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朝阳产业;文化消费;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3-04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4]孙安民.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N].北京日报,2006-02-08.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其建设和开发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本市文化产业现状表现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的特点,同时文化产业也存在人才匮乏、市场供需不平衡、综合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据此,应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关键词]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姜显微 杨春梅 郑继兴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慧.齐齐哈尔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2,(05):53.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一、要借鉴创“三城”、办农运会的经验与作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本文来源:文秘站 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众多的部门分而治之:旅游局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星级饭店评审、旅行社业务指导;文化局管理演出团体、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重点历史古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管理辖区内的规划建设;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务和重点寺庙;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城管局管理市区各公园。旅游局、文化局、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是正处级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钱少,或钱少人少,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游资源,但缺文化包装,缺宣传、促销手段与能力。要在旅游上进行突破,必须用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但现在旅游局人手少,没有能力顾及;文化局和文联有人手,却没有这方面的硬任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独立作战,筹划规划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洗牌,将文化、文联、旅游、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对外可以保留旅游局、文化局和文联的牌子。这样,就可以让“文化包装生态,给生态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成为硬任务;市直文化、艺术单位的所有创作演出人员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围绕旅游生态环境的包装和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来从事创作、宣传、演出、展示;广电、报业传媒要大力支持配合,为大文化产业发展宣传造势;市外宣工作的重点也应以宣传推介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度假优势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市难出巨资到央视和海内外媒体广告促销的尴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的品位和名气。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衡水 文化产业 现状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衡水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占据冀、兖两州的衡水,在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共同的滋润下成长。经过了4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衡水已经将二者的文化精髓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催生了衡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衡水已于2011年确立了包括内画、年画、乐器、毛笔、剪纸、黑陶、宫廷金鱼和雕刻在内的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重视说明了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并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这不仅是衡水文化产业本身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提升衡水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有利的契机。本文将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退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衡水文化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的乐器、武邑和饶阳的雕刻也已经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这些都已经成为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内化产业、乐器产业和毛笔产业。

(一)内画产业

衡水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内画艺术故乡”的美誉。以衡水内画为旗帜的冀派内画与京叶派内画、鲁派内画和粤派内画一起,并称为我国内画四大流派。不同于京叶派内画的细腻、鲁派内画的豪放和粤派内画的艳丽,冀派内画更擅长人物肖像的创作和古代名家作品的临摹。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冀派内画对内画鼻烟壶的创作影响最大。2006年6月,冀派内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乐器产业

武强乐器文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武强县内已经拥有以“河北金音乐器公司”为代表的14家中大型骨干企业。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器制造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乐器制造规模也越来越大。乐器制造的种类已经囊括了单簧管、长笛、高音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的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毛笔产业

被誉为衡水“三绝”之一的衡水候店毛笔,也被称为“候笔”。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候店毛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候店毛笔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被奉为宫廷御用毛笔,因此衡水便得了“毛笔圣地”的美名,亦有人称衡水为“北国笔乡”。

除此之外,年画、剪纸、雕刻等文化产业也在兴建和发展中。以内画、乐器和毛笔三大产业领航的衡水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体制、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缓慢,有些甚至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制约的瓶颈,导致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

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未成气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从项目的实施上来看,其中除了武强乐器产业规划思路比较清晰之外,其他的产业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要想有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个思路清晰、方向正确的整体规划必不可少。以内画产业为例。和其他产业不同,由于内画本身的特质,要求它必须是有一定技术的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创作的,因此是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这样的特质就规定了内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其他产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无论对于哪种产业,都必须对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供求比例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论证之后,才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清晰正确的整体规划。一旦规划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轻则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变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重则将出现发展倒退的现象。

(二)推广不到位,品牌建设不足

推广和品牌建设对于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有的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中,除了王习三内画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之外,鲜有为众人所熟知的品牌。

以“狗不理包子”和“白运章包子”为例,大多数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特产,而知道“白运章包子”是保定特产的人就少很多。事实上两地的包子曾经是齐名的,就是因为天津对“狗不理包子”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结果铸就了驰名中外的“狗不理”品牌,成为了天津的一张名片。

同样的道理,衡水有很多文化产业是和其他地方齐名甚至要更好的,但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没有将产品打出去,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弱。

(三)人才储备不足,发展后劲弱

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储备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与否。优质、高效人才的储备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鲜活的血液,开拓发展思路,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是企业的发展后劲强劲。

衡水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储备不足,这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例如冀派内画,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技巧工艺玄妙入神,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冀派内画的人才储备就存在问题,从事内画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精通内化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就给内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阻滞。

(四)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规模化、集约化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提高产能,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研发速度和生产周期,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对市场的开拓和占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水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从内画到乐器、从毛笔到剪纸,大多数产业目前还都停留在以作坊式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上。这样以家庭或作坊为单位的小的生产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出各种诸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周期长、供货量小、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对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结语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创新

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各具特色。2005年,河南省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建立起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规划。在该战略的带动下,近几年省内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一、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自2005年河南省出台了《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以来,省内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和出台了若干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内容涉及税收、金融、土地、财政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2009年省政府设立了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开封市、蹼阳市、登封市、禹州市、淮阳县、新县、浚县、宝丰县、镇平县等9个市、县成为河南第一批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更好的支持试验区的发展建设,省政府又针对此改革举措,于2009年7月出台了《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

近年来,河南省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文化产品,其中不乏一些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武林风》等节目,均是以体现本土文化精神为理念,利用河南本土的戏剧、武术等文化资源打造出的现代传媒品牌的优秀代表。全省各地的文化工作者还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演艺作品,如河南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由郑州歌舞剧院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洛阳的舞蹈诗《河洛风》、开封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河南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的演出不仅将河南省的特色文化推向全国,更让世界了解了河南。

(三)催生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杂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文化产业集团。相继兴建和开放了河南艺术中心、河南博物院、鹤壁文化艺术中心、洛阳博物馆、安阳文化中心、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场馆。近年来,河南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建设了一千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省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4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02个,文化站两千多个。这些文化企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经成为了传播和发扬河南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河南省在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省内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的潜能和价值因而不能够充分、完全地发挥出来。

(一)企业具有“多、小、散”的特点

河南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形态多样,每一种特色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但是这样的特点也造成了各地在开发特有的文化资源时处于一种各自为政、自我开发利用的状态,产生了众多经营分散、规模较小的企业和团体,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加强也不利于最大化地挖掘这些特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的潜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由于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多而散的小企业往往不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就更加谈不上从更高的视角来把握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分散的小企业受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也没有能够担当起深度挖掘特色文化价值和带动整个产业进步的能力。

(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河南的特色文化资源散布全省各地,并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各地在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以行政区划代替文化区划的现象,不少地市对自身的利益考虑过多,对文化一体化考虑较少,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共享等方面尚处在无序状态。例如,安阳申报殷墟,如果能和郑州、商丘等地实行“捆绑式申报”,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但因为过于强调地方因素和技术因素,错过了整体申报的良机。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行政区划使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造成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规划严重脱节。每个地区都力图在各自的区域内从各方面开发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却忽视了不同地区拥有的比较优势带来的整体溢出效应。同时,由于各地同一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各地特色文化资源难以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

(三)产品或服务缺乏创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逐渐得以满足和提升,普通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特色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恰恰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此方面的需求。然而河南在特色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水平上升级缓慢,缺乏创新,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由于缺乏创新力,使得省内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欠缺,如河南省是戏剧大省,但是由于在戏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缺少创新性,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年轻人难以形成吸引力,除了豫剧、曲剧和越调是目前仍广泛流传在河南各地的三大地方剧种之外,其他的三十多个剧种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的已濒临灭绝。此外,由于创新投资风险大、外部制约性强,这也使河南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创新动力,因而制约着产品和服务档次的提高。

(四)政策实施缺乏有效性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政府部门都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缺乏可操作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在具体实施时也遇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政策的普遍供给和文化产业个性化的需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很高,但政策的受众各方因存在个性化的困难而等待观望这导致了政策实施和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其次,政策实施存在“棚架”问题,即文化产业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表现为政府投入偏小,文化经济政策执行不力;部分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脱离实际;部分部门制定一些文化产业政策出现互相抵触的现象;文化产业政策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等等。第三,文化产业相关的辅助政策不够完善,例如,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政策和特色文化产业经济政策等。

三、推进河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众多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要理顺政企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使之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要吸引金融机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二)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要想使河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因此,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整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是有必要的。首先,通过整合,能够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产业资源进行集中的、有序的整体规划,进而确定整个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偏离整个产业的发展目标。其次,整合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从整体规划产业发展走向,从全局优化产业布局,以文化一体化的角度来构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有利于各地区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维持现代企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它也是一个产业能否得以长久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首先,要创新河南文化产业政策,根据文化强省战略的总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建立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依托政策打破行业壁垒,在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行业管理、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其次,要创新开发河南特色文化资源。文化资源需要进行再加工并通过市场经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成为文化产品。现在市场上文化产品种类众多,产品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必须要在资源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以及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生产出本省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

(四)保证文化产业政策落实的有效性

政策的制定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和法律依据,但是政策必须有效落实才能转变为实际的保证,因此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必须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这就要求,首先,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十分严谨。产业政策要取得好的结果关键是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因此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到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判断政策可行性的依据。其次,在政策实施阶段必须严格执行,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同时还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总之,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大力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发挥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整体合力,最大限度挖掘河南特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特色文化产业能够真正成为推动河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参考文献:

1、张五钢.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中原崛起[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3).

2、姜运仓.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战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8).

3、李庚香.和而不同有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续)[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4、朱晓娟.“戏曲之乡”河南盘点戏曲资源拯救濒危剧种[DB/OL].搜狐新闻网,2004-11-09.

5、赵琳.试析河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6、祖令.河南省文化产业政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