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财务预算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管理;提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7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大力带动了农村发展,但在农村建设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涉农项目种类繁杂,支出不规范,惠农资金比例不协调等,这些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但拖慢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还加剧了群众与财务管理部门间的矛盾,需要立即解决。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不足

1.1 管理制度作用不强

制度管理不强主要由以下2方面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当前,很多基层组织或单位都已成立了相应财务管理部门,部门内也有各类票据账簿,但在实际财务问题处理时,却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了资金支出项目明细不清,很多账目在后期核对时出现数目不符的情况,产生了呆账、坏账,进一步加大了农村财务管理难度;一些农村财务部门,没有按照本村建设情况的实际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依照人情办事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财务部门人员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有些地方的财务部门只有一名会计主持大局,在批准财务申请时,不能进行实地考察,或是由村长代为决定直接批准,这都降低了工作人员责任心,为财务管理埋下风险[1]。

1.2 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力度不够

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对于大规模建设资金公开化程度低;财务支出管理明细不清,一些农村财务部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支出种类项目不符合农村实际支出情况,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由于觉悟不高而发生公款私用、假公济私现象;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由于部分基层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缺乏,对每笔账目不能及时进行登记管理,在村务会议召开时,也不能及时公布村财务收入情况,提高了财务管理难度[2]。

2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效率建议

2.1 提升管理机构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建立专业财务管理队伍。农村收入主要有2类来源:政府补助;村民集体收入[3]。一些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农村,可以由县级政府代为管理政府补助资金。委托机构应按照当地《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完善委托制度,并且为各村报账员明确职能、责任,强化内部监管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另外各级政府要辅助村级组织建立自己的会计审核机构,统计农户数量,收入来源,人均收入量,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创新村级财务管理方式,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公开度与透明度。使每位村民都能利用现代化技术,享受财务管理服务,并且清楚每笔劳动所得为村建设所带来的帮助。

2.2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村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提高制度合法性、规范性、适用性[4]。

2.2.1 加强集体财务预算管理

各村每年都应依照传统收支额度进行新一年财务预算,编制建设方案,在村务会议中集体审核,方案通过后交付乡、镇财务机构做备案。预算方案应该量入为出,并且实行限额制。对于一些非生产性建设,实行定向分类管理如村领导外出学习补助等。限额具体分类内容,应按照当地情况由村民集体商议,再由村民会议表决通过,限额制度制定好后也应交与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备案。

2.2.2 要加强村内票据管理,严禁为其他单位或是个人提供或代开票据

与村集体有关资金支取,统一使用省农业厅特制专用票据,资金支出时必须提供合法凭证,并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名作报,落实责任追究。财务部人员应轮流值班,及时记录每笔账目,提高账目准确性,做到及时整理,不拖账、不滥记。

2.2.3 采取全民审计模式,让村民与财务管理部门积极互动提高账目公开性

对于一些不合理财务支出项目,村民也有否决权利。对于一些财务申请,由于财务部门人员有限不能及时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请村民代为考察,或是向村民询问实际情况,使资金支出更加合理,也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与权威性。

3 总结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账目不明、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公开化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寿康.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2012(09):65-67.

[2]冯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09(24):246,265.

[3]武美玲.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财务;系统性;管理

一、引言

农村集体财务的系统性管理是指由农村上级主管部门、村干部、村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以及其他群众共同参与的,旨在保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合法规范,保障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关部门就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各级经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部分村庄财务管理中仍存在着家底不清、管理混乱等现象,造成矛盾纠纷多、干群关系不团结、集体财产流失等问题。经调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部分村庄缺乏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庄虽有一些所谓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发挥约束机能。如村干部素质低,不少村庄财务收支形式上村“两委”成员都签字审核,实际上常常是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存在着极大的个人主观随意性,这客观上给一些村干部侵占、挪用甚至贪污集体财产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收支混乱

有的村干部收入不入账,坐支现金;有的巧立名目,以工程款、交通费、考察费、工作补贴等名义乱支乱花;有的采取“虚报冒领、少花多报、重复报销”等手法套取侵占集体资金;有的村庄白条抵库数额很大,长年占用集体资金;个别村庄甚至存在工程款已列支但工程尚未动工的现象。

(三)会计核算工作不扎实,存在账账、账实不符等问题

一些村庄会计经常变换,新任会计对业务不熟悉;部分村庄会计和出纳岗位没有分开设置,职责权限分工不清;有的村庄会计凭证和账簿保管不善,损坏、丢失严重;有的村庄违反有关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现金与银行存款总账、代管款总账没有分开设置,有的村庄虽有现金日记账但记账不清,余额不真实;有的村庄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账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不能及时记账、对账、结账等,导致账目漏记、账实不符的问题突出。

(四)民主理财活动走过场,村民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有的村庄不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或者村庄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民主理财人员都是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的人,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民主理财活动走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有的村庄民主理财人员素质低,掌握的财务知识少,不具备岗位胜任能力。

(五)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内容不全面

部分村庄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能做到定期财务公开,有的村甚至一年半载也难以公开一次;有的村庄财务虽然公开,但内容不规范、不全面,有的村只把收支余额进行公布,没有逐笔逐项公开,更有甚者把一些重要的收支内容隐瞒不公开。

三、农村集体财务系统性管理应采取的重点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明晰职责权限

1.依据法律法规,完善村级规章制度。村庄可依据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适用的村庄财务管理制度。常见的规章制度有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债权债务清理办法、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办法等。

2.明确分工,权责分明。村庄应当分别设置会计和出纳岗位,账款分管,互相监督。禁止村委会主任或村支部书记兼职会计或出纳,直接经手现金收付等。村庄财务审批、执行、记录,财物、档案保管,财务监督应当由不同人员分岗担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与义务。

3.集体重要事务应当民主决策。按照事情的性质和涉及金额的大小,集体一些重要的事务在决定时要相适应地召开村“两委”会议或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甚至召开村民大会进行民主决议。

(二)以现金收付为主线,加强财务日常管理

1.严格现金管理。村庄应当按照现金管理规定收付、使用现金,村干部不能存在未经批准坐收坐支、白条抵库、超限额留存现金以及超范围使用现金等问题。

2.加强收据管理。村庄发生的一切资金往来,都要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收据,收据使用连续编号,当期收入当期入账。乡镇经管部门要建立村庄专用收据领用、销号登记台账,监督村庄使用好专用收据。禁止村庄私开不合规收据或收款不入账、入账不及时等。

3.村级账务核算管理。村庄集体账务处理可委托乡镇经管部门代为核算,村庄设报账员定期向经管部门报账。乡镇经管部门应保证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受益权不变,基本核算程序不变,监督管理机制不变。报账前,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召开村庄理财会议,乡镇政府可派人参加理财会议;村庄收支原始凭证由村“两委”成员签字确认后,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每张凭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盖章确认;乡镇经管部门代账员按照财经法规规定审查收支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审查相关签字盖章的真实性,重大事项是否履行民主程序审议及报经乡镇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拒绝入账;对当期的收入还应审查款项来源是否合法,同时核对收据存根,保证当期收入全部及时入账;村报账员每月与乡镇经管部门核对代管资金余额、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现金余额等,保证账实、账账相符。

4.加强支出项目管理。对村庄日常办公费实行限额管理,可以参考往年的必须支出制定限额;对村干部工资福利等,要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审议通过后执行;对工程建设等大额公益性支出,村庄应有预算方案、合同、竣工决算方案、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和相应的民主审议程序记录等。

5.加强农村集体合同管理。村庄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出租、转让,购置或处置重要农村集体资产以及村庄公益事业建设,较大金额的借贷等重大事项,应当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经民主审议程序通过后报乡镇政府审核备案。村庄合同管理员应加强合同的日常管理,真实记录每笔款项收付及本期未结清合同余额。

6.财务预、决算管理。村庄每年年初应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确定一年中的日常收支计划、公益建设项目及其他支出等,将预算指标落实到责任人;工程完工或年末应及时编制决算报告,查找预决算差异并分析原因,为新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和经验。村庄公益事业建设等重大事项,应当事前立项,有预算报告并经民主审议通过,事中公开招标并签订书面合同,竣工后有决算报告及验收监理报告等。

7.加强村庄的资产、债务管理。村庄的债权债务、物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账务记录和实物保管人员应职位分离、责任明确;村庄应定期与债权债务对方当事人核对余额,做到账实相符;制定清理计划,减少各种不必要损失。

8.加强村庄的档案管理。村庄重要档案指定专人专柜保管,并进行备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管年限保存;一些特别重要的档案应把备份报上级经管部门保管。村庄重要档案不能私自存放,禁止村干部换届遗失档案、不交档案。

(三)强化监督检查,保障管理的实效性

1.强化理财小组监督职能。村庄要由村民代表推荐具有参政议事能力、热心为群众服务、工作认真负责、具备一定财务知识的群众代表3-7人,组成村庄民主理财小组。对选举产生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民主理财证》,统一进行管理。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审核村庄集体收支,检查财务收支合理性,监督财务计划、预算的实施以及审查计划、预算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监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村庄集体承包合同执行是否及时等。民主理财小组要及时登记《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情况记录簿》,参加理财的人员要签字确认,对理财结果负责。民主理财小组还应参加村庄其他涉及村民利益的会议,参与项目审议,代表群众发表意见。

2.加强集体财务公开管理。村庄要每月定期逐笔公开上月实际发生的财务收支及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乡镇经管部门代账员要核实财务公开内容是否全面并签字确认,确保理财单据全部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如村庄当期签订的重要合同、正在进行的公益性建设等,应当作为单项及时公开,听取群众意见。

3.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村庄财务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应经常对村干部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并定期对村庄财务进行审计。审计内容一般包括:村庄财务管理制度运行的是否有效,是否按照审批权限办理村庄事务,重要事务是否履行民主审议程序;财务收支是否合法合规,专项资金是否符合收付规定;债权债务是否按财务规定处理;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资金、资产、资源是否安全完整并保值增值;村干部工资、村集体用工计算是否合理以及发放是否及时;村庄档案是否完整等。乡镇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对村庄存在的财务问题要及时依法处理,保障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运行的有效性。

四、进行农村集体财务系统性管理的意义

通过采取完善规章制度,明晰村干部职责权限,加强日常资金收付管理,强化上级部门和群众监督力度等系列措施,铸成一张由上级主管部门、村干部、民主理财小组及广大群众的纵向监督管理网,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保障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来看,采用这套管理方法,村干部的违法乱纪现象大大减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村庄管理更加民主科学,农村集体资产实现了更好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胡玄能,刘沛丽,黄锐.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解读[J].新华出版社,2008,5.

村级财务预算方案范文第3篇

开展此次活动具体预期达到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会计法》、《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查找执行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和落实会计建账监管,进一步规范全省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行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和会计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各单位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进一步督促全省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督促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人员重视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的学习,切实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理财、诚信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活动期间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重点检查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会计凭证规范、会计账簿规范、财务报告规范、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会计内部控制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四项财政改革的落实情况;在上市公司以及国有控股、参股的大中型企业,除会计基础工作以外,还要重点检查《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

成效

在湖北省财政厅开展的“会计管理年”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各地市州会计管理部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开展各项自评和检查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会计管理年”活动的各项内容,并对近年来会计管理的重点、亮点、基础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会计管理部门

1、与宣传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相结合,活动期间会计管理部门深入到市直有关单位和大中型企业,讲解会计法规制度,通过媒体刊发会计法规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宜昌市举办的“三峡财会论坛”,以“五个一”为宗旨,即“搭建一个平台、明确一个主题、凝聚一个群体、形成一个成果、推动一项工作”。孝感市举办了由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财政局相关人员参与的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既宣传和推进了“会计管理年”活动的进程,又保证了会计法规制度宣传贯彻的效果。

2、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按照“会计管理年活动”测评的有关内容,通过检查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资格,考评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情况,督促依法设置会计账簿,防范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切实发挥了《会计法》在规范会计行为、维护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3、与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衔接磨合相结合,各地市州在企业中摸底,总结新会计准则实施三年来,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实际效果,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高校和医院中,由于即将实施新会计制度,为新旧制度的衔接和磨合做好准备和培训工作。十堰市开展“会计专家进企业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了解收集企业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会计改革相结合。湖北省多项会计改革已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经历数年时间,此次通过会计管理年活动,各地总结以往经验成绩,同时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促进各项会计改革向深度、广度推进。黄冈市英山县、荆门市掇刀区、荆州市公安县等地不断完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及时研究和破解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该项工作已进入到农村“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精细化管理和使用的阶段。

荆门市、荆州市完善和创新建账监管方式方法,实行网络化管理,推广信息共享制度,通过收集每个会计年度在信息系统上报的财务指标、纳税情况等企业运营的核心衡量标准,为地方经济提供具有持续性、可比性的数据,通过这一平台,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等其他相关方面相联系,形成具有系统性、互动性的会计管理工作体系。

黄石市的会计信用等级管理工作,以形成公信力、影响力为目标,从对当地190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用等级考核评审,向具有成长性、来自新兴产业的中小型企业扩展,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推动诚信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各地市州将会计管理年活动与财政系统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活动相配合,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在活动期间抽查了大量会计资料,认真细致地开展考核测评,掌握了单位会计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现状,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6、与会计基础管理相结合,将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纳入到会计法规及会计管理年活动检查内容中,荆州市具有针对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培训班,十堰市开展会计账务展评等活动,促进了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进一步的规范。

7、为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奠定了扎实基础,促进《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及会计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重视学习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营造出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达到了会计管理年活动的预期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

1、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提高。

此次全省开展“会计管理年”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活动主体之一,通过广泛宣传,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检查测评,并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等同于动员各方力量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会计执法检查活动,提高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制度建设得到完善。通过“会计管理年”活动的开展,省直行政机关、各地市州行政机关、各类事业单位清理自查会计基础工作,纠正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凭证不规范、以明细账代替日记账等突出问题,查漏补缺、改正错误;在巩固基础工作后,总结汇总本单位会计制度贯彻落实、财务管理、单位内部控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积极进行整改,对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定和完善,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了修定和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3、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开展“会计管理年”活动,不仅是一次大检查、大验收,更是大交流、大学习,也是大练兵、大规范,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单位提高了对会计的工作认识、建立健全了会计工作制度、夯实了会计工作基础,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各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负责人通过完成活动指定的各项指标,清理本单位会计资料,深化了对本单位会计业务流程、会计工作现状的认识程度,对下一步如何安排会计工作计划的思路更加清晰化,具有针对性。

(三)省内上市公司及国有控股、参股非上市企业

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企业将主动安排与贯彻上级安排相结合;做到全面整改与重点整改相结合,认真自查,立即改正,对历次检查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所有问题都要进行整改,能改的坚决改,同时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特别对本次会计管理年自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国资委此次揭示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常态整改与集中整改相结合,对各种问题常监督、常思考、常解决,不能立即改到位的,也要高度重视,可以花长一点时间改到位,同时搞好本次集中整改。

解决长期存在的、相对严重的问题;实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就问题改问题, 更要思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员工职业水平提高、提升管理工具等方面下功夫,达到治本的效果。

在湖北省财政厅汇总统计的结果中,100%的参与活动的企业五个方面的量化考核综合评分在90~100分,体现了企业会计工作适应经济大环境和企业整体运营的需要,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1、各企业的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按照《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及时编制上报各种会计报表和对账明细表。会计机构健全、全部会计人员依法持证上岗;会计岗位的设置合乎规范;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实行财务印鉴分管,定期执行现金、存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盘点制度,定期清理往来单位及个人款项,减少资金风险;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时据实核算收入、成本和费用,反映真实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人员按期按时完成会计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2、会计信息详实准确,按月及时编制《月(度)资金预算表》、《月度快报》、《月度资金分析表》和《月度财务会计报表》等;上市公司按照国家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按期报送各种财务报告,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

3、档案管理规范。其中,会计档案按照月度终了时段,及时整理、装订成册会计凭证,按时间顺序摆放整齐,以便查阅。至年度终了时段,及时打印上年度所有账页装订成册,并将其他会计档案资料立卷归档,有序存放;证照管理方面,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房地产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均按时完成本年度年检工作。

4、会计监督方面,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规定履行监督职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合法、健全;各项资产均按规定进行了建账、核算管理。上市公司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会计资料的监督和检查。

差距

通过此次活动,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工作的状况进行梳理和摸底,也发现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长期性问题,以期在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促进会计工作的可持续性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工作。

(一)会计管理部门

1、亟需加强协调和沟通,营造支撑、支持会计管理的大环境,体现在部分地区的建账监管遭受不被理解、不予配合的现实,且“越往基层越明显”。在一些地方,涉及到招商引资的企业,其相关会计信息难以纳入执法检查、建账监管的范畴。独木难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建账监管、执法检查与多方经济利益息息相关,还需要财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加强协调,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多下功夫,保证这些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顺利开展。

2、管理对象呈现多元化、分散化趋势。省内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参股的非上市企业接受证监、国资委等部门管辖,同时会计与财务工作不再局限于基础核算,向会计控制、参与决策管理等方向发展,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传统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随之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现实。

3、上级财政部门、会计理论界的关注点与基层会计管理部门实际工作存在差别。在地、县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会计管理部门、亟待规范财务的企业、村级经济组织急需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各类媒体中却难以找到。这需要括财务与会计在内的各领域、与之适应的制度建设与管理方法等深层次的关注与关怀。

4、会计制度建设滞后于财政改革。基层工作重在落实,今年湖北省财政厅在会计管理年活动期间,在部分地区下基层的调研中发现,实际工作中碰见具体问题,找不到依据,或者政出多门,导致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者无所适从,直接影响了会计管理的效果。

5、会计管理工作者知识结构、服务方式老化,突出体现在进行会计执法检查等工作时,出现“不熟不懂”的情况,需要紧跟时代变化的节奏,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

1、会计人员的调动任用随意性大,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顾法规要求,任意任用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部分单位负责人甚至任用不合格的会计人员,认为“听话的会计人员就是好会计人员”。

2、内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基本上各单位的财务室墙面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财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但是关于预算约束和内部监督却未真正实施和落实,会计人员根据领导签字报销记账,一般不会根据制度规定予以拒绝。

3、财产不实或财产根本就没有登记入账,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当时购进或建造固定资产时没据实登记,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尚无正式评估机构,于是部分单位仅根据会计判断粗略估计入账,甚至部分资产游离于账外。

4、手续不清,责任不明。开支无事由,无经手人,有白条入账行为;甚至没有审批人签字也入账,极易滋生违纪违规行为,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尚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或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事业单位中。

5、记账随意,任意规并业务范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掩饰过大的招待费,将招待费列为办公费或其它费用。

6、会计资料得不到妥善保管,随意乱放。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会计档案保管人员,会计资料得不到妥善保管。财务人员变动,会计资料未据实移交,各年度会计资料不能很好地衔接延续。

7、会计监督乏力。近年来,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对加强会计监管取得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会计监管在部分单位、部分环节出现执行放松的趋势,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仅负责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未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做到应采尽采,没有建立政府采购台账;普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建立重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监督制度,将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接待费、办公费、车辆经费等本应在公用经费中列支的费用,滞留在部分行政单位历年结余的专项资金较多,尚未纳入财政资金统一管理;有的单位将其视同可以自由支配的公用经费使用;个别行政机关与所属事业单位存在混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会计管理规定等。

8、纳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部分单位未配备专职会计且为委托会计记账机构,会计核算部分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记账凭证附件不全,凭证装订不规范,部分单位还未实现会计电算化。

9、财政四项改革中存在问题。来自单位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的部分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有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将上级补助收入、非转金收入、经营收入、利息收入等不纳入部门预算的现象;违规使用老帐户,部门预算改革前单位使用的银行基本户的老帐户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游离于部门预算外,造成单位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弱化了部门预算的监管作用,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现象突出;违规套取和转移财政资金;应缴未缴财政专户;行政经费违规弥补工会经费;用财政资金发放临时工作;政府采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三)省内上市公司及国有控股、参股非上市企业

日常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对少数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存在的漏项,把关不严;

2、部分记账凭证业务内容摘要过于简单,部分不能简明反映经济业务内容,以及未标明附件数量等问题;

3、部分记账凭证的错误更正方法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存在无签章等现象;

4、记账凭证装订的未按规定签章、填写凭证编号;

5、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6、会计档案管理方面,部分年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未按规定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管理制度亦需要进行补充完善。

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是考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通过此次会计管理年汇总收集企业的意见,发现新准则在执行过程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准则中部分内容可操作性较差。在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大多数企业认为新准则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些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新会计准则虽然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但原则性的规定太多,难以具体操作。如《股份支付准则》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究竟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却没有具体说明。《应用指南》中虽然对此进行说明,但企业认为不够细致。

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制约了新准则的实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许多新的会计理念,很多会计核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还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思想。通过湖北省财政厅举办的座谈会、下企业走访等途径,多数企业会计人员认为新会计准则中的新会计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一次进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不同企业的会计人员判断相差很大,一项对外投资中,第一家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要提取15%的减值准备,第二家则提取20%的减值准备,第三家提取62%的减值准备,最后一家企业的会计人员则提取了100%的减值准备。对同样投资项目的职业判断,差异巨大,证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需要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从数家上市公司的季报、中报、年报中发现,错报、漏报、机械套用的现象仍然较多,特别是存在公允价值使用不当的情况。会计人员缺乏新准则所要求的专业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新准则的实施效果。

企业外部环境制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首先,缘于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而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企业间的竞争不够充分,公允价值不易形成,可能导致公允价值不公允,并形成错误的财务报告信息。其次,当前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现行的公司法及证券法规,在公司配股和增发、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以及对公司的评价监督等方面都过于偏重利润指标,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最终造成整个市场秩序的混乱。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工作量明显加大。调查显示,此次参与会计管理年活动的大多数企业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会计工作的工作量更大,更为复杂,更为繁重,新会计准则中很多事项要求设置备查簿,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对策

(一)会计管理部门

1、会计管理工作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刚性向软实力转型,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规范行为、观念、秩序,营造适于会计行业做好做强的软环境。

2、抓基础,优化服务;打基础,强化管理。会计改革、会计管理工作有它的规律性和持续性。要在抓基础方面怎样去规范会计行为。要有措施,建立制度去规范。通过日常的《会计法》执法检查、质量监管,去规范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

3、抓监管,要突出现实的需要。会计管理工作,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每年的会计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突出现实的需要,一年一个突出的重点,紧紧围绕形势的需要,围绕政府及财政经济工作的中心去开展,切实的抓出成效。

4、抓学习,着眼长远,实施有湖北特色的会计人才战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今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其中会计人才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各地各单位正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及使用的机制,适应会计工作向参与决策、制订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规避风险等方面转变的新要求,通过此次会计管理年活动,各地逐步发掘和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年轻有为的全省高级会计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抓会计人员的学习还包括会计管理干部学习,要为会计管理干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培养出能写、能说、能算的人才。要树立大我,充实小我,不断深化、不断转化。在会计管理干部的学习上,要采取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的方式,开阔眼界,不断解放思想,学习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更好地促进会计管理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

1、各单位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年开展适合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继续教育培训,更新各业务知识,提高各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对分管财务的单位领导,也要进行效益管理、依法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科学理财意识,逐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部门应根据单位的特点,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论证,搞好支出结构的优化设计。各单位应改变忽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控制,资金使用单位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的状况。为此,各单位要扩大事业性支出的比重,相对减少用于管理等方面的消耗性开支。对消耗性支出,应认真分析研究其开支的必要性,规定最高消耗限额和加强各种消耗性支出的控制,使费用预算能够切实有效地执行。

3、加强凭证和票据管理。各单位制定凭证和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执行, 严禁违反规定印制、转借、串用、代开财政收入票据等行为。

4、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对未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的非税收入,要组织力量督导,督促单位足额补缴入库(户);对隐瞒财政收入、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等违规行为,责令整改,调整有关会计科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5、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对达到《政府采购目录》的设备物品,要责成有关单位报政府采购部门集中采购。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单位要改变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一是要责成专人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健全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定期与使用部门核对,确保帐实相符。二是单位处理固定资产要按照程序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7、加强往来款项的清理。对其他应收款不及时进行清理,就不能够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费支出,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为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管理和清算。一是要控制应收款的资金额度;二是要缩短应收款的占用时间;三是要及时对应收款进行清理、结算。

(三)解决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建议

1、提高新准则的可操作性。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而新会计准则除了减值准备、关联方交易、企业合并等项外,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完全趋同,目前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建议在《企业会计准则》之外,另行更为详尽的解释细则,在实践中不断扩展新准则的可操作性。

2、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深入地进行培训,结合企业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释说明,使会计人员能真正领悟并准确掌握,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3、健全并切实落实企业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近年来会计界关注的热点,财政部近年也将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对于上市公司,建立内控规范体系,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对于非上市公司,有关部门应做好宣传、推动工作,促使企业健全并切实落实内控制度。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督促企业自觉执行内控制度,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