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施工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一般在二十至五十层之间,其中尤以二十至三十五层居多。中国国内己建成的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占全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80%左右,可见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是与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需求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应用最多。在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高层建筑中很少是功能单一的住宅、写字楼或宾馆,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多是地下部分是停车场,地上1-7层左右为商场、娱乐场所等,上部小开间的使用部分可以设置住宅、宾馆、或办公室。有统计表明,高层建筑中有转换层结构的占80%左右。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转换层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从模板的支撑系统,钢筋的绑扎、钢析架的安装或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等方面在施工技术要求上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转换层施工是高层建筑的“瓶颈”,如果说一幢高层建筑在支撑系统选择,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方案科学,现场施工组织合理,定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设计技术

转换板设置位置,是人们关心的板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梁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位置设置较高时,转换层对结构抗震性能不利的认识,从而提出了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框支剪力墙的抗震设计概念,并且限制转换层下大空间结构的层数。然而,板式转换结构随着转换层位置的提高,结构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动力特性及反应,也是值得讨论的。本文结合厦门安宝大厦工程,采用三种模型来计算和分析板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模型中,转换层、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图中黑色填充区域为转换层下部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墙;实线部位为转换板上布置的剪力墙。转换板厚2200mm;落地剪力墙厚度为400mm;框支柱截面为1200mm×1200mm和1000mm×1000mm两种;标准层x向剪力墙厚为250mm,y向剪力墙厚为200mm。转换板所在的上、下楼层的层高分别为2.2m、3.6m(净高,不含转换板厚),结构总高度为98.70m。三种模型分别为:

Hst0――无转换层结构,以原工程转换板上部结构为基础,增加结构标准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

Hst3――转换板设置在第3层顶,并将原工程x向井筒开洞,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x =0.7046,γey=0.8971。

Hst6――转换板设置在第6层顶,将模型Hst3的第1层复制增加三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同时,其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也与模型Hst3接近。结构计算分析采用ANSYS软件。

图1 计算机模型结构布置

图板式转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转换层以上随意布置结构型式和轴网,特别适用于建筑物上下部轴网错位复杂甚至互不正交的情况。但转换板传力路径不清晰,受力状态复杂,结构分析计算繁冗。由于抗剪和抗冲切的需要,转换板厚一般在2M以上,这一方面造成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在地震作用时结构反应增大,转换层上下相邻层更成为结构薄弱层,不利于建筑物抗震;另一方面由于自重和地震作用的增加,下部竖向构件的荷载明显增大,设计难度大。研究表明,转换厚板的内力和位移分布严重不均,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可达几十倍。从整体上看,板式转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均较差,在实际工程中应慎用。当上下轴网变化但仍正交时,可采用正交主次转换梁的结构型式来实现转换。

3 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和模型的确立

3.1 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

最常用模板支撑方式有上面谈到的三种方法,①落地支撑法②叠合梁原理法③吊模法。那么对于一个含有转换层的施工项目而言,如何选用更优的施工方案,如何安全可靠、质量优良、工期准时、技术方便、简单可行、工程造价成本又比较低的情况下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是项目承建者的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经常存在如何决策方案才比较科学的问题。由于方案的优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施工方案的选择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转换层施工来说,如果转换层所在位置较低,距离基础在四层以内的话,落地支撑法将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对于大于四层以上的情况,以上三种施工方法哪个方案最优,决策者如何进行决策。

3.2 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 L. 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所以近几年来此法在我国工程实践的方案决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是: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问题按层次分解,对同一层次内的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各自的权系数。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可给出所有因素(或方案)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或偏好)程度的一个排序。

4 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要点

由于板式转换层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往往非常大,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②对大体积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③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④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由于其跨度和承受的荷载都很大,预应力钢筋数量大,因此,要合理选择预应力的张拉技术以防止张拉阶段预拉区开裂或反拱过大。⑤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或转换厚度)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1)混凝土工程。在进行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目前实际工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①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温度分析程序(3D TFEP),对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整个过程中的温度状况进行模拟计算,掌握混凝土在浇筑后一个月内的各部分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施工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和依据。

②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小于15℃,实际工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a.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混凝土的养护要把握两个关键,即在升温阶段以保湿为主,在降温阶段以保温为主。b.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降低,减少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然后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表面及其底面采取保湿措施。c.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一般为100mm。

③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选用水泥方面可采取下列措施:a.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b.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c.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少。

④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施工方法上可采取下列措施:a.采取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b.变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c.采用分层次施工,每层厚300mm~500mm,连续浇筑,并在每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D.采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发展有利。

(2)钢筋工程。转换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相聚”。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①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关规定。翻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

②一般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两端做弯头的钢筋,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解决钢筋旋转的困难。

③当转换梁高度或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余红生.转换层支撑系统的选型及其安全性分析[M].建筑安全.2003.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已有辉煌的历史,主要表现在塔式建筑上。现在的高层建筑已处于第二个100年,由于各国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土地有限,促使建筑物向空间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又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设方对建筑物的功能、质量要求日趋增高,使得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变得日益重要,抓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增强自身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主要技术问题

1.1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平均每栋建筑面积12000m2左右,单位占地面积上工程量增加很大,而且涉及的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数量众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往往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不同部门需要经常进行相互协作,因此施工的准备工作繁多,对材料、配件、设备等的筹备比较复杂繁琐。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都在两年以上,都要经历雨季或者冬季,为加快进度,扩大施工面积,大多采用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方式,和机械化施工的方法,故增加了施工难度。要想缩短施工周期,就必须充分利用高层建筑中的空间和时间的优势,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1.2 基础开挖深度大,处理技术较为复杂

一般高层建筑基础随着高度增高而加深,城市施工又无条件放坡开挖,因此基坑支护结构工程量大,特别是周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对支护结构的强度、位移变形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在一些地质环境相对较差地区,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如何选择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性、施工周期和造价都有巨大的影响。

1.3 空中作业高度大,安全隐患多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物高度增高垂直运输量增大,通过高空作业进行很多设备、材料、人员等的运送,对垂直运输设备的高度、运量、安全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高空作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充分考虑高空作业的安全、防火、水电、通讯等方面的问题,避免高空坠物现象的发生。

1.4 新技术、新工艺多,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

在高层施工中,由于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和现代化,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对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具体的实施构成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孰知当前高层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做好施工方案的详细策划,保证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技术的可靠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2.1 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进行技术管理是确保整个高层建筑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对于施工前的技术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 施工地区调查

对即将进行施工的地区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材料的采购、运输及质量状况,现场的水电供应及周边环境,商品混凝土供应的实力及质量,建设单位供应材料、设备等问题,切实落实好建筑所需的材料、设备、手续等等,以确保工程可以如期开工。

2.1.2 施工方案的确立完善

对整个施工设计的图纸进行会审,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情况,结合地区调查的情况,对于整个施工方案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要及时进行修改。

2.1.3 施工技术交底

由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交底,项目部对于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主要任务是使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充分的了解整个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当初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使工程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2.2 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管理,主要解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等。

2.2.1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

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为此就应该建立一个施工管理的保障性体系,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和施工设计的操作程序来进行施工,施工管理人员按照整体的操作规范严细监管,严格抓好工程的质量,杜绝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人为不按照规章操作而发生事故的可能。

2.2.2 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就决定了整个管理水平的好坏,所以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促使他们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发掘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延续和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基层的作业工人多数都来自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对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清楚,对先进的设备使用不合理,从而造成原材料浪费,设备的损坏,甚至是发生质量问题和事故。

2.2.3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体现了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学习掌握施工技术新动态,开动脑筋,实行小改小革,及时总结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效果,推陈出新,使技术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2.2.4 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设置水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安全事故,其造成的危害也更加的严重。所以就必须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设置水准,使之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打造出质量更高的高层建筑。

3、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贯穿于施工实施全过程,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关乎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与其它诸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施工技术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问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房屋建筑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同时它也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所以说,怎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为了当今很多施工人员共同讨论的话题。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现场需要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此确保最终的预定目标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价值取决于现场施工的管理。所以在具体的管理中,相关的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把控。

1、概述

1.1、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拥有质量、成本、安全管理等内容,还有在具体施工中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采取图纸会审分工明确的方法来制定建筑的技术管理,在实践运用中,我们把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分为内涵和表面两层次,其中内涵管理主要指的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基本规定,比如说一些书面形式的作业指导书或施工规范的条例。表面的技术管理内容主要是包括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实施方案与施工技术所做的措施,解决这两层的问题,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就会越来越完善,发展的就会更快。

1.2、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1.2.1、规模大、成本高

高层房屋建筑的规模较大,所以导致的后果就是需要建筑面积相对较大,投资商需要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高。资金压力大主要体现在工期成本上,如果做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现某些事故导致工期延误,那么工程的资金成本就会增加,甚至会导致这项项目的收益达不到成本投入。

1.2.2、基础埋置深、加大了施工难度

由于高层建筑需要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也为了更大程度的开发地下空间,所以一般高层建筑基础埋置都比较深,这样就使得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工期加长,同时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施工风险。

1.2.3、高层房屋建筑结构高

近些年来,城市的高层房屋建筑愈来越多,并且也越来越高,所以其施工技术要求随之增加。现在一般的高层房屋建筑的高度在三四十米高度左右,人们对高层房屋建筑的造型要求也更加增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

1.2.4、工期较长、很难避免冬季雨季施工

由于高层房屋建筑的层数多、体量大,所以一般的高层房屋建筑工期较长。在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单栋建筑工期平均在10个月左右,有的更高层建筑工期甚至要在两年以上,这就很难避免工程在冬季雨季进行施工,众所周知,冬季雨季建筑施工的难度会更大,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

1.2.5、建筑要求功能繁多,施工组织要求高

为了更好的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对于高层房屋建筑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使得整个建筑体系的系统变得复杂,除了建筑本身的结构系统外。还要有空调系统、强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系统、自控系统等。这样也增加了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及施工难度。

2、高层房屋建筑的发展现状

2.1、支护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汪桩、钢板桩以及钢筋砂板桩的这几种支护结构在高层施工中得到了厂泛的应用,需要在进行支护结构选择时,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分析研究然后做出经济合理的判断,保证高层施工质量得到满足。

2.2、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发展较快,应用也更为厂泛。预应力技术不仅仅满足低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对于多层以及高层的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更加凸显出其先进性。目前预应力技术当中的后张无乳结的预应力技术发展较为迅速,而且在高层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厂泛。

2.3、钢筋连接技术

由于高层房屋建筑钢筋连接技术的发展时间较短,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方面,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必须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3、加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意识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好对所有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的培训。比如在工作中可以采取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的方式,同时还应该在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要加大责任保障力度,采取项目经理制,将具体的质量问题落实到个人,全方位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考核,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交流分析,从而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符合建筑工程需要。

3.2、强化施工方法管理

这主要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施工人员的工艺、施工人员一起策划出的施工方案等方面的控制。施工人员首先自己要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施工技术,并且有资格证书,因为有了很好的施工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建筑工程质量。在这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再加上各施工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施工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3.3、强化材料、设备管理

严格把控建筑材料和相关设备的选购工作,保证采购、运输以及运用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加强对工程材料规格的检查力度,保证材料品质和类型符合工程需要,选择专业知识强、责任心强的采购人员来完成采购任务,同时企业还应该对材料的市场信息进行全面了解,选择质量性能与价格都符合工程实际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对于现阶段市场上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一定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能够满足质量标准。

3.4、强化项目监理工作

监理单位在开展工作前,首先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编制监理规划以及监理细则,严格执行监理制度。对建筑的关键工序、不合格的工程,要加大查处的力度。凡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在未经监理人员签认确认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用;不对工程的进度款进行拨付;未达到设计质量标准的工程,监理人员要责令施工方返工处理,同时要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对不负责的相关监理人员,追究其法律责任

3.5、强化竣工管理

现在的建筑工程大多存在着重建设而轻维修的现象。而往往一些分项分部工程已完成,但其他的一些工程还在施工中,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对已经完成的部分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已完成的工程或部位遭到破坏,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可以依据建筑产品的特点,采取防护、包裹、封闭等保护措施,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保证全工程的按时、顺利竣工。还有就是对于房屋建筑竣工后的后期检测、维修等工作,因为现在好多的住户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在没有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任意的对建筑进行改造,而导致各种房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房屋建筑的后期验收。维修工作,来切实保障住户的财产、安全利益。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房屋建筑在结构以及施工特点,加上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所以在以后的施工管理中,必须强化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加强施工安全、成本、质量的管理,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经济、社会收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治强.解析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方法[J].门窗,2014,01:269.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监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兴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所有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监理单位,是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的主体。通过监理实践, 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监理, 除常规的监理内容外, 对以下几项内容应予以特别的重视。

1认真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项目监理部在接受高层建筑工程监理任务后,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用来规范监理行为,指导监理工作有序的开展。当前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监理的实施细则大同小异,对原有的细则照搬照抄,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不同建筑结构的监理重点,最终导致监理目标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所以监理规划和细则的内容一定要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并且要有可行性和可操做性,其相关的监理内容和方法都要能够便于实施,如工地巡视、旁站部位、平行检验及见证抽样试验和签发指令文件的适用范围等各项制度既要突出工程的重难点,又要考虑工程的情况是否满足这些监理制度的实施。监理部在第一次工程例会上就要把监理程序、巡视及旁站部位、地方相关规定等向施工方书面交底,以规范施工单位后续的施工活动。

2做好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

高层建筑的结构工程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若原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到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要严把钢材、水泥、砼、砌体材料、防水材料、门窗和幕墙及安装工程等重要材料的质量关,加强材料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的监督工作。各种材抖和构配f牛在进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要求其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型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备,考察其规格、型号和性能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对规定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按材料试验标准取样,控制好职佯频数,保证复试检查的准确性,并按规定频数进行见证试验,对于检验不合格者坚决不让其进^施工现场。

3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目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且整个主体结构工程几乎全由混疑土浇筑而出,所以监理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监理应协同甲方对施工单位拟采用的商品砼生产厂家进行认真优选,检查其资质、营业执照等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检查其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检查其采用的各种材料规格和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与生产厂家签订技术保证协议,以保证商品砼的性能满足设计与现行规范要求。生产厂家根据砼施工方案中对砼的性能要求做好配合比,并将配合比报告提交给监理进行审查,监理审查其配合比时,应着重检查粉煤灰的掺人量,保证其掺入量不得大于15%,最好控制在10%一12%,以防主体结构出现裂缝。配合比符合诵十要求及施工方案要求方可生产和投入使用。监理人员应着重对搅拌立占;昆凝土试压件检测报告中的离差系数Sfcu值进行检查,当此值不超3时,表明混凝土质量稳定、可靠,并且强度也满足设计要求。

商品砼到达施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对运输单要及时检查,核对其强度和测定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时监理人员应进行全程旁站,重点加强对梁柱等一些关键节点的监督。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连续性,宜采用吊斗运送混凝土,不宜采用垂直泵送,并注意避免吊斗碰撞拄剪力墙的竖向钢筋,柱或剪力墙的混凝土要用斜板或溜槽来浇灌,以避免混凝土的离析,还可有效保证坚向构件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监理要不断地检查、落实做好养护工作,应根据气候的不同,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定期洒水,让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夏季高温天气要避免中午阳光直射,冬季以防止寒潮袭击为主。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完工后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4控制关键部位的测量精度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测量进行严格监督,防止测量精度不达标而影响高层建筑的结构性能。监理应严格审核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按规范提出量化指标要求。要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并明确规定工程的测量精度、使用的仪器等的相关要求,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审批后的测量方案进行量测,施工前对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验收。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要对每层楼的轴线、标高进行验收,对筒体垂直度、层高、板厚、简体、柱、板梁平面位置等进行现场抽查,并要求甲方另聘请有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轴线检测和沉降观测,定期复核水准点的平面应置和高程。最局匿要检查有关单位是否将测量资料整理完善,并在竣工图上标出建筑物的垂直度、平面几何尺寸、标高等。

5加强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

5.1 钢筋工程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经常由于钢筋在梁柱交接处很密集,导致砼有时无法顺利落入,监理人员可根据平法图集的要求及实际情况来允许施工方调整钢筋位置,或设置开口箍筋,甚至还可与业主、设计部门联系,调整钢材品种,以减少钢筋密度。

5.2模板工程

监理应监督模板类型、固定方式,当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大横板时,要严格控制穿墙螺栓的材质、加工方式、紧固程度等,并严格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梁的起拱度和起拱模板的加固方式等。

5.3砼工程

浇筑砼应严格检查接浆情况,防止砼烂根,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点的分布和振捣方式,不得漏振或过振,以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监理应控制好拆摸时间,一般非承重模板及侧模在砼浇筑24小时以后拆模,冬季更应适当延长,承重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拆模过旱,以防影响结构安全及模板拉伤砼表面。

最后,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 要坚持召开监理例会,定期召开监理例会是监理规范的规定, 但有些项目部认为到了标准层施工是多次重复施工,没什么事情就不按时召开监理例会。然而,监理例会必须定期召开,最好每周一次,每次例会除施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必须参加外,事先要征求各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有关工种的质检员甚至班组长均可到席例会, 这样可以最快地协调解决好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能将监理的要求和意图直接传达给班组长及施工人员。通过监理例会,经常提醒督促各有关人员要认真遵守和执行工程强制性条文,并要加强对高空作业安全、施工用电安全的检查和安全隐患的整改, 防患于未然。

6结语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都很紧张,模板、钢筋和设备预埋三个工种会相互干扰,影响施工质量。经常有模板未安装好或模板标高未调整好就要安装设备预埋件,而绑扎钢筋时又移动或损坏了预埋件,有时设备预埋时又挤压了绑扎好的钢筋,影响了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如设备预埋后清洁卫生没有做好.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浇捣质量和现场的文明施工等。作为监理,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工程质量监控。帮助施工单位经常教育施工人员要有全局思想和整体质量观念。强调各工种都应为下一道工序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对施工关键部位或难点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质量通病和隐患,以防施工缺陷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暖通设计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1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楼梯间的散热器中的支管与立管存在问题

在高层建筑进行暖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建筑楼梯与容易冻结风险的空间中设计并安装散热器。但是其中的支管与立管需要单独设计,并严禁安装调节阀。但在现实的暖通设计中,高层建筑楼梯间的散热器和相邻空间的散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取双侧连接的方式,将相邻空间与卫生间相连接。在这种状态下,一旦出现运行故障,非常不利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1.2暖通设计中通风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1)暖通设计 中通风设备的保温材料选择不恰当或者不合理,很多暖通设计人员愿意选择铝箔玻璃棉来充当保温的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对风管的保温有效果,但它对立管或者冷冻水管的保温没有太大效果;(2)风管在穿过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缝或者防火墙的时候 ,没有设计与安装防火阀,即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并设计了防火阀,也只是一侧有,另一侧没有。(3)很多暖通设计的设计人员利用负荷指标来估算设计中通风仪器设备的负荷,这种做法不仅会使得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增大,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暖通设计与施工的成本。

1.3暖通设计中冷水箱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1)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冷却水箱正常吸水时的最小淹没深度考虑进去;(2)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保障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循环泵是否稳定的工作,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冷却水循环泵都不会出现缺水的现象。

1.4暖通设计中空气计算参数存在问题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空气计算参数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了《暖通设计规范》。这项规定明确指出:高层建筑中在冬季的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 以下要求,比如说,浴室的温度要保持在不小于26 ℃,盥洗室与厕所的温度要超过 13℃。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层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的参数存在一些问题。在冬季进行室内供暖的时候,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要采取措施将透过门窗的冷空气参数计算进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或者降低成本,在进行暖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热负荷这部分能量计算进去,使得暖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陷,这不仅影响供暖系统的参数计算 ,而且违反了《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

2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2.1采取对策加强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过程的监理

(1)在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计划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对暖通施工与运行中产生噪声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比如说,冷却水机组、通风设备、冷却水泵以及冷却水水箱等,要严格审查这些机械设备在设计与施工布置时位置是不是科学,所出现的噪声是不是最小,是不是采取了相应的减振措施等,同时要将回风口与送风口的消声考虑在暖通设计的范围内;(2)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暖通设计与施工中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有效监管设计与施工部门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消声小室与减振吊杆等多项手段 ,争取降低噪声对用户的不利影响;(3)要在暖通设计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关于暖通设计的监理制度 ,设置对应的岗位与安排相应的监理工作人员负责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与施工的监理工作。

2.2采取对策提升暖通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1)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与施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操作与知识竞赛 ,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要聘请专业的暖通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期间,开展有关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讲座与座谈会,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 ,以提升暖通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2.3采取对策提升暖通设计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1)要根据暖通设计的要求,对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对暖通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暖通设计与施工中的可靠性;(2)要根据不同区域高层建筑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性以及供电供水的变化状况,对机械设备的非标准变化要求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找出最科学可行的参数数据与设计方案。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暖通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建筑工程节能减排质量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充分了解并掌握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暖通设计的质量进行研究 ,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