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业研究

金融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业研究

金融业研究范文第1篇

利用价格波及效应模型,对OECD成员国若干年投入产出表中每一个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价格波及效应进行计算,并对其他产业部门受某产业部门调价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由高到低绘制某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价格影响曲线。结果在一万多条价格影响曲线中只有极少数的曲线出现变异,大部分曲线的走势十分类似。将这种类型的价格影响曲线定义为经验模型,如图1所示。价格稳定平台经验模型揭示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部门调价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太大或太小都是不利的,其理想状态应当是渐变的。价格影响曲线显示,处于敏感区域的产业部门与该产业有较大的关联度,受其调价的影响较大,稳定平台的长度要远远大于敏感区域和迟钝区域;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受该产业调价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会形成稳定平台;极少数的产业部门处于迟钝区域,与该产业几乎没有关联,在价格稳定平台经验模型中迟钝区域可以忽略不计。

价格稳定平台理论认为,健康发展的产业部门调价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应当符合经验模型,即存在较大区间的稳定平台。这样的产业在价格变动时,只有少数的产业部门受其影响比较大,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震荡。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价格影响曲线会偏离经验模型,存在变异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的a曲线是经验模型的价格影响曲线,是一条低位势平台凹曲线,具有明显的稳定平台。曲线c是高位势凸平台曲线,虽然具有较大的稳定平台,但是平台位势过高,不具有低平台的缓冲区域;具有价格影响曲线c形式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敏感的地位,其价格的调整对大部分产业部门的影响巨大,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剧烈的冲击。曲线b没有明显的稳定平台,稍微呈现凹性或凸性,类似线性的影响曲线,介于a和c之间,如果某产业部门的价格影响曲线呈现b曲线的形态,其价格的调整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比曲线c形式的影响小,但是同样需要引起注意,该部门价格的变化有可能引起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金融业价格波及效应分析

(一)金融业价格波及效应的动态分析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公式(1)计算金融业价格变动10%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按照价格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金融业价格调整几乎影响波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1997年和2002年只有废品废料一个部门不受金融业调价的影响,其他所有产业部门均受金融业调价的影响,说明金融业价格调整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的波及效应。但是金融业价格调整对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并不大,金融业价格调整10%,其他各产业部门价格变动均小于1%。各产业部门受金融业价格调整的影响程度和位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受金融业调价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分别是金属制品业、房地产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997年、2002年金融业调价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较大,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1位,金融业提高价格10%,1997年房地产业的价格上升0.5316%,2002年上升0.8769%;但是2007年房地产业受金融业调价的影响却很小,排在第39位,金融业价格上调10%,房地产业的价格上升0.324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1997年、2002年、2007年受金融业调价的影响分别排在第31位、第22位和第1位,其中2007年金融业价格上调10%,其价格上升0.852%。2002年以后,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部门受金融业调价影响较大,这些产业部门与金融业联系密切,其经营中使用金融产品较多,金融业价格调整必然引起其成本价格的变动,进一步说明了金融业与这些产业具有高关联性。

金融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沈阳市;金融;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下,沈阳金融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前沈阳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加强沈阳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是沈阳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要加强金融改革的创新,推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的作用已超越了国家疆界的范围,金融机构作为各国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的力量在全球各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金融业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

1.国际化趋势

加入WTO是国际化趋势的主要标志,我国金融机构打破地域界限,有层次地对外资对国外金融机构开放,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外资金融机构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内金融业将出现自我调整,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将会迅速发展起来。对于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外企在本土化过程中均希望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国内外金融机构将出现更多的合作机会。

2.市场化趋势

外资银行拥有混业经营带来的利润调节和客户资源共享的优势,其业务的国际性和交易的电子化使我国央行惯用的行政手段不再适用,我国允许外资银行开展国内缺乏的新金融业务,如金融租赁、投资组合、保险中介、金融衍生工具等。总之,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不仅要求在待遇上与国内金融机构一视同仁,而且包括管理法规的统一,从而加速了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加速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金融调控将更加规范,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将由市场决定。

3.金融机构多样化趋势

金融业的内部结构在发生变动,其机构数量在迅速增加。除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企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外,新出现的金融中介机构担保业,也随着市场需求的迫切,而快速成长。“只要是提供金融服务就是金融机构”的理念正在被认可,金融机构多样化成为趋势。

二、促进沈阳市金融业发展的策略

1.加强政府的工作职能

要不断强化政府金融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的领导,为金融业的发展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强市政对金融的资金投入,从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支持金融产业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和吸引金融人才等。改善金融法制环境。充分发挥金融法庭作用,依法依规妥善处理金融合同纠纷案件,提高金融案件的结案率和执行率。规范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行为,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债权。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安全。

2.营造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

加强与国内外金融组织、金融机构、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逐步构建各类区域性金融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会展业,举办大型金融活动,支持各区、县(市)、各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境内外金融论坛及金融推介活动。树立现代金融业经营理念,探索发展国家政策范围允许的金融业务。调整金融服务对象结构,改变金融服务以大中企业为主的倾向,将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由大中企业向中小企业倾斜,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倾斜,由注重大型工业项目向兼顾商业项目和中小农业项目,尤其是要注重兼顾县级企业项目。以立项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与银行合作选择既符合各银行总行要求,又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的具有前景的好项目作为银行的投资对象,既为银行提供了优质客户,又为我省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针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创新

辽宁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客户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很少得到金融资金的支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程序不很适应我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比如贷款要求企业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足够的抵押物等,否则不能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我省正在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抵押物不充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针对这样的客户进行金融创新,只要有好项目,企业法人素质高、人品好,就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使其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通过金融创新服务,解决企业困难。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加快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功能的拓展。如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可以开发权做抵押给信托公司,发行债券,开发商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收费来还款。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搞,我省可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加快发展类似金融业务。

4.鼓励金融与产业交叉持股和综合经营

加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对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金融信贷投入。推进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交叉持股,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积极推进区域内大中型企业与金融机构、基金、保险资金等各类金融资本与产业合作新模式,组建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租赁公司等大型金融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支持企业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促进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选择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经过审批在沈阳经济区内逐步开展综合经营。

三、小结

沈阳金融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有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才能为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冰.“沈阳城市群的发育全国最好”[N].沈阳日报,2010-04-21(A05).

[2]刘洋.沈阳金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N].沈阳日报,2011-01-21(A01).

[3]刘斌.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关系[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3).

[4]禄兴能,周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西部省级面板数据[J].华北金融,2011(08).

金融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业 评价指标体系 AHP 方法

一、引言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连接商品市场和其他各种要素市场的枢纽以及贯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桥梁,金融在市场配给资源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最重要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有许多研究金融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大多都停留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方面,很少对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定量研究,对地位的衡量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因此,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沿海地区金融业的地位进行定量测评非常必要。发展金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金融的规模、速度和效益必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本文所指金融业的地位即是从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考虑的。

二、沿海地区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现状

沿海地区的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可以通过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金融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及金融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四个方面来考虑。一般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的产业通常视为支柱产业。北京和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远远超过了5%,所以北京和上海的金融业可以看作是支柱产业,山东、浙江和天津均为4%以上,而福建最低。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比较重要的行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就该比重来说,上海最高,其次是北京。金融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除江苏外其余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最高,其次是上海,表明沿海地区的金融业对吸收劳动力的作用较大。就金融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而言,天津最高,江苏最低。这四类比重上海和北京都排在前面,可以看出金融业的地位与经济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沿海地区的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可以从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三个方面来考虑。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北京的金融发展程度最高,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和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均最高,但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却较低,这说明北京的金融业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就业增加较慢,但金融业产值增加较快。浙江金融业发展水平虽比不上北京,但也是较高的。上海的金融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这与外资金融机构多首先进入上海有关,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加大。山东只有就业贡献率较高,其他两个贡献率都是最低的,这说明山东的金融业正处于扩张阶段,就业人数较多,但产值增长较慢。

三、构建沿海地区金融业地位的评价模型

为了系统地评价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尽可能确保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科学性,本文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合理性、可比性等原则,主要从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三个层次建立沿海省市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T.L.sa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其基本思路与人们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是一致的,是将人们处理复杂系统的定性分析过程转化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过程,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对同一准则下各指标的比较,得到表示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对应予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指标的权重。本文即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判。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样本只选取沿海12省市中的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7个省市,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指标权重的综合评判结果,建立如下评价模型:

四、沿海地区金融业的地位实证分析

(一)测评结果

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沿海7个省市的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测评,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测评结果如下:

(二)测评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顺序依次为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和山东。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其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最高。其中,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处于第1位;其余发展速度指标大多处于中等水平;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金融相关比率均排第1位,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上海,不过其金融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一些;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高,说明北京金融业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其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所以其金融业的地位最高。

虽然上海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效益排名较低,但其发展规模远高于其他省市,故其金融业地位排第2位。上海金融资产的增长率最低,其余发展速度指标为中下等水平;上海金融相关比率仅次于北京,说明上海金融深化程度比较高;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排第1位,金融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但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均处于中下等水平。由此可以发现,上海的金融业对吸收就业的作用比较大,但其评价地位的关键指标的值较小,所以其金融业的地位低于北京。

浙江金融业的地位在所选地区中处于第3位,主要原因是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都比较高。其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均排第2位,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排第1位;其金融相关比率排第4位,所以浙江的金融深度只处于中等水平;浙江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位于第2位,而其发展规模也是处于中等水平,所以其金融业的地位比较高。

天津金融业的地位排第4位。天津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增长率比较高,仅次于上海,其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和金融资产增长率均排第4位,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最低;其金融相关比率较高,排第2位,其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最高;就业增长贡献率较高排第2位。其余发展效益指标大都处于中等水平,所以天津金融业的地位最终处于中等水平。

江苏金融业发展规模最低,发展效益也较低,但其发展速度较快,排第2位。由于评价一个行业的地位,仅仅只有发展速度快,并不能使金融业的地位提高,发展效益和规模也同样重要。江苏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是最高的,其金融资产增长率排第3位,江苏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排第2位;所有发展规模指标基本都处于最后;发展效益指标中只有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高,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排第5位,所以江苏最终排名第5位。

由于福建金融业的发展规模最低,发展效益仅高于山东,发展速度也比较低,因此导致其金融业的地位较低,仅略高于山东。福建的金融从业人员增长率为负值,从而其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为负值;福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最高,金融相关比率排第6位,所以福建的金融深化程度比较低,其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最低,其金融业发展效益指标中的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比较低,所以福建金融业的地位排第6位。

山东金融业的地位在选取省市中排名最低,主要是由于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均最低。具体来说,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最低,金融资产的增长率排第6位,说明虽然山东的经济增长较快,但其金融业的增长相对较慢;金融相关比率最低,故山东金融深化程度不高;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均最低。因此,山东金融业必须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提高发展效益,从而逐步提高金融业的地位。

金融业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业;P2P平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1

1 引言

伴随着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的热卖,社会进入了一个充斥着数据的时代。金融业是国家的命脉之一,不断给社会经济活动等提供供给,是社会得以正常进行的依靠。在这个充斥着大数据的云时代,金融业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支付宝问世之后,改变了大众的支付方式,电子支付兴起,人们开始减少现金携带量。随后,余额宝从一定程度改变了大众的存储方式。它利率上的优越性和易存取性一度把大众从银行的短期存款吸引了过来,大幅降低了银行存储量。从支付宝的问世到P2P业务的兴起,在受到新型金融的冲击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业不满足于单纯的线下业务,积极开展线上业务。现在传统的金融业正在发生改变,加入科技的力量,加入互联网的力量,加入大数据的力量。它的变革中融入了大数据的影响,金融业不断地在发展。

2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传统的金融业业务多以线下营销为主,业务内容有限,对大众的吸引力也有限,用户较固定没有太大突破。金融业的业务创新大多十分有限,没有思考用户真正的需求,从而不能为大众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业务。大数据的加入,使金融业对用户需求有了更多的挖掘,为客户提供了更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例如,我国最近几年创业潮兴起,但是众多的中小企业无法相对便利的获得贷款。随着金融业的新发展,众多P2P平台为这一现象提供了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金融业具有风险高的特点,是由金融业本身的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在中国,银行占了金融业的绝大部分,所以银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银行来说,存在贷款是否能按时回收的风险。对个人贷款而言,主要依靠于他的信用程度、职业等能表明其偿款能力的指标。对企业贷款而言,主要从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获得相关信息。现在,运用了大数据之后,银行可了解到的信息更加丰富,数据挖掘能力更加强大,可整合客户的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对用户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之后,依据全方位考察可以有效降低决策的风险性。目前,花旗等银行已经采用新型风险评估指标。

2.2 挑战

2.2.1 金融业版图的重构

随着进入充斥着大数据的云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想参与到金融业的业务中。从支付宝、余额宝到京东白条,借贷宝,众多公司都想要在其中占领一席之地,这导致了金融业版图的变动。

从准货币供应量其他存款2009到2013年的变化量可以看出,2010有一个明显的减少的过程,这就是被大数据所带起的新型金融所影响的结果。

从金融业上市公司数量在2008到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金融业上市公司数量在持续增长。其中在2010年和2013年增长率较大,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来临之后,金融公司的入市标准有一定的降低,公司数量得以较大幅增加。但是,相对于传统金融公司来说,新型金融业在技术方面存在优势,可能会对传统金融公司造成遏制。由此以往,为了保持金融业特有的文化,需要对挑战进行迎击,保持金融业文化内涵,并让它取得更好的发展。

2.2.2 金融业安全性问题

由于信息网络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大众的各项信息资料都有可能传到网上,可能会导致泄漏危机。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所以数据信息的安全遭到了更严重的威胁。在现代,数据不能按照以往的传统方式进行保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同时加强防护。数据的储存出了问题,可能会泄露客户信息,进而造成对企业的一系列打击。与此同时,由于云时代的普及,数据的繁杂,技术的加强,这些事情往往更容易发生。

2.2.3 金融业技术问题

传统的金融业从事人员往往对数据进行的是经济上的分析,技术较不深入,也不需具备很强大的技术能力。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除了需要对数据进行比较基础的分析,还需要深入构建数据结构。因此需要掌握更加全面、更加高深的数据处理能力。除了excel、spss的软件的应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只有不断学习Hadoop,运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才能对大数据时代繁密复杂、快速易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金融业要加强对技术型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3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发展模式

根据第三章对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的发展会有以下趋势,形成若干新型发展模式。

3.1 P2P金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加入,互联网金融有了极大的发展。当今社会,许多亟需贷款的中小型企业无法高效率便捷地得到贷款,P2P业务应运而生。P2P金融指不同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指个人),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款。

随着P2P技术的普及,不仅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危机。众多的P2P平台利用互网给人们提供了小额贷款,为微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来协助他们度过燃眉之急。然而,随着平台的增多,相关公司数量的增加,却在市场中加入了犯罪的力量。目前,该业务中存在以谋取大众资金为目的的不良企业,在收到了用户提供的资金之后,他们往往并不像承诺的那样进行投资并回报给顾客。他们会利用收到的这笔钱完成他们自身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利益,携款潜逃,最终留下众多用户悲愤不已。在2016年三月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达到了1523。

3.2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确切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中介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3.3 信息化金融机构

现在,人们办理业务,除了传统的去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面对面办理,还可以进行选择移动支付等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办理方式就是信息化金融机构带来的。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业来看,目前银行的信息化水平较为领先,具有较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目前,银行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具有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

未来,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更多的是,如何更快、更好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并依托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品牌信任度高、人才聚焦、风控体系完善等优势,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一类来应对非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思维上、速度上的冲击。

4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发展的策略

从余额宝的问世到现在,不过寥寥数年。大数据对金融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从发展趋势看,应充分认识大数据带来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大数据还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可以获得明媚未来的钥匙。而金融业为了能够在云时代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有以下四种发展策略。

4.1 人才培养方面

对员工来说,除了培养他们传统金融业所需的经济相关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对繁杂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使他们养成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敏感度,培养他们对数据的运用能力。而对于管理层而言,在制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规模、资本、网点、人员、客户等传统要素,还要更加重视对大数据的占有和使用能力,以及互联网、移动通讯、电子渠道等方面的研发能力。管理层也应该重点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

4.2 数据来源方面

大数据时代是数据的时代,数据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数据收集能力。数据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本身的收集,另一方面碜杂谄渌数据拥有商。在自身收集方面,首先应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大量客户。之后,在与客户的沟通中,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收集完善客户自身的数据。最后,在实行中,要完善反馈机制。在其他来源方面,目前市场上数据机构或者互联网机构层出不穷。要妥善处理和他们的关系,达到一种竞争与合作并重的关系。但是,由于金融业本身有垄断性的特点,所以一定要把握住自身的根本利益和文化。在金融企业本身权威不被威胁的情况下,可与那些机构进行数据上的交流。根据不同企业的优势合理分工合作,谋取最大的利益。

4.3 金融创新方面

在2016年的两会上,政府提出了“金融创新”。现阶段进行金融创新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在大数据时代顺势而为。金融业目前应更多地专注于数据创新方面。可首先在市场上了解用户的需求,尤其是重点研究之前由于自身技术原因无法做到的部分,如现在兴起的微小型企业借贷业务。与此同时,可把之前传统金融业的业务借助手机APP软件等移植到手机上。这样,既方面了用户使用,而且也降低了现场业务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创新方面,要把持住底线。不可以只顾眼前利益就对客户的利益造成威胁。同时,为了激励创新,可提出一定的奖励机制,如创新出受欢迎的业务可以得到债券的奖励等。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加入大量数据化技术和数据化思维,才能实现思维向资金的转变。

4.4 数据安全方面

金融企业应该在下列三个环节进行调整。在第一方面,联合行业中的所以企业,认可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第二方面,加强自身在业务处理中对数据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在第三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傅斌.交通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的契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91.

金融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三)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常的、有效的金融需求,最大可能地压缩非法融资的市场空间。边缘金融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权限放松,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萎缩态势,银行信贷收紧,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各基层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和审贷程序,方便和保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求银企共赢。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则要立足地方,摆正市场发展定位,转变经营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业务范围,在认真落实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的良机,压缩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空间。二是各商业银行应按《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采取工资奖金与贷款回收挂钩、制定免责条款、废除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等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小企业信贷服务范围。同时还要借鉴边缘金融业务的做法,贷前调查不仅要注意收集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硬信息”,还应关注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管理能力、还款意愿等“软信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发展关系型融资,开展循环信贷,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议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切实解决贷款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四是公布信贷资金流向、地区资金紧缺度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边缘金融业务的流向和流量,增加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整合民间资本的运作,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引导和规范我区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6):22-24.

[2]毛金明.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山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J].金融研究,2005(1):45-47.

[3]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1):53-55.

[4]周彬.关于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