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与成因

1、含义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即使医院蒙受损失,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也就是说广义的财务风险涵盖了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及处理生产关系所带来的风险,因为生产经营所涉及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所以财务风险也就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2、成因

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产物,不同的财务风险具有不同的成因,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1)医院财务风险的外生原因。医院的理财环境,即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医院外部条件,是医院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不确定性,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一方面它们可以为医院的顺利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形成外部环境所必须的财务通道,另一方面,它们又会对医院的经营提出挑战。(2)医院财务风险的内生原因。医院管理制度、筹资结构、投资项目优劣、或有负债及信用情况、理财人员素质、经营者道德约束等方面的问题是医院财务风险的内生因素。比如在筹资环节,如果医院使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的比例不合理、债务期限安排不合理或发生汇率和利率变动,将导致医院所有者权益下降的风险和医院不能到期偿债的风险。投资环节,如果医院发生盲目投资、扩张、追求高速发展,盲目多元化等问题,使投资不能产生预期效益,将引起医院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风险。资金回收环节,权责发生制下,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并不代表利润的实现,在对客户信用缺乏了解和控制的情况下盲目赊销,将造成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资产长期被占用,严重影响医院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特性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医院财务风险特性主要有两个。

1、客观性

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其具体表现为:工作量的非预期下跌;医院规模异常扩大;医院盲目多元化经营导致不平衡增长;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贷款;医院内部缺乏监督机制,使一部分管理者损害医院利益;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人才频频跳槽等等。

2、全面性

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医院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但瞬息万变的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医院的决策失误,管理失当,从而使得筹资成本过高,筹资比例失当。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入使用,不能取得效益,或虽投入使用但不能赢利,反而出现了亏损,导致医院整体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没有出现亏损,但赢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但低于医院当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资金回收风险,即由于利润分配活动而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风险。其表现在两个方面:收益确认的风险;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它破坏性强,风险成因复杂,其总体水平是由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水平构成的。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医院外部的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医院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医院之外,但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医院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如2002年末袭来的那一场SARS病毒,对于医院特别是我们六院的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期间,患者就诊和住院的人数直线下降。如果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会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作为医院的财务人员应对这种突发事件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平时留有充足的留存收益,以备资金周转困难时使用。

2、收支不平衡导致财务风险

医院属于国有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是“政策依赖型”单位,但是如今国有事业单位正要面临体制改革,因此医院未来也会经历一场类似国有企业般的改制,从以往的“政策依赖型”转变成“市场导向型”。这对各个医院来说,是不得不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医院竞争力,使自己的医院在改制后仍能占有一定的医疗市场份额是极关重要的。除了关注医院的收入外,开源节流,严把支出关是必要的。

3、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财务工作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如果单位的内控制度混乱,就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4、会计电算化为财务带来的风险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会计人员从以往繁重的传统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使会计工作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准确性,它是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但同时又是一种犯罪舞弊的利器。 以往一些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造成的损失也是触目惊心。 舞弊者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对输入进行操纵、非法修改文件、篡改程序、非法操作。

5、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和规定置若罔闻,对人员间互相控制和制约的流程不了解、不重视,思想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旧观念,一旦出现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舞弊的现象,则会给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必要的,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四、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措施

1、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是医院财务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风险,因此应关注这些变化,防范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医院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积极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2、实行成本核算,使资源优化配置

“成本”这一词一般多见于企业,对于属于事业单位的医院来说,仍然算一个新名词。近年来,一些医院逐步开始重视成本核算,并成立了相关科室,但是成本核算在医院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体系。财务科在年初应做出全年预算支出计划,指标下达到各科室及管理部门,科室的卫生材料消耗、水电消耗根据定额计划下达指标,节约可给予一定奖励,超支扣发科室奖金,这样各科室成本费用与收入状况和科室效益相挂钩,可以减少浪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1)明确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应符合医院的财务目标,而医院的财务目标又要依据医院目标。由于医院的运营目标是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卫生资源,取得最优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风险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医院价值的。(2)实行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从每个理财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财务计划和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处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4、增强风险意识

(1)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领导层在思想上应对潜在的危机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学会分析医院的财务报表信息。在医院效益好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被一时表面的良好业绩所迷惑。尤其是在医院面临危机的时候,风险意识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医院的管理层风险意识增强了,才可能引导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的防范工作,才可能真正在医院形成全面防范财务风险的局面。(2)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医院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品质不好的财务人员对医院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应不断地完善医院的财务机制,把财务风险管理推向规范化!科学化。重大问题必须有管理层负责人参加,制定和完善对财务人员的激励措施,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5、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医院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黄国玲: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机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3).

[2] 李建军: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J].中国卫生经济,2005(9).

[3] 郑大喜:医院财务危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4).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企业利润或股东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2.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 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 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企业并购行为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交易案例数量超过4450起,披露交易规模1.56万亿元,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783家。较2013年同期的1189起,5023亿元,分别增长274%和210%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保持企业稳定增长,并购是一条捷径,也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然而企业并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投资、融资活动,财务风险不可避免的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即并购定价、融资、支付和财务整合等财务决策以及其他因素,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与困境。因此,企业并购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企业由于并购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有着众多观点。杜攀(2000)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是企业因发生并购活动而对资金的需求所引起的筹资风险和资本结构风险。史佳卉(2006)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由定价、融资、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的价值风险的集合,是由风险诱惑效应和风险约束效应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的严重偏离。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见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在于并购活动中筹资、融资决策所带来的偿债风险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了预期价值的实现。

(二)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变化性

企业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变化,从而使得与之相伴的财务风险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宏观方面, 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微观方面,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在时间上、范围上或者单独存在,或者交叉叠加,这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变化性是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2、信息不对称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 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另一个因素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或目标企业管理层对信息的故意隐藏,导致并购方对其盈利情况、或有负债情况等都无法了解或准确估计其真实价值,误导做出错误决策,甚至导致并购失败。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是指在对并购企业的价值估值时,其估值的金额是否公允。在确定目标企业后,购并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从而形成并购价格。这主要的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此外,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外部因素干扰等种种问题。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融资能力风险以及融资方式所带来的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偿债风险、股权稀释风险等。企业并购融资可以选择内部融资或外部融资,通常可采用的有自有资金、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融资渠道。由于并购双方的资本结构不同,在对外融资,特别是债务融资时,通常需对目标公司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和维持正常经营资金量,进行不同投资回收期和借款结构的匹配。如果债务融资的资金需要量与期限结构没有根据并购资金需要量与资本结构的现状来安排,就会因并购后利息负担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支付风险

1、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 再次,从目标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现金支付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换来实现的资本增益,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有些企业的股东可能不欢迎现金支付方式,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带来相关的风险。

2、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

并购企业将本企业的股票或以新发行的股票作为价款付给目标企业股东,会导致股权稀释风险。目标企业的股东如果拥有了控制股权,就可能反客为主,成为新公司的控制者。采用发行新股来换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意味着参与分配利润的股份增加,原来股东的收益就会被摊薄,稀释股权,减少每股净资产和收益,造成股价的波动,给公司业绩增长带来压力。

3、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

并购企业通过大量举债融资购得目标企业的全部股权或资产,然后又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杠杆支付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有其自身的风险。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

不同支付方式的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四)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方需进行包括财务整合在内的企业资源要素的系统性安排,使得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进行运营。财务整合的风险在于并购双方财务制度、机构设置、财务理解等一系列的不同所带来的矛盾而导致。另外财务整合过程中,并购商誉的减值风险也是尤为突出。如2015年4月12日,创业板龙头蓝色光标(300058.SZ),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蓝色光标预计亏损超1亿元,这也是蓝色光标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巨亏原因缘于其境外参股子公司Huntsworthplc2014年财务计提商誉减值,蓝色光标因此受到约12764万元牵连。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充分收集信息,降低企业估值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包括投行、经纪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从而采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二)统筹安排融资方式,灵活选择支付方式

当并购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遵循融资成本最小化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资本结构,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自有资金充裕时,是首选,其次是债务和股权融资,推算偿债的零界规模,合理考虑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采用股票融资时,要充分考虑股权稀释问题。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统筹安排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可采用灵活的支付方式。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三)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若降低流动性风险,则流动性降低,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四)加强财务整合,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后,应将低效资产剥离、优化组合,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实现资产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公司应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实行一体化的财务支付、预算管理和资金运作。加强对并购商誉的减值测试和提前预判分析,降低因商誉减值导致企业利润波动而带来的市值损失风险。

参考文献:

[1]杜攀.企业并购风险的研究[J].中国建材,2000,(2):18-20

[2]胥朝阳.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2-70

[3]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6

[4]周平根.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金融经济.2008

[5]张丽.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投资缺乏科学性

 

0 引言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的有52家,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200%)。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1.2 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1.3 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1.42万亿元,占流动资金的36%。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50%的有37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2 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2.1 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2.3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2.4 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1 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 

3.1.2 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①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②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③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④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隐藏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类企业的财务决策通常也是在不确定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决定的。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只要认真研究,把握财务风险的规律,研究出解决方法,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小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无限度的负债经营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负债融资造成的。对中小企业来说,负债经营具有两方面的相反作用,合理范围内的负债经营运作,有利于其降低运营成本,并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给股东带来收益。相反,如果负债经营无恰当管理,还债安排不当,必然会加重企业的经营负债压力,财务成本肯定会增加,无形中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危机,甚至加速企业倒闭破产的速度。

(二)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

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内部财务风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随着我国经济整体环境的变幻莫测,中小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出现了短缺状况。货币贬值,导致成本升高,利润下降,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结果。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但也带来了风险。一旦财务管理系统无法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压制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虽然都建立了一定的财务管理系统,但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相对较低,没有高素质的财务队伍,自然就缺乏坚实的财务专业技能,在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上就会做得比较差。

(三)对财务风险缺乏客观的认识

财务风险贯穿在中小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缺少能力和足够的重视,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放在扩大经营规模和谋取利益上,没有考虑到财务风险这一问题。这种对财务风险认识的缺失,加大了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追求高产出率,忽略了成本问题,在制定长远发展目标上,虽然有目标,但却缺少执行力。中小企业如果发展存在巨大问题,会被其它企业并购,但这个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不能忽视财务风险,必须要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二、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正确看待和承认风险,这也是应对财务风险的前提。中小企业必须要立足于市场,建立一套健全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和财务信息系统,及时预测财务风险。防范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领导管理层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准备金。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符的风险规避体系,并严格地执行落实,树立起每位员工的风险意识,有效预测经营过程中的不同财务风险,及时进行控制,将风险尽量降到最低。

(二)强化财务管理和控制

中小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以真实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财务数据真实有效,能够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进行,也能为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提供准确地预警资料,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进行反馈出相应的对策,真正落实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我国中小企业应控制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在筹资渠道和筹资数目上,进行可行性分析,一旦负债超重,企业便会丧失偿债能力。在投资方面,中小企业一定要考虑好投资项目,资金投出去会在多长时间收回期望效益,都要认真分析研究。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我国中小企业应建立两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是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主的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一是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短期财务预警系统是跟踪和监督企业的现金流变化情况,通过观察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预算表,分析比较预算和实际发生的差距,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减少经营损失。建立企业的全面预算系统,预测未来现金的收支状况,建立滚动式的现金流量预算报表。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为指标,建成适合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是一项长期的观察和预警工作。

(四)提高资金利用率

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很大一部分用在了投资上。因此出于投资安全的考虑,中小企业在投资项目前有必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考察,并且从多个方面评估投资项目会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和效益,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各项成本,用数据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呈现给投资决策者,综合考量要不要进行投资。中小企业在对资金的利用方面,应加强管理,严格限制资金的支出,有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资金,做到从小处入手减少企业资金的流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许多企业的发展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财务风险是这些问题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应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重视。财务风险的成因有多种,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促使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从而防范和控制其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