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第1篇

不断恶化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而由此引发的对美国式的金融资产估值体系的批判浪潮正甚嚣尘上。然而,在中国企业不可逆转的资本化过程中,估值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是无法绕过去的。因此,如何理性看待资产评估和价值衡量,已经成为重振资本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了美国评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吴勇为先生,籍此再度提醒本土CFO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坚守理性估值的底线。

《首席财务官》:资产评估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被无限度的放大,直至最终破灭,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资产的评估上,整个世界范围内评估体系的准则和标准是否存在问题?您如何看待?

吴勇为:我们首先需要认清金融机构发行衍生工具时为其定价和对衍生工具评估其公允价值这两项不同范畴工作之间的分别:前者(即为衍生工具定价)是指衍生工具发行商中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专家,通过复杂的计量财务模型,为衍生工具厘定其发行价或买卖价,并从而收取衍生工具的溢价和佣金,在定价过程中,并不需要根据任何特定的评估准则,而是受发行商以及投资者各自所预期的回报、风险、投资年期等种种因素所决定;后者则是独立的评估师根据一些认可的评估方法准则为客户去评估他们拥有或发行的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从而符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与发行商及投资者买卖衍生工具时的定价并无直接关系。

因此,我认为评估体系的准则和标准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评估并不是危机爆发的成因,相反我认为近年来国际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协会所推行的有关公允价值评估方面的要求及确立公允价值的基准,正是希望能够让企业及金融机构更确切的反映出衍生工具的风险与价值。而公允价值评估,这里包括对企业有型、无形资产及企业价值的整体评估,还有金融工具的评估等,在避免降低金融投资风险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席财务官》:经历过这次危机,您觉得当前通行的评估准则是否会在将来产生变化?

吴勇为:正如我刚才讲的,评估准则并不是构成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当然长远而言,评估准则肯定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增补改进。比如国际与各国的会计及评估标准逐渐统一,均有助于改善财务数据及资产价值的可比性;中期而言,我相信会计及评估准则对评估方法、参数和假设的披露会有更高的要求,让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有更透彻的了解。

《首席财务官》:财务核算能直观反映资产价值,但在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您怎么看待评估中的非财务指标对资产价值的影响?企业的CFO如果在当前开展并购业务,除了目标公司的财务指标,还应该关注什么?

吴勇为:一项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合并双方能否迅速有效地融合其商业模式和日常运作,并互补长短、增加销售渠道、减低成本、获得更佳的市场战略地位,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为企业增值。当然,除了目标的财务指标外,有各种在财务报表以外的“无形”因素:如企业文化、管理层作风等,同样非常重要。在当前相对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我认为以下几点财务指标以外的因素需要特别的关注: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部分投资项目在缺乏信贷及资金的情况下往往变成不良资产(Distressed assets),有些投资者认为正是以低价购入不良资产的好时机。但是,在收购不良资产时,投资者同样需要考虑财务数据以外的因素,例如该等不良资产价值大幅下跌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是这些项目本身的收入或商业模式出了问题?完成收购时,有何方案可改善这些项目的状况并从而提升其价值,产生投资回报?

在过往数年经济周期上升时,目标管理层能领导企业年年上升,在目前经济环境下,管理层是否有同等卓越面对逆境的能力,领导企业逆流而上?

在节省成本的前提及趋势下,目标公司管理层是否能够凝聚员工士气、同心协力、共同面对挑战?

在过往数年原材料价格呈上升趋势,有部分企业对签订定价的长期购货合同,而这些签订的合同未必会在资产负债上得到确认。当整体经济收缩,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下跌,这些定价的供贷合同往往变成公司的潜在负债并带来亏损,所以企业收购前进行的尽职调查,除了关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外,也要透彻了解报表外的无形资产/负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都涉及到我们评估及交易顾问服务的内容。

《首席财务官》:那么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像美国评值这样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在本土CFO进行相关并购和私募的过程中能带来哪些不可替代的帮助?

吴勇为:一般在中国,很多时候客户是在事后因为监管需要才聘请评估师的,但客观来讲,实际上独立的评估服务其实在并购投资前实施对项目的成功投资显然有着更为实际的用途。

美国评值在大中华地区提供独立的资产评估服务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有极为丰富的评估经验,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对并购、私募投资特色服务包括:

协助企业到海外进行收购:有不少市场相关人士认为,目前海外企业的估值相对便宜,正是到海外进行策略性收购的好时机,美国评值在全球共有超过50个办事处,超过1000名专业评估人员分布在亚洲、南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一站式评估及咨询服务,包括交易前收购价的敏感性分析,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尽职调查,买卖双方价格的咨询顾问服务和交易后符合国际或美国会计准则的收购价分配方面商誉减值测试的资产评估服务。

行业整合及合并相关的评估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也有不少企业积极透过各种方式(例如股权互换)进行合并,以强大本身实力,面对逆境的挑战。美国评值在企业及股权公允价值评估方面,也有极丰富的经验,能够协助参与合并的各方,制定合理、公允的合并方案。

为私募基金投资组合评估其公允价值。如上述所言,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财务工具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及披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与私募基金投资组合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及39号,美国会计准则第159号,我们在过往数年积极为私募基金提供股权及房地产投资公允价值计量服务,以协助基金提高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内部审计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该制度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起源于震惊审计界的美国迈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倒闭案。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TreadwayCommission)就审计委员会问题发表了一份报告,较具体地提出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199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等组织新发起成立的蓝带委员会(BlueRibbonCommittee)起草了一份《关于提高审计委员会效果的报告和建议》,全面扩展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后,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进一步强调了审计委员会的责任和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虽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财务造假案却触目惊心,琼民源、郑百文、黎明股份、蓝田股份、银广厦等案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何功能,现阶段如何保障其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拟对此作详细探讨。

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功能

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哪些功能,自其产生之日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表述如下:

(一)美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应熟悉、关注并有效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活动;(2)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内部审计师适当地参加整个财务报告过程的审计,并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协调;(3)应具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来履行职责,包括进行调查和聘用外部专家的权力;(4)应就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监督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5)审核拟聘请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计划;(6)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上应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等。

199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共监督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年度财务报表;(2)与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协商年度财务报表事宜;(3)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审计准则的信息;(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是否与所了解的信息相一致;(5)评价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恰当的会计准则。

1999年,蓝带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监督财务报表,如复核年度已审财务报表、中期未审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报告;(2)保证审计质量,包括主持外部审计事务,领导与监督内部审计;(3)评价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002年,萨班斯法案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负责聘请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事务所支付报酬并监督其工作;(2)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3)可以接受并处理本公司会计、内部控制或审计方面的投诉;(4)有权雇用独立的法律顾问或其他咨询顾问。为了保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萨班斯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应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除其以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董事会的其他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外,不可以接受公司的任何咨询费、顾问费或其他报酬,也不能是公司或其任何子公司的关联人。

(二)加拿大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90年,加拿大证券管理局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计划;(2)检查有关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关键的会计估计和判断;(3)讨论协商审计过程的重要问题;(4)检查年度财务报表,询问管理当局各年度间的重大差异;(5)检查从内部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处获取的管理当局声明及其对内部薄弱环节的反映和采取的对策;(6)复核所有的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布前已审计过的和未审计财务信息;(7)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依据;(8)检查CFO和其他主要财务官员的聘任。

(三)证监会国际组织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最近提出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督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方面的职责是:(1)审计委员会应作为与外部审计师沟通的首要代表机构;(2)评价注册会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是否足以完成出具审计意见所需的工作;(3)与注册会计师会谈其在审计过程中与管理当局的分歧,以及这些分歧的处理最后是否让注册会计师满意;(4)选聘或续聘注册会计师时应由审计委员会认同其独立性;(5)监督注册会计师履行非审计业务的计划和程序;(6)向股东大会报告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非审计服务合同的内容及收费情况。

(四)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功能的表述均不相同,但其基本功能都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管理内部审计,负责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与审计委员会制度较发达的国家比,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还不够全面、具体,但考虑到我国审计委员会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作如此规定基本合适。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实务中怎样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如何保障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证监会2001年8月16日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应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平均人数约为9.88人,独立董事应为3~4人。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行独立董事主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独立董事的任免权掌握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从而造成独立董事不够独立的现象;二是独立董事“不懂事”,很多公司聘请独立董事时过分看中其名望与社会地位,陷入“名人误区”,而不管该名人是否有空“光顾”公司。三是对独立董事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如谁来监督独立董事的工作即不明确。四是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未达到法定要求,多数上市公司只有2名独立董事。如果专门委员会由3人组成,这2名独立董事便是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3个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和召集人,若专门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则独立董事不可能占多数。

为此我们建议:(1)成立独立董事的职业组织,制定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任职标准,凡符合独立董事条件的财会、法律、经济、管理、科技界等专家人士经考试或考核加入行业协会,接受协会指导与监督。上市公司通过行业组织遴选任命独立董事。(2)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达到法定人数,确保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多数。(3)完善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独立董事应一方面接受行业组织监督,另一方面接受证监会的监督,行业组织应规定独立董事的年工作时间,并考核其工作业绩。(4)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责任重大,单是审计委员会成员一职就有诸多职责,还要负责和参与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事务,并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核和发表意见,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谁来当独立董事?必须给独立董事合适的待遇使其尽职尽责工作并有能力应对风险。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学科主要教授会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及核算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培养管理人员的会计素养,因此也是大部分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开设的一门课程。

就笔者所在学校赣南师范大学而言,商学院七个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其他学院,如,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政治与法律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基础》课程。就此可以看出,《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帮助管理类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将会计知识运用于本专业,提升管理素养有重要作用。

一、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未与财会类专业作区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并未作区分。财会类专业学生使用的会计学基础教材涵盖全面,理论深度较高,如笔者所在赣南师范大学,选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周京徽等主编的《会计学基础》一书。因为是基础课程,一般是经验丰富、理论层度较高的老师来授课。大部分院校非财会管理类学生也使用此类教材,教学内容也一样,没有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设置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理解该课程的作用及对本专业有何意义,学了基础原理,但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专业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W目的混同

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是让本专业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对象、任务,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具体运用,同时能够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最终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目的是能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对科目、账户有较深的了解,懂得运用凭证,能够看懂会计报表,并且根据各种报表能分析相应财务数据以为做管理工作而服务。从目的上来看,前者是站在培养专业财会人才的角度,侧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培养实践运用的能力,为后面《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后者则是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侧重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运用等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管理工作岗位能看懂并运用财务会计报表打基础。

目前,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的目的与财会专业教学有混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因授课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教学目标,而是以同样的目标去讲解会计学基础知识。易造成非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同时由于学习内容较多没有重点,慢慢失去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因教学内容没有与财会类专业相区别,教授该课程的老师也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按照章节,先讲述会计的概念、基本原理,到后面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主,介绍企业资金运动各阶段的会计核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积极性,会计学里大量专业术语令其觉得与本专业没有联系,很多非财会专业学生认为会计学基础是枯燥的、无用的。

二、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运用设想

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特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在此过程实现特定内容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

(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本专业

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如,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假设在物流公司的情景之下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当假定在酒店财务会计工作情景之下,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大部分会计学基础课本以工业、制造企业为学习背景。同时,应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二)区分教学目的

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设置以实用为原则的教学目的。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教学。不应要求该类学生掌握过多、多深的会计学知识,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能运用会计知识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例如将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纳入课程学习,让学生知道报表中每一项内容所代表的意思,并能通过专业的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服务于管理工作。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发生了变更,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可以不在教授,注重基础和实用。

(三)课堂上采取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按照不同的专业设计好不同的教案。课堂讲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础理论讲授阶段,二是会计核算讲授阶段,三是实践阶段,四是运用报表阶段。其中,从第二阶段开始,课堂上要有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大量案例。将学生分为小组,教师上课先介绍基本核算方法,之后由学生小组讨论具体案例的解答。例如,在学企业资金筹集阶段的会计核算时,先由老师介绍资金筹集的流程,简单讲解下核算。随后,通过企业资金筹集的案例,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会计学基础课堂里,给学生如下案例:有一家即将成立的酒店,需要筹集资金,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筹集资金比较有效,同时资金的比例怎么安排,资金筹集到了之后,会计上怎么处理等问题。讨论之后,让小组派代表公布方案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此种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感到会计学能辅助其本专业的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熊微.《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7(2).

[2]王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4(02).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第4篇

随着价值投资理念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将与股价变动息息相关,年报是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晴雨表”,市场通过对年报披露信息的吸收或价格发现,很可能使得股价出现重新定位和分化走势。因此,很多投资者都渴望从年报的阅读中看出一些“门道”,从中发掘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毕竟,大多数的投资者不是专家,在看年报时不免产生很大的困扰,在没有专家指导和专业解读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勉强看看“热闹”。其实,看年报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分析方法,作为普通投资者的你也可以看出一些“门道”,自己进行分析,作为可靠的个人投资参考。

看年报,熟悉结构很重要

作为上市公司过去一个会计年度所有财务数据和信息的汇总,年报直观系统地反映出了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运行态势。  年报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要看懂年报先要搞清楚年报的大体结构,这样看起来才能井井有条,有个提纲挈领,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整个年报按顺序大致分为以下部分。

一、 重要提示:公司董事会对此次报告的认可情况,会计师审计意见等。

二、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三、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主要是第九项的三张表格的重要数据的摘录(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等)和以表格中的数据为基础按照财务分析理论计算出的各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等)。  四、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包括股份的构成及变动情况、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股东总人数的变化等。  五、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六、董事会报告:包括报告期内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主营业务分行业或产品情况表、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等。  七、重要事项:包括收购资产、出售资产、重大担保、关联债券债务往来、委托理财、承诺事项履行情况、重大诉讼仲裁事项等。  八、监事会报告。  九、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了解了年报的基本结构,我们就可根据这个结构顺序,抓住重点,顺藤摸瓜,看看读年报里都有哪些“门道”。

“重要提示”,提示哪些内容?

重要提示中的内容就像法庭上的宣誓词,往往都是公司董事会对报告的诚信度作出的保证,阅读该项时我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这些保证有多少可信性,而是应该看董事会内部对该报告的内容是否有异议,以及产生异议的原因。(如2003年度,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在重要提示中声明,一名董事对该公司因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一案提取长期投资准备预留表示反对而对报告投了反对票。)另外,要注意会计师审计意见是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还是否定意见,对保留和否定意见要特别在后面的具体注释中加以留意。

股本结构及股东人数变动,传达哪些信号?

在年报第四项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中,除了可以观察到该股票的股本结构和大股东持股的静态状况外,还可以从股本结构和股东数量的变化中触摸到整个公司股票走势的脉搏。

如果股份变动表中有配股、送股、增发等股本扩张现象,投资者要注意股份数量的增加有没有带来第三项中每股受益的大幅度的减少,即股本扩张对业绩的稀释作用是否强烈,如果每股收益随着股本的扩张而减少,那么投资须谨慎。反之,如果每股收益与股本扩张成正向变化,那么股价的任何低点就是买人的好时机。

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的变化与其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价走势往往具有独立个性,比较强悍;股东人数越多,表明筹码越分散,股价走势往往较疲软不具有独立性,常常跟随大盘随波逐流。所以投资者有必要对股东人数变动情况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大盘与个股的脉搏。例如,股东人数突然锐减,有可能表示庄家开始建仓;大股东变化情况则显示出主力资金流向。但是由于股东人数变动分析理论在实效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缺陷,投资者最好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才更为可靠。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我评价如何?

年报第五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包含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龄、收入和持股变动情况。关注这方面,能从管理层持股情况看出他们对本公司前景是否看好,如果是连本公司的内部高层都不看好的股票,建议中小投资者谨慎持股。

“董事会报告”,检验诚信的一面镜子

董事会报告中都包含了公司董事会对过去一个会计年度整体经营状况的总结与分析,类似“自我鉴定”。从对这一部分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公司董事会对取得的业绩或造成的亏损认识是否客观,态度是否诚恳,分析是否合理,是不是“报喜不报忧”,阅读时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过去是如何反思的,主要看董事会剖析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关键是看陈述的理由是否可信,即对经营成果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对存在的问题有没有找托词;二是对承诺事项是如何兑现的,结合“股本变动与股东情况”一节,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最近一次募集资金是否如数到位,到位后承诺的投向是否改变,这些都是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容不得中小股东有半点疏忽;三是对未来公司的发展有何长远打算,由于“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的未来”,因此,中小股东对董事会未来打算要格外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公司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可以检验有没有必要继续做这家公司的股东。

董事会报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态度和诚信度,一份客观、诚恳的董事会报告更能使广大投资者树立起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有利于股价的稳定。

“重要事项”中隐“地雷”!

年报第七项重要事项包含的信息是投资者们应该特别留心的,因为这里面很可能隐藏着随时都可能引爆的“地雷”。

一号地霍:出售资产。如果公司有出售资产的行为,而且收益为数不小,就要结合第九项中的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分析,看看出售资产的现金流人是不是整体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如果经常性营业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都为负值,则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劣,很可能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二号地雷:重大诉讼仲裁事项。看上市公司近期有无可能败诉的诉讼及其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如果公司涉及诉讼纠纷,即使尚未判决,无论判决的结果如何,都有可能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引起股价的波动。如果败诉的可能性大,“地雷”更有随时引爆的危险。

三号地雷:重大担保。注意上市公司是否为关联方提供巨额贷款担保及担保期限。该公司如果为子公司提供数额较大的担保,占其净资产的比重已经很大,则要特别引起注意。若被担保方(子公司)在担保期限内不能偿付债务,则担保方(母公司)需要随时准备偿还债务。

财务报告,解读年报重头戏

年报第三项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主要是根据第九项财务报告中的三张报表摘录和整理计算出来的,所以在阅读年报时可以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结合第三项中的重要数据及其变化艳势加以分析。

阅读财务报表并从中分析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会计学里是专门约一个研究领域――财务报表分析。分析财务报表是解读年报的重头戏,普通的投资者不可能像专家一样掌握财务分析复杂高深的理论,但是可以通过对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了解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找到一些科学的依据。

财务报告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反映。财务分析对表中数据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各种分析都是在表中大量的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各种财务比率,然后对其中表达的意义加以研究的。  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用于分析公司的流动资产是否足以偿付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过低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差,流动资金不够充足,短期财务状况不佳;流动比率过高则表明公司的管理可能过于保守,将资金过多地使用在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上,而放弃了某些投资的机会。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存货能否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成现金以支付债务具有不确定性,不同性质的存货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不同意义。例如,食品生产企业的存货越多则变现成本越大,而原材料供应企业的存货则有可能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增值。用扣除了存货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比流动资产更科学。

现金比率=现金余额/流动负债

对于债权人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越好,但是对于公司和股东来说,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能力成反比。过高的现金比率不利于公司的业绩增长。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在分析盈利能力时要注重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面介绍具体的分析指标与方法。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100%

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毛利率提高说明公司生产成本下降或是售价提高,毛利率的增长是股票内在价值增长的重要因素,看毛利率还要注意将它和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如果普遍高于其他企业则说明公司的竞争力强,产品的附加值高。

销售净利率二税后净收益/销售收入× 100%

税后净收益是销售收入扣除一切生产成本、费用和税金之后的效益。净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中有多少纯收益。同行业的企业中,净利率高则股东获利多。

营业利润率二主营业务利润/销售收入× 100%

它比销售净利率能更好地刻画公司主营业务对盈利的贡献情况,因为净利润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人及营业外支出净额后得到的,而这些收入或损失的持续性较差,排除这些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及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别。

股东权益收益率=税后净收益/股东权益× 100%

它是与股东关系密切的一个财务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股东投入资本的收益状况,对公司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如果偏低,说明公司不能给股东提供足够的报酬,也就不能吸引潜在的投资者。

投资收益分析

投资收益分析通常是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投资收益的分析方法比较复杂,它是将公司年报中财务报表公布的数据与有关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股票市场价格等结合起来计算出各种指标,然后对公司股票的优劣作出的判断。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见指标。

每股净收益=税后净收益/股票数量

每股净收益一部分以股息形式派发给普通股股东,一部分以留存收益的形式留在公司内部扩大再生产。它的高低是发放股息和股票升值的基础,投资者在投资前应特别重视。如果企业的税后净收益绝对值很大,但每股净收益却不高,说明它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股票的市场价格也不会很高。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净收益

表示投资者愿意为公司1元钱的净收益支付多少元的股价。市盈率是投资者评价股票价值最常用的依据,市盈率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低或是股价偏高;市盈率低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强或是股价偏低。投资者一般都偏好市盈率低的股票,趁价格被低估时买进,增长后卖出。

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成现金流量表的三组数据――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判断。下面我们就以很多投资者在现金流量分析上普遍存在的误区为例,介绍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分析思路。  误区:现金流净额为正――好

很多投资者在看年报时看到数字就认为正的比负的好,特别是像现金流这样的名词,“现金流为正说明资金是从外流人的”,“有现金流人说明公司在盈利”,这样的观点普遍存在于一些投资者心里,然而“外行看热闹”恐怕也就体现在这里。现金流净额总和(以下用W表示)由三部分组成: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以下用A表示)十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以下用B表示)十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以下用C表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自身创造的现金流量,主要是与企业净利润有关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的购建和处置,包括取得和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购建和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及借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它包括吸收权益性资本、发行债券、借人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

如果W为正,则A、B、C的关系会有多种可能的典型情况:

1.A、B、C均为正。表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现金流方面能自给自足,投资收益较为理想,没有进一步的投资,而仍然进行融资,造成资金过剩,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2.A、B为正,C为负。说明公司经营和投资的运行状况良好,融资现金净额减少是由于偿还借款或支付股东股利引起的,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3.A、C为正,B为负。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处于良性发展中,企业通过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投资者要重点研究该公司的投资项目的发展潜力。

4.A为负,B、C为正。这种情况是最值得投资者提高警惕的,也是最容易被W为正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的。这种情况下,公司已经靠借贷维持生产经营和投资的需要,这时的财务状况已经趋于恶化,投资者应着重分析该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是来自投资收益还是收回投资,如果是后者则表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达到人不敷出的地步。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概念;问题;改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81-02

1 内部控制的概念

最早提出内部控制概念的是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它在《独立职业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检查中》首先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和控制这一术语是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协(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的“内部控制委员会(COSO)”公告,提了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 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台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2 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

2.1 内部控制的程序

内部控制一般程序:

(1)应具体规定和明确阐述应与实现的目标或目的;

(2)根据目标规定并阐述计划;

(3)将实际绩效与目标计划比较;

(4)抽查和分析差异及例外事项;

(5)向管理当局汇报差异事项;

(6)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2.2 内部控制的方法

(1)组织控制。组织控制主要解决职务分工即不相容职务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3)文件记录控制。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

(4)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预算也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

(5)实物保全控制。内部控制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里所述的实物保护是指对实物资产的直接保护。

(6)职工素质控制。内部控制的成效关键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程度。职工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正直、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其他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7)风险防范控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为防范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8)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3 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内容

3.1 凭证控制

凭证控制就是利用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依据,是企业实施内控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凭证控制制度是其他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

要做好凭证控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

(2)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和内容;

(3)规定合理有效的凭证传递程序;

(4)在入账之前对所有凭证严格审核,无效凭证不得入账;

(5)做好会计凭证的保管工作。

3.2 账簿控制

账簿是全面、连续、系统地进行归类和整理经济活动数据的重要手段,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账簿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账簿体系要适应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切合企业管理的要求;

(2)账簿的内容和格式要详简得当,既要保证记录系统的完整准确、又要注重会计工作的效率;

(3)登帐应以合法凭证为依据,遵循规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做到全面、连续、系统、及时的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4)所有的账簿都必须内容完整、手续齐备、按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

3.3 报表控制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会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报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来说,会计报表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应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2)报表的编制必须以核实后的账簿记录为依据,并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3)按时编制报表,报送及时、为决策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3.4 核对控制

它是利用记录与记录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记录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包括账实、账证、账账、账表及表表之间的核对。

4 我国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1)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台理,或虽然建起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流于形式,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变成印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条文。

(2)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我国企业现有的内控组织不健全、偏事后控制、偏流动资源的控制。

(3)忽视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有的企业没有有效的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没有形成制度;有的企业没有设立独立队内部审计部门,缺乏有效地审计监督。

(4)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是一些事故长期得不到发现和解决。

5 提高企业内控水平的措施

针对当前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5.1 加强内部牵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要做的不相容职位分离,对关键岗位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牵制的效果。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5.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主要需要通过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临时的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威绩,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据此进行鲜明的奖励与惩罚,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5.3 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内控制度失效和会计风险的产生,行为主体是人,因此需要从把握相关人员行为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两方面入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5.4 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因为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使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和透明度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玉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J].会计之友,2008,(22).[2]强培东,吕红梅.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