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范文第1篇

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是先于矫正保护和修复复位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说得通俗些,它就好比日常保健的性质,而修复更像外科大夫的工作。做好预防性保护,在物品发生霉变、破碎、受潮、虫咬等等危机前给予充分保护,不仅可以省去抢救和修复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藏品延续它的既有价值而不参与更多人工后天的成分,因此重预防的观念在西方博物馆系统更为盛行。我国的做法似乎与之相反,往往被政府和社会称赞夸耀的是某某单位今年又成功“抢救”了多少万件文物,而默默精心保护自己藏品不让其走到衰败地步的单位却不在人们的视线之内。试问,如果保护得好,又何须“抢救”?

笔者曾经有幸在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科技部实习半年,学习到一些他们做藏品保护的经验。笔者在感叹英国的博物馆功能完善之余,也希望我国的博物馆能够借鉴相关的经验,早日提升自己的水平。

博物馆架构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简称V&A,见图1a和图1b)建于1852年,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维多利亚女王与其夫君阿尔伯特亲王,是他们成功促成了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也就是现在世博会的前身,并把当时优秀的作品存放于这个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光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在南肯辛顿的V&A博物馆就已有世界各地的精品约三百万件,藏品多以艺术和设计为主,囊括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雕塑、绘画、服装、家具、器皿等。V&A博物馆的展品不仅赋予现代设计师灵感,也感染着每个来到这里参观的游客。

实习之初,科技部部门负责人就给我介绍了博物馆的人员组成,这才知道,原来他们的部门结构和中国的博物馆不太一样。因为英国尤其注重对藏品的保护,所以大多博物馆基本由两个大部组成:藏品部(Collections Department)和修复保护部(Conservation Department)。这两个部门支撑起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另外还有展览部、建筑管理部、项目发展部、研究部、教育部、安全保卫部、员工权益部等等这些与之配套的部门。藏品部主要负责藏品保管、入库、运送和放置。以我所见,凡是在工作中需要触摸到藏品的时候,这个部门的人员总会在场。修复保护部的工作基本上都处于整个博物馆运作的幕后,虽然很少为人所知,但往往通过一些保护、修复后的精彩作品就可以窥见他们的辛苦努力。另外通过一些教学活动也可以把它带到幕前来,使观众参与其中并了解背后的故事。下面就来具体谈谈V&A博物馆的藏品保护。修复保护部职能

修复保护部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部门,它是努力将藏品最好一面呈现给观众的地方,也为与别家博物馆做展览交流提供基本保障。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修复保护部有六十多名正式员工,另外还有实习生和外调人员。如表1所示,这个部门主要分三部分:行政部(Administration)、高级管理团队(Senior Management Team)、皇家艺术学院与V&A博物馆课程部(RCA/V&A Course)。很可惜2007年由于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个课程部已经撤销了,但一些课程还在继续。行政部的工作多是协调内部工作,提供日常消耗品以及开展外事接待。高级管理团队由部门负责人带领,下设4个分部门:家具、纺织品和时装保护部(Furniture,Textile&Fashion);雕塑、金属制品、陶瓷和玻璃制品保护部(Sculpture,Metals,Ceramics&Glass);纸张,书籍和绘画保护部(Paper,Books&Paintings);最后是科技部(The Science Lab),它提供对于藏品及所处环境的知识和技术支持。需要修护的物品会按材质和需求由藏品部分别派送到这几个部门(见图2,图3和图4)。科技部的工作内容

这个团队拥有多种领域的人才,如化学、物理、材料学、保护科技、高分子科学和显微镜使用者(见图5)。科技部与其他几个保护部门的分工不是特别明确,有时只是提供设备,有时提供最后的结果,也会根据自身要求做许多实验,这些分析数据以及过程都会写成带编号的报告,上传到内部网共享,也为今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预防性保护的内容基本放在这个科技部,研究方向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固有的馆内环境监控外还要跟随现有的展品及展览活动。比如说最近开始了一个热门展览,一直在致力于研究灰尘对物品影响的研究人员立即计划了一个新实验:为了研究灰尘积累量,在这个展览的所有展厅里放置了十个获取灰尘的样本。位置的选择很重要,有的靠近展厅入口,有的放置在门框上,有的在画框上,有的在隔板上,还有的在开放区的展品上。通过样本放置在高低远近的位置,得出了这样得结果:靠近进出口的地方灰尘量较多以及展品靠近观众的地方灰尘含量高。当然,这也取决于观众人数以及他们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还牵涉到附近有无工程作业等。这些数据给了下一次在这个房间做布展的人员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尽量把重要的物品和观众隔出一段距离;尽量不要在出入门口附近放置展品;游客的参观路线是否曲折而留下过多停留时间等等。参考这些意见可以使观众在安心观看展览之余也减少些物品的灰尘积累。

对潜在危险的物品进行化学元素构成的探测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展品含有大量铅和汞等物质,将对接触到的人体产生伤害。比如下一阶段要展出的戏剧服装就存在这种情况。图6a是含有明显超标铅的监测图,图6b是用Bruker XRF光谱追踪仪检测展品的化学成分。这样,将所有展品检查过后,可把物品的有害成分检测出来,及时建议含有害物质较多的物品不参展,随后合理调整展览内容,避免对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伤害以及在未来展览交流中存在的危险。

观众总要通过眼睛来观摩展品,所以对光的研究是个永恒的主题。既可以让观众沉浸在视觉享受中,又不使展品过多受到光的损害,这个矛盾其实很难解决。现实中,更 多会出现让步和妥协,最后出现一个折中方案。工作人员首先是要对光源进行处理,尽量减少紫外线的射入,并把光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在光线较强的时间段尽量关闭百叶窗。可接受的光的程度是根据物品的材质和它将要在光中暴露时间的长短决定。另外,将测量光的仪器和试纸固定在物品旁(见图7a&7b),每周进行统计,这样可以及时调整关闭百叶窗的时间,使较脆弱的展品避免受阳光直射。现在正在装修的新雕塑展厅也是因为自然光的影响而在选择摆放物体的位置上格外慎重(图7c),经过多次测量,已经基本决定了百叶窗下拉的位置,既可以使展厅敞亮有生气,又可使物品较少暴露在阳光下。电光源相对来说较好控制,除了节能的问题,还要考虑光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灯具,找到恰当的安装位置。

由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建立较早,不允许安装空调,因为这类行为对古建筑存在着潜在的破坏作用,所以监测馆内温湿度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具体到每个展厅,含有测量仪的展柜、库房、室外温湿度,每个月都必须要对此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并报告馆长。这个报告可以使馆长了解藏品所处的状态,使其对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更有把握(见图8a)。能够完成这个工作是因为这个博物馆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馆内环境监测网络(见图8b),即办公区任意一台电脑都可以进入这个监控网查询自己想要的信息。科技部除了研发这套系统和维护馆内小型环境监控仪器外,并不存在监控的责任,他们的理念是:要让这类员工自取所需,比如修复人员、管理人员、工程师和大楼维修部等。

虫害的监控也是长期工程。深入调查后,馆内分出虫害多发频发地、虫害中等程度区和虫害较弱程度区,如此,就可在虫害活跃期前做好准备,尽早根除隐患。一般来说,在纺织品展厅以及家具和纸张书籍类物品的陈列区是虫子最爱下手的地方,所以用于虫害控制的陷阱必不可少(见图9)。将这些陷阱放置在角落阴暗的地方,这里是虫子喜爱聚集的场所,陷阱具有很强的黏性,可以把虫子牢牢困住。这样,不仅控制了虫子的破坏活动,也可以研究其种类,并按照习性进行预防。比如有一种叫做银鱼的虫子,喜欢吃纸张和书的黏着剂,如果在陷阱里发现这类虫子,需要赶紧隔离排查附近的书籍。定期观察这些陷阱,除了对虫子活动有大概的预测还可以从中了解周围的环境,比如看到蜘蛛,就可以想到是否这里很久没有清理了;看到飞虫,就会考虑这里是否有地方没有密封好;看到虫卵,会考虑是否这里温暖潮湿食物充足,给了虫子合适的繁衍环境等。另外,V&A博物馆在展品运抵时就会对其进行隔离和排查,确定虫子活动迹象会立刻进行消毒,确保入库的物品是安全的,不会威胁到其他藏品。

此外,科技部也经常鼓励员工做有创意的试验。只要是和保护有关,在设备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追求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比如水灾发生后要抢救挂毯一类的纺织品需要多少人搬运才安全;不影响观看的前提下,灯光可以暗到什么程度,如此等等。中午的休息时间也会安排最近比较有工作心得的人为整个修复保护部员工做演讲,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为其他员工带来认识新事物的平台,促进共同进步。

分享的精神

其实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拥有的科学设备并不充足,不过他们―直秉承共享的精神,与临近博物馆和大学实验室有着长期合作关系。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租借厂家的,如果仪器不复杂,有时也会自己动手制作。相对于我国国内博物馆力求一流的先进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趋势,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显得“落伍”了。

另外还有一层共享的意思――知识共享,搭建合作的平台。他们有着深谋远虑的计划,现在的工作是十年前的计划,现在的计划是为十年后,并且召集可能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讨论。他们对于新人的培养也从不间断,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与皇家艺术学院很早就开始合作教学课程,学生有机会在两个机构锻炼和学习,并且博物馆也会派出有经验的员工去讲课,也经常参与欧洲对文物保护方向教育的计划。这样欧洲大陆的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完成他们的毕业项目。所以我也有幸结识了来自葡萄牙的女孩Diana,法国的借调生Clementine和意大利的女博士Lucia,并与她们成为好友,也使我在一个富有多国情调的工作氛围中完成了我的实习(见图10)。

这个博物馆每个季度都会出一本关于保护的刊物(见图11),刊物的电子版可在博物馆的网站上免费阅览。此外,与其他诸多博物馆不同的是,它将自己的保护团队所有正式员工的介绍和工作重点都放在了主页上,用这种公开透明又负责任的方式,让更多市民对这个博物馆产生了信任――相信他们可以保护好社会的财产,也通过这个方式加强了内外的学术交流。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画作品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2-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95-03

一、引言

预防性保护是与抢救性保护修复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预防性保护的提出,是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倡的新理念。传统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是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而预防性保护是主动的、积极的,是良性维护作品的最佳选择。“预防性保护”这一概念最初于193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预防,至今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发展方向。油画作品预防性保护的原则紧密扣合这一宗旨,其核心为:对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测和控制;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作品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作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油画作品的目的。有关油画作品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文章在我国目前较为少见,这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就更是廖然无几。

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基底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进行制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于15世纪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油性材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说几乎包容了所有其他材料和画种的技法特点。随着油画的传播与发展,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纵向探索,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二、保护的契机

油画在中国已经历了百年发展并活跃在中国艺术市场,目前的油画创作在绝对数量上完全称得上是世界油画超级大国。这势必引发我们对油画做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即,我们在“消费”和享受油画艺术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和得到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研究过,或者说是否尝试着如何去科学地管理这些油画艺术作品。

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三重因素使其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中国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批油画作品,无论从艺术思潮的角度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它们的历史价值与意义都是无法复制、无法重生的。因每一个历史期间都有其独特性,所以艺术作品除了它们固有的审美价值外,在人类文化及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它所承受的意义极具说服力。油画保护所要研究的与油画艺术的风格、流派、样式、题材等艺术史学的角度不同,它侧重对油画艺术的艺术价值与物质性进行探究与分析,这一角度是极具挑战性的。这种观点来源于欧美一些艺术理论家和作家,他们从不同的二个方面对油画作品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一方面是其物质性(物理特性);另一方面是决定作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认同性(审美)。如,伦勃朗(荷兰,1606-1669)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要有一个实体存在:画布油画(oil painting on canvas),它是与一件杰作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家的代表作这种身份相分离的。

油画作品的商业价值与收藏价值,与所有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一样,指的是金融而非审美关注,是以投资和融资为目的,是物质财产估值的一部分。通过近几年来的艺术市场成交状况便可窥视商业价值一二。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全年成交总额是573亿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225亿人民币超过了150%的增幅,远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增幅和涨势。“2010年秋拍,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力品种总成交额突破339.68亿元人民币”。

虽然油画作品还无法与中国书画相比,但2010年春拍与2000年的0幅成交数量、0元成交额相比,已经达到成交数量4055幅、成交额23.2亿元人民币的程度,显示出强劲的蓄势待发之力。

油画作品收藏,有诸多因素决定。博物馆、美术馆、高校、画廊、企业、个人等收藏目的不尽相同。对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画廊与高校等诸多收藏与展示、研究的艺术机构来说,油画保护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简单地说,一幅有污垢或破损的油画,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视觉审美,其经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一幅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油画作品,我们视其为人类文化遗产而要留传后世。

二、预防性保护的涵义

每一件油画作品在艺术家完成后脱离出手,就意味着它进入了保护的状态中。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领域内,油画的保护与修复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中国艺术界和收藏界而言,则是异常的新和日益的迫切。保护与修复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因果。修复是针对各种不利因素对油画作品已经造成的损伤,利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必要的修理与挽救,如油画作品中材料的自然老化、人们管理的疏忽、人为损坏和收藏环境的恶劣等起因。修复并非是我们选择养护油画这一艺术品的最佳途径,在不得不采取的这一干预行为(修复行为)之前,更为妥善和积极的方法是我们提前消除隐患因素,确保提供一个有利保存作品的环境,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意义也正在于此。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学者切萨莱·布兰迪(Cesare Brandi)在他的《修复理论(Restoration Theory)》(1963年出版)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应该是,对艺术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其效果极大地优于在紧急情况下的“临终”抢救性修复。此处,他还将预防性保护定义为:所有致力于消除危害以及确保有利条件的保护措施的统一行动,由此强调了预防性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其目的在于阻止极端紧急状态下的修复行为,因为这样的修复很难达到对艺术品的全面拯救,并且最终总会对艺术品造成二次创伤性损害。对于修复,他认为,要有把作品留传给未来的意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物理性实体与美学性、历史性两极性认知的方法来实现。并强调,艺术品即使有欠缺、损伤,也还是艺术品,就这样保持原状不修复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性、美学价值,仍会继续作为艺术品而存在下去。根据对修复程度的认识,布兰迪提出了修复原则:最小干预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可逆性原则和可辨识原则。

1987年国际《艺术品和文物保护及修复章程》再次申明了预防性保护“即是对所要保护的艺术品及其周边环境条件的共同行为”。这个定义再次结合了布兰迪所阐述的理念,可以认为:预防性保护乃是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和维护操作的共同行为,对所有旨在保护文物本身的干预规划的制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维护和保护性操作,不应该仅仅针对艺术制成品,同时也应该针对艺术制成品的保存环境。

目前我国对油画作品的保护,主要是对修复技术和材料的关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分别建有油画修复工作室,及一些从法国、俄罗斯、美国留学归来的个人工作室。他们对国内大批早期油画作品的修复干预的确挽救了不少珍贵的油画作品。如抢救性修复我国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众多的油画,历时近一年,对108幅油画进行修复;与法国专家联手历时5年修复徐悲鸿的22件油画作品;与日本群马大学富泽秀文教授合作对刘海粟的部分油画作品进行了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再如对李铁夫(1862-1952)、余本(1905-1995)、胡一川(1910-2000)等早期油画家作品的修复。修复性保护对损伤已迫在眉睫的油画作品确实起到了缓解、延长作品寿命的作用,但修复带来的诸多后果及修复本身在内的诸因素都要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可以说,任何修复活动都有可能构成一种对艺术品原状或原意的把握与干预,有可能纠正或复原相关的感知与理悟,但是,也有可能因为热情过头的修复而形成“破坏性的保护”的事实,或者酿成千古遗恨,使得艺术品面目全非,或者是严重地偏离原作的气象,貌合而神离。

在国内,油画修复的负面影响极少公开披露,故没有确凿的实例来进行参照研究,但不公开并不代表没有,毕竟我国对油画作品的保护研究才刚刚起步。欧美此类的例子也是专业圈子里的人们不愿公布和正视的事实,如19世纪末雷诺阿的《游艇聚会的午宴》(收藏于美国菲利普藏画馆)的修复宛如一场不可回首的悲剧;而17世纪伦勃朗的一些杰作经过修复也成了这个行业内不想多说的话题。无论是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还是维米尔、夏尔丹、莫奈或梵·高等,都似乎有不幸的修复经历。这些已成为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不敢公示授人话柄的痛处。

三、油画材料(媒材)及作品结构研究

油画材料与技法体系从开始形成迄今已近六百余年。油画是用油性媒介材料和矿物、植物或动物颜料、蛋彩颜料或直接使用化学合成颜料,在制作过基底的布、纸、木板、金属版等材料上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油画材料(媒材)可分为基底材料、油画颜料和媒介剂材料三大类。基底材料指承载绘画颜料层的依托材料和底子涂料;油画颜料是绘制时直接表达绘画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剂材料则是用于调整颜料性状并使其和基底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各种稀释剂、结合剂和上光剂等。油画作品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将油画材料及作品结构研究纳入本学科的教学体系,主要依据以下几点:第一、油画材料(媒材)及作品结构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们是油画作品形成所依赖的物质基础。

第二、掌握油画材料知识和了解作品的结构,是维护好油画作品最基本的条件,是实施预防性保护的必要前提。典藏建库、展示陈列、收藏空间、包装运输及温湿度日照变化、气候变化等,油画作品的材料材质都会对此发生反应。

第三、在维护与修复时,油画材料知识的掌握还决策着手段与技术的实施原则,关系到作品最后重新呈现的原创性与视觉审美的品质。艺术家们所使用的媒材从油画颜料到蛋彩颜料,一直到现代的合成颜料,每一层——从第一层的表面涂层,保护画面的清漆(上光油)至中间的颜料层、再到最底层的基底层——之间的互相影响极为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材料教学与研究,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加入油画技法绘画课,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有开设实用化学与艺术作品分析等课程。

四、油画的修复与教学研究

油画的修复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修复史的研究,这是从史学的角度对已发生的事实做一个归纳性的描述。欧洲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艺术作品的传统加固和修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一段时期内主要是私人对艺术品的修复。19世纪,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变得越来越紧密相关,英国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环境对艺术品的破坏性影响,法国化学生物学家在这段时期对颜料的研究中还使用了科学分析法。但保护或保管、保存(Conservation),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领域,最终在德国初步完成,1888年,以弗里德利希·拉特根,一位化学家被应聘到柏林皇家博物馆工作为标志的。之后各国先后成立了文物与艺术品保护的组织,英国和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迅速发展。英国1950年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保护组织——“保护历史和艺术作品国际研究协会(IIC)”,是“一个常设机构,旨在规划和提高保护、维护各类珍贵遗产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工作规范”。二是修复技术的研究。虽然修复并非是我们选择养护油画这一艺术品的最佳途径,但要承认的是,油画修复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对修复人员的学术基础和艺术鉴别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日前受教学空间与修复设备等条件的局限,学生们的实际修复操作大多是在离开学校后进行,所以在校期间系统性地加大理论学习的份量与强度,包括技术原理的学习,是一个良性的开端和进入专业知识层面的开始。这种模式有相当的益处,一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提升艺术修养;二是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日后可厚积而薄发。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对于损坏的油画作品是无法修复到与原创时的样子丝毫不差的,修复最好的结果是消除导致已损坏、腐烂和破损的因素;作好防护,避免状况进一步的恶化。根据国际上目前最科学的修复理念,油画修复是以保护和延续其存在为主要目的,修复措施首先考虑保持油画原物质结构的完整性,坚持最少量干预的原则。在必须进行干预的情况下,选择对原作现状最少影响、对原作的化学和物理状态最少改变的手段。修复者必需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了解各种处理措施的长远效果,了解在必要时能够使被修复油画安全回复至修复前状态的可能性。每一幅需要修复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十分谨慎而周密的实验和论证,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不论是修复的前期准备工作,修复过程中,还是后期的检验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合理并高质量地解决问题,使作品最终得到理想的修复。

修复的技术过程与手段主要包括:

第一步?摇观察,观察是修复前必备的工作,艺术素养与鉴赏能力、专业知识在第一步的环节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步?摇画作扫描、拍摄,有条件的话可以将画作转换为数字信息。

第三步?摇综述画作情况。

第四步?摇将画作已经出现的状况详细描述。

第五步?摇详细记录损伤区域状况。

第六步?摇利用仪器对画作进行逐步分析,如X光、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等。

第七步?摇对画作整体分析、评估(从画框、内框、画布、画作基底、画面品质等入手)。

第八步?摇设定、论证处理步骤。

第九步?摇准备修复材料。

油画保护与修复的理论教育培养是构成该学科体系的重要基础部分,也是该学科四年本科基础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具体技术操作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极好的学术基础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专业人才。

因为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所以在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它们可分别在一、二年级中的各个学期中完成。每个学期安排60左右学时来学习这些专业理论知识。

结语

目前我国对艺术品保护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文物,包括传统书画、青铜器皿等,而较少涉及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油画。这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我所用;国内艺术院校油画专业仍强烈地吸引一批批热爱它的学生们,油画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和重要性一定会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重视。当然“油画保护与修复”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一定要在学校、科研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完善,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工作室和实验室、培养师资、制订教学计划、编写和出版教材、配备物质设施和投入经费等多方面。这需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同改变目前我国的现状。

作者简介:吴晓欧(1968-),女,汉,本科,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馆学研究、藏品管理;张辉(1971-),男,汉,本科,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影像艺术。

注释:

①陈克伦,2010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PPT文件。

②《雅昌2010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PDF版,22页。

③《书籍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萨尔瓦托莱·罗鲁索著;马艺蓉编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2期P83-89。

④同上。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范文第3篇

一、前言

这对战国青铜壶出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省浏阳官渡的花炮厂,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当时已成大大小小几十块碎片,修复难度很大。我们在对其病害类型和保存现状完成分析比对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修复,保护修复过程中紧紧遵循最小干预、预防性保护原则,在尊重其史学与美学价值的基础上恢复了本来面貌,绝不加入任何个人主观想象。对此青铜壶的保护修复技术的探讨、实践,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了我馆有效保护青铜器文物的理论基础和修复技术。现代的文物科技保护,不仅是对传统工艺有选择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仪器的充分利用和总结。希望以此为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二、 保存现状

两个青铜壶为一对,大小基本相同,通高(修复后)36.0厘米,口径11.7厘米,圈足直径15.5厘米,壁厚4.8厘米。纹饰完全一样,盛酒(水)器,皆为圈足,造型特点是束颈、鼓腹,颈下两侧有环,无盖。出土时破损十分严重,几乎看不出形状。大部分碎片被收集,但仍有很少的部分碎片丢失,丢失的碎片根据另一个壶的相应部分复制而来,碎片内外侧有附着泥,简单拼接后发现两个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从图1可以看出其破损十分严重,壶1曾进行过尝试性保护修复,壶体附有石膏并缠有铁丝。两件器物整体结构稳定,表面基本锈蚀物相同,均是大面积的普通绿锈、红锈(少部分)和土锈(里侧较多)。

三、青铜壶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1.建立修复档案

在保护修复前先对器物进行科学绘图、照相等全面资料的采集、整理。从不同角度拍数码照片若干张。通过对器物的初步观察结合仪器分析,对修复对象的保存状况和制作工艺有了基本的了解。加上对器物考古资料、背景知识的查阅了解,在此基础上便可制定出大致的修复方案,同时,在修复过程中不断地深入了解修复对象,从而改进具体的修复实施工艺。

2.表面清洗、去污处理

清洗器具:毛刷、压舌片、智能超声波清洗器、手术刀、洁牙机、脱脂棉、无水乙醇、洗耳球、牙签、棉签等。

清洗过程:遵从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原则,采用机械清洗法。壶内侧、底部及碎片上附着的泥土,先用无水乙醇润湿,再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一些较硬、附着力较强的用手术刀、洁牙机、牙签等工具用机械的方法将泥土清除。注意,清理的时候必须是有选择性的,一些有用的信息必须保留下来。由于壶体表面未见有害锈,用毛刷将壶体锈层较多的地方清除数遍。

3.缓蚀处理与封护加固

在腐蚀介质中添加微量或少量缓蚀剂,使金属材料在该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但同时仍保留该金属材料本来的物理机械性能,即称为缓蚀。将青铜壶碎片放在2%的BTA乙醇溶液浸泡36-48小时 ,然后取出自然干燥。用毛刷将1.5%BTA乙醇和2% B72丙酮混合溶液在器物整个壶体均匀涂刷一遍。充分反应后取出干燥,若出现BTA结晶,用乙醇擦拭干净。

4.残片焊接、圆环补配

将器物残片间的接缝处锉出新茬口,点上镪水,然后逐一焊接。焊接时应注意观察纹饰是否对齐,残片间的弧度是否对准。将小残片焊接成几个大片后,再将这几大片进行拼合焊接,这样一个壶的大体轮廓出来了。由于圈足破成多个小块,为增强圈足底部整体强度,对圈足残缺部分用铜片补配焊接。其中一件铜壶器物下腹部位残缺太多,而无法确定其腹部弧度大小,只有将已焊好的圈足与器腹断裂缝处对齐,再用铁丝绕住器腹来确定残缺部分的大小及弧度,并用铜片敲打出残缺弧度大小并焊接好。由于埋藏环境的原因,铺首的圆环部分锈蚀严重,而且牢牢地和器身锈蚀在一起,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月牙形,要将其复原,首先要把其从器身上分离出来,这时既不能把腐蚀得很脆弱的残存圆环折断,又不能伤及器身,只能用专有工具(牙科器械)一点点剥离,慢慢地松动,最后从器身上分离出来。壶耳两环上的纹饰已酥松,为防止掉落将两环放入胶液浸泡加固,并将两环残缺部位用铜丝弯出弧度并焊接好。遵循材料可逆性、安全耐久性等保护修复原则,在碎片与碎片的接缝处锉出新茬口,对齐焊口,进行焊接。焊接好后将焊锡磨平。铜壶腹下部与圈足连接处缺少三分之一,残缺过大,考虑到器身弧度的应力和青铜壶整体的牢固性,缺少的部分采用铜片补配焊接。最后将圈足与器物腹部原始断裂缝对齐焊好。原器物上的铅锡补配块,纹饰粗且刻槽浅及不好上色作旧的等原因,采用环氧树脂胶加矿物颜料进行补配。

5.清理焊道、补腻、打磨

青铜器修复的焊道、粘接缝隙的处理虽然不像瓷器那样要求极为严格,但是任何一点缝隙的不平整都会对下一步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每一步工序都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有任何的“失误”的。前面的一道工序为后面一道工序打基础。前面工序做到位了,才能保证后面工序的顺利进行。焊接后的焊道、环氧胶填补处,都需要认真打磨,可以选择电磨机配以相适应的磨头以及砂布等设备材料,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打磨的残留,放入干燥箱完全干燥后就可以填补腻子了。将腻子添加一些矿物颜料调和均匀填补在清理后焊道及粘接后的缝隙里。

6.纹饰的制作(雕刻)

器物残片间的接缝处用环氧树脂调矿物颜料完全补平,待干后将所有补配处用雕刻刀逐一按原纹饰雕刻。注意,雕刻之前必须根据照片反复比对,确实的部分依据纹饰的周期性和统一性,掌握其根本规律,绝不可妄加揣测,随意发挥。绘出首尾相继,与原纹饰完美契合的纹饰后便可进行雕刻,雕刻时注意纹饰深度与斜度的把握,完成后使之成为一个完好的整体。雕刻完后如图3所示。

7.做旧

纹饰做好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还只是与铜壶色彩相差甚远的现代修复材料,焊接与粘接痕迹清晰可见,基于我馆文物保护修复对美的要求:远看无异,近看有别。需要将这部分做出与周围色彩相近的效果,按照既定修复方案中的方法,仔细观察这一对壶,首先要根据补配处周边的颜色做出整体的大效果,采用矿物颜料分别在大效果图上做出花纹的颜色,矿物原料有时间久远不易褪色的优点。这时可根据整体效果中还缺少的色彩、层次作些细致的局部处理,直至和周边的颜色浑然一体。作旧时紧紧遵循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修旧如故,最小干预,只在焊接补配和粘接修复的地方上作旧,着色作旧前,要观察所要作旧文物的底部锈色。使修复部位达到与周围锈色相适应的效果。保护修复后的青铜壶1、2如图4所示。

四、春秋战国青铜纹饰赏析

1.概述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尤其是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青铜工艺处于巅峰向衰落的过渡期。与西周及商代相比,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形制由原来的威严、庄重向轻巧、实用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器形。实用铜器增多,制作亦日渐精巧。青铜器铭文(个别的例外)大多变短,像西周那种通过铸刻长铭文来显示赫赫家史或宣扬礼制的青铜器基本上消失了。青铜纹饰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带有威严神秘气氛的兽面纹变为简练的几何纹,上述一对青铜壶即是;一是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装饰手法,纹饰刻镂更浅细,前期之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新工艺(失蜡法、镶嵌、刻纹)的改进和推广,使青铜器走向了华丽而精致的新时期。失蜡法是铸造青铜器的高超技术,其优点可以使青铜器纹饰更为细腻多样而精致复杂,它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青铜器的铸造水平。镶嵌(或错金银)技术运用于青铜图案装饰,可使青铜器的造型多变、纹饰繁缛、绚烂多彩。因为镶嵌用的饰物金、银、铅、玉、绿松石、红铜等质地不同、色泽不同,与青铜器表面颜色形成对比,因此镶嵌纹饰醒目、突出。刻纹铜器的纹饰,制作起来更方便,纹饰题材比以前更宽广了。总的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审美功能被强调、突出,神秘礼制成分几乎没有了。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以精致、实用为美的新观念,虽然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但是仍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物产生。

2.战国青铜壶赏析

下面对我馆(长沙市博物馆)的这对青铜壶纹饰进行简单的分析,由于两个壶的纹饰完全一样,这里挑选任意一个进行赏析:

由图5可以清晰的看出此壶布满纹饰,可分为六层,主体纹饰有两种,我们分别给出细节放大图,即第一层的蕉叶纹(三角纹)和第二、第四、第六层的变形龙纹。第三、第五层则为二者交融。可谓相得益彰,惟妙惟肖,堪称精美。从纹饰槽口深度及部分残留物(图5.2红圈内所示)来看,极有可能嵌绿松石或嵌红铜,由于千年的腐蚀及在出土时受到破坏,已经全部脱落。

3.纹饰特征鉴赏

春秋战国时期的纹饰风格在经历商、周的形成和鼎盛期后进入了转变和更新期。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延续的继承,春秋早期的青铜艺术必然仍是西周中晚期的继承和延续,各诸侯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部分诸侯国铸造技术略显肤浅,实力雄厚的大国则精美器较多。兽面、神灵之类的肃穆造型在西周中、晚期已完全转变为简洁、明快的几何纹饰风格。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主要是以点、线、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要素构成,大致有重环纹(图6)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网纹、雷纹等,人事活动纹饰则有宴乐、采桑、渔猎、攻战等生活图景。它们具有图案化的倾向,而不再有神秘的意味。并且这时的纹饰中有了大量的宴乐渔猎等生活场面,非常富有时代气息,此时盛行的几何纹样还有几种,窃曲纹实际上是象形、凤(鸟)纹(图7)和夔龙纹的变体,云雷纹则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以衬托主题纹饰。另外还有波浪纹、回旋纹、云目纹等等。由于几何纹饰的盛行,过去的对称图式也退居次要,随之而起的是多层二方连续纹样。随着周王朝的衰落,青铜器作为王室礼器、祭祀器的社会功能逐渐减衰,逐渐转向以日用器皿为主,纹饰较前期更为精巧,手法多样,表现自由,逐渐由简洁朴素转向富丽繁华。春秋战国青铜器装饰最流行的蟠龙纹华美繁缛。这种以龙为主题的纹饰既可以作为极富装饰效果的地纹,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装饰主题。龙纹的优美曲线能展开各种变化和组合,可以满足不同造型需要。当然这类具有可变性和运动性的装饰纹样能够在春秋战国盛行,跟时人对龙产生的各种奇妙的幻想不无关系。战国时期以社会生活的场面为主题的装饰进入画面,这在青铜装饰史上是重大的变化。以绘画形式运用镶嵌或镂刻技术的装饰图案包括宴饮、乐舞、狩猎、战争、采桑、酿酒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面。著名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堪称此类装饰的代表(图8、图9)。器身自上而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参差两层,以独特的线刻和剪影的方式表现各种格斗、竞射、划船、采桑、犒赏等场景。

第一道表现射礼和侯妃采桑;

第二道表现飨食礼、弋射等;

第三道表现水陆攻战场面。

尺寸:通高40.7厘米,口径10.9厘米

图中人物、器具、走兽等都取剪影形式,动作特征鲜明,叙事清晰。将妇女在树上采桑的情景表现得富于抒彩。弋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射雁的不同时间过程。水陆攻战表现在攻城和水战中异常激烈的战争场景。各区既有不同主题,又以花纹联系相互呼应,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其工艺是以锋利的刃具在铜器上錾刻的。因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又因其前所未有而标新立异。作为艺术创造与表现,它构成严密,变化多端;抽象概括,形象优美;情节逼真,刻画精彩;饱满而生动,充实且浪漫。鲜明地反映出战国时代的社会文化风貌,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由此深入,可见西周末期的“礼崩乐坏”,成为了以“奋争”为美的水陆攻战纹饰得以生发的精神沃土。它所展现的人对自身力量的觉醒与信心,对拼搏勇武精神的崇尚与赞扬,都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可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制度、文化风尚、学术思想的变革与进步,并导致人对命运主宰者的看法的改变,是青铜纹饰演化的潜在原因。

五、结语

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特征,就要搞清楚从商周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纹饰发展的脉络,商代流行纹饰为“兽面纹”、“夔纹”、“龙纹”、“蝉纹”、“云雷纹”等;而西周前期与商代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是周人有自己的信仰,祖岐山,“凤”文化直接在青铜器上得以显现,因此更多出现了“凤纹”、“鸟纹”、“象纹”等,后期则跟青铜器总体呈下滑趋势相符,以“窃曲纹”、“环带纹”、“瓦纹”等为代表,逐渐变得简单、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两种趋势:一是简化,出现“绳纹”(也称“绚纹”)、“卧蚕纹”、“水波纹”、“象鼻纹”等;一是更加繁复和精美,最突出的是表现战争、狩猎、采桑、车马、宴乐的人物活动场面,这种活泼雄放、生机勃勃的纹饰与商周时期的艺用风格已全然异趣了,充满浪漫色彩。但是后期由于铁器的出现,漆器以及陶瓷器的发展,青铜文化在历经了约2000年之后渐渐消弱,至秦汉后,甚至逐渐消失,但青铜纹饰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其他艺术的发展。了解纹饰的时代特征,对于判别青铜器的真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鉴定方法要结合器物的器形特征、铸造工艺特点等综合考察。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9.第一版.

[2].郭军林.中国青铜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9.1.

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际理念; 科技领先; 世界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24-03

作为国内以古典园林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特色的城市,苏州市始终围绕“保护”这个核心,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原则,更新保护理念、创新监测手段、探索管理机制、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塑造了苏州园林的品牌形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注重把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大体系中,运用国际理念,坚持科技领先,探索苏州古典园林保护新思路,以实现世界遗产保护在更高水平上发展。

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交流一下我们的一些体会:从教科文组织2008年最新版本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确定的5C战略目标谈苏州古典园林保护。

5C战略目标是:(1)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性;(2)保证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3)推进各缔约国有效的能力建设;(4)通过宣传增强大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参与和支持;(5)加强社区在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职责。简称“5C战略”。

无疑,5C战略透露了教科文组织在进入21世纪之后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新要求。5C战略把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放在第一位,把科技和教育培训作为遗产保护的优先方略。针对这一新趋势,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在理念和实践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注重理念提升,把握六个关系

我们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在当今社会中,世界遗产一直面临着各种威胁,而人为因素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损害更为主要和突出。所以,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还取决于社会层面,理念提升非常重要。

对照国际、国家有关遗产保护规则,以及苏州的现状,苏州的遗产保护在体制机制和工作层面等若干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遗产所在地周边环境的控制还存在欠缺,一些古典园林的实际保护状态还不尽如人意,资金问题使某些重要园林的恢复保护难以尽快实施,旅游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难以消除,等等。在整个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加速的背景下,要保持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构建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共同的良性互动局面。为此,我们认为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1. 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践表明,世界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但与经济活动有直接关联,保护遗产与发展经济应是相动互进、最终达成一致的关系。遗产保护得越好、精神文化价值越高,越于经济长远成长繁荣有利。经济发展的层次越高,就越是需要有包括世界遗产在内的高质量文化资源的辅助,进而获得持久而强盛的能量与动力。10年来,苏州的遗产保护实践表明,遗产保护是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的有利条件,保护世界遗产,实际上就是在培植、提升苏州的核心竞争力。在谋求科学发展、注重提升发展质量的环境下,保护遗产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突出。苏州的遗产园林已成为21世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不可替代的品牌。

在协调共处的基础上,实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我们认为,首先,旅游开发应合理有序。不能把世界遗产当作一般的旅游景点,避免因旅游业过度发展而对遗产造成破坏。其次,开辟多种利用方式。世界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发展旅游并不是唯一的利用形式,除了参观游览之外,还有多种利用途径,如科学研究、专业教学、产品出口、场所使用、图文出版等,通过社会与人文环境建设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再次,经济发展要容纳遗产保护。发展经济应充分考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给遗产保护足够的地位。最后,经济发展需反哺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了,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向遗产保护工作,让遗产保护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得更好的保护条件。

2. 典型例证与群体基础的关系

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国际间有关遗产保护的通用理念和方法,即通过个别典型例证来反映某一类遗产的特色和全貌。苏州古典园林作为苏州古城风貌的浓缩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这一国际理念的体现。也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群体和苏州古城整体价值。

要把握好典型例证和群体基础的关系,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同时推进遗产园林、古典园林群体、苏州古城“三位一体”的保护。在继续加强对世界遗产园林保护的同时,对古典园林群体、古城的保护修复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金。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现有50余处古典园林中,尚有数十处园林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有待修复的尚有20余处。这些园林群体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另外,还要加紧落实苏州古城保护的长远计划。2004年,市政府向国家上报了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计划。古城保护的各项工作应与古典园林保护及其周边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以古典园林周边地区为古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保护范围,最终形成对古城的全面保护。

3. 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关系

古典园林虽然是作为物质遗产而受到保护,但园林建筑、山水、花木等要素中又蕴含着大量无形的文化要素,与造园技艺、建筑工艺、园艺和传统生活方式、人文精神等文化要素密切联系,两者缺一不可,而这些无形遗产早在《世界遗产公约》中就已经加以强调,我们过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公布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在遗产保护中更趋向与国际理念,即把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紧密结合起来。正因为古典园林实际上是有形与无形遗产的集成者和承载者。在古典园林保护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这一特性,兼顾有形的遗产构建与无形的文化精神,增加和提升遗产的价值含金量,依托有形遗产的保护,凝聚、传承和展示无形遗产,进而实现世界遗产的精神价值传播。

4. 是遵循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关系

遵循传统是实施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必须体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精神,在设计、材料、工艺及技术方面须符合真实的原则,尽可能保持遗产自身关键要素的完整、以及与所在环境的完整。作为文物建筑,其保护维修时又必须满足“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材料,沿用传统技艺和手法,完整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和语言。基于此,我们一直坚持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大至全园布局,小至细微装修、一石一木,都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技艺手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遗产保护领域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在遵循传统实施遗产保护的同时,推陈出新、追求更为理想的保护效果,同样应是遗产保护所应努力思考的问题。

5. 是保护遗产与传承人才的关系

古典园林主要以古代造园技术和技艺为基础框架,以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其修复保护需要有掌握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的专门人才。从5C战略看,保护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遗产保护需要有具备现代遗产保护理论、保护方法及掌握相关技艺的人才。近年来,苏州传统型人才逐步老化减缩,传统技艺面临着断档失传的危机。同时,因教育培养机制缺乏和流动引进渠道的不畅,新型技术人才不足,难以满足遗产保护的需要。培养人才,传承技艺,事关遗产保护的大局。世界遗产的保护必须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通过人才培养,提高管理者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保护水平。我们多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古典园林的研究机构,开展教育与培训,与大专院校合作,外部引进等。

6. 调动民间资源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古典园林修复起,始终贯穿着一条民间各界参与的脉络,民间在古典园林保护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世界遗产的关心越来越多,参与保护热情越来越高。我们认为,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民间资源与政府主导的关系,通过政府的组织和调控,鼓励更多的民间力量投入遗产保护。一是政府组织领导要加强,法律法规要完善,相关政策要到位。二是管理体制要规范,实施统一的管理。三是资金投入要有保障,可通过设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吸收社会和民间捐款、引导民间资本,争取国际支持、征收遗产周边商业经营保护税等多种渠道筹集经费,还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或调整,通过产权交易、置换等形式,将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所拥有的古典园林转换为国有资产,扩大政府统一管理的覆盖范围。

二、注重文化背景,寻求特色之路

遗产保护应该体现世界遗产组织的统一要求,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但是,遗产类型的多样性、遗产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遗产保护既要符合国际规则,又要具有遗产个性。多年来,我们在这一思路的框架下,围绕“文化苏州”品牌建设,展开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遗产保护之路。

1.专业保护之路

就是政府全面承担世界遗产的保护职责,由政府专业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运用等方面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运作模式。

苏州园林保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苏州就设立了园林保护部门,此后,虽然机构名称与行政隶属关系有所变化,但政府设立专职机构对古典园林实施保护管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改变。特别是苏州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苏州进一步健全与加强古典园林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苏州市世界遗产暨古典园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几次机构改革,尤其是2009年的机构改革,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的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地位得到提高,管理权限更加明确,管理方式也愈趋科学规范,执法职能和力度得到强化。专业之路保证了遗产保护指导思想的统一贯彻和工作部署的有效落实,强化了保护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既有助于建立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遗产保护机制,也有利于协调各方力量、组织集中各种资源,汇集专业人才。

2. 依法保护之路

地方政府承担世界遗产保护责任。首先是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的行动。针对苏州遗产地特点,苏州先后出台《苏州市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管理规则(试行)》、《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规划》,划定古典园林绝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同时苏州各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风景名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苏州还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规划与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针对古典园林这一品牌和占有绝对旅游市场的优势,有效利用价格杠杆作用,控制入园人次,提高游览品味,达到既保护好又利用好的目的。

3. 开放保护之路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9处古典园林都是对外开放的景点,每年要接待近千万名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因此,将遗产保护工作置于开放状态之下,一方面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另一方面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对保护成果的评价与检验,以开放的心态和姿态,从而赋予了遗产保护工作的动态修正功能,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发现不足,调整方向,明确更高的目标。

我们通过这种开放型、学习型的建设,形成遗产保护的一种挑战,一种动力,并将挑战转化为动力,开辟国际国内多种渠道,借助外界的作用和影响促进遗产保护工作日臻完善。在开放和学习中了解国际国内最新趋势和情况,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并在比较中形成对自身的工作的客观评价,收获颇大。多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多次承办遗产保护的国际会议、全国会议,比如,先后承办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讨论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国家建设部、文物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世界遗产工作会议”;2004年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07年承办“世界遗产保护论坛”;2010年承办“国际风景园林师大会”(5月28日在苏州举办)。

4. 社会保护之路

在充分发挥专业职能部门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组织协调各类政府资源、鼓励动员各种民间力量参与遗产保护工作,使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一致行动。

5C战略特别强调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实践证明,遗产保护并不局限于园林范围,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我们十分注意苏州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广泛参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苏州形成了各个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文物、规划、建设、城管、旅游等相关部门以各种方式参与保护,对专业管理部门提供支持与配合,政府资源的统筹协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形成了更大的合力。另一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及各项实践性活动,动员、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和参与保护工作,最大限度调动遗产保护资源。全民保护之路不仅聚集了更多力量投入遗产保护,而且还营造了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注重实践创新,坚持科技领先

面对国际标准和日趋严峻的保护压力,我们坚持科技领先方略,注重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先进方法、先进设备的引进和运用,做到决策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确保遗产保护的质量和水平。

1. 实施遗产管理科学化

注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制度化、系统化,逐步建立了多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拙政园等一批园林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建立4A、5A旅游景点,各园林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监控系统,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07年5月,对原来实施的《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系统单位管理工作》进行修订,考核体系指标达8大类54项,对各个园林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严格的打分考核,使保护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2008年下发了《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管理规则(试行)》,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全面监测9个遗产单位保护情况。

我们始终保持一支专家顾问队伍,成为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的高级咨询团。我们还注意发挥园林学术团体的作用,不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在平时的遗产保护管理中,或实施重要工程时,通过专家或学术团体的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我们注重引进和发挥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目前全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200多名。

2. 建立科学的遗产监测体系

世界遗产监测是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在近几年提出的世界遗产保护新要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局于2005年成立了苏州市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监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较科学的监测体系。

一是在体制上确保人财物落实到位。局有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有分管局长和专业部门负责,下有监管中心和园林监测站点,有专人从事监测工作;每年都有工作计划和专项经费安排。有正式编制和财政预算,有责任和工作目标,从而确保遗产监测的可持续性。

二是在长远规划上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计划。开展世界遗产监测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世界遗产监测长期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

三是在监管工作上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经过几年摸索和创新,第二代软件已开发成功,今年开始在遗产园林中全面使用。根据近年来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我们还投入资金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使遗产管理、维护、决策、执行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实现“世界级园林要有世界级保护管理水平”的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将过去经验型、被动式的保护管理模式引向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方向,也使世界遗产保护具备了科学性和预防性,从而使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体现。

3.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

从确保世界遗产永久保存、永世相传的目标出发,我们十分注重加强苏州园林基础信息的收集积累和分析整理,同时按照遗产保护标准对古典园林的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现遗产保护的长效管理和全景管理。

园林档案馆、园林博物馆、“数字园林”建设、园林普查、编制规划和建立遗产基础数据库和预警系统,是苏州对世界遗产实施信息化的主要举措。近年来,从遗产保护的高度出发,我们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加强了对全市所有现存古典园林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园林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市的历史园林、园林遗存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摸底,对园内的古建筑、家具、字画、碑刻、书条石、古树名木等建立了“四有”档案,从整体上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为保护和维修提供史料。

4. 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近几年来,我局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主题,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植物、山水以及遗产监测、遗产教育、遗产旅游等课题,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探讨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促进了遗产保护学术水平的提高。

(1)世界遗产管理研究。先后开展“水环境治理”、“古树名木复壮技术”、“家具陈设三定布置”、“世界遗产监测”、“生物技术保护古树名木”等专题研究。

(2)世界遗产保护与维修研究。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的科学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09年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好评,认为此报告符合国际标准,在遗产监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3)园林文化研究。注重挖掘园林文化的内涵,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编修园林志稿;召开各种类型的园林文化座谈会;编辑出版苏州园林杂志、园林文化系列丛书。

(4)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如2007年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展苏州古典园林普查(第三次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合作,研究现代化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古典园林修复的价值和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江苏省社科联学术论文一等奖。

5. 广泛进行教育与培训

教育与培训是遗产保护科技领先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保护管理水平。2005年以来,我们不仅积极派员参加国家文物局、建设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研究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还认真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如举办了苏州园林造园史、园林文化、古建筑、植物、陈设布置等方面内容的系列讲座。

二是广泛开展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保护意识。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和5C战略,注重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保护,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局联合苏州市有关部门、街道开展共建活动,对苏州古典园林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遗产保护知识宣讲,发放遗产保护宣传材料5万余份。组织“让新苏州人了解苏州园林,共享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宣传世界遗产保护知识。与苏州社会团体合作,举办万名中小学生绘画“我心中的世界遗产”画信活动,组织全国遗产地学校开展“我与世界遗产”作文比赛。遗产教育普及到一批大中小学校,与遗产园林结成对子,开展互动活动。

三是承担国际义务,开展国际活动。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和苏州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旨在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培训、教育和研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国际机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不同的培训、教育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建立,确定了苏州分中心的主要任务为古建筑修复技术的培训与研究,以及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两个方面。

我们充分发挥苏州在古建筑和传统工艺保护研究方面的优势,2007年、2008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围绕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世界遗产教育开展学术交流,逐步打造成世界遗产专题学术交流的品牌论坛。

2009年11月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世界遗产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培训班”,邀请英国、韩国以及国内有关院校、研究机构、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授课,并组织国内外实地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1月我们将继续举办第二届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