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因素分析

财务因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因素分析

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会计因素; 财务案件; 诉讼

财务案件的诉讼会计支持存在着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论界近年来也开始进行探索和研究:Niamh Brennan,John Hennessy在其专著《法务会计》中也详细地分析了诉讼支持服务的领域并细化到每一章节,逐个章节对各个领域中诉讼支持业务进行了讨论;文山东(2004)就法务会计的现存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法务会计的社会地位问题、法务会计的法律体系问题、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问题和法务会计的人才供给问题;谭立(2005)和钱瑛深入研究了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黎仁华编写的《法务会计概论》是我国首本较为系统地介绍法务会计的专著,书中设有专门章节就法务会计的支持加以论述,并给予了制定法务会计诉讼支持规范的一些建议。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初步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简单提出了影响会计支持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对这些影响会计诉讼支持的因素进行足够的质证和分析,没有针对是否就这些因素、这些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影响诉讼支持的效果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文章在这种前提下,针对上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提出的会计支持在财务案件诉讼中运用问题成因进行质评,探究影响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的因素是否是问题成因中的因素,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怎样,影响效果如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这些因素的相关调查结果进行量化整理分析,希望通过得出的结论,对会计诉讼支持问题的改进有所帮助。

一、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分类

根据对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问题原因的分析,现将影响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的因素归纳如表1所示。

二、调查样本选择

由于我国目前真正专职的法务会计人员几乎没有,大多是从业经验丰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充当这一角色,而且也具有法务会计的一些实质特征,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对象是黑龙江省以及北京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问卷形式采取的是无记名形式,由纸质问卷及其网络传输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对问卷进行筛选后随机选取100份进行研究。

三、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调查和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调查两部分。

(一)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

财务案件的诉讼会计支持其实是一个比较难于量化的概念,会计支持程度的大小,根据实际进行过法务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经验判断是比较主要的,由于主观判断难于量化的问题,本次研究为了具有直观的量化结果,将问卷的选项重要程度进行五个等级的划分: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并且将这五个等级进行分值上的量化,分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此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值量化。

(二)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影响效果调查

对于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效果,同样是比较难于量化的概念,因此采取与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调查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查,将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五个等级划分:非常好、好、一般、不好和非常不好,并将这五个等级进行分值上的量化,分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此将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分值量化。

四、调查结果

论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及其数学软件Matlab的层次分析法两种方式对回收的问卷数据重要性及其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一)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

先对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重要性及其影响效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到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影响效果具体得分,也可以得出其重要程度的排序。

从表2可以看出,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准则规范实际操作基本程序和方法(4.1852)、标准撰写报告格式要求(4.0370)和准则规范法务会计诉讼支持能力(4.0370);法务会计理论体系(4.0300)、诉讼会计支持法律责任的明确(4.0000)、统一的法务会计机构(3.7037)、法务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3.5926)。

财务案件诉讼会计支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的排列分别是:准则规范实际操作基本程序和方法(4.1111)、法务会计理论体系(3.9259)、诉讼会计支持法律责任的明确(3.9250)、准则规范法务会计诉讼支持能力(3.9167);标准撰写报告格式要求(3.8148)、统一的法务会计机构(3.6667)、法务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3.5185)。

(二)调查结果层次分析

对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看出每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大小及其影响效果的好坏程度,了解其权重大小对于以后逐步有计划和重点地提升诉讼会计支持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建立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

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企业,在管理内容方面也在不断的增加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功能的完整体现,对此,本文将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以及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企业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 影响因素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个影响因素

(一)完善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标准,该标准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具体完善的内控制度,该制度所覆盖的范围越广,其内控效果则越好;针对某项业务的制度规定越详细,其内控效果越好。而这里所说的内控效果,是应当包括制度效果和实际效果在内的整体的内控效果,制度效果是理论层面上的内控效果,一般由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决定,实际效果则是指根据内控制度,所得到的内部控制的实际收效,由制度效果和实际效果共同组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影响着内控有效性的因素,一方面,就是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内控的有效性,两者是呈正比的关系,内控制度越完善,对经营范围规范的越广,越详细,内控有效性就越高;而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员工素质。

(二)员工素质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员工素质指的是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对本职工作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员工的价值取向,业务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员工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者和执行者,更是践行内控制度的监督者,因此,员工素质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最不稳定的一个影响因素,员工素质也是决定企业内控制度完善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人的控制,而实施控制的目的,也在于对人的控制,因此来说,员工素质的好坏,与企业内控有效性的关系也是成正比的增强趋势。由于企业中的人,是出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自然人,必然会存在各种利益,物质等方面的欲望,这将会使企业内控失去其有效性;而如果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在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对自身的要求较严格,则内部控制必然会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三)对资产的保护

在企业中,如果不能对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会导致资产的丢失,非法接触资产,是导致资产丢失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空白单据的疏忽管理则是造成对资产非法接触的最大的可能。因此,限制以及加强对非法接触资产的控制,是保护企业资产最为有效的办法。一般可以财务资产的权利证明,或者进行设定密码等方法进行限制。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对空白票据的有效控制,则可能通过盗用空白支票而导致支票的非法签发,实现有些不法之徒,不用接触现金也可以将现金取走的目的。可见,最资产的非法接触很容易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是直接破坏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资产的非法接触进行限制的方法很多,不仅仅需要对资产本身进行保护,还应当对资产的取得和运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票据做好连续编号,同时加强票据的管理工作。总的来说,保护资产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制对资产的接触。

(四)企业的治理结构

企业的治理结构,指的是在现代企业中的一种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便各方面的利益利害关系人能够在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约,以实现企业在效益分配上的公平和统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应当是以董事会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和管理作为对象,所建立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这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重要。企业如果具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其管理层必然有足够的动力去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来协调员工素质与内控制度的关系,以此来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同时,健全的治理结构,也是使企业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关键,是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

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协调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企业经营的业务,人员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协调,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因此,首先在外部环境建设中,应当加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银行,证监会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另外,在企业内部建设中,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内控制度建立的基础。一方面,是对人力资源系统以及物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对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分散,以避免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使内部控制失去其公正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企业各种管理体制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趋于完善。

(二)加强员工素质建设

员工素质首先体现在其职业道德上,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是加强员工素质的基础,只有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企业的管理层首先就要重视起内部控制的建设,才能引导其他员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如果从理论上来讲,内部控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员工素质管理的关键所在,有些管理者无视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随意的,认为的控制,导致企业内控失去其应用的效力。因此,在进行员工素质建设时,应当首先加强领导对内控制度的自觉执行意识,我国很多企业往往由于领导者不能自觉执行内部控制,而导致内控的失效,导致内控形容虚设,毫无意义。

(三)加强对资产的保护

企业资产主要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通常容易被非法接触的资产,则是流动资产,也就是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存款在内的货币资金的总称,而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提高货币资金利用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保护,第一,应当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实行岗位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由不同的人员负责,需要注意的是出纳人员不能见人稽核会计;第二,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和清查,这种突击式的检查,能够给财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和公正的对待本职工作,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如今,企业的治理结构域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相互适应的,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个基础,越是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的一个保障。通过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且为该目标的实现,选择最优的运营手段。如果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通过完善的治理结构,保证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顺利运行,通过财务控制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决策的依据,才能充分发挥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企业的治理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完善的治理结构下所进行的内部控制工作,必然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才能保证财务控制的顺利实施。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逐步确立,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国庚.对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的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7).

[2]刘杰,傅奇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06).

[3]林斌,李万福,王林坚,舒伟.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国外内部控制实证文献评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庄树贞.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多层次核算企业的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4).

[5]刘新.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浅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6]赵冬梅.财务风险控制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02).

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第3篇

摘 要:企业的财务透明化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投资者对投资项目作出决断的最重要依据,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进行交流碰撞,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实现。然而,在中国财务透明化管理依然面临比较多的不利因素,本文就将全面介绍制约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财务透明化 监督 制约因素

财务透明化的含义是:有关企业的财务信息和所有能够造成财务变动的所有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投资者。同时这种传达并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而是能够让投资的决策者,通过企业财务的表面信息,触及企业财务的本质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财务透明度是反应市场决策者获得企业财务信息程度的评判标准。市场上企业财务透明度高时,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决策者作出最正确的决策[1]。

财务透明度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就是指:财务信息被及时披露、财务工作本身的透明程度和财务信息实现透明化的过程。在满足决策的有用性前提下,财务信息还要有公平、完整、可比性,能够及时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满足这些条件的财务报告,就能够实现很高的财务透明度。但是财务透明度的实现过程中,也有很多制约因素。

1、制约因素

1.1 岗位设置和指责的分工不细化

在进行财务透明化工作的过程中,财务部门的针对性岗位往往只有一个,因而流于表面难以起到实际作用,导致财务透明化的工作岗位很容易与其他岗位混淆,这种现状在目前的企业中很普遍。同时,对于每一个岗位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建立清晰具体的财务工作范围,很多岗位之间的分工充满重叠而不明确,甚至在权力上也有交叉的问题。又由于企业对财务透明化工作很不重视,从而极易导致信息的透明度出现较差现象,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也将变得十分混乱。另外,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分工也不明确,这也给财务信息实现透明化造成很大隐患。

1.2 执行刚性不足

很多企业在实施财务透明化工作管理的进程中,财务部门并没有按照确定的指标开展各类的工作,甚至随意性很高随意添加删除财务条款的现象也非常明显,这样就使的财务进行透明化管理的权威受到比较大的挑战。同时财务信息透明化的工作普遍缺少相应的管理条例,财务的管理随意性大,因此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透明化工作时,往往会减少企业自身的信息披露,甚至于大量企业的领导阶层对于透明化的重要性理解存在缺失,造成财务透明化工作没有严格的规定,进而导致财务透明化无法实现。

1.3 监督力度低

很多的企业的观念里,财务透明化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各个部门甚至审计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参与度都比较低,即使是参与进去也是以被动参与为主。至于能否真正实现财务的透明化,大家的关注力度普遍比较低,没有建立针对财务透明化的审计部门,导致财务随意调整的现象没有预警,更没有控制,这就导致财务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此外部分企业虽然有针对财务透明化的审计部门,但却没有完善的审计制度,各个部门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方向,就算审计部门发现了财务透明化过程中的问题,也往往不会进行特殊的处理,自然很难建立完善的财务透明化管理体系。

1.4 透明化管理考核制度流于表面

财务透明化的考核机制可以衡量经费的使用效益,但企业通常情况下并不特别重视,而是对预算的收支情有独钟,从而导致财务透明化管理的完整考核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迟迟不能形成。甚至连明确可实施的赏罚机制都不能设立,投机取巧、破坏规定和工作效率低下的财务工作负责人缺乏绩效的问责机制,使得赏罚机制的指导作用无从发挥。本质上没有监督的财务透明化工作,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透明化过程,因此企业资金的效益大大降低[1]。

2、财务透明度实现的总体目标

2.1 保护投资者

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低,容易引起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始终因信息不全处于投资的劣势。财务透明的重要目标就是尽可能消除投资者的信息劣势。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具备高透明度的财务信息,才能让投资者的决策正确有效。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工作透明化的进程,是为了提升投资者信心。透明度高的财务信息可以让市场的投资者更加平等的获得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2 提高市场效率

通常,市场效率对利益信息能够普遍接触的程度。具体来看,只有投资产品的价格能够根据每个投资者所获得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应,才能被称作是有效的。财务透明化对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有着非常基础性的保障,因此,提升财务的透明程度能够大幅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而对市场效率的提高,对资本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也成为了财务工作的目标之一。财务透明度的提升也意味着信息获得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可以获得更多低成本的金融资源。这几年,很多学者开始对财务透明度为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很多学者越来越发现,低财务透明度很难吸引国际资本,因此提升财务透明度势在必行。

2.3 企业管理结构的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完善,是财务透明化管理实现的重要保障。所以,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的管理结构十分必要。企业每年要向投资者融资,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极低。企业获得的利润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资本,而无法做到市场独立。这就导致很多财务人员为股东所操控,不能提供准确信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股东进行违规操作的成本。这种方法已经在西方国际普遍采用并证明是可靠的[3]。

3、结束语

实施财务透明化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财务透明化工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破除财务透明化的种种障碍,把财务透明化同企业的综合效益融合起来,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兵.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及其实现途径[J].财会通讯,2009,26:52.

[2]杨燕华.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制约因素与应对思路[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25.

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型;分权型

组建企业集团的目的之一是取得财务协同效应,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提高集团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选择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保证集团整体优势的发挥,其次还要考虑企业集团的内外在环境,以及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财务的财务控制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集团是由各个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财务目标,具有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集团又是依靠产权关系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财务目标。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的时候,既要本着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又要兼顾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目标。因此,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事实上是如何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

企业集团控制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在产权关系基础上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反映到财务上,即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和投决策权的限制和控制。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就是由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统一行使集团所有企业的财务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所有重大财务事项,如重大融资和重大投资,拥有直接决策权。为了保证母公司财务决策权的行使,母公司还拥有对子公司财务机构的设置权,以及财务经理任免权,通常要向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经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实现集团统一的财务目标;充分展示集团内部一体化的管理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统一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财务风险等。但是,在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可能会存在信息获取不充分,而导致母公司决策低效甚至失误,同时也抑制了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下,集团决策层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财务素质和能力,并且要有及时和充分地获取子公司财务信息的条件和手段。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与集权型财务模式对应的,是基于分权思想产生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经营和财务活动,而且子公对重大的财务事项拥有充分的决策权。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策快捷,易于捕捉商业机会,增加创利;可以避免母公司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

但是,分权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企业财务目标不协调的致命缺陷,成员单位为了追求各自的财务目标从而偏离集团整体财务目标。而且由于各成员单位有较大的财务决策权,不利于母公司对集团资源的统一调配,无法取得集团财务协同效应。资源分散,资金成本高,而且难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子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只适合于在企业集团某一发展阶段采用。

三、制约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因素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企业集团究竟应采用哪种财务控制模式, 主要取决于企业集团所处的发展阶段、集团的财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内部环境,同时还受企业集团所在国的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制约。

(一)企业集团外部约束因素

1.政治和法制因素

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首先受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制约。例如,《公司法》和税法强调企业的边界要清晰,前者强调法人法人财产权,后者强调法人所得税;我国金融法规也强调企业之间的边界要清晰,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开展融资活动。但是,证券监管法规强调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财务的一体化,要求集团财务报表进行合并;政府主张企业通过并购,节约交易成本,发挥财务协同效应。

2.文化因素

一国的文化环境也会对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受本国文化特征与价值观的影响,不同地域的集团公司往往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西方国家个人意识强烈,其集团公司常常采取分权型模式。从我国企业集团所处的文化环境看,比较适合于采用相对集权的财务控制模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表现在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上,就是成员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集团整体利益,反映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上,则是集中决策。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集团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具有更为浓深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文化上的优势。

3.信用因素

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水平也会约束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由于诚信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经济环境下,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集团公司会倾向于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反之,则会倾向于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4. 市场因素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集团的形成经过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前后花费了100多年的时间,是市场经济自然发育的结果。而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借助的是行政手段,是在行政干预下形成的。由于缺少了市场磨合和利益驱动,这样的企业集团必然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为此,企业集团对各个成员企业采取集权的财务管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我国的公司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并购只是近年来才有的事情,从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算起,也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因此,我国企业集团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集团规模还是财务管理能力,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集团公司制定的集团发展战略尚未得到集团成员企业的普遍认同,各成员企业在资源配置和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有必要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依靠强制性手段,快速实现企业集团财务整合。

(二)企业集团内部约束因素

1.产权因素

集团公司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可以划分为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三大类型,与此对应,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可以被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成员企业,母公司所实施的财务控制方法是不同的。母公司处于企业集团的核心,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中枢,是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者财务管理的决策者。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处于企业集团的紧密层,母公司可以利用产权关系对这些核心层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控制,包括委派财务经理,直接参与财务决策等。参股子公司处于企业集团的松散层,母公司无法对其实施直接的财务控制,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影响其财务决策,包括委派股权代表进入成员企业董事会或者监事会。

2.组织架构因素

目前,用事业部或职能管理单元替代子公司的企业集团越来越多,由于事业部或职能管理单元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只是企业集团内部的一个利润中心,即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但没有融资和投资决策权。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特点比较适合于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3.信息化因素

目前,随着管理型财务软件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绝大多数企业集团已经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财务管理,不少企业集团开通了局域网,开展了网上财务,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适时传输。信息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疑加快了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借助于互联网,集团公司的集权控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母公司可以快速、便捷并且低成本地收集子公司财务信息,及时与子公司进行沟通,有效地解决了集权型财务管理信息收集成本、信息迟滞等问题,提高了母公司财务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可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集团公司统一的核算制度、统一的报告制度和统一的管理制度提供了保证,为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结束语

不管是集权财务管理模式,还是分权财务管理模式,都有利也有弊,究竟选择哪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取决于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特征和组织架构、信息化水平等内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企业集团所在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信用水平和文化特征等外在因素。从总体上看,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所以说,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代表了未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财务因素分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选择合适企业发展的财务政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从企业财务政策概念及内涵出发,分析财务政策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 

1 企业财务政策概念及内涵 

财务政策一般指财务主体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企业理财目标的指针。 

就国家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国家以财务规则、制度等形式对企业财务方面所作的规范,它是一种强制执行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配合,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资本金的来源形式和管理的规定、现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利润及其分配政策的规定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是《企业财务规则》和各行业的财务制度。 

就企业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企业在国家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理财行动指南,它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政策,调整企业财务活动和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力求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支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灵活的内部财务制度。 

 

2 财务政策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 

(1)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公司被推向市场,不仅要自主经营,同时要承担盈亏责任。市场经济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她有着一定的周期性,即必然要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这四个阶段的循环。与此相对应,上市公司在不同阶段所选择的财务政策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繁荣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也成上升趋势,投资政策选择上应增加投资以扩大生产,同时要在短期内筹集资金来满足投资需要;在萧条期,由于整个宏观环境不景气,市场需求减少,可能给上市公司造成大量产品库存,企业现金流不畅,并且难以找到新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促使企业采取紧缩的财务政策。 

(2)产业政策因素的影响。 

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方针和策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上市公司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一些受政府保护的传统产业受到冲击,而依靠新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高新企业日益壮大,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转移,毫无疑问,不同的上市公司面对这些政策性导向,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财务政策。一般来说,对于受政府保护的传统行业,它们积聚了大量国有资本,在政府逐步放开管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融资、投资、资金营运都应采取较为谨慎的财务政策,以便成功适应转轨时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经营风险;而对于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应顺应国际形势,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寻找最佳突破点,合理选择各项财务政策。

(3)金融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政府行为的减少,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的逐步开放,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方式呈现多样化,金融市场,金融货币政策、金融体制等金融环境的变化,制约着企业投融资政策的选择。如作为企业投融资场所的金融市场,其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逐步完善,为企业投融资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融资,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融资,融资工具的日益丰富,既可以单独选择股权融资或负债融资,也可两种融资方式并用。相应的,这就加大了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所产生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选择资金成本较低的渠道来融资。当然。除了资金成本外,还应考虑融资渠道的资金潜力、约束条件、风险率的大小以及公司本身的资金结构、投资方向,不要从事高风险的投融资事宜,以免公司资不低债,甚至破产。 

(4)财税政策的影响。 

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政策,对上市公司资金供应和税收负担以及生产经营和财务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若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税赋增加,其利润必然减少,因此财务政策的选择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国家紧张时,有可能会增加税收,公司就应当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和规模,由于无论投资什么形式的公司或是何种项目及业务,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不同的税收政策,这时上市公司可以选择投资国债,因为购买国债的利息可以免税,在融资政策上,可以采取负债融资,因为负债融资的利息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应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既要满足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保障股东的基本利益;而当国家财政宽松时,税收的减少使公司财务政策选择更为灵活。此外,应根据国家财税作好纳税筹划,这有利于选择出最佳的融资方案、投资方案、资金营运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5)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理财的各种法律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的思想逐步形成,国家对企业的干预由原来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法律手段,特别是法律手段正不断增强。如今,我国已制定了很多经济法规,从各个方面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也为企业正常的理财活动提供保证。因此,在这样一个法制环境中生存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政策的选择必然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充分认识法律环境,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从事理财活动,避免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才能使上市公司持续发展。比如税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公司地处不同的地区,经营不同的产品,属于不同行业,其承担税赋各不相同,如何通过各项融资、投资、利润分配组合以达到企业税赋最轻,是进行财务政策选择时需要研究的。此外,还应不断增强财务政策选择过程中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其利益。 

(6)外部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影响。 

①政府。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公共规划、提供优化信息指导、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公共设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这就要从企业的剩余中获得税收。不可否认,政府是影响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财务政策时,除了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还应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