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

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

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

随着一个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和意义追寻为核心的“概念时代”的到来,未来属于具有“高概念(HighConcept)”和“高感性(HighTouch)”双重品质的人。我们的课程也应随时代脚步而更新,将新媒体艺术融入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更多地将多媒体、新技术将融入创新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右脑思维,开拓学生多元智能、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又能为培养具有美感、情感、懂得交往和寻求意义的优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新媒体艺术与高中美术课程

未来的世界是多元的、未来的世界是虚拟的、未来的世界是充满创意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视讯科技—新媒体”的符号,需要我们去用心发现、体验。新媒体艺术融入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以“新媒体艺术”为轴线,贯穿新媒体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与生活、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等课程大模块,采用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结合我们身边的各种资源一同审视、探讨、分析、创造、重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新媒体艺术课程。新媒体艺术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影像与其他美术媒材相结合,艺术性地选择、利用、改造、组合,延异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这让摄影、摄像、录像以及投影等元素也融入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来。将新媒体艺术引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中,与以下几点特质有关:强调观众介入和参与,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在展示效果上具有异质性、互动性、融合性、非重复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以非线性的叙事逻辑将美术、音乐、戏剧、诗文、计算机、影像、劳技、光学等跨学科内容融入多维空间中,是一种开放的可变艺术。以夸张、异化的形象激活观众的感官,着重强调艺术思维和肢体介入。强调在自我与环境间的思辨,给予社会场域以人文情怀的美育关照。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嬗变,艺术的外延和内涵也络续转变,本研究将新媒体艺术与高中美术相结合开展创意美术课程也十分契合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潮流与人文理念。

2高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设计概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1]新媒体艺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开设,能积极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艺术思维能力的学习。因此,笔者开设的新媒体艺术课程力求让学生学会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创意,敢于大胆质疑,了解媒体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原理与思想,掌握利用相关知识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生可以在多元的情境中密切新媒体艺术与自我、生活、艺术、文化、科技、社会、未来的联系,获得积极审美体验和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此外,本课程还能让学生对媒体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新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掌握利用新技术主动获取与加工、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评价知识的能力,发展信息素养、科技素养、媒体素养。具体说来,新媒体艺术融入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设计如下:

2.1课程目标

(1)明晰“新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结合周围的视觉文化现象,深入探索、鉴赏与批评不同形态的新媒体艺术。(2)感知新媒体艺术的特质、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思辨新媒体艺术作品与人文情境、生活环境、社会生态间共相互生的美学关系。(3)通过多元媒材的体验与尝试,培养学生的影像感知能力、创意表达能力以及空间转换能力。

2.2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艺术鉴赏、创意园区新媒体艺术考察、新媒体艺术创作等一系列主题性教学活动,采用串线性、共享式的统整模式进行课程整合,利用计算机、PPT及相关影像资料、互联网、艺术思维导图、绘图纸笔、美术档案袋等教学资源,力求建构多维、立体的课程,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有机联系。

2.3课程模块设计

模块一:新媒体艺术与自我活动目的:师生围绕“咱们学什么?为什么学?咱们如何学?与谁一起学?”四个议题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教师一同选择、探讨、建构、编创属于自己的课程。活动项目:头脑风暴、课程会、议题讨论、新媒体宣传会等以供选择。学习要点:组建“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了解新媒体课程的由来与概念,一同商议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活动安排、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和谐民主学习气氛,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社会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使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源;师生可以围绕“我看新媒体”、“我与新媒体”等相关议题展开辩论演讲,或围绕“新媒体艺术”“数字化时代”等关键词展开头脑风暴活动。模块二:新媒体艺术与科技活动目的:掌握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检索、搜集资料的方法;以批判的眼光宏观当今社会的变化,明确新媒体时代下视讯科技发展的诸多表象及其特征。活动项目:网络虚拟考察、知识竞赛、主题调研会、视频媒体艺术展等以供选择。学习要点:学会运用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进行学习,包括“网络学习资源基础、网络学习资源获取方法、网络交流的沟通桥梁、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四个任务;通过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既学习到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应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综合实力的强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项目实践,申请博客,协同完成以“新媒体艺术与XX”、为议题的网络检索报告。模块三:新媒体艺术与生活活动目的:结合自身生活环境和经验阅历,从思维开拓、创意设计和调查实践等方面理解新媒体与生活的联系,锻炼用新媒体手段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项目:创意思维墙、校园设计工作室、模拟项目签订会、新媒体手工坊、家校参与户外采风、言语写作等以供选择。学习要点:建议从身边校园文化入手,利用电子数位板、CAD等绘图软件设计草图,师生共同创设兼具意趣性、交互性、主题性、文创性、时代性的学校环境,以求传达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文化精神;运用原型启发、希望点列举、逆向思考等方法进行互动,锻炼学生多向思维、放射思维、换元思维,为新媒体创意制作打下良好思维基础;项目实践,尝试各种手段建设我们的数字化校园(方案、模型、实体改造等);小组完成田野调查报告,并尝试设计新媒体解决方案;模块四:新媒体艺术与文化活动目的:通过跨文化体验,力求培养学生世界公民意识,参与国际交往的态度和志向,以及多元视角所带来的宽容心态。活动项目:文化主题日、虚拟漂流瓶、多元文化旅、中国动漫游等以供选择。活动要点:站在世界文明与民族文明互动发展的原点,结合社会生活事件,理解地域、亚文化、伦理、种族、性别等问题,展示影像、交流评析,培养国际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从新媒体的角度理解多元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冲突与融合、积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自觉建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精神;项目实践:举办多元文化综合媒介展,力求跨越过去和未来、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把社会评论、大众审美融入新媒体作品中。

3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新媒体图像文化在极大地丰富、提高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技术手段和效率的同时,也以冰冷的数字技术标准造成了人的感知方式与审美经验的“同质化”。将新媒体艺术融入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不仅能给予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而且对继承、保护、创新本土文化,构建21世纪的创造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据此,笔者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通过动态的发展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密切联系,精选设计多层次的、具有弹性的、符合学生审美建构水平的教学内容。从审美内涵和形式上来建构高层次的教学。第二,教师应积极建构以学生学习经验为中心的、结合社会性议题的视觉艺术课程,注重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经验统整、知识统整,视觉文化资源与社会公共资源的统整,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第三,改变思维,以学校美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中的力量为动力。[2]应改革师范学校教学课程、加强职后教师培训计划,提高美术教育者的新媒体艺术素养。总之,美术教师应充分认知新媒体艺术教学与跨学科美术教学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助人学渔,引导学生构建未来中国的宏伟蓝图做好思维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数字美术教育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字体设计;视觉传达;课程教学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播信息的视觉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进步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字体设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非常重要,它对于视觉传达领域中的相关设计有非常重要的衔接和辅助作用,并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国内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并不乐观,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且教学内容落后,无法突出设计专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所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与现状及时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

1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弊端

1.1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内容陈旧,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课程主要侧重于中英文字体的书写,其中,中文包括黑体、宋体、仿宋、楷体等美术字的书写,英文以罗马字为主,字体设计也仅限于通过笔画、结构等元素进行文字创意。其结果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厌学。1.2字体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字体课堂偏向理论教学,学生仅限于纸上谈兵,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只能停留在模仿阶段,课堂上的训练题大都以模拟题为主,真题几乎为零,这样学到的知识没有真正得以应用,容易与市场脱轨。1.3字体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实践项目水平缺乏层次感,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内容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缺乏融会贯通,几乎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换言之,就是目的性和针对性缺乏提示与提炼。可见,在现代设计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本专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接下来我们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展开探讨。

2字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字体设计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均进行了积极改革,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见习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化外在因素为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入式教学会使学生更被动,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地应用。字体设计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培养学生从“听中学”到“做中学”,注重以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开发来开展教学,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而学习”和“行动就是学习”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中获得过程性知识,去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在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架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中追求陈述性知识,只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意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二,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法已逐渐被教育战线所认同。我们通过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引入荆门中国农谷的相关实体项目。荆门中国农谷是我们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长期以来的校外合作基地。本次字体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班级为视觉传达设计1501班学生,他们均参与了项目的制作。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每个技术或技能单位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我们将荆门中农谷的设计项目引进课堂,包括荆门中国农谷白鹿春、院士村、金色农谷、农谷博物馆、屈家岭文化遗址、东方陶都等项目。每个项目当中我们都会带领学生去前期考察,中期与中国农谷方协调设计任务,后期分几次奔赴荆门中国农谷接受甲方的审核与评价。我们认为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式教学都以应用该项目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每个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独立决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项目的具体任务和计划均由甲方、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老师全程监控并将项目安排在培养计划中;二是任务以小组进行,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以头脑风暴形式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并在讨论中促进思想碰撞,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学生根据计划、分步骤,采用搜寻性、实验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并负责任地完成任务的同时要不断地验证与调整;四是每个单元的项目完成后,接受甲方的审核,并作相应的调整与修改,总结讨论其成果和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生对结果、工作方式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五是将项目结果运用到新的项目当中,是项目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六是学生最终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解和演示,并相互评分。除了将荆门中国农谷项目引入课堂外,我们还将武汉光谷阳光幼儿园项目引进来,我们的学生利用课堂外时间为幼儿园手绘墙面创意字体,分别分布在幼儿园入口及楼梯间,墙面创意字体美观而富有创意,符合园内的整体风格与受众的审美心理。这样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以字体设计课题为例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特定的任务自主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第三,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方法,培养逆向思维。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平铺直叙地讲述理论知识,容易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倒叙式的思维方法就是将事情的结局和最精彩的部分提前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我们可以将倒叙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字体设计课程中去,比如在以往的理论讲解部分,安排是“文字发展史-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理论-字体设计绘写-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过程。但应用倒叙式方法,便可以是“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绘写-字体发展史-字体设计的应用-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可以改变部分讲解顺序,使讲解内容在结构上有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授课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为最后的创意发挥做铺垫。在保留传统字体设计的同时,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第四,促进字体创作多元化发展,培养跨界思维。“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的主要目的是“借智”。教师可穿插讲解一些其他设计领域的创作思维模式,涉及相关知识制作案例,对其加以分析,并引导学生尝试跨界思维。把其他涉及领域的设计思维运用在字体设计上面,塑造多元化的字体创作形式,可使其变得丰富。我们以中国汉字为例,将汉字以文化遗产的精神力量嫁接到设计的形态意识中,象形字(仿文)延伸的领域超越工艺美术或百工之术的范畴。一是家具设计。仿文家具设计借鉴本土的象形文字架构到家具造型中,以字为骨,以象为形。通过意美感心、形美感目来进行设计创作。二是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汉字主要应用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及企业形象设计中。三是公共艺术领域。公共艺术领域借鉴文字的形态、结构等进行设计创作,如欧美公共艺术等。四是室内设计领域。把这种思维融合在字体设计中,结合一些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在保持字体主心骨设计思维的同时,实现跨界设计思维的教学,引导学生多元化地设计。

3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字体设计不仅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给消费者一种美的享受,还需要传达一种信息,一种文化理念,更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提高沟通与传播的效率,从岗位工作流程上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学科整合技能,包括分析、策划、创意、设计、执行等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平面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要求字体设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教学创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与手段,深化社会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及授课内容,遵从“思维培养”“项目驱动”“行动导向”“跨界整合”等教育特点。第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根据设计公司和相关企业对平面设计类方向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所需要具有的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创意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设计相关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与切入点,体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第二,以设计岗位工作过程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设计执行到效果评估六个工作阶段作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注入”为改革目标。第三,以上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和实践性并存的教学方法,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认真地对小组的任务承担责任,通过思维的碰撞和实施,对各个小组负责的任务理解透彻,并运用各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手段展示出来,小组成员的讲述也清晰明了,这也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培养,以上方法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我们针对“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董璐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卓娅,卢叙默.字体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