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指标 财务风险控制

一、前言

高科技企业由于其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难度及不确定性,在经营和财务上存在高风险性。本论文根据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告,研究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数据,并与一般企业财务指标标准值相比较,总结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特点,为高科技企业财务结构优化与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样本及财务指标的选取

1.样本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本论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企业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和方法》的修订文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企业所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范围、大专学历以上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研发费用占企业总资本的比重。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沪、深两市中选取了83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并将这些公司按行业分为四大类:电子类(21家)、计算机类(19家)、通信类(21家)、医药类(22家)。根据这些公司2004年年度财务报告所公布的资料,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和比较。资料来源于由中国证券报监制、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2005上市公司速查手册:年报大全》。

2.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本论文决定采用如下评价指标(括号内数据为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

三、高科技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上述公司2004年年度财务报告所公布的资料,计算得出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值,并将其与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1.高科技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特点

(1)盈利能力来看:绝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都低于一般企业的资产标准值,但绝大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大于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主营业务利润率大于0.1企业仅有14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6.9%,其中电子类企业有6家,相对其它行业企业而言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而通信企业只有1家住营业务率超过0.1,可见高科技企业虽然主营业收入虽然很高,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所带来的净利润却不是很高。

净资产利润率大于0.08的企业有15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8.1%,其中仍然是电子类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医药企业只有1家,由此可见高科技企业的权益资金不能带来很高的收益。

但绝大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大于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超过标准值0.15的企业达到62家,占企业总数的74.7%,其中医药企业就有20家超过0.15,所占比例最高;但是计算机企业只有8家。由此可见高科技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2)从偿债能力来看:虽然绝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低于一般企业的资产标准值,但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却低于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

根据上表发现资产负债率大于0.7的企业仅有5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可见高科技企业负债率都不高,也就是说高科技企业的长期偿债风险不是很大。

流动比率大于2的企业有1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1.7%,计算机类企业有7家所占的比例最高,医药企业却只有2家;速动比率大于1的企业有36家,占企业总数的43.4%。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高科技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都不是很高,可见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即存在一定的短期偿债风险。

(3)从资产管理能力来看:多数高科技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低于一般企业的资产标准值,但其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大于一般企业设立的标准值。

总资产周转率大于0.8的企业有17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5%,其中计算机类企业有7家,相对其他行业企业而言比例最高,而医药企业却只有2。以上数据说明高科技企业的销售能力不是很强。

但是高科技企业存货周转率大于3的企业有53家,占企业总数的63.9%,应收账款周转率大于3的企业也有58家,其中医药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以上数据说明高科技企业的存货占用率较低,流动性较强,存货转换为现金的速度也比较快,而且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也比较快。

(4)从现金能力来看: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的现金能力比较差,其经营现金流动资产比、经营现金总负债比、经营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比、经营现金总资产比低于一般企业的资产标准值。

仅有4家高科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动比率超过0.5,占企业总数的4.8%,这说明高科技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太低;经营现金总负债比超过0.25的企业只有6家,占企业总数的7.2%,由此可见高科技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不是很强;经营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比超过0.2的企业仅有7家,占企业总数的8.4%,此数据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不高。

2.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1)盈利能力。电子类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相对其它行业企业而言是最高的,而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却相对较低,可见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电子类企业主营业务所带来的净利润比较高,而且其权益资金所能带来的收入较高,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医药行业情况恰好相反,通信类企业与计算机企业居中。

(2)偿债能力。没有一家计算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0.7,可见计算机企业的长期偿债风险不是很大。在四类企业中,计算机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最大,可见其短期偿债风险最小,而医药类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最大。

(3)资产管理能力。计算机类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相对其它行业企业而言最高,而医药企业最低,这说明计算机企业销售能力较强,而医药企业的销售能力却较差。

在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方面,医药企业比率最高,通信企业比率最低,这说明医药行业存货占用率最低且流动性较强,存货转换为现金的速度也比较快。

(4)现金能力。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行业的高科技企业的现金能力水平基本一样。

四、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发现导致我国高科技企业较高财务风险的原因。为了控制高风险,现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其主营业务收入、权益资金的管理,提高高科技企业主营业收入所带来的净利润,使高科技企业收益提高,并有足够资金用于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2.加强流动资产管理,优化流动资产结构,提高流动资产的营运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来说,应适当降低现金比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切实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加强企业销售能力,提高企业总资产周转率。

4.加强企业现金管理能力,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以提高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以及高科技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军 王 韬: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方法.理论探索/四川会计,2001(10)

[2]韩志丽:高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风险与防范.商业研究,2006

[3]达潭辉: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特征统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10

[4]李道波:科技型企业财务预警实证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引言

如今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以及风险,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要从产品业务的市场份额入手,也可从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来考量。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时,需要对所处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形成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并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还有欠缺不足的地方,比如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采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但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业的账面流动资产或者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但是毕竟难以完全代表企业的实际现金流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了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和存货周转速度等,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用简易的指标设计很难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描述。除了衡量各类财务风险所需的具体的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还存在不足的是指标体系的建设,即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中,对财务指标的归类不合理不全面,也很难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

(二)对现金流量的重视不足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的一个不足是,评价体系中主要包含了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但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而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里面对现金流量数据的使用相对来说较少。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在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有的调整,这些信息存在被粉饰的风险。而现金流量表由于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并采用收付实现制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所以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现金流量数据的应用较少,所以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反应出来。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度不足

为了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对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就不仅仅会涉及到财务类指标,非财务类指标也需要纳入到该体系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因其产生受到各类因素的广泛影响,所以只使用财务指标这样的风险评价体系是不健全的。但目前部分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中,对非财务类指标的重视和使用不足,不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达不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

要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首先需从具体的指标设计入手,使之能够尽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于偿债能力指标的设计,除了使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等反应来自静态报表的信息,也可更多的使用现金流量指标,毕竟用于偿还债务的还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对于营运能力指标上的改进,比如可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通过应收账款平均账龄进一步调整。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改进,可考虑增加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其次,除了各类财务风险具体指标的设计以外,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还可从对财务指标的合理归类方面去改善,以避免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使得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二)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密切结合使用,可使风险评价体系更真实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提高企业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这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可适当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相应的引入一些指标,如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该指标相较于一般的利息保障倍数,即考量息税前利润对企业所承担的利息覆盖能力,前者是从企业能够提供的现金流角度去衡量企业的支付利息能力,而后者是从企业的利润角度。多个角度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准确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三)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指标的构成应既包含财务类指标,也包含非财务类指标,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影响因素分布广泛,因此企业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从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创新研发能力、行业市场竞争地位等非财务类因素加强分析,有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达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完善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需要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需要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第3篇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 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 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 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五)财务风险的分析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 财务风险管理 策略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财务的结构不够合理、融资手段不够恰当,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偿债能力缺失、经济效益减少的风险。对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因此,管理者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不断降低风险,但不能够真正地消除风险。通常,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有筹资、投资、资金运作等几个方面,与此相应,企业就要面对由此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而医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不仅有企业的一般性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医疗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的医院管理制度必然会不断向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向发展,医院的财务活动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许多不能预料、无法控制的因素都使得医院的经济收益有差异与损失,医院的财务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大,这些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二、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财务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辨别、监测、分析财务风险,在这个基础上对风险有效地进行处理,用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保障的管理方式。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有针对性地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通过辨别与分析医院当前的风险,以便确定何种风险是能够忽略的,何种风险则是要重点防范的。主要是要抓住风险的重点,在当前的风险现状下,保证能够实现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就医院的财务管理发展状况来说,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能够适应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的专门体系,以便有效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及防范。下面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财务比率的最佳值,在财务管理中一定要防止这些指标数值过高或者过低,如果指标过高或过低都必须要引起医院财务管理者的重视。

财务管理者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与管理时,一定要特别重视现金流量这一指标,由于现金流量指标是医院的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一指标在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却常常被忽略,下面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几个主要的现金流量指标:

(1)现金的流入和医疗的业务收入之比,这个指标是现金流量的净额和医疗业务的收入之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医院业务收入的净现金量,如果这个数值能说明医院获得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个值越大获得现金的能力越大。

(2)现金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一指标是流动负债和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比率,这个值越大,则说明医院在短期内的偿债能力越高。

财务管理人员在以上各种财务指标进行时,一定要关注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因为只有把这些相关的指标关联起来观察与分析,才能发现隐藏在财务指标内部的风险。同时,医院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把预警系统真正地落实到医院日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及时地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找出风险的根源,利于及时避免风险的出现。

三、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重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当前有不少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的防范意识,许多医院根本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的预警体系。同时,如果医院的领导者们能深刻地认识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从根本上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就要加强和深化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从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观念出发,积极预防和应对财务管理风险。而对于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就要求医院在在追求成本节约的同时,必须要有比较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计划和方案,重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二)不断提高对医院外部经济环境的应变水平

虽然外部的经济环境很难预测和控制,但是医院可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建立和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其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应对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在这些手段中,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医院的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绝对不能仅仅沉迷于暂时的良好业绩,而忽视潜在的危机,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医院对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也需要不断的提高,通过对最新医疗卫生政策与改革的及时掌握和分析,了解医疗市场发展和变化的最新趋势和根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手段进行改革与优化,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财务风险反应机制,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标。

(三)加强对预算的绩效管理和对预算的控制

不断加强对预算的编制、计算、分析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明确的预算标准和明细的预算项目。这就首先要对预算的编制、核定及执行等程序进行规定。严格地控制和分析预算资金的支出与运用,以确保医院预算资金的支出可以有章可依,并进行预算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分析与控制预算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不断加强内部的会计控制与审计的监督

要加强医院的会计控制与审计的监督,第一,要做的就是严格依照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合理而正确的财务核算,并分析和上报核算的具体结果,以便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财务风险;第二,在医院的财务活动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对资产管理重要岗位的监督和控制,并对相关的控制点做出有效的监督和预警,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引起财务风险的隐患,并彻底消除隐患;第三,不断加强对医院的重要会计事项和财务活动的风险评估,并全程监控有可能发生意外风险的事项。

(五)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财务风险决策体系

医院领导者的决策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根据和核心,也是出现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改进领导者决策的方法,避免出现主观臆断,尽量用科学而合理的决策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有些医院的领导者只靠主观判断做出决策,常常导致决策的失误,这不利于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医院的领导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选择最佳的决策,促进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艳霞.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们[J].经济师,2009(09).

[2]孙国伟,李大力.完善经营成本控制与强化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6(07).

[3]殷积琴,王琥琳,潘吉铎.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J].卫生与科学,2006(05).

[4]叶菁.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及其综合治理探讨[J].当代经济,20l0(06).

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指标

务预警系统是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提出的管理系统,其预警对象是企业的筹融资、投资、营运和关联交易等活动,是企业的经营状况、环境变化等因素在财务上的反映,它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资金安全性和盈利性分析。它的整个预警监测必须以风险预测为重心,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揭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从源头上阻止或减少企业危机发生及损失。所以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是亟为重要的。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简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内涵。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感到了风险的威胁,这要求企业不断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以谋取超出社会平均报酬水平的超常收益,这种利用机会的同时又时刻面临着财务失败的风险、面临企业生存的危机。事实上,不论哪一种职能管理的失误,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风险上。因此,揭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刻把握企业财务状况是避免财务危机、防止企业破产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二、企业运用财务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警模型的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

虽然企业已经逐步认识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可以成为防控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但是很多企业将财务预警系统作为独立的财务子系统,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系统的任务交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这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也不高。

(二)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没有做到灵活选择财务指标。

企业除了要关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也应格外关注。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相反,如果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现金支付能力极差,则可视为严重的财务危机。在美国学者Altman的Z值模型和ZETA模型的多个重要指标中恰恰缺少了现金流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而大多企业在构建模型时大多采用Z值模型和ZETA模型,并且没有做到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改进原有的财务指标。

(三)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不够。

当前,常用的财务预警模型在选择自变量时均采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在评价方法上均采用数学评价方法,这使得财务预警信号较为客观和精确。但是,财务预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高低、财务人员的认识深浅、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等非量化或主观性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因此,结合定量分析方法,管理者们也要考虑到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判断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对企业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议

(一)扩大数据来源,提高财务预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我们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大都是套用国外理论,根据上市公司的资料确定合理的系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我国证券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在利用上市公司财务资料进行财务预警研究时经常面临市场容量小、数据来源少等问题。要不断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需进一步拓宽数据渠道,从更广的范围,如非上市企业等角度进行财务预警的研究。

(二)根据行业特征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

我们在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不能仅仅依靠拿来主义,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环境,淘汰不适用的指标,增加更能反映本企业实际问题的新指标,合理调整相关权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评价标准。例如,地勘单位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企业化经营的进程较短,加之行业的特殊性,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与其他较早进入市场的市场竞争主体相比其财务风险管理的任务更重。这就要求地勘单位一方面将不能适应实际的原始财务指标进行创新性的重新组合,以更加综合的指标来代替原始指标,选择其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参与模型的计算,这样做可以保证财务比率指标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机理,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财务风险,以建立各级管理人员能直观识别风险的符合地勘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财务指标预警体系。

(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是预防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现代企业管理也应更加注重一些非量化因素,如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状况、顾客满意度等。因为这些因素无需完整的数据资料,需要凭借人们的经验对财务风险的趋势进行定性分析,有时比定量分析更加可靠和有效。因此,如果能结合非财务指标,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价,财务预警模型的效用就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时,企业不能忽视定性分析和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否则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不全面和不准确。

四、结语

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在现阶段还处于探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一些探索,期待能对具体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