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1篇

1 选题指导

1.1 护生下临床的时间是一年,在前三个月,护理部给每个护生选择一个科研带教老师。指定的带教教师是院护理科研小组的成员,使护生在选题实践的三个月内,有专人指导帮助,指导教师在护生选题过程中,应适时给护生选题指导,有耐心和细心,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耐心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1.2 组织护生选题讨论会:由护理部组织科研小组的成员参加护生选题讨论会,每个护生将自己的选题让大家进行讨论,使有意义的科研选题进行查新得以初选,。

1.3 组织开题报告会:安排每人三十分钟的“开题报告”,由护生将他们的科研思路,课题标书设计等与带教教师及实习同学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留情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使前后矛盾的科研思路被纠正,有些不科学的做法被修改,也有的科研思路被否定,而让其重做。

2 落实科研带教计划

2.1 制定科研带教各周期的计划 前三个月的时间做选题,一个月时间做书写课题标书,四个月时间做科研课题实施,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撰写论文。护生下临床后,即将科研带教计划告知护生,使每个护生明白各周期的任务,有目标地完成科研实践活动。

2.2 保证科研课题实施 护生选题后可根据护生的科研课题的要求安排相关专科轮转,在相关科室,有八周的科研实践时间,由专人带教,每周给半天的时间做科研,保证科研实践的实施。

2.3 建立护生科研督查制度 由护理科研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按计划周期查,检查护生科研课题实践的进展情况,听取护生对教学的反馈及存在的困难,帮助护生解决问题。

3 课题评定

3.1 课题标书的评定 一份好的课题标书的书写,是科研思路有效的反馈,也是课题实施的步骤,护生在科研实践中,要求他们学会做科研课题的过程,而不是要求一次就做好、做到位,应组织人员对护生书写的课题标书进行修改及评定,在修改及评定过程中使护生找到差距及不足,做好的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护生掌握科研课题标书的书写。

3.2 初稿论文的评定 护生实施科研课题撰写的论文,分别按时提交一稿、二稿、三稿的论文,指导教师对每一稿论文都应进行严格的审阅,注上批文,同时让护生记科研实践流水账,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与指导教师磋商,从而使论文的撰写循序渐长,而不是一稿定音。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校毕业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是培养、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学和科研活动是培养、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研究生,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及其研究较少。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普遍较少,大多数本科生缺乏科研思维及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本科生尽早参与、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民族创造力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食品行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其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创新和科研实践能力是食品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食品专业本科培养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科研活动管理机制、科研经费投入、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部分高校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为主,在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时,大多效仿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教学研究型大学虽然开展了科研训练项目,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认识高度,没有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仅是一种辅的培养手段。教学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能力培养主要针对研究生,本科教育阶段尚未建立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因此,大多高校的本科生受培养方案的限制,对科学研究缺少充分认识,对于理论知识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本科生因课业繁重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任务上,学生的知识结构侧重于专业理论,忽略了科研创新的重要性。

国内各大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标准不同,对科研缺乏统一的指导机构和管理措施,虽然各院校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但多数院校的科研活动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深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机制尚未健全完善,学生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渐进的培养计划。

(二)科研活动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一般由科研处、学生处、教务处三个部门之一负责,但实际执行时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最终效果,过程的监管是关键,这期间学校管理部门、导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角色及沟通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管理部门不可能无微不至的监管到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学生,如以导师为主容易出现导师包办的情况,很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如以学生为主导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不能达到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目的。因此,必须健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管理机制。

(三)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各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大幅增加,由于高校自身经费不足,虽然设置了支持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专项项目,但多数为示范、引导项目,项目本身的实际意义并不大。随着本科生数量的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的共享等问题突出,有限的科研设施优先满足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需要,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无法正常的使用科研设施,难以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科研经费不足是阻碍我国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轻视知识的运用,更谈不上与科研应用的结合,造成大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方式单一,适应性差。由于缺乏详尽的指导,没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存在很大的误区,缺乏科学论证。前期准备不充分,对相关实验仪器没有详细认识,使得在进行毕业论文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的科研效果。

二、结语

本科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奠定科研能力基础的阶段,科研能力培养要渗透在所有的培养环节中,高校应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和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校要根据培养要求,细化具体内容,制定相应措施,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食品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食品专业各个学科的科研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和食品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俎云霄,李巍海,侯宾,刘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2013,15(4):101-105.

[2]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24-27.

[3]洪雁,刘国栋,田耀旗,顾正彪,程力,李兆丰.结合科研课题促进食品专业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8:153-156.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项目;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培养途径;评价机制

一、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1977年,我国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得以恢复。根据教育统计资料,我国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为570万,录取人数大约27万,录取率约为4.7%,这意味着,每21个考生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得到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时的高等教育是名副其实的精英教育。1999年,高考招生比例大幅度提高,其中普通高校计划招生156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48万人,涨幅超过44%,是当时建国以来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年。而据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消息,2011年全国大约有933万名高考生,招生计划大约是670万,录取率达到7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高考扩招为更多的学生带来了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生师比扩大、教室数量不够、容量不足的问题;学生宿舍、食堂缺乏的问题;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根据我们对所在学院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不容乐观。约有四成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几乎从来不使用参考书,约有16.1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中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而对感兴趣的问题,希望业余时间钻研,但一直没有实施的比例高达40.85%。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本科生科研素质及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上我们不难看出高等教育的目的以及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除了通过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试以外,必须培养和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方能在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但实际情况不尽如此。从相关报道以及部分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及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在获取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方面,还是在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方面,本科毕业生均缺乏足够的训练,尤其是实验和实践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更是欠缺,至于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演讲展示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没有与快速扩张的高等教育规模同步发展。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选择高考志愿以及选课学习时有明显的避重就轻倾向,而某些高校为了保证生源、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对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盲目跟风,使得一些专业的设置超出了社会需求。根据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6月18日的报道,目前文史类、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供大于求,理工类毕业生供不应求。在今年6月15日召开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各用人单位需要的主要是研发人才、实操人才及了解和适应社会的人才。”[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指明了方向。无论学生将来是从事研发工作,还是从事其他工作,具备较强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都会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必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三、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能否很好地完成,取决于教学计划和培养体系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一般而言,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程体系内培养和课程体系外培养两大途径来实现。

1.课程体系内培养

课程体系内培养一般按照教学计划完成。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具体来说,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教学计划中详细地规定了专业名称、标准修读年限、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主干学科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并对培养“专业基本技能”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性课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和实践教学学时数、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学时分配、所占比例、课程名称等均有详细的说明。

课程体系内的培养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是重要而意义深远的,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经过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训练,学生们逐渐将所学的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转化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体系外培养

课程体系外培养是课程体系内培养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增进协作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外培养包括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以及本科生科研项目等等。本文仅以本科生科研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所谓科学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本科生的科研与一般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本科生科研既应该包括科学家从事的调查、实验等环节,又应该包括科研方法学习、研讨式学习、独立学习、学期与学年论文、创造性的实习和社区服务等环节,而不能将其仅仅局限于科学家式的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由项目申请、项目实施、中期检查以及最后的鉴定验收等环节构成,一般要求最终成果要有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出了一般研究性学习的范畴,虽然尚达不到科学家的研究高度,但仍然具备了科研项目的基本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其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继2010年“教育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实施,2011年按照学校申报北京市专项经费工作的安排,继续申报“教育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以提高本科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项目经费总额为120万元。拟在全校范围内支持165个本科生科研项目,其中理工科项目90个,每个项目支持1万元,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75个,每个项目支持0.4万元。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教委以及高校对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非常重视,并给予了鼎力支持。2010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共有18个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得批准,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自主开展研究,不仅比较系统地进行了科研方法训练,而且在明确的目标驱动下,增强了学习和思考的针对性,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均得到了提高。根据学院团委的统计资料,我院全部18个项目均在2010年底顺利结题,发表的论文中包括核心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以及普通期刊论文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学生在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巨大收获。2011年我院又有20余个项目获得了经费资助,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研究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

为了提高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加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合理地评价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同时便于教师对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和帮助,解决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完善的评价机制和保障制度必不可少。

1.评价机制

对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其科研能力的评价。根据张潇潇的研究成果,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控制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这些能力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评价指标。以知识能力为例,张潇潇将其定义为在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知识能力被进一步分解为4个要素:知识共享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指导教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进行评价和分析,掌握学生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比较薄弱的能力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对大多数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研究的经验比较缺乏,指导教师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从最基本的搜集资料、翻译文献,到研究框架设计、开展市场调查,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研究论文,指导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

2.保障制度

本科生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毕竟属于学校课程体系外培养的一项活动,需要学生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在研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甚至是非常痛苦的。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关乎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制定一定的保障制度对于该项目的顺利执行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各高校在执行本科生科研计划时一般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例如,东南大学对于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的学生,学校将根据成果的创新价值,给予报销科研费用、计算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并可奖励学分、参加优秀生评选、免试读研和颁发奖励金等多种奖励。又如,福州大学对于结题评审合格以上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组成员可根据《福州大学本科生奖励学分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奖励学分,或作为院系培养方案中科研训练课程学分。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也有同样的保障措施。但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激励政策,还应该有比较完备的项目执行跟踪检查制度,以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较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停止执行或停止研究经费的下拨。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科生科研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是他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手段,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限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注重成果到注重过程。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要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是无可厚非的,但评价的标准应不仅仅局限于发表什么级别的论文,或者获得什么级别的奖励。项目的验收应把过程考核纳入进去,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到了多少东西、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在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方面得到了哪些提升都应该成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

第二,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学校层面,能够参与到本科生科研项目中的学生人数都微乎其微,这使得高校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缺少系统的科研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科研项目一般以一年为限,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使得后续的科研活动难以为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项目,珍惜和争取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把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视为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努力将其纳入教学计划,通过一定数量的相关课程和要求,促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第三,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研究时,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参与,需要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与沟通协作。但实际上学生之间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和讨论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定期开展交流的制度,因此达不到很好的头脑风暴的效果,经思想碰撞产生思想火花的机会很少。另外,学生的参与意识差还体现在其自主性方面的欠缺。有些小组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惰性太大,总是需要指导教师的督促,把本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变成了负担,使科研项目的训练流于形式。有些项目甚至为了保证结题,存在指导教师代劳的现象。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事法学;医事法专业;科研能力培养;思路

医事法(卫生法)是新兴的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交叉性”决定了医事法专业人才具有复合性和应用性,其“新兴性”要求医事法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性。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事法专业人才形成该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体现,对医事法专业人才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深入挖掘其创新潜质,引导其树立创新精神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其次,科研的过程包含了对既有理论知识的梳理、对他人实务经验的总结,这非常有助于医事法专业人才夯实基础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进而为其复合性和应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参与科研实践,也是培养医事法专业人才独立作业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式。

目前,国内对于医事法专业人才科研能力培养的讨论不多,涉及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案大都涵盖于医事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并且其具体操作因各学校的认识不同而有差异。这种缺乏专门理论研究和专门机制设计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医事法专业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就此对医事法专业本科学生(以下简作“医事法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谈一些思路。

一、基本概念

(一)医事法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内涵可概括为九个方面的能力: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发现和提出问题、逻辑思维和分析、创新、文字表述和口头表达。[1]

医事法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包括上述九种能力。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应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本科学习阶段,能够发现医事法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能通过查找和思考排除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或确定错误后对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在申报学生科研课题时,能够规范、清晰、逻辑严密地完成申报书的书写;在实习、工作阶段,在发现现有法律规范没有规定、医事法理论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寻求其他领域的理论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并进而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为修正或完善该理论进行思考。

(二)医事法专业人才培养与医事法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医事法专业人才培养(以下简作“专业人才培养”),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普通法律、医事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能在医疗机构、卫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各医药院校等部门,从事医药卫生行政管理、法律实务以及法学(医事法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医事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以下简作“科研能力培养”),是指通过专门的、系统的科研训练使接受训练的医事法学生具备进行科研的基本能力。

如前所述,科研能力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但二者在直接目的、培养对象和具体培养措施的设计上也有所区别:科研能力培养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专门针对科研能力所作的培养,其直接目的在于满足对医事法科研有兴趣的医事法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向医事法科研工作岗位培养更具科研能力的本科生;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所有的医事法本科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针对对医事法科研有兴趣或有相关科研工作职业规划的医事法本科学生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围绕医事法专业人才的复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进行设计,科研能力培养措施针对进行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行设计。

二、医事法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路

对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讨论已经不少,一些带有共性的内容当然也适用于医事法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比如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科研能力,在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训练科研能力[2],校方应提供制度性的科研能力培养方案和配套措施,等等。但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医事法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充分体现在对医事法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的思路上。

(一)促进医事法学科的发展

我们现在更多地强调医事法专业人才的复合性和应用性,这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同时其似乎也隐含这样的思路:学科本身的理论性暂且不论,只要我们“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医事法专业人才,那这个专业就有发展前途。以这种思路为指导,对“医事法专业人才培养”这个问题,学者们往往侧重于从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设计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而对通过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医事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并进而推动医事法学科的发展则缺乏关注。

注重学科人才的实务能力非常重要,但学科的独立和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科理论体系本身的独立和发展――不管是从纯理论研究的进路还是从实务到理论的进路,特别是在具有大陆法系特点、注重学科理论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的我国法学界更是如此。“由于卫生法学不但涉及医学和法学,而且还涉及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等原因,我国法律界迄今尚未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我国的卫生法学尚处于体系原始、理论滞后的初始阶段”[3],这种研究状况决定了医事法处于整个法学领域的边缘,也进一步决定了医事法专业人员的“话语权”。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医事法学科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医事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培养的具备科研能力的医事法学生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参与医事法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程度越高,医事法学科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符合医事法学科的特点

医事法学广泛涵盖了医学、法学以及公共卫生管理、心理和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医事法学专业的课程中既有大量的涉及基础知识的课程,也有运用基础知识的医学和法学实习。在医事法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训练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象设定为全体医事法学生,这既不切实际,效果也令人怀疑。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2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医事法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在此基础上更高一层的的教育,它是只针对对医事法科研有兴趣或有科研工作职业规划的医事法本科学生所进行的系统而专门的培训。因此,改革教学方式以在日常教学中加进科研意识的培养、写作毕业论文等方式,是在培养“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倾向于采取开设“科研方法”选修课、设立学生课题申报制度等方式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

(三)符合医事法专业所属医学院校的特点

目前,我国设置医事法学(卫生法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78%是医学院校[4];据我们了解,其中设立医事法本科专业的院校都是医学院校。医学院校雄厚的医学教育资源非常有利于医事法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但其也存在法学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缺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将其医事法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实用型”,既符合实际情况,也符合将医事法学定位于“应用法学的法律边缘学科”的主流观点[5](P.1-10)。

同理,在开展医事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时,各医学院校也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着重开展从本土法制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行实证研究的科研训练。这种培养思路,既培养了学生实证研究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不同医学院校的医事法专业根据各自的资源设计科研能力培养方案,能够形成自己的医事法教育特点,甚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四)注重过程性考查

“鼓励和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并不是让学生取得多么伟大的科研成果,而是希望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6]因此,不管我们采取何种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在设计其考核标准时,都应注重对科研展开的整个过程的考核,而不是仅对最终取得成果进行评定。

以开设“科研方法”选修课为例。要改变以标准化试卷考试为核心的考核方式,要增加调查报告、文献综述、论文评述、小论文等鼓励调查研究、独立创见的平时性考核方式;要改变教师课堂灌输知识、学生期末应试考试的教学模式,要通过热点评论、课堂辩论等方式将科研意识、问题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减少针对知识点记忆准确性的考查,而应采取课堂分组讨论、课堂汇报课外作业等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科研氛围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整个过程注重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其学术道德,同时也为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论兴趣点并作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契机。

如前所述,在理论共识还未达成、实践操作普遍缺乏规范的情况下,本文只能对医事法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一些思路。这些思路有待于方家的批评指正和实践的检验才能达至完善。而如何围绕这些思路,设计出符合各院校特点、能有效运行、并能不断改进的具体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则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张燕.如何结合知识传授训练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浅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3]夏芸.卫生法学研究任务以及体系构建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李海云,张建华.卫生法学专业设置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08,(6).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5篇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研究热点不断更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侧重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到目前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科学及技术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1]为适应这一发展,我国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250余所高校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2]为了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开展高效优质的科研创新培训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法宝。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该专业立足于学校的煤矿研究特色,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矿井水害与地质灾害防治、煤矿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笔者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实践,在本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和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探索。

 

一、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国内知名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均以培养科学理论基础扎实、环境科学研究与管理技能熟练,能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均开设诸如科学创新方法、环境科技自助实验等科研创新类课程或实践环节,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也十分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分别设置了Theory & Practice in Science、Analysis of Scientific Data课程和Science & the Environment项目实践环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欲望和能力。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体系尚未成熟[3],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的教学指导积极性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科研兴趣未能有效激发;2.科研创新培养的教学方法还略显僵硬,当前许多高校以单一讲解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不能适应该专业科研的特点;3.开设科研创新实践培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不强;4.对学生创造性实验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训偏弱。

 

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体系与教改实践

 

按照2008版和2012版教学大纲要求,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高年级开设了16学时的专业必修课科研创新,这属于重要的科研实践环节。笔者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创新课程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在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强化科研能力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改研究和实践。

 

(一)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

 

启发式科研创新的培训贯穿于科研实践的全过程。首先是启发式选题。在课程中利用2学时开展科研小组头脑风暴式研讨,通过布置3分钟图片立意论文及其宣讲活动,锻炼学生创新选题的能力。其次,启发式学习,提出“边学习、边思考、再学习、求创新”的思想,启发学生针对选题,带着问题开展创造性学习,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阅读不同类别科研文献和开展文摘的能力,对学习心得的研讨。再次是启发式方案选择研讨,根据典型案例,开展研究方法与具体方案选择研讨,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方法措施的讲解与培训。最后是启发式成果表达训练。模拟在线成果发表和学术会议,对小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展示,课程指导教师充当专业评审员角色,点评成果并对学生的改进内容进行启发。

 

(二)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

 

开展面向特定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块式教学案例题库。案例库兼顾本校专业特色,重点制定了矿区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控制与工艺优化等方向的案例题库。例如《大屯矿区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评价》锻炼学生对现场环境地质灾害调查、收据整理和分析评价的能力,《贾汪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模拟》和《二氧化碳注入煤层模拟研究》锻炼学生地下水污染模拟和多重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的能力,《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模拟实验研究》锻炼学生对采样、土柱模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每个案例制定相关的科研训练重点说明、学习指导及作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教师也在课程作业中帮助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并跟踪指导,进行创新培训。

 

(三)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

 

结合我校环境科学科研的特色,基于实验科学的方法理论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科研创新开设了8学时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的强化训练。其中包括:地下水污染的土柱模拟实验、地下水污染与运移模拟软件FEFLOW方法原理和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方法原理和应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在地下水科研中运用等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作业研讨和答疑环节,加强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数值模拟综合能力的培训。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探索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环保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环保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高层次科研创新型环保专门人才的需求力度也逐步增加。因此,本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内容。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全面构建科研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由学院教学、科研主管领导协同学校教务部门分管专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审查、监督和宣传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教学培训活动。其次,构建一套“宽厚基础、突出特色、贴近实际,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体系,重点完善专业基础、专业特色以及专业前沿课程群的建设。再者,组建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实现创新团队动态管理,将一部分学生吸收到导师的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对考核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最后,从学院层面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科研开放基金项目。

 

(二)综合利用多层次科研实践平台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为契机,利用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校“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的培训课程和进入导师科研实验室,认识并学会本专业相关的高尖端测试仪器测试与分析方法;利用基于本专业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实践中心等实习实践单位,提供本科生认识现场问题、转化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并结合科研项目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现场的科研工作中。

 

(三)充分发挥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制的作用

 

自2010年以来,学院已经为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配备了专业导师。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引导、专业理论学习指导、生活教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以外,更多会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和经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本专业已经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分入学新生导师制和高年级专业导师制。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加强学生与导教师之间的沟通,积极吸纳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研促学,进一步激发和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

 

(四)科学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

 

为了解决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精力不集中的问题,要完善教师激励措施,改革工作量和成果评价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本科生科研活动;在学院层面设立特定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励,以促进配套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针对近几年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热情不足、技术含量不高、思路新颖欠缺、持久性不长、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我们在科研活动成绩评价、个人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进行激励,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开展更多、更新、更深的科研活动。

 

四、总结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专业软实力发展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且可行的方法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启发式科研创新培训模式与训练方法、模块式案例题库建设以及立体式实验与数值模拟技能强化训练方法等。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对高层次创新型环保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实践长效机制,以期为中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