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习生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下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普遍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模式。实际上,由于这种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重理论、轻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技能方面的培养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2)重样本、轻操作。学生对单证的认识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单证样本,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何下手。(3)重典型、轻变化。外贸单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在不同贸易条件下所用的单证种类不尽相同,并且不同的外贸公司在某些单证的缮制格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单证之间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引导,将会影响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学生英语水平低,获取外界信息能力较差。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所以,在掌握相应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可以自主地阅读各种国外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各个贸易国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特定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极高,学生在工作中既要熟练地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与谈判,又要准确及时地用英文来缮制进出口合同并处理各种单证和信函,因此,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英语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对口岗位就业难度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很多企业需要那些业务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毕业生。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实训主要局限于校内实训,以纸质资料和实训软件为主对相关贸易环节进行了解及操作。但是,单一的校内实训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整个流程,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熟悉并正确操作每个环节,这主要源于实训课时不足、相关实训设备老化及实训资料、软件更新及升级方面的滞后,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现行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而实际上,对国际贸易业务的众多环节的学习是需要较长的实训周期的。因此,相当数量的考试成绩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操作能力欠缺而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或由其他专业教师改行而来,缺乏实际的国际贸易从业经验,在授课方面倾向于纸上谈兵,这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很难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这种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是“理论扎实,技能低下”,即使走向了对口的工作岗位,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实训环节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在设计新的课程体系时,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一是按大类实施模块教学,在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二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及校外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各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三是各门课程之间学科内容有机衔接,设置综合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反映出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既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随着阿里巴巴等国际贸易平台影响力的扩大,大宗的国际贸易可以借助于该平台达成,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英文商务谈判和英文书信的撰写能力,因此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
(三)努力推行多证书制度,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由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构成的多证书制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实用英语A级证书,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积极考取由中国国际贸易协会组织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以促进学生就业的国际化。
(四)以“双师型”为目标,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师范生 学前教育专业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模拟或真实教育情境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逐渐成为一名幼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过程。①然而,在教育实习中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教育实习的功能单一,时间偏少,形式单调,要求不够完善,管理趋同。②实习生管理幼儿方面欠缺,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能力有待提高,组织调控能力不足,教育机智不足等。③鉴于此,本文抽取杭州市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调查当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以期为改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现状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杭州市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的31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于大一学生还未真正参加实习,故不列入研究范围。访谈对象:幼儿园教师5人、实习生7人。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部分组成。封闭式问题由教育实习的作用、实习前期准备、实习过程开展(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和观察)、实习评价反思四个维度组成,共计19题。开放式问题包括“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所在院校实习体制的看法”与“对于所在院校培养方案的看法”两个问题,目的在于研究杭州市两所高校不同的实习体制和培养方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各方面的影响。
问卷采用集体施测:两所高校共发放问卷375份,有效问卷共计310份,占82.67%。
2.2.2 访谈法
自编访谈提纲,对7名实习生和5名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随机访谈,目的在于对问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及对其未能反映的问题进行补充。
3 结果和分析
3.1 实习生对教育实习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
96.13%的实习生都肯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且高达99.35%的实习生都认为教育实习自身获得了经验、能力、专业理论性知识、人际交往等等各方面的提高。此外,由于条件有限,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都需要独立生活。因此,教育实习无形中还提升了实习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2 不同年级间实习生的前期准备情况差异
对实习生而言,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一般分为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和心理。教育实习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习能否顺利开展。根据对两所高校的实习前期准备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两所高校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两两多重比较发现,大二和大四的实习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大三和大四的实习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四实习生的实习前期准备情况最好。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四的实习生专业知识丰富,对自身未来发展也有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因此,大四实习生具一定目的性,准备情况也相对较好。另一方面,低年级段的实习主要是以见习为主,实习对于实习生本身的能力要求较低,故实习生不会进行过多的准备,而这也导致了低年级段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对实习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3.3 两所高校的不同年级的实习过程开展情况差异及实习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差异
3.3.1 实习生自身因素
不同年级的实习生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3.3.2 教育实习体制不完善,实习生活环境不理想
高校A和高校B各有62.33%和92.47%的实习生认为实习体制合理。针对高校实习体制合理性的问题,我们将从教育实习时间、形式、实习计划的侧重以及实习生活环境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对于教育实习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时间过短达不到实习目的,过长又会使实习生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根据对问卷中开放性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高校A基本为每年一次,每次一周至三个月不等,而高校B的实习则以“全实践”,即每周去幼儿园半天为主。笔者在访谈中发现,部分高校A实习生认为大四实习三个月过长,相反,高校B的大部分实习生都觉得所在高校的大四实习时间较为合理。过长的实习时间一方面会与考研、考编等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如何把握一个度,做到充分调动实习生积极性,是当前高校在制定实习体制时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实习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实习生从不同方面积累实习经验,完善自身。据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实习生的实习整体现状及其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及观察等四个维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s
另外,实习生活环境也会对教育实习质量产生影响。高校A位于杭州市郊区,而高校B位于杭州市区内,而实习幼儿园都在市区内。故在实习过程中,相较于高校B可以往返的便捷,高校A的实习生住宿基本上都会安排在幼儿园内(打地铺)。因条件简陋,不少实习生因此而感冒。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实习的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实习生活环境会对实习的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3.3.3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实习生最欠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这与幼儿园一日活动设置的侧重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关。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技能。以高校B为例,技能方面课程学分36个,仅占总学分的21.2%。另一方面,课程的开展与实践也存在脱节现象。以高校A为例,五大领域教法课中艺术领域课程是大三第二学期才开设的,但在大二实习过程中实际已涉及到艺术活动的开展。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由于缺乏相关技能知识,许多实习生只能以模仿他人为主来设计教案,从而弱化了相关的教学技能。
3.4 实习评价反思的问题
67.09%的实习生认为自己经常进行评价反思。但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实大部分实习生的评价反思并不到位。
首先,实习生对于实习评价的认识不足。教育实习的评价分为教育活动的评价与教育实习的自评、互评以及园方给予的评价两大块内容。而教育活动的评价就评价目的又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案制定)、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终结性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整体性评价(教学活动的综合型评价)四大类。④多数实习生认为评价反思是实结和评课记录,其中存在以偏概全现象。其次,忽视了实习反思的重要性。多数实习生认为实习的评价等于反思,但其实不然。最后,不少实习生并没有记实习日记的习惯,实习日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对教育实习的建议
4.1 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实践观
幼儿教师承担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的重要使命。鉴于此,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应在学生实习前,系统地对进行培训和辅导,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做好实习前期准备,从而使教育实习真正发挥作用。
4.2 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习准备分为远期(德行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近期准备(心理、技能和物质)两方面。④只有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实习。此外,在实习前,所在院校还应进行充分的动员工作。
4.3 完善教育实习体制,提升实习效果
目前,实习体制存在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忽视教研培养,实习管理和评价方式趋同,实习时间不合理等问题。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实习形式可以在保证监督、指导到位的情况下向多元化的形式转变,如采用“顶岗实习”、“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实习生可参与到幼儿园教研中去,尝试帮助幼儿园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这样既可以拓宽实习生的视野,提升实习生的创造力,又可以给幼儿园提供资源。再者,增设实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环节,并以此作为教育实习的评价依据。此外,院方和园方应加强联系,共同进行实习管理和评价。针对时间安排方面,大一阶段每周半天,见习为主;大二阶段每周一天,以小组阶段参与到一日活动中;大三阶段每周一天,两两分组,独立指导一日活动;大四阶段为一个月的连续性实习。
4.4 改进课程体系设置,完善相关培养方案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主干学科及五大领域内容,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建议课程体系可通过以下几点完善:首先,增加艺术类课程比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其次,增设选修课程种类,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增加求职竞争性;再者,调整相应教法课程的开课时间,做到与实习时间相适应;最后,加强实践课程,拓宽实践内容。除传统教育实习外,高校还应增加园长及特级教师讲座、教法课实践、模拟上课等形式,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4.5 做好实习反思评价,积累实习经验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模式,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习日记是做好实习反思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实习生批判反思的能力;帮助实习生理清思路、调整心态;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⑥
*通讯作者:武建芬
本文系杭州师范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成果、杭州师范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重构”和“杭州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HNUEYT2011-01-002)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张文娟,庞云凤.学前教育专业实训策略[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
② 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22-124.
③ 李青.幼儿园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2010(3):113.
④ 步社民.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7.
关键词 血液内科;微信;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55-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课堂的理论学习引入到病房的临床实践学习的阶段,是专业学习和训练的重要一环,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血液病学是具有显著学科特点的重要临床学科,病种以恶性肿瘤居多,日常生活中接触少,实习生对血液病感性认识缺乏,其内容复杂、抽象、专业性强,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有密切联系,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感性、直观的信息少,枯燥、抽象的信息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的判读对医学生而言也是难度较大的挑战。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腰椎穿刺和鞘内注射等临床操作技能对血液病诊断和治疗是必须的,实习生需要掌握。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化疗方案复杂、周期长,实习生的实习时间较短,尚未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系统了解便出科,因此,实习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差。
微信,是2011年初腾讯公司推出的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提供的即时聊天软件,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视频、语音、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支持多人群聊[2]。因此,微信与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融合有以下优势:1)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科室和学生寝室均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网络,无需付流量费;2)学生接受度广泛,据统计,2014年9月微信官方宣布用户数量达到4.68亿,河南中医学院实习中微信使用率达100%;3)微信的实时沟通性,适用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或同学之间讨论,教师可以快速对学生提问进行反馈,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因此,尝试将微信融入血液内科学的实习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 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血液内科实习生管理
为便于实习教学工作,每一批进入血液内科实习的学生,由教学秘书建立微信群,同时邀请临床带教老师加入该微信群,将实习生在血液内科实习期间应遵守的纪律、责任、义务和注意事项通过微信群告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求,将血液内科实习教学内容安排、需要掌握的疾病、临床技能操作等通过微信平台提前告知学生,做到实习时有的放矢[3]。
2 微信平台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Case-based Learning , CBL)融合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应用
CBL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基础,引入真实的病例来学习,强调以具体病例为导向,实习生为主体,教师来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血液内科实习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血液内科专业特点,选择常见病和典型病例作为实习教学内容,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确定和预后分析安排教学内容[4]。以血液课内实习生必须掌握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例,进行CBL教学。
第一步:病房中新就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诊患者,带教老师通过微信平台通知实习生迅速到病房,在教师指导下,选出一名实习生代表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其他实习生注意观察,发现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和点评。对实习生提出要求:1)写出病例,病例通过微信平台上传,带教老师进行点评;2)复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查房时结合病例提问。
第二步:教师根据患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讲解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实习生提出要求:1)要求实习生通过网络、医学数据库等查阅白血病的新进展,如有疑问,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同学或老师交流;2)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给出患者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化疗方案和预后,经微信平台上传,带教老师及时通过微信平台予以点评和答疑。CBL教学法把理论知识与真实病例很好地进行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微信平台与教师实时互动,增加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查阅文献资料能力。
3 微信平台与循证医学融合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应用
医学知识每年更新速度约为10%,其半衰期大约为五年。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是以教科书为蓝本,教科书更新周期为五年,因此,医学生接受的医学知识和理念相对滞后。循证医学强调运用最新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决策要以最新的、客观的医学证据作为基础,结合医师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和经济情况,制订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的医学模式[5]。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医学理念和临床思维方法是必要的。CBL实习教学的第二步,实习生通过微信平台上传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化疗方案和预后,带教老师总结实习生的不足,给出解决方法。
如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习带教中,学生对白血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理解较好,但是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化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掌握较差。带教老师通过微信平台,上传最新版中国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指南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指南的解读,如果有学生感兴趣,可以在微信平台上传最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让实习生学会根据患者骨髓的形态学(M)、免疫表型(I)、细胞遗传学(C)、分子生物学(M)即MICM结果进行诊断和分型。同时根据初发MICM的结果,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中等和预后差三组,再结合患者意愿和经济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CBL教学中,实习生对治疗掌握欠佳,只了解可以选择针对导致CML发病的BCL/ABL融合基因的靶向药物酪氨酸酶抑制剂,但是对治疗监测、疗效的评价、耐药的监测和耐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均不了解。
通过微信平台上传最新版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监测规范让实习生学习,有疑问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或面对面进行答疑。同时在微信平台推荐国际权威的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报道的血液学方面新进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微信平台指导学生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中国数据库和PubMed、Medline、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等国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文献,搜索循证依据,学习新的诊疗技术,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方法和途径。
4 微信平台在血液内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依赖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腰椎穿刺和鞘内注射等临床操作技能,其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在实习生进入血液内科实习时,将这些临床操作技能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术后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讲授给实习生,将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视频上传微信平台供实习生学习。如何将这些临床操作技能实时演示和传授给实习生,使他们有真实体验?病房中准备进行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腰椎穿刺和鞘内注射临床操作前,带教老师提前将临床操作的名称、时间和地点于微信平台,告知实习生[6]。
如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实习生在微信平台得到消息,跟随带教老师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和签署术前同意书,这个过程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之后现场观摩带教老师操作,带教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包括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穿刺部位选择、术前洗手、戴口罩和帽子、消毒的步骤、局部麻醉、骨穿针和活检针的使用、进针深度、骨穿和骨髓活检中出现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骨穿后的注意事项等;操作完成后清洗器械时,实习生带上手套,亲身感受骨穿针和活检针如何使用。
多次观摩和学习后,遇到合适的骨髓穿刺患者,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让实习生进行具体操作,通过临床操作过程的观摩和参与,使实习生真正融入血液内科的临床实践,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结语
总之,在血液内科的实习生教学中将微信平台与实习生管理、CBL教学、循证医学和临床操作技能相融合,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实时的一对一以及一对多沟通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和病人之间互动的机会,提高了医患沟通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自我更新医学知识能力。当然,微信平台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传兵.医学教育应重视临床实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165-166.
[2]陈正辉.微时代的教育创新初探[J].江苏高教,2014(4):
95-96.
[3]史娟荣,徐宏.移动式辅助平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巢湖学院学报,2013(3):20-22.
[4]纪家涛,蔡斌,韩庆奇,等.微信及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2):104-105.
1.1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的效果、类型、时限、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然而针对酒店实习模式的研究并不多。侯国林提出了5种实习模式设想:
①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②要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③校企一体化模式;
④“3+1”模式,即采用3年学习,1年实习的方式;
⑤实习
模式国际化,即让学生到国际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吴洪梅、李丽等学者比较赞同大多数高职高专类旅游专业院校实行传统的“2+1”实习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知识,1年到企业实习。侯明贤、郑海燕等通过对传统实习模式的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应、思考、研究”3步渐进的实习教学模式和严格挑选实习合作企业,实行轮岗制、多岗位选择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
1.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定位
在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3个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和中职,本科学生当为应用型,中职学生属于技能型,那高职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将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在酒店中层以上管理者。即部分学生就业时可进入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实现高位就业,经过2~3年的工作努力,便可胜任、进入部门经理岗位工作,这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任务要求。它将改变即使毕业生能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也仍要去充当“劳动力”角色的现实。因此,进行顶岗实习模式改革创新,实现酒店专业学生高位就业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2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在较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2+1”或“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3年的教学时间里,有2年时间或者是1年半时间在校内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时间或者1年半的时间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仔细分析传统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其不足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
2.1来自于学校由于缺乏先进的实习教学理念和系统的实习教学方案,使得学校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及对于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因此使得学校在实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2.2来自于酒店
传统实习模式多强调实习生的“员工”角色,实习生更像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单调、乏味、重复性的工作,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学生新鲜感、兴奋劲逐渐消退,实习的稳定性也变差。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周密的实习计划、没有轮岗安排、没有具体实习指导人员、没有相应的阶段培训计划,实习生得不到细致的实习指导,不能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实习热情受挫,不配合工作,以种种理由提出请假甚至终止实习的申请。
2.3来自于学生自身
一些学生将实习当作一种负担,为了完成实习而实习,没有意识到实习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还有一些学生目光较为短浅,只关心一些低层次的问题,例如:薪金待遇高低、假日休息时间多少、住宿条件如何、伙食好坏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实习教学目的,制约了实习教学步伐,影响了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建立具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创新模式,以适应现代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满足我们对学生高位就业的培养目标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3+3+3+3”创新实习模式的构建
“3+3+3+3”顶岗实习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构建3个实习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确定3个学习内容(技能学习、外语学习、管理能力学习)、制定3个制度(岗位调配制度、过程指导制度、实习生档案制度)和考核3个阶段(3个月、6个月、1年)的新的顶岗实习模式,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其实习岗位的工作,独挡一面。
3.1一“3”———建立3个系统
顶岗实习创新模式“3+3+3+3”主要由3个系统构成,即保障系统、运行系统和评价系统。
3.1.1保障系统
3.1.1.1思想保障
做好思想保障工作是实习工作的大前提,在实习前夕开实习动员大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解除家长对实习的疑虑和误解;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预见实习中的种种困难。
3.1.1.2条件保障
它是实习工作的坚强后盾。选择具有良好企业文化、高品质服务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酒店进行校企合作,为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教学基地;不断地进行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借助企业导师力量为顶岗实习提供技术保障;保证学生的食宿条件,提高实习生活质量,为顶岗实习提供物质保障。
3.1.1.3法律保障
它是顶岗实习的护身符,通过签订一系列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的共同利益。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用人数量、用人时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酒店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学生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主要也是包括说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的处理方式。
3.1.2运行系统
主要包括实习培养目标的确立、合作单位的选择、实习协议的签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联合教学方案的设计、现场教学的实施、工作岗位的调换、工作重点的制定和工作情况的检查等。学校要认真进行企业调研,慎重选择实习企业,与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实习培养目标,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现场教学,同时还要为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实习生提供轮岗工作和锻炼的机会,确定工作重点,检查工作效果。
3.1.3评价系统
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3方共同参与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评价的内容包括实习方案评价、实习过程评价和实习效果评价,这样使得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自评(通过填写《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同学互评和校企双方导师综合评价,这样使得评价方法更多样,评价结果更客观。
3.2二“3”———学习3个内容
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内容应该由3个部分组成。3.2.1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应该由各部门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操作规范、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最终考核给予成绩。3.2.2外语培训主要是英语的培训,通过讲授、影视欣赏、口语对话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英语对客服务,同时提高外语能力也为个人职位晋升增加筹码。3.2.3管理能力培训对于一些实习表现较好、个人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实习生,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管理能力培训,并为其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
3.3三“3”———制定3个制度
3.3.1岗位调配制度
实习岗位的分配一方面由酒店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挑选,另一方面老师也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长对酒店进行推荐。目的是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的工作,加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可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尽管岗位调配对学生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然而轮岗对酒店来说意味着增加培训负担,所以多数酒店不愿这样做,为此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轮岗条件,满足条件的允许轮岗,如经过酒店系统培训后在本部门工作3个月以上,在本部门表现优秀,包括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过考核成绩良好的。尽量做到兼顾酒店和学生双方利益。
3.3.2过程指导制度
顶岗实习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并由“3个导师”共同负责实习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管理。这3个导师分别是“职业导师”、“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职业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导师”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到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组织好校外教学。“企业导师”主要由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上岗培训、实习指导、安全教育等工作。根据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工作要点,其中1~3个月,工作的要点是帮助学生适应实习生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3~6个月,工作的要点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调岗,并建议其学习基层管理知识;6~12个月,工作要点是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对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协助其调换工作。
3.3.3建立实习生档案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过程,总结实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建立实习生档案,包括实习岗位说明,岗前培训内容,工作场地、场景照片,工作成果,实习日记、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和各种考核表格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将一名实习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总结实习的经验和教训。
3.4四“3”———考核3个阶段
建立三段式的考核方案,在学生实习期间的3个月、6个月和1年这3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外语能力等。
3.4.1、3个月阶段学生实习的前3个月主要是以适应为主,包括对酒店工作环境的熟悉、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适应,以及对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适应等等。有很多学生由于适应不了这些方面,所以在实习初期就出现逃避实习等问题。所以把这一阶段作为第一个考核点,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实习的适应程度和心理动态,以便进一步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3.4.2、6个月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酒店对于每一个实习生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需要酒店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其轮岗,这样既使得优秀的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激励作用。
据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生物科学教育实习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实习生系统的有效训练不够生物学科的教育实习时间和形式与其他专业相似,都是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6~8周(2010年前)8~10周(2013年前)的实习.其中,第一周是实习前集中准备阶段,由大学指导教师帮助实习生修改教案、训练试教,第二周是实习生到实习学校见习一周,第三周起实习生进行上课和班主任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实结和成绩评定.因为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看起来,实习生已经完成了教育实习.但对于生物学科是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却有待评价,实习时间和形式也有待商榷.调查显示,以集中实习为例,在接受问卷的301名生物科学专业实习生中,认为“备课上课”的只占29.9%,大部分实习生不能经历更多的“实战”,抱怨“上的课太少”.实习生上课时数之所以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实习学校对实习生不放心,担心影响学生的成绩;也有的是在实习生本身,实习生的教学和管理能力没有达到实习学校的要求;实习时间安排在节假日比较多的时段不合理,导致有效的实习时间不足.归根到底是实习生未能得到系统而有效的专业训练.
1.2实习生实验教学基本功薄弱生物科学除了要求具备师范生一般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求具备过硬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将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表或模型直观地表现出来等专业素养,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所以,就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简易图表的绘制和简易教具的制作有着特殊的要求,显得特别重要.但调查发现,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实习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实操能力和组织实验教学能力及效果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实习生实验绘制图表或制作简易实验教具的很少,运用自己绘制图表或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几乎没有.众所周知,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实验教学或在课堂上“讲实验”,这是生物课教学内容的缺失,也不可能实施良好的教学.对一些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来说,因地制宜地组织实验教学和运用直观性教学更加显示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实验教学能力不足或不能绘制图表和自制简易教具,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验教学基本功薄弱的一面.
1.3实习学校实验课开出率低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课开出率直接反映了该学校生物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水平.生物实验教学同时也是生物科学专业实习生教育实习的重要内容.但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中学的生物实验开出率低,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往往是“纸上谈兵”.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几乎无法进行组织实验教学,从而影响了实习生应有的完整的实习训练.中学实验开出率低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缺乏、实验教师力量不足或积极性不高、教学班人数过多、实验经费不足、其他课程的充斥、学校领导不重视等.
1.4高校实习指导不到位实习生在回答问卷中“从教师指导频率及态度两个方面对指导进行评价”这一问题时,总体来说,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指导的评价较高,但对大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的评价相对较低.有的学生还反映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少,对指导工作不够认真.从调查中发现,大学教师指导实习生不到位.究其原因,教学部门对实习指导的重视不够、实习人数过多而指导教师人数过少、相关制度配套不完善等因素所致.
2改进生物学科教育实习探讨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据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以及生物教师培养的特点,针对上述突出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师基本功、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凸显专业和“师范性”的特点,探讨生物学科教育实习模式,有效提高生物实习生教学的实际能力和实习质量.
2.1改革课程体系,科学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教学文本,它将贯穿于包括教育实习在内的整个教学行为.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搞好教育实习、夯实教师基本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育实习的先决条件.生物科学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突出特点之处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实验)性及其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大学生长期、系统地接受和参与中学实践教学活动,将有益于大学生在今后的教育实习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增加实验课学时,一般专业课的实验课学时至少占该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对实践性更强的课程增至二分之一;采用课题式进行研究性实(试)验,或课程系统实验,尝试“大实验”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二是尽早介入到中学教学活动,在师范生从入学第1学期开始就有计划地安排到中学教学观摩和教育见习,参与和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由此使师范生尽早了解基础教育的情况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师范教育和专业思想;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议实习时段安排在第7学期、实习时间13周至1学期;作为制度要求,加强试讲环节的训练,强化教学技能,打好教育实习基础.由此打造“大实习”模式,全方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物教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目的是使师范生们真正系统掌握中学生物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加强同学们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艺术的掌握与熟练应用,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整合.
2.2彰显学科特色,夯实教师基本功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实践(实验)的理论升华,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实用性、地域性以及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等特性,运用好这些特性,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如,生物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可以通过绘制图表和简易教具展现出来,从而收到化抽象为具体直观的效果;又如,开展校本资源研究和挖掘,因地制宜地采集生物实验教学材料,可以达到既节约成本、具有地方特色,又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还有,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拓展生物教学领域,展现生物教学特色,提升生物教学质量.诸如等等,实现良好的教学,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来完成.而作为生物专业的实习生,应得到“实战”前的有效训练.因此,生物学科实习生除了应具备的一般教师基本功外,还应密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备课和教学设计,以及具备简笔画、简易教具制作和实践探究的技能,而且能准确、直观、简而易懂地表述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实习,才是完整的专业实习,才能收到实习的成效.
2.3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确保实习任务和实习质量生物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就是除了通常实习规定的要求和动作以外,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许多生物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无论是实习生在高校学习期间,还是在中学实习阶段,高校和中学都负有共同培养师范生的责任,实习生能否完成实习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学也是有责任和义务的.能否正常开出生物实验,既是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评价内容,也是衡量实习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建立有效的生物实验实习评价制度,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包括实习生组织实施生物实验课情况及其效果反馈,应确保生物学科实习内容的完整性和任务的落实情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实习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更确保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的必然要求.
2.4完善指导制度,保障实习质量完善的教育实习制度是教育实习有序进行和质量的保证.针对高校教育实习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在此着重探讨高校实习指导制度建设问题.首先,教育实习指导制度应健全且可操作.一般来说,高校教育实习主要由学校统筹指导,各院(系)负责实施,而且由院(系)领导、教学法教师、班主任和部分教师等组成教育实习指导队伍,具体负责实施教育实习.理论上来看,整个实习环节和机构都合理无问题,譬如院(系)的实习指导小组,本来应该是该小组在协调、统筹着整个实习工作,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变为仅仅的指导队伍,因而导致指导力量不足.因此,全体教师参与到教育实习工作中来,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指导教师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大学现任的教师中,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虽然他们的学历都很高,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师范教育的培养和经历,他们存在着组织教学技能尤其是指导教育实习技能偏低的问题.通过培训和指导,使其确实具备指导实习生进行实习的能力和水平.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可采用教学法教师的指导、集体备课、传帮带等形式进行.第三,建立专任教师指导教育实习的制度.要求教师在聘期内完成指导学生实习见习的工作量和指导效果,并与评优评先和晋升晋级挂钩,以保证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实施和质量.同时,也解决了指导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