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妇产科;院内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46-02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获得的感染。由于妇产科患者群体特殊性,做好院内感染的控制、预防工作,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护理质量显得至关重要。本论文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0例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论论妇产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更好地控制感染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本院的1000例(其中妇科500例,产科500例)患者和产妇,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住院天数为3-15天,平均7.2天。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感染的相应登记内容,研究入住本院的1000例患者和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感染病例为28例,其中妇科共18例,产科10例。对各科感染部位、年龄以及住院天数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参照标准和结果

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相应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生、护理人员记录以及各种科学的化验结果为评价的标准。

1、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研究妇科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18例,发生率3.6%,产科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10例,发生率2.0%。

2、不同年龄组感染分布

研究结果显示,妇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妇科发生感染的18例患者,年龄23-67岁,其中小于30岁患者2例,占11.1%;30-39岁患者3例,占16.7%;40-49岁患者4例,占22.2%;50岁及以上患者9例,占50%。可见高龄人群是发生妇科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产科由于年龄段较为集中,感染发生率无特异性。

3、各部位感染率比较

妇科患者院内感染部位主要有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切口、宫腔。产科的感染部位主要有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妇科和产科均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要感染部位。

三、讨论

妇科和产科的主要感染部位都是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妇科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都要高于产科的。

1、的原首先分析妇科呼吸道感染率高因。

这与医生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的麻醉方式联系紧密,医生在给病人进行麻醉的时候,要给病人全身插满麻醉需气管,这种全身性的插满麻醉需气管是比较具有侵袭性的操作,很容易使得病人的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因此诱发病人的感染。除此以外,大多数产妇习惯在产后紧闭门窗修养加上众多好友探望等缘故,导致病房内空气浑浊,极其容易造成病人的呼吸道感染。因此,无论在进行麻醉前还是麻醉中或者是麻醉后,医生都要小心的操作,坚持手术的无菌环境,尽量降低病人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一旦上呼吸道发生感染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人的下呼吸道感染。要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

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

在给病人进行子宫相关手术的时候,无论是在手术中的留置导尿,还是在插导尿管的时候导致细菌感染,又或者是留置导尿后不当的护理,都会导致泌尿道感染。因此,医生在进行病人泌尿道插管时,要保持无菌,作好会阴护理,防止棉球污染尿道口。鼓励病患多喝水,导尿管材料尽量使用硅胶,减少刺激,提倡产妇自然分娩。

3、年龄和感染率规律

我们发现,大于49岁感染的高达构成比的52.94%,而小于30岁只有5.88%,似乎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年龄相对大的患者,由于本身器官衰退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更容易感染细菌。

4、感染和住院天数关系

我们发现,住院时间越长病人越容易感染。因此病人住院时间尽量缩短,避免病人住院时间太长。

四、护理对策

1、普及感染相关知识

为了控制、预防院内感染,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如《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广大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感染的知识;同时,我科定期举行多次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知识的讲座、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严格无菌操作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对降低感染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医务人员要按规定严格进行手清洁消毒。此外,要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用有效氯溶液对地面、门、操作台等进行全面消毒,不留死角,有效减少细菌数,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

3、呼吸道感染护理

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制度,改善病房环境,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病区坚持消毒隔离制度,每日2次地面,桌面用1000mg/L的有效氯溶液湿拖、湿擦,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保持房间清洁,减少细菌数,改善病区空气洁净度,防止呼吸道感染。术前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熟练轻柔,以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手术后,由于麻醉、伤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病人咳嗽受到限制或减弱,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咳嗽排痰,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为减少空气污染,应加强陪护管理制度,减少探视[2]。

4、泌尿道感染护理

为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简单手术尽量避免导尿或不留置尿管,在不得不插管的情况下,要以“慎独”精神对待病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插管技术,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在导尿管的选择上易选用粗细合适的硅胶尿管,以减少对粘膜的刺激。在留置导尿时,尽量减小分离及打开密闭式导尿系统,无禁食、禁水者留置尿管期间,嘱多饮水,增加尿量以作生理性冲洗。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坚持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两次无痛碘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每次大便后均应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以免粪便中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加强观察及护理,尽量做到早拔管[3]。

参考文献:

[1] 郭燕卿基层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当代医学,2013,19(8):19-20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人性化管理;措施

当今医学中的生物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医学模式也在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护理理念。新型医疗模式中的和谐是指“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有很多风险隐藏于妇产科护理当中,倘若护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更好的完成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

1妇产科护理出现风险的原因

1.1对患者病情处理不当或观察不到位产生风险。护士因为缺乏经验、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没有较强责任心、粗心大意等原因在观察患者的病情时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而造成风险的发生。

1.2技术性原因产生风险。护理的护士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协作能力、缺乏专业知识、没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或者不遵守操作规程等都会造成风险。对新生儿的病症没有及时观察到就会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护理不到位还会造成高龄产妇的子痫等病症,在助产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配合不当也会造成患者会阴裂伤,孕产妇有可能会因为这些而出现生命危险。

1.3工作安排不合理和管理缺乏秩序造成的风险。医护人员的调配不合理、排班不合理、配备结构不合理等都会影响护理质量。很多医院的妇产科病区在夜间往往只有一名值班护士,这一名护士要负责的患者一般有三四十个患者,同时还要负责急诊危重入院的患者,护士往往会因危重患者而忽略了其他患者的服务质量。

2风险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针对妇产科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各种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和激励护理人员,比如交接班制度、考核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宣教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针对护理流程和服务的加分、扣分标准等。其次,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为产科护理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员。国外的妇产科护士在上岗之前除了要完成护士学业外,还需要参加两年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执业证。我国妇产科护士起步低,因此应该加强妇产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了防范发生护理缺陷助产士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情商。

3对妇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

3.1热心接待患者。

责任护士在孕产妇入院半小时内应该与孕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对孕产妇的正常需求要尽量满足。在检查过程中要立刻把临产的产妇送入产房检查;对还需要一段时间临产的孕妇护士要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多与其进行交流。医院妇产科技术人性化的体现有家人服务标准、万全准备标准、心灵按摩标准、精致手术标准、术后回访标准、层流无菌标准、青春维养标准、恢复护理标准等。

3.2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

3.2.1妇产科内部的沟通与协作:每月科室内都应该组织产房组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本月的工作体会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总结反馈,医护人员在会议上应该积极的进行交流,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时整改突出问题,使工作中的错误现象不断减少,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3.2.2做好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工作:为了使产房的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可以建立征求意见和访视制度,与产科、妇科、儿科及相关科学定期进行联系,对新生儿情况、产妇产后情况及时的进行了解,征求大家对产房工作质量的意见,对于各科室的建议和反馈意见要及时的收集,对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认真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争取获得各科室的支持和理解,与各科室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3.2.3人作为一个生物和社会实体:其心理活动非常的丰富和复杂。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伴随着对新生命的渴望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为了避免因心理因素造成产后的不良后果,护士在产房内应该对产妇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与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医护人员要尽量争取产妇的配合,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我们产科护理人员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会实行“一对一”陪伴,为了增加产妇的熟悉感,助产人员会首先向产妇介绍自己,让产妇知道陪伴她的是谁,同时还会向产妇介绍周围的环境,对产妇进行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在产妇的产程中助产人员也会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危机母婴安全的异常因素,及时汇报给医生,积极的进行处理,另外还会把产妇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产妇的家属,在服务中坚持人性化理念。

3.3实施细心计划。对产妇加强基础护理,加强一级护理病人的个人卫生护理,定期护理产妇床上洗头,保证每日更衣擦浴,至少每日为病人进行两次褥疮护理、口腔护理,同时要记录在病床上的一级护理巡视卡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保证基础护理的质量,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总结,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都很重要,也是当今医疗界要重视的一个新难题,要想在妇产科的护理中控制风险意识,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对患者就需要以人文关怀的方式为其服务,普遍性和细微性是人文关怀的特点,因此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式护理要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无论是大小事,都应该认真、细致的做到位,让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在精心细致的工作中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在护理中实现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周元珍 单位: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付咏梅,吴兰芳,钱丽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6:175-176.

[2]杨群燕.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1:57-58.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妇产医院护士长有效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或者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妇产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要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艺术,应当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强调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法律责任意识,努力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妇产医院护士长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患者,这就要求将“以人为本”的行为规范和护理理念有步骤、有计划的纳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该科室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

关键词 妇产医院管理;护士长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0166-02

[作者简介] 李娜( 198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妇产医院的护理属于高风险的工作,通常具有急诊和夜诊多、护理工作量都比较大、工作的预见性较差等主要特点。由于在工作中出现各种护理失误等原因,经常可能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医疗纠纷。所以,在妇产医院护士长的有效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妇产医院护士长有效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或者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妇产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营造更好的社会信誉。另一方面,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医学发展的进步,使得医疗卫生体系也发生了新的变革,人们对于健康提出了更新的需求和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明确服务方向、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国家颁布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之后,对妇产科护理人员提出高要求、高标准,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培养自身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妇产科护士长有效管理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完善医疗结构的各种规章制度,带领所有科室人员贯彻学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以及医院的感染管理办法;以科室为单位,建立科室感染委员会,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其中包括医务人员的卫生制度、感染监测制度、隔离制度、感染报告制度、科室感染管理制度等,并根据科室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分娩室管理制度、婴儿沐浴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和差错事故的防范制度等;制定相关消毒器械的管理制度,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健全护理消毒隔离领导小组,在制定和执行等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时要求做到人人都参与。

2 提高护理服务的思想意识

护理服务在整个医院地位及其重要,服务的水平最能表现出医疗机构的价值。护理学科的价值以及一家医疗机构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决于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人性化护理是有效性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得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照顾,并以此降低患者的焦躁、恐惧、不安情绪,使其积极接受治疗。比如妇科患者由于缺乏家人陪伴而一筹莫展时,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平复产妇情绪,使其以最好的状态接受治疗。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为产妇提供一位助产护士对其进行引导分娩,助产护士会对产妇详细地讲解分娩的过程,以此打消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并可以选择任意舒适如坐位、站位和卧位等。鼓励丈夫也参与到产妇分娩过程中,提升产妇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3 不断提升护理能力和素质

护士一直站在护理学科的最前沿,这不但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前瞻意识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每月定期在科室里举行至少4次护理业务查房和行政查房,责任护士根据护理病历提出相关护理问题,并对护理工作计划进行评估,然后做出统一的评价。护士就查房目的、查房收获以及改进方案进行全面的总结,并要及时的鼓励护理人员,平时多注意加强多学科的学习和经常阅读护理方面的书籍,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尽快适应专业医疗事业的发展速度。针对护理人员设立等级化考核制度,明确其职责,量化指标,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在考核科室内的护理人员时也要注重德、勤、能、绩四个方面的考核。

4 努力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管理能力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各种选择进行合理分析,合理、高效地安排、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并对出现的风险承担责任。护士在分析问题时要把握全局,从科室角度出发,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合理、科学、有效安排。

5 提高护理的法律意识

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使得新疗法和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临床医学中,新型的护患关系随之也发生了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医疗事故在妇产科的发生率在近几年里占到了总数的30%,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偶然性强和病情变化快造成,因此较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甚至是医疗事故。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使用和蔼亲切的语言,端庄礼貌的举止,同时在语言上注意使用保护语言,以免引发患者恐惧、猜疑情绪,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护力度,对高危操作也要关注护理指导,避免发生护理风险,对患者的既往护理记录进行完善。根据分级模式,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并进行及时、准确记录。

6 建立融洽和谐新型的护患关系

随着人们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注重患者社会需要、心里需要以及生理需要。重视提升自身人性化护理意识,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谨记以责、情服务患者,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同时兼顾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其他权利。提倡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一定要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宗教信仰、文化和生活习惯。尽快提升护士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患者尊严和人格,营造护理服务的人性氛围,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素养。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化服务,这也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增加对患者从生理到心理的重视,进而打造和谐、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此外,要从病房布置等这些细微之处,集中体现人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妇产医院的病房布局以及色调,应当适应妇产科的特点。墙壁和走廊墙壁应当布置一些母乳喂养知识或者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等科普宣传图,让产妇能在出院以前初步掌握产后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同时,还要建立病区活动的时间,在每周组织1次以上待产妇和经产妇的交流,详细讲解产前和产后的病情变化,以及母婴护理知识或者回答产妇和家属的提问[8]。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妇产科护士长要面对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因此在安排护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并将这一理念有步骤、有计划的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赖玉,潘志英,陈改平,等. 浅谈护士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艺术[J]. 医学信息,2009,15(11):203.

[2] 杨菁华,高艳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系质做好护理管理工作[J].首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2005,6(1):308.

[3] 孙春风,祁莉莉.发挥总护士长职能作用,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20(3):162.

[4] 施丽泳.浅谈护理管理者在妇产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0,14(3中旬刊):364.

[5] 图雅.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 11(4):179.

[6] 李金凤.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9(10):180-181.

[7] 赵艳梅,杨宝义,曾丽,等.妇产医院住院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7(32):85-86.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 建立质控体系

根据ISO9000标准,本院于2011年末建立了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促进了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即建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科、科室质控小组等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2 成立科室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担任组长,包括护士长在内中级以上职称者4~5人组成。结合妇产科特点及发展趋势,本着一切以患者及产妇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隐患为目的的原则,制定相关质量控制管理方案、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发展规划,责任落实到人,与绩效工资挂钩。科主任运筹帷幄,通观全局,分工明确。质控小组对科室质量把关,定期不定期自查,自我督察、自我整改,及时归纳总结,不断创新,定期分析科室各阶段动态质量,及时采集患者反映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每月书写自查报告。

3 质控小组工作流程

31 为及时掌握本科危重患者抢救及日常医疗工作运行情况,确保质量与安全实时有效的监测及控制,质控小组对科室环节质控、终末质控、关键环节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及抽查,不定期进行科室各侧面满意度调查。具体做法如下:①检查门诊运行质量。重点检查诊治是否及时、病历及各项申请单书写是否规范、辅助检查是否到位、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入出院诊断符合率等,检查门诊处方合格率、门诊手术室无菌操作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门诊团队协作是否和谐、环境卫生是否达标等各个环节运行质量。②检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定期依次深入科室各病区,检查各病区交接班、查房等各项医疗工作运行情况,参加科室及院级危重、疑难病历讨论。每月每病区至少1~2次选取一定数量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质控小组随机选取,对科室医护人员保密),谈话内容包括查房制度落实(重点是上级医师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至少早晚各一次查房制度)、术后患者、危重患者巡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交谈中了解医疗效果、服务态度、后勤保障措施、食堂饭菜质量等各种医患链接的环节,对交谈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科主任或上级部门,及时处理改正,并监督效果。③严控病历运行质量及终末质量。专人负责病历质量监管,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依据,严控病历质量,杜绝缺项漏项、书写不规范、书写潦草。着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病程记录不及时、不详实、空洞或流水账者被记录在案,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科主任及当事人,质控小组连续跟进,督促不断改进。每季度组织病历书写比赛,对优秀者着重奖励。④每月1次进行科室各侧面满意度调查。侧重点为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对医技满意度调查,后勤保障满意度调查等。对“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医疗价格”、“团队协作”、及“环境设施”等问题重点调查,积极鼓励患者、产妇或家属提出意见或建议,以满意度调查表及交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加强科室与患者及产妇沟通的渠道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及产妇为中心、构建和谐医院”,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患隔阂,减少医疗纠纷。⑤对住院产妇及胎儿监测、产后及术后巡视等重点事项重点督查,对医院感染、抗生素应用、输血等关键环节单独列项监控。

32 质控小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客观分析、汇总,对质量偏差的病区或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汇总报告科主任,并汇入月底科室质控总结,上报质控科,作为财务科奖惩依据,作为院领导决策依据。对质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质控小组重点后续跟踪监督。

4 结论

41 随着本院三级质控体系特别是科室质控小组的建立及运行,本院妇产科以提高科室质量文化理念,调动全科提高医疗质量积极性为重点,认真完成质量目标任务,坚持学习、督导、自测、核查、评估、持续改进、再评估等方法加强目标管理及过程控制。质控小组在组织协调、质量监控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严格奖惩制度,立足长效发展。小组各成员按质控要求分工,各具其责,指导督促落实,充分协调控制,实时监督反馈,质控小组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大众健康知识水平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各级医院对产科护士的投诉一直排在前面[1]。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消除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使人性化护理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有必要分析风险因素,对症处理,强化管理。由于助产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因此规范相关的标准及操作对减产科的医疗纠纷、提高妇产科护理的风险控制管理水平至关重要[2]。

1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

1.1护理对象因素

(1)妇产科的对象多为孕产妇,通常孕产妇及家属医疗知识缺乏。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孕产妇及家属往往对分娩缺乏正确认识,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部分孕产妇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甚至不遵医嘱私自外出。由于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引发胎盘脱落、胎心异常、大出血等情况。(2)孕产妇自身压力过大。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妇女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均较大。生育又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事情,自然会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导致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1.2医护人员因素

(1)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观察孕产妇不能做到认真仔细,对于其病情认识不全,使得一些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甚至导致新生儿夭折。此外,部分医护人员在临床救治时主次不清,不知从哪下手,这也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医疗事故[3]。(2)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过大。由于医疗任务繁重,医疗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故医护人员往往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频繁的夜班也使得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新生儿洗澡时水温过高或擦洗用力过大等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因疼痛而叫喊,而助产士心生厌烦、语言不礼貌、态度差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3)医护记录偏差。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病案直接反映了孕产妇的身体情况,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病案记录不全、字迹潦草等都会使医生对孕产妇的身体情况产生误判,从而导致对疾病的处理不及时或错误处理,严重的可危及孕产妇尤其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医护人员对药物药性的掌握偏差。不严格的用药极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尤其是孕产妇和新生儿对药物极其敏感。如催产时,对子宫收缩情况掌握不到位,对宫缩素的用量不严格,极易导致宫缩过强甚至宫缩不稳定,严重的会导致子宫破裂,威胁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

1.3医院因素

(1)医院环境繁杂。我国是医疗大国,医院每天要接诊数以千计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以及医疗器械、患者体液等,其会携带大量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若医院卫生环境不佳,未及时进行消毒,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值班制度混乱。繁重的医疗任务下,护士每天面临着大量的护理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值班制度,是完成正常医疗任务的保证。有的时候,医护人员尤其是值夜班人员要负责多位孕产妇,一旦出现意外,医护人员无力处理,则会忽视对急重孕产妇的关注,从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医疗知识普及工作

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对住院孕产妇要耐心、反复宣传,让她们认识到分娩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医嘱。2.2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妇产科护理较之其他科室有着特殊性,应加强对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明白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使护理人员端正态度,预防风险的发生。

2.3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均较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展开。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4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

良好的医患关系、友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如孕产妇身体不适时,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其真实情况,这样可大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在不增加孕产妇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为其讲述病情,使孕产妇充分意识依从性的重要。在与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敬语,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予以解答,对性格比较焦躁的孕产妇要温和对待。若孕产妇先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应及时劝解。若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应暂时回避,待患者冷静后再与其沟通[5]。

2.5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让护理人员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护理工作的本质,提高护理水平。此外,护理服务要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孕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6严格消毒,注重无菌操作

手术前要做好严格的杀菌、消毒;医院要定时对医院的各个角落、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房的消毒处理更是重中之重。此外,医护人员要控制家属探视时间,以免影响孕产妇休息。

2.7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

针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医院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孕产妇数量、病情急重程度、医护人员数量、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等进行考虑,实行弹性排班。此外,应设立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增员,保证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8护患纠纷的及时处理

对于护患纠纷应做到提前预防。如果发生,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应在就诊前告知护患纠纷的事宜。若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在护理过程中的操作不满,应上报予以解决。及时有效处理护患纠纷,可以提高孕产妇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3讨论

我国对生育极为关注,它关系到繁衍后代及每个家庭的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及胎儿更加重视,因而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点点失误都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为了使护患关系达到和谐,对妇产科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的控制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护理人员、孕产妇及家属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2):74-75.

[2]刘俊俐,张贵清,万素英,等.病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3):33-34.

[3]骆绮云,关健仪,陈向红,等.人性化护理对产科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684-685.

[4]李华,王瑞云,杨俊美.强化妇产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降低母婴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51-1352.

[5]琚金梅,刘华莉,唐会枚,等.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1,24(2):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