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能力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otivations for university merger, studies problem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apacity construction after university merge,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Harmony and Love Principle.
Key words: university merger;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apacity construction;Harmony and Lov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99-02
1 高校合并重组的动因
1.1 政府决策动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扭转了“条块分割”的办学局面,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教学体制,高校的合并可以促使这种条块分割的合并,中国的高校曾经按照苏联的大模式实施大规模的分裂。国家急需培养各专业后备人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多元化导致学科分出文、理类各类目学科来,之后又细分为各种单科性的高校。为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必须合理地配备教学资源,稳步发展教育事业,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并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站在审视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高校的合并,政府的动机是明智的,学校的大规模分裂导致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同时部分高校的资源浪费又造成办学效益低下,归根结底是高校普遍规模过小导致的。政府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走提高规模效益的道路是主导高校合并的重大动力因素。所以,高校的合并推动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这也是各单一学科高校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前提。
1.2 高校意向动因 虽然高校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主体是政府机构,但是高校自身也同时是合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强大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强烈的合并意向。
高校单一的学科类目设置使得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单一的专业领域,不能培养出高级的创新性复合人才。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建立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促进学科综合化,是我国这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就大学本身来说,同样会出于一系列的考虑来和其他高校进行合并,有可能是求生存,也有可能是谋发展。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当下,能够建立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是提高我们国家总体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新的市场体制使得高校在发展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规模小、办学条件低下等使各高校在激烈竞争的当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有些学校会主动选择退出竞争市场而选择被合并为强大的高级院校,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而同时这也是新大学扩张的新过程。而另外实力稍强的院校在竞争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并列合并成为具有强大的资源能力的综合性大学。高校也会自发的产生出合并的意向,希望合并后成为实力雄厚的名校。
2 高校合并后科研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合并后人员的运用问题是一个极具敏感的问题。科研能力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而科研能力已高于物质资本,对于高校合并后而言,科研能力的合理运用在提高高校建设发展上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合并后在管理方面,高校科研能力的管理是最难驾驭的而其潜力又最大,同时也存在无法避免的敏感性问题,在调整人员、机制等方面会出现矛盾,因此解决员工心态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困难。
而合并后的高校相对在之前规模扩大了,综合实力稳定了,但是却在部分师资中滋养了“铁饭碗”的思想。高校最为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的发展,它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质量的好坏。合并后高校实力大增,师资力量重组,混杂的师资呈现为“象牙塔”似的状况,高校所处的环境比以前大大改善,且更加稳定,而师资结构相对稳定,行为也更加正规化、教学程序化、内容固定化,这样就缺乏了互通性,而不能立即对外界的变化作出较快的反应,因而丧失了竞争的能力。合并后各校各员工都有自己的期望值,各方之间的心理摩擦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合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长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科研管理的制度不规范 高校长期表现为求贤若渴,热衷于引进人才,但是在人才引进后任其自由发展,培养意识欠缺,很有可能使人才丧失信心,导致流失。在人员培训、工资管理和长期规划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激励机制、科研培养、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还有的存在科研能力使用过度,大量的投入时间、金钱。对于长年战斗在科教一线的人员忽视对其的进修培养。合并后科研能力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要在品德、质量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应严格规范人力资源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项目。
2.2 教学科研的行政化趋向 在合并后的高校中,权力的竞争往往高于学术,在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情况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职权等级之分,管理者有着必然的权威性。而行政化的指令管理往往只侧重于合法性,忽视了个人或其他因素,所以在实际上效率是不高的,行政化的趋向很明显。行政人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管理者人数多于教师,理论上,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生产力主力军,而教师在这样的氛围里是没有地位的,官僚作风导致教师成为被管理者,原本应该服务于教师的行政人员反而变为管理人员。还有不少安排领导职务的做法,让教师的价值取向变为官位终于学术,遏止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打破了重知识、重科研的好局面。
3 基于和爱原理下的高校合并后科研能力建设策略
3.1 和爱原理对科研能力建设启示 在和合学中,和爱原理讲究各人、事物需要心存大爱,增加顾全大局和目标长远的意识,和谐理性,共同让大环境生长发展。用和合思想里面的和爱原理贯穿整个科研能力建设的大方向,建立合适的合并后高校科研能力建设管理制度、考核系统、教研人员的能力发展项目整合模式。
3.2 科研制度、组织管理 在合并高校科研能力管理中,“泛爱众,而亲仁”,高校要认真研究基于道义上的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对科研能力制度和组织管理的完善,使其真正被所有人认同,以更好的发挥科研能力的作用,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3.3 教研人员管理 和爱原理讲究德育治学,《中庸》中写道“唯天下之城,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在合并后的大学中教研人员的内部会产生矛盾,但是和爱原理能将矛盾化解,坚持至诚尽性,使教研人员充分发挥善性,感化教育,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理想。
3.4 科研能力考核系统管理 合并后的高校的科研能力的考核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最主要的是建立考核评价系统,对教研和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加强能力建设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合并后大量的杂乱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考核教研和管理人员任用、调配、升降职、培训、薪酬等该考核系统都是激励员工的强力手段,有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推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其发展趋势[J].南都学坛,2010,30(01):129-135.
[2]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动态分析(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21(04):1-6.
[3]乐菲菲.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东岳论丛,2011,32(07):189-192.
[4]毋丹丹.人力资本理论对继续教育投资倾向的影响[J]. 继续教育研究,2010,(01):17-2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观念有了更大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飞跃的提升。每年许多单位的例行体验中,员工中的“三高”群体(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在不断壮大,脂肪肝从大腹便便的中层干部蔓延到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人。私人汽车普及带来的运动量减少,无休止的加班加上丰盛的夜宵,让肥胖如传染病般流行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劳动者,而是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出来的健美操专业人才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不再局限在体育教师这一角色,而是将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社区体育工作,健身指导员,或者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同样面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挑战。因此,高师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教学应加强社会实践性教学,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创造条件或提供各种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确实地得以提高并与社会接轨。
2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目标
通过探讨强化健美操专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健美操专修课学习期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力,并了解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及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更好的适应现在社会所需求的教师、教练员、指导员人才。
2.2研究内容
2.2.1湖南科技学院体育系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在现今社会的体育的很多的一些专业之中,健美操的专业的学生却是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表现在他们有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广阔的就业的前景。再就是健美操这个专业的学生的总体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更是有着较好的气质形象,而这些都是受到了主要行业的影响。健美操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融合了很多专业的优势为一体,并且以运动的有氧运动为根基,以美、健、力为专业的特征,自从20世纪80代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开展到现在,一直都是深受着大家喜欢,并且以它独特的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魅力,使得它在很多优秀的专业中脱颖而出,并且是一举成为了我们国家全民健身以及终生健身体育的一项重要的项目。现在,健美操已经被国家列入了教学的纲要中去,并且被作为教学内容进行了授课。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已经将健美操并入到了高等教育机构体育专业中去,并且成为了必修的一门课程。健美操的宗旨是以健美以及健身为目的,在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起到了不可明灭的重要的作用。根据二零零一年的国家的一些调查报告中显示:二零零零年我们国家从事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的分布其中健美操占据其首,占了总比的百分之五十二。这样一来,健美操专业的行业也随之出现了,并且带动着人们的健康。
2.2.2选择加强健美操专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因实习对于一些高等院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有效目标的最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学习,可以检验一下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是否是真正的适合社会现代的需求,同样的也检验一下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到底如何,对比之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弥补教学质量上的一些不足,供日后加以改正,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则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加的去附合社会、市场对社体学生的需求。经过了调查之后,了解了一下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的实习状况,发现学生都是采用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实习这个方面,给的时间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行分散开来进行实习。而总体上出现了实习的时间短促,不能够完成自己的实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实习的地点的选择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其他学校的实习地点大多都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进行选择,大多数的学生所选择的都是根据自己以后到社会上之后开始工作了之后的方向进行选择实习地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我国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的快速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需求,已经完全的脱离了单一的劳动者,而是要求具备比较高的一些综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并且要求具有比较强的社会的适应的能力的一些人才。而一些高等学员的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再局限于单一的体育老师,而是更多的更具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而进行选择,更是有的很多学生与生俱来就具备一定的挑战能力,而这些学生则是更高的挑战社会上的工作,以此来充实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了自己日后更好的在社会上能够有个很好的工作而不断的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快速的与社会接轨。
3.2建议
3.2.1增加课程实用内容作为以体育为主的学校应该建立必要的一些体系,用这些体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去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增加教学课程的内容,让内容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教学的目标则是尽可能的以社会上所需要的内容为根据,在保证了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适合社会市场的专业知识。
3.2.2改善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学生的实习管理,学校健美操专业的课程的设置应该去体现“因材施教”这一理念,改变“华而不实”的健美操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面。在学校应该加强实习地点的确认以及建设,高等院校应该要加大实习建设的投入,并且从社会上聘请更加专业的知道老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现在最为先进的一些设备和更好的管理模式,为了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加强实习和实践锻炼
【关键词】电力拖动;职业能力;教学培养;实践研究
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职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新技术设备日趋普及,社会对电工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要求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宽结构;另一方面,企业看重人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受挫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电工从业者的主力军,理应承担起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次职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设从事电工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操练过程,而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历程。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讲授+综合实训两部分构成,由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控制基本环节、典型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等部分组成,以交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环节设计为主线,并突出电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和职业活动,是专业技术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有的放矢,加强学生的方法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训练。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职业能力建设具体实践
(一)围绕培养目标,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秉承教学内容服务于培养目标的态度,通过到校企合作单位调研,客观分析收集的各种信息,反复的斟酌和修改制定出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职业能力项目设计分析如图2所示。
笔者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企业典型生产设备的电气线路安装调试、维护、改装工作任务和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要求,采取行为引导教学法,将元器件的检测与使用、电气原理图的读图与分析、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机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检修和电气控制线路的改装与设计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进行学习情境系统化设计,科学有序地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目标。教学情境分析设计如图3所示。通过情境的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的专业能力,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计划制订和实施等的方法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职业道德、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的社会能力。
(二)采用行为引导教学,落实职业能力建设方案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教学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先进教育模式,实践已经证明行为引导教学可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同时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信息收集拟定方案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提高五个阶段,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教学方法运用举例如图4,我们在两个平行班中开展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原理行为引导教学法实验教学研究,结果证明:项目教学框架下,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班级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的方法能力明显处于优势。在期终考试中,同样证明这个班级的学生这部分知识迁移能力比另一班级学生好。
(三)参考职业资格标准,修正职业能力建设过程
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通教育与就业的通道,给予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体面就业,并且在职业中能够得到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把学校教育、企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联系的纽带,我们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必须参考职业资格标准,以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实时修正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形成测验,指引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但要避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搞成电工技能培训,而轻方法能力训练和社会能力的锻炼,从而失去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学生职业能力建设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职业能力建设不是一磋而就的事情,而应该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应该贯穿于中职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只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又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职教规律和先进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科学、有序开展。
(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有能够寻找适合教学目标的任务(学习情境)的本领,因此教师必须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做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是要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师傅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二是要充分熟悉学生情况,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过程、收获成功;三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检查和认真总结,梳理职业能力培养新思路、新方法,向学者型教师努力。
(三)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防止学生两极分化
我们的学生从幼儿教育到初中教育,一直都是老师怎么教他们怎么学。而今要求他们主动地学习,部分学生不适应。如何使合作学习更有效,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四)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多元评价体系
推进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导向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建立起职业能力培养多元评价体系,让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建立职业能力培养多元评价体系:一是要评价项目的多元化,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讨论问题、项目调查和书面报告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二是要评价主体多元化,不能光有教师评价,还应该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多渠道、全方位、互动交流的评价会更客观、更具说服力,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情况。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个性化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创新思维环境,培养与人合作能力,建立起学习群体;家长评价可以增进他们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企业评价有利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对接;三是要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应当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等功能,对评价的结果进行鉴定和反馈,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潜能、个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J].
[2]刘秀才.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J].
[3]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J].
[4]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
[5]职教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
[6]石岚.关于高职教育评价评价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9).
[7]张宏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2).
[8]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7.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魏军英(197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王静(1989-),女,山东菏泽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14-02
一、工科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各国高度重视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工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工科大学生必将承担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重视其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世界上还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要想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奠定基础。工科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设栋梁,高等学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个性健全、责任心强,是勇于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人才。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成才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价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帮助他们通过参加实践创新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既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又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主要对象,还是未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当今时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研究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1.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内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工科大学生知识构成的特点,确定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课题,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探讨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完整构建,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实效。该体系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氛围研究与营造。通过对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分析,对如何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氛围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出了相关措施。
(2)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培养内容研究。根据工科大学生知识的构成与特点,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阶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内容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的构建。针对目前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保障问题,开展活动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建立科学、系统的实施措施与保障体系。
2.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
(1)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编写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时,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分阶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
第一阶段为认识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与大二学生。在该阶段培养内容中,结合校园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技讲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有讲座均安排在课外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学时数控制在12学时左右。通过学校社团自发组织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与大三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该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学生自愿参加。主要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大赛进行,其学时数控制在15~17学时。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讲授内容在授课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采用集中辅导与个别交流的方式对授课内容进行消化与吸收。学生根据课程安排自行选择部分课程。学生自愿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与比赛,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该阶段的学时数控制在20~24学时。
第四阶段为创新阶段,该阶段以各种课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该阶段的培养以学生自愿选择为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采用报名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该阶段的学时数根据比赛需要制定。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氛围。
首先,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倡导、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团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及时报道与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氛围,从资金和教育培养方面积极扶持学生科技社团。
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主动意识的培养。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试点,在培养计划中增加科技创新的教学内容,要求该专业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注重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范围,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参加活动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到拓展。将在该专业的成功做法推广到学院其他专业,以扩大宣传面和教育面。采取教师带头找题目、提课题,鼓励学生多立项,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3)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研究中建立了由教授、副教授为带头人,讲师为辅的指导教师队伍,并通过校团委、各种学术社团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力锻炼的实践活动。配合校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指导教师、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学院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创新团队及时宣传与表彰,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感受良好的氛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是学校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校内科技创新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该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科技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以及校内科技活动评比表彰等工作,并保证其可持续、有条不紊的发展。
第二层次是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和各二级学院教科办组成,主要负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同时,建立高素质、高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科技立项及各种竞赛的技术指导与科技创新的培养。
第三层次是由各级团委、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成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组织实施者,主要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与实施,大力、有序地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三、实施效果与应用情况
本培养体系于2010年在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中开始实施。目前,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已经毕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的学生都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这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发展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素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化和技能的综合化,学生们从过去单纯追求考试分数,转变为力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协调发展。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报名者寥寥无几,为了达到组团要求,只好硬性规定学生干部和党员必须参加。而现在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没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还自己进行策划或主动到社会上去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
3.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因为科技竞赛总是与相应的专业能力紧密相联,许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感。现在学科竞赛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项目,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2010年方案实施至今,在课题组教师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7项。课题进行周期内学生共有校级科技立项16项,院级科技立项29项。
4.听学术讲座的人日益增多
过去举办讲座需要指定单位专门组织学生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现在学术讲座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自发地去听讲座也已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
5.实践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培养和训练,2007~2009级毕业生在前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深度和广度。经过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样一个系统的知识认知过程,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刻体会,而且在认知上产生了质的飞越,在举办的各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图设计、制作、加工以及装配,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能力锻炼,体现出了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交叉融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已不再满足于纯粹地接受,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质疑,对讨论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在质疑、讨论和发现中,不少学生对专业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设想和设计,在企业和社会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题组教师积极做好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经课题组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机工杯、五征杯奖学金和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大赛特等奖。
目前该实施方案已逐步推广到各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机电类专业。
四、结束语
该培养体系通过近四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特色:一是以当代教育教学和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遵循科技创新教育规律、青年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思想特点,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及指导体系,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工科大学生,建立了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保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提出了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和实施措施,并在其建设中进行了验证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外科技创新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尽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涉及理论众多,且关联因素复杂,因此作为一种指导性体系和方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均需进一步深化。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课题组成员将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善,以期形成一种指导层面上的系统化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尔烈,王羡农.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多重课堂[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罗来松,戴红星,等.以“担当精神”建设推动学生科技创新[J].新西部,2008,(12).
[3]陈德静,禾平,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者简介:许少娟(1981-),女,山东莱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讲师;于海霞(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XY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43-02
对于电子及自动化类专业,一些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对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配套有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理论课程学习成果的实践和检验,也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行再体会、再提高的必要环节,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极好机会。以模拟电子电路课程为例,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大多学生感到模拟电路课入门很难,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而后续的课程设计中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缺乏工程估算的概念,找不到与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存在脱节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知识点多,内容覆盖面大,基本电路单元多样[1],在有限的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内往往只能集中精力用来讲授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只能依靠实验课和后续的课程设计;然而理论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和过渡,教师往往在理论授课时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引导不足,导致学生感觉所学知识与工程应用有差距,在实践环节欠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设计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怎样与理论课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对2010级电子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课程设计作为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借助设计过程帮助学生验证抽象、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课中分散的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升华到利用理论知识灵活设计电路的能力。下面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经历谈一下笔者的经验和体会。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增长
如果纯粹学理论知识而缺少直接的亲身实践体会,学生会发懵,不知所学知识有何用。因此要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拿到理论课上,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计算具体化、实用化,训练工程实践思维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2.理论知识引领实践教学
实践训练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理论支撑。理论课上应把实践相关的知识点和实践案例充分引导、铺垫到位,使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3.实践训练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实践经历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2]
二、教学环节设计
1.设计题目多元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差异的需求
由于学生在模拟电子电路理论课及相应实验课的学习中对各单元知识掌握的程度不相同,对各类单元电路的兴趣点也不相同,为了能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建立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课程设计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设计题目,共包括12个基本题目和36个提高设计题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按照规则进行选题。设计题目综合考虑就业和考研等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有原理相对简单的实用电路,注重训练工程实践常用的近似计算加参数测量修正等方法,如空调控制电路、压控滤波器;也有偏重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的题目,如静态电流可调的甲乙类功放、电压(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也有很多综合性训练的题目,如开关稳压电源、基于三极管的LC振荡电路等。每个设计题目除基本要求之外,还设有扩展性和创新性的内容,以多样的设计要求解决学生个性化差异的问题,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设计愿望,从而实现在教学细节上的多元化教学培养需求。
2.严把考核关,充分调动学生创造设计的积极性
课程设计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整个过程教师只提供少许建议,具体设计过程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查阅资料、选择设计方案、画电路图、仿真论证,并完成相应的调试和测量。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和步骤,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学会相互沟通协调,增强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课程考核主要由预答辩、实物成果、答辩和总结报告四部分构成。课程开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各课题的具体任务、参数要求等内容在理论课结束后即以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自由选题,确定题目后开始查阅资料进行方案设计,并辅以Multisim仿真工具进行功能验证。以上准备工作都写入预习报告,作为预答辩提问的主要内容。其中预答辩和答辩是笔者首次尝试增加的考核环节,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动手做、动脑想,充分发挥课程对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预答辩在第一堂课进行,主要检查和提问课题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案设计、电路图等相关内容及学生的准备情况。如果学生初次预答辩未通过,说明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不够或者方案设计不合格,因此扣掉一定分数,并修改方案重新进行预答辩。该环节一方面是为了督促检查学生的前期准备情况,要求学生对相关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对设计方案有初步的规划,从而“逼迫”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与同学、老师探讨,深入到自己所选的课题中,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学生把把关,指指路,防止他们的设计方案在大方向上跑偏。答辩以一组为单位,采取抢答的形式。答辩题目按难易程度区分3~4个层次,抢答的题目难度越大则得分越高。
刚开始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迫于考核的压力不得不去研究,但当他们开始深入到课题中时便会激发起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这种综合的考核方式,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相互竞赛的积极氛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相互对比设计进度和所设计电路的功能,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善提高。
3.收集实践实例和素材,反哺理论教学
教师在实践指导及其他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很多电路现象和故障问题,把这些实例拿到课堂上作为理论课的教学素材能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计算形象化、实用化,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并且给出问题寻找原因的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教学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当细心观察,寻找联系,多收集积累实践素材。
例如一个故障排查实例:某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电路的放大能力不足。实际上出现这个现象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引起:可能是旁路电容连接错误或电容值不够大,没有起到旁路作用;可能是三极管集电极最大静态电流超出工作范围,等等。这个实例联系了至少两个知识点: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的作用(为交流信号提供一条通路,提高电压增益)以及三极管集电极最大静态电流参数(静态电流超过最大值,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会下降),有助于将各章分散、孤立的知识点综合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并且把知识点以实例电路故障排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与单纯空洞地强调知识点相比更易于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更好。
4.相关理论课联系实践、引导实践,为实践做好铺垫
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理论考试经常出现的分析计算比较擅长,而从工程实践出发设计电路、估算参数的能力比较欠缺,工程估算的概念不清晰,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无从下手。这也反映出以往理论授课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理论授课要以工程实践的需求为导向,凸现工程实践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工程估算的概念,训练分析和设计实际电路的能力,因此,理论课一定不能脱离实践,要打破传统教育面向考试、把公式死搬硬套来分析计算的教育模式。实践相关的内容在理论课上应进行引导、铺垫到位,学生接触到相关问题时的思路会更清晰。
举一个例子,设计LC振荡电路这一课题中用到耦合电感,学生搭建电路时首先面临一个问题——耦合电感的同名端怎么测量?这个问题在电路原理课讲耦合电感时若铺垫好,学生操作时更容易理解,设计过程会顺畅很多,并且切身体会到理论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非常有益。
除此之外,对学生学习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考试、测验在出题时尽量多联系实践,将其实战化,这也不失为引导和训练学生工程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各种放大电路组态有什么性能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应如何选用,这些知识点在测验或练习时可以用具体的电路实例来引导和训练,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用一个高内阻的信号源去驱动阻抗较小的负载,输入级和输出级分别应该采用相应组态”这样理论化、模式化的形式。
三、教学收效
上述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很大收获,总结如下:
1.激发积极性
学生感受到利用所学知识可以实实在在地做出点东西来,拿出个作品来,从而提高了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增强了对专业的归属感,同时也认识到成功的实践活动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来支撑,激发了学习理论课的热情。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44页)
2.掌握开展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
学生深切体会到EDA辅助设计的强大作用,对工程实践中常用的Multisim 仿真工具运用更加熟练,对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和步骤有了切身体会,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踏上一线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一般两到三人一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设计任务,项目负责任人负责任务分工、进度安排等工作,其余成员各自负责自己的任务(如查找资料、模块设计、调试等),从而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相互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增强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尤其是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很有兴趣,愿意主动钻研、讨论,能够主动借助仿真工具或进入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使仿真工具和实验室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辉,王鲁云.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