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案例;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80-02

课程建设过程为“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它们属于三级从属关系,后者受前者制约。虽然课程教材知识与内容的编写必须遵循课程目标,但教学案例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各种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与内容结构特点为“知识+案例”,案例的功效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如何选择并优化教学案例是关键,由于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存在差异,教材案例难以实现最优化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则是每个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2013年省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选择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简约性原则

简约,即简省精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因此简约性案例是课程素材内容的必然要求。古言:“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乱化侵民者,黜而戮之。”简单的事物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用技术教学案例不仅在文字表达方面要做到简约,而且在设计上也要做到条理清晰。

例如:“系统及其特性”中教材选择了“自行车的系统结构”案例。表面上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但学生对诸多的机械原理仍感陌生。如自行车变速系统中的飞轮构造,它是单向的,其结构复杂。如果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或拥有动手修理的经历,便不知其中奥秘。又如汽车系统结构,汽车虽然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其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的系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充分了解,高中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如此复杂的案例,教师也无法将实物或教具搬上讲堂。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可能简约。例如: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概念。三明九中李成燕老师在市第二届教学技能比赛中,选择“简单电动机”(图1)来阐述“系统概念及其特性”。图示中的“简单电动机”,它由干电池、铜线(扭成单匝长方形线圈)、圆板型强磁三部分组成,结构简约,原理简单,在理解“系统的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联系与作用、系统所显示的特定功能”等知识点中有很好例证作用,尤其将三个简单的器材进行适当的组合,可以让线圈转动起来的物理现象更是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二、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它指教学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通用技术课程是反映生活并体现生活的课程,因此生活性原则是选择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生活性原则的两个基准点:一是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二是学生具备了该案例有关的知识基础。如“系统的优化”一课,教材选用“田忌赛马”典故与“农夫带着狼、羊、白菜安全过独木桥”寓言故事来说明“系统优化”的意义,但从课程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的角度而言,该案例就缺乏现实生活的气息。

在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泉州国光中学朱仕成老师选择“怨声载道泉州路”(图2)作为“系统优化设计”的教学案例。不到三公里的“泉州路”出现37起违规挖掘与6起违规占道的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交通,泉州路更是国光中学学生进出校园的必经之路,对于道路的改造与管制学生有一定的经验性知识。教学中选择“如何解决泉州路问题”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系统优化设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树立学生关注生活的思想意识。

三、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指要求教学案例能体现本地独有的风俗文化特色。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教学要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因此选择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案例使课程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福建将乐县人喜喝擂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已是将乐县独有的生活特色。擂茶的制作工具由擂钵和擂棍组成,制作方法是一人扶钵一人擂(图3),制作一钵擂茶至少要30分钟。在市第二届教师技能比赛中,将乐一中的刘思雅老师以“如何提高擂茶制作效益”作为将乐县人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系统的优化”将现有搅拌机技术与传统擂茶制作工艺的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思考,既能培养学生在技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又能引发学生在技术领域的探究兴趣。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当今时代的技术特点。技术与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通用性的内涵之一就是符合时代生活特点,因此时代性是通用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优化乒乓球团体赛选手出场的顺序”案例就比“田忌赛马”案例更具现实意义,再如教材中“木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的案例就不如“塑料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案例那样具有实际价值。

时代化原则,简言之,要求教师选择时下大众关注的热点或焦点作为教学案例。例如:永安三中刘平老师在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技能大赛中,就“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一课,把刚刚发生的厦门BRT公交爆炸(如图4)热点新闻与教学相结合,提出如何设计公交车安全逃生系统,引导学生对安全门的现状提出优化设计,并大胆提出将飞机安全窗的设计迁移到公交车的安全门设计。这种极具时代性的案例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并攻关技术难题的教育效果。

如何选择课程教学中的案例,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要始终贯穿兴趣性原则。离开了兴趣,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就会缺少“动力源”,学生的思维创新就会缺少“催化剂”。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并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是教师“用好并活用教材”的实质体现。

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第2篇

2021年春季已正式开学,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交通安全防范能力不足,成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弱势群体。学生的交通安全牵动着家庭的幸福,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如何积极预防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笔者现结合经开区学校实际情况,对新学期如何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和遏制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经开区辖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现状

1、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较突出。目前,经开区辖区有规模中小学校13所,大多设在城区人车流量较多的地带,都存在人群密集、车流密集等不稳定因素。例如,朝阳小学、工农小学、育英小学、等学校周边道路都是城市干道,交通通行量大。由于上、放学时间集中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且人口集聚,机动车辆较多,导致学校门前拥堵。

2、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情况复杂。目前大队辖区除了部分幼儿园有专业的校车公司组织接送幼儿外,中小学校一般都由家长接送。接送孩子的车辆形式复制,有小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的机动车甚至存在涉牌涉证、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3、家长和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部分家长为学生选用的交通工具安全性能低,如:部分学生逆向行驶、骑自行车走机动车车道等违法行为也经常可见;同时机动车在行驶至校园周边时随意调头,违法停放、强行超车、抢道等也是校园交通安全隐患之一。特别是城郊农村乡镇接送学生车辆和人员安全隐患较突出,如示范小学。大部分车辆是一些三轮车、电动车,同时接送人员大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对交通安全知识知之甚少,交通安全意识较差,是交通安全管理最大的安全隐患。

4、交通安全管理还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学校重文化教育,轻安全教育,没有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同时,学生交通安全的齐抓共管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加上交警部门管理难以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漏洞。

二、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1、地理位置因素。从辖区学校的地理位置看,学校多数设在城区主次干道道路边上,学校的校门普遍通主干道。比如:卫门口小学、育英小学、工农小学、金丹小学、芙蓉路小学等学校门口就是城区干道。放学时,接送的家长、车辆把原本不宽的道路挤得满满的,再加上这些道路原本就交通流量较大,造成上放学时断学校周边道路出现拥堵,严重影响了正常通行,使校园周边道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车辆增加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接送学生的机动车也相应增加,在上下学期间,由于学校附近没有合适停车场,很多的接送孩子车辆就停在主干道上,聚集在校门口,存在乱停乱放、随意调头等交通违法行为,使主干道上的车辆不能正常的通行,以至于在学校门口拥堵,严重的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特别是早晚上放学时期又正值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车流量很大,有时交警都深感力不从心。

3、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学校的安全工作还存在停留在嘴上多,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不够。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不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落实不到位,实际效果不明显,造成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低,不能安全保护自己,杜绝事故伤害。

4、文明素质不够。尽管公安交警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安全出行常识,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就现有警力而言,不能及时将最新宣传内容传播至每一个角落,也不能多批次、反复开展宣传教育,造成城乡之间群众安全意识的显著的差异,使得部分群众的文明素养普遍较低,没有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对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不懂得如何文明参与交通、杜绝事故伤害。

5、基层警力不足。近年来,虽然公安交警、教育等部门加大了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开展了 “平安校园”、“护学岗”等一系列的护学活动、创建活动,但限于目前存在的警力不足的事实,点多、面广、线长、加之辖区交通秩序整治、事故处理等交通管理工作的繁重,警力严重不足,往往是顾此失彼,导致难以对校园周边秩序实现全覆盖的常态化管理。

三、如何进一步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对策

(一)扎实推进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宣传教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中重要一部分。公安交警、应急管理、教育、城管、卫生、宣传等各相关职能要切实把维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履行各自职能,严格工作责任落实,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二是要实现短期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综合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党委政府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二)学校应将交通安全纳入日常教育日程。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成为了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校能有效结合他们的心理、行为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开展活动,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的言行作为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能更好地确保教育质量。

(三)公安交警部门应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交警部门应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日常交管工作之中,长抓不懈,定期、不定期深入中小学校给学生上交通安全常识课。在开展宣传教育中,首先针对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交通安全法和安全常识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正确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走路、骑车、乘车等日常交通安全常识。

(四)家长和老师要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一是对老师进行交通安全知识集中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通素养和交通行为习惯;二是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教育家长,让家长了解自己的不良交通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长此以往,通过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方式,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岗位课程综合化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财务管理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具备这种综合性管理活动所需的理财操作和分析能力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是以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学基础等相关知识内容为基础的,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因此,学好这门课、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在工作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过我们的课程教学,要想真正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备现财观念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这对我们的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普遍现状

(一) 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不合理

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广,学生一般要在学习了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课程之后,再来学习财务管理学,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上课时间少很多,一般只来讲有4-5个学期用来学习理论课程。因此在课程安排的先后问题上就存在不足,这使得财务管理学的教学遇到许多困难。比如,财务管理学中大量地运用了概率统计和线性规划中的理论和方法,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开设这两门课程,再有很多先修课程都是同步开设,这都给教学效果带来很大影响。

(二) 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培养市场需要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和指导社会实践。近年来,资本经营及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问题等已成为企业理财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目前财务管理学教材中此内容涉及甚少,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相比已显滞后。

(三) 教学方法单一、大多只注重传统的理论讲解

目前,在我国许多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中还是偏重于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公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脱节。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现财理念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肤浅的,无实际操作意义的。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未被普遍运用,这不仅限制了教师和学生获得信息的数量,同时也影响了所获取信息的质量。

三、财务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新模式探讨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弊端,根据财务管理重在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为了迎接挑战,满足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求、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教学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要尝试新的改革。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可从以下方面尝试开创财务管理教学的新模式。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设计与思路

首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岗位课程综合化。主要就是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将课程与之对应的岗位相结合,要学生能时刻站在财务管理人员的角度去考虑应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决策,而并非单纯的以会背公式会计算为学习的目的。

其次,在课程设计上要力争改变枯燥的公式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努力变为以理解概念从而理解公式的简化方法来进行学习。

第三就是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以教学任务驱动来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计划中各章节的对应内容,最终以财务上要解决的问题来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后,也应该看到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在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之后,要给学生准备相应的练习题,以做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来实现财务管理技能的提高。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1、加强教材建设。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顺应形势的发展,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和理财工作的、具有开拓性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选择合适的、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首要环节。

2、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时效性,随时与最新的财务信息相结合。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受会计环境、会计制度、会计法规影响较大。近几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世界的接轨,每年都有许多新的准则出台,引起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改变,财务管理内容在不断扩大,新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涌现。因此要将这些新知识及时有效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三)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将案例教学贯彻始终。建议每次课都用具体的财务管理案例来引入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永远是带着要解决的问题来听课的,来共同探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同时也是兴趣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很重要。教学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中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设计的。

2、模拟情景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一种模拟的环境里,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在这种模拟的环境中,有针对性的介绍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比较分析法。财务管理课程中计算公式及方法非常繁多,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从分析公式到掌握、运用公式计算。虽然我们说过财务管理是有一些统计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做先修课程,做铺垫的,因此此门课程不必要推导所有的公式,但这一点并不表明,所有财务管理的公式都不需要给学生做解释,关于每一个公式它的简单由来,为什么要用这个相关公式,以及公式的具体含义都要给学生讲清楚,及时总结归纳公式的特点,尽可能找到简单的方法分析公式,有利于学生以理解的方式来掌握公式,而非记忆公式。

4、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尤为重要,通过课程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掌握了基本公式,熟悉了计算过程,会用相关原理解决理财问题之后,只是熟悉了这个知识点,要想运用自如,或者不至于很轻易的就忘掉,那么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做更多的相关练习,练习可以是书本上课后的实务操作,也可以是配套的实训教材的,还可以是由教师在其他途径上找到的相对比较好的、训练性比较强的习题。一定要注重答案的讲解,通过这些习题,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从中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或者做类似财务分析的思路。

5、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所学财务管理知识分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学过的财务管理理论分析财务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6、引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能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与课堂讲授充分结合起来,效率高,信息量大,教学更直观,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表格、图形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超质量的完成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教案和课件传送到校园网,供学生自由下载。这样学生可以提前通过下载教案和课件了解教师的上课思路,使学生带有较强的目的性进入课堂。

总之,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学生、优秀的教学方法要三位一体,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大力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满足社会上相应岗位的需求,尽快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发展。

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2

目前,中国独立学院已达三百余所,招生规模约占本科招生的三分之一,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做出重要贡献。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资源紧张,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跟不上快速扩张的需要等等。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已处在明显的下降过程之中,高校竞争日益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大众对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独立学院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一、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基本原则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全员性与全程性。其一,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管理要素与教学质量管理要素具有相似性,对高等学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所有影响教学活动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都可纳入教学质量监控范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移植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例子较多。1991年至199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仅在美国“全部或部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高等学校就从92所增至220所,甚至包括像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俄勒冈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1其二,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活动可分为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个部分。2教学活动中牵涉到的人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还有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人人都应是教学质量监控和接受监控的一分子。要明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不同职责,时刻关注教学及其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形成监控网络。其三,教学效果有滞后性。课程教学质量常常要到课程结束时,甚至到进行后续课程学习时才会反映出来,而专业培养的整体质量也常常要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调节过程。

二、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

根据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机关人员少,组织简单,业务综合性强的特点,其教学监控应以教务处为总的职能部门,以督导组为评估核心,把院系作为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将部分监控任务分解到教研室、教师之间。可具体包括以下协调合作、有机统一的五个系统。

(一)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是监控体系的运行主体,包括学校、院系两级架构六个层次(决策机构、督导组、教务处、院系管理机构、教研室、学生教学信息员)。一级架构由决策机构、督导组和教务处组成,主要起规划、监督、评估、控制、指导等作用。各院系管理机构、教研室、学生教学信息员组成二级架构,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活动全程进行检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负责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具体而系统地反映。

(二)教学制度系统

教学制度系统是监控体系运行、管理责任落实的制度保障。教学制度系统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制度。

1.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包括开学前、期初、期中、期末定期教学检查及专项教学检查)。

2.试讲、观摩、教案检查制度、院情介绍制度(对于外聘教师和新教师)。

3.领导、专家、同行随堂听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4.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独立学院学生状态复杂,学习能力大相径庭,教学难度极大,但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性较高,这些基本情况为有效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5.考试制度、考试结果分析制度。

6.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独立学院学生以灵活就业为主,就业领域和方式较一、二本院校更加多样化,应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调查的结果作为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监控指标系统

监控指标系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评估是强化管理和从严治教的关键环节。

独立学院应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主要以教育部评估方案指标体系的观测点为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观测点,以评估指标合格标准为依据制定系列质量标准,同时遵循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创新一些指标和质量标准。

例如,制定有关教风、学风的监控指标及质量标准。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任教师,二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管理较难,纪律性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评价难度较大,而且往往疏于因材施教,易把对一本、二本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加改变地用到独立学院学生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特别关注对外聘兼职教师的监控。教风指标包括教师纪律、教学教案、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观测点。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总体素质较低。即使教学条件达到较高水平,但如果学生不学,还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的监控,第一是抓学习态度,解决迟到、早退、怠学、逃课等问题;第二是抓学习方法,解决学习效率问题;第三是抓考试纪律,解决诚信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真实可靠。如果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遵守考试纪律,那么学习质量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有保障。学风指标包括学生出勤状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观测点。

(四)信息收集系统

信息收集系统是质量监控的基础,信息要全面、及时、准确、完整,要采用多样化方法适时搜集相关信息。

信息收集系统以教务处为中心建立,由督导组、相关职能部门、院系教学管理机构、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成信息网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集信息。利用调查、座谈、问卷、热线电话、教务信箱、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形成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准确把握教学的真实状况。建立教学事故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安排,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五)反馈激励系统

反馈激励可以促进被监控对象的改进与提高。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要和奖惩机制紧密结合。评估部门要做到准确分析,正确评价;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到适时回复,适度反应,适当奖惩。

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运行

教学决策机构根据汇总信息统一调配校内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把握。

督导组根据监控信息、调研结果负责制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教学需要修订或制定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随堂听课,按照监控指标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以及学校教学工作总体质量进行评估。

教务处协调整个体系的运行,是教学管理总的职能部门,是教学信息搜集和的中心,对决策机构起到参谋作用,对院系教学管理机构、教师队伍起到监控、指导作用。教务处按照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各种常规教学检查;根据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专项教学检查;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管理,及时了解、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院系管理机构定期向教务处汇总监控指标数据,并根据质量标准自查自测,形成一个保证院系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PDCA循环”子系统。为了使该系统高效运行,必须要充分发挥院系管理干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是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最容易了解教学状况的人;他们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执行者。

教研室根据相关的监控指标质量标准,定期安排教学效果测评,通过立项、调查、研讨等方式,紧密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要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切磋教艺,互帮互学。各教研室定期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自查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统计学原理教案范文第5篇

一、表达方式:西方教育研究史的参照

概观西方教育研究史,教育研究有文学性表达与科学性表达两种基本的类型。前者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学性文体来展示教育过程中人的经验与意义;后者则通过理性思辨或精确量化的方式来揭示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规律,力图为教育活动制定一般化原则。

(一)文学性表达所谓文学性表达,是指研究者通过亲历教育活动场景,借鉴文学性写作文体,将教育研究的内容按照相应的原则组合成整体性的成果,使教育研究的表达所使用的语言既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又区别于学科化的话语,从而达到表述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不同于艺术创作的文学表达。前者是以真实的教育情景、人物与故事为基础的,只是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手段上,借鉴了文学的体裁与表达方式;后者则是研究者通过精巧的虚构与夸张的手法,以求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创作形式。两者属于不同层面的概念。在西方教育研究史中,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诞生之前,存在多样化的文学性表达,其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有诗歌、对话集或语录、书信、日志、小说、散文、随笔、传记等。总体而言,在19世纪之前的西方教育研究史中,文学性表达占据主流形式。柏拉图时代至文艺复兴之前,有关教育研究的相关言论长期依附于哲学,教育研究没有取得科学的地位,或者说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教育研究零星地散见于哲学著作之中。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开始脱离古典哲学以及诸如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具体的学科,研究者开始借助于文学的体裁,把对教育现象的认识附载于小说、散文、随笔等表述形式之中。在文艺复兴晚期至19世纪初,在文学性表达这个大前提下,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向:在带有教育研究性质的文体中,比如小说、书信、日志等,议论的成分逐渐增加。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与《母育学校》算起,有洛克的《教育漫话》、爱尔维修的《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如何教育子女》与《天鹅之歌》等。在夸美纽斯至赫尔巴特之间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教育研究的理论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表达方式更多地介入了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话语与启蒙运动以后的哲学话语,尤其是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学科话语开始大量地介入教育研究的理论表述中。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表达方式的特点是:第一,儿童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表达对象;第二,研究成果多以夹叙夹议的文体出现;第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特征日趋明显,但仍未获得科学地位;第四,教育研究逐渐从家长式的日常教育经验的总结中走出来,开始对教育活动的规律与原则进行归纳。这些特点反映着教育研究必须得到诸如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临近学科知识的支持,才可能参与到当时的知识配置的大循环中去;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开始退居次要的位置,科学性表达则备受关注。

(二)科学性表达科学性表达,是指研究者利用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资源,通过总结与归纳教育现象背后的普遍性、一般性的规律,用科学的一套话语与概念,来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由于研究者理解科学的路径不一样,科学性表达又有两种方式:借鉴哲学话语的理性思辨与借鉴自然科学话语的精确量化。大规模的科学性表达成果的出现,与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初的知识学科中的地位的确立有关。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这一著作的问世,奠定了他作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地位,同时也预示着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即学科化的理论表达。从该书的内容体系及其理论基础上看,它论及了教育的伦理学目的和心理学的基础,使教育研究注入了科学的成分。自此以后,研究者不断地借鉴、引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观点,从学理上探寻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表达之路。赫尔巴特本人力倡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1835年,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在讲义稿的基础上出版,标志着科学性表达方式已经通过了大学课堂讲义的“试用”阶段,教育学获得了“象牙塔”内的学科形象。这是继《普通教育学》之后,教育研究走向科学性表达的又一个里程碑。随着教育学的学科形象慢慢地清晰起来,教育研究的表达逐步脱离了对教育日常经验的松散的文学性方式,逼近了追求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普遍规律的方向,并为教育研究从“经验”到“科学”铺设了学科建设的起点。赫尔巴特对于西方教育研究史的贡献在于,他把教育研究从基于经验的叙成了一门基于科学的学问,教育研究逐渐变为了教育学研究,并为教育学做出了学科体系框架上的说明。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算起,众多的教育学家都在为教育的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与表达方式走向“普通”、“一般”、“基本”理论而费尽心思。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下半叶的近二百年时期内,有斯宾塞基于实证主义的《教育论》,有杜威基于实验主义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泰勒基于科学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罗素基于现代教育基本原理与一般目的的《教育与美好生活》,有布鲁纳基于学科结构运动的《教育过程》,也有巴班斯基基于系统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等经典的科学性表达的论著。尽管这些著作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则十分类似,即科学性。科学性表达的另一种方式,是精确量化的表达。这种方式推崇通过对教育活动进行测量与统计,来阐释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说明教育规律。对于此类表达方式的促成,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通过实验途径使心理学走向科学,并凝聚了一批以心理学研究作为职业的研究者。这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验教育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与表达范例,同时也为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走向科学指明了不同于理性思辨的另一种途径。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拉伊极力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他在估计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教育研究的走向后认为,“新旧教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积累经验的方式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指实验,但是通过实验以外,还有系统的观察和统计”[1]。梅伊曼在《实验教育学概论》的前言中也强调,“他试图通过此书将他一生浩瀚的教育心理和观察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并理出一条实验教育学和实验教学论的理论脉络,将实验教育学的方法以及他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介绍给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科研人员”[2]。桑代克与盖滋在为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教育原理而合著的《教育之根本原理》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结果必须有标准的测量方法,才有助于教育的改进。精确地测量教育结果,一是要有‘标准测验’,即一种严守预定规则的测验,二是要有‘量表’”[3]。由此可见,从典型的实验教育学家的主张来看,用实验数据说话,用统计分析来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是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走向科学性的必然途径。无论是肇始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理性思辨式表达,还是发端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的精确量化式表达,教育研究都试图寻找隐含在教育现象背后的因果规律,进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一劳永逸的教育法则,用以解释、指导与管理教育实践。

二、向文学性靠拢:我国当下的倾向梳理西方教育研究史中的表达方式,对于判断我国当下教育研究表达方式的走向及其原因具有启示意义。事实上,西方教育研究的两种表达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同样存在,但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那种过分依赖思辨的宏大叙述与实证哲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研究的叙述危机,即教育研究越是精确,其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则越少”[4]。正是科学性表达的困境,使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存在一种向文学性靠拢的倾向。(一)科学性表达的困境科学性表达的困境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情况,即“接着说”与“照着说”所带来的困境。“接着说”式的研究拘泥于教育学的理论谱系与概念框架,其表达方式讲求学术用语的学科规范与精准语义;而“照着说”式的研究,偏好引荐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验证据,来解释或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其表达方式通常直接采用西方的学科概念与理论命题,甚至是组织学术语言的语法逻辑。从第一种情况来说,研究者由于追求教育学的学理逻辑,为了创新研究成果,常常在理论框架的狭小范围内寻找突破口,致使表达话语严重脱离日常的教育经验。“接着说”的表达状况,引来不少读者尤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责苛,他们认为:教育研究的表达所运用的生僻怪异的专业词汇越多,谱系化的文献引用越多,越容易造成教育理论向“无用”的方向上发展,既晦涩难懂,又不具有可操作性;有些研究成果的表达,根本就是想让人看不懂。“接着说”式的教育研究所产生的教条都与人的具体生活经验无关,“学术知识变成了众所周知的‘散发着恶臭的智慧之灯’,它使我们除了探究过去以找到权威典据——当然要适当加以注脚——来支持我们的观点以外,几乎无法用其他言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5]。而且造成“教育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态在理论表述中往往容易在可编码的修辞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抽干和掏空,当这些经过修辞后的理论返回实践时,教育活动或经验本身就可能已经被遮蔽”[6]。从第二种情况来看,研究者通过译介西方教育研究著作,进而为自己增添某个研究方向的理论基础,这是理论建构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译著当然有其学术价值,这一点应该没有多大的异议。但如果研究者只是“照着说”,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学术论文被硬性规定必须要有外文的参考文献,致使在表述过程中中外文互相掺杂,就有点趋之过枉了。这也势必造成“用他人的理论来作为我们自己的理论,用他人的实践来代替我们自己的实践,甚或用他人的实践来规定我们的实践,那就有问题了”[7]。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审视,“在理论上,许多教育研究还只是一种‘照着说’的研究。即照着西方理论的体系言说,从运用的概念、术语到讨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西方化了”[8]。长此以往,“照着说”的表达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教育研究的表达逐渐丧失本土原味,弱化研究者对于母语的应用智慧与创新能力。在科学性表达的程序中,人的具体存在往往被科学理性或实验数据所排斥,在文字与符号中看不见人的活泼身影,人被象征性的符号表达所隐去。因此,有的教育学者呼吁,教育研究“应当努力改变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在表达方式上的枯燥、晦涩、空玄、单一和模式化,探索明晰、晓畅、活泼、文体与风格多样化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对教育思想与教育知识的不同需要”[9]。无疑,我国当下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倾向迎合了此类诉求,并以其通俗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

(二)文学性表达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田野研究、反思性研究、质的研究、网络博客研究的出现,对于促成文学性表达的兴起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文学性表达显现出多样化态势,其中主要以叙事研究为代表,包括教育史叙事研究、影像叙事研究、口述研究、生活史研究和传记研究等。教育研究不仅与科学阐述有密切关联,同时也与文学表达有某种渊源。借用文学表达中的叙事手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向文学性靠拢的一种表征。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实践的研究,教育研究和文学的叙事活动具有内在的联系,它在深层意义上有着对叙事的呼吁,注定难以完全用科学的逻辑、规范的话语来表达和实现。“叙事,通过自己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提供了个人化的生命际遇,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内在表达。”[10]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置身于教育现场,与研究对象以及真实的教育环境共同“在场”,通过发现而不是虚构震撼心灵的故事,来诠释人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所遭遇的命运,从而达到彰显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的目的。诚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文学性表达的典型形式,不能等同于文学创作,“它既有对故事细致入微的描述,又有洞悉教育事件的深刻阐释;既要把日常的教育现象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要解析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使平凡的教育故事中蕴藏不平凡的教育智慧”[11]。而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叙事安排的艺术性,其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可以虚构。但是,“教育叙事研究绝不能虚构,要以真实为依归,因为虚构会影响教育实践的品质和研究价值。如果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虽文学上具有典型意义,但在教育中就不能做到是在真实经验下的专业分享”[12]。也就是说,教育叙事研究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其借鉴的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文学的艺术手法。对于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学科理论背景的教师来说,无论是教育叙事研究抑或是其他形式,文学性表达更受偏爱。教师自始至终生活在教育科研的场域中,他们的研究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日志、案例、随笔、杂感、散文、小说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13]。对于长年从事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文学性表达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凡是能用自己的生动具体的经验、感悟来表达出某种主导价值、准则和理念,而不是抽象空洞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式的演绎、推断和议论,都将受到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欢迎”[14]。文学性表达的兴起,不仅使教育研究的话语风格变得多样化,富有情感和诗意,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研究的文献结构,这也是它广受研究者关注的原因之一。文学性表达的丰富面貌,“凝结在各种研究文献,包括典籍、论文、随笔、反思日记、教案、课例、课件以及录像等之中,这些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总结,是一种文本性存在。通过对这些文本的阅读,人们有可能感知字里行间与言行背后的中国性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教育传统”[15]。更有意义的是,文学性表达不只是停留在重构教育故事的肤浅层面,它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像科学性表达的成果一样,也将参与到教育理论史的档案建设之中,并获取诠释教育实践的文献权。

三、方法论路向:表达方式的表征意义相对于西方教育研究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规模的文学性表达,我国当下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向文学性靠拢,并不是一种理论书写方式的复制效仿,也不能简单地作为科学性表达显露出困境以后看似走向穷途末路的必然选择,而是象征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