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提出了大学一年级新生与高校教学管理双向适应的问题,并以浙江某独立学院一年级新生为调研对象,就双向适应问题的内在主观性原因、内在客观性原因、双向适应问题的外在客观性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专访,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双向适应;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为什么是双向适应的问题?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经历着人生轨道的大变迁。在这个大变迁中,学生可能由于准备不足而在学习与生活上出现许多的不适应。有时候,学生的这种不适应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既给学生带来经济与青春的损失,也对学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以往我们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使新生去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的方面[1][2],而对如何调整与改革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方面则考虑得较少。

本文的产生基于《一年级新生与高校教学管理双向适应的问题调研》项目的实施。本文不仅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也从学生的角度讨论大学一年级新生学习与生活的适应性问题,重点则是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

2本项目调研的特色

从2007年元旦开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分院两位教师承担了《一年级新生与高校教学管理双向适应的问题调研》项目,与以往的调研相比较,本次调研具有以下特色:(一)细致性。我们制作了含有一百十多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这一百十几个问题较细致地涉及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回收的两百多份问卷中,我们挑选了两百份有效问卷作了统计;(二)上、下两学期的对比性。我们不仅在2006-2007的第二学期进行了一年级新生的问卷调查,还在2007-2008的第一学期对新生进行了同类问题的调查。这样从上、下两个学期问卷数据的集中、分布与变化中,我们更能找出学生适应性问题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三)上、下两学期对学生专访的典型性、深入性与丰富性。为使调查能“以点见面”“顺藤摸瓜”,更具典型性、深入性与丰富性,我们在上、下两学期共成立了十个学生专访小组对多个专业的几十位学生进行了较深入的专访。由于专访小组的成员本身也都是一年级新生,因此他们与被访对象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同感”。在这些富有朝气、充满热情的学生的努力下,十个专访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主项目”下的“分任务”。并撰写了相应的专访报告,报告中的资料与我们的问卷数据相印证,增大了我们整个调研项目的信度。

3一年级新生与学校教学与管理双向适应问题的调查思路

一个新生,在求学的过程中,是否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相适应,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就内部因素来说,既有学生的主观性因素,又有学生的客观性因素。

我们认为学生的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因为适应性问题是能动的、动态的问题。一个学生,如果学校与专业得其所愿,又有明确的目标与上进的动力,则一般地,该生的学习态度会比较认真,对学习与生活环境也较容易适应;反之,对自己容易会自怨自艾,对别人则常常牢骚满腹。

我们也认为外部因素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也起着巨大的作用。适宜的外部因素会加快学生的适应性,加速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特别是对“临界态”的学生,外部因素有时会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通过调查学生的志愿、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专业兴趣、学习态度等来发掘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内在主观原因,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类型等来发掘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内在客观原因。然后再从教师、课程、教材、管理、寝室与班集体建设等方面调查学生适应问题的外部原因。

4双向适应的主要问题

(1) 双向适应问题的内在主观性原因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首先从学生的志愿、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专业兴趣与学习态度等来调查学生的内在主观性方面。

调查发现,第一学期有33.94%的学生,第二学期有35.70%的学生认为自已进入独立学院学习属“无可奈何”之举。这样看来,大约有1/3左右的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这样的学生,有一个目标重建“工程”,一旦重新确立了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则这部分学生才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目标丧失,动力停滞,则学习就得过且过,生活就了无生气。

第一个学期有33.94%的学生学习只以考试通过为目标(第二个学期41.44%),这也是学风建设困难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学习动力来自兴趣,来自对知识本身的追求的只占百分之十强,来自学校制度与父母的压力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来自于对未来的考虑却占百分七十(第一学期71.18%,第二学期70.83%)。俗话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大学生作为智力健全,知识面广博的群体已基本具备分析事情、判断事情的能力,他们会不自觉地将眼前的学习与活动与未来的要求相联系。因此,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应从“目标重建”出发,力争使学生理解现行的教学与管理的内涵如何地与学生未来的前途相关联,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时间学习。

(2) 双向适应问题的内在客观性原因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门课程,一种知识往往有具体的学习方法,但任何课程又都有一个一般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步骤),那就是制定学习计划,预习、上课、及时复习与总复习。数据显示,每门课都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比例很少(第一学期只占6.38%;第二学期只占9.24%),而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比例也相当少(第一学期只占7.75%;第二学期只占1.44%),又平时不复习,到期中期末考前才复习的学生比例较高(第一学期只占28.05%;第二学期只占40.21%),因此,学生的上课效率就很低,上课效率不到50%的学生第一学期达29.66%,第二学期达42.18%)。

虽然我们的教学基本上都安排在白天,但学习本身却是“黑白不分”的。学生的学习类型数据显示,下午的学习效率很低(只有13%强),而晚上的学习效率较高(占到40%以上)。学生喜欢在晚上学习微积分这样的必修课竟然达40%左右,这中间也许存在着好奇的成份(上过一、两周后,比例可能会下降不少),但提示我们,有些必修课(而不仅是选修课)是否可尝试着在晚上开设。教师本身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教师中间应该存在着与学生的学习类型想“匹配”的教学类型。

(3) 双向适应问题的外在客观性原因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从学生对教师、教材、课程、寝室管理等方面的感觉与认识来调查双向适应的外在客观性方面。

数据显示,有85%左右的学生对该校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与教学方式上,学生认为教师最需要改进或提高的方面是教学方式(第一学期达72.46%;第二学期达63.33%),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如何依据学生的特点,作教学方式的改进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因为科研的原因,高校教师课后普遍与学生交往较少,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恰恰要求着我们的教师要担负起与精英教育不一样的育人重任来。学生们认为城院教师在育人上最需要提高的方面是课堂外的育人质量(第一学期达70%;第二学期达72.32%)。而专业教师在课堂外的育人方式与育人质量主要体现在学习帮助、学习指导与交流咨询过程中(其中研究性学习指导第一学期占48.13%;第二学期占33.72%) 。

平时,有1/3左右的学生与教师从不交流,经常与教师交流的只有5%左右。与学生少交流或不交流,应不完全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应有责任主动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地与学生交流“磨合”。我们讲双向适应,教师去“适应”学生,也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上迫切希望得到教师或别的同学帮助的达45%左右(第一学期43.57%,第二学期46.63%)。

对学生主体来说,教师是他们“可变”的客体,而教材则是他们“不变”的客体。适合学生的教材与课程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相当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何谓“适合”?何谓“不适合”?因素有哪些?是很值得研究的。就理科教材而言,一半多的学生就教材不适应的原因选择了“应用性内容太少,抽象性内容太多”的回答(第一学期58.27%;第二学期52.05%),就课程而言,6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课程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第一学期66.51%;第一学期58.66%),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对于学生的管理,宽严之“度”是不易把握的。调查显示,对学生适当的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内心期待的。比如,60%多的学生不同意对晨读、早锻炼或自修实行点到制度,但其中还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如果这样要求,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一般说来,抓考试纪律,对学风建设很有必要。但从学生的视角看,学风建设从寝室、专业班级及课程班级抓起效果会更好(第一学期占90.69%,第二学期占86.78%)。 学风本质上是一种群体的心理倾向。认为寝室成员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关系到方方面面的,第一学期达23.72%;第二学期达27.81%%,影响数有递增的趋势。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寝室成绩同好或同差的现象,或出现一个班级学风同好或同差的现象,这都是“从众效应”的反应。

5一年级新生对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总体适应度调查

如果将学生对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适应度量化,记“相当适应”为5分,“较适应”4分,“不太适应”3分,“很不适应”2分的话,则调查样本显示第一学期“相当适应”的学生占5.44%,“较适应”的学生占74.83%,“不太适应”的学生占17.01%,“很不适应”的学生占2.72%,这样第一学期总体的平均适应度为3.83分。第二学期“相当适应”的学生占11.46%,“较适应”的学生占73.96%,“不太适应”的学生占13.54%,“很不适应”的学生占1.04%,这样第二学期总体的平均适应度为3.96。数据表明,第一学期总共有19.73%的学生(近1/5)对教学与管理不太适应或很不适应,第二学期有所好转,但还有14.58%的学生对教学与管理不太适应或很不适应。第二学期学生总体适应度比第一学期有所提高(提高约3.4个百分点)。

6双向适应问题的专访调查的补充及相关建议

在上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已从学生内在主、客观性方面与学生外在的方面就双向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学生专访小组也基本上是就这些方面开展访谈的。

(1) 关于目标与教学管理

与问卷调查结果相似,专访调查发现,不少学生来该独立学院,对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问题本质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不适应问题。被采访的很多学生中,除少数要想考研的外,近期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上都只求考试通过就行。一般说来,女生比较谨慎些,所以平时学体上比男生认真。除了考研,学生的目标还有拿奖学金、考公务员、出国、当企业家、当经理、做白领等。拿奖学金与考研等都是与成绩的优异分不开的。成才的出路不只与成绩有关,还与能力、素质有关。因此,要建立多目标制,比如,学生们建议可以给学生双学位发展的空间,在文科类设置博学计划班等。

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问卷显示,有48%的学生有过抄作业的行为),除了不会做而抄作业的学生外,许多学生抄作业是因为没有时间做。课余时间都花在上网、聊天或社团活动上了。上网玩通宵的也不在少数,周末尤其如此。

除了建立机制让学生重新确立奋斗目标,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的问题用纪律去约束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专访反映,在新生一年级的时候对学生严格些对学生的进步更有利。有学生就说“现在的教学管理与高中相差太多,可以适当借鉴一些高中的管理方法。如进行强制性早读,强制性自修,这样可以控制自己,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不致于堕落”。一个专访小组专访完成后,甚至说“本次调查活动,最深有感触的一件事就是:我们都需要压力”。经管12班的某女同学就说“如果不打卡,我也会睡懒觉的,但现在实行打卡制度,我就再没有懒过床”。一般地,作业当天不做,拖到周末再做,而周末一有别的事,抄作业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如果平时晚上有确定的自修,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避免。当学生前面无引力时,压力本身也是一种动力。

对于学风问题,学生都认为,学风最好从寝室抓起,寝室成员可以很和谐,常常一起去自修,也可以是“集体向玩”,常常一起去上网,寝室成员也可以是一盘散沙,因为习惯不同而互有误会,没有凝聚力。当问及你什么时候学习最有劲时,有学生回答“当身边学生都在学时,学习最有劲”。一般来说,这里的“身边学生”,主要是指同寝室同学。

还有相当多的新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不适应,背后的原因是独立自理能力差。学生们认为,“班助”的作用相当大,学生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去学长学姐请教,既方便也无“代沟”。建议学校建立以寝室为单位的“班助”制度(一个“班助”联系几个寝室),当然“班助”培训工作也要做好。

(2) 关于教师

学生们认为,提高学习成绩的基本途径是提高上课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学生层面来说,学生自己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并作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内笔记工作与课后复习工作。因此建议教师上课除了讲解课程知识外,也要多讲讲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比如预习与做笔记的技巧,整理笔记与及时复习的方法等。

要提高上课效率,就教师层面来说,教师的教学艺术(包括教学方式)是首要的。学生们都认为幽默风趣的教师比较能吸引学生。比如,有学生说“最喜欢上离散数学的老师,上课幽默风趣,上课时思路一直跟着老师走,很少走神,这样,听课效率就高了”。学生们也认为,有的教师实在是幽默感匮乏,有的教师上课风风火火是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

建议:在“学评教”中,不仅要学生给教师就有关项目打分,而且还要给学生为教师写“评语”的空间,让每位教师都清楚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样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好处的。

对于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比较,学生们普通认为,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现在学生与老师都相当陌生,加强沟通的话,会使学生对老师有好感,也有利于学生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这门课。现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有一个单位时间在校“坐班”,我们认为,这种形式上的坐班下,最好要有与学生相联系的工作内容充实其中,这样的“坐班”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效用,而要有与学生相联系的工作内容,就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帮学习指导、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得以实现。

(3) 关于教材、课程、图书馆与其他

教材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是很重要的。合适的教材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丧失学生的兴趣。比如,有学生说“我选了《微积分A》,选错了,现在要跟上都很苦,更不要讲兴趣了。《微积分A》主要是太抽象,证明题太多”。课程要偏向实用性,理论性强的课程也要多联系实际较好。总之,在课程的设立、教材的选择上,要多些“学生意识”。

不少同学提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合理,周五下午11点半和周六下午4点多就闭馆了,而这个时候,是学生们最想放松的时候,可以在图书馆上网或看书。”图书馆是否可以在周一或周二闭馆,而在其余的时间开放,这是可以研究的。并不一定要全部开放,起初可以尝试开放一层。

关于板书好还是PPT好,不能一概而论,主要与课程及内容相关,理科的内容最好用板书,但涉及到一些用板书难以表现的内容,则应该用PPT较好。

对于选课制,第一学期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选课制好,但到了第二学期,就只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选课制好了。内在原因是因为当一位学生习惯了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后,对新教师的教学风格又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最烦恼的事是选课被“踢”。有学生则建议,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多开一些教学班。选课制如何完善,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母亲职业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3

Abstract Factors that may lead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 family, society and school, among which family has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Through analyzing data from a surve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t's found that mother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than father; and that students whose mother is of older age and works in institutio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sides, regular psychological consulting can ease students' mental problems. Therefore, it's suggested that college establish dynamic file monitor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launch regular survey on students' family to help students in time.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 family; mother; psychological consult

0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及其自身等诸多维度的因素。其中,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由家庭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家庭暴力造成大学生心理畸形;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的心态等。李国强,王旭红①指出,在家庭因素中,从子女的启蒙教育到小学、中学阶段,父母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以及年龄等因素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在内在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谢爱武②首先探究了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等的关系,对家庭因素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凌四宝和舒曼③从父亲文化程度、学生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负面作用。在实践层面,张亚民④及李曼⑤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肯定自身价值,承担社会责任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对于母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由娟等⑥发现,青少年的健康行为与母亲的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提出通过提升大学生家庭成员总体文化水平的途径,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曾美英等、⑦徐秀梅等⑧研究认为在总分和抑郁及敌对因子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具体解决路径方面,冯蓉⑨以及李海涛等⑩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从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入手,及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分析。

在以上现实与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学生的调研数据,从父母亲的特质、其他家庭因素以及专业满意度等方面,重点对母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究,旨在为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1 数据

本研究以中山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要调查群体,得到有效样本1278份,其中男生351份,女生432份,未知填写性别495份;研究生122份,本科生1056份。本研究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为调查问卷:问卷包含90个项目,10个因子,采取1-5的5级评分,总分在90-450分之间,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本研究SCL-90量表各因子数据Cronbach 系数为0.83-0.94,内部一致性良好。在以上问卷数据基础上,在剔除家庭状况不完整的样本后,共计得到294份家庭信息完整的数据样本。对于这些数据样本,本研究使用R软件,用15个关于家庭状况的自变量分别对F1-F10及总分十一个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以探究造成大学生异常心理的成因。

本实验检验了性别、院系、专业、年级这4个基本信息变量及父亲、母亲分别的年龄、职业、文化、健康状况和有无家族病史这9个家庭状况变量;另外包括有无做过心理学测验、对专业的满意程度这2个变量共计15个变量对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影响。

2 分析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这15个变量对F6、F7、F10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这三项指标未在下表中列出。其中1-8分别表示:母亲是公司高管、母亲是公职人员、母亲的年龄、父亲的年龄、有无做过心理学测验、对专业的满意程度、性别以及院系专业。由于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母亲的职业、年龄等是影响子女和父母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母亲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此外,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学生工作经验及大量访谈经验,可以发现对大学新生而言,专业是否满意,是否做过心理学测验、接受过心理辅导,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若入学专业不满意,新生可能会产生厌学、逃避的情绪,不但会导致学习危机,而且会影响其大学发展,甚至最终不能毕业或者找不到满意工作,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基于以上因素,本文选取了这8个维度作为研究切入点。

表1表明,院系专业、母亲是公司高管及是否做过心理学实验对于F1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P

其次,研究表明,母亲于事业单位工作(即公务员、教师或医生)及是否做过心理学实验对于F2变量影响的t 检验显著;说明母亲从事的职业是事业单位,有做过心理学实验的人群更倾向于患有强迫症的症状。对于这一结果,本文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母亲性格上较为内敛,且应酬多压力大,易将部分不良情绪传给子女,造成子女患强迫症的倾向更高。

另外,母亲是公司高管对于F4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即母亲是公司高管的个体更有患有抑郁症的倾向。这说明对于母亲是企业高管的家庭,父母亲同子女沟通的时间相对不足。此外,性别对于偏执性异常的心理的倾向影响十分显著,女性大学生更易患有偏执的症状。

而有做过心理学测验的大学生在躯体化和强迫症方面的异常倾向症状更为显著。本文认为由于躯体化症状和强迫症状自我很容易感知到异常,因此当大学生感知到自己身心异常时便会主动接受心理学测验。

本研究发现相对于父亲,母亲对于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尤其是母亲的职业。总体而言,母亲是公司高管对总分影响的t检验显著,且在躯体化、抑郁和敌对等异常心理的倾向也都更高,说明母亲是公司高管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出现异常心理的状况。

母亲的年龄对于F4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父亲的年龄对于F5变量影响的t检验显著,表明父亲的年龄会对大学生敌对的异常心理产生显著影响,而母亲的年龄会对大学生抑郁的心理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认为父亲年龄过大会导致父子间的代沟增大,从而加重父子间敌对的异常心理。而母亲的年龄过大,会使得大学生对母亲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因而更容易产生抑郁的倾向。

3 结论

调研结果发现,母亲在子女心理状况的维护方面扮演了比父亲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母亲的职业生涯占据了其过多与子女沟通的时间,子女在各个方面发生心理异常状况的倾向会大大提高。此外,父母亲的年龄、是否做过心理测验等因素也有明显影响,建议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先从新生家庭背景入手,详细记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一方面要严格保密学生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学习状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对于父母亲年龄较大、符合本文所阐述的人群应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访谈与疏导,进而逐步形成自身、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辅导的研究”

注释

① 李国强,王旭红.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6):74-80.

② 谢爱武.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89-103.

③ 凌四宝,舒曼.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0(3):91-94.

④ 张亚民.试谈当代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6.

⑤ 李曼.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7.

⑥ 由娟,郑琳琳,董广伟.大学生健康行为与家庭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0):57-58.

⑦ 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3):597-601.

⑧ 徐秀梅,刘磊,彭志珍,孙祥义,付林,孙录.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575-1595.

⑨ 冯蓉.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27(9):165-168.

⑩ 李海涛,李华荣,汤晓兰.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探微[J].企业家天地,2012(3):115-116.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90后”;心理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60-02

“90后”大学生通常是指本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群体。近年来,“90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如何把握这一特定群体的心理特点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数据调研与分析

1.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某高校为例,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大学生关注的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家庭三个方面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5份,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和对比,最后给出了他们心理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2.“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①人际关系问题突出,人际关系是“90后”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次调查发现,94.3%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的较好或者还可以,91.67%的同学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由此可知,很多同学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真正的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却不知所措,这时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②心理抗压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活中学习等各方面压力会对大部分“90”后大学生产生影响。在回答“你认为压力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时,54.1%的学生选择了“会影响情绪”,4.83%的学生选择“负面影响,无心向学”。由此可见,60%的同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影响,而且少部分同学已经转变为了轻度的心理障碍。③父母的期望带来压力,“90后”大学生面对父母的期望存在压力。当问及“你如何评价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时,69.2%的学生选择“非常高”或者“较高”。对于问题“你认为父母的期望会带给你压力吗?”的回答,71.16%学生选择了“很大”、“大”,16.4%的学生选择了“较少”,仅有12.44%的学生选择了“没有”。这表明,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父母在其身上的投入,无论是精力还是物质方面都是非常多,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非常高,这在无形之中也给孩子带来了压力。④压力应对方式存在问题,“90后”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应对方式存在一定问题。82.68%的学生在遇到心理压力时会选择向家人、亲友、男女朋友求助,1.34%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求助,值得重视的是,仅有0.72%的学生会选择向专业人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由此可以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1.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了文化领域、思想领域的冲突,形形的文化形态和思想观念迅速进入我国。逐渐增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爆出的腐败现象等,这些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功利主义、自私自利、物质为上等思想在他们中间开始滋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的积极、向上与现实环境复杂多变的矛盾也体现在他们身上,从而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学校教育因素。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环节,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90后”大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强、渠道多,思维活跃,喜欢不拘一格的教育、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形式单一,方法老套,内容陈旧,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力度不够,表现在,高校专业心理指导教师和学生人数的比例偏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不普遍,不能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家庭因素。本次调查中,问及“你认为那种人算幸福的?”时,74.3%的学生选择“家庭幸福”,可见“90后”大学生家庭观念较强,同时也说明,他们受家庭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相关研究也表明,社会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学校教育。当前社会的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家长,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庭关注的焦点,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心理承受挫折和打击能力弱,应变能力差。

三、“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对策分析

1.学校方面。学校应当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同学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教给学生合理应对学习生活当中出现的人际关系、恋爱等心理问题,方法是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做到以预防为主,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做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一改被动等候学生前来咨询的模式,主动出击,心理健康课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心理工作者应深入一线课堂、宿舍,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送到学生心里。

2.家庭方面。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侧重点都放在了学校方面,强调了学校因素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家庭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90后”在校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家庭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学习成绩、就业、恋爱等方面,家庭更是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因此,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得从自身做起,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思想特点,不能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应特别关注在家庭出现变故情况下孩子在心理方面的状况。再者,家长要与学校及时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为“90后”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2]向必进.“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26.

[3]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95.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现状

本文随机为学生分发调查问卷进行调研,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此次调研样本为320人,包括224名男生和96名女生,男女生比例为3∶1,与全校男女生比例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样本具有代表性。(1)课程开设情况。此次调研中发现,只有131名学生(约占样本41%)明确表示所在院系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9%的学生表示未开设课程或者不知道是否已开设课程。可见,部分学院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不具备开课的师资力量。(2)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分析数据发现,滨院大学生关注的前四位心理问题为就业(18.8%)、学业规划(17.6%)、交友(12.3%)、情绪控制(11.1%)。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可参考这组组数据。(3)课堂听讲情况。大部分教师仍采用讲授、观看多媒体等传统方式向学生大量的灌输知识,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领和启迪。经实地考察上课情况发现,学生昏昏欲睡、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师生互动较少。而专业性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涉猎广泛,讲授知识通俗易懂,更能吸引学生投身学习。(4)教师备课情况。经访谈发现,有些老师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网上资料备课:有些教师根据查阅以前PPT素材备课;有些老师根据日常心理健康咨询经验备课;有些教师根据专家教案结合自己理解备课;有些教师根据学生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情况备课。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形式丰富,有的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了解课程教学现状的同时,也发现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课程重视度不够。近年,我校为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制定了《滨州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纳入测评内容。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客观和主观的阻碍。经实际调查发现,只有小部分的院系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开课院系将此门课当做“摆设”形同虚设,用来应付检查。导致上课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2)教学方法陈旧。很多任课教师仍采用传统讲授法,以大班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遵从教材、偏重知识的讲授,多讲授枯燥乏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偏重于照本宣科,大面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内心真正需求得不到重视,不能将所学知识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不到拓展。(3)考核方式不完善。经调查发现,滨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式多以提交作业、课程心得或者卷面考试为主。这些传统考核方式,不能考察课程实际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真实程度。经访谈发现,学生们更主张将个人课堂反应、参加活动情况等平时表现纳入课程考核。(4)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滨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调查结果看,授课教师多为院系辅导员,其中更以理工科教师为主,受过专业培训的少之又少。专业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照本宣科、念PPT、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气氛压抑、沉闷,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寥寥无几。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研究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

依据近几年对10所高职院校近2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总体上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只有28.5%的高职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情绪低靡,甚至厌学等。

(二)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三)情绪问题。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一)社会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政治气候的多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等,当这些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由于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智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社会实践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致使不少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的压力和对大学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孤独、压抑、空虚等不良情绪。

(三)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家庭对于塑造学生个性、养成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完整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往往使其产生孤僻、冷漠、粗暴的人格特点;父母关系不良、紧张或冲突,经常吵架甚至相互敌视,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欠;家庭教育方式的“态度不一致”、“溺爱”、又会造成孩子懦弱、虚荣和随心所欲的毛病;严峻冷漠、家长的经常打骂、缺乏人情温暖的家庭会使孩子迟钝、犹豫不决、具有凶犯暴力的倾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便会诱发心理疾病。

(四)个体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青年中期是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但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身体发育快,但身心发展呈不平衡状况较为普遍,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智能力无法控制生理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其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富有理想又易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失望;思维活跃又易于偏激;自我意识强又难以对自己客观准确的定位。因此,经常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首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其次,要通过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首先,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须建立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调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是团委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以兼职为主。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匮乏。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三)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于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学生社团可以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大等优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团还可以起到一种在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设桥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学生中正在出现的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四)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心理咨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消除心理障碍的手段。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就是给大学生提供支(下转178页)(上接177页)持、帮助和发泄的场所,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咨询过程中,除了面对面询外,还可以开设电话咨询、报刊专栏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校内外求助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除了个别咨询,针对不同情况、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特定时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团队心理辅导,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这些辅导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明了自身的需要,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成长道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