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第1篇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高专为推动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增开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近两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高专 创新创业课程 构建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即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1]。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学分规定。但是由于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重构。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

(一)课程体系欠科学。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国家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体系欠完善,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开设,部分学校规定了创新创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但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而设。课程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统一、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真正纳入学分制管理。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应用性强,专业要求高,社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学生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位置。但医学类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的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课程内容与实践融合不够。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理论多于实践,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缺乏实践环节,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还有的学校开设幕课、SPOC等,辅以SYB创业培训。教学模式较单一,局限于书本上现有的创业知识,欠缺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创业团队互动等实战环节。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致使对学生创业团队的辅导力不从心。在实践活动方面,大多是参与或者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观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场所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不能满足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3]。

(四)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强。创新创业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实践经历及授课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校内兼课教师,专任教师很少,名师更是匮乏。某些教师缺乏创业实践与经历,偏重理论教学,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课程地位较低,课程开出率及质量不高。加之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视,教师指导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对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大多认为作为医学生,毕业时马上创业是不现实的。因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为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不能有失败。医学生在校实践经验不足,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炼才能有创业条件。因此,对医学生而言,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设一两门选修课,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或者讲解几个创业案例,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学制短,课程任务重。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专业性强,课程门类繁多。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除完成正常的课堂学习活动外,还有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医学专科教育三年的学制较短,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的课程学习外,没有更多的富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即使迫于修业需要,选修一两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是走走过场,混个学分。

(三)就业形势良好,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小。在就业形势较乐观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量不足,质量不高,某些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选修课,将其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课时量少。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兴趣和意识,更多的学生满足于毕业时及时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识教育模块。此模块课程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医学生应具有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风险、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通识性课程,学分设定一两学分,可以幕课、SPOC等在线课程的形式开展,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激发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双创”优惠政策,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学校、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力[4]。

(二)专业教育模块。医学类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专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专业及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开设《医疗企业创办基础知识》、《中医馆的开设》、《乡镇诊所之路》等,此类课程可邀请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大师、技师等来主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开展,如育婴师、中药调剂师、保健按摩师等,获取一个证书给予一定的修业学分。另外,如果学生课程任务重,就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

(三)实践教育模块。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可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或者提高实践活动所占学分,完善学分体系,结合课程体系丰富学分制度,将学分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学分和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成果、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开放实验成果、社团成果、创业成果等纳入学分管理。通过这种学分制度既能鼓励广大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转向创新创业实践,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广阔空间。学生在获取创新创业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5]。

(四)创业孵化模块。针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允许他们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创业孵化课程的开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创办企业可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常见问题,如企业组织建设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形象设计、法律风险防范等,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二或大三的W生,属于精英教育模块,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创业积累[4]。

总之,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教育为背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个性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36号,2015.

[2]付恩砚,陈飞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J].亚太教育,2016,8(15).

[3]马永斌,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8-140.

[4]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2):67-68.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第2篇

1.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与科研创新的关系

1.1科技查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科技查新是一项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于一体的信息咨询工作,是运用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等手段,对某一领域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对比分析,对待查的科研立项或科研成果或专题、专利发明的新颖性做出基于文献对比性结论的过程。目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因此,在科研课题申报中,即便是某一领域专家学者也不一定对所有科研信息做到全面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特殊领域中的某些特殊课题的现状把握不够而做出主观性的判断。科技查新是科研创新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一份高质量的查新报告可以提供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未研究的空白点。科技查新既可以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又可以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等提供科学参考。同时,科技查新还可为科技人员进行科研创新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使科研人员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如设立在河南中医学院的河南省科技查新站拥有如SCI、Pubmed、Spring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综合及医学数据库上百种,通过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已经为学校乃至省内的中医药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科技查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取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查新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前提,在科研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2 科研创新对科技查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科研创新更是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查新在科研创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在大数据、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的分类呈现精细化发展,数据存储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从而导致信息资源的获取难度明显加大。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进行知识积累,并从中寻找空白点和创新点进行科研创新,是摆在科技查新人员面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与此同时,科技查新工作也暴露出的问题诸如服务服务意思和理念不强,缺乏竞争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查新数据资源不足、信息分析能力不高,服务内容分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的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科研创新对科技查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科技查新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提高科技査新质量。

2.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推动科研创新的对策

2.1 推动查新机构资源整合,建立科研大数据

2.1.1 成立权威管理机构,推进数据库资源共享

虽然近30年来,我国的科技查新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这些查新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也导致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特别是国家取消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行政审批之后,科技查新行业实际上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科技查新行业管理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动态评估,拟定行业发展规划,积极统筹整合各查新机构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大力推进查新数据库的统一采购或者联合采购。实现数据库源资的共享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购买经费,而且也能丰富各查新机构的数据资源,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科技查新成果数据库,各个查新机构负责录人本单位的查新成果,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科研课题的快速,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2.1.2 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科研大数据

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数据战略性,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国也与2015年8月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科研创新领域而言,国家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抓紧时间落实纲要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统筹规划科研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科研数据资源和设施平台、整合分散的数据中心资源,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立国家科研大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和挖掘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和长期保存工作,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构建互联网信息保存和信息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查新大数据,为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 加强科技查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2.2.1 查新机构要提升服务质量,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查新机构要合理配置查新人员结构,除了引进高层次的图书情报人员之外,还要根据服务学科的不同,引进相应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服务人才。毕竟术业有专攻,专业技术人员会更熟悉国内外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在科研查新过程中能更好地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

2.2.2  开展专业素养+信息分析技能的培训,提升查新人员素养

科研查新人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知识、数据库知识、信息检索技能和必要的外语能力,还包括掌握必要专业领域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目前,国内查新员的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检索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科技查新机构应该根据科技查新人员的知识结构,采取开展专业素养+信息分析技能的培养方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3  推行按专业分工的查新工作模式

目前科研领域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查新机构要逐步建立按专业分工的查新模式,即在查新任务的分配上,尽量做到将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题分配给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查新人员完成。具备专业知识的查新人员熟悉本领域的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准确捕捉与把握课题创新点,也能更好地和委托人进行沟通联系,制定出科学的检索策略,工作起来也会游刃有余。与此同时,通过长期接触某一专业的查新项目,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查新人员专业知识的增长,提高查新工作的效率和查新报告的质量。

2.2.4  注重科技查新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查新人员和业务素养和工作态度也是决定科技查新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科技查新机构要加强对科技查新人员考核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本着公平公正、适时适度的原则,建立精神嘉奖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制度。从而激发科技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避免职业倦怠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科技查新质量。

2.3 规范科技查新管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2.3.1 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查新机构应当根据查新专业的不同建立学科专家库,聘请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到查新机构作咨询指导和查新监督。学科专家专业性强,对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将科技查新中遇到的专业上的疑难问题及时向各学科的专家请教,弄清、弄懂课题性质,少走弯路,防止检索出现偏差。因此,建立完善的专家咨询制度也是提高科技查新质量的一个必要措施。

2.3.2  建立定期抽检制度

科技查新的整个工作流程都依赖于查新人员的智力劳动。虽然国内查新报告实行的是审核员签字的审核机制,但由于审核员不参与查新过程,并且也不可能对每个科研领域都很熟悉,缺乏对查新内容的实质性的监督审核。因此,查新机构要定期对查新报告进行抽检,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抽检到的查新报告进行监督检查,从而促使查新人员树立职业责任感,认真做查新,细心写报告,杜绝失职和不负责任行为。

2.3.3 加强科技查新的过程控制

我们知道,在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事前的产品质量控制阶段,事中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事后的质量把关与处理阶段。而对于科技査新也按照质量控制三阶段理论进行管理,首先是加强事前控制——与科研人员的建立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有助于科技查新人员能迅速且了解课题内容,把握科研课题的查新点和创新点,确定检索策略和检索范围,为査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加强事中控制——查新报告撰写工作。严格按照科技查新的步骤和顺序开展工作,并对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科学、认真撰写査新报告书。最后是加强事后控制一一査新结果的监督与反馈。定期对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建立査新用户的反馈机制,对查新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査找原因并加以改进,从而帮助查新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科技查新质量。将查新工作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不断寻求创新服务模式科技査新机构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科技查新的服务模式,变被动的检索査新服务为主动的信息服务。查新人员要多与委托人的沟通交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检索技能,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前期调研、开题立项、成果验收、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全过程。通过科技査新把诸多分散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归纳、整理,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帮助科研工作者科学立项。针对特定的用户开展定题服务,定期主动推送与科研项目研究有关的最新信息、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可使后续科研过程保持科学高效,也为科技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鉴定等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3.结束语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64-02

一、“项目”系统分类

目前,从学科大类上讲: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根据科研课题的来源一般分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两大类。纵向课题是指:从国家、部委和省市纳入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中直接获得经费的“项目”,熟知有973 863、自然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军口“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各部委的“项目”等。横向课题就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的课题。横向课题一般都是具体部门、具体企业为了解决工作中难题和技术难关,而制定的项目,通过提供项目经费与研发酬劳而实现的项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直接合作。横向课题多是由地方政府委托一些机构,企业委托专门机构或研发单位进行科技难题攻关或者针对某一方面工作作为项目委托实施。国家级课题: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国家处于发展战略考虑而设定的重大“项目”与攻关课题。这类课题属于非常规课题。国家根据需要采取委托或者招标的方式进行;一类是常规课题,有国家指定具体负责部门进行一年一度的招标课题。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常规“项目”、“青年”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常规“项目”、青年“项目”)等;部委“项目”:就是国家各部委根据本部门的情况,根据需要拟定招标的课题。

省级课题包括:省政府指定的负责部门进行招标的课题,包括社科基金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省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需要的招标课题。

市级课题:一般是市政府或者委托相关部分的招标课题:一般是社科联、科技局的招标课题。

横向课题没有明确的级别划分一般以课题金额来划分,执行的标准不一。一般为重大课题、一般性攻关课题等。它们的共性就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经费来源,或者经过委托,提供咨询服务获得资金来源。一般是为具体委托方直接获得科研经费的,而不是各级财政拨款。它的系统性不强,往往课题也没有明确的级别划分。横向课题应该分科技类、社科类,由于科技类横向课题往往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一般验收检验都比较容易,因而问题也比较少。社科类横向课题存在的问题较多。由于经济社会科学问题研究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衡量,因而它的评价体系很难建立和把握,由于横向课题缺少中间环节,而且发标方与验收方又合二为一,因此课题的公正性以及有效性很难把握,因此,社会科学的横向课题,应该做到两个避免:避免走形式,避免有名无实。采用问责制等。目前很多地区都请一些权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做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发现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雷同,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横向课题存在的弊端。

二、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特征研究

(一)纵向课题特征:层次性、正规性、权威性、基础性、全面性

纵向课题由于经费来源以及招标范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国家级课题有国家财政拨款,一般招标范围面向全国,成果评定也通过全国的专家进行。省级课题一般由省财政拨款,招标范围一般也在省内,一般也有省内专家评定,个别省份也有请省外专家的,但专家库往往不似国家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市级课题也是如此。由此可见,纵向课题可以很容易地划分出层次,因而具有层次鲜明的特点。第二,纵向课题具有正规性。由于纵向课题获得的路径比较规范,评审也比较公正,结题要求比较严格等,一般认为,纵向课题经过层层审查把关,特别是采用专家库进行盲审、函评等方式,纵向课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三,纵向课题的不同层次课题,选题都涵盖本层次范围内科技、经济、社会的关键性的问题,因而课题“项目”一般具有基础性和覆盖面宽的特点。在这一点上,社科类课题与自然科学类课题有所不同,社会科学类课题往往比较宏观,自然科学类课题一般比较具体,但基础性特点,确是二者共同的特点。

(二)横向课题的特征:横向性、应用性、时效性 、专业性、间断性

横向课题的横向性是指研究人员直接与委托单位和部门签订立项合同,由委托方直接支付课题经费,被委托方直接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方式。因为横向课题不经过中间组织环节,因而具有横向性。第二,一般横向课题都是委托方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急需解决,自己又无法完成的课题,因此往往横向课题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一般课题的成果可以直接解决委托方遇到的问题。第三,因为横向课题是因为委托方遇到问题或者需要而设立,这就意味着横向课题一般时间要求比较强,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研究成果出来可能也时过境迁,没有应用价值了。第四,横向课题由于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因而往往课题专业性比较强;第五,横向课题的不确定性。由于没有组织者专门从事组织工作,而是委托方遇到问题。遇到需要时与受托方签订“项目”合同的一种方法,因而,它不具备规律性,因而签订时间和次数不确定。

三、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评价

正是由于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的特征,对于二者的评价与重视程度存在着差异。一般科研部门,特别是高校,把科研工作的中心放在纵向课题上,纵向课题的数量与层次是表征一所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纵向课题的管理是科研处的重要工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就成了各个科研单位与高校科研管理核心工作。尤其是社会科学基金,尽管经费有限,但各单位还是对此趋之若鹜,把纵向课题层次和数量看作是一个单位一个学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尺度和标准,自然也是衡量一个人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标准。横向课题往往被看作是科研人员获得资金的主要路径。看重纵向课题,从一个方面说明,纵向课题获得的路径比较规范,评审比较严格公正,结果要求比较公正有关。一般认为,纵向课题经过层层审查把关,特别是采用专家库进行盲审、函评等方式的采用,纵向课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横向课题由于来源的局限性,评审过程很难实现纵向课题那样系统规范的评审,往往是双方互相信任的结果。因此,横向课题在评价方面的分量轻于纵向课题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横向课题的特点,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忽略横向课题的作用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很不利的。毋庸置疑,横向课题业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如何评价和促进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发展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横向课题比纵向课题更能够体现产学研的结合;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更能有的放矢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合理的评价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完善纵向课题的题库建设。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因此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没有把建设的目标放在生产和国防领域,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国工业体系的构建。目前由于一年一度的纵向课题招标,也许是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大的缘故,也许是考虑学科之间的平衡等等因素,选题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以某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项目学科分类由于太过细致,因此很多课题划分很成问题,哲学里面的问题实际属于经济学科,理论经济学的项目很多都属于应用经济学,而且项目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均无从体现,特别是这些项目结题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应用的途径,所以这样的项目从设立到结题应该说就是为立项而立项,为结题而结题,这些项目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样的投入应该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我们国家每年投入的纵向科研经费几乎占到了R&D投入的80%。因此从项目的设立、到招标到结题以至于结题后研究成果的去向(也就是应用)应该形成一个系统。为了确保项目选择的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从严格命题开始,应该组成命题征集组、命题评议专家组,建立动态项目库,对选中的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项目征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范文第5篇

一、服务新课程教学:开发图书馆资源的出发点

1.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有些师生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德育工作的图书,总是望书兴叹,惆怅而返。根本原因是图书馆没有开发并建立德育课程资源。图书馆不乏德育理论方面的图书,在不被师生注目的故事类图书中,也有许多以弘扬主流思想为主旋律的图书,这些读物以故事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读者。由于没有开发德育方面的专题文献,查找与检索都非常困难,造成师生不了解阅读哪种书能够提高学生哪方面思想觉悟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加强阅读引导和推荐,下苦功夫深入研读每种图书,建立完整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辑书目和相应的内容简介、思想精髓分析等德育课程资源体系。为此,我们把以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民主法制教育等方面为主旋律的图书,通过分类编目、内容简介、读书心得、思想分析等多种形式,突出每种图书的思想价值。分析研究每种图书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读者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我校图书馆积极利用这些开发出来的德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更加深刻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其他类专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该参照以上的方法进行,以便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为新课程教学提供广博而优质的课程资源。

2.寻找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课程资源的基本建设要以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宗旨,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以现代信息化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为目标,形成博大、深广、实用、高效、全面的图书馆课程资源。为极大地满足师生对课外资料的阅读需求,可以从以下四种途径开发各学科的课程资源。第一,利用好数字图书馆和课程资源库、期刊数据库、电子阅览室等拓展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对学校数字图书馆中贮备的资源尽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下载尚未贮备的信息资源,继续购买有针对性的优质数字图书,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第二,利用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网和互联网下载新课程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或利用校园网实现师生共享,积极向师生推荐网络课程资源。加强图书馆对学校所有教学光盘、音像资料等文献的管理,把教学光盘等文献按学科分类制成电子、音像课程资源目录。第三,“书目”实现数字化管理,包括分类书目、学科书目、专题书目、数字化文献目录等。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推荐课程资源,制作介绍和推荐图书的网页,对图书馆中的优秀图书和新书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采取专题图书推荐的方式,推广新课程教学、科普、法制、文学等师生喜闻乐见的专题图书,利用校园网实现馆藏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第四,课程资源的建构离不开校本课程和教研培训,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吸纳师生创造的优秀文化,收集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的培训资料,收集科研课题成果等,然后刻录成光盘。构建既包括校本教研成果、电子教案及课件、优质课实况等教学常规资源,又包括试题、参考文献、师生发表的著作,更包括在学校办学历程中积淀的先进文化、教学模式、管理经验等。这些资源对师生起着激励作用,为新课程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平台。

二、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

1.务实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图书馆老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发扬改革与创新精神。一方面深入新课程教学一线,钻研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团结协作,为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建言献策,提供优质服务和优秀图书资料。另一方面,要求图书馆老师深入钻研每种图书,领会每种书的精髓,写好读书心得和内容提要。另外,分析研究每种书适合哪些读者阅读,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能够给读者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深入挖掘图书利用的针对性、实效性等内在潜力。进而总结每种图书最有价值的阅读分析研究成果,即每种书的内容、思想、知识等方面的精髓,并分门别类作为二、三次文献妥善保管。使读者在提出弥补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等方面的需要时,能够快捷而有针对性地借阅图书资料,获取准确、可靠、科学、优质的课程资源。

2.建设信息服务便捷化的课程资源文献信息库

新课程所推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对信息的需求领域广博、精深,需要图书馆提供广泛、快捷、优质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对开发的课程资源文献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文献的系统性、学科的完整性、全面性、各科的综合性,使之有序化、浓缩化、精品化、多元化,形成题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进一步形成更为集约的综述、述评、课题研究、情报分析报告等三次文献。建设成新课程教学能够长期依托的图书馆课程资源文献信息库,保障文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先进性、广泛性,实现文献信息服务的开放性、时效性、人文性、教育性。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探索便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追求服务形式的科学化

在新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课程资源的采集加工、网络信息和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快速、准确、完整、便捷的优质服务。具体包括信息咨询、网络信息服务、检索信息服务等,使师生及时、快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因此,中小学图书馆要以馆藏课程资源文献信息服务和网络课程资源服务为核心,健全文献信息检索、信息导航、查询服务,积极开展文献信息定题检索、专题文献参考咨询、电子文献复制、信息分析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工作,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其中,馆藏文献信息包括数字化图书馆文献信息和印刷型文献信息。馆藏文献的管理既依靠馆员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整理工作,也需要来自师生对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

4.启动网络课程资源服务

中小学图书馆要重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从硬件及软件上满足师生上网查资料的迫切需求,引导师生从网上获取研究性学习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传递服务工作,如网上电子公告BBS、电子邮件、博客、电子论坛等服务形式。做好信息导航服务和信息技术指导,向师生推荐优秀的课程资源网站,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等。向师生提供免费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服务,例如学校订购注册的维普中文期刊网等等。而且,给师生提供上网搜索信息、下载、刻录光盘、打印等零距离服务。

三、融入新课程教学,彰显图书馆课程资源的无穷魅力

1.把图情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

图书馆老师要积极与学科教师交流与探讨,推广学生阅读的经验与方法,与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情报信息教育活动。图书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读书竞赛”等课外阅读活动,以浓郁的人文情怀营造读书氛围,在读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阅读文化的熏陶,进而内化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发掘和培育学生崇尚课外阅读的人文精神。因此,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向任课教师推荐优秀课程资源,推荐学科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读物,推荐与新课程相关的所有读物。同时,任课教师在学科课程中往往希望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新课程教材也提供了一些相关书目供学生课外阅读,任课教师可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拟定研究型学习课题,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或书目,要求学生到图书馆中借阅图书,从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这样,图书馆课程资源通过图情信息教育形式融入学科教学,有力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2.有针对性地为师生提供专门培训

图书馆课程向学生讲解图书目录文献的检索方法、现代化数字图书馆与电子阅览室的使用常识等,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图书检索系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料中查找信息资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图书馆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图书检索的知识,网上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查找专题资料的方法等。通过搭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服务平台,创设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情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结合学生生活、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通过学生查阅有效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料撰写高质量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或相关论文等,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猜想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