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第1篇

到目前为止,资产的定义已逐步由未消逝成本关,经济资源观,过渡到未来经济利益观。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含着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是看它是否蕴含着未来经济利益。“因为,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他持有资产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ISAC在1989年7月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由于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给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利益观已得到国际会计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未来经济利益观赋予了资产以新的内涵,高度概括了资产的基本特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是可以根据资产的定义确定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列报范围和资源项目。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技术的进步,证券市场的变化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增加市场风险的情况下,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有可能与账面价值不符。当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该部分差额(不良资产)就不符合资产的本质特征,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逻辑的。

2.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有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这里所指的是一般目标,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会计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界作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头羊,摒弃了以会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传统研究体系,倡导会计目标起点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目前学术界比较盛行的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

“决策有用观”是在金融市场日益扩大和逐步规范的背景下发展形成的,“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强调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强调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在计量上,“决策有用观”要求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既然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从计量的角度来看,由于资产要以价值作为计量的基础,当企业资产的账面成本高于其预期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时,需要将差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使资产的价值体现其实际的未来盈利能力。这些信息关系到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服务,而不再是向所有者报告受托责任。

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目标》课题组在对会计目标和相关影响因素一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会计目标的总体应该定位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经管责任会计信息,通过三个层次表述:

(1)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

(2) 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3)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还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此看来,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决策有用观”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目标中的具体目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规定了八项会计信息质量原则,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来看,关系最大的首先就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他们共同服务于“决策有用性”这一会计目标^有用的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早已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共识。

3.1相关性

相关性的表述是“相关性是指能帮助客户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果,或者去证实或纠正以往的预期情况,从而影响其决策”。会计信息要具备相关性,必须符合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这三个要求。

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增强决策者的预测能力。财务报告的目的不仅反映过去的经营状况,而且要能够预测未来。资产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就是预测价值的一个体现。

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帮助信息使用者证实或者变更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预测价值与反馈价值是相互联系的,有了预测才能反馈,而反馈则是为了更好地预测。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使用的是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它所表示的资产价值具有动态性,对市场信息敏感,能够较好地反馈价值,有利于决策。每次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就是对上一次资产账面价值的反馈和更正。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在使用者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就予以提供。即使是真实有用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没有任何意义。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提供的是现实的信息,必须及时地将信息加工处理,就能提高相关性和有用性。

3.2可靠性

可靠性,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作的解释,是指“为保证用户信息合理地、不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东西的质量”。这一概念包含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如实反映事物的现象或状况。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事项发生时点的计量是真实可靠的,但随着经济事项的后续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当资产的价值下跌时,仍用以前的账面价值就不再真实可靠了^因此,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便应运而生了。

可核性是指“独立的计量人员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其关键是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通常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能使可核性得到保证的,但是资产减值会计核算要求的是采用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由于会计人员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和价值的预测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这都加大了可核性的难度。因此,在可核性的要求下,会计人员选择的计量属性和得到的计量结果尽量能够客观被其他会计人员所证实。

中立性要求会计人员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地选择会计方法。信息使用者依据中立性对资产减值情况做出的判断更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

3.3谨慎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反映了会计信息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由于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使资产的市场价值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我国,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的现象,这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资产减值会计要求把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资产泡沫”部分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作为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费用化。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所以,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时,就形成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资产减憧准备就是谨慎性原则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资产计价的具体运用。

4.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是对资产初始价值的再确认。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它的立足点不再局限于过去,而更多地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目前,会计界对资产减值准备确认有以下三种标准:

(1) 永久性标准,是指资产只有永久性发生减值损失时才予以确认。支持该标准的人认为永久性标准可以避免确认暂时性减值损失,反对者认为要分清暂时性减值和永久性减值是困难的,采用这种标准,可能促使管理当局故意递延减值损失的确认。而且,对资产价值的估计很大程度上依靠人为的主观判断,市场环境又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要剔除不确定性或确认永久性是不大可能的。

(2)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减值(如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由于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一致,易于理解和操作,体现了稳徤性原则的要求,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因此,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都广泛运用了这一标准。

(3) 可能性标准,即要求对可能的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其特点在于,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同,确认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存在着被管理者滥用的可能性,最终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我国2006年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与国际惯例保持了一致。即“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除美国和日本在一些资产项目上采用可能性标准以外,其他国家或地E基本上采用了经济性标准,这反映出经济性标准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5.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第2篇

一、再造人才体系流程,为打造人才高地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1.建立健全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体系

一是对企业内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制定岗位规范。二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岗位评价体系。

2.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

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年度工作总体思路、主要经济指标及年度主要工作,通过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全年工作任务,与所属各公司签订《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公司根据集团的部署和《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本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并逐级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目标层级体系。二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以目标责任制为重点,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建立了所属公司、主管部门、集团三级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评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对各公司经营班子实施过程和阶段性考核、任期综合考评及年度考核。制定《员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以岗位职责和员工《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依据,对员工实行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以及晋升考核。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员工奖惩制度》,将员工奖惩与企业经济效益、员工个人绩效挂钩,对于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公司及员工,按照既定数额兑现年度效益奖金;对于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或违反集团各项规章制度、给集团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司及员工,按照集团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切实做到了奖罚分明,促使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明显加强,确保集团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建立了体现岗位职责和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体系

一是按照“公平性、竞争性、公开性”原则,制定了《集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以岗定薪、以能定资、以绩定奖、岗变薪变、动态调整”,推进集团范围内薪酬体系的规范与改革,调整优化企业内部分配机构,逐步做到各类人才薪酬水平向市场价位靠拢,形成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关系和谐、内外部环境公平的新格局。二是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坚持员工工资增长幅度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并向各类一线员工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员工倾斜的原则,参考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物价水平,制定工资增调方案,对员工工资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薪酬分配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内部分配关系。

二、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为打造人才高地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1.创新应用职业生涯多重通道管理

一是根据员工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以及职业愿景,帮助员工立足现岗、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生涯,建立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建立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设计了管理和技术两通道发展模式,引导员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员工通过管理和技术两条路径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并允许两条路径之间互相转换,解决了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不同类型岗位人员的晋升需求。

2.构筑事业平台,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构筑事业平台,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机会。面向内部甄选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在实干中锻炼、考察、选拔人才,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实施项目团队的科学配置和标准化管理,引导广大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扎根基层、顽强拼搏、奋发有为,帮助青年人才实现快速成长。

3.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开发体系

以人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取归口管理、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员工绩效考评结果为基础,查找能力“短板”,摸清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训计划。

三、实施人才建设工程,为打造人才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

1.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房地产、资本运作、招商引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法律等方面的实践锻炼与教育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培养精干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重大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技术改造,强化专业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培养精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2.优化人才结构布局。要根据集团对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的要求,统筹安排现有人员参加学历(位)教育及国(境)外培训以及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工作,使集团各类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有较大幅度提高;要根据集团升级企业开发资质的目标要求,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集团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要根据集团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在控制人员总量基础上,使集团的高级管理人才、经营销售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科技开发人才、酒店服务人才等各类型人才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妃子笑荔枝;栽培;技术

妃子笑果大、焦核率高、早熟、丰产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据专家保守的测算,如果一户农民种植30亩妃子笑,6年进入达产期后,每年可获纯收入10万元以上。目前妃子笑已成为效益较好的荔枝品种之一。现将妃子笑丰产栽培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合理密植

妃子笑植株矮化,生长势较弱,可适当密植,以达到早结丰产的目的。目前,生产种植常采用的株行距为4米×4米或4.5米×4.5米,即每亩种植40株或45株。

2 加强肥水管理

妃子嫁接亲和性较好,可采用嫁接苗,也可采用牵枝苗,但管理粗放,常引起树体早衰,无法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方能达到丰产目的。

一般未结果的幼树要勤施、薄施有机腐熟水肥,每次放梢施2-3次,确保每次梢抽发整齐、粗壮。结果树除了在秋梢抽发期、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适量施花生饼、复合肥和化肥外,在采果后和谢花前都要重施一次腐熟农家肥,一般6年生树株施20-30公斤,以增强树势。非控梢促花时期,若叶片暗淡无光,应酌情进行叶面追肥。常用叶面肥及其浓度为: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另外还有氨基酸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等。在水分管理方面,重点加强新梢抽发期、花蕾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水分管理,旱时及时灌水,涝时及时排水。而在冬季控梢促花期要适当制水,以利于花芽分化。

3 合理修剪

由于妃子笑生长势较强,因此要进行重剪。一般的做法是:未挂果的幼树剪去徒长枝、分布方位不合理枝条,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若部分植不分枝太多,则适当疏剪。太弱的枝条适当短截整形,最后培养成主枝分布均匀、枝梢紧凑的圆头形树冠;初结果幼树由于树体还小,主要以轻剪为主。一般在采果后对病虫枝、纤弱枝、交叉重叠枝进行修剪。修剪后抽发的新梢要及时疏梢,保留1-2条壮梢,其余全部去除;成龄结果树要注意轮换更新弱枝和老枝条,每年轮换更新1/4―1/3的枝条,保证每年都有足够的强壮枝条挂果,以保丰产稳产。

4 适时控梢促花

妃子笑末次秋梢一般控制在9月底抽发,11月中下旬老熟。末次秋梢老熟后,控梢技术与普通荔枝基本相同。但妃子笑树势相对较强,可采用环剥控梢。生产上亦可采用多效唑等化学药剂控梢,气候偏暖年份,在化学控梢基础上,可在主枝进行闭口或螺旋环割一圈控梢,可达到控冬梢促花目的。

5 加强花果管理

妃子笑若不进行疏花,则花穗长,花量大,消耗过多营养,花质弱,成穗率低。因此,一般在花穗抽长至15-20厘米时进行短截或疏剪,保持花穗长度12-15厘米。妃子笑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不经授粉均能着果,因此座果率比较高。若不疏果,常因挂果过多,果实变小,商品果率低,影响果园经济效益。另外,妃子笑常有部分果实着果后一直不长肉直到成熟,成为空壳果,白折消耗树体营养。因此,生产上一般进行2次疏果。第1次是在果实长至蚕豆大时,主要疏去病虫果、畸形果、过细果和密生果,每穗保留10个果左右。在果肩微红,并确定空壳果时进行第2次疏果,此次主要疏去空壳果、病虫果和过细果,最后每穗保留5个果左右。疏果后全园喷杀虫菌剂1次,并进行果实套袋,以保证果面不被磨伤、果实不被虫蛀,提高果实品质。

6 综合防治病虫害

主要的害虫有;尺蠖、蒂蛀虫、蝽蟓、独角犀、屎克郎等。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煤烟病等。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6.1 清圆

每年清圆两次,第一次在采果完毕、修剪后进行,第二次在立春至雨水之间害虫开始活动时进行,主要是清理枯枝落叶,并喷施适量的杀虫杀菌剂。

6.2 涂白

将主干用石灰涂白。

6.3 加强预测预报

特别是世代明显、为害严重的病虫。病虫消灭在初发期或幼虫期。

6.4 套袋

由于妃子笑成熟期在三月红后、白糖罂前,此时的荔枝虫害大多集中在妃子笑上,特别是独角犀、屎克郎等害虫,若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量减产。目前,生产上害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果实套袋。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新企业会计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该准则体系特别强调对资产、负债的计量问题,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并允许计提减值准备和把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人在学习中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的规范问题进行了归纳,现总结如下:

一、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准则及计提减值的规定

由于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金融资产的概念,所以资产的划分不仅仅是传统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还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划分。这两种划分是交叉的,也就是说,在金融资产中有流动资产,如应收款项等,也有非流动资产,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对于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来规范的,相应的减值问题也由其规范。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存货减值、金融资产减值和其它非流动资产减值。这些资产减值项目的有关问题如下:

(一)存货减值。

该部分减值主要是一般企业的存货减值。其计提减值的方法是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将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销售或视同销售的存货,存货跌价准备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二)金融资产减值。

该部分减值包括(1)交易性金融资产,它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不计提减值。(2)应收款项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比较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今流量现值,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3)持有至到期投资。其计提减值的方法同应收款项。(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三) 其它非流动资产减值。

该部分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探明油气矿区权益、井区及相关设施。

比较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属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范畴,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其会计处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析、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是首要问题。在资产负债表日,各项资产如果不存在减值迹象,就可能未发生减值,就不用计提减值准备,但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就有可能发生了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1、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净值低于成本:(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降;(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 、金融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6)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中的现金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是否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7)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8)权益工具投资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9)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3 、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其他非流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 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二)计算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

经过第一步的分析,资产可能减值的,需要计算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不同资产在期末计算价值的方法不同:存货计算可变现净值;金融资产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三)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资产的有关价值

计算出资产的各项价值后,将其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比较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等。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高,表明资产应该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但如果比较发现资产的账面价值比有关 价值要低,表明资产没有减值,就不用计提减值准备。

进行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均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并分别不同的资产设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发生减值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x x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的资产,当其价值恢复时,允许转回的减值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措施;意义

一、国有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工作的发展,有助于维护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国企固定资产管理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财务政策进行管理,国企的发展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维护国企的固定资产管理安全措施,重视内控机制的建设,能够合理的避免国有资产遭受损失。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多,掌握固定资产的情况也有利于准确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帮助进行资产合理管理和分配,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可以避免资金浪费和腐败问题的发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二)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工作能够有利于国企增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以及防范和规避风险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登记,罗列固定资产清单。固定资产的内控机制建设就是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以及后续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的管理,有制度,有工作流程,这样能够增强国企对固定资产的控制,有效的节约资源,避免占用资源消耗带来的风险,有制度建设就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有效的规避国企固定资产的风险。

(三)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国企的盈利能力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完整是国企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制定一份完整的工作制度,可以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国企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缩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国企的盈利能力。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企相关的固定资产处置流程不严谨,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购买,使用和处置的制度,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管理制度有缺陷。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固定资产采购没有统一的标准,国企有盲目采购的问题,没有结合国企的经营特点进行采购规划,忽视了固定资产采购过程的探究和考量。

(二)国企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国企缺少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账目,这是非常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固定资产在购置以后不能做及时的登记入账,固定资产就会被随意的使用和处置,随着时间的增加,固定资产的账目不真实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记录不严,接下来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影响固定资产的损坏和折旧工作,影响账务的处理,造成财务问题。国企的人员在记录账目的时候记录的不准确,计提折旧方法有误,资产管理年限不固定等工作失误的存在,使国企的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固定资产的数据,这不仅增加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的难题,也会存在一些固定资产被私自占用等违纪行为和安全隐患。

(三)固定资产内控机制的信息化水平落后新时代的国企发展必须要摒弃以往的工作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建设,利用大数据重视会计信息处理工作,提高国企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国企固定资产涉及的部门多,存在多个主体,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系统之间相互连接不完整,发挥不了数据资源共享的作用,影响信息系统的使用率和固定资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管理缺少风险意识国企的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主要由于国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缺少主动性,对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到位,导致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风险。由于国企的风险意识弱,国企的固定资产风险预警机制有缺陷,不利于国企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管理人员都处于被动的记账及报表递送状态,在固定资产的配置及使用环节缺乏原始的财务数据支撑,后期对账容易出现纰漏等工作方式都会有风险的存在,任何一个风险的存在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会成为影响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构建过程问题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国企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条件,标准以及管理的流程。改变现有的国企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报废处置,审核以及监管等工作的管理制度,便于规范管理国企的固定资产。国企要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的管理中,按照实际的要求,征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意见,为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做准备。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要按需进行,对采购员要做岗前培训,采购的商家要做评估工作,才能选择恰当的固定资产管理采购人员。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要对相关人员做好培训,防止出现浪费等现象。固定资产的报废等环节要做好申请和审批的规定,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和流程,按照程序开展工作。最终明确固定资产的相关责任,遇到问题的时候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和追责。

(二)促进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工作原则国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标准,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比较长,所以固定资产在购置过程开始就要做好登记,以便后续开展资产的处置和折旧工作。国企改变现有的账实不符问题,做账目的管理,这是从源头改变固定资产账目不符问题。派专人负责账目登记问题,定期对账目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账目记录不真实,记录失误的问题。国企也要重视对员工做好培训,重点培训工作职责,以便固定资产数据完整,真实,有效,为国企管理者需要固定资产数据的时候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解决现阶段国企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工作难题。

(三)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国企固定资产内控机制需要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是符合新时代新形势的国企发展要求的,固定资产需要依托财务系统,建设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派专人负责系统的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国企做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和管理工作,各个数据之间要做到共享,减少重复工作的问题,做好工作的交接,避免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无人管理。国企可以制定自己的小程序或者二维码,建立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固定资产,提供针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可以使国企更有效、更全面的管理资产和设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为国企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提高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国企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构建工作需要重视风险意识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首先对国企发展的内外环境做细致分析,尤其是国企对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然后从企业管理者开始带头,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到风险因素分析工作中。企业内部增加对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因素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也是动态的,随时依据企业的发展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国企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建设中的风险预警机制内容的完善,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