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进出口贸易培训

进出口贸易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进出口贸易培训

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优势;问题;应对策略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优势

1.交易成本降低

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重视成本控制。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无疑给进出口贸易成本提供了下降空间。其具体表现有:传统进出口贸易产品主要通过产品展销会、电视广告等方式来宣传产品优势,或获取交易信息。但电商出现后,进出易双方可直接利用互联网对接交易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中间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信息利用率。据美国《福布斯》提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电商可为进出口贸易企业节省5%到10%的交易成本;其次,在电子商务的辅助下,交易企业对接目标客户的可能性提升,以至于企业无需聘请过多的外部联络销售员,从而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

2.贸易范围扩大

电商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新运营方式。在电商的支持下,进出口贸易有效规避了有形壁垒与无形壁垒带来的贸易阻碍,以至于本国企业能够将贸易触角伸向更广阔的贸易领域。其具体表现为:进出口企业将产品信息公布到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上,并设置关键词方便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行搜索。全球各地的客户搜索、查找到页面并查看信息,而后再直接通过网络提供的对话窗口与进出口企业进行产品交易沟通,最后达成跨国交易;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将商品信息置入网络拍卖平台传送给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而吸引有兴趣的客户商谈交易事项。由此不难看出,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辐射范围已从某个国家逐渐扩散到了全球。

3.贸易效率提高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合作已可直接利用网络实现。具体表现为: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出易双方可直接传送电子合同、发票、提单、信用凭证乃至保险凭证,进而使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文件并交换文件;在电商的支持下,交易双方还可直接通过网络实现商品订购、商品价格谈判、合同签约、支付结算等,整个交易过程速度快,便利性强,交易时间短。由此也大大提高了我国金融、海关等各个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4.客户满意度上升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企业能够全天候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向客户输送所需产品资料或相关信息。特别是在电子邮件与MSN等实时交流工具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已能随时随地回复客户,解答客户的产品疑问,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大大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电子商务打破了各国时差带来的贸易谈判问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都能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重重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形成的一种网络交易方式。它对数据传输、交换乃至处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下,大部分进出口企业为了方便交易,提高交易效率,都开设了网上资金交易通道。即直接在网上划拨资金,使交易对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取交易资金。然而,电商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各项安全交易认证技术与系统都还不够完善,各项网络基础建设也比国外落后。加之我国并未构建权威性信用体系,以至于进出口企业的网络交易,特别是资金划拨等存在较大的损失风险。此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黑客攻击、未授权资金中途篡改等问题频频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重重。这也说明,电商环境下我国要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必须要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交易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至今还未有标准统一的法律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管制。这也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有:电商单据资料是否真实并无可靠的辩伪法规可依;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合同虽然提出了多种书面形式,但书面形式并未有统一的规定;不同国家制定的进出易法规不同,使得进出易双方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在合同签订方面,进出易双方只能用电子签名,但电子签名是否属实无法识别,且各国也未针对这方面问题提供法律依据。这些电商交易法规问题严重阻碍了进出口企业的正常交易,促使进出口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忧虑重重。

3.电商物流未及时跟进

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贸易逐渐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高度统一。其中,信息流与资金流能够在电子支付技术支持下迅速完成,特别是无形商品,只需直接进行网络交易即可。但实物交易则需依赖物流来完成。纵观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物流系统还相对落后,硬件设备陈旧,功能少,更无法进行机械化大规模交易。更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出易有关的通讯设备、传真设备等设备都还相对较差,外部引入技术昂贵,以至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物流无法及时跟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严重受限。因此,若想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必须要及时解决电商物流问题。

4.网络消费观念落后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实现了网络交易。交易双方能够直接通过网络选购货物并付款。然而,由于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货物运输路线长,一旦抵达客户手中的货品质量不佳,客户需花费大量的退货邮寄金额。部分客户为了减少支出,则将就收下了已破损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但这种做法却让客户对网络进出易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印象,甚至由此催生了客户对所有电商的不信任心理;另一种情况是,我国不少进出口企业对电商存在误解,认为电商就是单纯的信息查询与方式。这种错误观念,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始终无法扩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则害怕在电商交易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资金亏损,而不愿启用电商为进出口贸易服务。这些落后网络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进步与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解决我国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若想有效规避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要适当引入网络电子安全技术。具体来看,可实行以下几个措施:一、落实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方式以确保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与交易的可靠性;二、引入非对称密钥码技术,提高交易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交易信息被黑客技术半路拦截或泄露;三、引入数字摘要、信封或签名等验证方式,对所有进出口信息进行验证;四、引入进出口贸易双方均认可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并做多次合同协议条款确认,充分确保交易协议安全可靠,并由此规避篡改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双方必须要达成及时更新网络电子安全技术的协议,以防止双方安全防范技术落后而带来不良入侵现象,导致企业交易亏损。

2.完善网络交易法律机制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电商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立法机构应将电商重视起来,并将电商的发展纳入法制建设轨道,真正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这也要求我国立法相关人员,乃至政府部门要积极关注的国际电商贸易规则、合同协议制定规则及相关讨论活动,主动参与国际电商贸易标准的制定与合作活动。特别是在电子合同、签名辩伪、电商关税、纠纷仲裁、交易标准等方面,要逐步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我国进出口贸易能够在电商环境下顺利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电商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要向前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针对性创新跨国物流体系。对此,笔者建议,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时要积极引入跨境专线物流与海外仓储服务两种物流模式。其中跨境专线物流主要是指以航空包舱方式运输货物,抵达国外后再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进行目的国派送。这种专线物流最大的优势是物流运送规模大,且配送范围广。如当前,市面已形成了美国专线、澳洲专线、中东专线多条物流专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物流配送方式价格比普通商业快递低,可有效节约进出易企业的物流成本。海外仓储服务则是指进出口贸易企业直接在销售目的地设立仓储地,以实现货物分拣、包装与派送。其具体操作为:首先,头程运输主要以海陆空方式将大量商品运输到销售目的地仓储库房;其次,我国进出口企业直接利用电商物流系统发送交易信息到仓储管理部门,由仓储部门直接派送商品;最后,本地派送部门按照上个环节提供的订单信息,直接用当地邮政或快递向客户派送商品货物。相比跨境专线物流,海外仓储服务需花费相对较大的成本。对此,笔者建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4.重视电商优势宣传以转变消费观念

网络消费是我国现代化交易发展的必然趋势。若我国消费者依旧畏惧电商带来的欺骗性,那么我国进出口贸易将无法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进出口贸易也将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电商优势宣传投入,让国民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消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打造规范化、程序化与标准化的运营环境,真正使进出口贸易企业能够使用电商为消费者服务,防范坑害消费者现象。在企业方面,进出口贸易企业要积极参与电商操作培训,了解电商给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好处,并积极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电商运作环境。

四、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蓬勃进步,国际网络全面普及,电商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商务运作模式,电商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竞争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等。这也要求,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商优势,剖析电商带来的问题,进而针对性采取应对策略,使电商真正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璐.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朱翠婷.中国贸易伙伴国电子商务的进出口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韩冰.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及其战略应对[J].长江论坛,2013(05).

[4]岳云霞,武小琦.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现状及应对———以巴西、阿根廷为例[J].中国经贸,2013(03).

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形势 贸易保护 进出口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2009年,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2010年世界经济整体将实现恢复性的缓慢增长,估计全球经济增速在3%—3.5%之间。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

6.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借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帮助各类出口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调整出口退税,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国际市场将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但这机会中也潜伏着更多的贸易风险。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业务中的风险帐甚至坏帐不断增加,不仅造成了明显的利息损失,从长远来看,还将影响外贸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识清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中,通常要经过业务洽谈、合同签订、货物交接、支付结算这样一个基本流程链。在这一过程中,既可能产生业务流程链外的风险,也可能产生业务流程链中的风险。本文将进出口业务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几种:

一、合同风险。一份贸易合同,贯穿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因此合同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合同风险涉及的范围很广,首先是贸易双方在洽谈业务时所处的贸易环境可能使合同利益失衡而带来风险。若产品供大于求,在合同条款谈判过程中,进口方更具有主动权,从而进口方会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上要求更为苛刻,或是在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上迫使出口方做出让步等,显然,合同利益会偏离出口方;反之亦然。其次是合同条款内容上的缺陷导致风险。这主要是指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文字、术语等表述是否准确无歧义,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手续的日期是否合理有效等。若合同疏漏了保险、索赔、仲裁等方面的条款,或者对主体双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或是文本不规范,都有可能使合同无法顺利执行,给外企带来风险。另外,还有因为合同主体一方恶意行骗产生风险的情况。

二、市场风险。受各国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人文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给外贸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是最典型的市场风险。商品价格直接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利益,因此也往往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但贸易价格随合同而定,实际价格却随市场波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风险的产生。如2004年9月21日,由于台风破坏了美国的咖啡豆储藏仓库,国际市场哥伦比亚咖啡到岸价当年已上涨超过10美分,达每磅0.8213美元,创近年来最高水平。汇率的变化也会给外贸企业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集团与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国际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将影响国内市场的发展,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使外贸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三、信用风险。这里的信用风险既包括合同项下的信用风险,也包括支付结算时因商业信用及银行信用问题造成的风险。合同项下的信用风险是指客户不遵守合同约定行事,不履行合同义务,从而使合同不能顺利执行,给外贸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支付结算是进出口贸易业务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结算工具日渐增多,这给贸易双方带来了周转与交易的便利,但由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其中也潜伏了风险。以托收方式为例,若买方违约,拒绝赎单,卖方便无法收回货款。当今的国际贸易,早已不是以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单证贸易”,进口商若能设法骗取提单,便可提货;而若出口商向银行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之间没能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出口商就无法结汇,无法收回货款,甚至货款两空。

四、其他贸易风险。在进出口业务操作中,还有一些外贸企业没能预知的、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不以企业及其业务人员意志为转移的因素,会导致企业资产承受损失的可能性,我们将其称为其他系统风险或固有风险。如货物运输风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遭遇人们无法预料的灾害性天气或货物被盗窃、丢失、损坏、锈蚀、灭失等,或是选定的运输方式或承运公司不恰当,不能安全快捷、节约又及时地运送货物,或是由于政治原因不能顺利通关等,都将引起贸易双方利益的潜在损失。再如非关税贸易壁垒风险。一国的关税水平是透明公开的,但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水平逐渐下降,各国都变向地采用环境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以及各种认证等非关税手段,来实现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对我国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弱势,这类灰色壁垒造成的风险是很高的。另外,市场的过渡或恶意竞争,以及战争或外交的影响,可能导致贸易条件发生突变,从而可能产生合同被毁、货物拒收、货款损失等连锁风险。

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

外贸企业可以结合风险转移、风险吸收、风险回避、风险中和以及风险分散等原则,采用以下防范措施,将贸易风险降到最低线。

一、提高进出口贸易风险防范意识。外贸企业要进行风险管理,首要问题就是更新观念。要培训进出口贸易业务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与进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使之能有效识别每一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要定期或不定期结合贸易风险案例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在相互学习过程中,提高风险分析、风险提取等业务素质;要为业务人员提供到学校再教育机会,或派他们出国考察,及时了解相关贸易政策,丰富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提升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和业务能力。

二、审慎研究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规避合同风险。合同是每一笔业务的展开、延伸和终结。它的签订固定了贸易双方的合作关系,是双方履约的尺度凭证,也是经济索赔、贸易纠纷、依法诉讼的主要依据。因此,合同风险的防范是进出口业务风险防范的关键。业务人员在商议业务时,要充分了解自身企业所处的贸易地位,尽量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在签订条款时,因本着极度审慎认真的态度,做到合同形式标准规范,条款内容完整无误,语言表述简单明了。合同条款签订后,要及时报送相关人员审核、审批。要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谨防对方利用合同中任何条款的变更欺诈行骗,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也应处变不惊,认真调查、科学分析,以最小的代价化解合同风险。

三、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系统,降低市场风险。引起市场风险的因素极其丰富,对它的防范是进出口业务风险防范的一大重点。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获取快速且渠道多样。但各类信息都会具有一定的不完全性、不准确性、不对称性,特别是信息的时效性,都有可能导致外贸企业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因此,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系统,全面展开对国际国内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政策动向,及时掌握消费者偏好、产品供需状况以及外汇市场等的变动情况,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并经过加工整理,研究各项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让企业能尽早展开套期保值等业务来中和市场风险。同时,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报告系统、信用情报系统和资信调研系统,把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客户信用、业务流程等信息情况,汇集、分析,并做出正确的评估,为企业内部相关部门选择市场以及企业的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

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第4篇

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总体而言,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较为缓慢。从表一看出:从2008年开始,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进口贸易,每年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1.47%下降到2011年0.32%,2012年我区对阿拉伯国家没有进口。出口商品主要为轮胎、锻轧镁、硅铁、抗菌素等。历经五年的发展,2012年,宁夏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恢复增长,尤其是 2013年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达17050.2万美元,出口总值为17039.7万美元,占同期全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99.93%。之所以取得这样的骄人业绩,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探索建设的中阿结算中心带动效用初显。开放型经济是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的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既出口,也进口,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进口总值的数据反映,宁夏的开放程度具有“短板”,不是完全意义的开放型经济。

(二)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从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额和贸易国别看,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等海合会成员国是我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3年,我区对前10位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中,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特尔位居前三位,阿联酋是我区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金额达到4756.1万美元,三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10060.8万美元,占对阿出口总额的69.47%。在向北非进出口的国家中有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和苏丹,进出口总额为2336.6万美元,占对阿拉伯各国出口总额的15.43%。在对西亚各国的贸易中有叙利亚、约旦黎和巴嫩,进出口金额为2187.4万美元,占对阿拉伯出口总额的15.1%。

(三)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主要商品及进出口额

宁夏对阿拉伯出口商品主要以服装鞋帽箱包类,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材料为主,同时还有羊绒纱线、抗菌素、瓷砖等;从进出口总额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玻璃制零件、橡胶、塑料或再生皮革制外底的其他鞋靴、塑料饰品、金属器具和羊绒纱线,进出口金额分别为819.8万美元、659.4万美元、630.4万美元、578.6万美元和488.8万美元。总体上看,宁夏对阿拉伯国家出口的商品,大多数都不是宁夏自己生产的,更不是自己的优势产业,主要原因仍然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心的成立,使区外来宁从事进出口企业增多原因导致的。说明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和中阿博览会的举办,加快了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

二、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贸易规模太小

一是进口量微小,商品单一。银川海关统计的数据表明,2008年到2013年,宁夏从阿拉伯国家的进口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1.47%、1.52%、0.90%、0.32%、0.07%;2012年进口为零。另据自治区商务厅的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总额高达上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乙二醇,液化天然气、铁矿、塑料等,主要出口国家为沙特、阿曼、伊拉克、苏丹,对上述国家进口总额都超过5亿美元。由此说明,宁夏的开放性经济水平是极为低下的。二是出口量小,出口商品单一且初级、出口国家较为集中。在出口商品中,工矿产品占据主要,以硅铁、金属镁、双氰胺、碳化硅的初级低加工资源性产品,轻纺产品以及羊毛及其制品为主,出口创汇能力有限,容易受外部经济波动影响;宁夏的清真食品牛羊具有品种和产业特色优势,但向阿拉伯国家的出口规模较小。不合理的出口结构、产品技术和附加值偏低已成为突出问题。

(二)进出口贸易中,没有发挥我区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宁夏的农业已经确立了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包括: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形成了13个优势产业带,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近几年,宁夏商品出口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非常少,包括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资料显示,宁夏销往海湾和阿盟国家的清真牛羊肉,无论是品名、数量、批次和货值都非常低。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提出把宁夏打造成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地位有较大的距离。俗语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对于宁夏特色产业的枸杞,同样存在困境。从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资料看,2009年至2012年输往阿盟及海湾国家农产品,包括黎巴嫩、伊拉克、摩洛哥、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六个国家,商品仅有枸杞和枸杞干果,批次仅有16次,货值(USD)为538481.77美元,其他的优势特色产品在出口中寥寥无几。今后,特色优势产业必将要成为宁夏向西开放的重点产业。

(三)加工贸易维持在低水平态势

加工贸易对吸引外资、增加出口和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2008年,宁夏银川市已被商务部确定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运输成本占综合成本比例相对低的加工贸易企业到中西部发展。我区加工贸易起步晚、发展慢,远远落后于外贸发展。一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不断减少。2013年我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808万美元,同比下降43.73%,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由高峰时十几家到减少到目前只有五家。羊绒、服装、乳胶手套、轮胎等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商品。二是出口加工贸易的企业经济效益都不景气。加工贸易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所谓“两头在外”就是把生产经营过程的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放在国际市场。我区有加工业务的企业,加工贸易量在减少,贸易效益在下降。近年来,随着我区内陆开放型试验区的建设,我区外贸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加工贸易是短项,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受传统贸易的影响,对加工贸易的认识不足,发展加工贸易意识不强,在加上政府引导和扶持政策的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

(四)外贸出口企业物流体系欠发达,运输成本高

地处内陆的宁夏物流成本远远高于沿海发达地区。天津港是我区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通道,同时,国内公路的运输成本也居高不下。一是贸易进口量少,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以2013年宁夏进出口额为例,全年进出口总值为321.790万美元,其中出口为255.245万美元,占总额的79.3%;进口为66.545万美元,仅占总额的20.7%。这样就会导致许多出口的集装箱只能空箱到银川装货。二是物流环节多,运输成本高。由于宁夏惠农陆港、银川陆港,加上正在建设的中宁石空陆港,与天津港、连云港的铁海联运对接尚未完全实现。以惠农陆港为例,从惠农港出口到天津的货物,由于进不了天津港,只能通过铁路先运输到天津的塘沽港,然后再转运到天津港,这无形之中就堆高了物流成本。另外,航空运输国际线路和航班少,导致物流环节增多,运力有限,成本上升,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宁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瓶颈”。

(五)对外贸易缺乏外贸主体,缺乏外贸专业人才

一是出口企业少。2013年, 我区共有各类企业37.4万余个,但出口企业不多。以清真食品企业为例,截止到2013年底,我区共有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出口企业共有三十六家。再以贺兰县清真食品园调研的情况来看,2013年园区共有65家企业,其中出口企业两家,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9家。应该说,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数量、资产、产品结构还是销售收入都较低。二是缺乏外贸专业人才。中阿经贸合作需要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撑,目前我区既缺乏外贸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国际化高层次阿语复合型专业人才,又缺乏具有一定能力的外交外事、国际经贸、中阿商法、中阿旅游等领域的人才。

三、中阿博览会新起点下的宁夏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扩大中阿经贸合作领域,优化经贸合作环境和机制

一是办实办好中阿博览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全面加强宁夏同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经济、企业、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和尝试,以传承文化共通、扩大商贸共赢、深化经济共融为内涵,致力全方位提升中阿政府、企业和民间层面的合作,构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合作、文教旅游等深度合作。二是进一步优化中阿经贸合作环境,一方面着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制定更加宽松的投资、贸易措施。另一方面尽快了解并适应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制度环境。 三是创新中阿经贸合作机制,加快落实中国同海合会国家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使中阿整体合作的多边协商机制取得突破,使其成为推进深化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保证。

(二)加快宁夏特色产品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缩小落后差距,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一是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煤炭资源是宁夏的第一大优势资源,可建设集煤炭、电力、煤化工于一体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三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枸杞、酿酒葡萄、乳制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水产品、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重点要在清真、绿色和品牌上做文章,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产值过百亿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宁夏出口空间

一要准确定位中阿博览会的招商方向,重点是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进出口产品的企业招商;面向东南亚穆斯林国家和地区进出口产品的企业招商;承接我国东南沿海和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外向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招商;面向国内百强、世界五百强招商。二要加大招商的对外宣传力度,与大集团、大企业建立联系,推出宁夏的优势项目。大力引进商贸、旅游、休闲、保健、创意、会展等服务业项目。发挥宁夏的民族文化优势,加大对清真食品穆斯林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快出口企业规模、出口空间的扩大和市场的开拓。

(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银川综合保税区发展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有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加工贸易可以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本地区资源的不足,也可以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为此,一要加大政府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加工贸易促进机制,包括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设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强对东部梯度转移企业的吸引力。二要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完善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制度。适度放宽加工贸易企业审批条件,减少程序,简化审批手续;要结合我区加工贸易不发达现状,适当放宽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三要大力推进交通、物流和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银川综合保税区为平台,充分用好用足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承接和发展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包装、运输、仓储、物流、人力资源市场,构筑畅通的物流网络,消除承接产业转移的物流障碍。

(五)加快培育外贸主体,不断完善外贸人才队伍

要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平台的作用,加快民间企业的交流,就需要一步壮大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加快培植和扩大出口主体队伍,使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针对目前宁夏的出口过于依赖少数企业,出口波动大的状况,应重点实施以下对策:一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更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推进其出口业务发展壮大;二要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有针对性的外贸实务培训和行业业务培训,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外贸人才体系。三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重点是中东穆斯林的经济组织的联系,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的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开阔眼界,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慧敏,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研究――基于企业组织结构理论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2]柏建华,基于经济互补性视角的中阿经贸合作――兼议宁夏在中阿互补性经贸合作中的地位与前景[J],《宁夏党校学报》2011年第03期.

进出口贸易培训范文第5篇

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