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安全运行管理 重要性 输配电 线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电压等级不断升高,电力系统当中输配电线路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输配电线路多是架空送电线路,容易遭受外力的破坏,要确保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则需要加强线路的安全管理,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性。
1 输配电线路运行特点与事故原因
1.1输配电线路运行特点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电网中的输配电线路运行状况愈发复杂,输配电线路运行特点可概括为下列三点:一是输配电的线路覆盖区域更为广泛,不仅有高寒高海拔区域,也有昼夜温差大、夏季酷热及冬季严寒等区域,关于输配电线路的的设计及运行维护管理更加不方便;二是目前使用的输配电线路杆塔及塔架很宽很高,致使占地面积及占用空间均很大,输电电压的等级也越来越高,绝缘子串不断增长,数量不断增多,顿位数也不断增大,这使得输电线路的运行工作量越来越大;三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依赖的程度愈加增高,对其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四是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电力材料的发展下,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运行特点均显示了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1.2输配电线路出现事故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当中,输配电事故总数占据近四成,引起输配电事故首要因素为雷电、大风、洪水及覆冰等恶劣的天气原因造成的,占据了45%左右,除此之外,还存在盗窃杆塔器材、设计不到位、违章施工及违章种植等外力原因,这也成为输电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造成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较多,为了更好地保障线路运行的正常性,对输配电线路加强安全运行管理是很重要的。
2 做好输配电线路中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2.1做好输配电线路的基础准备工作
线路设计是输配电线路的基础阶段,对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及整体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运行管理单位积极参与到输配电线路规划及审查当中,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与以往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加强输配电线路设计的合理化,同时,运行管理单位还要积极关注线路地质勘查方面的工作,对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有效收集,为线路整体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在验收阶段,运行管理者要深入输配电的线路现场,加强施工关的把控,做好线路施工的全过程质检及控制,特别是覆冰问题,依据有关规定,科学化设置档距,容易舞动的地段,要合理安装防舞动的装置,防止线路运行后期出现问题,输配电线路正式运营前,线路的维修部门与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专业设备、仪器及人员等,巡视当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地上报并改进。
2.2做好防灾的有关措施
依据输配电事故频发的原因可知,致使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因素多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诸多自然因素当中,雷击是最具有破坏力的因素,所以,加强输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具体防雷措施有:一是对输配电线路中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有效降低,让输配电线路中耐雷水平与接地电阻成反比,经杆塔脚电阻及避雷线架设两种措施的配合,能有效增强线路的防雷能力。同时,依据杆塔土壤电导率状况来降低线路的接地电阻,让接地电阻在一定的范围当中;二是若因条件限制,不能减低接地电阻,可在导线的下方进行耦合地线架设,此类防雷设计特别适合山区的输配电线路,可增大输电线与避雷线间的耦合系数,让杆塔雷电分别流向两侧,同时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与线路型的避雷器;三是合理运用消弧线圈接地法。要做好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可运用中性点的不接地法,自动消除因雷击带来的单相接地问题,避免相间短路或跳闸故障的出现,还能在两相或三相着雷状况下,降低绝缘子串的电压。
除了做好防雷保护外,还要注意防风保护,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夏秋季的风期问题,特别是夏季,风力强,雨量多,给输电线路造成较大困难,要避免大风造成的输配电故障,需要做好应对措施及准备工作。其一,做好杆塔基础的加固措施,并奠定良好基础;其二,对杆塔基础进行及时查看,一旦发现外露及下沉现象就及时处理,保持杆塔完好,提升线路的安全性能,避免倒杆事故的出现;三是强化输配电线路的巡视工作,特别是铁塔及电杆横担有无出现闪络、断股及锈蚀等问题,保证输配电线路稳定安全的运行,从而有效抵御雷击及大风等恶劣天气。
3 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要做好安全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给予进一步的完善,如维护管理及设备管理等制度。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3.1完善维护管理制度
维护管理制度包含线路巡查、交接班及运行管理等制度,线路巡查制度作为输配电线路重要的维护工作内容,其巡查主要包含故障巡视、定期巡视及特殊巡视等,在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设备缺陷就及时处理,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依据实际情况加强巡视的次数,遇有雷电及大风等特殊天气,要对线路给予特殊巡视,电气设备投入运行后,短期内要加强巡视的次数,没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可定期巡视。交接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到岗位,办理交接手续并签字之后才能离开,交接班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检修记录、报表整理及设备缺陷记录等,并在交接班的时候,交清设备变更、运行方式及设备检修等工作状况,巡视内的缺陷及处理状况,自动装置及继电保护动作状况等。运行管理制度要在预防为主及防治相结合管理思想,不仅强化线路运行管理,还要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线路安全管理当中,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对每位工作人员管辖的范围与项目进行明确,防止线路管理盲点的出现,对自然恶劣区域及污秽区域等进行针对性巡查及管理。
3.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在线路的设备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做好设备缺陷、检修、技术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设备缺陷方面,工作状态异常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备,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缺陷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设备缺陷记录。如果设备缺陷比较严重,就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状况下给予检修;如果设备缺陷较轻,就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处理,以防缺陷加重。对于设备检修管理方面,要对检修原则及任务进行明确规定,及时修复输配电中的缺陷,保证线路设备运行的良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的再次出现。在设备技术管理方面,关于线路故障统计、技术资料及运行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在生产管理方面,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生产活动及生产责任制等,建立生产监督的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生产责任制,增强线路工作人员安全方面的观念,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4 结语
在电力系统当中,输配电线路作为电力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输配电线路受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要保证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做好线路基础工作及灾害防护工作,并加强相关制度的完善,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从而推动电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剑信.安全运行管理在输配电线路中的重要性[J].科技与创新,2015,01:64-65.
[2]李肇煌.浅析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方法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3,24:82.
近年来,我省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运输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各种危及铁路、公路安全的隐患,各类事故仍有发生。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通知》(明电〔〕15号)精神,杜绝各类人为因素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损坏的现象,确保运输安全畅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铁路、公路等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对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重要性,按照各自职责,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行为。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交通设施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协调,努力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依法开展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各地要组织力量,加大依法治路工作力度,依照《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对铁路、公路沿线及运输设施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对危及铁路、公路设施安全的取土挖砂、围垦造田、拦河筑坝、架设浮桥、采矿爆破、抽取地下水、生产储存危险品、违章建筑等行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解决。对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作业危及运输安全、情节严重的企业,要依法吊销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要结合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车辆,运用源头治理与路面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杜绝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上路行驶破坏公路设施。检查整改的情况,由各市政府汇总,于8月30日前书面上报省政府办公厅。
论文摘要:铁路运输安全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旅客以及所携带的行李包裹的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行车安全、道口安全,也就是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和所有运输对象的安全。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 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联接城市,深入乡村,密切联系着亿万旅客和货主,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具有最广泛、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当某一干线铁路发生运输堵塞、中断,或当某一次旅客列车发生列车冲突、脱轨事故时,必然直接妨碍千百个企业的生产或引起千家万户的焦虑。正因为如此,铁路运输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当局历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而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各国铁路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三个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1 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首先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2 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健全铁路安全的法制是增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法令,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各级政府、铁路企业、各有关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的义务。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关铁路安全的条款,有的制定关于铁路安全的专门法律,如铁路安全法以及其它关于保安设备、特种运输的安全法规等。
3 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新建和改建的土建、信号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为部长依法批准使用作好准备;对上报事故进行调查,编写铁路事故报告以备公开发表;向国务大臣提供有关铁路事宜的技术咨询意见。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执行任务,能够对铁路的安全运输实行有力的监督;在部内设立安全总监察室,根据部令和铁路有关规程进行工作,代表部长检查、监察铁路的安全工作调查处理事故,帮助贯彻安全规章制度,并具体帮助各级单位研究采取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运输安全。
4 切实加强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加强技术业务培训。许多国家铁路还为此而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
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ainly in view of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safety. Using the method of Delphy method analysis and AHP method combining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analyzed,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construct the safet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elphi method; AHP
1 r产品物流概述
李艳军(2009)认为是为了让农产品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先进的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对农产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其核心是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农产品的整个物流过程实施集中统一的供应链管理,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效益[1]。而“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速度。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几位。2012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2.4万亿、2013年1.94万亿、2014年增长到3.3万亿,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较快,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就说明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重要性尚未完全体现。农产品物流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农产品物流安全又成为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农产品物流安全概述
在2006年张延平和谢如鹤首次对食品物流安全进行了定义:认为食品物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配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中不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担保[2]。
李万青(2010)认为农产品物流安全机理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经营组织和产供销网络系统,能持续稳定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和保证农产品流通,保障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顺畅和流通网络的安全[3]。
邱祝强等在(2008)年认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是指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不使生鲜农产品及其作业环境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这里的损害包括有腐烂、损伤、丢失、破损等;作业环境损害主要包括操作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设施设备故障、物流信息失真等[4]。
何忠伟、桂琳等(2010)认为生鲜农产品是指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初级食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畜产品[5]。
李学工、肖长全、孔令娟(2012)认为农产品物流安全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因人为失误或者技术缺陷造成的农产品损失和物流设施损害等安全问题[6]。
王荧荧、张敏等(2013)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内容包括温度、时间、湿度、载货车司机、气压等,物流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样,其安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涉及事故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7]。
综上所述,不论是农产品物流问题,还是农产品物流安全问题,众多专家都已经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为本文奠定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本文开拓了视野,本文主要是从农产品物流安全影响因素角度来进行研究。结合以上的定义,本文也为农产品物流安全进行简单的定义,认为农产品物流安全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将农产品安全、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对整个物流过程所进行的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控制过程,在物流过程中注意农产品的损失和物流设施和设备的损害。
3 农产品物流安全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3.1 相关性原则
安全指标的选取一定是对农产品物流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指标与物流安全有相关性,指标的变动对农产品物流安全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3.2 系统性原则
影响农产品物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何选择指标将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注意系统性,指标之间具有一定联系,选取的指标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产品物流安全评价系统。
3.3 有效性
这些指标的选取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是农产品物流过程安全的影响因素。
3.4 可操作性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这些指标应当是可以从实际物流运作中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度量。
4 农产品物流安全的影响因素
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性及季节性,此外农产品还具有种类多、需求量大、物流范围广、流动过程中农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等特征。因此,物流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影响,主要有:物流要素因素、管理因素、流通时长、技术因素等[8]。
4.1 物流要素因素:主要有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9]
(1)运输环节。运输对农产品物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诸如驾驶员因素,驾驶员的职业资格、驾龄、是否有违章记录等;运输工具的标准化程度,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果蔬类农产品更是需要冷链运输,因此运输过程是否标准规范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最后,运输路线的选择也会对农产品运输时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2)储存环节。多数农产品的储存都具有时效性,储存时间越短,农产品安全系数越高。在储存环节,农产品在储区停放的位置、储区温度控制、储区内发生的装卸搬运次数等因素都会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3)装卸搬运。农产品有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易损、易腐,农产品从源头到消费地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装卸搬运环节将会对农产品质量的完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恰当的装卸搬运操作都会导致农产品大量损失。
(4)包装。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价值和物质形态,需要在农产品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对其进行恰当的包装,农产品包装可以分为保持农产品品质而进行的工业包装,以及为使农产品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而进行的提高农产品价值、传递信息等以促进销售而进行的包装。
(5)配送。在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专题节目,反应农产品进城难题问题。农产品在田间地头收购价格非常便宜,甚至低至几分钱,但是到餐桌上的价格却上涨很多倍,其中的问题就源于农产品配送环节的问题,农产品进城难。因此,配送环节也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6)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农产品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工作,农产品从源头收购来之后,其形态各种各样,为了方便运输、储存等,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的恰当与否将会对其他流通环节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农产品物流过程。
4.2 管理因素
(1)管理制度完善性。农产品物流、加工等相关企业要生存,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对于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多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2)人员素质。是指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品德、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农产品物流人员素质高低,将会对农产品物流过程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3)管理绩效。是指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农产品物流安全的目标而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对业务人员管理不善,操作流程不规范,都将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4.3 流通时长。主要包括采购时间、送货时间、农产品保质期等方面。
4.4 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加工技术、操作技术、保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
5 基于层次分析的实证分析
关于农产品物流安全指标的选取,目前国内的多数学者选取的指标主要来源于物流行业专家、信息分析专家以及政府方面的专家,依靠专家的知识、经验等因素来进行模糊评价。本文选取指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对于农产品物流安全最重要的一些影响指标。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影响农产品物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影响农产品物流安全的指标因素。选取的专家主要有农产品物流公司从业人员、高等院校农产品物流安全研究人员、政府的农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最终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物流功能要素、管理因素、流通时长以及技术因素四个主要方面。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 L. 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每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该方法既具有定性的性质又具有定量的性质。建立影响农产品物流安全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四步骤:①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③层次总排序。
(1)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G为目标层,C为准则层,P为方案层。
(2)构造判断矩阵以及计算权重、层次单排序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构造出4个不同的判断矩阵。采用两两对比定权数。最终得出目标层对分目标层、分目标层之间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如表3至表5所示。
(3)层次总排序如表6所示。
从上述分析得到农产品物流安全体系的指标权重。分析以上18个影响因素,其中“包装”占的指标权重最大,其次为“流通加工”、“配送”、“运输时间”占主要比例权重,其他影响因素排序为:信息技术、送货时间、运输、保鲜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性、农产品保质期、装卸搬运、加工技术、仓储、信息、操作技术、采购时间、管理绩效、人员素质。
6 结 论
在关注农产品物流安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保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应重点关注农产品的包装,包装对于农产品物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关注流通加工、配送、运输时间、信息技术和送货时间。第二,物流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环节对农产品物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仓储和信息,排在指标权重的末尾。第三,采购时间、管理绩效、从业人员素质排在指标权重的最后,对于农产品物流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小,与调研和访谈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李艳军. 美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张延平,谢如鹤. 食品物流安全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亟待加强[J]. 探讨,2006(5):103-105.
[3] 李万青.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及其安全机理形成[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76-77.
[4] 邱祝强,谢如鹤. 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控制机制探讨[J]. 物流技术,2008(9):23-26.
[5] 何忠伟,桂琳. 北京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趋势与质量安全[J]. 北京社会科学,2010(4):43-46.
[6] 李学工,肖长全,孔令娟. 省级农产品物流安全应急预案研究[J]. 农业消费展望,2012(9):56-59.
[7] 王荧荧,张敏,朱文英. 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2013(10):4-6.
[8] 李学工,王学军. 农产品物流安全预警机制及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员 隐患 风险控制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66-0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不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文化交流,加之我国陆地面积辽阔,因此铁路就成了不同区域间沟通的主要交通要道。铁路既承担着货物运输的功能,又承担着客运的功能,铁路的线路跨度大、线路周边环境复杂,且近些年铁路线路的运输任务不断加大,使得同一条线路需要担负更多的运输量,这就使得铁路运输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精密的规划,才能确保铁路在电力、车辆、运输、信息等部门的协同合作下完成预定任务、保障铁路线路的运输安全。作为铁路线路的现场指挥者,铁路行车调度员是负责区域性铁路线路运输方案的主要人员,铁路线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调度主要依靠行车调度员对各线路火车运行速度和到站时间的精准控制,一旦此岗位出现错误操作或是出现错误指令,其后果不堪设想,轻者造成铁路到站后线路拥堵、延误线路正常发车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同线路火车之间的相撞。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员的职责对铁路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现存隐患
铁路行车调度是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最关键岗位,因此其岗位重要性最高,但是在实际的铁路行车调度过程中,铁路行车调度岗位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安全隐患,主要分岗位本身、人员隐患、调度所管理隐患三个方面,详述如下。
1.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本身隐患
近些年的铁路线路增长迅速、铁路运输任务快速上涨,由此导致区域性铁路行车调度任务越来越重,但是相应的铁路行车调度员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任务重、管辖面积过大、管辖线路过多,行车调度员的日常任务繁重。尤其是在管辖线路出现意外情况时,比如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瘫痪、线路车辆的故障、节假日线路加车等,这时的线路调度任务更加巨大,行车调度员非常容易在紧张、疲劳的状态下做出个别错误指令,而这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是致命的危险。
1.2 行车调度员自身安全隐患
行车调度工作职责重大、任务艰巨,因此对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极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的行车调度员都能符合岗位需求,大多数的行车调度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分别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工作上的不严谨和重任务、轻安全,详述如下。
(1)思想上的不重视。
行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范围是火车中转站一定范围内,但是其影响却能够辐射到通过该中转站的所有线路,因此行车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整个火车运行的整个系统来考虑安全问题。当前许多的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从思想上并没有对调度岗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性大,对部分列车直接采取站外停车的调整方式,甚至对个别需要修整的列车不予理会,直接投入运行行列,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各线路运行列车的隐患增加,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火车线路的运输效率。
(2)工作上的不严谨。
个别新入职的行车调度员和年龄过大的老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在工作中随意指挥、胡乱规划、频繁更改调度指令,导致调度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行车计划混乱,车辆误点现象频频出现;为了完成货运任务,许多调度员不是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而是以牺牲客运列车的正点运行为代价优先货运列车通行;现场的调度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许多工作只是给出大概的指令,使得现场人员很难明确指挥意图,往往造成错误操作。以上这些都是工作上不严谨的表现,这些都是干扰行车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行车调度员要立足岗位实际,严谨工作作风,确保岗位职责的履行。
(3)重任务、轻安全。
当前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追赶货运进度,盲目的改动调度计划,而忽略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运列车的长期性晚点问题;另一个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首先,客运列车让步于货运列车的现象,在各个列车调度平台都有出现过,主要是部分调度员为了完成运输任务刻意的延迟客运列车进站、暂缓客运列车出站,这样做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客运列车的时刻更改影响会辐射至该客运列车途径停靠的所有调度站,这样就容易降低整个铁路网的运行效率;其次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货运任务急剧增加的特定时间内,为了追赶任务进度,调度员大幅压缩进展列车的检修时间,一些尚未处理隐患的列车也被列入行车行列,这些都是引起货运列车事故的根源。行车调度员应杜绝以上现象,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3 调度所内部管理给行车调度指挥带来的安全风险
1.3.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表现为调度所重视强调对行车调度的安全管理,而忽视了对其他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比如: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调度的工作失误,同样能使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陷于被动,给行车指挥工作带来安全风险,给铁路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1.3.2 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控制存在的不足
目前,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作业仅停留在事后分析、总结、通报的层面上。而对行车调度员在非正常行车、天气不良、调度命令、施工组织、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关键作业过程不能做到实时地检查、监督、指导。往往是一个班、甚至两个班都过去了,业务科室才通报行车调度员在行车指挥、的调度命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防患于未然,真正地防止、厄制事故发生的作用。
1.3.3 依靠科技手段保障安全,控制行车指挥安全风险的水平不高
尽管目前TDCS系统已被普遍采用,但对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的辅助、控制作用仍然还需要相关部门花费大力气逐步地来完善和成熟。比如,目前TDCS系统对施工调度命令的受令处所、命令内容以及列车运行图中临时客车运行线的铺画等还需要行车调度员手工来完成;行车调度调度命令重号问题仅局限于辅助提示功能,而没有实现控制功能等问题。
2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控制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的风险,需要从行车调度岗位实际出发,提高行车调度工作的各方面质量,以消除行车调度的安全隐患。
2.1 提升行车调度员素质
部分行车调度员的素质低下是导致行车指挥安全隐患频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从行车调度员安全意识提升和业务素质提升两个方面提高行车调度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首先,应以培训的形式提高行车调度员对岗位职责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各类行车调度安全事故,向行车调度员展示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岗位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提高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并明确安全和运输任务之间的关系,应时刻以安全运行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满足运输任务。其次,以培训的形式传授行车调度员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管理制度,确保行车调度员熟练的掌握自身岗位技术,从而确保消除行车调度指挥技术方面的隐患。
2.2 夯实调度所安全管理基础
2.2.1 加强对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
完善、修定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各工种的岗位作业标准,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修定要以突出体现“安全”二字为中心,强调各工种调度之间的横向联系制度,各工种调度员应密切与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联系,各工种调度要积极为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
2.2.2 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需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
行车、安全、技术教育等业务科室要密切配合,对行车调度的培训工作要高度重视,不断摸索、创新。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行车调度培养机制,不断提高行车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和调度指挥技能,真正地把铁路局的行车调度队伍打造成为一支业务精湛、肯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2.2.3 应使各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充分发挥出在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工作的安全引领作用和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作用
值班主任、值班副主任对班组内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能力、涉及行车指挥安全的文件、电报、上级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全局范围内其他涉及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方面的情况掌握得既全面又具体。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的安全提示、提醒作用,特别是当行车调度台出现设备故障、天气不良、非正常行车、以及发生行车事故等情况时,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作业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就显得非常地必要和重要。
2.2.4 其它科室要加大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力度
各科室对行车调度台的包保要明确分工,落实干部包保责任。保证每一个行车调度台、每一名当班行车调度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包保干部。当行车调度台出现非正常行车、设备故障、天气不良、有影响较大的施工、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情况时,相关科室要立即派得力干部赶赴行车调度台检查、指导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作业,协助行车调度员进行行车指挥,来保证行车指挥的安全。
2.2.5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比如,调度所每年可以通过在行车调度员中评选“安全标兵、岗位能手”等活动,并对评选出来的“安全标兵、岗位能手”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来充分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积极性。
2.3 优化行车调度岗位
行车调度岗位当前的管辖范围过大、调度任务繁重、调度员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可以从缩短管辖范围、增加调度人员配置、引入先进调度管理系统等方式降低行车调度员的工作任务量,从而确保行车调度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分考虑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制定出最优的行车调度方案。
2.4 提高行车调度技术水平
行车调度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已有车辆运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给出下一步列车运行的时间安排表,以优化铁路线路使用效率,并兼顾各方面因素。因此,传统的人力分析和人工制定行车方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繁重的铁路运输任务和众多的铁路并行线路,应通过引入先进的铁路线路调度平台等方式引入先进的技术辅助铁路行车调度,从而强化对行车调度员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3 结语
铁路行车调度员岗位职责重大、岗位任务间距,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国家的铁路运输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尤其是节假日等铁路运输高峰时期,他们更是需要一如既往的守着铁路线路,丝毫不能松懈。正是因为该岗位的职责重大,处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辛苦,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和分析岗位实际,理性的分析出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中现存的各类隐患,并根据岗位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改善举措,以此提高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程度。如果是人员思想方面的问题,就应从人员素质提升和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入手,强化行车调度员人才队伍建设;如果是岗位设置方面的缺陷,就应该主动向上级部分反映,协调岗位职责和权限范围,优化行车调度员工作环境;如果是技术方面的缺陷,就应该积极寻求各方合作,开放式的寻求行车调度技术提升途径,推动我国行车调度平台的优化。作为行车调度员,我们更应该立足岗位实际,首先树立自身高度重视行车指挥安全控制的意识;其次在工作中寻求更好的行车调度管理途径,为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万敏杰.铁路运输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铁道经济研究,2003(4).
[2] 吴朝辉.行车调度命令常见问题及其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
[3] 陈文兴,王兴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急响应初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龙京,张彦春,王孟钧,等.铁路局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29-132.
[5] 袁宏亮,张琦.由铁路安全事件引发的对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