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给力 追捧 传统媒体

2010年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媒体评选出该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囊括了“给力”、“神马都是浮云”、“闹太套”以及“你懂的”等等。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以往只活跃于网上的流行语越来越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传统主流媒体的关注以及对这种关注的争论放大了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也使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正统化”。

一、网络流行语及发展现状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由一定的文字、字母和符号组成,形成一定的意义。这种语言,对于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无法理解其意义,所以网络流行语也就成为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由于其形式简短,传唱率极高,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声势。

综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2004年的“做人要厚道”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打酱油”再到最近的“羡慕嫉妒恨”等等。网络流行语每天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大众化,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也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民众的情绪,反映了社会民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二、网络流行语“给力”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

“给力”是2010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网络流行语。“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在网络上如此受欢迎的“给力”也在2010年11月10日发生了一件大事:“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自此以后,“给力”一发不可收拾,各家报纸纷纷效仿刊登“给力体”新闻。笔者了解到的有: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11月12日))等。在2010年的年末,各卫视竞相上演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是全国卫视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最受青少年观众的欢迎。其跨年演唱会就命名为“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并把请到的现场嘉宾分为“青春队”和“给力队”,让场外的观众发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队。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收视率毫无疑问创各卫视同类节目之首。

在到来的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全新的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该节目的主持人张翰、魏晨、朱梓骁化身“给力小子”,他们的形象帅气时尚,体现了青春张扬的个性,具有无限的活力,受到当下年轻的80、90后的追捧,节目也因此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而湖南卫视的传统节目《快乐大本营》也在2011年结合了“神马”和“给力”两个流行语,创造了一个新的节目形式――“神马都给力”,并将其请到的嘉宾分为“神马”队和“给力”队,进行PK。

三、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的原因

首先,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是媒介融合的一个趋势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而在当下,媒介融合呈现加快脚步前进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例如“两会”期间的报道就采用了各种媒介结合的方式。《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微博等的交互使用,将“两会”的方方面面报道得非常全面。这是一次媒介融合成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它是加速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传统媒体大部分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利用广大“脖友”的力量挖掘更加广泛的新闻,并交流媒体自身的优劣。媒介融合可以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取长补短,互相督促。

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也是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风格与网络媒体较为不同,传统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党报,以严肃、严谨著称。而现在网络流行词纷纷“上线”,甚至上了党报,这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形式的一种跨越。

其次,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是对舆论主导权的一种把握

网络舆论是网络空间里,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网络媒体所强化关注的内容会同时使受众产生同方向的关注。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网民意见观点的集散地。近观网上舆论,越来越呈现一边倒的境况,越发展越难以控制。甚至发展到后期对民众的现实生活都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传统媒体要担负起主动设置议程,吸引受众的“眼球”,积极引导受众思考,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的责任。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传唱率,是最能够体现网络舆论导向的一种方式。那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进行巧妙设置,吸引受众“眼球”?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对网络流行词的“追捧”正是对网络媒体的重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掌控网络舆论的手段。

最后,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可以借力给力,实现双赢

以湖南卫视为例,该电视品牌的定位就是年轻时尚。所以它不断使用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流行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增加其品牌栏目的吸引力。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达到了它所想要的效果,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实现了双赢。

但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不能盲目地追随网络流行词,跟着网络舆论走。有些网络流行语极其低俗,传统媒体在选择中要有自己的“主见”,把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思想发展的词汇挖掘出来,进行传播,提高其传唱率。如果传统媒体不加选择,肆意地“追捧”,就会导致自身品牌的低俗化,从而失去民众对传统媒体那份权威的尊重。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引导网络舆论时要把握主动权,把握好度,不能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随流行,最终只能被网络媒体牵着鼻子走。■

参考文献

①李贞芳、古涵、杨孟丹 ,《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10)

②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中国科技博览》,2010(19)

③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传播》,2009(2)

④刘相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共赢》,《社会科学论坛》,2008(11)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背景;类型;翻译方法

一、网络流行语的背景

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发展,新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语言也在不断的呈现出新的状态。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一方面呈现出社会的现状。它的产生往往是社会的热点事件引起的。比如说“范跑跑”事件,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课堂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在天涯上发帖细致地描述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可见,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反应了当前社会大众的心理,也提高了网上聊天的效率。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翻译,我们如何准确的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一)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网络流行语中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采用数字的谐音和寓意,使用方便,表达清晰,例如9494(就是就是),555(呜呜呜),886(拜拜了)。

(二)字母型

字母型就是采用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表达原有的汉语。这类流行语在官方文件中经常使用,例如WTO(世界贸易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F(男朋友)。

(三)D画型

当数字和字母不能满足网络聊天的使用时,人们就会用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既简单又形象,例如:-) (微笑),:-C(悲伤), 0.0 (无语)。

(四)新造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语言日益多样性,不断创造出新的语言,例如给力(用作动词,意思是给以力量,加油),打酱油(原意是买酱油,现在人们用它来指此事与自己无关,只是路过而已)。人们不断的对语言赋予新的意义,创造出新的网络语言,并且广泛的运用。

三、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翻译过程中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有些网络流行语经常采用直译的策略,例如小目标(a small target),抢红包(grab red pockets),我还是个宝宝(I am still an innocent baby), 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Very angry but still have to keep smiling)。直译不仅翻译起来简单,也更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但是有些直译可能会带来歧义,这就需要翻译人员给一些注解。

(二)意译

意译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翻译,不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文章的大意翻译出来即可,它区别于直译,也是翻译方法中常见的类型。例如剁手吃土(dirt-poor),人艰不拆(Life is so hard that some lies are better not to be exposed.),皮皮虾,我们走 (shake a leg),真是日了狗了( It’s really helpless.)。意译可以减少歧义的产生,尤其是有利于外国人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

(三)拼缀法

拼缀法就是把两个词进行剪切,或去头或去尾,把两个词拼接合成一个新词。具体做法包括:词首+词尾、词首+词首、词首+单词、单词+词尾。拼缀法构词一般首先出现于报刊文章、科技文章。用这种翻译方法创造的新词言简意丰,生动别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它是新世纪比较流行的一种翻译方法。

(1)词首 + 词尾(head + tail)

autocide (automobile + suicide) 撞车自杀

beautility (beauty + utility) 美丽实用

brunch (breakfast + lunch) 早中饭

(2)词首 + 词首 (head + head)

sci-fi (science + fiction) 科幻小说

telex (teleprinter + exchange) 电传

(3)词首 +单词 (head + word)

autocamp (automobile + camp) 汽车野营

Eurasia (Europe + Asia) 欧亚

(4)单词 + 词尾 (word + tail)

slimnastics (slim + gymnastics) 瘦身操

bookmobile (book + automobile) 流动书店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社会流行起来。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可以折射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着语言形式。因此网络用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热点事件,反应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敏感度,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种体现方式。不同的社会背景出现了不同的网络用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译者,我们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精准的把这些网络语言传达给社会,让人们可以毫无困难的理解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 E.A Nide & C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ory”[M]

[2]张广林,薛西红.隐喻的认识观与隐喻翻译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9.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当前网络环境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开展,催生了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带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众多的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一方面使人们的网络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及丰富化,另外一方面网络流行语言的的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中的词汇量,间接的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使人们对汉语言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更深的喜爱,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对汉文学语言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言,它所呈现的则是当前时代下青年人的对个性的追求,在语言形式方面独具一格。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

传统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我们很容易能够感受到其教学模式几乎只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式的传授教学过程,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则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传统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用于交流与沟通,语言的学习起源于生活,但语言的作用也是服务于生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二、在网络平台中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特征

(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也使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更加高效化。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处处都离不开网络,同时,在教学中也大量的使用了互联网资源,网络资源已成为当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汉语言文文学的教学,教师与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查阅与浏览各N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以及学生已获得的网络学习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进行时时的共享与交流,这种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对当前汉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也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高等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同时网络环境下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学习资源,能够被老师以多种多样的结构与顺序组合出出来,最终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新媒体的出现使汉语言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另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的依赖网络资源,长久以来,也使互联网资源成为了当前高校中汉语言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解决新媒体下汉语言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言也在不断地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多样化,同时使汉语言文学也在随之而改变,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也在变革与进步,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的大量涌现对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冲击,此时,教师应该发挥他们的指引作用,指导学生恰当的对待络流行语,同时,也不能一味的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否定,而要客观地看待汉语言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不只是负面的,另外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网络流行语中,使汉语言词汇更加丰富,使部分汉语文学中的部分词语具有了新的含义,这对汉语言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时代的需求。但在新媒体下的网络流行语中不乏有些低俗的词汇,影响了汉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低俗的的词汇进入书本,另外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

(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的出现丰富与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查找各种所学的资源,因此,在未来要想使汉语言得到更好地发展也必须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将汉语言教学引入互联网平台是汉语言走向现代化必然趋势,在当前部分高等院校中,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汉语言教学正是汉语言走向互联网的验证,因此,在当下以及未来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任务就是将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德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捷,充分使用互联网资料库与各种资源,使其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言学习基础与发展基础,同时更好地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与喜爱,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动性。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符号 话语 权力

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民主、平等、开放的环境在为上网者提供自由言论空间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语言的生成和运用方式。政治及社会禁忌、网络管理、内容审查,与自由表达的冲动交互作用,造就了全新的语言修辞和话语模式。谐音、隐喻、借代、通假、省略、会意、拆解、重组等均是网络流行语常见的手法。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能够透视出当前中国社会的若干问题。本文以网络热词“被”字作为分析个案,试图剖析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符号建构过程和话语对抗体系,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反思整个网络流行语现象。

一、“被”字流行背后的网络语言系统

1、从网络语言到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存在于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网络论坛、贴吧、博客、聊天室中,通过众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的,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句。它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那部分语言,是网民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

纵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很黄很暴力”到“范跑跑”“楼脆脆”再到“俯卧撑”、“七十码”等等,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在偶然中带着毋庸置疑的必然性。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使用对象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且越来越多地具备着传递新闻资讯、体现社会民众情绪、反映社会不同心理状态的功能。

2、“被”字在网络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

“被”有四种词性:名词、动词、介词和助词。当助词时,是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如“被骗”、“被批评”、“被剥削”等;当介词时,是用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中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许多具有被动含义的句子均可以用主动句进行表达,被字句被使用的频率远低于把字句。但是在网络语言中,被字句异军突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行。

自从“被自杀”“被就业”等词蹿红网络和媒体后,“被式语言”就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网民在“捐款”、“幸福”、“精神病”等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甚至名词前加上“被”字,用一种荒谬的语法形式,实现出一种具有调侃、戏谑、讽喻意味的颠覆性解构。

在虚拟的网络语境中,网络给语言的自由和随意发挥提供了一个载体。“被”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介词或助词,不再是简单地表达一种被动含义,而被赋予了一种情绪,承载了一定的现实意味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二、语言的基因突变――“被”字新所指的建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某个符号或符号系统与其指涉现实的关系即为意指。所有意指都包含两个层面,一个由物质形态的实体能指体现的表达层面;一个是内容层面,即以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概念,意指行为则相当于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而在罗兰?巴特看来,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个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所指。菲斯克和哈特利又在巴特的基础上,提出符号表意系统的三个层次:

按照这三层次的关系,可以对网络语境中的“被”字做如下的符号分析:

1、汉语言文字符号在创立之初,是根据其形式或读音与其所指之物按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关系进行

“被”有名词、动词、介词、助词四种词性,“被XX”结构中“被”的词性一般是介词或助词,因此本文只讨论“被”作为介词或助词时的能指与所指。在第一层次中,“被”字的能指应是“被”字的书写形式和拼音“bèi”,所指应为一种被动的语态。此时,“被”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的只是一种通用惯例和约定俗成性。这里是由于分析的目的才能将其能指与所指截然分开,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其能指与所指是既定的,不可分割的。

2、在第二层次中,“被”字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即表示被动语态的“被”成为新的能指,而它的所指则是一种网络文化中常见的颠覆、解构与嘲弄

这一所指的变化源自“被自杀”一词的出现。2007年,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违法等问题,被颍泉区检察院拘留、逮捕,并在看守所死亡,当地检察机关调查结果是“李系自缢身亡”。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网民们认为事件背后应该另有蹊跷。有网友在“自杀”前反常规地应用了一个“被”字,形成了“被自杀”这一颠覆传统语言表意结构的短语。“被”与“自杀”的强烈矛盾对比,反映的是一种强烈的质疑和冷讽态度。

此后,“被”字开始广泛风行起来,“被XX”的格式不断被网友仿用,“XX”的词性也从及物动词扩展到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凡是在主流媒体报道中刊载却引发公众广泛质疑的词语,都有可能被网友冠以“被”字后进行二次传播。

3、对“被”字的符号分析并不能止步于网络流行文化的范畴

综观“被XX”短语在网络语境中的应用,可以发现,被冠以“被”的词,通常涉及的是较重大的社会事件,如“被就业”、“被小康”等,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门话题。而无论是“被就业”中的“就业”、“被小康”中的“小康”,抑或是“被增长”中的“增长”等,都是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新闻中出现的字眼,在其之前冠以“被”字,实际是通过一种颠覆、解构与嘲弄的形式,表达网民对我国处于中心地位和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和主导权力的一种反叛与抵抗。“被XX”从一开始的反讽意味,纵深发展为一种模拟社会关系和表达社会心态的语言形式。

在这一表意层次中,“被”的所指变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心态,正如某篇新闻中对“被”现象的评述:“‘被XX’的发明者并未预料到,一己一时的情绪表达,会引发如此波澜壮阔的群情涌动:质疑、委屈、愤怒、指责、无奈、调侃、无聊,畅快淋漓地在“被”字旗下倾泻而出。”

三、话语对抗――“被”字新所指被广泛认同并传播的原因

1、公共话语空间的逼仄使话语对抗成为必要

“被”字新所指的建构实际上缘于网友以“调侃”的姿态对权力进行话语的对抗。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物质力量,它是权力争夺、占有、挪用、恩赐的对象,它也对人们发挥了控制、操纵、压迫和解放的功能。他认为,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同时话语既是权力的产物,又以其特有的实践形式,赋予权力新的内容,成为权力的组成部分,也就形成一种话语权。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会对丧失话语权的群体有意无意之间就形成一种话语压迫,这种压迫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强制力,形成一种话语霸权。

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媒介话语、官方话语长期处于文化中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大众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掌握着舆论的走向,这样势必对其他话语形成某种遮蔽和压迫。“被XX”在广泛流行的背后隐含着普通民众强烈的话语权诉求。

2、网络平台使广泛、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

在“被”字的新所指建构并流行的过程中,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流行之前,对权力话语的抵抗只能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小规模的方式出现,它们因为传播渠道的隔断而难以形成足够的力量,而网络改变了个体交往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变成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谈,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范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中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使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网络的自由平等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参与到话语对抗中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权威话语进行解构或反叛。

此外,网络的超时空性和互动性也加快了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传播中,受众可以通过论坛、跟帖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网络上,这样会促使网络语言被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被赋予新的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自主参与传播意义建构的一种话语体现,它对话语霸权产生制衡作用。“被XX”的,总是弱势的一方,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倾诉他们在强权面前的委屈与无奈。网络流行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权力的运行进行了监督。

当然,也必须警惕网络流行语的过度泛滥造成的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语言的狂欢宣泄过后,我们对现实的改变可能依然无力。如何避免非理性的狂欢,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

①约翰・费斯克:《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②尼克・史蒂文森:《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③李彬:《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④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⑤菲斯克:《解读电视》[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

⑥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⑦克里斯丁・麦茨:《符号学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⑧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从2010年春晚流行语的强力涌入窥探》[J].《中国科技博》,2010(19)

⑨甘泉、郑毅,《基于符号分析模型的历史剧文本解读――以为例的电视符号分析》[J].《东南传播》,2010(4)

⑩胡静,《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D] 山东:山东大学,2009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流行语;大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流行语是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一种鲜活的语言形式,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即时反映。从高校流行语中,可以直接捕捉到大学生活的动态变化、大学生的情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透视高校流行语,对其进行深入思考,揭示其特点和内蕴,对于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流行语文化概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校园亚文化现象,折射了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风貌。高校主体文化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创造性精髓,体现着高校的价值追求,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冲击、多元文化思潮影响和高校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深化的今天,网络文化(如BBs、QQ、社交社区等)、课桌文化和口头禅文化等作为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存在,开始不断渗入高校,进一步影响和补充着高校主体文化,支配和调动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文化存在称为校园亚文化。流行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青年群体自发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并体现鲜明的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的文化形态”【1】。当代大学生身处高校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要面对就业、考研等压力,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调节生活。流行语的表达形式幽默风趣、含蓄曲折,内容充满智慧和朝气,这与大学生的表达需求不谋而合,促使了流行语在高校的迅速产生及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生活方式通常有一套价值观为之辩护。每一种社会流行语都包含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都有其产生、流传的原因和动力。”【2】王全权(2007)在研究中指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环境、政策导向给人们的价值观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生活发生了以政治生活为重心向以经济生活为重心的改变,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经济结构的变化, 由此触发了价值观的全方位改变【3】。高校流行语,作为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表征,作为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特征以及变迁,也反映了大学生在时代背景下的心理特质。

高校流行语以它独有的形式、鲜艳的外表吸引着广大青年大学生,表达了青年的心声,向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明显的挑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2、调查结果及分析讨论

为深入客观地了解高校流行语文化,笔者对江苏镇江几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92份,(有效率99%)。调查走访了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及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涉及对象为大一至大三各专业男女生,设置多处问卷发放点,能够确保调查对象的平均随机性。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2.1、 流行语在大学校园内的使用现状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男女生,大部分同学对流行语都比较了解。70%到80%的同学对在调查中提问的13个流行语能了解至少10个词语意思。虽然男女生在不同了解程度上的比例分布相差不大,但相对而言,女生对流行用语的了解程度上超过男生。这由于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自身学业问题、当今潮流走向。在女生中应用得多的流行语,有“过级”、“ 我去”、“卖萌”、“”、“白富美”、“高富帅”等,对于这些流行语,女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过级”指的是英语、计算机或者其他等级证书;“我去”是一个新型的语气助词,表示对一些事情的无奈、迷茫;“卖萌”指的是显示自己的可爱或者萌点;“”指的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白富美”(肤白、钱多、貌美)和“高富帅”(高大、富有、帅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校园平凡现实生活的自我解嘲。

2.2、大学生接触流行语的途径

从调查结果看,78.5%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媒体、影视作品及广告了解和传播流行语,通过手机短信和日常交流了解的紧随其后,而通过报刊书籍获知流行用语的相对较少。本文的调查结果与欧晓霞(2008)的统计结果稍有出入【4】,这充分说明新兴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手机的使用。手机功能日趋强大,大学生中使用智能手机代表的iphone已经非常普遍,相当于人手一部微型电脑。大学生借助手机联系网络,上交友社区、发微博、微信,网络与新型媒体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元芳,你怎么看?”出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流行源于一起网络事件,表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高校大学生经常借用此词讨论或调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事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最初来自于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后来在微博网友中热传,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最爱使用的流行语。

朋友间的交流能够成为高校流行语传播的又一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在高校生活中年龄相仿的青年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容易产生共鸣。另外,广告更加灵活,并更新潮和惹人眼球,而特别的语言正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时尚、猎奇的心理需求。

而通过报刊书籍获知流行语的只有5%,说明了大学生平时阅读书籍的时间很少。据有关调查,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究其原因,当前社会,包括大学生在内,正变得躁动不安,为生计而不安,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不安,静不下心、不能养成读书习惯。读书原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在退场。这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考验。

2.3、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出,对待流行语的态度,喜欢并支持、有待加强引导的占大多数,他们认为除个别流行语品味低俗、消极处世外,大部分流行语丰富了汉语言现有的词汇,无厘头的表达形式给校园生活带来乐趣,符合年轻人乐于创新、猎奇求异的心理需求。从某种程度上看,校园流行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生活学习带来正向引导作用,如把“白骨精” 解释成为白领加骨干加精英,“学霸”为学习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好、且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另一方面,校园流行语传达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和思维状态,也是大学生解压的方法, 例如“坑爹”, 如果大学生遇到一些十分不顺心的事情, 就会说“ 坑爹了”,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些压力,减轻了情绪的积压,相比之下,憋在心里对学生的身心、个性发展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鸭梨山大”意思压力像山一样大,表达形式顺口且诙谐有趣,学生在考试、考研、找工作时经常会说,其实是一个逐步疏导、分解压力的过程。比较男女生对流行语的态度,男生喜欢支持流行语的比例超过女生,而完全反对的女生的比例超过男生。从中可以反映一个现象,即女生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是比较理智,态度缓和,而男生往往是充满热情和冲动;而且女生原则性比较强,单就流行用语中存在粗俗语这一点,有些女生表示无法接受。男生相对来说就比较随性。

3、 从高校流行语透视当代大学生心理

当代大学生性格中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崇尚正能量、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张扬个性,有非常典型的个人本位主义及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愿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高校流行语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大学生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的情感心理、思想动态及价值观【5】。

3.1、当代大学生热情、积极、崇尚“正能量”

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事及社会热点,通过正能量的流行语含蓄或者直接地表达对国家前途、民生及社会热点的关注,体现了国家未来主人翁的社会角色,如“中国梦”、“赞”、“最美”、“ 正能量”等。“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成为全民流行语;“赞”表示支持、好的意思,如大学生常用“赞一个”表达对某人或某个事件的认可;“最美+身份”的组合作为一种对人物的美称,在2012年已成为感动中国的新力量,最美教师张丽莉,勇敢瞬间彰显师德高尚,引发了无数高校师生的共鸣;“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现在内涵被延伸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大学生传播“正能量”的人和事件,弘扬社会正气,安抚身心并获得慰藉,在焦虑、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相互温暖,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3.2、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大学生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更容易接受并树立竞争观念。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选择将体娱届明星作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崇拜将政界商界成功人士。再加上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很注意培养自己的竞争力。“考证”、“学霸”等成为流行语,反映了大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人生职业的规划,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进取,努力争取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3.3、90后群体“劣性”特征明显

目前高校学生主体为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同时浮躁、自私、心理脆弱、耐挫力差,遇到不顺就理解为挫折,对恋爱、前途、工作、个人发展以及情绪的宣泄占据着高校流行语的半壁江山,如“土豪”、“丝”、“坑爹”、“你妹呀”等词在高校的广泛流行、高频率使用,折射出大学生很多时候颓废的情绪状态,面对压力、面对困惑时茫然无措的情态。这与青年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青春飞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不相符合。

4、结语

流行语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思想动态及价值取向,也体现了社会文化背景,近期,《咬文嚼字》编辑部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位居榜首,“光盘”、“逆袭”等入选,充满了社会色彩与正能量。据介绍,评选流行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是流行度,其次是合法度,不收不合语法、表意不明的语词,第三是文明度,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用语。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流行语在校园里广泛使用的轻狂,不回避流行语中存在的粗俗、底层次的一面,而要针对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困惑、消极部分进行正确的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武装大学生,避免当今大学生因为流行语趋于品味庸俗化,对于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建设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4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王全权. 从青年流行语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9): 234―237.

[4] 欧晓霞. 对高校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08(5):154.

[5] 张箭. 从高校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