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践能力培养
在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方法学课程[1]。这门学科旨在传授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操作过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适应专业岗位的能力奠定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然而传统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系统连贯地讲授有关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却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互脱节的现象,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不佳,有学者报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总体质量不高[2]。为此,我们曾经对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访谈,主要反映的问题有:理论部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例如抽样方法、层次谬误等概念;该门课程理论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但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实践课效果不好。传统教学方式是讲授理论之后,选取部分章节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未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处理实际问题。因此,本次实践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教改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且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因此,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课程章节连贯性要求高,因此具体教学方案是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各个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在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调查过程以及最后分析总结阶段依次展开。我们将实习课程内容分为几个环节:选择主题、确定测量值、制订计划书、拟订调查提纲、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现场调查、资料录入、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练习和实践强化,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项目时知道如何下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选题、方案设计、实施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们对学生的具体安排如下。
(1)学生以7人左右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每组选出组长,统筹组织管理。由组长负责总体安排和对组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
(2)授课第三周后开始选题,课题可以在教师建议的选题中选取,也可由小组根据兴趣和课题的可行性来确定。
(3)选题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实施社会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等。调查方案是调查工作的行动指南,内容包括:调查目标、调查类型、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地域、调查时间、调查队伍、调查经费以及工作安排。首先开展小组内讨论,商讨确定实践内容,每个小组分别制作PPT进行汇报,然后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设计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4)开展现场调查,进行资料收集。
(5)理论课讲完“调查报告的撰写”之后,要求学生在问卷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交代清楚调查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结论,重点是把调研结果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写出来。调研报告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并在实践课上汇报。最后教师对每组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
2教改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改革已经在2012级、2014级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是将课程学习变成学生有兴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另外,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公正,能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学习态度。
2.1系统地设计整个实践环节
按照进行一个完整问卷调查的程序,系统地设计问卷调查的实践环节,带领学生逐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完整的调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布置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分别是选题确定、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撰写调研报告,这几个环节教学内容由易至难。在教学方式上由分项练习到最后的综合报告,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主要手段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专业素养,锻炼学生全面考虑、综合判断的能力。
2.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意识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学习理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抽样方法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没听明白或者印象不深刻。当学生在实践课中研究自己调查方案中的具体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等时,会主动看书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均有提高,最终达到教与学相结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3制订与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设计是40%的平时成绩加上60%的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最后的成绩。这样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严肃性和认真性,平时成绩评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参加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二是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依据学生自我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调查报告的评分依据材料的真实性、调查对象的典型性、观点的新颖性以及格式是否正确、叙述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语言是否准确等。
3教改的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与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密切关系,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达到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3.1教与学结合,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课程教学打破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便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实际操作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氛围轻松,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起到了督促学生注重理论学习的作用;学生普遍对社会调查研究有了理性认识和浓厚兴趣,了解到社会调查要经过系统的流程、遵循特定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有效结论;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从理论到应用的学科逻辑体系,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尝试完成工作任务,并从完成任务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
3.2全程评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科学的考核方式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过程性考核,教师可以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3结合实际,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调查课题并与组员及调查对象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等。
4教改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教学技术和完善教学设备;其次,由于实践内容涉及众多学科,例如卫生统计学等,需要学生掌握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分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再次,受到研究场所和调查时间的限制,目前学生一般只能在本市或者校园中做调查,调查题材比较单一,很难进行大范围问卷调查;最后,调查研究需要经费支持,而目前费用完全由任课教师自主承担。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卫生管理人才[4]。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制订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确保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维萍,郑建中,张雪芬,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82-184.
[2]刘珊珊,杨东辉,徐瑛.学生对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社会调查方法的态度和学业成就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才智,2011(3):326-327.
[3]钱雪飞.高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索———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9-171.
1、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实践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改革,推陈出新,将陈旧的内容删减,增加前沿的理论内容,并且紧跟时展的步伐,紧密结合实际,吸收新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成果、以及信息技术的成果,重组知识单元。例如:《管理学》针对课程的不同知识单元,分别采取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汇报、制作市场策划方案和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行政管理学》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课堂模拟教学、选取时下公共管理热点事件举行听证会、新闻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增加了上机操作等实践环节;《社会调查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实践,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每讲授一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课题选题、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到统计分析,并补充大量社会研究方法、定量分析、统计软件SPSS应用等知识于其中,拓展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组建课外兴趣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例如《管理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市场策划和创业策划比赛,并将策划方法付诸实施,孵化一系列创业项目;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例如指导学生与杭州市翠苑社区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3、积极探索更为灵活的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考核方式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考量更多的是其综合素质方面,独立学院对学生成绩的考察方式也应该有多重选择,应具备遵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灵活设置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等特点。第一、科学设置考试内容,考试的内容和标准应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反映,设置考试内容时应更多地注重知识点的应用和创新。尽量减少只有一种解题思路、一种标准答案的题目。例如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时,可以改为给出一种相应社会现象的描述或者举例,并解释所表示出的概念或原理。教师评分时重在分析学生的观点、答题思路,标准答案把握大致的方向即可,提倡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二,灵活的选择考试方式,将设计作业、模拟表现,总结汇报等方式运用于课程考核中,科学合理的评估学生的成绩,使成绩作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反应。例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针对选题、调查方案设计、设计问卷、实施调查、运用SPSS等软件统计分析等环节进行指导,课程结束时提交调查报告并且汇报,并将学生综合表现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二、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改革
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现状
第一,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课程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而设置的实践环节,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确定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实验时间。
第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设计大纲和专业教学要求,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选择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和编写指导书,明确具体要求,为学生分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实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训练学生利用资料和工具书的能力。
第三,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完成的一种辅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
第四,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学生在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整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的一次训练,目的是检验学生在三年专业学习中的效果和收获,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获取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五,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不仅能检验和提高学生专业学识水平,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提高从事企业信息化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电子商务方案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综合训练了学生素质:吃苦耐苦、连续作战、耐心、细致、踏实认真、协作的精神和沟通能力等等。
2.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相对滞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信息化技术课程,如:数据挖掘及数据仓库技术、CRM的原理与实施、SCM的原理与实施等并未开设,也没有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随课上机实验、课后实践、课外实习等实践课程,而恰恰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综合性实践环节薄弱。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偏重于传统验证性实验,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的综合型、设计型以及创新型的实验开设较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实验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学生重视理论课学习而轻视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是敷衍了事,实验教学的设计都围绕“教”而展开,着重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限定在教师的“教”之内。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动手而很少动脑,缺少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不很严格,在课程结业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原因。
二、信管专业教学实践的改革建议
1.构建现代化的实验中心,整合教育资源
构建现代化的实验中心,可以转变实验室专为某一课程或专业服务的观念,改变以往实验室分散管理的状况,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从而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奠定良好基础。实验中心建立后,对实验室统一管理,开放使用,利用开放的实验室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机会,为优秀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场所,可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全面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例如: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职中生;创业培训;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近年来,在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创业促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鼓励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劳动者的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并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尽早对职中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是非常必要。职中的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让他们知道在将来人生路上,就业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为自己开辟一条创业之路。
一、创业教育选修课在我校的开展情况
我校于2003年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工作。从2003年至今,我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在职中学校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其中在2004年,我校专门在职中二年级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特别是为那些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我们把该班命名为“创业之路”兴趣班。
至今,“创业之路”兴趣班已经办了五期,累计已有250多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最初,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在教学内容的挑选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因为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各种学科知识,如政策法律知识、税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创业心理知识、金融理财知识等,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一去学习,去掌握。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主要从宏观上把握,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活动上面,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并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
二、把SIYB创业培训有效地引入职中创业课堂
笔者于2006年7月参加了广东省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在广州举办的第六期“创办你的企业”(英文简称SYB)师资培训班的培训活动,并顺利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该培训主要是为广东省培养更多能提供SYB创业培训的教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创业培训模式非常适合职中学生。笔者把SIYB创业培训项目的特点和4年来自己在学校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积累下来的经验相结合,总结了一套比较适合职中学生的创业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从十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职校开设创业课堂。
(一)“创业之路”兴趣班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创业之路”兴趣班课堂教学模式上,我们主要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以活动为载体。我们力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围绕特定的创业主题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体验,一起成长,课堂上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相沟通,相互学习,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二)“创业之路”兴趣班班级文化的营造与建设。
在培训之初,笔者会向学生强化兴趣班的班级文化,首先是确定兴趣班的口号,我们的口号是:“投入、参与、展现自我、突破自我”;第二是制定对学生们的要求,要求同学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第三是设定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创业素质的人;第四是挑选班歌。班级文化的营造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业意识。
(三)“创业之路”兴趣班创业团队的组建。
创业团队的组建也是我们在开展培训之初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创业之路”兴趣班的学生都是来自校内的各个专业,学生比较分散,凝聚力不强,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我们需要在学生之间组建团队。首先,同学们需要通过自我介绍和认识他人的活动对其他同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学生们需要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寻找合作伙伴,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团队人数在8人左右;最后,各团队推选一名队长,队长负责组织队员设计自己团队的队名和口号。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主要以团队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一系列的团队活动中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沟通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各团队的表现进行评分,对表现优秀的团队进行奖励。在培训课程结束后,我们还会根据各团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优秀的创业队员,并给予奖励。
(四)“创业之路”兴趣班培训内容的挑选。
培训内容的挑选对整个创业课程的培训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内容的挑选上,首要考虑的是职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因此,内容不能太深、太难,要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而SIYB创业培训项目所采用的教材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该教材通俗易懂,并附有许多练习和举例说明,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 该培训项目一共有四个模块,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第一个模块《产生你的企业想法》课程(简称GYB培训)和第二个模块《创办你的企业》课程(简称SYB培训)的培训。其中第一个模块GYB培训属于创业启蒙培训,适合没有创业经验的学生,该培训能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创办企业,并帮助他们产生许多企业想法,并找出最适合他们的那个企业想法。而第二个模块SYB培训是在第一个模块培训基础上帮助希望创办自己企业的人将企业想法付诸实际。我们的培训内容立足该培训教材,但是我们不是照抄照搬,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反馈进一步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力求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五)“创业之路”兴趣班培训方法的采用和教具的使用。
SIYB创业培训主要采用的是参与性的培训方法,我们主要采用的培训方法有讲课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七种方法。在培训过程中,为了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我们还会经常使用一些视觉教具,如大小黑板、活页挂纸、卡片纸、文字资料、多媒体投影仪等。
(六)“创业之路”兴趣班实践活动的开展。
除了课堂学习外,我们还会根据培训内容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六项活动:
1.社会调查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三次社会调查。第一次的社会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调查潭洲大岗地区(我校所在的镇)的企业数量和类型, 我们首先把潭洲大岗地区分成八个区域,然后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分别对这些区域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任务主要是把该区域的所有企业记录下来。调查结束后我们会把所有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然后按照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归类和统计,最后得出一份潭洲大岗地区现有企业一览表。第二次的社会调查,主要是采访镇里的店铺老板,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首先,各团队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确定采访对象,设计采访的问题,采访完毕后各团队要撰写一份采访报告,然后在班里进行交流与分享,最后评出优秀的采访报告。第三次的社会调查,主要是针对某行业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行业的顾客和竞争对手。首先,在进行调查前,各团队选定他们最感兴趣的某一类店铺,接着从顾客与竞争对手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主要是了解这类店铺潜在顾客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创业知识与经验,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2.模拟企业经营活动。(1)在SIYB创业培训项目中,有一个专门为创业培训设计的SIYB游戏模块,这些游戏主要为学生提供在培训中经营企业的“实践”经验,游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做出各种经营决策并承担这些决策带来的后果。在游戏中,学生将扮演生产商或者零售商,以生产和销售帽子为主,亲身体验企业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如企业计划的制定、现金的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谈判、记账和产品销售等。(2)除了SIYB游戏模块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其他游戏,如模拟文具公司,游戏的内容是:设想自己是某间文具公司的老板,目前,该公司的某一款的文具产品销售量日益下降,公司现在急需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文具产品来提高公司的销售量。游戏的具体要求:①以团队为单位,设计一款新型的文具产品,产品类型不限,但产品要有创意;②每个团队选出一名代表,对设计出来的文具产品进行详尽的介绍;③各团队介绍完后,各团队通过投票评判出最有创意的产品、最炫的名字和最动人的广告。本游戏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产品推销活动。本活动的主题是:模拟产品推销,活动具体要求:(1)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进行产品推销,每小组自选一种产品在班里向全体学生推销;(2)推销的内容可以是:产品的特色、功能和适用的人群等;(3)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每队的推销情况进行评价:个人形象、语言表达和推销技巧的运用。开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推销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促销方案大比拼。在关于店铺促销方法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促销方案大比拼这项活动,活动的具体要求:(1)假设自己是某店铺的老板,某节日快到了,现在需要为自己的店铺设计一份促销方案;(2)店铺的经营范围自定;(3)促销节日自定;(4)促销方法自由组合;(5)制定的促销方案要具有可行性和创造性;(6)方案完成后,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分享,并评出最佳的促销方案。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以致用,灵活掌握店铺促销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校内商品买卖活动。这项活动,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的艰辛与快乐,锻炼创业综合能力。在活动举行之前,笔者会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工作有:(1)进行校内市场调查;(2)制定“创业计划书”;(3)店铺的宣传,包括店名和宣传单的设计等;(4)商品的采购;(5)商品的定价和包装;(6)校内的宣传;(7)店铺的布置等。这样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对这样的活动也表示欢迎。
6.企业参观活动。我们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一些中小型企业进行参观采访,让学生亲身去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通过这些企业参观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良多,并深刻地了解到创办一间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办好一间企业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7.创业方案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安排在一个学期的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活动的具体要求:(1)在设计创业方案前,学生要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想法;(2)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创办这种类型企业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所选创业项目的市场分析、选址、店铺装修、设备的购置、人员的配置、成本与利润的预算、广告宣传、营销策略等;(3)学生在两周的时间内进行信息的收集或实地调查,最后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理想的店铺设计出来;(4)方案完成后,要求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分享,最后让大家评选出最佳的创业方案。
(八)“创业之路”兴趣班学生的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除了在培训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之外,在每次培训结束后,还会要求学生填写课堂培训反馈表,反馈表的内容主要有:(1)我喜欢的内容;(2)我不喜欢的内容;(3)我不理解的内容;(4)今天我最大的收获;(5)我的建议。通过反馈表,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培训进行调整和改善,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培训服务。
(九)“创业之路”兴趣班学生个人档案的建立。
在每一期的“创业之路”兴趣班培训之初,我们会为每一位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建立一份个人档案,个人档案的内容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联系电话和地址、目前是否有创业的念头、创业的目的、亲戚朋友的创业经历等。建立档案的目的主要有三点:(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2)便于日后对学生的创业跟踪和调查;(3)便于日后为学生提供后续的创业指导服务。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立足天津,辐射环渤海区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笔者就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目标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做了初步探索。
一、改革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改革目标是:由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业者和未来的经理人。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教学改革争取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教学手段上实现大突破,逐步构建起与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素质”,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强调领导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训练。上述目标,将成为培养方案以及授课模式改革的中心出发点。
二、改革内容
(一)构建并完善应用型“精细化”
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工商管理专业,我们计划采取分方向建班方式,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具体方向,固定教室,采取小班型研讨式、案例型授课模式,探索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分模块设计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精选必修课、特色组合选修课、模拟实验(实训)课和自主实践课等。在课程设计及安排上,突出几个重点应用方向:一是外语的总体水平及听说训练;二是计算机实用技能训练;三是管理研究方法的训练;四是管理案例分析能力训练;五是毕业设计和创业计划能力。
(二)实施课程体系配套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拟在课程体系上做如下配套改革:1.选修课程设计体现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导向。课程设计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出口的需要。为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考研或后续学习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各方向至少要开设一门采用研讨式或双师制授课的研究导向的选修课程。学生选择研究导向选修课程,可以规划未来考研专业或者辅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如有(独立或与教师联名,参照学院的科研期刊奖励划分),可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奖励。2.推进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实验。在课程属性上,除了必修和选修之外,还要体现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多种需求,并相机采用研讨式和案例式主导授课。研讨式和案例式主导授课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侧重于研究型,一个侧重于应用型。拟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实施本科生研究型(考研生)和就业型两个导向,全方位开展上述教学改革与实验。同时,我们也将就考评方式进行相应创新和改革,争取实现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有机结合(如平时和期末各占50%),也将通过实验室建设来支撑考试条件和考试手段。3.增加专业涵养类课程。增设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选修课程,进一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如心理学、文学欣赏、国学修养、孙子兵法等,增厚学科底蕴和涵养。这些课程应该尽可能往前面学期安排,避免和专业课选修冲突。此外,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素质构成,目前在我系是缺项。可在教学方案调整中增设心理学此类课程,依托人力资源专业方向,发展心理学相关实验与测评课程,或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联合,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开辟面向本科生的心理测评、辅导和咨询体系。4.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有机结合。实践课程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包含实验课程但不局限于此。在新的方案设计中,尝试将课外活动和课程结合起来,作为“弹性学分”设置。如把《招聘也测评》课程与学生模拟招聘大赛结合起来,把《创业管理》课程与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结合起来,并取得相应晋级成绩可以免修此课,并获得此课程学分。同时,也可学习其他院校经验,开设横向或纵向课题的自主实践课程选修,将课程与老师的科研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对此种课程预留弹性学分。如工商管理的创业课程主线(创业管理课程-创业方案大赛-经营决策模拟);人力资源的就业训练主线(就业指导(测评)课程-模拟招聘大赛-就业模拟实验)这样的课程安排和弹性学分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加自主和有效的安排学习计划,整合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将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学习、社会实践和就业招聘、社会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三)实施教学管理配套改革
1.加强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研讨式与案例的有效保障。一些课程平时成绩占60-70%,进行过程考核的实验。2.创新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可扩大比例至50-70%,期末采取题库式计算机随机抽题考试。专业选修课程,在平时过程考核的基础上,期末可以采取课程论文答辩、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3.推动专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生成。由各专业汇同学院发展本科生实习基地,打造多种产学研结合模式。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