨大的融资成本无疑给中小企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2)银行信贷门槛高。传统融资模式下,企业融资门槛十分高。如果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经营不稳定和业务流程不标准等方面的不足,那想要拿到银行的授信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商业银行还十分关注对公司资产规模、财务计划、抵押方式、可抵押不动产价值等方面的信用考察,以此来判断要不要对公司授信。这样的高门槛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3)融资时间长,手续繁多。传统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处理时,由于审计和评估等经常要耗用较长时间,使得企业经常错失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而且银行会先借贷于资信良好的企业,之后才轮到中小企业,并且条件苛刻,手续烦琐,这极大地拉长融资所需时间。而手续烦琐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银行贷款的审批环节过于复杂,需要在多级机构之间来回传递,这不仅耽误企业需要资金的黄金时间点,客观上也会造成银行的信贷风险。

4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的优势

(1)凭借真实贸易关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借助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小企业可以有效摆脱民间金融的高额贷款利率。供应链操作中,只需有实际和稳定的贸易关系,核心企业可以分享信用到各个节点中小企业,为其担保。继而经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物的管理,银行可以很方便得知中小企业生产贸易情况。只要企业与核心企业贸易关系良好,经营顺畅,一般能很便捷地获得放贷,不用东奔西走于民间渠道,降低了自身融资成本和减少错过黄金投资时机的过失。

(2)转变关注焦点,修复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信贷门槛。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焦点变为核心企业信用和核心企业与其他节点企业真实贸易往来情况,改变了传统信用调查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库存等的情况。而且收集企业情报难点在减少,收集信息成本在下降,银行凭借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估量,可以随时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很好地修复了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双管齐下使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大幅降低,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更加便捷。

(3)优化商业银行融资手续和过程。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贷款范围被扩大。商业银行只需对核心企业信用及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真实买卖情况等进行审计和评估,通过后即可很快对融资企业发放贷款,融资处理过程方便快捷。就融资手续而言,更是变得简易。商业银行凭借核心企业等的信用检查,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配合,监管好中小企业质押给商业银行的动产,可以迅速给中小企业放款,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大幅提高,也优化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

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以中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两家典型物流企业UPS、顺丰为研究对象,阐述与分析了两者在供应链金融应用中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和具体案例,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业务模式、开展条件、组织架构等方面,给出了物流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物流企业 UPS 顺丰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为供应链链条上相关联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活动。其主要模式是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以真实的交易为前提,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这项金融创新业务,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优化企业营运资本。根据Demica 公司 2008 年的研究报告,在当今信贷环境恶化的状况下,有约93%的国际性银行感觉到公司客户对供应链金融的强烈需求。据《互联网供应链创新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万亿人民币。供应链金融总体可分为三种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商业银行服务模式。[3]其中,物流企业主导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供应链金融中资金的提供方,物流企业也往往是供应链金融涉及的所有企业中的核心企业。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论述、对运营资本的影响方面。Hofmann定义了供应链金融、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和供应链金融的模式。García和Martínez对西班牙中小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应收账款天数、库存天数呈负相关。但有关供应链金融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虽然一些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企业自身提供了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案例,但很少有较深入的解析与对比研究。

国内开展早、成果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创新提出“1+N”供应链融资模式。刁叶光和任建标提出了将反向保理与采购订单融资和存货融资相结合的模式,并对国内商业银行开展反向保理业务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李建军和朱烨辰建议将ERP系统引入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接入企业ERP系统接口的权限以帮助银行为企业做出资信评估和融资决策,同时用以缓解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关于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并且主要集中于优势分析、框架构建方面。若以整体角度看待供应链金融的话,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模式机理、风险控制方面,虽然成果显著但也并未对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做特定分析。总体来看,有关物流企业主导模式研究较少、层次较浅,其中中外典型企业的对比研究在国内外更是空白,这与之前国内经济体制有关――非商业银行不得进行支付业务。但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改革,银行卡收单牌照的开放化,“工业4.0”、“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国内的一些非商业银行企业也获得了机会,正抢滩供应链金融市场,包括顺丰、阿里巴巴、京东等,其中以顺丰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业务不断扩大。因此,对物流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是有必要、符合时展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相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就如美国典型物流企业UPS,自1998年起就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现在业务成熟、行业领先。因此,有必要将两个典型物流企业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与顺丰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出各自特点,对我国物流企业提供有效建议。

三、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下UPS、顺丰的运营概况

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中,物流企业作为资金提供方,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信息优势和客户关系优势发展自己。例如,物流企业掌握有抵押货物的准确信息,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为那些面临赊账压力的客户提供短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同时获得相应的回报。

(一)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及业务案例

1.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从1993年开始,UPS推出了以全球物流为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UPS物流集团,统领全公司的物流服务。1998年,UPS资本公司(UPSC)成立,为客户提供包括收取货款、抵押贷款、设备租赁、国际贸易融资的金融服务。2001年,UPS集团资金逐渐雄厚,在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B)后,将其融入原来的UPSC,开始为客户提供各种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存货融资、应收款融资等,FIB丰富的中小企业营销经验也让UPSC将其客户定位为中小企业。2002年,UPS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成立,并将其业务拓展到第四方物流管理。2008年,UPS推出了针对在美国的买方的“货柜融资”服务,该服务主要为其客户提供长达60~90天的融资便利。

2.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 的业务案例――与沃尔玛的合作。

世界著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身为强势的买方,通常会要求东南亚供应商、出口商垫付全部货款,待收到货物后30~90天才会结清账款,这样的行为往往会给中小供应商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有些供应商甚至不敢和沃尔玛公司签订大单合同。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推出了一项能够互利共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该服务不仅可以保证沃尔玛能够延长付款期限,也可以让其供应商利用沃尔玛的信用以更低的利率获得应收账款融资,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图1所示,首先,UPS与沃尔玛及其供应商签订多方合作协议,由UPS作为两者的物流服务商。同时,UPS还扮演了中间结算商的角色,代替沃尔玛与东南亚地区数以万计的供货商进行支付结算。最后,由UPSC与沃尔玛进行最终贷款结算。这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既使得沃尔玛免于和大量供应商逐个进行账款结算,缩短了供应商的账期,也为UPS自身扩大了市场份额,在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上实现双赢。

除此之外,众多中小供应商还可以获得由UPSC提供的为期五年的循环信用额度,以此来帮助他们规避沃尔玛延期付款的风险。对于那些缺乏信用支持的供应商而言,通过UPSC进行融资的成本也是远低于其它融资渠道的。因此,无论是UPS的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还是沃尔玛和其供应商,都得以从中受益。

(二))顺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及业务案例

1.顺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顺丰集团在2015年上半年经历了组织架构变革,现将集团划分为五大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供应链事业群、速运事业群、仓配物流事业群以及商业事业群。在2013年8月,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入股顺丰且持股比例不超25%。顺丰集团早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代收货款服务和物流服务中保价等增值服务;2011年12月,顺丰宝正式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接着,顺丰的金融平台――顺银金融于2013年7月正式获得由央行发放的银行卡收单牌照。在这一阶段,顺丰内部强调虽然其连续获得两大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顺丰的主要金融交易业务还是集中在内部服务,银行卡收单则主要针对与顺丰合作的电商企业等客户,为客户提供支付、供应链金融等服务。2015年3月,顺丰推出了“仓储融资”服务。2015年4月28日,中信银行与顺丰集团达成跨界合作协议,不仅推出了联名信用卡和“中信顺手付”移动客户端这两款产品,双方还表示在O2O应用、社区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顺丰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仓储融资、顺丰保理、订单融资和顺小贷这四个产品实现。

2.顺丰的业务案例――与天猫某知名企业的合作。

某知名品牌在天猫商城的商的采购周期为每周一次,销售周期为半个月。虽然销售额迅速上升,但由于资金的缺乏,该商的贸易规模始终难以扩大,这是因为该商主要是依靠网络销售,没有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进而导致其很难获得银行贷款,面临融资难题。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该商是顺丰的分仓备货客户,故其获得了由顺丰提供的100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和1000万元的仓储融资额度(指信誉良好的电商,可以通过抵押其存放在顺丰仓储中的商品,获取顺丰提供的质押贷款的服务),使该电商企业可在授信范围内随时提款采购,顺丰提供贷款后,电商进行采购并将采购的商品存放在顺丰的仓库内,然后通过销售的回款来偿还贷款。顺丰不仅可以提供100万至3000万的贷款金额,还能为电商客户的采购及销售提供资金、仓储、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如下图2所示。其中,成为顺丰的电商客户需符合顺丰的审核标准:其商品须存放于顺丰的仓库中,并由顺丰完成派送。与银行相比,顺丰能够为电商提供更低的融资利率,并且为不同的电商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电商可以让顺丰先发货,再还款,这样不仅可以做到随借随还,还可以结合顺丰的代收货款业务直接冲抵贷款,免去自行安排还款的流程。

四、UPS与顺丰的相同点解析

(一)业务模式本质相同

UPS和顺丰都是以货物与企业信用作为融资依据,都是物流企业设计融资方案并提供资金,并且都是从两方面盈利:仓储费用与融资费用,两家物流企业都是方案实施过程中融资抵押物的实际掌控者、是信息渠道建立者和信息掌握方,两家公司除了主导融资准备过程中对象的选择和方案的设计外,还担负着确定融资实施过程中融资利率、融资规模及还款方式等的责任。

(二)自身开展条件相似

两家物流企业都是基于物流速运及物流结算开展起来的,并且仍将其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在开展过程中,都拥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上的优势。首先,在物流方面,两者都拥有高效便捷的设施配备、标准化的物流流程;在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两家物流企业不仅拥有大量的历史交易数据、支付交易数据和物流系统信息,还享有来自于B2B交易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可以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进行评价和评级的数据。

五、UPS与顺丰的不同点解析

(一)发展战略相异

两者发展战略不同。顺丰相比UPS多了商流方面的发展,包括顺丰优选、顺丰海淘等,顺丰指出这些板块支撑着整个顺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UPS则在国际范围内不断扩张供应链金融业务,如2007年UPSC宣布与上海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招商银行合作,推出“UPS全球供应链金融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发展战略有所区别,UPS更偏向于横向一体化,而顺丰则更类似纵向一体化,后者进行的是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延伸企业集团主导模式的一种探索。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组织架构不同

UPS收购美国第一银行,成立UPSC,相对来说金融业务成熟、风险控制能力强。而我国经济环境决定了顺丰无法收购银行,故其成立了金融服务事业群,专门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但顺丰近期的表现,无论是2013年中信集团的入股,还是2015年4月与中信开展合作,都显示了其在金融领域与中信合作的可能性。总结来说,UPS收购了银行,顺丰则会是独立开展业务或是与银行进行合作。

(三)外部环境差异大

首先,两者处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它们在开展业务上的差异。其次,两者处于不同的竞争环境中,美国电商发展成熟并已配备较完善的系统,如亚马逊、eBay等,因此,UPS的竞争对手强,其所处市场趋于稳态。而中国电商起步较晚,虽然京东、国美等电商也迅速崛起,但像天猫等大型企业仍以顺丰作为首选,因此,顺丰仍是行业内物流的领先,其所处市场处于急速上升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六、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发展战略

物流企业选择如UPS的横向一体化战略还是顺丰的纵向一体化战略,都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市场竞争状况、未来趋向等综合度量。UPS选择横向一体化战略,就意味着其现阶段难以实现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顺丰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其新增业务就要受到市场已存在并已专业化的产品的竞争,如其旗下网购服务社区店顺丰嘿客就远不如预期设想的效果。物流企业选择发展战略,还要考虑企业投资负担、市场时机、业务擅长与否、能否在不同的业务领域直接与不同的对手进行竞争、行业状况等因素。

(二)衡量入股还是独立

无论是物流企业收购银行,还是银行入股,银行成熟的配套设施和富有经验的人才都会成为物流企业的极大助力,而且银行还可以和物流企业共享客户。其中收购银行能实现信息完全对称,管理方便,银行入股则信息对称性稍弱,管理复杂,但要比前者少去用于收购与运营的大笔资金。物流企业若独立开展业务,则需大量用于提供融资的流动资金,客户也主要是原有仓储客户,此情况下信息完全对称、管理协调难度小,但计划与操作过程难度较大。因此,物流企业应衡量自身资金、客户、信息共享、管理情况,决定银行入股还是独立开展供应链金融。

(三)呼吁体制完善、把握市场机遇

首先,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呼吁相关改革,包括相关法律的健全、管理机构的明确化;其次,在新制度、新方案出台时,物流企业应积极研究新对策、新计划;最后,在当前供应链金融拥有巨大市场与发展潜力时,物流企业应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能够精确实时把握抵押物状态的领先物流技术、与客户端直接接触的宝贵机会、强大的资金实力等,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超峰.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

[2] Hofmann E,Belin O.Supply Chain Finance Solutions[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1.

[3] 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

[4] Hofmann E.Supply Chain Finance:Some Conceptual Insights[J]. Logistics Managment,2005(1).

[5] Juan P G, Martínez P. Effec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rial Finance,2007(2).

[6] 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应收款融资

一、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通过分析供应链内部结构组成的基础上,使用自偿性贸易融资信贷的交易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公司,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变量,如直接工具提供信贷支持因供应链的不同节点和其他结算、金融等综合金融服务。涵盖了中小企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供应链下游分销商等等环节。

供应链融资针对不同企业在供应链融资有不同方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供应链中的不平衡的情况,同时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机制转变商业银行的信贷调查,将原来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分到整个供应链,采用整体调查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原始的孤立的静态检查单个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供应链金融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对产业经济进行了有效整合的同时,也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延和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受到了银行、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广泛认可。

(二)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分析

商业银行(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供给方)、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银行的战略合作者)、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直接服务对象)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的合作对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它通过将风险和收益进行分配到商业银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保持供应链金融的正常运行。

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系统资本提供者,它一边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密切,控制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水平和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依靠物流企业融资在预付账户的不同阶段,库存和应收账款,协助管理。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系统扮演的角色是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核心企业通过广泛的融资渠道以及强大的资金实力来控制上游和下游企业,核心企业是建立整个供应链效益的组织者和管理层。中小企业可能在供应链的上游或下游,也可能是供应商一个销商。在资产水平方面,中小企业应收帐款和预付款以及信用水平远低于核心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紧张局面。在供应链金融体系,物流企业主要提供货物验收入库,保护、监管和其他服务的第三方的角色。

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是利用未来应收账款进行向银行作为抵押贷款的一种贷款手段,向商业银行的贷款申请。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有很多部分是主要有三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保理融资证券化融资和应收账款。

供应链财务应收款融资是中小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商品,利用关键企业通过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商业银行贷款。企业融资模式中,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债权、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企业和主要骨干企业视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如果不偿还贷款,按照合同期满,核心企业需要向商业银行赔偿损失。

三、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

违约风险即,在融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违约的概率。当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或中小型企业无法偿还贷款造成银行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严重偏差,造成银行资金无法收回形成死账坏账,发生担经济损失,这种损失的发生几率将评估违约风险大小。供应链金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管理不善的恶化,资本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中小企业不能按期支付银行贷款,核心企业资本运作,市场份额减少,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导致它不能完成交易。因此,尽管金融供应链融资本身必须应收账款融资进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优化,但仍是当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风险应收账款融资的承诺。

(二)操作风险

因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链设计过程和部分重要环节疏忽和非标准操作将有可能导致资金风险和异常。所以在工作过程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一个是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制定贷款计划,但相关人员未经许可将资金用于任何其他用途,导致付款亏空不能即使归还银行贷款;第二,中小企业提供核心企业必须的资金折扣,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业务人员根据未能根据拟定的折扣操作,为了得到更多的奖金和佣金,按全价或的更高的价格,导致价格高于实际的所需的最终价格。

(三)道德风险

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由于这种融资成本较高,为了弥补这部分的利率上升,导致融资的高成本,企业会要求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风险,道德风险的风险。银行需要鼓励中小企业选择最佳的银行投资项目。现实情况是,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较低,通常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和操作的不规范化使得,银行根本无法统计该企业的真正财务状况;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有效遏制由于投机和的监管而不能有效预防声誉成本几乎为零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此外,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固定汇率的成本导致了缺乏灵活性,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促进作用

(一)供应链金融可以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主流是供应链的生产方式。这种模式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公司品牌、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创新技术开发、推广上,而中小企业则注重于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低附加值的环节,形成中小企业的贸易利益和产业稳定的利益分配系统,中小企业始终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生产和操作。

(二)物流公司和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共同参与

供应链金融下银行金融服务、通过与电子上午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安全防护功能。物流公司作为专业物流供应链服务供应商,如货物存放等传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必须通过扩大担保的业务范围,包括机构客户预付货款和收集办公室和其他金融服务。

(三)供应链金融形成借款企业、银行和债务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

供应链金融促使核心企业与银行合作,所有成员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是基于一个真实的贸易背景下并且为双方提供金融服务,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形成了企业和银行借款和债务的利益分享机制,有利于银行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

(四)银行的信贷评估程序得以简化

供应链金融模式受到各个行业的广泛好评,银行将首先评估行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市场份额,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银行的信贷评价程序很庞杂,但基于供应链金融可以大大简化评估程序。

参考文献:

[1]郭舒萍,温闻.应收账款质押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探索―以浙江为例[J].浙江金融,2012.

[2]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

[3],邱红星.供应链仓储物流金融服务定价模型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企业供应链金融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供应链融资是从供应链角度对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本文对供应链融资的模式进行分析,针对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融资路径。

关键词:融资 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路径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更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瓶颈之一。银行为中小企业放贷存在顾虑,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服务,同时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量大、复杂程度高,这也对银行工作的效率和成本提出严峻挑战,对此,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不断推出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融资模式就是中小企业选择它的供应商和销售商组成供应链,借助供应链的协同优势和信息平台,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方法管理企业的融资,并根据企业用资情况随时进行监督。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供应链把单一的中小企业融入到一个共同发展的组织中,它既有效地避开中小企业规模小和风险大、信息不透明的劣势,又充分发挥其管理灵活、易监督的优势,使得原来受规模限制的融资方式可以运用,缺乏担保体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银行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增加利润来源的新领域。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保兑仓融资模式。在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经常需要向下游企业支付预付账款,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用来支付预付账款的融资,才能获得企业持续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等。保兑仓业务是在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买方以其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作为质押,由银行控制其质押品提货权,买方向银行申请相对应的授信额度,由银行向卖方或买方提供银行承兑汇票的一种金融服务。

融通仓融资模式。所谓融通仓,是将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仓储服务三者予以集成的一种创新式综合服务,它有效地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组合、互动与综合管理。融通仓融资服务模式一般分为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和质押担保融资模式两种,信用担保融资模式是商业银行以物流仓储企业作为授信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经营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为其核定授信额度,物流仓储企业再依据与其有长期合作往来关系的企业资信状况提供信贷额度,为合作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合作企业存放于仓库内的商品作为质押或反担保,保证其信用担保的安全。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并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企业产品销售阶段,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中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供应商将货物卖给客户,若客户不直接支付现金则产生应收账款,直到某期限后才能收回现金。由于应收账款是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都具备的,这一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适应面非常广。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拥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的信用,所以银行在其中的贷款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是指处在供应链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供应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风险对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状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独家供应商的风险和物流配送的风险。供应链管理一般采用的是独家供应商供货,这就不可能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供应商在供货上出现差错(缺货、时间延迟、质量不达标等),就必将导致整条供应链出现危机,供应链上的其它环节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同样,生产过剩和运输过程的不稳定,在整条供应链中将会造成物流配送的延迟,并由此导致供应链物流的中断,影响到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运营。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现行银行信用评级系统模型中,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本能力在系统评分中占较大比重,而各家银行数据模型风险偏好在这方面都较为趋同,因此依据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来评定的信用等级会出现普遍偏低的状况,银行再次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和历年来的往来记录为其进行等级调整的幅度也十分有限;另外,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正常渠道的信息披露监管,所以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往往不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着眼于企业短期的利益或目标而不完整的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企业为了避税等因素导致财务信息不实、报表数据质量有限,金融机构通过这些报表很难了解企业内部的真实情况及商务往来的真实背景;由于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公司会尽可能有效地调动与调配资金的使用,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充分的使用资金,企业可能尽量增加融资期限,延长或拖欠企业贷款的偿还。

法律、法规与制度不完善的风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不健全。迄今为止,还未有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帮助其有效融资方面还是一个立法空白,不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虽然近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分析

改善供应链融资结构。为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应该对供应链内融资成员结构进行重组,选择与核心企业联系密切、交易频繁的企业进行融资,避免选择位于供应链条终端或始端的企业,以便金融机构及时进行关注与跟踪。在供应链金融中,将信贷投放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供应链企业中,避免投资过于集中来分散风险,并选择一些相对信誉良好、运行稳定、信息透明、柔性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融资,优化供应链融资结构。

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和贷款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和需求特点,建立起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体系。商业银行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标准,研究制定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银行评级应当从注重企业的资产规模变为更重视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注重针对中小企业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交易活动的评级,客观地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为中小企业平等地获得银行贷款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商业银行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贷链条,优化授信流程,提高信贷审批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打造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面对日趋壮大的供应链模式和日趋复杂的供应链结构,借助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管理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企业的服务机构,准确、及时、便捷地了解链条上节点企业的信息并据此作出决策,对维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十分重要,同时各节点企业通过系统平台,增加信息交流与了解也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信息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因素,它能让管理者在更宽阔的视野中作出最优决策,信息技术的收集和分析功能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最佳的供应链决策工具。

金融机构要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物流平台。由于动产的流动性强以及我国法律对抵质押担保生效条件的规定,金融机构在抵押或质押物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管、抵质押手续办理、价格监控乃至变现清偿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要避免对物的流动性损害的前提下,对流动性的“物”实施有效监控,将系列与银行业务相关的“物控”环节外包给特定的专业公司(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成为了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必由之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动产抵质押物监管、资产变现和货运等方面具备优势,其专业化的服务有利于降低银行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防火墙,既拓宽了银行的授信范围,也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要鼓励金融机构与有实力的物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分支机构以及地方物流公司建立起紧密的业务合作渠道,开展多项业务合作,共同搭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物流平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