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7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177-03

[作者简介] 傅蓉心,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

刘海林,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生产系统最优化;(浙江 绍兴312000)

傅蓉浣,绍兴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科技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5)

一、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而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扩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获得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可能因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广大物流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找准物流市场的切入点进行经营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广大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

1.我国物流信息化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研究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对我国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正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国内物流市场呈现为一种二元结构,即以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和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的低端市场。而从总体上来看,占绝大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仍处于用少量的信息建设投入来解决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问题的阶段。

2.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是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意味着它的发展速度缓慢。实际上信息化的发展,不管是国家整体的信息化还是物流的信息化都相当快,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比例也由2002年不足40%,提高到了2004年的77%,这标志着企业的物流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初期的、以办公自动化(OA)为主的信息化,第二个阶段,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财务的管理,就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第三个阶段就是ERP,从办公和财务上升到了整个企业;第四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信息化,也就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以后,通过信息化去实现。

三、中小物流企业经营特点

1.通讯手段落后。传统的电话加传真的管理手段使信息滞后,导致管理者无法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

2.救火式管理。由于企业网点分散,无法对异地的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管理者被迫成为紧急事务处理专家,奔走在各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救火队长”。

3.分公司资金难以控制。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无法对分公司的财务进行透明的管理。中小物流企业的财务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4.货物价值与运费不成比例,货物安全、准时的送达是客户最为关心的事,一旦造成损失,企业就得承担相当高的经营风险。

四、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困境

1.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

大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管理问题:人员少,事情多;工作职责不明确,赏罚不分明,员工工作效率不高,导致对公司忠诚度的降低,为公司发展埋下隐患。

2.经营者管理观念陈旧,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

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能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五、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

目前,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出自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强烈愿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比较务实,强调以较少投入、相对简易的日常业务应用,通过个性化设计,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生产活动,较快地提升企业管理应用的整体水平。

六、解决之道――北京双利达物流公司的成功案例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所在,北京泰阳科技和北京双利达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泰阳物流信息系统是这方面典型的成功案例。

北京泰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阳科技)开发的泰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它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的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为物流运输企业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运作流程。系统的业务流程示意图如下:

该系统有如下特点:(1)系统基于互联网,将货物信息按照业务流程和运输方向,在各地分公司之间进行共享,彻底改变了各地分公司之间依靠电话和传真进行业务联系的传统方式。(2)系统为物流企业建立了一套符合业务需要的运费结算模式,能有效地帮助各地财务人员准确记录各种费用的收支情况。同时,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类统计报表,让各地公司经理可以随时掌握本地的业务信息和资金情况。(3)系统进行个性化设计对货物运输过程进行了全程全网的跟踪与管理,并将回单处理作为物流过程进行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将货物信息按运输线路自动进行分拣。让车辆调度人员能够随时了解货物信息,轻松实现“以货定车”,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满载率。(4)系统将易用性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

七、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议

1.立足现实,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基于Internet 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平台上的物流相关企业可以实现异构数据格式的转化,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节约社会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信息、查询,缩短物流信息流转环节,降低运营费用;平台还可以实现与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对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通过会员方式加入平台,能以较低成本共享物流业内信息资源,拓宽其业务范围。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宏观决策上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规划,从而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调控。

2.突出重点,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

首先是要统一标准,虽然我国已经成立了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委员会,但是在统一标准方面还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产品编码的方面,既要国内统一,还要遵循国外的标准,其次,加快一些急需标准,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包括企业间流程信息标准、企业间物流流程信息交互的实现框架,如消息构成、消息交换模式等。最后,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传。

3.注重研发,迅速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

在相当长时间内,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以实现企业内部整合资源和流程,达到流程通畅和标准化,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在充分考虑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初期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又要为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打好信息标准的基础。这是软件开发商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用的物流软件,也只有这样,软件开发商才能赢利,企业信息化进程才能不断加快。综上所述,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必须在挑战面前求生存,在竞争过程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科.物流信息化:提高认识效率优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6).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第2篇

1.1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缺乏先进性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先进性,落后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财政税收制度受到传统管理模式与理念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对市场需求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调查与分析,导致财政税收在实际运行中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1.2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与政策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导致企业偷税、漏税、逃税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中,主要采用开发票收税的形式,并且己采用很多年了。企业通过开发票的形式缴纳相关的税率。然而由于我国关于财政税收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都追寻税收漏洞,使用虚假、不真实的发票方式实施偷税、漏税、逃税行为,严重限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资金能力有限、融资困难、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深入发展。

1.3现行财政税收政策内容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虽然对财政税收政策进行了有效调整,但由于调整内容相对较少,导致现行财政税收政内容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例如,我国财政税收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税收标准不一致,所缴纳税收额度也不一致,导致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的着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国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定的税收扶持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财政税收标准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行的财政税收标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进而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的研究

2.1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财政税收制度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财政税收制度,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纳税经济负担,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财政税收制度的灵活发展是现代化财政税收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

2.2有效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财政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逐渐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律的完善应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小企业发展两个入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实现财政税收制度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财政税收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进而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 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朱慧芹(1979-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徐州 221140)曹计划(1979- ),男,江苏徐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84-02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营范围涉及领域甚广,几乎涵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据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就业增长点和突破点,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发展瓶颈。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搭建中小企业与人才完美结合的桥梁,实现两者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是从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的关键。

一、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营范围广,发展势头良好,机制灵活,成长迅速,人才需求量大,为大学生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阵地,对扩大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不断涌现和飞速发展,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为大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的优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就业活跃群体,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在中小企业就业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人才结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大学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良性互动的障碍分析

1.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全。近年来,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以及解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搞好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为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等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突出地位,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事关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尚无太大改观,政策之间缺乏联系,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2.中小企业管理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随意性大,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员工失业风险较大;第二,受企业管理水平的制约,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和评估手段,使企业与员工难以达到人职匹配;第三,很多中小企业只注重短期发展,缺乏长期的人才储备战略,未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员工培训纳入人才战略体系,致使大学生看不到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前景;第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人才培训和晋升体系,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薪酬体系不合理,缺乏有吸引力的福利保障措施等;第五,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很难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大学生难以在情感上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3.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采取自由择业模式,普遍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偏高,往往受就业环境和待遇的影响偏好到大城市、发达地区、大企业、高收入的单位就业,希望到轻松稳定的工作岗位任职。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易受人们对职业的主观评价的影响,而职业本身因行业和单位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区别,大学生仍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以工资福利待遇衡量工作好坏”等观念,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就业的好坏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以此来衡量。中小企业虽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初期,受资金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对于中小企业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发展前景、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户籍等心存疑虑,往往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

三、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

1.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从政府层面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吸纳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要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培育和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增强中小企业实力,加大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招聘大学生的中小企业,政府可给予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优先安排财政专项引导资金,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财政补贴以及岗位补贴等,可优先享受技术成果转让,享受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削减社会保障费、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也可制定一系列户口优惠政策,进一步理清人事、户籍和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构建人才任用和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走科学创新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转化选人用人观念,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吸引人才,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人才的福利保障,建立规范的保障制度,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企业与员工成为战略伙伴关系,真正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我发展息息相关,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3.高校加强科学引导,促使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宣传与教育方面,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与科学引导,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在教育引导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高校与社会密切联系配合,广泛推行大学生就业实习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做更充分的准备,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中小企业培训与中小企业开发中心等中介机构,建立大学生科技园等,专门对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培训指导,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培养实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通过就业实习,让大学生对中小企业有更深层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小企业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4.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中小企业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是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就业、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变化,大学生必须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积极调整就业心态,依据所在学校的声望、所学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社会需求状况,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自身优势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充分把握中小企业就业的机会,勇于到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就业,开辟新的就业空间,敢于在更宽广的中小企业崭新舞台上努力拼搏,艰苦创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战场。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创建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舆论氛围;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吸引大学生就业;高校加强引导,强化校企合作,搭建中小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科学准确定位,开阔视野,拓宽就业渠道,敢于到中小企业就业。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构建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实现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江梦.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朱颐和.大学生就业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法规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3]葛海燕.论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本文依据北京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 分析法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北京中小企业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以其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灵活、对市场需求变化反映灵敏、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特点,适应了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现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微观问题,也是关系到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北京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1.1 优势分析。①多项惠利政策出台。“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北京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②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了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惠及近12000 多家中小企业和农户,财政资金也逐步扩大。新三板试点优先股将为挂牌企业提供又一融资方式。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在财政上提供帮助,推动银行、信用担保社、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使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覆盖全市。另一方面,积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同时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信托。③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北京市包括16 个区县均已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认定了100 多家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研发中心达到100 多家,最大程度上支持着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包括北京市中小企业网在内的多个门户网站,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网络。此外,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和顾问团队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

1.2 劣势分析。①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目前北京地区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从企业管理者到一般员工,大多缺乏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中员工的学历大多是初中及其以下,其次是中专、大专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的少之又少,高层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②缺乏现代营销理念。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的出发点都是以推销产品为主要目标,这种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指导思想,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③资本结构单一。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很少有负债经营,基本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融资难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结构的单一,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成长。④融资难。现行的金融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各银行重点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再加上抵押物不足、信用差,信息缺失等问题,很多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目前中国有约5000 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尚未解决。中小企业仍主要属于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但发展迅速的企业资金需求量远远超过了信用社发放贷款的能力。而其他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某些企业试图通过“民间贷款”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但效果甚微。⑤技术创新能力差。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再加上人才的严重流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问题日益严重。

1.3 外部机会。①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兴起。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为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创造了契机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②首都优势。“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北京进入向世界城市迈进的新阶段,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全面建设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国家给北京每年近10 亿元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此外,2008 奥运会,2013 年园博会,2014 年APEC 峰会的举办将给北京市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③产业融合和结构调整的优势明显。包括运输邮电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新型服务性行业发展速度飞快。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行业仍保持上升势头。此外,工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相结合,新工艺、高技术、高质量产品不断涌现,为中小企业技术优化、提升产品等级、开拓市场提供了契机。

1.4 外部威胁。①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下,北京在城市空间、能源平衡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大,工厂产生的排放物严重污染了环境,许多中小企也被迫远离市中心,搬到工业区。②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升高。随着北京地区的物价上涨,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水电费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厂房建设成本、员工管理成本等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的固定成本已经成为他们在获取利润方面最大的绊脚石。③国内其他各省市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各地区、各园区之间对高端要素、产业、服务资源的争夺变得更加剧烈,给在北京地区创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2 北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税收调控力度。根据北京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利用社会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进行专项资金补偿,并支持其发展和经营结构调整。随着国家正在推进的财税体制改革,适当扩大“营改增”试点,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税收体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有数据显示,约1000 万户中小企业已经从各种税收优惠中受益。

2.2 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已于2014 年3 月1 日起施行。各级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对中小企业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督促、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指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财政、工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税务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并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案,并对其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2.3 创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新模式。现行的信用评估系统主要从财务报表、资产抵押和担保信息等方面来评价企业信用,而有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信用积累和抵押、担保资源严重不足,难以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贷款水平;新模式则是从企业日常经营的明细数据中分析并计算信用,包括生产、销售中产生的全部信息,并创建出一个高效、低成本的信用评价模式,通过计算机核算客观反映企业的信用额度,为银行发放无抵押的“高信用贷款”提供可靠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无形之间降低了企业融资的门槛,有利于他们进行融资。

2.4 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首先,强化公司老板的个人管理思想。老板是企业的领头羊,地位举足轻重,他们要做到真正关心员工,时刻为员工谋福利,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从而降低职员流动性。其次,老板应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目标,不能一味追求暴利。最重要的是,注重人才管理,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和公正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其工作热情,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

2.5 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力度。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政府、社会和企业应共同设立培训机制,可通过大量案例、数据库来进行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从而提供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和专业性知识咨询服务。此外,政府应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的电子报刊,和每月定期举办的“管理沙龙”,以及和其它社会机构合办的培训班等,向广大中小企业传递最新的管理信息,传授专业知识,提高人才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2《] 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4]章长生,周永生,赵德森.基于SWOT 分析模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5]刘泽坤,田龙.北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swot 研究[J].现代商业,2013(3).

[6]谭佳鑫.湖南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SWOT 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

[7]陈建敏.SWOT 分析法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运用———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3(1).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寻

一、寻求突破,力助中小企业排解融资难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营销战略的因应调整

中小企业的兴衰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情况息息相关。因其经济规模达不到股市要求,很难上市,也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的能力,中国目前又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也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却较难得到银行的认同和较大规模的贷款扶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普遍较强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不平衡的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主要还是融资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阻障多还存在。

首先,有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担保问题,现在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抵押不符合有关条件,有的刚创办的企业甚至没有财产抵押。二是信用风险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三是信息不对称,一些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虚假的报表,隐瞒信息,增加了银行的工作时间和管理难度。

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问题。目前,银行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企业、上市公司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另外,在社会环境配套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为社会配套不完善,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信用评估体系也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复杂的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为适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银行应适时地转变营销战略.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提高贷款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和新的效益增长点。确立自己的优势,抢占先机,夺取市场份额。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长既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同时又可以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银行效益,可谓是一件借贷双方同发展、共成长的好事。当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也比较大,在操作中必须坚持审慎原则,稳健发展,重点落实风险保障措施,如采取抵押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方法,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二)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引导,支持解决融资难

目前全国各地已出台不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人民银行也正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一些银行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重新界定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标准;实行区域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在一些二级分行实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授权、授信、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制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信贷掌握标准、建立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式和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推广整贷零偿的还款方式;扩大循环贷款的范围,对资金需求频繁又能够提供足值、有效最高额抵押的中小企业,可在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贷款;在中小企业选择担保贷款时,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对一些出租车市场管理规范、出租车营运证价位高、保值和变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用出租车营运证质押对出租车公司发放贷款;对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固定的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无争议的应收账款,还可办理保理业务,即由银行买断企业的应收货款后,及时拨付资金给企业,免除了企业经营中资金难以为续的困境。

笔者以为,上述举措很好,但似应有进一步解决融资难的更好方法。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针对香港企业中小企业占98%的现实,曾推出50亿元信贷保证计划,让小型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渡过经济难关。而美国等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由中小企业自筹资金组建银行,扶持小型企业发展。这些具体措施亦可资我国加以借鉴和利用。

二、着力扶持,加紧地方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

各地虽然制定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但众多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尚未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对其指导。这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力度极其有限。地方应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因为中小企业问题涉及经贸、财政、外经贸、工商、科技、信息、技术监督、劳动、税务、人事、教育、国土等多个部门,单靠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制定、推行并协调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这个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包括成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市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下设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成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中小企业民间联合组织.,反映中小企业的意愿和需求,维护和体现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改变原来的多头分散管理,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权威的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部门,并完善相关的执行和监督机制。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监管。

(二)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和健全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使中小企业在法制范围内拓展生产经营活动,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保护合法经营、合法收入、合法权益;也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促使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或推行政策时,主动、积极地考虑有关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三)大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通过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一步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通过适度增加注资提高其担保能力;发展各类民问信用担保公司和社区金融互助合作组织,面向市场扩大担保业务;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来扩大问接融资的覆盖面。

目前也可以由各级商会牵头,由中小企业筹资组建一批信用社,在国家金融机关调控下,专门为其服务,采取自我供血、自我供氧、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办法,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改制改组、技术进步以及中介机构的扶助。建立市、区、街道办(镇)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一方面通过抓紧培育新型资本市场,为初创期的科技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另一方面完善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体系,明确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机构的功能和投资范围,建立配套管理办法。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鉴于当前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资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应大力扶持提供审汁验资、评估、管理咨询、记账、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信息中心、检验中心、试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建立专业园区和开发区等,发挥集聚效应;建立共享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