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供应链;维度;权变;风险属性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J20091123)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灾难非比寻常。日本作为很多先进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的高端生产国,已经开辟了一个专属市场,而日本公司在这些行业中常常是处于支配地位。据瑞士信贷数据,日本供应的锂离子电池所用电极材料占全球供应量的78%,液晶显示器所用偏振光保护膜几乎占全部,其他高科技材料也占很大部分。然而,这些产品的供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可以看出灾害可以给全球供应造成怎样的冲击?在应对日本地震造成的后果之际,不少企业正匆忙重新组织自己的供应链,对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日本地震后的局面再一次暴露出了众多企业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无可置疑的是,每条供应链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具体属性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也相应地需要用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本文试建立这样一种“权变框架”的方法,将其共同和共有的属性在一个总体框架上进行定位。构建权变框架下的供应链风险维度,这个框架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当一些特定的变量或参数发生或出现时,决策者可以采取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二、供应链中的风险属性分析
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有助于深入把握企业各领域业务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动态性及其影响后果,可以为之提供良好的范例。
供应链中的风险可以根据供应链的延续过程进行分类。(图1)Paulsson和Norrman(2003)对这个延续过程确认了三个方面,即运行障碍、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在本质上,这三个方面与风险类型的不同有关,并非意味着一个比另一个更为显著或普遍。与此研究相类似,Kleindorfer和Wassenhove(2003)将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供需协调风险和中断风险。在实质上,相关研究处理的是供应链风险的不同类型以及需要不同处理方法和管理方案的问题。区分不同种类的供应链风险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现实中这些不同类型的风险的相互依赖性。采取使供应链更简洁、更灵活从而改善其绩效的行动(例如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其结果可能会增大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的风险。目前,相关领域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发展也将不断继续下去,从而将对图1所概括的三个方面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产生影响。供应链领域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所涉及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供应链合作风险。供应链合作要求各节点企业将私有信息完全共享出来,只有掌握了系统中各个成员的具体信息,才有可能求得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解。但供应链成员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虽然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供应链成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时会故意隐瞒或谎报数据,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危害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影响供应链的效率最大化。
2、供应链信息风险。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就其本身而论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这一定义。这种“摩擦”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特殊性。其中,机会主义是指信息的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制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它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复杂化了。对于双方来说,获取大量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可以确保谈判不仅是信息充分的,更会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供应链内部运营风险。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据有关实地调研发现:不少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尚处于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状态,不能形成链条“整体”,表现为结构上的松散性。结构上所存在的天然缺憾可能造成一种内耗和低效运作,使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
4、供需调性风险和中断风险。无论是在供应链内部还是外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反应都会对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在供应链内部,位于上游的供应商很可能因下游客户所签订的协议而受到冲击。市场上的最终客户在价格、有效性、质量和设计等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会通过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依次反馈回来;另一方面这些局部的干扰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成员关系模式产生放大和长期的影响。在当前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环境下,许多研究者认为后一种局面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5、供应链决策环境风险。风险管理的决策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许多全球性的市场上,人们可能会认为信息技术能够降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它们可能会改变与最终客户之间的沟通方法、营销渠道、客户的订购和采购方法、产品或服务的供货渠道,以及维持客户关系的过程。所有这些变化不仅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过程产生潜在影响,而且会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潜在的影响,并会影响到对意外事件的风险感知。
三、基于权变框架的供应链风险维度构建
构建任何用以描述特殊情形的框架结构,都需要确定特定的维度。供应链风险需要一套关键的特征属性或维度能决定所包含风险的本质,这些属性或维度能够为这些风险怎样被定义、衡量以及化解提供指导。这套关键的特征属性因素包括背景、结构/过程、决策支持、参与人等。通常认为这四个维度可以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大多数决策情形进行分类,为供应链上的决策者提供更大的决策依据。
维度1:背景特征。这个维度的子集是外部环境、供应链背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运作以及决策制定的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意外灾祸风险等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出供应链运营所面临风险的本质特征;供应链背景代表了供应链所属行业特点、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主要范围集中于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以及其上游和下游的直接合作伙伴;内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结点组织、战略、资源和文化等都是影响风险预期的因素,也是影响相关风险管理和具体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维度2:结构和过程特征。供应链结构及其组成要素是决策风险特征影响因素的主要代表。在很多方面,这涉及到结构、过程以及伙伴关系的稳定程度。供应链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双向性、多极性、动态性和跨地域性等特征,供应链结构中的企业角色分类可分为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潜在企业等,在供应链上,不同角色结点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起着不同的作用,对整个供应链运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众多例子表明,很多行业的供应链前景处于不稳定和激烈变革状态,或是新形成的伙伴关系,供应链结构变化反应的本质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过程和行为都代表着一系列重要的变量,这些变量将反映出风险的本质特征以及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潜在方法。经常和快速的变化会对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合作过程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稳定和不信任局面的产生,这样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维度3:决策支持。与外部环境相同,供应链环境和内部环境都表明决策制定的背景,企业中待解决的特殊问题将会表现为决策。描述决策特征的方式对风险认知、决策过程以及承担风险的准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不管供应链的形式如何,从决策层次上看,核心企业的决策权重是最大的,利益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处在最上层,它的决策将影响供应链上其他节点的决策,其他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均处在下层,是相对独立的决策者,有各自的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呈分散递阶层次结构,由各节点做出的能够满足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决策是供应链的满意决策。影响供应链决策主要包括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
维度4:人员特征。早期关于风险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个体风险决策行为,影响个体、团体承担风险和制定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1)风险洞察力和风险准备;(2)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决策者在风险感知和承担风险的准备方面是不同的;(3)群体影响。March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可能会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并且转化为行动”。因此,组织中的团队可能会在他们的决策中反映出这一点,在制定特殊决策方面会有一些不同,例如研发投资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把握供应链上独特的属性,分别采取相应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试图在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管理权变框架下构建维度。充分认识到这种权变框架在描绘这个领域的研究结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好处,对于识别供应链中的组织以及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著.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关键词: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新常态;新思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金融业也正经历着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叠加的新变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须适应金融科技新常态,育先机,开新局。
一、金融科技的本质和新常态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究其本质,金融科技是金融机构将数据作为新的、战略性的生产资料,推动实现金融生产力的一次全面升级。其中,5G技术,着重解决数据获取和传输问题,传输速度的提升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将不再是瓶颈;大数据技术,着重解决数据的全量管理问题,成熟的底层技术框架使得数据采集、存储、集成、计算、分析等不再是瓶颈;云计算,着重解决数据的运算能力问题,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使得实施数据传输和运算的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等不再是瓶颈;人工智能,着重解决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问题,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知识图谱等极大提升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操作、管理和决策能力;区块链,着重解决数据的信任问题,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传输和访问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现实生活中,金融科技带来的改变比比皆是:智慧网点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客户步入一个基于5G和人工智能服务构建的智慧网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客户识别系统第一时间识别客户身份,客户可以在智能交互屏完成各类常用业务,如需客服支持,远程坐席通过视频接入,实现“一对一”服务。“技术应用+服务功能+场景链接+生态融合”四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突破了银行服务在交易介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智慧的金融服务体验。智能投顾提供专属客户服务。理财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客户通过网点的客户经理获取专业的财富咨询,受客户经理人数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客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智能投顾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客户个人特质和资产情况,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无需客户经理,就能为客户定制投资组合产品,客户无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设定预期收益率,实现一键投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为客户提供在线组合配置建议及组合管理的理财顾问服务。金融科技始于金融、融于金融。各类金融创新将突破时空限制,潜移默化或急速改变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习惯,也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对银行而言,对物理网点和网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降低,对长尾客户的服务效能会提升。对客户来说,缩短了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能获得更专属的金融服务,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体验,更多的业务无需到网点就能办理。这些新服务、新产品,将银行打造成“空中银行”,将客户变成“空客”,客户的新习惯与银行经营管理新模式相互促进,成为金融科技新常态。由此产生新的风险管理数据、模式和需求,要求风险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建立三大思维应对金融科技新常态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新常态需要新思维,商业银行应加快适应金融科技带来的转变,以全量思维思考问题,以智能思维推进工作,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
(一)建立全量思维,适应以大数据为驱动的风险管理新趋势
全量思维下的风险管理以大数据为驱动,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中数据来源单一、数据维度有限的困境,用全量、有效、合规的数据做好风险管理。一是加强数据获取。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在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基础之上,需要整合自有数据、收集公开数据、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以及新渠道开发等方式,构建包含市场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等维度全量数据,实现数据持续更新,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二是提升数据质量。多渠道、多维度、海量的数据会带来数据质量的挑战。一方面,不同数据来源会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需要在金融大数据平台汇总成统一数据格式;另一方面,各个数据来源的数据有效性不同,可能存在数据缺失、失真等问题,需要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校验。三是保障数据合规。全量数据思维下,数据来源更广,除了公开的市场数据外,还需要利用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甚至是客户在行业内其他机构的数据和跨行业的数据,需要有效使用合规数据,避免掉入合规陷阱。
(二)建立智能思维,掌握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的风险管理技术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智能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改进信息获取时效,前移风险防控手段,实现数据实时获取、模型自主学习、参数动态调整,创新风险控制、监测和预警。一是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得风险的防控更多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对于事前控制手段较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多维度的数据更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向事前移动。二是高时效的风险监测。传统模式下,由于数据获取滞后和需要人为调整模型参数,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发现会有延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并处理海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间断运行并动态调险模型,实现高效的风险识别。三是新形势的风险预警。前置的风险控制和高效的风险监测方式,使风险信息的发现和获取变得更加灵活、高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建立底线思维,防范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挑战
金融科技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底线思维,应对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合规风险。无论是依托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获取和使用,依托人工智能的实时运算模型和高频的量化交易方式,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要求,防范合规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一方面,大数据管理和使用不当,会造成海量数据泄漏,需要防范数据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模型运行中出现的模型准确度下降甚至误报情况,需要通过持续的模型监测、评估和优化防范模型风险。
三、金融科技新常态给风险管理带来新机遇
新常态下,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为金融业务领域带来丰富应用创新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传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依赖专家经验判断,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于客户的集群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难识别。金融科技带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创新,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地完成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工作。
(一)构建智能反欺诈监控平台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与普及给金融业态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欺诈防控方法以专家经验规则为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人工依赖程度较高,效率低下。在银行业务线上化、网络黑产技术化的形势下,银行传统的反欺诈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全流程、多维度欺诈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实时识别、监测、阻断欺诈风险。工行智能反欺诈基于工银智慧大脑训练智能AI反欺诈模型,嵌入每笔用户动账交易,实现交易过程中毫秒级智能反欺诈识别和处理,直接避免客户欺诈损失。当客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或向可疑账户汇款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在客户进行信用卡申请时,无需再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核实,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进行信息核对,风险控制更加高效、准确。
(二)创新交叉线风险智能监控
近年来,杠杆高、嵌套深、产品复杂、资金空转的市场和业务乱象不断,市场动荡极易带来交叉性金融风险传播。传统情况下,因为业务数据分散,每一次市场震动,都需要很多团队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自独立分析数据,再统一汇总分析,很长时间才能全面摸透客户存量业务和风险传染路径。金融科技整合全量大数据,一键看清客户业务关系和资金流向,使得交叉性金融风险防范更加高效。工行集团投融资风险监控平台,应用于债券投资、风险排查、风险预警、专题分析,能够支持单客户和组合客户一键式风险排查,15 分钟内分析客户相关的债券、股票、贷款、租赁、票据、交易、存款、结算、资产、评级、财报、舆情等7 大类、25 小类信息,每日4 次获取客户股票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经营管理层变化、企业重大盈亏、经营管理重大变化等负面舆情,准实时地识别全市场的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债券,支持总分行加强交叉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管理而言,金融科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可以使金融业务有效提速和扩容,但也显著加大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和维度。工商银行愿意迎接各类挑战,坚持“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险管理路径,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顺应时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积极支持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治理机制
一、公司治理理论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习惯上称其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从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 关注的是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1.公司治理的核心功能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治理的核心功能是利益各方如何参与的决策,决策权力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中配置,简言之,就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2.公司治理是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组合
内部机制是指公司通过内部管理的方法来管理与监督公司业务而设计的制度,比如董事会运作的方式、内部稽核的设置及规范等。
外部机制是指通过外部压力迫使经营者放弃私利,全心追求公司利益,例如政府法规对公司的控制及规范等。
公司的有效运行和科学决策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展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如将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结合,则公司治理就更加科学有效。
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1.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2. 风险管理的作用
(1)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公司经营的稳定。
(2)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3)风险管理有利于公司造就稳定的经营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风险管理产生的原因
风险形成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1.市场经济存在
不断变化的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利率、汇率、商品供求等风险。
2.竞争存在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竞争过程中,事先很难预料胜负就必然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并且法律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很可能使公司无力招架。
3.决策的不完备性
由于环境的复杂,加上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决策也具有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和策略
1.风险适时管理的组织基础
一个垂直有效的风险管理的组织应上至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至风险管理部和公司的管理业务部门。
(1)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由它确定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政策。为确保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确保公司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准确的反应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指出主要风险区;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方面的有关问题。
(2)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是以总经理为管理主体的风险管理层,是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风险管理机构,有经营管理层和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贯彻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风险评估,全面汇报公司的风险状况;监督业务经营管理部门的操作流程,促使其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审查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报告并评价其风险管理业绩。
(3)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是风险的日常管理责任者,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既要执行风险管理部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又要协助并支持风险管理部汇报和反馈有关信息。
2.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指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公司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四)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发展都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2.了解本身的风险大小和风险发展阶段
3.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风险
4.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5.从长远效果的角度控制和监督风险
三、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
(一)健全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应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正确发挥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作用。要实现股东主体多元化并授予独力董事具体事务的决策权,独力董事职责定位侧重于对公司关联交易的审查以及对会计信息批露的监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监事会,让更多的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到公司监事会当中,不仅应包括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监事成员代表和职工代表,还应包括选聘债权人代表参与监事会中来。
2.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竞争的经理人才市场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建立竞争性的经理人才市场,让具有经营才能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受公司制度约束并根据经营业绩获得相应报酬。只有公司同时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制度,才能挖掘经营者的潜力,让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3.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包括公司权力机构的权利有效制衡,公司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科学,内部控制有效,生产经营效率高以及适合公司发展的公司文化等。同时必须优化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以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等多元化监管体系是保证公司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要增强监管受托责任,实施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惩罚就是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果
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认知度
加强我国公司风险管理,首先,在公司内部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有关管理者,最后由决策层制订防御措施并传达给公司员工实施。其次,公司可以考虑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公司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风险管理部门要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风险防范和危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2.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1)建立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2)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
(3)制定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风险。
(4)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3.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公司应加强监控方面的职能和手段,提高独立董事、监事及内部审计在公司内的监督。另外,公司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风险评价,鼓励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形成一个开放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
(三)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公司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实质都属于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风险管理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研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宋静,戴伟.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的互动分析[J].会计月刊,2008.(6).
[2]和丽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6.(7).
[3]侯雪筠,柳锦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机制研究[J].商业会计,2009.(5).
[4]潘秀丽.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应与风险管理相融合[J].财务与会计,2008.(7).
[5]李映东.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公司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
[7]高超英,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关系探析[J].财会研究,2006.(8).
[8]张文红,浅析财务风险的适时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3).
[9]刘新宇,论现代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J].财会研究,2008.(19).
[10]陈进国,林辉,王磊,公司治理、声誉机制和上市公司违法为规行为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6).
[关键词] 安全风险理论;铁路安全;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铁道部党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借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思想,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并通过构建系统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安全风险理论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它更注重源头管理、预防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我们提供了理念上的新视角、方法上的新思路和管理上的新思维。贯彻落实好铁道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前提是要认真领悟安全风险理论宗旨。只有深入剖析安全、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客观识别“风险”、“安全”的本质特征,才能准确把握铁路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实现安全理念升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安全风险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把握安全风险理念内涵
安全风险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对安全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其主导思想是把“风险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总闸门,从而实现管理关口前移。这一理论涉及三个关键词语,即“安全”、“风险”和“风险管理”,评判和认同其本质精髓,是领悟和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
1.安全是一种稳定性状态。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安全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只要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可控,就可以称之为安全;反之则是通常所说的不安全。这一认识对铁路安全工作的启示:一是安全状态时时不在,任何人都要有安全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二是安全状态是相对的,要时刻保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防止超过标准、超出掌控。
2.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的概率。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风险将伴随事物始终,其不会随人们好恶而改变。安全风险就是安全状态发生恶化的几率和概率,几率是风险有无的界定标准,概率是评估风险大小的数量指标,概率值的大小意味着风险的大小。这一观点表明:风险处处不在,不可能完全消失;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质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消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和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3.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风险。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等有形要素。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是,安全风险管理把“风险”作为突破点,围绕风险拓展思路,通过风险源排查、风险评判、风险防控等各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概率,从而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
二、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
通过抓“风险”实现保安全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发挥安全风险管理功能实效,要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做到安全隐患发现在源头处、消灭在萌芽中、防控在过程里。
1.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事故的发生都会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无论是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所引起事故都是有预兆的,而这些预兆又是完全可预测的。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以预兆可预测的客观现实为前提,通过全面、持续、反复的风险排查、风险辨别和风险鉴定工作,确定出可能发生隐患的风险源,并通过分析、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涵盖各个方面、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一手资料。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安全工作更注重基础、更注重源头,通过关口前移,力争将安全隐患发现和消灭在萌发阶段。
2.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理念。铁路运输产品是指铁路运输企业运用人力、设备、技术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运输的需求服务。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看,除了包括提供客货空间位移的直接生产部门外,还包括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信号等辅助生产部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相互支撑的运行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连锁反映,导致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通过关联影响,传导甚至演化成严重后果。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增强对“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排查运输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风险隐患,分析和确认该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危害程度、分布特点、关联幅度、持续性影响等情况,并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关键因素,遵循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分工负责的原则,及时采取风险干预和风险处理措施,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在作业过程中,还要根据铁路运输安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加强风险监控,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复发隐患和新生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实现安全局面的持续改进;
3.以系统化为主的管理理念。铁路设备联网、生产联动、作业联老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的联动机性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就是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和事故发生规律,做到全员参与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信息沟通到位、监控处理到位、环节布控到位、应急措施到位,通过制定和采用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有效的应急干预措施,确保安全状态持续稳定。
三、找准安全风险主要问题
2011年12月,按照铁道部党组工作部署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以来,哈尔滨铁路局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从整体情况看,全局各单位积极落实部、局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思想认识失实。一些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安全管理上另搞一套;还有的人认为安全风险管理只是简单提法上的变化,是换汤不换药;更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否定传统安全管理。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深刻理解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根植于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各级组织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2.风险识别失准。从表层上看,各单位围绕影响安全的关键人员、关键工序、关键作业等,通过识别研判确定了安全风险点,但存在安全风险点识别方法不科学,研判不准确的情况:一是隐患排查没有形成全覆盖,存在安全死角;二是隐患根源挖掘不深入,没有涉及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比如,某个单位普遍都把车辆惯性故障当做安全风险点,却没把作业场人身安全问题列为安全风险点,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从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看,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找到思想根源,但是有的单位恰恰没有结合企业组织状况和职工思想状况开展工作,更没有把职工的思想问题纳入到安全风险源范畴去考虑,致使安全风险管理失去群众基础。
3.防控措施失效。制度是工作落实和确保实效的基本保障。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不完善,导致工作推进乏力,存在走过场现象;二是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但并没有同时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相应调整,当新旧办法相抵触时,必然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三是检查、指导不力,制度执行失严,存在工作标准和作业规范人为放宽、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的现象,助长了不良风气,导致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导致防控功能失效。
4.工作落实失衡。一是风险管理环节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在风险排查分类、风险源识别、风险评估时,经验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充实的信息基础,缺失科学的分析过程,存在风险源遗漏和风险源人为扩大两种情况。二是风险管理和应对办法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工作的整体性和融入性,主要表现是工作虎头蛇尾,在风险排查等前期阶段轰轰烈烈,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确苍白无力。三是各部门落实协调失衡。各单位在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独立作战,单位、部门、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力度,尤其最重要的结合部风险源被忽略的几率最大,与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要求不符。
四、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理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但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覆盖所有方面、解决所有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无论是来源方面还是指导方面,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都不是只为铁路行业“量身定做”。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拿来主义”,而不能照抄照搬。针对铁路企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情况和规律特点,既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又要坚持实践证明的既有经验和有效做法,打“组合拳”才是解决铁路全部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1.要突出全员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据统计,2012年以来,哈局共发生各类铁路交通事故106件,而且事故的等级、责任事故的件数明显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在于部分干部对安全工作的失职、失察、失管、失控。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部安全检查组为我们指明了正风气、严管理、带队伍、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而抓落实,核心的问题在于各级干部履职承责。因此,要从明确职责、理顺管理流程入手,按照消除盲点、避免重叠的原则,科学界定党政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安全管理的职能、责任、标准,建立涵盖所有干部、覆盖所有岗位,既纵向到底,又横向到边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使各级干部明确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要围绕管理规范化的目标要求,细化、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指导、关键环节卡控、规章制度修改等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始终把干部的安全行为置于闭环管理之中,使各级干部明确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建立清晰、明确、具体的安全职责,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的安全行为,为维护全局安全秩序提供可靠保证。
2.要坚持科学性,完善技术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安全规章制度,是确保全局现实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最基础、最根本、最有力的支撑。结合当前全局实际,完善规章制度,最为紧迫的是要解决标准失严、整体失调、管理失控等突出问题。以哈局“5.15”客车底火灾事故为例,部规定,餐车看车人员应为2人、停留客车底看守人员不准睡觉、2小时巡视一次,而路局规定,餐车看车人员为1人、巡视时间是3小时、并允许看守人员可在本车厢躺卧休息。与部规定相比,不仅看车人数少,而且巡视时间间隔长、可休息,这说明,全局在安全上的一些规章违反了铁道部的要求,存在着《行规》宽于《技规》,现场管理办法宽于《行规》的问题。铁道部制定的《技规》,是指导全路运输生产的“根本大法”,处于其中的核心和支配地位,路局的《行规》以及基层单位的《站细》、《段细》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大法”。这种位阶关系,决定着下级规章制度必须服从上级规章制度,而不能与之相抵触、相冲突。所以,严管理,首先要从规章制度严起,抓落实;其次要从规章制度抓起,这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要组织部关部门和人员,对全局各项基本规章、专业规章、临时规章进行“翻箱倒柜”,全面清理,该留的留、该废的废、该改的改、该补的补、该建的建,做到一级细一级、一级严一级,从而在全局形成科学严密、规范统一、动态优化、实用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
构建先进保险行业文化的基本要求
寻找并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手段。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建设先进保险行业文化首先应从文化的内在规律出发,把握好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一)保险行业文化应植根于中国社会大环境一方面,保险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保险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大环境,保险行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受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制约。一定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和人们普遍的行为方式必将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方式对整个保险行业及其从业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广义的保险行业文化不应是保险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简单叠加,更高层次上还应形成保险的社会文化。保险社会文化是保险消费者和从业者共同创造的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识总和,是保险企业和行业文化在社会的外在体现。①通过文化的辐射功能,保险行业文化不仅会对本行业,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构建先进保险行业文化,应植根于当前中国社会大环境,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文化,并积极反作用于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二)保险行业文化应体现行业的本质特征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经营范围和行为方式,保险行业文化也要体现本行业根本特征,这不仅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标志,也是保险业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基础。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本职工作是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分担风险、提供保障。当前,部分保险公司为笼络更多资金,重规模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重保费轻服务,严重偏离了保险的本质,使得保险业的功能弱化,行业边缘化。这种舍本逐末、揠苗助长的经营方式,也给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恶果,对保险资源的掠夺破坏了行业的发展基础,经营理念和考核机制的不科学诱发了错误的价值导向,销售误导和理赔难导致了整个社会乃至从业人员对保险业的不认可。因此,构建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应突出体现行业的本质特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回归正确的发展方向。(三)保险行业文化需要长期积累与吸收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需要长期积累才能逐渐形成文化共识,进而潜移默化为文化自觉。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总结提炼能够引领行业科学发展、凝聚行业力量、约束行业行为,彰显行业价值的可以上升为行业文化高度的积极因素,并对其进行宣传普及,使之成为行业上下普遍接受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逐步形成符合行业实际、利于行业发展的保险行业文化。另外,保险作为一种舶来品,应吸收消化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的先进做法与理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形成具有中国保险行业特色,具有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的先进保险行业文化。
建设先进保险行业文化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