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体系

由于金融会计风险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应对影响金融会计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独立的特点进行全面研究,形成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从不同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战略出发,对各个管理子系统进行优化分析,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需要对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进行分析,形成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战略,对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主体需要有全面的认识,对各项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把脉,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通过对金融会计内外部风险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推进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模式创新。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战略实施是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重要路径。

一、金融会计风险系统性管理体系建设

金融会计风险具有系统性特点。因此,从金融会计风险系统性角度进行管理体系建设,是防范各项风险的基本方法,由于金融会计风险系统的联系性、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特点,在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每个对象的风险模式,对风险管理要坚持系统性的管理思想,从金融会计风险形成的各个层次角度出发,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系统性管理的基本理念,提升金融会计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积极稳妥地进行金融会计管理机制创新,提升金融会计的综合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实现金融会计风险的全方位综合性管理。通过对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基本特点分析,需要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整体性研究,从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基本特点看,可以引发金融会计风险的因素较多。金融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从风险形成的综合性原因出发,逐步挖掘产生风险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提高金融风险整体性防控能力,为金融会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金融会计风险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因此需要对金融会计风险的基本特点进行全面研究,从系统风险的危害程度出发,对各项风险的运行规律和管控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形成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方案,确保金融会计的各项风险能够有效的防范。从金融会计风险的组成因素角度分析,由于各个风险因素之间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同时各个风险因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综合性方法,按照标本兼治的基本风险防控理念,制定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金融会计行业产生风险会影响到各个企业主体和个人。因此在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判的过程中,需要从金融资产管理的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会计核算等手段发现金融风险,同时能够果断采取措施,从多角度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提高金融会计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为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对系统性金融会计风险危机进行有效防范,确保金融会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风险管理各个模式出发由于金融会计风险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金融会计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通过对金融会计风险的分层管理,可以提高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效率,为金融会计风险的层次性管理体系建设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对系统性防范金融会计风险具有综合性作用。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层次性模式管理出发,对金融会计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风险、表外风险进行全面的研判,形成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机制。对各个风险层次进行的优化管理,形成层次化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会计风险管理创新,为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战略的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条件。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从不同的目标战略出发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方法,在复杂的金融会计管理中不断探寻管理规律,通过定量性金融会计风险指标分析,确保各个风险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推进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建设,推进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水平。

二、金融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金融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系统性管理的观念。通过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形成系统性风险管理的目标,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效结合,对金融会计系统性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形成最优的金融会计风险体系管理方案,为完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水平,为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营造积极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定量和定性分析出发,通过定性、定量的循环式分析和研究,形成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策略。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系统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正确识别金融会计风险,通过对各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目标性研究,形成良好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战略。金融会计系统风险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把其管理体系进行分解。通过分解管理体系可以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形成管理体系内在管理结构,提高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水平。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运行模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金融风险管理框架,通过优化方案的分析形成良好的管理理念,提高金融会计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水平。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正确识别风险的角度出发,形成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确保金融会计管理系统风险体系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对风险因素能够有效的识别,并且找出解决金融会计风险的路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从风险指标体系和系统结构管理出发,确保金融会计风险管理能够在指标优化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管理机制,从不同的监控指标出发形成良好的指标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指标风险管理水平,为指标风险管理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风险指标的管理方式推进各项工作,采取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监督管理战略,推进风险监控管理体系建设。金融会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指标管理出发,对各项风险监控指标设定相应的控制值,不断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营造健康稳定的金融会计管理环境。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全面、及时收集相关金融会计数据,通过对各项管理指标的基础性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对金融会计风险管理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系统性分析,形成金融会计风险指标控制管理体系,提升金融风险综合性管理效率和质量。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形成符合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特点的体系结构,对金融会计风险的全方位把控和综合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会计风险防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管理指标角度出发,形成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机制和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会计模式创新和风险防范。金融会计系统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化解各项风险,通过对金融风险系统的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推进金融会计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评估机制。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主体对象出发,形成良好的金融会计风险指标管理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建设。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通过对风险系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形成具有综合性风险管理的方案机制,提升金融会计系统性风险防控水平。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金融服务对象出发,对各项金融会计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形成风险控制管理模型,通过不断的优化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指标控制能力。金融会计风险指标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内外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的详细化设计管理能力。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各项经济指标出发,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实现对金融会计风险的目标化管理,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金融会计管理环境。金融会计风险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管理战略机制出发,形成良好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模式,对各项风险进行综合评测,形成具有决策性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能力,为建立完善的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模式创新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国内外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特点出发,形成具有系统性管理理念的金融会计管理策略。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管理模式入手,推进各项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形成具有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特点的体系,提升金融会计风险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新梅.国有金融产权改革模式与创新研究[J].决策咨询,2013(3):90-92.

[2]张琦霞.金融信息未来发展战略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6(2):135-137.

[3]齐殿淇.我国金融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联性研究[J].产权导刊,2013(4):8-10..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构筑起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内控状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根据某银行省分行2011~2013年度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按照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在内控设计和运行两个层面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从内部环境来看,设计层面存在组织架构设置缺乏系统性、内控管理职责不够清晰、内控考核机制需完善、内控文化建设需深化、分支机构管控需加强等问题。如在支行没有明确具体的部门或团队专职承担内控合规工作的统筹管理,在分行部门没有明确的内控合规管理人员;内控体系建立不是以流程为导向,业务管理以部门为单位,尚未建立流程负责人或控制负责人的概念。运行层面存在主动管控意识不强、内控资源投入不足、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等问题。如基层员工参与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中高级管理人员对内控建设工作主动意愿不强;部分人员片面地将内部控制等同于牵制、制衡、复核、监督,认为内控建设只是内控部门的职责,在业务发展碰到难题或有压力时,错误地把内控建设与业务发展割裂对立。从风险评估来看,设计层面存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建设不足的问题,运行层面存在风险数据管理能力不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形势严峻等问题。2011~2013年内外检查揭示问题总数和关注类及以上问题逐年增长、员工行为失范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操作风险隐患不断、信用风险管控难度加大,问题主要分布在会计出纳、信贷、电子银行和银行卡等方面。如员工违规行为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由与客户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发展到违规经商或在外兼职、利用信用卡套现、出借账户、飞单销售理财产品等,违规手段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越来越隐蔽,更多的是通过控制账户而非使用本人账户进行违规资金操作,监测难度加大。从控制活动来看,设计层面存在制度建设体系不完善、缺乏对业务流程风险和控制的识别和描述、内控管理的系统控制水平不高等问题。如部分制度仅有禁止性规定,但对“怎么做”没有明确规定;未能及时将内控管理要求有效嵌入业务系统,系统不能自动识别代收工资账户、不能自动解冻和解挂、不能对信用额度自动控制等。运行层面存在业务流程运行不畅、制度执行不力、对创新业务管控不足、内控管理滞后于业务发展、关键岗位人员的管控不到位等问题。近三年来超过90%的违规问题发生在一级支行和营业网点层面;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客户经理、临柜柜员和营业机构负责人等岗位,其中客户经理由于岗位工作的特性,管控难度最大。从信息沟通来看,设计层面存在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不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足。运行层面存在部门间信息交流不通畅、内控管理的资源与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目前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收集、传递和共享渠道,信息资源共享渠道未能有效打通,信息局限于单个部门或机构内部或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的现象仍较为常见,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从内部监督来看,设计层面存在内控三道防线的内部监督职责尚未有效厘清、内控问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运行层面存在内控监督检查就事论事、部门条线尽职监督管理不到位、整改工作需加强等问题。近三年发现问题结构特征明显,高发业务领域、环节、管理区域、工作岗位基本保持不变,但整改工作更多关注问题个案,针对问题根源的解决措施不多。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国内经济缓中趋稳,发展转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预期加强,银行业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加速、盈利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经营环境严峻复杂。随着《巴塞尔协议III》、《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国内外相关监管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差异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规范融资业务活动成为银行业务监管重要议题。特别是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正成为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银行须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约束市场行为。

(二)内部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和全新挑战。

业务和产品创新加快对内控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出新要求。如无卡二维码支付服务、虚拟信用卡产品等创新类支付业务的开发;银行防堵各类外部欺诈事件、堵截未遂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内控案防压力还会持续增长。在发展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内部管理容易出现松懈,如不及早遏制,势必影响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在战略发展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做好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平衡,如为了即期利益而放松风险控制,就可能在客户准入和产品开发等环节埋下风险隐患;在增长冲动下扭曲激励机制,就容易诱发个别员工铤而走险;开展创新而风险防控滞后,低风险业务也会出现合规缺陷成为高风险业务。

三、商业银行全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全面内控管理新理念。

充分依托、融合企业文化、合规文化建设,倡导并培育“诚信合规、内控优先”的内控文化,使其成为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整合管理资源,建立一体化、系统化的内控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内控管理向全方位、过程控制转型,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由结果检查向结果与过程检查并重转变,由现场检查为主向现场与非现场并重转变,由个案问题的查纠向对全行系统性、全局性风险的监督评价转变。

(二)夯实全面内控管理制度基础。

做好制度梳理工作,分析内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为制度制定及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做好制度后评价工作,有效解决跨部门间关联业务产生的“制度盲区”,促进全行制度流程的持续优化。此外还要大力推进制度执行力建设。开展合规文化宣教,加强制度宣讲学习,让员工掌握制度规定要求,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辩证关系,杜绝和减少变相、选择性、应付式执行的现象;加强对检查监督成果的分析,查找制度缺陷,督导业务部门及时修订制度,切实解决制度不好用的问题;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进行责任追究。

(三)完善全面内控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分支行两级内控委员会;制定分行本部、一级支行、二级支行、三级合规经理制度;明确职责,发挥委员会的统领作用和合规经理队伍的职能。加强组织系统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促进员工自觉遵守职业操守,珍惜职业生命;完善考核方案,将兼职合规经理履职考核纳入个人绩效计划书,考核比率不低于30%;加强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等建设,坚定员工信仰和合规追求。突出抓好柜员、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等关键岗位风控管理,在人员选聘、绩效考核、日常监督等方面的精细管理。

(四)加强全面风险主动管控。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加快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动争取差异化监管政策支持;重视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中的风险,严防新产品设计和业务营销中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防范不规范经营造成的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重视社会融资活跃和外部欺诈猖獗的风险冲击,建立外部风险防火墙;关注员工行为管理,防范道德风险。二是梳理风险点,突出防控重点。加快建设风险量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操作风险的主动性、科学性、前瞻性管理;认真梳理风险防控要点,使员工掌握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做好事前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提示并控制风险。三是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状况全面扫描检视,全面查找内控缺陷,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五)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推进信贷精细化,强化对行业客户的“预管理”,落实“潜在授信客户名单”制度;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信贷政策管理,不断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做实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推进财会精细化,规范财务开支管理,强化财务合规意识;优化经济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回报和定价管理水平;加快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机制,保障战略传导到位。推进运营精细化,深化集中作业模式改革,完善标准化基层管理系统;推动运营准入管理前移,建立新业务、新系统和临柜业务制度的扎口准入机制;加强操作风险薄弱环节管控,建设现代运营体系。推进零售业务精细化,固化操作系统、探讨员工行为管理新模式、创新零售条线尽职监督工作方式,夯实业务发展根基。

(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全面内控管理能力。

一是提高内控管理的系统控制水平。将控制措施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对内控管理的自动管理;优化整合各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一套全面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实现内控措施的事前、事中控制。二是优化内控合规系统管理和应用。做好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确保检查信息及时收集、高效传递、便捷共享;强化系统检查成果的综合利用,分析数据,挖掘经营管理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完善制度流程建设,提升内控检查价值。三是建立内控信息监测数据库。建立分行内控数据监测制度,开发相应管理系统,持续不断地收集汇总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使之成为内控管理动态分析及应用的综合化信息工具,为内控管理量化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

(七)构建集约高效的全面内控管理监督体系。

强化尽职监督,落实业务部门内控管理职责,厘清各业务部门职责边界,避免监督工作重叠、交叉和缺失;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系统完整的运营监管、风险经理队伍,承担财会运营、信贷业务、个人业务的日常监管;加大再监督力度,强化考核引导,推动业务部门有效履职,提升监督质量。完善检查管理,建立检查工作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统筹,避免重复和无效检查;实行自查与他查发现问题区别对待机制,鼓励自查自纠;推进检查模式转型,加大非现场监测,大力推进监测分析模型建设,形成“指标预警、模型监测、精准核查、及时处置”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业务经营的全过程控制;开展动态内控评价工作,由每年一次的综合评价转变为每半年或每季度一次的动态评价;加大重点领域检查力度,以风险线索为导向,利用案排、飞检、移位、专项等多种方式,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的风险防控。

四、结语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 关系探究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了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通过对引入技术、构建新组织、采用新方式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进行创造和变革。

一、分析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的关系

(一)既有矛盾又有统一

一方面,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存在着统一的关系。金融创新的目的是风险进行转移与分散,是为了提供给商业银行相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与风险管理技术,进而让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金融创新能够产生新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让一种金融风险转化成另外一种金融风险,让一种产品风险逐渐演化为整个行业的风险,在加剧了金融体系的动荡的同时也严重削弱了风险管控体系的能力。此外,风险管控体系的规制作用也能够对金融创新的效率产生一定的抑制。

(二)动态博弈

商业银行要想发展,一方面要依靠金融创新当做动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风险管控来确保其安全,因此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看很像一对双生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总是依靠金融创新来避免风险管控对其进行规制,因而便有可能造成原有的风险管控体系失去作用,所以商业银行与监管当局只好采用新的针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控政策来调控。

(三)体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究其本质就是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彼此替代与彼此补充的不可分割性。

彼此替代,主要侧重于表现在对金融效率的提高,一旦放松看对金融风险的管控,极有可能给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若是侧重于金融安全,那么过度的风险管控常常又会降低金融的效率。

彼此补充,既表现在金融效率的基础是金融安全这一方面,又表现在金融效率的提高将会增强金融的安全性。由此可见,高效率的金融市场能够促使信息传递得更快、更充分,能够让市场结构更加合理、科学。

二、当前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项目比较普遍,剖其本质大多是对传统业务进行了改进与组合,而真正针对中国金融消费者特点的创新产品鲜有问世。此外,金融创新产品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当一家银行自主研发新产品之后马上就会有其他银行跟风而上的。更值得重视的是,因为金融创新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又受到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制肘,导致了中国的金融创新领域缺少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业务开发。

(二)欠缺金融创新的风险管控能力

当下,不少中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在大量模仿和引进国外的金融创新模式,因此都非常关注短期的规模效应,反而对金融创新背后隐藏的风险定价机制以及管理措施缺乏足够的分析,特别是在风险识别、计量、监测等方面与国际的先进银行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缺乏强有力的金融创新风险控制体系。

(三)金融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

1、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

现阶段,针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规范的法律,主要还是依靠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可见国内对新产品、新工具、新技术的普及推广所带来的法律责任界定以及对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缺乏重视。

2、严格的金融管制现状

目前,中国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方面,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从而束缚了金融创新的步伐。

3、较低的信息技术水平

从目前看来,中国的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融合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4、过分倚重传统业务与传统市场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显然缺乏长远眼光以及对市场的洞察能力,更缺乏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对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良好的金融创新机制

1、加大对组织机构建设的重视力度,为金融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创新建议、创新活动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防范并控制潜在的风险。

2、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为金融创新找寻智力支持

商业银行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资源投入力度,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金融创新团队,不断巩固其研发基础,快速推进金融创新工作。

3、加大对奖惩体系建设的重视力度,为金融创新打造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

应当通过制定具体的奖惩办法,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目标、完整健全的组织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避免和减少盲目的金融创新,让金融创新真正服务于市场,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全面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金融创新中,商业银行必须确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着眼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保证金融创新有序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确保内控机制权责明确、运作有序。此外,还要积极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运用信息在商业银行内部以及和客户之间的高效传递,由此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用卡 商户拓展 外包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耸堵耄C

一、信用卡商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特惠商户的定义和要求

1、特惠商户的定义

特惠合作商户是指经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愿意向信用卡或借记卡持卡人提供优惠的商户。

2、特惠商户的准入要求

可以正常受理合作银行卡刷卡消费;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能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提供用户投诉途径并具备及时响应处理能力;提供合作银行各类银行卡的消费折扣和权益优惠;经营范围符合合作银行持卡人的正常需求。

该种模式是银行与商户常见的合作模式,由银行通过自有平台宣传,商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优惠活动,吸引新客户办卡和促进存量客户到商户进行消费,促动交易,实现合作双方共赢。

(二)特惠商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商户是银行与客户接触的主要载体之一,银行围绕客户的日常消费场景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设商户体系,并通过商户资源开展全国性权益类活动落地,属地活动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以此促动交易和活跃度、营造市场声势和用卡环境。因此,特惠商户体系建设对信用卡中心和总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信用卡中心的价值和意义。

1、品牌经营。以商户优惠和活动为载体,最大化品牌曝光度,营造用卡环境。此外,通过对重点商圈的广告投入,打造核心商圈的品牌影响力。

2、客户经营。优质商户是实现客户体验触点管理的主要场景,是客户交易促动的抓手,通过占领优质的商户资源,可以有效切入线下消费的入口,培养客户粘度和优化交易结构。

3、客户获取。根据目标客户的消费行为来拓展目标商户,依托商户阵地开展特惠活动、积分活动、权益活动、办卡优惠、支持新产品上线等,帮助销售团队更好的获取目标客户。

4、收益经营。落实做大中间业务收入的战略目标,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创新营销方式挖掘商户价值,并结合信用卡的产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营销活动,将存量变流量,实现平台化的价值经营模式。

5、创新业务发展需求。构建移动端宣传阵地,推进商户在移动端的品牌露出,打造客户用卡极致体验,实现占领“移动端”的战略目标。

二、特惠商户体系建设的经营模式和瓶颈

(一)当前特惠商户体系建设经营模式

笔者所服务的信用卡中心市场团队承接总部市场工作策略,通过“总对总”模式和属地合作引入模式大力推进商户体系建设的进程。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特惠商户体系,原有商户的引入和维护都是通过自有商户团队进行开展。信用卡总部通过精品商户评估体系、绩效考核、营销活动评估、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商户体系进行管控。

(二)特惠商户体系规模提升的“瓶颈”

为丰富客户商户消费体验,未来将加大拓展境内外的商户规模和不断提高商户质量。但商户规模扩大受到人员规模的限制,当前信用卡的市场商户团队已无法承接更大规模的商户体系建设。

三、业务外包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业务外包优势分析

当前,特惠商户拓展的各项流程较为成熟,但操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进行规模化业务开展,且人工成本高,不能很好体现区域市场工作的价值,如将该业务外包,有如下优势:

1、降低成本。

业务外包后,信用卡中心只需要按照外包公司提供的业务数量支付一揽子的费用即可,不需要再向工作人员提供其他工资福利待遇。此外,对外包人员的管理包括用工手续办理、培训、考核等主要由外包公司提供,可减轻人员管理压力,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专业化管理。

因特惠商户拓展业务相对单一且专注,外包供应商通过规模经营来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推动自有团队核心业务的发展。

根据卡中心市场工作策略的要求,未来市场团队将大力发展场景营销、中间业务、消费金融、收单业务等工作。为推动团队转型,通过业务外包,能让卡中心市场团队员工逐步从重复繁琐的流程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充分发挥市场岗位的核心价值。

4、弥补人力资源的阶段性不足。

通过业务外包可补充内部人力资源的阶段性不足,让本行员工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发展核心业务。

四、业务外包模式的风险控制

(一)业务外包风险点的应对措施

为加强对特惠商户拓展业务的风险管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提前管控:

1、信息安全

业务外包需将严格遵循卡中心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制定详细的外包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专线传输要求、网络隔离要求、数据清除要求等。同时,通过现场及非现场检查监督外包商执行情况。

在此基础上,在招标确定合作供应后,需与外包供应商签署保密协议,并监督外包商与相关外包员工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约定各方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等所有信息和经声明的保密信息和资料。

2、商户质量

需在信用卡中心总部设置商户外包业务的管理职责,严格根据现行商户管理办法对商户引入和维护质量进行管理和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引入商户将进行下线和外包服务费的扣减。此外,如抽查门店时如发现店面无物料、店面人员不知晓银行卡优惠或活动内容等情况,都需将通过协议方式进行质量管控的约定。

3、作业操作

信用卡中心将严格按照外包相关管理办法,启动招标采购流程选择外包供应商,并对供应商加强流程作业监督及管理。具体可分为外包前、外包中及外包后三级管理机制:

外包前,筛选市场专业公司提供该类业务外包服务,对外包供应商进行评估及全面管理,并从当中选取有信用卡业务服务经验的外包商。

外包中,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外包供应商的采购、合同签订和外包业务的实施进行管理,同时加强对外包供应商的日常监督考核。

外包后,加强从外包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缓释、应急预案的制定与维护、外包业务验收等全流程管理。

4、人员管理

(1)从外包商的准入资格审核、到该外包业务作业人员的要求及招聘标准进行全流程的跟进,保证作业人员的素质符合业务要求。

(2)安排专员指导外包供应商进行业务培训,保证服务标准的一致性。在业务上线初期,抽调资深市场人员协同作业和质量抽查,保证业务平稳过渡。

(3)所有外包人T均与外包公司签署劳动合同,降低与外包人员出现人事纠纷的风险。此外,卡中心主要根据外包公司的客户服务数量及质量进行考核,不对实际外包人员进行直接管理,即根据外包公司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等考核情况,与外包公司进行费用结算。

5、业务连续性

为避免在合作期间因客观原因导致合作终止,卡中心将招标两家及以上的业务外包供应商作为业务外包供应商。同时,卡中心自有商户团队也可对该项业务进行支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6、重点商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随着商户规模的增加,为加强对重点商户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在商户引入后,卡中心自有商户团队人员将定期与合作供应商一同走访重点合作伙伴,做好业务维护工作。

在此基础上,卡中心将制定年度系列活动合作方案,与重点商户合作伙伴开展专题活动,加强双方的业务交流,巩固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美)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美)希尔,(美)琼斯,周长辉.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一、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是响应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进程。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催生出金融介质的跨区域、高时效、低成本蜕变,金融的虚拟性得以成倍放大,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性助推器”,显著作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金融虚拟化的趋势没有将金融游弋于实体经济,反而由于其“两高一低”(高渗透性、高时效性、低失真性)特有属性,使得虚拟与实体的结合更加紧密,成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联动的有机整体。科技金融是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金融虚拟化、信息化在高科技产业的集中体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级数化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甚至催生出新的产业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科技产业培育方式。在虚拟金融高传染性引致原金融创新模式遭到深度质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科技金融被视为根植生产力基础、高爆发性、高成长性的必然出路。科技金融相互渗透,将吸收二者各自原有优点,优化资金流向,缩小产业生命周期的震荡幅度,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二)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是提升我国创新实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我国较早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世纪目标,将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视为世纪战略,并制定了阶段化创新目标,指引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进程。科技金融是金融资源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向优化的注入,更提供了鼓励企业创新研发的直接推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产业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创新又显著影响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科技金融更成为支撑创新的直接动力。把握好科技金融的发展便抓住了创新的关键和精髓,直接影响着实现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将科技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构造高覆盖性、强辐射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高度掌控产业的发展投向,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的分配和供给,形成健康体内循环、良性产业支撑。

(三)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是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在引领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质效中的基础作用,于2005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2010年,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构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是深化落实各项政策,提升产业转型张力题中应有之意。部分省市的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更为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得以夯实。

二、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存在的障碍和问题

(一)制度缺位,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建

设的内生力量较为分散缺乏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上下贯通的推动机制尚未构建。我国高度重视发挥科技金融整合优势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指导意见,鼓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科技金融的明确概念并未明晰,科技金融管理工作归口不明确,建设完整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目前我国对科技金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鼓励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试行局部组织结构创新、支持金融配套机构发展、信贷资源政策针对性倾斜等有限范围创新,践行科技金融的整合发展。更多的助推力来自于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及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是由下而上的,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制度惯性不相适应。

(二)基础薄弱,构造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根基的核心内容尚未完善

1.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陈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作为现代社会运作的基础,信用担保制度完善度直接影响着社会运行效率高低。信用担保制度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承担“中心轴”的重要支撑作用,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小企业带有强烈的“创始人”意志,往往管理者与经营者双重身份叠加,公司经营业绩平稳性与个人经营能力和突发性事件高度挂钩,风险普遍存在。作为中小企业中创新力最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低资产、重创意、高成长的经营特性与当下我国主流融资渠道差异性较大,往往不能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理想对象。在信用担保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背景下,担保和信用带来的资产增值和信用提拉作用被遏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门槛相对抬高。

2.风投机构运作亟待改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有限。目前在政府的推动下,民间各类风险资本发展较快,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科技企业群,风投的辅导培育功能影响有限,科学合规运作机制亟待进一步优化完善。目前我国风投机构投资运作风格缺失,表现为投资产业高度集中,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发现。在资本市场尚未发育完善的大环境下,运作和退出机制发展滞后,存在严重的孵化障碍。

3.风险补偿机制不尽完善,保障制度未有效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是系统工程,依托于对风险的合理防控和制度建设的深度对接。目前较为成熟的局部探索模式是企业、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设定风险划分范围和标准,一旦出现风险则在既定的操作机制下实现风险补偿和划分。但是这种探索只是在举办地区的创新探索,真正的制度保障未根本建立。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体系

(一)完善建制,创新改革,打造科技金融制度保障机制

1.完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结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金融配套政策,落实监管部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各级政府可通过制定科技金融专项政策,有效指导科技金融的相互结合。要下更大决心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系统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2.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建设建议考虑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金融支持体系。参照我国已有三家全国政策性银行建设经验,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等职能部门划定统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核心。该银行可以与我国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协调配合,组成一个富有效率的中小企业支持网络,有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条件成熟的商业银行成立“法人或准法人”科技金融专营子银行,鼓励规模适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制为专职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职银行。目前,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在科技金融制度创新上都有进展,下一步可将科技支行、小贷中心的模式在全国复制,支持鼓励更多金融机构投身科技金融创新探索。可参照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模式,建设企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企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决定了科技创新需要政府的金融支持,同时创业者存在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更需要政府提供一条龙的配套服务,建议政府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引入全新的金融服务理念与模式,汇聚多家金融机构与产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中心,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与形象,为科技创新金融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强化指导,完善建设,构造科技金融资源整合机制

1.探索金融创新资源整合范式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结合带来的“外溢”效应,必须要找准两者整合范式,力争以优化的整合模式和顺畅的循环体系,实现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目前较为成熟的模式是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引入各类金融机构资源实现业务对接,如交通银行在部分地区创设的科技支行等专营机构,这种模式发起者通常是银行,主要在产品设计上引入保险、担保、创投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推动整合力量单一、创新动力不足、时效性较差的缺陷。较为合理的模式是基于各类金融机构的主动对接,以信息流动共享为核心,实现业务深度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合力。政府为中间协调人,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倾斜实现顶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保险、创投、担保各类金融资源主动介入,建设信息存量分类数据库,强化信息共享力度,通过归类汇总企业融资需求,各类金融机构整合提供指导意见,实现真正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力度。

2.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认真了解掌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梳理影响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负面因素,力争通过“查、整、改”活动,有效肃清发展障碍。在优化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放直接融资市场,通过构建分级直接融资市场,加大企业直接融资占比,并辅之以小企业债、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产权交易平台等各类基础工作。进一步注意发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组织形态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孵化器功能,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强化跟踪监督等途径,缩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发现过程,鼓励支持新兴产业高效发展。

3.推动各类科技金融创新主体发展一是着力推进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各省市金融办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尽快实现在每个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试点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覆盖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用好“可贷可投”政策,积极探索贷款和投资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并充分发挥“小额、便捷、灵活、优惠”的特点,有效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公司。各省市发改委、金融办、科技管理和财税等部门加强配合,积极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集聚区。三是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科技创新企业的相关信息和资金需求,为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社会资本提供投资机会;建立非上市科技创新企业的股权交易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者退出通道。探索建立做市商制度,活跃融资服务平台交易,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4.优化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社会环境通过形象塑造、公共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形象。强化信用信息监控,进一步强化财务会计质量考核,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鼓励海外人员、高科技研发人员等群体创办各类高科技中小企业,形成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建立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库,通过跟踪企业成立、成长、成熟各阶段,实现企业生命周期的全流程覆盖。进一步注意发挥金融在支撑企业成长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企业价值发现渠道,通过银企互利共赢,切实缩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