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知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3.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3.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解决。
(一)相对于数据支持方面的需求,医院信息化水平略显滞后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医院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撑。现行制度在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不仅对医院财务核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新要求,对医院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甚至HRP系统也提出更高要求。但当前我国医疗系统的现状是,很多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以下医院信息化水平滞后,普遍存在院内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医院在采集数据、整合数据时受到限制。
(二)会计核算工作中,有些方面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现行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对药品实行进价核算。就目前医院药品销售模式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对药品实施进价加成后销售的方式,这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对于医疗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具体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对于这一规定,在实务操作层面上,目前有不同理解和做法。这就出现核算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了信息的不可比。
(三)成本核算问题
成本核算体系中,核算单元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核算无统一核算方法,造成实务中操作困难,医院间数据不具可比性。医院长期以来对于成本管控的观念比较淡薄。医院现行财务制度增设了“成本核算”一章的内容,对成本管理做了规范的要求,但由于对成本项目的分摊方法和分摊标准难以做出统一规定,造成成本核算报表的数据并不客观,成本分析的可用性不大,且各家医疗单位的成本数据可比性较差。当前大多数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仅仅看作一个数据,对成本发生的过程并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而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单病种核算和项目成本核算的结果对医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由于医院管理层的不重视、成本分摊标准的不统一、核算方法的单一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在很多医院仅处于起步阶段。
(四)医院预算体系不健全,存在“重预算,轻执行”、“重预算,轻决算”的情况
医院经营活动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医院的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目前,比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医院财务预算体系尚不完善,医院在预算管理中全员参与意识淡薄,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监督,预算调整过程不够规范,决算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医院财务制度》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很好落实,不利于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医院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为进一步提高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医院应在预算管理、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一)预算管理方面
1.更新预算管理观念,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思路
医院要成立由计财处、院长办公室、医务处、人事处、护理部、后勤处、供应处、资产处等职能处室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设立医院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计财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医院年度预算方案及追加调整方案,同时建立预算执行、分析、调整、决算等制度。各职能处室应配备预算管理员,对本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医院预算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严格预算执行过程,将预算指标按层级分解到单位和个人
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坚持预算管理分级责任制度。医院内部职能科室作为预算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和分析,并配合计财处做好医院预算的综合平衡。医院预算一经确定,全院各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并建立健全配套的支出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
3.对于预算执行结果要进行考核分析,做好决算工作
现行制度明确规定要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考核和分析,这就从总体上将医院预算管理贯穿为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各环节相互衔接的系统。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可以随时发现预算编制的问题,及时调整预算,也可以考虑实行弹性预算,根据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医院的目标和预算结合起来,确保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二)信息化建设方面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要求医院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而且要求医院加快整体网络平台建设,为医院进行相关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从医院财务工作的角度考虑,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使医院的信息化设施能够适应新医改的要求,能够满足在病人就医、经济核算、财务分析、数据统计、银医一卡通等方面的要求;二是要加快软件建设,整合医院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总账管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信息,将医院HIS系统、物流系统、账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互联,数据采集实现多部门共享,构建医院经济管理数据信息的一体化平台。目前,很多软件公司推出的医院HRP系统是基于这个思路开发的,但其实施需要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基础模块的功能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打造。医院要根据自身环境,对软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以保证软件高效实施。
(三)成本核算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要实施全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必须建立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医院层面成立绩效管理部门,由院领导专职分管;管理层面设成本核算部门,配备专职核算人员及负责人(一般设在计财处);科室层面各成本核算单元设兼职核算员,进行本科室日常成本管理和控制。
2.建立覆盖医院业务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全方位推进信息网络化,是医院成本核算结果准确、高效的基础。由于医院医疗服务过程比较复杂,成本核算会需要收入和成本项目巨大的数据流量,依靠手工难以保证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以在数据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过程中,必须使用高效规范的成本核算系统,并加强全院信息网络化以保证成本数据的口径一致。
3.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
(1)确定核算单元和收入、支出项目。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核算单元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科室。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按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分别核算。成本项目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卫生材料费、水电暖费、物业保安费、维修费、洗涤费、差旅费、管理费等。
(2)归集、分摊和汇总成本项目,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实施成本管控。
【关键词】物流人才;知识和能力体系
通过对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招聘会、南昌市招聘会、物流人才网、中华英才网、51JOB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等关于对物流岗位招聘的职责要求调查。调查的情况是500家公司,范围有南昌、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涉及行业包括物流、电子、汽车、医药、服务等。通过对现在企业对物流岗位的要求与职责,分析出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才能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得出的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如下。
1.物流人才的知识要求
1.1 物流专业知识
(1)运输方面知识。物流系统的运输功能是物流的核心功能,因此掌握运输的各方面的知识。运输市场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运输路线的优化,运输计划与排程管理;运输作业管理和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运输价格的制订与费用的计算;运输保险和理赔的程序;运输成本的计算;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特种货物的运输;国际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程管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单证等。
(2)仓储方面知识。装卸、验收、入库、补货、拣货、复核、整仓、退货整理、流通加工管理、环境清洁、储位整理、库存盘点;仓储的范围和类型;区分仓库的不同运作方法和流程;仓库内使用的各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仓库类型和运作系统进行仓库布局;仓储管理的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改善仓库运作的环节;管理和改善库存绩效等。
(3)配送知识。配送中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配送中心选址、功能和设施装备规划;出货计划;进行配送中心的进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流通加工、分货、配装、输送、回收退调;信息处理、业务数据分析、仓储成本核算与控制;资源利用统计与管理等运营管理销售配送运输管理;销售配送合同管理;销售配送客户管理;销售配送应收款管理等。
(4)采购知识。采购的计划;采购的供应商选择;采购的供应商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绩效管理等知识。
(5)包装知识。包装的作用;包装的材料选择;包装的形式的设计;包装成本的计算等方面知识。
(6)生产物流知识。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制订和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的业务、资源、财务等规划;订单驱动生产方式和库存驱动生产方式,制订和管理主生产计划及其流程;制订和管理物料清单、物料需求和管理能力计划;精益制造、JIT、大批量定制;监控和改进生产物流绩效等方面的知识。
(7)库存管理知识。订货方式,库存的控制、库存的计划、库存的安全量等方面的知识。
(8)商品的保护与养护知识。掌握不同的性质产品,保证其的价值等方面知识。
(9)物流机械设备知识。对物流设备性能参数;物流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知识。
(10)物流客户服务知识。物流客户服务基础知识(物流客户服务流程)、物流客户服务战略联盟建立、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具体业务动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物流客户的巩固与开拓、物流客户服务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物流客户服务人员宴务等知识。
(11)供应链管理知识。能够建设企业的供应链,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供应链的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知识。
1.2 基础管理知识
(1)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需要成本管理知识。
(2)管理学知识。掌握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管理学的主要原理,为管理企业物流能够进行计划、执行、组织、领导、控制。
(4)营销方面知识:能够分析物流市场,制定物流方案等方面知识。
(5)人力管理方面知识:对物流部门的人员的管理方面的知识。
1.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知识
(1)基本计算机的知识。WORD,OFFICE、PPT、EXCEL等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信息处理知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应用(BAR--CODING)、IC g-设备选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应用、POS系统设备选用、全球定位系统fGPs)设备选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在物流客户服务巾会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射频(RF)、智能标签(RFID)、条形码(BAR―CODING)、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物流信息技术。
1.4 国际贸易知识
国际贸易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的流程等。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程度日益紧密,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就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以及了解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报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1.5 高级管理知识
物流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可能成为一个高层的人员,这就需要掌握企业经营理念、系统工程观念、成本效益意识、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优化流程,设计和规划物流厂房的一些高级管理方面的知识。
1.6 语言知识
(1)基础的语言的知识。语言的表达;办公的文件的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外语知识。外语的写作,表达等方面知识。
1.7 法律法规知识
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签定合同的时候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其它如保险、环保等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包括涉外综合法规、争业法规、集装箱、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船舶、航运等法规知识。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知识
很多物流人员需要对一些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一些统计与分析的知识。
1.9 保险与金融知识
2.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2.1 专业能力
(1)组织运输作业的能力。
(2)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3)填制、识读、制作修改运输单证的能力。
(4)合理选择存储设备以及配送设备的能力。
(5)存储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6)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
(7)能使用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操作能力。
(8)物流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
(9)使用条形码技术、POS系统、RF技术、EDI技术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10)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的能力。
(11)物流企业成本、利润核算能力。
(12)国际物流业务操作能力。
(13)商品养护能力。
(14)供应商选择能力。
(15)供应商管理能力。
(16)供应链协调能力。
(17)供应链设计、风险管理能力。
(18)库存订货控制能力。
(20)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21)订单处理能力。
(22)货物配送设计与组织能力。
(23)熟悉国际物流操作流程能力。
(24)物流客户服务能力。
(25)物流合同的签订与管理能力。
2.2 物流专业相关能力
(1)物流市场分析与开拓能力。
(2)成本计算与消减能力。
(3)计算机运用能力。
(4)常用办公软件运用能力。
(5)外语运用能力(读、写、同能力)。
(6)客户心里分析能力。
(7)统计分析能力。
(8)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9)流程优化能力。
(10)质量控制管理与改进能力。
(11)系统工程分析能力。
(12)理解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国际贸易、经济等法律)。
(13)判断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
(14)生产运营能力。
(1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
(16)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能力。
(17)运用管理知识进行管理的能力。
(18)分析与预测能力。
2.3 基本能力
(1)沟通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2)问题处理能力(思维方式)。
(3)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写作能力。
(5)学习能力。
(6)管理、计划、组织、执行能力。
(7)协调能力。
(8)风险控制能力。
(9)谈判能力。
(10)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
(11)充分计划和利用时间能力。
(12)创新能力。
(13)团队合作能力。
(14)严谨周密的系统思维能力。
(15)对环境分析与适应能力。
2.4 基本素质
(1)良好的身体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工作压力。
(3)吃苦耐劳、积极主动的精神。
(4)拥有很强的责任感。
(5)认真仔细。
(6)勤奋努力。
(7)安全意识。
(8)为人诚恳、踏实稳重。
(9)原则性强。
(10)效率意识。
3.小结
根据调查500家企业用人单位,企业青睐的人才是拥有丰富全面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有良好的素质与素养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昕,杨浩雄.北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
[2]李红梅.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35期
[3]李宝珠,王颖.毕然.基于ANP的物流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8.
[4]刘永明.我国未来物流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与培养[J].科技信息,2009,3.
作者简介: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质量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就是对财务报告质量是否能对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以及帮助的程度进行评价,质量一般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评价要素构成的科学和完整的总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内涵特征,基本构成要素涉及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也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质量评价体系。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主体、目标及对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等其他信息的途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的主体就是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由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决定了不同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目标。例如:上市公司债权人是指将资金提供给上市公司的个人或组织,拥有按期收取利息及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债权人评价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看是否能到期收取本金及利息;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是企业偿债的重要依据。企业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是企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企业员工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此来保证薪酬的按时发放。
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对象是以上信息使用者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财务报表体系和由此体现出的财务能力。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等,财务能力是由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反映公司各种能力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
(二)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对象的方法。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对象的分析方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式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进行汇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重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相互联系或相似的指标进行对照,由此发现差异并对财务报表进行评价的方法。比率分析法是利用具有相互关系的两个指标之间的比率关系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方法,用倍数或比例表示。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加以比较,以其某一期的数据为基数,计算其他各期对于基期的变动趋势。因素分析法是分析各项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通过替换某种因素以确定这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重分析法又叫结构分析法,是看某项指标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显示的是各个联系项目之间的垂直关系。
(三)我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首先对年报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董事会报告以及重要事项的阅读,确定公司的行业类型,提出分析和检查的重点;然后运用本文中提到的分析方法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同业分析、趋势分析;最后针对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财务报告中业绩出现异常变动或其他有重大风险的原因。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进行综合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设想
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上述各项客体指标和评价方法都是针对某一单项指标进行的分析,不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没有突出特定的重要指标,而将大部分指标等同看待;各种评价方法采取的都是定量分析,应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重点突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并考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便于信息使用者清晰明了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做出评价。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构建体系之前应先明确一些评价指标。
1.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综合性评价指标和单项评价指标。综合性评价来自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和利用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分析结果。单项指标包括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和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
2.财务报告列报评价指标。财务报告列报总体性的要求是公允列报原则,它是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制定的最高标准。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列报内容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列报形式的合理选择、表外信息披露的允当性。
3.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是指对有关信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列报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此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又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内部环境指标主要是指生成会计信息的公司内部的控制环境即上市公司管理者和治理者是否诚信,内部控制是否得以良好设计、运行和维护。外部环境指标主要指外部审计和外部监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及阐述,我们可以此为基础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我们采取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即分别构建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财务报告列报的相关指标体系、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体系,运用赋值的方法将各指标予以量化,得出各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数,如表1―3所示。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设置权重。因为不同的指标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中单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可靠性是最主要的两个指标,可以设置较大的权重,及时性、可比性应该设置稍小的权重,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涉及到很多的职业判断和不确定性,可以设置小权重。最后得分为各项得分乘以各自权重后求和。
其次,可以设置满分为一百分,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层次高的代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较好,反之代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不好。
最后,从整体出发,对各个指标的得分施以权重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评价分数。根据分数的高低以及所处的层次判断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至此,完成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
三、结论
由于上市公司因其组织形式已将股东扩大到社会公众,为了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各种法律法规也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便成了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信息的重大途径。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财务报告,如何有效地评价财务报告便成了重大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并对财务报表质量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的具体运用和不足,最后在建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已逐渐在我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一个理性、智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者,会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经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S
参考文献:
1.夏成才.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朱允文.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2,(l).
3.钟伟强.公司治理状况对自愿披露水平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l).
4.王跃堂,张祖国.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观与信息披露监管[J].会计研究,2001,(8).
5.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5,(3).
6.魏亚平.财务报告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我国煤炭企业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依赖国家投资,政府计划生产、定价、销售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煤炭企业与乡镇小煤矿并举发展,煤炭供不应求,再到近些年的整顿时期,政府为保证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发展,再次关停小煤窑,进行行业整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动,当今的煤炭行业呈现出以下特征:(1)行业门槛提高,这保证了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抑制了小煤矿的运营。(2)煤炭企业产业综合化,煤炭企业不仅仅是开采原煤的企业,而是涉及煤炭、煤变油、煤基合成油、光伏、金融等方面,形成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并行发展的高端化、低碳化、创新型、循环经济企业。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来实现对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风险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财务综合分析。我国煤炭企业经过其特殊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煤炭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体现出其专有的行业特征与其自身的财务特性,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等。如果依然套用经典的制造业实证分析后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其财务预警结果必然与实际不符。鉴于此,结合煤炭企业特殊性,建立煤炭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成为必需。财务综合评价是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风险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分析。煤炭上市公司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具有冥想的行业代表性。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一般都为相对大型的煤炭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鲜明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讲,煤炭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整个我国煤炭行业的绩效和财务质量。所以本文针对上市的40家煤炭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提炼出了煤炭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要将我国传统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与煤炭行业的财务特色相结合,补充财务预警指标,形成既满足煤炭行业一般特征、又突出其特色的煤炭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等。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场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文献检查法、问卷调查法、流程图法等多种方法,从煤炭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将煤炭企业风险因素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建的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固定资产现金周转率”“、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这两项指标不可或缺,它们直接反映煤炭企业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收益状况。这两项指标用来评价煤炭企业投资新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收益增加额中的贡献是多大,通常来讲,指标越大越好,如果很小或出现负值说明企业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回报困难的风险,严重者则可能出现负债。
建立合理的煤炭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可以使煤炭企业定量的分析、预测企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使管理者提高财务风险意识,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管理基础,发挥公司的ERP优势,发现管理失误,采取正确措施提高营业利润。从而大大加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公司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作者:张静瑜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