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核算规范化

财务核算规范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核算规范化

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社会经费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改变,高校中的内外环境也逐渐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高校因为改革发展带来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提升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水平。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有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实现规范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质量

为高校财务核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避免会计数据信息的不准确性。在当前环境下,高校的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这样一来,也使得其资金筹措方式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政府拨款,传统形式下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够完全与现行高校会计发展的需求相适应[1]。因此,若是继续使用传统形式的会计制度,便会出现会计信息有失准确性的现象,可比性也会比较小,这也为高校会计核算与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中管理部门的管理、高校财务制度的优化等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能够将高校现行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会计制度革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教育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不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逐渐演变成独立开展办学的法人实体。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来源,还需要筹措多方教育资金。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时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随着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增加,学校中财务的经费结构也愈发多样化,数量也明显增多,这也为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传统财务核算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财务制度的相关需求,只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高校独立性的法人制度,提升资金统筹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高校中教育资金的使用率,使各项经济性项目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本质内容。

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心人员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是决定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点。然而,当前阶段的高校财务部门中呈现出会计核算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的趋势,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资金,只是选用亲戚负责财务资金的核算。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所做出的财务核算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这样一来,就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

(二)高校财务制度与机制不完善

为了对财务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制定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相应的会计法对其进行支持,也相应减少了一些核算方面的问题,然而因为制度本身缺乏更新,一些内容仍然较为传统,并不能为高校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行有效指导[3]。高校中的内部控制部门主要是为了对高校中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管,然而因为各个高校更为重视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依然需要提升,这也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尚须完善

高校中的财会核算工作监督力度不足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会直接导致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有失真实性。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上,却缺乏对于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性监督的重视,使得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很难体现。

(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考核标准建设不够规范化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些会计人员经常会出现违规的问题,如建账不合法、账目杂乱无章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财务会计核算的考核标准缺乏统一,致使财务信息杂乱,同时也对高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有一定的影响。一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时并没有认识到财务核算规范化的真正意义,加之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所建立的财务会计知识架构也会比较落后。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一)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是完成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主要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对高校中的管理人员要设置专业的考核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实行考核,再结合考核财务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对其展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4]。除了要帮助他们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务必要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熟练的运用,掌握全新的会计报税纳税方式。另一方面,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将管理理念与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融合,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例如给予薪资方面的补贴或是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以享受专业培训等,从而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

(二)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对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并且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序性保证。现阶段,我国现行内控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即成本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等,以上几种制度在高校这个具体的环境下得到落实,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发挥作用[5]。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相关部门务必要对高校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制度。这会对约束财务管理人员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力度,若其中一个部门出现工作失误,其他部门要及时予以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效果。另外,高校也应该设置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由具体的财务人员进行高校资金与财务信息的监管,通过对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完善便可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治,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落实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与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要与自己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要确定财务管理部门所负责的职责,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从业资格。其次,高校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若出现交接上的问题,也会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的实现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6]。所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定,具体到交接的内容与交接的时间与形式。最后,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中相关信息的完整进行合理的考虑,拟定合理的判断标准,以免因为信息缺乏完整性影响到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如此,才能够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使得高校实现长远发展。

(四)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考核的规范化是提升高校财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1)当前阶段,因为制度改革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致使一些财务人员依然不了解财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内容;相关财务软件在更新升级上也有失效率,致使会计核算精确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于制度的了解,及时掌握财务软件的更新,特别是财务制度落实过程中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时间。(2)高校要及时向有关人员与部门通知制度的变化,若是一些工作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及时获知变动,那么高校也要及时对其进行通知。总之,高校负有及时通知制度变革的责任,并依据高校中教学、财务人员专业及时掌握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介绍。在所制定的新制度中,高校所采用的核算方式是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了融合,且将以上两种制度在高校财务运用的领域内进行了明确。(3)高校与高校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因为主要将绩效作为发展的基本导向,要想实现新财务制度的落实,务必要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保障,所以,财务会计的监督工作要由相关部门来完成,并进行严格的监督,针对一些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高校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也面临着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会计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文章中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化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明静.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金融,2014,(32):168.

[2]唐雅.探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变革[J].中外高校家,2015,(32):101.

[3]邓玲.关于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相关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205.

[4]章伟军.浅析高校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的合并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32-33.

[5]曹防修.浅谈如何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95.

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第2篇

一、影响高校财务核算质量及效率的因素

(一)财务核算制度制订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内部核算制度的制订不够健全,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有效更新。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应该在核算过程中做到只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而不能我行我素、随意变更口径。特别是很多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公的情况,财务制度的口径不一致会导致办事人员钻空子,同时也影响了财务部门的权威及约束力。

(二) 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

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中,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预算、核算、决算在实际工作中有脱节现象。但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核算人员长年忙于机械式做账,难以涉足到财务工作的多个职位,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不能做到全面了解,在核算工作中难以做到从预算、决算、科研经费管理等多方位全面考虑。而核算人员审核票据、做出账务处理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及核算业务效率。

(三)财务核算过程控制不严格

当前,我国高校都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但由于财务内部规范制度不能有效落实,预算执行的灵活性很大,预算变动不合理、核算支出项目不合理、支出科目额度超出项目预算等问题时有发生,审批程序不规范、资金使用混乱等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造成重点项目所需资金失去保证,或形成预算执行赤字。

(四)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效率不够高

我国高校财务工作内容较多,涉及多种岗位和人员,在财务工作没有实现信息化或未完全实现信息化的情况下,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加之各部门之间不能做到切实理解和紧密配合,再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的校区分散问题,这样就难于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递。

二、提升高校财务核算质量及效率的措施

(一)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是提升核算质量的根本

出台一项新的财务规章制度,态度上必须审慎对待,可以采用“听证会”形式,在实际执行的会计人员和该制度适用教师员工中选取代表,参与讨论财务规章的制订,从而增强规章制度的实际可行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要以国家和地方财经法规为依据,结合学校财务核算基础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兼顾不同经费的特性,科学制定。会计制度一经确定,应尽快下达到全校各个部门,向全校教职员工宣传,或者做成核算业务的办事指南印制成册,让大家充分了解财务规章,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定期还应检查各部门执行制度情况,并做到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如发现不切合实际或不好操作的问题,可以形成修订版,并能尽快推广。切实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要求,保证财务核算工作健康推进。

(二)优秀的人员队伍是提升核算质量及效率的有利保障

针对各部门财务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我们应当考虑确立经费报账联系人。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授权委托项目组人员、或项目有关校内人员、或在校研究生,作为报账联系人。项目负责人填写委托授权单,报院系并由各院系汇总后报财务部门备案执行。财务部门给每位备案确定的报账联系人进行简单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发放报账联系卡等有效证件。从源头上帮助提升核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三) 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提升核算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

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首先要明确会计核算工作中各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从实际出发,坚持精简的原则,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保证核算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要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全力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四) 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提升核算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熟练计算机操作,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不断促进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我们必须从提高效率上来着手。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可自动实现原始凭证向记账凭证的转换,自动进行银行支付和对账,从而把财务人员从低效、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单据处理过程的出错率,也大大消除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财务人员不增值的作业时间。

三、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从提升高校财务核算的质量、效率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解决上述问题看,对高校财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促使高校财务核算管理合法化、合理化和秩序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更高目标是我们永恒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杨海东.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现代经济信息.2010(7).

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地质勘查单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0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冶金勘查行业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总体管理水平滞后、核算标准的漏洞、核算方法的问题等,不仅会严重影响成本控制,也会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显著制约。为进一步改善内部经营状况,提高资本利用率,要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不断整改,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实践,总结单位财务核算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1 某冶金地质勘查局概况

某地质勘查单位为省级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经营业务为固体矿产地质调查、矿业开发、市政工程勘测、地下水勘察、工程规划测量等。为进一步优化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总局号召所有下设单位要不断规范财务核算工作。

2 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勘查局因下设单位比较多,财务管理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仅涉及固定资产管理,也涉及很多人事、环境与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对单位内部正常财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弱化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要进行内部财务预算管理,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较低,核算过程中常会出现数据保存、更新等问题,给单位财务信息安全管理造成严重影响。项目开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存在较大漏洞,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2.2 财务核算信息获取存在较大问题

在进行财务核算过程中,要兼顾到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并综合多种因素进行科学考量,进而为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更多现实依据。但从该单位实际情况来,由于会计核算基础水平偏低,导致核算信息获取困难,财务核算迟滞,对信息管理造成严重损害。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内部控制,造成决策、预算等环节被逐渐弱化,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3 财务核算制度滞后

任何企业在开展现代化管理时,均要对财务核算工作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在良好的制度下运行,使其达到标准化程度。但由于该单位未能及时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导致财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并导致核算的公正性产生弱化作用。例如:该地质勘查局在进行大额资金核算时,因涉及很多相关业务,且资料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算的难度。同时该单位未全面运用现代技术,无法保证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使其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3 加强财务核算的主要措施

为了使内部财务核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寻求更多发展空间,笔者对财务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财务核算工作提出整合及优化的策略。

3.1 夯实基础工作,深化核算工作内涵

首先,要不断转变落后观念,深刻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不断创新内部控制方法。重视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促进规范化的核算,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如加强成本事中控制,不断减少工程成本,在人工费用方面的内部控制上,要对工时、劳动力安排进行严格控制。其次,深入研究新的会计法,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会计核算体系,逐渐打破传统分配方式,杜绝浪费现象。最后,突出预算编制环节的实际作用,建立以省局为领导,各级单位为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优化预算编制方法,以“自上而下”“分级编制”为原则,详细的预算编制体系,如图1所示。

3.2 加强核算信息获取,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中,财务信息获取存在较大困难。为进一步减少会计核算迟滞问题,要对财务核算信息进行科学的运用。只有对财务信息进行合理管理,方能获得最佳管理效益,提高信息安全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明确财务管理行为。借鉴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实现核算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推行会计电算化,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同时改进核算方法,并对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实现内部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后,要对财务管理运行设备进行更新,利用智能技术及远程控制技术,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实现异地财务管理,如图2所示。

3.3 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管理

制定完善可行的核算制度,能够保障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为保证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本身的规范性,并体现出核算的公正性,要对财务核算制度不断进行完善。要充分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保证核算工作顺利进行。针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加以重视和讨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结合时代要求,兼顾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票据管理制度,高效、准确地记录相关财务活动,使账务清晰、明确。此外,对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进行强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精通业务,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掌握财务管理活动基本规律,遵守相应规则。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更为专业的职业素养,及时更新会计核算知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我创造力。

除了充分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对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有效促进财政收支的及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财政收支透明,明确资金流向。此外,还要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财务管理工作调整、区分重点及核心内容奠定基础。

4 结 语

为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不断的整合及优化。根据财务核算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多种角度对财务管理方向进行科学的调整,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单位财务管理创造更多可能。财务人员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为地质勘探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宏芳.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6(1).

[2]任力.财务控制理论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0.

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已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尤其是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更是取到了进展。所谓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律法规要求,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需要制定相关实施流程、办法,以规范单位日常经济核算,提高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最终实现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及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目的。

2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会计主体,会计基础工作已成为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加强自身管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完善。例如,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加以规范,有助于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科学地及时核算事业单位收支情况,通过会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原始凭证审核、加强报表编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成为其重要手段。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防止经济舞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将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会计人员任命,加强会计岗位分工制约,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防范经济舞弊行为,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财经纪律。

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1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法规缺少重视,不愿多花时间认真研究财经法律法规,错误地认为财务部门只要将本单位每笔经济业务记录在凭证中,同时可以应付审计、财政部门的查账即可,至于财务核算的规范性及工作效率则极少过问,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也无法受到领导的认可,长期以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则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进一步规范。二是我国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出于发放职工福利、公款吃喝或追求个人利益等目的,指使本单位财务人员不惜在违反财经纪律及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编制虚假记账凭证及粉饰会计报表,致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实,使财政资金及国有资产面临被个别员工侵害的风险。

3.2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低下

虽然国家财政部门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继出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文件法规,并且也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应按照《政府采购法》、《项目资金结余结转办法》、《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及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等文件执行,但由于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法人缺少重视、财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或工作人员责任心等方面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充分发挥相关制度对于规范财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例如,个别事业单位对于超过限额标准的工程项目由本单位自行选择施工方,未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执行招标采购,给个别工作人员贪污舞弊提供可能。再如,个别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库直接支付过程中,与供应方串通以虚假或虚增交易金额骗取财政资金。

3.3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混乱

我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规范,例如,会计人员需对单位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在复核无误的情况进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于取得的无单位名头、数字不清晰、经济内容不符合规定等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拒绝登记入账,并要求经办人更换。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漠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限制等原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以跨年发票入账、发票名头无法确认或举办会议无文件通知及参会人员签到簿等现象的发生,不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及导致会计差错的发生,而且也给部分别有用心的工作人员贪污财政资金提供土壤。

4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若干措施

4.1树立会计基础工作规划化管理观念

一是事业单位法人应加强《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的学习,积极参与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违反财经纪律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事业单位领导的警示作用,同时,单位领导应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重视程度,督促各业务处室及全体员工认真遵守本单位制定的内控制度、财务流程及贯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保证各处室给予财务部门必要的工作配合,使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考核机制。对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或员工给予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其认真执行单位财务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三是为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内控制度设计与运行、电算化软件操作与安全维护、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应用或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等相关内容。

4.2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财务工作特点并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本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一是将单位财务核算流程张贴于单位显著位置,以便于单位全体员工可以遵照执行。同时,制度中应详细列明原始凭证取得与填写时注意事项、非税票据领用、作废、专项资金使用规则等内容,在规范单位财务核算的同时,降低单位因违反相关财经纪律而受到处罚的几率。二是会计档案方面。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定期对财务软件及防火墙进行升级、更新,对财务软件设置不同的登录权限,防止因个人冒用账号修改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三是根据单位经济活动定制或到财政部门领用原始凭证,并指定专人对凭证的保管、使用与销毁进行管理,保证单位以原始票据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

财务核算规范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企业领导不懂财务核算,对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不规范,对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在人员的配备上不合理。为了考虑成本,有的企业甚至不按企业会计要求设立财务机构,造成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特别是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经常出现一人多岗,例如有的会计还担任着出纳,严重违反了岗位不相容规定。有的企业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多采用的是委任亲属,而企业的会计通常又采用外聘的方法,这些会计往往只负责为企业定期做账,而对企业其他的经营管理不参与更不了解,不能真正为企业领导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同时这样的聘请方式很不稳定,阻碍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企业领导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不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会计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后续培训。

(二)财务核算混乱,会计资料管理不合理

从上述问题分析看到,由于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混乱。另外,会计资料的管理上,企业没有按会计档案要求保管会计资料,没有指派专人来保管会计核算资料。因此,有些企业的会计凭证、相关企业财务报表、账簿等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今后查询以往会计年度的资料带来不便,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的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更多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也开始启用电算化,但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对会计电算话缺乏足够认识,总认为传统的记账方式还是比较安全稳妥;有些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会计人员的财务水平不高,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虽然企业的计算机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电算化软件并没有相应的升级。虽然有些企业开始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并没有做系统规划,造成了不必须的浪费。

(四)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受我国企业传统的观念,很多企业的领导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没有引进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而企业的会计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技术的提高。虽然企业也进行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但多数流于形式,最后会计人员能学到手的知识还是很少。加上,会计人员本身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很多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只由了解电算化软件的会计主管完成,而其他会计人员认为只要我会手工做账就行,所以不能把会计凭证及时录入电脑,阻碍了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五)会计凭证取得及管理不规范

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很多商家为了逃税,存在着要不要发票商品价格不一样的现象。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购买商品时在需要开据原始凭证的地方没有开据原始凭证或不要凭证,使得企业财务核算没有合法的原始凭证,而原始凭证是企业用来确定其经济业务性质及会计分录的一种凭证,是财务人员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没有了原始记账凭证对财务人员的账本填制带来了很多问题,另外这样的操作方式也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原始凭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登记账簿及编制报表的准确性,也是衡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依据,如果取得及管理规范,财务部门就能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可靠准确的决策依据,也更能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顺利进行。反之,则阻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更不能真正发挥财务核算部门的真正能力。

(六)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会计人员没有真正发挥并实行会计监督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领导不能放权给会计,又总是干预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经常会碍于领导的面子不能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以上也提到,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是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当,财务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一人多岗,岗位不相容现象时有发生,会计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分析几乎没有。

(七)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不重视也不支持内审工作

由于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不重视也不支持内审工作,这也是体现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没有好的财务核算基础,也不能建立好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控制,导致企业不能规划出科学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方法及内部审计机构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性,自身的权利过于集中,常常干涉会计人员工作,不能将权力下放给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另外,企业领导自身能力有限,不懂经营管理理念,不重视人才引进,如很多企业领导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只考虑会计人员的忠诚度,不考虑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核算基础薄弱的原因。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电算化水平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已经加速了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因此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和国际接轨,会计电算化就是它和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也是公司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企业的会计手段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状态,参与企业竞争就不可想象。这就要求公司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现代化,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这需要公司领导首先必须自己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电算化的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电算化在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到在公司内部建立会计信息网络,使公司内部其他管理部门共享会计信息,充分地把会计信息应用到各职能部门,为公司服务。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实现基础财务信息化,对提高信息质量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为促进该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由于目前的会计工作已超出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范畴,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扩展到了会计的分析、管理、控制与创新上,新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复杂程度和会计风险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公司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上。因此,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财务会计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管理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局限于过去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计量,给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企业风险。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当然雇用优秀的会计人才是需要花费高成本的,企业可运用自己灵活易变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比如,利用奖金、诱人的职位和比较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来吸引、留住人才,多数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诱人的职位不失为一种很好保留优秀人才的措施。

(三)加强外部监督和规范化建设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健全账簿体系,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阎德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9年

[2]裘宗舜,韩洪灵.《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