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 规避

一、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自身历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挖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预付账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二、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首先应该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提高从最高管理层到财务部门乃至各部门所有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部门而言,防范财务风险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应从传统的“做账型”转向“多面型”,除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过滤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求他们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在自己职业范围内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在利用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的同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要求他们具备一些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一员,与生产、市场、人事等部门广泛联系,把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减少风险。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四、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减少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效,同时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个投资项目,企业应该从各个方面去加以分析和研究,要考虑国家的投资政策、市场的供求变化,还要组织高技术的专门人才,制定多种方案,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中选取最优的投资方案,减少企业因投资决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的投资,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根据计算结构并进行综合分析,来选择最优方案。

五、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企业负债筹资,应使负债结构合理、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匀、债务搭配合理。首先,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要适中。长期负债成本高,风险大;短期负债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企业在与自身项目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注重长短期负债融资的灵活作用。同时,要考虑到负债的还债时间,长短期分布要均匀,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防止还债高峰过早到来、集中到来。此外,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

六、灵活调整币种结构,规避外汇风险

由于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波动较大,在物资采购进出口合同中采用比较坚挺的美元货币进行核算,以避免外汇币值的大幅波动而带来的外汇风险;采用提前或延期结汇,将外币结算的日期提前或推迟,根据汇率变动,调整贷款期限和不同币种的负债比例,通过币种互换和利率互换方法,不仅规避外汇利率风险,而且减少利息支出。

七、对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成本风险进行控制

资金成本风险是财务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风险。在企业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企业所无法预料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发生改变,引起了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变了当初的预期资金成本,造成了企业资金成本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关注当前的经营状况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政策等做出必要的调整,防止企业资金成本风险的发生。另外,可能由于企业的经营比预期的好,形成的利润比预期利润多,导致权益资金成本的增加。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提前做出判断,及时做出股利分配政策的调整或增加公积金等方式适当降低税后利润,减少权益资金成本支出,达到控制资金成本风险的目的。如果企业在风险前期就已经预期到今后可能发生的资金成本风险,那么企业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各种风险规避、转移或保留比率等风险处理方法提前防御风险,不至于对企业造成太大损失。如果企业未能提前做好预期工作或者预期和实际发生负偏离,那么企业应该积极处理企业资金成本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后果,降低风险损失程度,缩小风险波及范围,在必要的时候停止投资项目。

八、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财务管理机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提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与经营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宏观环境因素所致的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对未来结果与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

(2)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识别,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对待特定风险,使财风险管理切实可行,做到“预知可控”。

(3)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

(4)可转移性。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5)可预期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主动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结果。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的收益和安全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通过对风险积极有效的防范与管理,扬长避短,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客观的特定环境变化莫测,而企业的经济运行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企业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企业眼光只瞄准市场的机会与利益,缺乏风险与风险防范的意识,毫无察觉潜在风险威胁的存在。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居安思危”,风险意识淡薄。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或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或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缺乏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缺乏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

4.决策未能充分论证缺乏科学性。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未能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估量,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缺乏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采取风险回避措施,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此外,过度筹资、资本结构不合理、市场形势估计不足、新产品开发乏力等等,凡此种种,都会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识别财务风险

1.风险识别的参与者。企业要吸纳高素质人员参入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活动,包括业务活动成员、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它部门的专家、客户、外部专家等。

2.风险识别的持续。风险识别不是一次,而应有规律地贯穿整个业务进程中。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的作用过程。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就可以应用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法和策略。

3.识别潜在的风险。风险的识别,必须基于不同的侧面来寻找和发现潜在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不同方面的风险可以按照它的相关特性进行识别和归纳,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的风险的可能。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分析宏观环境规避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风险。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主动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决策水平转移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签订远期合同、开展期货交易、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等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与限度承担的原则。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在市场机会既定的情况下,应当以企业能承受相应风险为前提进行权衡。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有效避免决策 “一言堂”、“一支笔”等现象引发的财务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1.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要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在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后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3.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是专门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动态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控制的系统,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对企业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

(1)风险规划――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拟定风险缓解方案。

(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源,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3)风险分析――找准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

(4)风险处理――根据确定的危险等级,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有效处理风险。

(5)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区分风险的责任,确定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渠道,体现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

4.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分散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合法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2)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确定出一种适合自身企业的理财方案。

(4)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5.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量化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预期造成的损失,选用适合的方法对风险信号予以评估,并准确及时反馈,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综上,企业财务风险虽然难免发生,只要风险意识警钟常鸣,沉着应对,运用业已建立的运行机制,就一定能够抗击风险,沉稳地度过金融风暴的寒潮。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朱伟著.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要发展途径。而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被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体现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债权资本的作用,而由于实际操作中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财务杠杆的研究与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相当成熟,而且普遍采用了实证的方法,他们在财务杠杆与本量利分析的关系、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和财务杠杆的测算公式的准确度比较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Bruce Haward提出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掉换使经营杠杆系数和盈亏平衡点发生改变的条件:当固定成本的减小变动率大于单位边际贡献的减小变动率时,经营杠杆系数和盈亏平衡点变大,反之,变小。Richard A.Lord于1995年说明了财务杠杆水平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具有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李心愉(2000)指出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前提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假负债融资时所要承担的利息率。财务杠杆的提高必然引起财务风险的增加。杨玉博(2002)提出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环境及自身状况调整资本结构,寻求新环境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周苹英(2003)提出了财务杠杆运用的策略:风险与收益统一,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相适应,与企业资本额结构相匹配,与行业经营性质前景相适应,与决策者对待风险态度相匹配。陈华平(2004)认为只要存在固定费用经营杠杆即客观存在,经营杠杆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经营杠杆率曲线是单调递减的。

二、财务杠杆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财务杠杆作用已为我国企业所广泛运用。而由于财务杠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借助财务杠杆效应取得额外收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而在影响财务杠杆的诸多因素中,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低下以及负债操作不当是财务杠杆诱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使财务杠杆造成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既具有正效应,也具有负效应,企业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当企业经营效益发生变化时,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效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息税前利润与固定成本以及债务利息的关系上,当企业息税前利润无法完全支付负债利息时,财务杠杆将会造成财务风险。而由于息税前利润与固定成本的关系不同,财务杠杆所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负债过高导致财务风险

利用财务杠杆导致负债增加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过渡利用财务杠杆,使得企业负债过多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损失乃至于企业破产的风险。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负债过高导致在特定时日,由于现金流管理不善及债务偿还期过份集中而出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的情况,导致企业不能偿付债务,发生支付危机的财务风险。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增加负债,便会加大企业的偿债压力。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3、高负债率导致融资风险

随着负债/权益比率(D/E)的提高,固定利息支出增多,盈利减少,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增大,这种破产可能性导致一系列的反面影响,最终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即使企业没有立即破产的可能性,但负债/权益比率的提高也会引起投资人的担忧,使企业的融资越发困难。

4、由于金融市场利率浮动导致亏损

现代金融市场复杂多变,对于财务杠杆这种以增加企业负债赚取额外收益的手段来说,由于企业在吸收负债所带来的额外收益的同时也接受了负债本身的财务风险,因此市场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财务杠杆的效果。

5、利用财务杠杆导致的投资风险

企业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投资,通过投资扩大生产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企业投资可以创造利润,同样也存在着风险。

投资是指以资金增值为目的而发生的资金支出。投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所以它包含着眼前与未来之间的时间差。有时间差,当然就会有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产生失误,以至投资活动失败的可能性,包括投资活动的中止、撤消、延期、效益不足、亏本、因事故而放弃。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活动,这种风险属于投机性风险,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既可以得到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而如果要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企业就必须通过筹资获得资金进行对内或对外的投资来获得收益。因此伴随着杠杆的利用,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

三、防范财务杠杆相关财务风险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财务杠杆作用已为我国企业所广泛运用。针对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及负债方面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财务信息网络以及监督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控制负债筹资规模,并且采用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财务杠杆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

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过高的负债率会放大利率浮动因素对企业财务安全的威胁,还会加剧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担忧,并且高负债率可能危及企业所有权,因此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必须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在具体项目上,当筹资成本相同时,企业应该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而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应该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对于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测算可以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利润分析法或者公司价值比较法等。

除了考虑负债成本以外,企业还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可能的变化,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适合的负债规模,保持股东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

3、根据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由于财务杠杆运用的主要形式就是负债。因此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的高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利率走势,做出合适的筹资安排。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时期,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应尽量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该尽量减少筹资。当由于财务状态或者生产经营需要而不得不筹集资金时,计息方式应采用浮动利率。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该积极筹集长期资金,计息方式应尽量采用固定利率。企业应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出利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在预测利率变动的同时,在筹资战略和具体筹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并制定应急筹资计划。

4、根据企业自身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借偿计划

由于财务杠杆会加大企业的债务负担,所以在利用财务杠杆的同时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在资金安排上,必须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发生支付危机,带来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份集中。

5、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生产经营效率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由于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杠杆最终为企业带来的是额外收益还是额外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如果企业自身资产回报率高,那么企业通过负债所获得的资金带来的额外收益就会超过因负债所需支付的利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而良好的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自身竞争力强,生产经营效率高,那么财务杠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利润。反之则财务杠杆会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放大镜。因此,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生产经营效益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效益规避风险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太英:浅议财务杠杆与合理负债[J].中国农业会计,2005(11).

[2] 王晓武: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再思考[J].财会通讯,2006(2).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现在是金融危机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企业外部,法律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原因使企业发生各种财务风险的机率加大。因高额负债、无序扩张、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发生而导致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体系,它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2、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目前,许多公司借入大量负债,财务杠杆比率盲目扩大,使得企业负债大大增加,资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导致危机四伏。

2.2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财务管理能力仍较低,没有健全的财务决策、财务控制、风险预警和财务监督机制,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造成财务信息滞后、失真,未能及时传达准确企业风险状态。

2.3公司缺乏外部风险预测机制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更需谨慎实施财务决策。

2.4公司财务决策失误频发

我国公司运营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一人制决策制度。而这种主观决策方式往往受管理层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局限,易使公司遭受财务风险。没有注意科学方法,容易蒙受巨大的不确定财务风险。同时,决策失误可能会将资金投资到回报率较低的项目中,资金链断裂,容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3、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原则

(1) 适用性原则。预警指标设计应根据企业实际,在能够及时预警的前提下,应易于取值、易于理解、易于计算。

(2) 动态性原则。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更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选择评价指标时注意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4)敏感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有侧重地选择能够揭示企业潜在风险的指标。

4、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化解并规避风险,将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就企业微观操作而言,方法如下:

4.1规避风险法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2分散风险法

企业可以采取多元投资策略,如企业联营,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结合,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结合等,分散投资风险。

4.3成本效益分析法

根据企业及行业经营内容和特点,有侧重地选择财务指标和风险数据点,估计潜在风险与收益,衡量财务管理方案实施效果。

4.4债务重组法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或将以上方式组合。

5、应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的战略分析

5.1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高防范财务风险能力的最基本措施。选取指标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经营特点,并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指标包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净资产利率和产品成本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权益负债比、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占用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指标(现金流入流出比和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比)等。

5.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资本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而筹集资本的主要来源有债券和股票。由于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成本,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增加公司的价值。

5.3实施灵活多变的政策

经济环境永远是瞬息多变的,企业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日常财务管理会受到外部信息变化的剧烈影响。对于不同特点的经济形势,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及时调整财务政策,增强公司财务管理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5.4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我国公司必须改变原有的领导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首先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目标,然后通过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市场调研来确定最优财务方案。同时,在财务计划实施阶段,注意内部控制监督,从而合理控制公司总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决策顺利实施。(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牛怡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河南科技, 2011.

[2]李东杰.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穆晓英.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商业经济, 2009.

[4]韦巍, 罗宏等,我国未来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财务风险及规避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 财务风险管理 改革 策略

一、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的意义

地质勘探行业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与物质支撑,地质勘探单位业务性质比较特殊,不能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地质勘探企业也不同与常规企业,一般规模大、工作场所分散,加大了集中管理和改革的困难。地质勘探作业风险较大,并且存在资金投入周期长、回收慢的问题,使地质勘探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加大了难度。因此,地质勘探单位改革对其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意义,能科学评估、判断、规避地质勘探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隐患,对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整体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发展规划不完善

传统的地质勘探单位是计划经济模式,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当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两种体制过渡与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凸显。地质勘探单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实力差,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生长战略、经营方式等方面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调整,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盈利能力不稳定

地质勘探单位改制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能马上消除,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为地质勘探行业的特殊性,难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化投资,部分资金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改革后一方面财政拨款减少,一方面企业不能及时完成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盈利能力不稳定,固定资金明细不足。因此,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经营效果不好,引起自身的财务风险及损失。

(三)资产结构不科学

地质勘探单位存在资产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筹资方式不当、负债期限不合理。筹资不当主要指:地质勘探企业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筹资方式,导致企业因违约而造成的额外经济费用损失。不合理的负债期限指:地质勘探单位不能贯彻筹资匹配原则,将短期筹集资金进行长期建设使用,导致资金的使用与归还期限不符合,从而发生财务风险。

(四)市场信息失真

地质勘探单位主要的经营决策是依靠市场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深人,现阶段市场信息尚未完全透明化,地质勘探单位还会面临失真的市场信息所带来的损失。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买方市场、同行业竞争、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获得信息成本较高,致使地质勘探单位出现错误的经营决策,误判客户的信用度,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

(1)地质勘探单位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员工应对市场竞争的实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能灵活处理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加快企业化改制步伐,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企业的财务机构必须高度关注纳税统筹工作方案,实现科学节税效果,以免因为不规范的企业活动增加纳税风险损失。要通过培训、进修、绩效考评等方式,调动员工提高地质勘探技术和管理输出能力的积极性,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地质勘探市场。在企业规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动态中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时性效果。

(二)增强单位的盈利能力

地质勘探单位经营业务十分宽泛,重点业务指矿业开发、矿权经营、工勘施工、地质测绘等方面。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后,应该发挥本行业的特殊优点,兼顾地质技术方面的服务与市场化经营效果。具体说来,地质勘探单位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要充分实现地质成果和技术服务的商品化转变,注重多种经营与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为规避企业因为盈利能力不高造成风险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规避风险

地质勘探行业以地质相关的业务为工作对象,投资期限较长,投资风险较高,过于激进或者保守的营运资本投资方式不适应于该行业,必须综合相关风险和收益,采用配合型的营运资本筹资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有很多,能尽量实现筹资的匹配要求,长期投资与长期资金相对应,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相匹配。并且这种筹资匹配原则适应范围较广,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都可以,能使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平衡,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财务风险,必须完善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应收账款的责任与具体机构和人员相联系,使工作人员回收款项的效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工作落实到人头,出问题有明确责任人负责。对拖欠企业欠款行为及时追讨,保证按时结清与回收,预防财务风险隐患。严格审查预付账款,大额资金支付应该提请资金支付方案,审查不合格者不予以支付,坚持用健全的信用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恶化。

总而言之,我国的地质勘探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勘探单位的健康运行。我们的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现代财务管理战略,不断改进管理水平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技术,针对现存的问题有效解决,增强企业的抵抗财务风险能力,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