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第1篇

1我国现有航空行业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航空项目管理模式多是先沿用了前苏联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后来我国航空企业开始接触了西方的项目管理相关经验。于是在沿用苏联的项目管理的体系之下,将西方的管理经验运用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航空行业现在也面临着更多的要求。这让其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支撑更多的需求,因此,对于航空行业项目管理的创新与探索便有了迫切的需求。下文便简单提出几点关于航空行业的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1资源整合与供应商管理

在现阶段的航空行业项目研制中,项目的整个研制系统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技术支撑难度也随之变高。这就对外部的优势资源以及多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外部的优势资源也能够很有效的减少项目研制的工作量,从而加速推动项目研制的进度。但是我国目前航空行业的项目研制依赖的主要还是国内的已有资源,这让项目研制的速度因为资源的短缺而变得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不前。面对日益庞大的供应体系,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再给航空行业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对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与探索,充分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现有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与探索,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打造高效的、集约化的供应体系。

1.2串行工作模式开发时间过长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新项目快速研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让传统的串行工作模式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新的项目研制变得越开越困难复杂,而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环境也让对新的研制工作有了更短研制周期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更高效的工作模式。但长期以来航空产品所沿用的串行工作模式,却明显不具备着“高效”这一特点。传统的串行工作模式遵循“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加工制造、实验验证、设计修改”这五项流程,繁琐的工作过程也让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了有效的缩短产品的产品研制周期,来快速回应用户们的需求,同时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现有的串行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来更科学、更高效的展开研制工作。同时对已成功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来找出更高效的工作模式,从而形成适合自身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

1.3项目管理的综合化与精细化

航空行业的新项目研究有着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些特性都对项目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行业的管理人员也应当对其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在面对这些需求时,必须开展综合化与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来加强项目的沟通以及监测力度。这样才能够把握项目进行的动态,并根据项目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

2对航空行业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在对航空行业的项目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新的市场给予它的新特性,以及用户们对于航空行业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并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国航空项目在原有项目管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总的来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2.1进行数字化研制

航空行业的新项目研发,有着周期紧、任务重、研制难度大灯特性,这就需要研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过同时水平进行,并且有着配套的供应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航空行业需尽早的构建能够覆盖整个项目研发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平台。这样,就是在数字化研制的基础上,简化研究的难度,并剔除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来加快项目研究的速度。

2.2开展综合管理

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根据其目标体系和项目技术来构建项目管理WBS,将任务下发给每个层次的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在统一研制主线的情况下制定各个参研单位的研制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控。通过对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存储研制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并在结合航空行业新品研制的特点与规律下,实现研制的数据分析共享,从而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3技术成熟化管理

现有的航空行业研制技术是进行项目新产品研制的基础,因此,对于技术的成熟化管理,也是航空项目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对于技术的管理,也决定着航空行业能够在研发过程中走到的高度。我国现已经高度重视对航空技术的成熟化管理,并且在各处陆续开展了关于技术管理的实践,皆取到的好的效果。所以,对于航空项目的创新就必须有一套成熟化的技术管理制度。

3对航空行业项目管理创新的思考

信息技术是项目创新的基础,将数字化平台融入传统的项目管理中,能够改善在航空企业内部的管理矛盾,并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的响应。这是当今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资源整合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关键,通过数字化平台建立资源的整合,打破各个单位之间的资源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且资源的整合能够有效的将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加速项目研制的速度。从而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规模,达到了提升整体竞争力的作用;协同必行作为航空行业项目创新的切入点,在重视产品研制的前期工作和质量的情况下,也着重其全过程的综合质量。通过各环节、各单位的串联式协调管理与工作,来参与整个产品的研制过程。

4结语

在航空行业项目研发的过程中,应当在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实行对于航空行业项目管理创新的探索,本文则通过对我国航空行业项目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了进行数字化研制、综合性管理以及技术成熟化管理三点建议。并对其项目管理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旨在希望我国航空行业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航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甘琳琳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项目 科研管理 项目管理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57-02

按照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水利的投资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投资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约占20%;防洪减灾工程约占38%;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约占35%;其余部分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未来十年内,我国对水利的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为了提高水利项目投资技术含量与投资效果,各级水利科技主管机构资助的相关科研项目数量与额度将大幅度增长。如何通过优化管理,保证水利科研项目实施质量,提高投资使用效率成为科技资金投放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水利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1.缺乏长期系统规划,存在重复研究现象。水利科研项目通常分散在建设系统、水利系统、环保系统和科技系统等部门,各个部门立项出发点与期望往往基于部门利益考量。建设主管机构希望水利科研项目能够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等技术瓶颈问题;水利主管部门立项水利科研项目想获得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战略规划和政策以及防洪节水等科学方案;环保系统则通过水利科研项目研究期望得到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先进方法。正是由于缺乏水利科研较高层面的规划与管理机构,造成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不同系统之间,同一系统不同层面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重复研究现象,浪费了宝贵的研究经费。

2.科研项目实施主体过于分散,过程控制不到位。水利科研项目普遍采用课题制管理方式,项目管理通常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允许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优势研究开发资源的互补搭配,有利于营造宽松自由的研究管理环境。但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整合不够,也容易造成管理的松散化,过程控制不到位。此外,重大水利项目承担单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择优确定,国内科技和产业资源分布分散,造成了课题的多个承担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分布式的项目组织结构不断增多,松散式管理模式增大了管理难度,控制程度下降。

3.项目绩效指标简单量化,考核评价区分度偏低。水利科研项目的验收考核通常采用科研成果与示范工程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强化了示范工程考核力度,而且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质量。但目前水利科研项目总体上绩效考核指标量化不够精细,主要体现在:只考核论文数量,杂志质量考核不够;仅统计专利书目,缺乏专利内涵考量;只规定示范工程河段长度,没有水量、示范时段等约束。简单量化考核导致水利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很轻易地就可以达到指标要求,沉下来深入研究压力减少,不利于保证科研项目质量与产业化推广。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对水利相关行业国家层面的全面统一规划。鉴于水利相关行业管理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不同部门之间尚未就存在交叉管理的部分形成统一的国家层面统一规划。服务于水利相关行业发展的水利科研项目也就容易出现缺乏规划、重复研究现象。

2.科研项目投资主体缺少约束,管控动力不足。水利科研项目投资主体通常是各级政府机构,科研项目具有的高风险、成果难以货币化测量、周期长等特点,使投资主体不愿意严格约束项目承担单位。与国有企业对国资委投资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不同,科研项目本身更多的是公益性投入,不产生收益也属正常,并且偏虚的成果也容易快速创造。从而导致各水利科研项目投资方对项目实施过程与结果管控动力不足。

3.科研项目产生与管理方式造成合同对承担方有利。水利科研项目采用拟参与方申报,出资方审批的方式产生。各项目申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在申报书中对技术如何先进,技术经济性如何好大加阐述,而对考核指标却泛泛而谈,提出的成果考核指标可以灵活解释。项目出资方通常承担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科研项目管理仅仅是其常规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限于人员不足,申报单位提出的申报书项目投资方基本不作修改,这为水利科研项目后续难于管理埋下了种子。

三、改善水利科研项目管理方式建议

水利项目管理方式变革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实现各级投资部门既定的研究任务,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从技术积累与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产生巨大的倍增效益。

1.统一规划水利科研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在国家层面成立统一水利相关行业规划组织,主持制定期间的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委托专职机构承担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研项目综合管理工作,从战略高度规避水利科研项目立项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程度重复研究的现象。

2.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及审查与评审机制。改变传统课题式水利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引入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充分体现责权利对等的项目管理制度。承担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首先是合格的管理者,其次才是优秀的技术骨干。强化管理能力在项目负责人素质模型中的重要性。通过面试测试项目负责人与核心团队成员技术研究与团队合作能力,保证进入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与团队成员能够管好技术研究工作。

3.归口水利科研项目管理,实现人员专职化。从现有水利科研项目投资方管理人员中筛选部分优秀人员组成项目投资方管理团队,专职做好下达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加强全过程管理,实现人员专职化。

4.建立与完善水利科研项目绩效考核指标库。从历年国家重大水专项以及各层次水利科研项目实践中,组织专家筛选不同类型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经过分析、合并与提升,形成水利科研项目绩效考核指标库,未来产生的科研项目考核就从指标库中调指标,避免申报人自己给自己放水情况的出现。

(本项目基于“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产业密集型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专项号:2011ZX07301-003)

参考文献:

1.项俊峰.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意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

2.王长峰.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5)

3.田荣斌.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研究的初步思考与若干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6(6)

4.陈颖姣等.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5.魏长升.水利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的探讨[J],水利经济,2010(5)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设计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是建筑设计领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项目管理基础理论

1.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为了高效实现项目目标,实施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工程项目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过程。现代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领域,其中质量、成本和时间管理是其核心领域。

2.项目管理的特征

项目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2.1独特和先进性

每个项目管理都有其特定的管理程序、步骤和目标,而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是根据项目的目标来确定的,因此每个项目会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项目管理往往都运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如运用预测技术、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行为科学、价值工程等。

2.2核心性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涉及生产要素的诸多方面与多元化关系,具有较大的风险和责任。因此,项目管理实施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授权,使项目经理能及时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实施推动着核算制度向相对封闭和独立的项目成本核算制转变,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经济效益。

2.3动态性

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的是动态的控制,根据阶段性的检查,查找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最终实现项目的目标。

二、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设计院运营机制活力不足

目前不少设计院的运营机制不仅管理机制缺乏活力,而且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没有摆脱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足,设计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充分,如对项目设计资料、专业接口文件、设计成果的共享和沟通交流不足,造成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没有得到质的提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专业协作精神

有的设计部门缺乏市场意识,对客户和市场需求不够重视,存在较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在专业协作上缺乏整体协作精神,在设计过程中将主导专业所提资料作为设计工作开展唯一前提,没有做好整体协调,其他专业对项目的整体状况了解不足,导致其他专业对业主的意图领会不深,使设计水准下降。

3.对时间、成本和质量管理认识缺位

不少设计院对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对项目运作过程中时间、成本和质量管理的认识,加上设计部门存在的相互推诿、各自为政现象,对客户的需求没有找到一个系统的解决办法来,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运作成本增加、质量大打折扣等,严重影响了设计院的形象。

三、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时间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间管理是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工序、流程进行时间安排与进度控制,通过有效的时间、工序和流程管理,使管理者和设计人员职责明确、时间安排有序、管理更加顺畅。从项目管理启动阶段开始,理顺好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相关工序,形成可控制的项目管理体系,应用整体管理的思想,根据工序最优排列原则,将项目的相关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工作安排,从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施时间和进度控制。

2.成本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外部成本管理和内部成本管理两部分。外部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上得到体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时展背景、设计理念和客户需求,把好外部成本管理关的关键,是要把握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灌输先进的设计理念。做好内部成本管理,需要运用现代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完成建筑设计产品和做好产品服务,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成本管理上,同时处理好项目管理中的时间、成本、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树立成本意识,在确保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做好时间、质量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时间、成本管理构成的质量过程监控体系是实现项目质量的关键。现代项目管理强调根据项目建设生命周期实施质量管理,在项目初期阶段,应当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把握准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和成本要求,这也是设计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如果对客户的质量目标与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势必带来大量的后续修改工作。因此,应当根据质量标准来安排工作计划,妥善处理好时间、成本与质量管理间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结束语

本文对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项目管理中基于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建议,供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文军.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院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第4篇

一、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以及对管理人员的主要影响

1、大规模建设项目数量增加

现如今,我国正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应,很多大型项目立项上马,例如,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对点需求的缺口进行满足,对长江三峡水电工程进行了开工建设;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承办奥运会,也专门对水立方、鸟巢等工程进行了建设,我们能够看到,复杂性、大规模都是这些工程的重要特点,这样的特点也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使得管理人员负担了更大的责任,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2、现代工程建设项目提高了对科技的需求

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比较我们能够看到,高科技元素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得到了十分突出的体现,与此同时,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当中科技的含量以及数量正在不断的提高。这样的特点,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对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对以往的管理方法进行积极的变更,从而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活动当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3、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质量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组成了施工绩效的主要指标。但是,目前的市场竞争正在变得愈加激烈,不管是承包商还是设计单位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提高,能够对市场实现有效的占领,并使得企业的工程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也对其产生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想要更好的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更提升,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各种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应用,从而使得工期最短化。

二、提升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需求的管理人才建议

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这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与当前的时展情况进行很好的结合。而培训机构也很少对学院就专门应对管理问题的技能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即将面临的挑战也缺乏一定积极性。在下文当中,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工程建设的需求,提出了两点建议。

1、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对工程项目的时代特征以及变化需求进行反应,是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原则。高校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并不断完善,保证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设置,从而培养出在市场当中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管理人才。而在对管理人才的培育过程当中,还应对课程的均衡性进行注重,保证管理、工程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对该专业的开设对于工程并不重视,这样的情况缺乏这相应的合理性。不管是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任何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得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对工程管理挑战进行更好的适应。

2、注重应用教学方法

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教学方法应用以及改变的注重,就是要将学生的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善于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发现,并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深,因此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对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现如今,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相关的研究学者提出将协作教学、问题启发等方法应用在工程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写作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而竞争学习的方法则能够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好的对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行形成,并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建立起自信。

三、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有对具有技术、法律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任务,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近些年来,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正在出现一定的变化,本文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工程管理知识专业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将教育与实践进行衔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作者:杨新凤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畅.项目管理在轨道交通制造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

[2]刘明峰.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3(01)

[3]刘芳玲.试论对于建筑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3(11)

项目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水平项目管理发展历程

一、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

从项目管理的起源来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以将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大致以下四个阶段:

1、项目管理的萌芽阶段

从远古20世纪30年代以前,尽管人们并没有对项目管理形成概念,但在潜意识里已经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大型建筑工程不仅显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项目管理的运用。但那时项目管理还没有被提出来,人们只是凭着直觉和经验,不具有科学性。

2、传统项目管理的形成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期到50年代初期,使用“甘特图”进行项目规划和控制。传统的项目和项目管理主要起源于建筑业,主要是因为建筑业实施起来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项目管理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充。

3、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克服了甘特图的各种缺陷,可以事先进行科学安排,使管理人员能够对项目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并且网络的发展把项目管理迅速地传播了世界各地,2000年“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修改标志着现代项目管理的形成。

4、项目管理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透明度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应对挑战,项目管理开始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同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有科学化、多元化、全球化、专业化四大主要特点:

1、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现代项目管理吸收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对项目进行管理。

2、项目管理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往往也需要具体项目实现,加速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

3、项目管理的多元化

项目管理的多元化表现在项目类型和项目的规模上。项目类型涉及广泛,如宏微观、重点、非重点,工程、非工程、硬项目、软项目等,。项目规模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涉及的行业、专业、人员、差别很大,难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管理办法。

4、项目管理的专业化

项目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决定其需要专业的管理公司以及专职的管理者来承接项目管理工作,以便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的咨询和管理服务。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针对项目管理的发展和实践的可行性建议

项目管理在我虽国起步晚,但发展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经济全球化为项目管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现状,如何抓住机会,缩小差距,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将项目实践落到实处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指的是在项目拟建前,对与项目有关资源、技术,人文,市场等进行分析,认证,做出可行性研究结果,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或者找到项目开展的最优方案。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是杜绝项目烂尾的第一步。在我国的实际中,经常出现项目顺利开始却无法结尾的现象,或者出现项目完结后不久就出现各种设计或者质量问题。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说明我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上做得还不够完善,急需有所改变。

2、项目责任人制度建立和完善

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项目责任人制度,这为项目出现问题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通过将项目责任尽可能细分,分别由相应人员负责,以及建立上级监管下级,下级出错上级负监管责任的制度,能够尽可能地使项目每个步骤顺利进行。在项目完结后,负责制度将持续到法律规定的相应时间。

3、建立并完善项目施展和监管的相应法律法规

在项目施展、验收等各个环节,除了相应人员的自律和监管外,对不安规定要求的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项目管理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规划、勘察、承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纳入法制监管。

4、建立项目管理或者研究公司

通过建立一些有先进项目管理模式、经验和技术的公司,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上各类项目提供优质的项目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我国项目管理研究的迅速发展。同时,鼓励项目管理或者研究公司对各类项目监管,对发现问题的公司,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监管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杰,翟磊.项目管理在日本的引进、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项目管理技术,2009(06).

[2]胡振华,聂艳晖.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