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的财务分析

专业的财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建设;金融学专业;会计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76-04

收稿日期:2012-08-2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度省级教研项目“强化应用型的会计学教学内容设计”(20100435)资助

作者简介:朱炜(1966-),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近年来,全球金融动荡日趋加剧,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金融管理及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对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金融分析的基础是会计基础,金融管理和金融分析人员除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外,必须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都需要应用财务会计方法来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而且,财务分析,作为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手段,其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这就对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金融学专业必须强化财务分析的专业建设和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一、金融学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分析

(一)金融学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金融学专业建设的意义。

金融学专业建设意义主要包括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金融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研究目的。在现实方面,金融学专业建设可以为当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建设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而且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状态也不断地显现,并有日趋紧密的趋势。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金融市场培养有用的建设人才也就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2.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内容。

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课程设置,其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所谓课程设置,笔者认为是目前高等学校立足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而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构建符合标准的知识体系框架,而这一框架的实现过程就是课程设置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学生能够获取金融专业知识的必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高等学校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优秀教师,推动高等教育金融专业的发展。

(二)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是金融学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金融人才的培养。以下从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1.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1)口径宽、重基础。

金融本科教育应该运用高等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传授金融学相关知识,进而培养金融学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口径宽、重基础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能够做到全面性和基础性。全面性要求课程设置涉及的方面既包括专业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其他通识性的知识学习,比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以及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性要求在课程设置全面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具体体现在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程度上,以保证学生后期的发展。

(2)轻重分明。

金融课程从层次方面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金融学的发展、制度演变、政策沿革等方面。微观方面有金融市场效率、金融产品设计等。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基础知识的扎实尤为重要,这就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知识获取,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和适当扩大微观金融课程的比重。

(3)体系完善。

体系的完善包括完整与改善两个方面。完整性要求金融课程建设的体系要完整,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核心理论课程、实务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也就是说每一种课程都要有,且比例应该是合理的;课程设置的改善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具体课程的内容和比例。

2.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定量分析的课程较少。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都是科研方法,两者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国内高校与金融定量研究相关的课程设置比较少。未来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为主要形式的发展,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依赖于具有定量分析功底的金融人才,因此应该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定量研究金融产品的内容。

(2)财务分析在金融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不高。

金融管理和金融分析人员除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无论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还是信贷市场参与者,企业、个人、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公司、中央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等,都需要应用财务会计方法来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务分析在高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明显不高,基本没有把财务分析作为金融课程中的核心位置考虑。而财务分析作为金融运用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理应在运用者的知识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金融课程的设置,应该强化财务分析在金融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3.目前《财务分析》课程在金融专业开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期货、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等,财务分析课程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很低,内容往往只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会计学中会计报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影响会计报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调整,为财务比率分析奠定基础,从而准确分析企业单位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状况,仅仅这些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对财务分析的挑战以及财务分析主体和需求者的变化,缺乏与金融现实环境的协同,也缺乏随着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转变的协同。

二、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与内容剖析

以上分析了金融专业建设的意义、内容,也分析了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当前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还存在不足,以下就财务分析及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与内容进行一定的剖析。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主体为实现财务分析目标,以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对分析对象的财务活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的一门具有独立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应用学科。

(二)财务分析的分类

基于基础学科的不同对财务分析进行分类财务分析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分析主体不同、分析对象不同等多种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财务分析有不同的分类,本文基于财务分析学依赖的学科不同分类。财务分析按照所依赖学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其二是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主要依赖于会计财务报表,运用会计学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论基础是会计学原理,注重研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假设的不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运用报表中的会计数据构建一系列会计指标,形成对公司财务活动各种能力的分析,比如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是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出发,一般而言是从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的财务分析。在此情况下,财务分析主要依赖公司对外财务报告以及内部报告,使用的工具是统计与计量模型等一系列量化技术。可见,无论是基于会计学还是基于财务学都要依赖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形成对财务分析具有着基础性作用。

(三)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内容

我国高校一般将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归在会计学或者财务管理学范畴内,这种划分的理论基础在于财务分析学是建立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财务分析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它自身的课程设置。本文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分析:

其一,学科基础类: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是一切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变化,对其深入的探讨需要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知识储备。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要求管理学应该成为财务分析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一。行为理论涉入到经济领域在最近几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然而行为理论与心理学也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的设置可以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和把握。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领域内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法学已经成为各种学科的基础类学科,因此,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理应属于财务分析课程的基础类。

其二,专业基础类: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与财务管理是财务分析的专业基础,因为财务分析是基于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的,只有学好了会计与财务管理才能做出有效的财务分析。金融学的考察对象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而财务分析应用主要面对货币与资本市场,因此金融学在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中也应该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加以重视。我们知道,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将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价值做出判断,而定量研究会使用到统计学方面的知识,统计学作为财务分析的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构建了财务分析课程中的专业基础类。

其三,专业方向类:财务分析原理、财务分析实务。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内容、方法,而财务分析原理就是对财务分析的这些组成要素进行系统阐述;作为应用型经济学的分支,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分析主体和目的的不同设置一些应用型课程,也就是财务分析实务。

其四,专业选修类:此类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与财务分析领域密切相关的专门性问题。比如证券分析学、管理控制、价值评估、企业管理学等。

三、强化金融学专业教学中财务分析地位的思考

(一)提高财务分析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现实意义

1.基于金融分析师基本技能的需求。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对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一个优秀的金融分析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为知识储备,金融分析师应该是财务分析专家和理财专家,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问题和风险,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风险控制和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因此,财务分析学在金融分析师的知识体系中将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学,所以会计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金融分析师是至关重要的。

金融分析师应该熟悉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对企业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计量属性都要清楚。具体而言,在会计处理方面,理应熟练掌握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所适用的条件;在原则方面,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一项基本原则,但金融分析师对于它的使用合理性也应该有所了解;在计量属性方面,随着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探讨深入,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相对以往有所扩大,金融分析师尤其要重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成因方面,就有很多关于公允价值使用的争议。

金融分析师还应该根据表外信息披露,比如管理层报告与会计报表附注等,以求准确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发展潜力、风险防范等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分析师只有有效掌握会计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在分析时应该从财务报表及表外披露入手,获取诸如会计计量属性、原则、方法、企业管理层变动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大小及发展潜能。

2.基于政策制定者及监管层的需求。

在金融领域内,除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分析师需要财务分析外,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层来说,财务分析也尤为重要。因此在金融学专业强化财务分析地位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金融监管人才,以服务于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

首先从政策制定角度来说,在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上,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经济发展形式适时调整金融政策,而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掌握必须依赖于对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认知,其信息的获得需要政策制定者对企业财务的分析。比如,某一时间段内行业回报总水平亦或是行业内各个年度、季度增长情况,而这些信息来源于会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其次,对于监管需求来说,在资本市场中,监管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主要依据还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前不久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其中就包括了退市机制 2012年5月1日起在创业板实行退市制度,6月28日,上交所公布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同时深交所也做出了修订,对主板、中小企业板退市标准进行改进整合,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退市标准体系。。此外,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与否也会表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上,监管层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进而做出合法性判断。

(二)强化金融学专业教学中财务分析地位的具体措施

1.基于会计学和财务学设置金融学专业财务分析课程。

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要求掌握会计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会计学中的会计分析方法;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要求以财务学或财务管理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反映财务活动与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为基本分析依据,以价值分析与量化分析技术为基础,以专门的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为分析技术工具,以公司财务比率或能力分析、证券市场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因此,加强会计学、财务学的课程教学应该成为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

2.基于金融学与财务和会计相结合安排财务分析教学内容。

为适应金融市场的运行与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要考虑从投资者、中介机构(如财务分析师)、管理者、监管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等财务分析主体的各自目的出发进行设计和安排。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开设一些基于财务分析的实务类课程,比如投资项目评估、证券估价、业绩评价、风险管理、企业重组等,这些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更能够认识财务分析在他们未来工作领域内的基础性作用。

3.设置财务分析实务或专题教学。

根据财务分析实践的需求,从专业教学的关联性以及分析主体或分析目的出发确定财务分析实务专题,主要可考虑以下选择:基于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基于金融市场的财务分析、基于合并报表的财务分析、基于管理控制的财务分析、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分析、跨国公司财务分析等,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中财务分析授课教师水平。

金融学专业教学可挖掘、探索的领域很多很广,值得教师去探索,去努力。老师们应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以及金融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能力等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对所授內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目的的达到需要软硬件的配合,在提高财务分析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的同时,要重视财务分析教师水平的提高,只有那些专业知识扎实、财务分析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才可以胜任教学任务,才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关于对财务学几门课程定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2):53.

[2]陈希圣.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专业;需求分析;课程体系

物流业蓬勃发展,导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 物流专业本科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物流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紧缺人才专业之一。社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主要为四种类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 物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缺乏有效实践教学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虽然日益重视物流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系统性的设计这些环节,没有充分了解社会需要的物流实践能力。

2.2 专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物流教师结构组成方面,绝大多数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背景和经历;在物流教师专业化方面,物流专业教师主要是从计算机、交通运输管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转行”而来的。

2.3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特色不明显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某些院校过于刻板,照搬照抄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置中提到的课程,没有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的课程缺乏系统规划,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度比较大,从而导致培养的物流人才技能多而不精,满足不了不同的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专业化需求[1]。

2.4 教学方式趋于传统

灌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于教学过程中,而从培养目标来看,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式学习应逐步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3 物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

3.1 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文将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与校外实训阶段[2]。

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物流认知,安排在管理学、物流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开课阶段,蛀牙形式是知名企业参观、专家讲座及参观物流实验室。

专业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物流专业技能训练,安排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通过课程实验,掌握采购、仓储运作流程、运输调度、国际物流运作、物流单证流转等,从而具备一定的物流实际运作能力,适应社会对企业类人才及国际物流类人才的需要。

综合方向性实践教学阶段是在掌握一定的物流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不同方向的综合专业技能训练,例如供应链优化与流程再造实验、物流系统优化与设计实验、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等,适应科研规划类、规划咨询类人才等方向人才的需要。此外,带领学生进行物流方案设计,选取优秀方案参加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调研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校外实训是通过短期实习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解企业物流的运作过程,从而为就业做好准备。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的施行,高校需注重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实验课程的设置、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监督与评价体系的完善等。

3.2 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一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现实案例、模拟模型、观看视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聘请业内资深职业经理人或成功的创业者进行讲课,传授实践经验及宝贵的人生经历;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学者来开设讲座,介绍学科前沿知识;积极的与兄弟院校、研究机构等加强交流,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3 建立一支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物流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保证专业教师的数量,其次应该是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扎实,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系统教育背景的队伍。

注重教师的实践培养和专业理论的更新。在不影响教师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挂职实习,去了解相关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将最新的知识理念授予学生。

外派教师到物流专业建设达到一流水平的大学进修学习,学习相关学科的先进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特色的专业教学。

双导师制研究平台。教师在做科学研究或者相关实践活动时,积极吸引学生去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和实践导师。

3.4 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与区域行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为原则优化物流理论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并以适应当前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为目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4 结束语

高校物流教学须针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面向实践、面向科研,从师资力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出专业水平扎实、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消费型增值税;财务核算;进项税额抵扣;固定资产

引言

由于1994年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中包含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对于这部分价值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面对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及当前经济危机的国际大环境下,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显然不能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若增值税税负较高的情况继续下去,将使我国国内的企业无法与海外企业平等竞争。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力,也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税收事业长远、协调发展, 增值税的转型是增值税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税的一种税。增值税按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新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新《条例》第10条将固定资产从不能从销项税额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中删除,这意味着自2009 年起凡购置固定资产取得增值税发票即可予以抵扣销项税额,标志着我国增值税正式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新《条例》中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仅限于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虽然在会计制度中允许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值得注意的是,新《条例》仅仅准予抵扣2009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机器设备投资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包括存量设备投资中所含的增值税税款。

(二)改革范围覆盖全国,取消地区与行业限制

2004年、2007年及2008年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仅涉及了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且试点办法有所不同。此次改革则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原先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政策的东北、中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也都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总体范畴内,执行相同的政策。

(三)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

(四)取消了与生产型增值税相关的优惠政策

新《条例》删除了执行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三、增值税转型的理论分析

生产型增值税在征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该种类型的增值税的特点是: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而且越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重复征税就越严重;不利于鼓励投资,但可以保证财政收入。我国增值税转型前采用的就是该种类型的增值税。目前,生产型增值税主要为印度尼西亚采用。收入型增值税在征税时,对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购入时不允许一次性全部扣除,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的相应进项税额。该类型的增值税的特点是: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一致,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但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且转入部分没有合法的外购凭证,故给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了这种方法的广泛采用。目前,主要有阿根廷、摩洛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在征税时,允许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购入的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该类型的增值税在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期,因扣除额大大增加,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将鼓励企业投资。这种方法最宜规范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因为凭固定资产的外购发票可以一次将其已纳税款全部扣除,既便于操作,也便于管理,所以是三种类型中最先进、最能体现增值税优越性的一种类型。目前,该类型增值税为欧盟各国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也是增值税发展的主流。我国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该类型增值税。

四、案例分析

(一)2008年度财务主要数据

A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采用即征即退政策。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所得税率为25%。

1.固定资产

2008年度新增固定资产787 701.26元,其中机器设备560 808.26

元(含增值税81 484.96元)、电子设备76 230.00(含增值税11 076.15)元,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新增的机器设备用于车间生产,电子设备为财务科、质检科使用。新增机器设备和电子设备当年的累计折旧分别为34 646.06元和5 046.72元。

2.增值税

A公司2008年度增值税账面金额如下(单位:元):

(二)消费型增值税下该公司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

假设增值税转型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固定资产购进时不考虑运费。新增运输设备不属于进项税抵扣范围。

购进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479 323.30

――电子设备65 153.8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2 561.11

贷:银行存款637 038.26

当年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30 017.72

管理费用 4 313.44

贷:累计折旧34 331.16

固定资产入账差异=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92 561.11(元)

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成本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成本降低的幅度为:17%/(1+17%)=14.53%,因此每期的设备折旧也相应降低14.53%。

当年少计提折旧=(34 646.06+5 046.72)-34 331.16=

5 361.62(元)

其中,制造费用=34 646.06-30 017.72=4 628.34(元)

管理费用=5 046.72-4 313.44=733.28(元)

(三)增值税转型对相关报表项目的影响

1.固定资产(净值)

由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得到抵扣致使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少,相应年末净值也随之减少。

A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减少额=92 561.11-

5 361.62=87 199.49(元)

2.存货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为将“库存商品”、“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

企业成本核算中,当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在期末会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并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即分配到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随产品的完工转入“库存商品”。因此,生产用设备折旧费用的降低会降低当期的存货成本。

假设A公司2008年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结转入产品成本,且当年生产的产品已销售了其中一半,则: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减少额=4 628.34÷2=2 314.17(元)

3.营业成本

沿承上述假设,则利润表中“营业成本”减少额=4 628.34÷2=2 314.17(元)

4.净利润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设备折旧的降低导致公司当期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降低,从而提高当期的营业利润。由于税制改革并不提高公司的经营成本和其他业务经营,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也相应提高最终的净利润。

利润表中“净利润”增加额=(2 314.17+733.28)×(1-25%)=3 047.45×75%=2 285.59(元)

5.应交税费

(1)应交增值税

A公司当期少交增值税为92 561.11元,占当期应交增值税的0.25%。

由于该企业增值税采用即征即退政策,故应交增值税的增减不影响当期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提。但一般情况下,应纳增值税额的减少会分别减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值得注意的是,当期销项税额在扣除非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后的余额,即本期应交增值税额(38 155 699.42元)仍能足额抵扣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使得当期少交增值税额即为新购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在扣除非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后的余额不足以抵扣新购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则当期少交增值税额将小于当期新购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甚至在未抵扣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情况下当期销项税额就已经不足以抵扣进项税额时,固定资产购置当期将完全享受不到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带来的税负降低。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将留到下期继续抵扣。

(2)应交所得税

当期多交所得税=3 047.45×25%=761.86(元)

案例中影响当年所得税的是当年前11个月新增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当年12月新增的固定资产不影响当年应纳所得税额,该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其折旧从下年开始计提。

(3)应交税费

当期“应交税费”减少额=92 561.11-761.86=91 799.25(元)

由计算可知,虽然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的抵扣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在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在当期得到完全抵扣时,两者的绝对值相差悬殊,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增加并不会影响企业整体税负的减少及净利润的增加。

6.资产总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当期“资产总计”减少额=87 199.49+2 314.17=89 513.66(元)

当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减少额=91 799.25-2 285.59

=89 513.66(元)

当期“资产总计”减少额=当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减少额

五、消费型增值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量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

通过对案例2008年新增的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和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进行的相关对比可以发现,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既直接降低了当期的税费,又通过折旧费用的降低减少了相应的生产成本及管理成本,提高了当期收益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资本结构起到了优化作用。

但在新《条例》中仅仅准予抵扣2009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包括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内的存量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即使企业在2008年12月31日购买或2008年购买当年未达到使用状态也不得抵扣。这就使得案例中A公司在2008年新增的固定资产仍按生产型增值税政策进行会计核算处理,也就在当年享受不到上述提到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带来的利好。

对于企业尤其是固定资产比例高、大型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企业作为政策的接受者,不可能预知其具体内容及颁布时间,势必造成增值税转型前后购置固定资产而使企业间因投资时间差异形成税负的重大差异。不公平的税负不符合消费型增值税的定义,不利于增值税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加剧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的风险

一方面,我国现行增值税计税采用发票法,即纳税人可以扣除的税金应该由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抵扣凭证来确定。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具有一般商事凭证作用,而且具有纳税凭证和扣税凭证的作用。这次增值税转型无疑加大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税作用的含金量。

另一方面,新《条例》对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的相关限制,影响了部分企业购入的部分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抵扣。由此,企业为了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以委托他人虚开增值税发票,制造虚假交易;或以假进货退回的名义,将2009年1月1日以前购入、已索取普通发票的固定资产,将普通发票退回销售方,请销售方开具红字普通发票冲减销售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又或是将购入生活用的汽车、高档家用电器等固定资产,变换开票产品名称,用作企业进行抵扣等手段,利用增值税发票进行偷税。

鉴于我国这种“以票管税”为主的手段难以有效控制现实经济运作中的偷漏税问题,利用增值税发票的偷税行为将会加剧。

六、进一步完善消费型增值税的建议

(一)允许增值税转型前一年新增设备类固定资产抵扣50%的进项税

综合税收征管可行性及我国财政承受力的考虑,针对可操作性及存量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笔者建议允许增值税转型前一年(2008年)新增设备类固定资产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其50%的进项税额,对于金额特别大的企业进行2~3年分期抵扣。

1.该方案可以通过金税系统使税务局基本掌握该地区增值税

转型前一年新增设备类固定资产的抵扣情况,从而解决了期初存量固定资产折旧确认和计量的税收难题,使税收征管方面具有可操作性。

2.增值税转型前一年设备类固定资产进项税的50%使购置时间性差异造成税负差异的那部分固定资产的抵扣可以顺理成章地纳入“固定资产须验收交付使用后予以抵扣”的税收条款进行管理,从而使得税收政策衔接变得平滑,同时低税率抵扣符合国际期初固定资产过渡性政策惯例。

3.对抵扣金额特别大的进项税分期抵扣减轻了财政收入一次抵扣进项税额的压力。

(二)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监管力度,完善征管方式

在审核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除了防伪应作为专门技术另行探讨外,还应设计切实可行的审核程序,特别是交叉审核,并将其纳入税务审计,作为经常性稽查的主要内容。

同时,需要尽快实行增值税征管的信息化以至全国联网,建立企业―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之间遥相呼应的计算机稽征体系,达到信息共享。

但是,仅凭加强监管难以达到治本的效果,关键是要改变现行增值税仅仅以票扣税的现状,降低发票的含金量,从根源上遏制利用增值税发票偷逃税现象。笔者建议在增值税计税采用发票法的基础上结合账簿法的计税方式,使得进项税款的计算不仅要“以票扣税”,而且要“凭账扣税”。

结论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我国经济下行的风险正在加剧,需要政策上的实质性利好来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增值税的转型应运而生,它一方面能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衰退;另一方面让利于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但是,增值税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今后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将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不断调整而不断推进,与时俱进,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S].2008.

[2]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S].2008.

[3] 2009年度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税法[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

[4] 吴东霞.对修订后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几点体会[J].交通财会,2009(2):87-88.

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

随着目前社会科学的进步,电子商务也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大高校也针对社会需求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随着团购网站和各种网上商场的迅速涌现,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应该在人才市场中很抢手,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原因是很多电子商务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社会实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尤其是针对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大专院校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为重要,因此,针对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专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不但加大了对其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投资力度,并且在师资、教材、实验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需求,在电子化教材、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及辅助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 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高校现状

从目前已经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高校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财经类院校,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贸易活动的流程与贸易活动过程,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电子商务运行环境的培植,比较关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与物流在贸易活动中的综合管理和效益分析;另一种是综合类大学,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电子商务支持环境、电子商务的综合解决方案等技术,比较关注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知识领域和应用领域。这两类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对人才模式的培养方面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2.高校开设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现状

从目前在各个高校的了解,我们发现目前各个高校在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中的侧重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侧重型,就是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电子商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参与,体现出电子商务应该是一种多技术的集成体;另一类是营销侧重型,就是在课程体系中主要体现的是商品营销方式的延伸,主要强调电子商务将生产和市场、市场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了现代贸易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再生产和新秩序等特点。

二、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有一对矛盾,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与社会性对人才需求的专业性。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专业,它既不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的叠加,也不是市场营销的延伸,它具有复合性的特征,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就是知识的综合能力。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就业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尴尬的局面,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开设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广而不精,导致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缺少竞争力

电子商务属于综合类专业,在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方面存在其竞争优势。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电子商务专业在许多的高校中都给开设了大量的课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非常合理,但是受高校教学模式的约束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作为大专院校,课程的设计更应该结合实际,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化教育,保证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 转贴于

第二,因细分专业方向,走差异化,而导致企业对电子商务学生岗位无法定位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外贸,主要注重培养国际电子商务的人才和教育。第二个方向技术,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培养偏技术电子商务人才。第三个方向是管理,主要以经济管理为基础,培养偏管理电子商务人才。这种细分专业方向,走差异化道路的做法,导致电子商务岗位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只组织资源培养社会现有岗位所需人才,而导致人才培养的滞后

电子商务可以创造新的岗位、新的行业、新的产业就是创造性;可以引领企业、行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性;可以颠覆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行业及产业间关联的电子商务就是革命性。目前,高校通过组织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向社会输送的电子商务人才更多地是针对社会上现有的岗位。这种方式忽略了电子商务的革命性、引领性和创造性特征。只有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三、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就要求该专业的老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的系统管理技能,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更要对商品的营销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不但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基本熟悉,而起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各门课程之间的接口和逻辑关系胸有成竹。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性,还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2.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实行基于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想做到与企业良好结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始业教育;另外,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也可安排部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真正的接触该行业的真实过程,来提高学生竞争力。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式

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兴趣和需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设计相关的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控制机制。并在不同年级抽样部分学生参与。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作为大专院校,作为国家职业化教育的代表,我们更应该体现企业化教育的特点,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力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专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6

一、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

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2年,老年人口更是占到总人口的14.3%。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这一切猛烈地冲击着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教学的传统理念与模式,倒逼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教育要顺应人口发展趋势,加快加大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

二、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危机与改革思考

(1)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难以适应人口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在高职阶段,我国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教育主要还是根据传统的形式进行分类,比如分为老年人生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老年服务管理等。过于细致的分类减弱了老年服务与管理这门学科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课程设置总体上围绕传统的养老体系来开展。而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对老年服务有更高的需求。

(2)师资队伍总体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普遍现状是招聘教师主要考虑是否有博士学位、是否毕业于“211” 高校、是否具有高级职称、是否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等。因此就存在教师队伍学历高但经验少的现象。然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多地需要有实际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的学者。没有丰富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就难以和业界快速接轨,难以解决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会普遍感觉在学校没有学到有用的技能,还得作为学徒从零开始。

(3)学生实践缺乏渠道和氛围。多年来,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教育中实践性的缺乏,不仅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环节,更体现在实践平台的缺乏。国外一些著名大学都已经将老年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而在我国,养老行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多数老年服务与管理还处于养老院阶段。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局限,我国大学的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企业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难以走出课堂,只能采用“课堂教学+专业实习”的模式,学生实践主要依托校外养老机构,进行粗放式、集中式实习,不能很好地与高校的日常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业界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

三、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对策

(1)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服务与管理老年人的技术,更需要有综合服务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牢固的人文社科基础,并对某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应鼓励学生学习本专业外其他一门学科,这样有助于培养出专业性人才,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服务行业。

(2)打破壁垒,用人唯贤。打破学历壁垒,凭实力竞争。建立突出实绩的教师考核机制,把能力和绩效进行量化,让教师比拼“实践能力”,使德才表现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打破身份壁垒,不拘身份留人才。探索吸纳优秀人才的有效方式,从而打破高校招聘教师以学历为先的现状,达到真正用人唯贤的目的。

(3)一校一企业,一生一实习。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与当地或国内相关企业或单位联系,校企双方合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进入企业或单位实习。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缺少实践的弊端,另一方面解决了我国现在因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人才紧缺的情况,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选择,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了解社会、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