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分析

Abstract: the poor foundation is the process often encounter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 poor foundation has a great har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f not do a good job of processing, not only will lead to cracking the case in the use of the process of follow-up, serious and even lead to project settlement, collapse and so, bring great negative effects on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ssing method of poor founda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nd poor foundation not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bad foundation; analysis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V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良地基,即由于自然缺陷不能满足建筑物承载稳定性要求的地基,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的判定有三个标准,低级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地基沉降量较大或者地基渗水率超过规定值,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危害,如果没有做好事前的处理工作,不仅会导致工程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工程部分沉降、坍塌等,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不良地基的处理工作。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

就现阶段来看,对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覆盖处理法

覆盖处理法适宜用于由于砂层、卵石层、碎石层等堆积,导致地基的厚度增大,这种地基的挖除难度较大,由于其空隙很大,不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承建条件,容易出现渗漏和变形的情况,对于这类地基一般常用覆盖处理法进行处理,这包括固结灌浆、帷幕灌浆、高压喷射处理法、坝前防渗层的铺设、增设摩擦桩以及扩大基础等等。

(二)涌泉处理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承建中,由于常常处于河流聚集地,因此,常会受到地下水的危害,地下水不仅对基地造成一定的破坏,也会导致工程塔身稳定,这就给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困难,情况严重时,就会形成漏水通道,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使用涌泉处理方法,用混凝土将基层的涌泉风度,如果涌水情况较为严重,先进行饮水处理,再回填砾石,随后在其中预埋灌浆管,以便方面后续抽水的顺利进行,在抽水完成之后,再次使用混凝土进行封堵,最后,在涌泉的出口出安全好活动阀门,对涌水情况进行控制,防止地下水再次涌入地基之中。

(三)防渗处理法

在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建设中,一般会将砂、砾石、卵石等强透水层进行挖除处理,此外,对于这种强透水层之外,由于其损水情况较为严重,影响着和上层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将其挖除后,还需要采用后续的防渗处理工作,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使用冲击钻机或者冲抓钻机进行造孔,在孔中回填粘土或者混凝土制造成防渗层,在防渗层制作好之后,再使用高压灌浆的方法修建防渗墙,用水泥进行灌浆,同时,对防渗墙进行排水减压,设置好反滤层。

(四)应对淤泥地基的处理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会遇到淤泥地基,淤泥地基即腐泥、淤泥质土、泥炭等一些含水量较高,承载强度低、压缩性大,呈现出软塑和流塑状态的软土,由于这类地基的承载力很差,容易由于压缩产生变形、滑移和挤出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上层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加上对这类地基的排水处理相当困难,因此,一般使用开挖清除、置换砂层、沙井排水、抛尸挤淤、排水固结、预留沉陷量等方式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式以开挖清除和置换砂层较多。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水里水电工程的承建由于具体的要求不同,其工程的规模也会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不良地基的处理要根据工程承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处理地基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整个工程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对工程承建地的各项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不良地基的具体情况、存在部位以及特性;在了解不良地基的情况后,就根据不良地基的实际情况总结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性,准备好必备的处理机具,在对不良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工作,避免不良的处理方式对地下水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处理工作完成之后,检查处理效果,必要时进行返工,确保处理工作一定要到位。

四、结语

不良地基是水利水电工程承建过程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处理工作不到位就会给工程的后续使用带来较大的麻烦,目前,对于不良地基的处理方式较多,工程的规格不同,对地基的处理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施工现场的不良地基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确定好不良地基的范围和性质,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期刊论文],工程科技,2009(8)11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很多具有综合开发治理的特点,故常称“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它往往兼顾了所在流域的防洪、灌溉、发电、通航、河道治理和跨流域的引水或调水,有时甚至还包括养殖、给水或其它开发目标。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建筑业面临强大竞争的背景下,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的行政监管力度,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属厂家生产产品,其砂石骨料通常使用坝址附近河床开采的砂石料或开采块石料加工制成品料。目前,有的厂家出厂的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是伪劣产品,有的工程砂石骨料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因工程施工急需,只得“凑合”使用,造成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钢筋、钢材及止水材料等也发现一些伪劣产品,原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将给工程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2.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 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3.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4.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5. 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

6. 执纪执法力度欠缺。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直未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导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和有效,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

7. 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8. 施工中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建筑物基础开挖、基岩灌浆处理到混凝土浇筑(土石坝体填筑),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水利部、电力部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中,有的承包单位为抢施工进度,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控制爆破,造成基岩面爆破裂隙较多,起伏差较大,增加了基岩面整修工作量和混凝土回填工作量;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施工工艺,出现入仓混凝土骨料分离,振捣不密实、漏振,致使层面结合不好,有蜂窝、架空现象。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采取温控措施,致使混凝土裂缝较多,增加了补救处理工作量。土石填筑施工质量存在填料不合要求的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分层碾压等间题。

三. 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

1. 项目监督管理水平欠缺 。

项目法人中的组织机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重视工期,轻视质量。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不够,在口头上说质量第一,而在施工时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就放弃了质量。 

2. 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较差 。

普遍存在工程前期手续不完备即开工,形成的地方矛盾较多,使施工方疲于处理各种地方矛盾,弱化了质量管理的精力。另外业主对设计及监理工作的过多干涉,对其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某些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差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3. 不能严格执行合同 。

在招投标工作中过分的压低工程造价,工程变更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部门条款,不按程序办事,长官意识严重,行政指挥较多。某些工程不能很好地执行合同,而是主观的施工,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涉及到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建设单位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在施工中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方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完成优质工程。施工过程各方都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照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规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都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做到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检验部门严把质量检验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逢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2010年33期

[2]李成栋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5期

[3]林武君 欧逢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0年10期

[4]方玉民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纵横》 2013年8期

[5]季红水利水电工程设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29期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通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于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在水利水电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施工对于环境的破坏,本文对于流域规划的制定计划进行强调,对于如何让生态平衡受到保护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于环境进行保护,让流域内生物的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证,笔者在此提出如何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的破坏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对策措施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区域性的多目标的一种水资源开发项目,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防洪和发电,另外,水利水电工程还可以像人们提供航运、供水、灌溉以及水产养殖等等方面的便利,可以说,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具有长远综合效益的工程,因此,受到人们的一直好评。但是,有其优势,便必然存在一些不足,水利水电工程在向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于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这种影响是广域的,深远的,同时影响时间也相当长,影响因素也是十分多。

一、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对于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工程,不同的区域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都会出现不同的影响情况,因此,可以说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另外,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对于区域内不的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影响区域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区域可以涉及到库区、河流的上下游,而对于库区来说,其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库的淹没以及移民的安置问题、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等问题,而对于这一区域来说,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最具大的,其他的河流的水温以及水质、环境地质、土地土壤的寝室、土地的利用以及景观、人群健康社会经济等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对于河流的下游来说,其主要受到的影响是由于大坝的蓄水,这让下游的水文情势受到了改变,其环境内的水温水质以及水文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其内域内的水生生物以及湿地资源也会受到改变,让社会经济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覆盖范围是最广的 甚至可以延伸到河流河口区域。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破坏时必然的,但是,对于这种破坏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让其进行减少甚至避免,因此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可以使用严格的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来对工程为环境带来的破坏和不利因素影响进行避免或者减小,可以使用环境监测来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了更好的对于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可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以及监测计划,并且建立环境保护计划,根据可行性对于报告书进行设计,列出相关的内容,完善的进行施工管理。

二、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环保问题分析

1.由于大坝需要进行蓄水,因此在水库进行淹没的时候,库区的群众需要被迁移,而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便会造成水土流失,会让土地遭到严重的破坏,毁坏林地,另外,如果移民计划安置的并不恰当,更会让库区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让其产生社会问题。

2.同样是由于水库的蓄水,由于让库区的堤坝产生崩塌,由此引发地震,更是会让河流内的水质下降,更会引起水体内部的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由于水库的蓄水,会让库区的地下水位逐渐升高,让土地的盐碱化现象便的严重。

3.修筑水坝之后,由于水坝的水体体积增加,会让水流便的十分迟缓,导致河流的水流交换能力变得十分低下,让水流内沉积的污染物增加,一些营养物质也会在此时沉淀,导致库区的河流水质产生营养化,让水体质量降低。另外,由于修建蓄水库,会让水温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水体的温度分层,会让河流下游的农作物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歉收。

4.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蓄水期间,会让河流下游的水位降低,导致河流流量不断减少,下游的水位降低,水量减少,会让下游的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产生极大地影响,让其正常工作受到阻碍。同时,水库蓄水之后,由于水位的上升,水体质量的增加,库区周围的气候可能会受到水体的影响,导致周围空气的湿度增加,导致气候环境得到改变,另外水位的上升也会让周围的建筑甚至是文化古迹受到侵蚀。

三、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在进行河流的流域开发的过程中,会犹豫水坝的简历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巨大的应影响,随着水量的增加,河流内部的水温会逐渐上升,对于水生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会对水温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旦水温改变,比那会让河流内的鱼类产卵温度无法适应,另外修筑大坝之后,会让一些鱼类产卵的通路受到阻断,甚至会让一些鱼类的产卵场受到影响,导致 鱼类的产卵地消失,环境条件的改变会让水体内的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让水生生物的生活资源受到影响,导致多样性的消失。

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设计者需要对于河流流域内的所有生物圈进行仔细的全面的调查,保证工程的作业地点不会有太多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尽量避免文化古迹等建筑地点,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环境问题,进行细致的计划。另外,在进行设计的规划之初,设计者要对于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水体资源进行细致的了解,尽量让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都受到合理的开发,让当地的绿化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水灾进行防止,更要让相对稀少的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必要时可以选择移植他处,保护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随着不断的增强,对于环境保护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们都已经十分的了解,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其作为核心理念进行设计和规划,让设计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的提高,让水利水电工程为人们带来方便便捷的福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其在工程施工的同时保证环境生态的完整性,将对于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降低。

参考文献:

[1]战友;李立欣;任广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35-02

目前,有关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争议不少。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的设计方案和合理路线,要求工程建设的规划、决策、设计、勘测、建设、管理等人员具有较强的、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学校作为主要的水利工作者培养、输出单位,开展相关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一、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专业)的高校有50多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4.8%,年招生约3500人。这些工科院校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及破坏作用早有认识,对环境教育也十分关注。通过登录相关高校网站调查,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有5所985高校,6所211高校和9所普通本科院校,仅清华大学将《地球与人类环境》课程纳入水工专业基础课,其他学校没有明确的环境教育课程。其中某高校水工专业本科课程见图1。

图1 水利水电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其中,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选10门,无环境教育类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必选4门;另外,可从27门课程中选修5门,在27门中涉及环境保护的仅有《环境学概论》和《生态水工学》。素质类选修课变化较大,占总学分的4.4%,学分少,选择机会少,由此不难理解部分水利工作者出于对水利工作的热爱,夸大自己所从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不以为然,甚至想当然认为发展就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国家政策脱节

我国专业环境教育在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和制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组织编写专业教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对于非环境专业,长期以来,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珍惜自然、爱护环境上。环境保护也被认为是专业机构和部门的环境污染治理。很多工科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接触环境类课程的机会不到10%[2],更多学生接受环境信息的渠道为零散的新闻传媒或生活积累,缺乏系统的环境教育,环境感知能力也随着离开学校而逐步削弱和日渐萎缩[3]。《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明确“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课程或讲座;到2010年,实现全国环境教育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环境教育制度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目标”。目前,既定目标并没有得到圆满的实现。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要想从理论课中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只能选修学校开设的素质类选修课或专业任意选修课。而必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选修课中的必选课都没有设置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加之工科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跨专业选课管理办法,如受开班人数下限、学分、限定选课学期、个人兴趣等因素限制,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课堂环境教育的几率很小,使得有兴趣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学生错失机会,只能从众选课。

学校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和专业指导,开展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贝迩(BELL)高校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推广计划”,2009年实施以来,试点高校分别为2009―2010学年25所,2010―2011学年22所,2011―2012年学年16所,但是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开设在这些高校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和人文学院,没有工科专业。

(二)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

对非专业性的高等环境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只是以普及为原则,讲授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4]。可供选择的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比较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专业课教材对环境保护知识“心无旁骛”,小部分包含环境保护的章节或内容,但更新缓慢,或侧重于理论,或过于泛泛,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我国国情水情的严峻形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可选择的环境教育课程之一的生态水工学专业性较强,而环境学概论侧重各种污染防治。既然环境与资源密不可分,环境保护重要内容之一又是资源保护,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却很少结合和反映两者间的联系,有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内容的课程也未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三)师资力量不足

开设环境课需要授课教师知识面广,对教师的素质、师德要求较高。目前,我国非环境专业很多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并非环境专业毕业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性强,任课教师多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滞后,没有环境教育培训的主动和被动要求,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都不到位;经济发展兼顾环境和环境优先的观点没有得以有效传播。教师队伍环境素养的缺乏导致专业课程设置较少考虑环境教育,即使有也流于形式,不能将环境教育融合到材料力学、土力学、规划、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学校规定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实验(实践)学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不符合环境教育应有的教学特点,效果不佳。

(四)缺乏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落实不到,人人无责。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美德,是发自内心的,不讲回报,不图奖励。在整个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坚持环境教育的教师和身体力行的学生给予尊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既可以增加环境保护践行者的精神愉悦,又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加入到环境教育的队伍,改变目前“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环境保护知行分离现象。

三、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跟环境联系直接、密切,开设环境保护必修课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借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学校环境教育应体现全方位、多元化。学校总体规划、学院课程设置、教师教材编著应同时启动,形成上下联动、齐头并进的态势。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应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大学”建设的号召,支持学校的环境教育事业,使学校成为实践环境理念的典范。通过改进传统教育,宣传和构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环境教育、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督导团监督环境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师资格评审中。

(二)课程设置

环境教育是发展必要的技巧和态度以了解和欣赏人、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一种辨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环保专家。根据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分别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环境教育是比较理想的课程设置。然而,将环境教育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必修课,不仅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还会降低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失去兴趣。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建议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超过教授质量。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将环境保护内容加入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中,有专门谈及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等相关内容也强调将环境教育融入形式,也可以用环境教育课程替换1―2门必修课程或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

(三)教材选编

学校是课程发展中心,而非外在机构的课程实验场所。每个学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国内外高校的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但绝不能复制,教材也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环境教育的教材可以借鉴国外或校外教材,但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和体会,课程发展应遵循从下而上的发展模式。鼓励教师尽其所能,发挥专业自主,结合教学、科研经验和实践智慧,主动创新、改编教材,从而形成课程、教授、学习、评价、专业发展和校外环境一贯的整体。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讲授环境教育的教师,进行修订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教材的经费支持。这对从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对教师继续学习和主动思考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为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讲座、研讨会、学习班、社团、展板、影视、文学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我有责任”的观念,加大对身体力行、节能降耗行为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扬或奖励。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水、土壤、大气、生物、地质、声环境等自然环境和包含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人群健康等在内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潜伏性。许多环境影响一旦形成,不可修复。深入、细致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教育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将环境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内化于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性环节中,融会贯通到学生的每一堂课中,对于学生大工程观的培养、环境理念的建立和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我国高等环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肖文香,李天煜.对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非专业环境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

水利水电工程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坝基岩体;检测技术;研究应用;基础岩体

中图分类号:TJ765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坝基岩体检测技术进一步的发展,需加强学习岩体检测技术的技术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以大坝基础岩体以及高边坡岩体质量方面检测工作的学习为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检测技能水平,加强掌握岩体检测技术的运用。岩体检测技术有操作简单,安全等诸多优点,可以更好,更加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要求,满足其运作条件,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岩体检测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化科技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分析和探讨岩体检测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同时帮助检测人员提高技术能力以及增强综合素质的培训,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

2.大坝基础岩体质量检测

坝基岩体的质量作为大坝建基面开挖后确保大坝是否稳定和安全的前提条件,在大坝基础开挖施工期间,应当查明坝基爆破开挖后各部位卸荷松弛深度、岩体波速衰减情况,以及松弛岩体随时间变化过程,以此保证正确评价建基面岩体开挖卸荷松弛程度,同时以此能够作为指导大坝建基面施工开始挖掘和加固岩体卸荷松弛设计的直接依据,需要进行检测基础岩体。

一般情况下,要在多方的配合下进行爆破的检测工作,每一项爆破检测孔可以按照梯段或者开挖单元来设置,同时要对检测孔进行一定的分类,可分为两种:爆前孔和爆后孔。通常会使用单孔声波以及对穿声波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检测。坝基由于爆破而影响的松弛深度可以通过对爆破前以及爆破后的声波速度进行测试之后得到,同时还要分析应力释放后的岩体质量有何变化,接着合理的分析认证爆破的参数,要求对基础表面的破坏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提高爆破技术方案制定重点的方便性。另外还应注意对爆破进展到坝基开挖最后一层的检测分析,掌握孔位附近的岩体的衰减程度,是否在爆破前以及爆破后发生变化,最后根据变化的程度得出相对应的参考数据。

对于不同高程、不同部位岩体的变形模量在拱坝体型设计和坝体应力、变形计算分析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坝基的基础开挖之后,设置检测孔需要结合高度、部位、岩性等多种因素的实际情况设置,同时探测孔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物探方法:声波、钻孔全景图像以及钻孔变形模等。坝基岩体中的变形模量以及声波之间存在的联系,可以在取得岩体的声波速度、钻孔全景图像以及钻孔的变形模量后开始建立。经过科学分析之后,能够得出一个较为标准、科学合理的波速标准,同时还能全面地对坝基的建基面进行具体质量控制。

在坝基岩体开挖之后,坝基岩体会由于时间不断的推移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弛,在坝基高地应力部位建基面岩体卸荷松弛较大,不利于合理利用坝基岩体。积极地对坝基卸荷弹变形过程和变形深度开展深入研究,深入了解坝基岩体声波速度与时间推移之间存在的衰减变化规律,同时掌握因为坝基开挖等原因造成的应力重新分布情况,岩体卸荷程度中松弛的影响深度,以及坝基岩体质量与声波速度之间对时间变化的关系等,大坝的建基面实际松弛变化的研究应当将声波测试长观孔布置在大坝建基面上,之后需结合测试的结果所反映的坝基岩体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波速衰减规律、坝基岩体在应力重新分布影响下的卸荷松弛深度。

要不断的提高基础岩体的完整性和增加整体变形的有效性,可以通过采用固结灌浆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灌浆之后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被灌岩体的整体性、刚度以及防渗性。同时要辅助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处理效果加以控制,检查结果能够作为指导施工、验收、安全鉴定和今后运行期安全鉴定等工作的定量依据存在。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对坝基的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时,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岩体固结灌浆做出全面的质量评估时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声波、钻孔变模以及全景图像等方式进行。然后在得到各个岩体级别的固结灌浆效果之后,将声波的检测评价指标制定好,同时结合岩体的固结灌浆的质量情况对施工现场的检测速度进行分析和提高。

3.高边坡岩体质量检测

边坡问题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修建大型水电工程时屡见不鲜,因为大坝地址常选在高山河谷地带,难以避免遇到一些有大量边坡的工程。人工边坡和天然边坡是水电工程边坡的主要类型。天然边坡主要指工程开工前就存在的,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会影响水电工程稳定施工的边坡。一般是水库库区的边坡和陡崖,是因为水库蓄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水库滑坡和陡崖坍塌等现象。人工边坡是指由于满足水电工程施工需求而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主要包括了大坝坝肩开挖边坡,地下洞室进、出口边坡,地面厂房边坡,引水渠道、溢洪道及道路边坡等。通常来说,人工挖掘的边坡以及天然边坡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组成部分。

岩体的卸荷松弛问题是指边坡以及地下洞室附近的岩石会在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岩体表面的负荷不断的减少而产生变化,其表现为回弹变形、岩体的应力以及浅表部的应力会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向深处转移,当岩体内部的裂缝不断加大之后,新的裂缝也会随之产生。边坡以及地下洞室附近的岩石发生变形情况会在岩体开挖之后出现,同时变形情况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变形越明显这个过程是深远的,可能会弱化岩体质量,同时减低自身的变形和强度。施工时需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可以减少对边坡和围岩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中其中就包括了岩体力学参数。同时岩体力学参数也是边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和基础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开挖过程中,为了制定边坡支护方案、调整设计参数、动态设计提供定量依据,应当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存在的特性,结合边坡锚杆,锚索孔等物探检测工作,结合声波,地震层析成像等物探手段,掌握岩体声波速度确认锚固端岩体的类别,松弛深度,风化卸荷带,软弱带空间分布以及延伸方向。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为了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检测技术的水平,同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应当加强大坝基础岩体以及高边坡岩的检测技术的运用,其中岩体检测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安全等优点,因此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其次应当提高每一位检测人员对岩体监测技术的运用水平,增加对检查人员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最后由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利民工程,因此要求每一位检测人员要自觉强化自身掌握的基本技术,而掌握好检测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瑞,刘柳.岩体检测技术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水利,2014,04:26-27.

[2]朱正君,黄晓应 ,许振奎. 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在重力坝建基面检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