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科研训练

大学生科研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科研训练

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训练;实践;创新

0 引言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结合时代需要培养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具有创新知识、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宗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早在1969年,美国MIT就创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1995年清华大学在其数学建模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作为我国首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8年浙江大学借鉴清华大学的成功经验,试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该计划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参加了七十多个研究项目。近年来,SRTP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1-3]。本文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为例,简要介绍我院学生科研训练开展情况,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1 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高校开展SRTP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机会,吸引一部分优秀而有天赋的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相关学科前沿,为深入研究做准备;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配合因材施教,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SRTP是科研和学习的结合体,开展SRTP的关键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学习中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听讲中学习,在课堂中学习。而在SRTP的过程中,各种训练不但没有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是成为组成教学的有机部分。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结合各种条件和设备开展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最终内化为一种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一种研究能力和品质[4-5]。

2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施过程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体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确保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效、顺利地开展,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六个方面来保证实施过程的有序性。

(1)通知工作。学校学院下发相关文件至各个班级和相关教师,做好申请申报书的通知工作,鼓励学有余力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

(2)立项阶段。由学生自由组队并自主联系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兴趣取向,对选题进行初步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项目进行初步规划,最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并确立项目的负责人。

(3)评审阶段。由学工办组织专家对上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公开、公平地评审,并公示入围资助的项目,进入到科研训练的实施阶段。

(4)实施条件。除了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外,学院需向学生提供必备的研究条件,包括理论书籍、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实验设备,以保证学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5)信息反馈。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明确的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潜能、对项目展开研究,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分析、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做好总结工作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6)项目结题。学生根据研究开展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的进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包括实物、论文、研究报告等,由学工办组织老师对项目进行统一答辩,做出成绩的评定。学校学院在此基础上遴选部分优秀项目(成果)进一步资助扶持,为省级、国家各种技能、竞赛做准备。

经过上述流程,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协作能够顺利的完成项目,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在信息反馈和汇报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其中不乏优秀学生通过科研训练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从某种程度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基于上述科研训练,我院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三年来,获得省级科研资助项目18项,校级科研资助项目40项,校级实验室开放资助项目36项,学生先后公开35篇,申请授权专利12项。

3 科研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设计、独立研究科研项目,运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发挥了个人的创造力,锻炼了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科学研究的氛围,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训练的顺利开展,阻碍计划的进一步推行。以下是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学生是SRTP受训的主体,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而实际情况是部分学生一出现问题就寻找教师解决,没有经过自己充足的思考,失去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背离了科研训练的初衷。

(2)实践与理论脱节。一些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认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研究工作没有实际的联系,因而不能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3)科研条件受限。学校投入的科研经费比较有限,而且有些实验室的条件也相对简陋,使得很多具体的试验不能够在有限时间段内顺利开展,个别学生还会因实验仪器的精密度不够,得到误差较大的实验结果,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结题。

(4)研究互动性不足。团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很多不足,没有进行及时沟通和信息的反馈,使得研究工作的进度不能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地发展,影响了项目的结题验收。

(5)管理、奖励机制不健全。由于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少数学生得到资助后发现自己没能力或没时间去开展工作,于是申请退出或直接放弃项目,加重了团队中其他组员的工作量,也打乱了科研的进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打上了折扣。

4 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建议

针对科研训练过程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好总结反思工作,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建议来改善出现的问题。

(1)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考试方式,增设综合性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创造优良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在学模式下,探索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宽松氛围,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

(2)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学生总是认为课堂所学的并不能应用于实践中,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错过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时光,而让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可使得他们认识到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离不开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鼓励学生重新认识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学生选研究项目总是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而老师提供的项目有时不是很适合学生。难度过大,容易打击本科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难度过小,达不到科研训练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对立项进行充分了解。鼓励学生自主立项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4)加大经费资助,扩大学生受益面。较为充足的经费既可以保证科研的顺利开展,又可以吸收更多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扩充整个科研团队的队伍,提升科研团队的素质。

(5)将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相结合。本科生在高年级的时候比较适合参加科研训练,而此阶段的学生又忙于做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使得学生精力易分散,影响了科研训练的完成进度。如果适合的科研训练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的同时,既提高了科研能力又可以有成果作为毕业论文材料,一举两得。

5 结束语

培养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目的之一,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了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经过后续努力可逐渐成为民族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耿新,陈心浩.搭建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50-51.

[2]白文苑.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2011,26(2):161-162.

[3]彭安,向本琼,等.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J].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2010(2):75-79.

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构建;执行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95-0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变得愈发理性,更加注重发掘那些懂知识、爱钻研、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面对如此需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而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对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科研训练体系并能有效地执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必要性

1.科研训练体系可以使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化、科学化

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在方法和技能学习以及深化性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更系统更科学,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架构和提高独立的科研能力。

2.科研训练体系是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广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改革的深化。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是提高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改革工作深入推广的体现。

3.科研训练体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科研训练体系侧重在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与协作交流并举的科研意识。大学生处于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相对分散,如果配以科学、完善的科研训练体系,学生个人思考兴趣得以充分发挥,其综合素质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高。

二、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

1.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要依据最先进的教育方法、配合完善的教育制度并融合优秀的教育理念,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接受科研训练的主体,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人才的评价准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发,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策划科研项目的方式和内容,同时努力将学生主体的个性和社会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性化和社会化特点。

3)系统性原则

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这样可以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创新性原则

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要继承长期以来开展大学校园科技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更要根据新形势对人才素质和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形成校园文化新的生长点。

2.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模块的构建

在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加强教学互动、改进教学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使学生科研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同时进行, 是使体系具有更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关键。

1)构建探究型互动教学平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曾指出,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构建探究型互动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还能亲自参加学习、讨论,分析、思考,使学习不再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在此平台上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有目的地探究问题。

2)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可以促进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换成社会实践的具体操作技能,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的实践内容与专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与学生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相结合。高校可以设立专项社会实践经费来建立稳定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 可以通过课题拨款、企业课题费或赞助、实践活动创收等方式获取经费。

3)构建本科生导师制度和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缺乏,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都需要依靠导师正确的指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时,应注重对学生规范的科研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发掘出有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

现在很多学校都以科研成果的多少来衡量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教学工作,这不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进。因此,应构建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科研产出和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定,避免重研究而轻教育的现象产生。

4)建立学生科研激励制度和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扩大科研训练的范围,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训练实践,吸引更多的学生尽早参加科研活动,高校可建立有效的学生科研激励制度,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成科研小组列出研究方案并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申请通过的项目由学校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并由学校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考评,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编辑发表优秀科研论文集等。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如组织学科论坛、学者作专题讲座、定期邀请专家、建立学生科研指导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等,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为其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三、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执行

1.组织机构及相关政策

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执行要从各个院系做起,各院系依据已经构建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进行相应人手的调配和工作的安排。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设立专职人员,审核科研训练体系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具体措施上,各院系应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协调实验室和设备的使用,还可以成立科研训练交流网,教师可在网站公布课题及招募学生,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学科交叉培养。

2.对本科阶段的课程学分或训练学时进行调整,给学生充分选择

鼓励大学生自主选题并适时调整本科阶段的课程学分或训练学时,学生进行感兴趣的科研训练会事半功倍。学生可以结合课内知识并围绕所选题目进行主动研究,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进度汇报,教师可以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解决彼此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本科生的课程选择也可以参照研究生的课程选择方式,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适当增加学生的训练学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研究的能力。

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本科生实践 管理模式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研究型大学为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本科生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期校院两级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以下简称SRTP),逐渐扩大发展到省级、国家级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现我校已构建了本科生国家、省、校院三级的科研训练项目的新体系,使得本科生参与面逐年扩大,每届基本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有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经验。

在国家、省、校院三级的科研训练体系中,院系是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最直接管理者,因此院系在开展和实施科研训练的工作模式将直接影响到科研训练的成效和质量。我们将通过分析院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此促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科研训练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项目过程管理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现行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管理方式类似与科研课题管理,院系管理部门一般在立项申请、中期检查、结题答辩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项目进展和结果的考核,其中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在检查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状况的方式主要有递交中期检查表和项目实施记录本两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讲检查落到实处。另外,项目的考核也只注重项目的结果,缺乏对项目过程管理的有效监控。

另外,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甚至最后答辩前赶进度的状况。一般项目的研究时间为一年,如SRTP以及大多数“省创”、“国创”项目,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项目实际实施情况都比预期的计划滞后。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科研训练,很难对整个进程进行较好的把握。另外,院系作为项目的管理层面也存在管理不全面等问题。

二、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实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明确对象、制度设计、平台管理、过程监控、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解决。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中才能主动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1、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的,规范参与的对象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单纯靠一个或者两个科研训练项目可能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只是引导学生试着自主研究,为以后的科研研究提供一个入门级的训练。因此在项目的申请阶段,院系层面在宣传和鼓励学生参与时应明确参与的目的性,调整心态,定合理的期望值。另外,由于二年级本科生尚未开始专业课学习,知识储备不够,同期课程又比较多,难于系统开展工作,部分学生学业都存在困难,参加科研训练项目更心有余而力不足。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激励制度

(1) 组织管理制度。我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与第二课堂的学分挂钩,这就让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有了必修课的感觉,有不少学生就是为获得第二课堂学生才申请项目,这是目前造成部分学生重项目申请轻研究过程的重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拔尖的学生参加的项目过多,疲于应付各类科研训练项目和竞赛,同时期参加的项目重复叠加;而一般同学是为了学分走过场,这就要引发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部分学生的问题,即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否有必要纳入第二课堂管理的问题。

(2)规范指导教师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有效的保障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顺利实施,但是对指导教师的规范管理不完善,部分指导老师在同一期指导多个项目,为提高质量,建议对指导教师也纳入院系的科研训练项目管理范围;另外,对优秀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口头上重视,落实上乏力,难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学校和院系层面的共同在制度上进行完善。

(3)经费管理制度。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经费来源于学校的专项活动资金,保障了科研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资助金额有限,尤其是SRTP项目,经费资助有限的情况下,对学生深入研究带来限制,不利于后期科研成果的推广。

(4)成果奖励以及科研项目与课程互通的激励制度。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建议鼓励学生科研训练的灵活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行学生科研训练成果与相关课程考核接轨、学生科研训练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等激励措施。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符合本科生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机制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课题总结报告、、申请专利、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表现,但是科研训练活动的意义最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科生科研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是学校和院系搭建学习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因此,现阶段使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训练项目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准确的反映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评价体系更应该侧重于过程评价。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包括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学生能力评价、科研实践能力评价、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可行性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贫困大学生作为象牙塔内日益庞大的群体,承受着学业、经济、精神等巨大压力,其特殊性也引起了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拓展训练作为当前一种符合现代人需求的训练方式,在企业、单位人员培训、考核、选拔方面都展示了其优越性。笔者探讨发挥拓展训练的优势,改变贫困大学生群体不良心理状况,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训练的概况

1.拓展训练的发展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起源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年轻海员在德军袭击的炮火中丧生,汉思等人创办“阿伯德威海上学校”,通过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强化训练,帮助年轻海员获得海上生存能力和技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壮体魄。战争后,这种形式被应用于和平时期的各种培训。60年代末逐渐走向国际,目前已遍及欧、美、亚、非、澳这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1995年,刘力为第一任校长的北京素质拓展学校建成,成为亚洲第六所素质拓展学校。目前已在全国形成连锁发展趋势,在北戴河、浙江、山东等地建立分校。1999年,该校被清华大学授予“MBA”指定拓展训练基地,开创了与高校合作的先河。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悟”和“禅”的理念,将拓展训练定位为“体验式培训专家”,认为拓展训练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和现代组织需求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2.拓展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的课程以短期培训为主。课程通常有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四个环节。团队热身是在培训开始前,加深学员间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完成活动指标,使学员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团队项目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通过复杂而艰巨的项目,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学员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协作、融洽和默契。回顾总结环节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使学员能够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以实现集体培训目标。

3.拓展训练的应用及意义

2002年、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在北大、清华等63所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开始尝试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教育的探索。2006年,由湖北广信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以“知识、能力、人格”为核心主题的全国首家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国际木章训练营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建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其形成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作、共享成功的价值观,对其情商、创造力、世界观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的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教育为认知式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实际接触的单一刺激,学习过去的知识,主要是自主学习,注重知识技能的标准化学习,强调学和记忆;而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以学员为中心,强调直接接触情景的即时感受,主要是团队学习,注重观念态度和高峰体验的个性化学习理论化现实,强调做中学和领悟的体验。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措施

1.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贫困大学生主要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反贫困心理。另一方面,主要心理问题有:

(1)自卑和自尊。贫困大学生担心被嘲笑而自卑,承担较重期望和压力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同时,他们想尽快出人头地报答父母,强烈过度的自尊心易致情感脆弱,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2)人际交往不良。经济拮据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愿过多参与集体活动,陷入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潜能得不到发挥,人际交往不良直接造成身边缺乏知心朋友,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又可能催生其他问题。

(3)抑郁和焦虑。家庭环境的不安全感、经济困扰、兼职遇到挫折等都容易引起贫困生悲观沮丧,长期发展,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抑郁症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数贫困生家中都有一位长期患病的亲属,这也是导致他们家庭贫困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常挂念家人的安危和家庭拮据的生活,总想毕业后找工作挣钱,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严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收益,多种情况综合造成了他们抑郁和焦虑。

(4)敏感和孤僻。贫困生因自卑滋生过度自尊,产生敏感多疑的不良性格。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因害怕而拒绝同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把贫困看作是一种耻辱而极力回避,这不仅对其生活学习不利,还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给人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2.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首先是社会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而自身的经济等原因又使得处理关系更加困难和复杂,总结其原因主要有:

(1)家庭。家庭经济的限制致使贫困生失去了很多需要金钱支持的成长机会,如出国交流学习、旅游等,有的甚至买不起基本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家长把改变家庭面貌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对他们的期望普遍偏高,形成另一种压力。

(2)个人。自我认知上的困惑,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比如忧虑、焦躁等,这种效应往往一旦产生,易发生恶化。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如抗贫困心理足够强大的学生也可以表现得非常出色。

(3)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苹果手机、ipad等让贫困生产生心理压力;交流平台网络化,要求贫困生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否则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的寰;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包括没有宽广的人脉来提供就业机会和信息。

(4)学校。贫困山区的教育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流于形式,并没有配备实际的师资,或宣传不够,收效甚微。

3.目前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物质支持。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建立和完善专门负责贫困生的机构组织;积极完善扶持贫困生的有效机制;丰富助学金的形式。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提供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

(2)心理支持。加强心理辅导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科学教育方法精神扶贫,帮助贫困生保持建立良好的心态,自立自强,以及进入社会以后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基本素质品质。除考虑专业心理咨询师外,也要重视辅导员积极发挥作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做到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与之建立良好的知心朋友的关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实现思想疏导。

(3)校园人文支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良好的人文关怀、人际关系能让贫困大学生拥有被尊重感,消除或防止差别感、自卑感甚至自闭,使贫困生走出孤独,学会交往从而正确认知自我,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诚信感恩,正确认知个人与周围社会事物的正确关系,树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

(4)个人能力支持。构筑贫困生能力提升体系;创建志愿服务团队,实现自助助人目标;开展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贫困生合理定位;大众媒体积极宣传自强自立的观念。

三、拓展训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1.拓展训练心理干预应用的有效性理论

拓展训练的创建初衷是培训具有求生欲望的军队,提高人们的自信,挖掘潜能,不放弃希望。训练内容主要是场地训练,室内模拟训练,野外以及水上训练,训练方式有融入、挑战、总结提升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主要是可以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角色增强。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交际不良、焦虑、敏感、等,拓展训练可以让贫困生完成训练任务而消除自卑。拓展训练的团队是一个积极向上、平等而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里贫困生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没有人在乎你的家庭和过去,只要当前表现优良,完全可以收获很多的支持、关怀和鼓励。

2.拓展训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现状

虽然当前拓展训练在我国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但被引入到企业、政府,而且被引入大部分高等院校,也有报道称,在初中高中里也有开展,甚至不少学校都把它设为体育课来展开,但是基本上很少有机构把它很好地应用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中。有的也只是在理论探索层面,有关对人文关怀效应和职业心理的探索。总的来说,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研究得比较透彻,而拓展训练这一全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被发现、被利用。

3.拓展训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景

拓展训练完全可以脱离高校体育课的束缚,被独立地应用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可以解脱他们为了获取体育学分而不能放正训练的心态的影响。另外,基于高校中拓展训练的设施更加完备,这种贫困生辅导可以很好地推广开来,不但扩大了拓展训练的应用范围,更加挖掘了其应用的深度,为中国的拓展训练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洪芹.素质拓展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1):138-140.

[2]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

[3]梁丕桓.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反贫困的思考与探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43-46.

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野外生存;大学生;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舟山群岛

目前,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计、教学实验、技能、训练方法、价值取向等研究的比较多,而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基地的开发和建设研究的比较少,本课题组拟通过对浙江舟山各海岛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在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认为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是可行的。

1 研究方法

1.1 实地考察法 对浙江舟山群岛(普陀的东极岛、西峰岛、葫芦岛;岱山的秀山岛、大西寨岛;嵊泅的徐公岛、南鼎星、北鼎星等岛屿)的考察勘探实践,收集了上述各岛的有关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源和野生海产品生殖情况等第一手材料。

1.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及野外生存内容方面的著作和论文10余篇。

1.3 调查咨询法 调查咨询了海岛老渔民有关岛屿(特别是无人孤荒岛)的地形地貌、水源和野生海产品等有关具体情况,以及到东极岛、蚂蚁岛来体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来自上海、浙江个别大学的大学生和青年探险者对野外生存体验生活的相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意义和必要性

2.1.1 海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意义 舟山群岛地处祖国的东海,长江三角洲,自然景色优美,岛上物产丰富、岛上植被覆盖较广、海礁岩石林立、滩涂沙滩广阔,是理想的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实践场所。建立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不仅可以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与空间,而且、能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供一个海洋特色的训练环境。在海岛上进行生存生活训练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更要掌握潮涨、潮落的潮汐变化,以获取生存的资源。如利用退潮,到礁石中铲取贝壳、拾海螺,去滩涂拾海瓜子、捉海蟹和跳跳鱼;利用涨潮时机在近岸进行海钓,以获取更为丰盛的海鲜产品。

2.1.2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必要性 舟山群岛则有其地理优势独特,其特点为海岛四面围海,海岛荒僻而孤立,岛上地貌各异巨大的海礁与岩石在岸边随处可见,碧海绿岛、悬崖石壁、别有洞天、海滩岩石、明暗礁、滩涂、沙滩、阳光、海水、岛礁构成了独特的海岛自然风光。岛上有一定的植物资源,更有丰富的野生海产品各种海螺、佛手、淡菜等贝类众多,海湾内有虎头鱼、花雕鱼、石斑鱼、铜盆鱼等鱼类。海岛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是理想的探险之处。因此,国家教育部计划在2007年7月高校推广纳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前,建立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现有3个实验基地的补充与完善。

2.2 浙江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有利条件 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是著名的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更是我国惟一以群岛著称的海上城市。舟山市背靠中国最富沃及最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与上海、南京;西与宁波等大中城市隔海相望;东接公海、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海上门户和中外船舶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舟山群岛是港口海岛旅游城市、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海产丰富,港口优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大宗货物中转港和著名的海岛风光、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2.2.1 海岛独特的海洋性气候、地理环境的优势 舟山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区划设立的地级市,下辖定海、普陀两区,岱山、嵊泗二县。舟山市域总面积22200km2,其中陆域面积1257km2,海域总面积20800km2,滩涂面积183.19km2。根据市政府[(1997)7号]文件公布的数据,舟山市大潮平均位以上面积大于或等于500m2平方米的大小岛屿有1390个,其中有人居住岛屿103个。无人岛的数量为1287个。人口98.6万人,人口密度683/km2。气候宜人,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平均气温17.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927~1620mm之间。地理座标为东经121o30’~123o25’,北纬29o32’~31o04’。东西长182km,南北169km。地形地貌属海岛丘陵地貌,群岛海岸线总长2448km,其中基岩海岸1855km,占总长度的75.8%;人工海岸530km,占21.6%;砂砾海岸50km,占2.1%;泥质海岸13km,占0.5%。舟山本岛面积为502km2,仅次于台湾、海南、崇明岛,是我国第四大岛。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2 海岛基地体现“海洋体育文化”和“鱼文化”内涵的优势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多,仅浙江省就有水深200m以上的海域面积达22.27hm2・ha,海岸线总长6146km,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已被称为“未来的财富,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海岛特有的景致赋予了这里无穷的迷人魅力,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以海、渔、城、岛、港、航、商为特色,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鱼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洋旅游资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独具风采。

在开发海洋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海岛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能让大学生充分领悟“海洋体育文化”和“鱼文化”内涵。

2.2.3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可开展的项目分析 根据海岛的地形地貌和岛景资源,天、海、岛浑然一体;舟山群岛是具有海山风光和渔家风情最典型的岛屿,堪称绝佳的探险、旅游、避暑、度假胜地。海岛可开设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项目有:荒岛扎营、海上飞伞、攀爬岩、海边悬崖速降、孤岛泅渡、孤岛求生、识别海产品、登山观鸟、穿越滩涂、海上漂流、航行、潜水、游泳、海钓、拾海产、沙滩漫步、沙滩寻宝、

海上看日出、看水中的粼光、与鱼共游、触摸珊瑚、看鱼鹰、滑泥等。

2.3 浙江舟山群岛各岛屿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的条件分析 舟山市虽有无人岛的数量为1287个,但无人岛面积均较小,大都在1km2以下,1km2以上仅有普陀的西峰岛、岱山大西寨岛、嵊泗的徐公岛。面积不是问题,关键是岛屿的地形地貌和岛景资源是否适宜于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另外,有些有人居岛屿也可建立实验基地,如普陀的东极岛、岱山的秀山岛、大鱼山岛等。现将有关岛屿的情况分析如下。

2.3.1 普陀的东极岛、西峰岛、葫芦岛

2.3.1.1 东极岛 东极岛主要由庙子湖、青浜、东福山、黄兴、西福山五岛组成,是浙东沿海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人称“东海极地”。位于中街山列岛的东极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2和北纬30.12之间,东至俩兄弟岛域外公海,南至黄大洋接洋鞍渔场,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距沈家门约45.5lan。陆域面积为11.7km2,由28个大小岛屿和108处岛礁组成。其中,庙子湖、青浜、东福山为住人岛,镇政府驻庙子湖岛南岙。是我国东海最东端,离公海仅有12海里,当地人烟又比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和物种影响较少,所以这里仍保持着几近完好的原生状态。这种原始风貌对探险者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随着市政府“大岛建,小岛迁”政策的实施,岛上许多经济条件好的渔民陆续搬离小岛,素有东极“海上布达拉宫”之称的青浜岛,岛上渔民建筑沿势而造,层层叠叠,驾舟远望,呈现出似布达拉宫又似海市蜃楼的壮观景象;曾是乌贼之乡的青滨岛这个1.41km2的岛屿上最多时候曾居住6000多人口,近年来,目前生活在岛上的居民已经锐减到500多人,且多为老年人,而黄兴岛现已为无人岛,岛上居民搬迁后,很多石屋已无人居住。位于青滨岛1.2km处的西福山为无人岛,远远望去犹如一尊大佛横卧浮出海面;若干年前,东福山哨所的文书张焕臣作词的歌曲《战士第二故乡》,被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遍了大江南北。东福山号称“东海第一哨”,新世纪第一曙光照射点经英国格林尼治家天文台测定国中大陆人居岛为东极岛东福山岛最东侧,日出时间为2001年1月1日6h43'44",比苍山和石塘各早了1:12和1:7。沈家门乘航班客轮,海上航程约2h。

2.3.1.2 西峰岛 西峰岛位于著名风景旅游区朱家尖岛西南,大青山西侧,距青山1.6km,岸距约400m。西北――东南走向,岛形象一条正向东南游的金鱼,长2.24km,中间最窄处宽仅200m,面积约1.51km2,主峰梅花山海拔187.7m。因与朱家尖岛近在咫尺,从远处望去,犹似朱家尖岛西侧的一高峰,故曰“西峰”。又因岛东面有港可供船只避西风,故又有“西风岛”之称。全岛生态环境极佳将筹建为生态保护岛,岛四周遍布奇礁、怪石,更有“穿鼻洞”、涉海象洞等海蚀洞穴10多处,海螺布满礁滩。东面有良港,港湾内有长70m的小沙滩。现为无人岛。

2.3.1.3 葫芦岛 葫芦岛位于普陀山东北1.4km处,距沈家门港15km。面积0.93km2,最高点海拔87.5m,岛形狭长似葫芦,故名,中部最窄仅1OOm。周围海域盛产鱼虾,岛中部有岙湾港埠,余多陡崖海岸,南北两则近海各有礁岩群。

2.3.2 岱山的秀山岛、大西寨岛

2.3.2.1 秀山岛 秀山岛曾名兰秀山,秀山山青水秀,故名秀山。为岱山县主要岛屿之一,介于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北距高亭镇8.4km,是秀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岛上有行政村13个,自然村55个,现有居民4000余户,10000余人。呈不规则半园形,南北走向,长7.6km,宽5.3km,陆域面积24km2,最高点梅山岗海拔207.5m,海岸线长40.20km,秀山岛总体呈梯形状,西侧岸线较平直,其余岸线曲折,多岬角、湾岙、滩涂。岬角前缘多为岩崖。被誉为“海上香格里拉”的秀山岛东部沿岸的九子、三礁、哞唬、后沙洋等地有一系列沙滩群,沙色金黄,沙质细腻,坡度平缓,贝壳繁多,夏秋季节海水碧绿,周围林木郁葱,是暑期旅游、探险胜地。

2.3.2.2 大西寨岛 大西寨岛隶属岱山县长涂镇,位于大长涂山东约6.Okm处,距县城高亭镇28km,岛长2.9km,最宽处1.3km,陆域面积为2.52km2,滩地面积4546m2,海岸线长11.55km。最高点海拔189m。地质地貌岛上岩石为上侏罗统茶湾组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及九里坪组流纹斑岩。土壤为粗骨土类的棕石砂土和红壤类的棕黄泥砂土。植被总面积222.8公顷,覆盖率88.5%,宜林面积3800亩,种植面积1500亩。潮流、水文大西寨岛周围水深10~20m,最深处50m。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2.24m,最大为4.26m;潮流属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以往复流形式为主。大西寨岛内淡水资源自给,自然植被保护良好,林茂草盛,有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分布,且四面环海,适宜进行荒岛探险等旅游开发基地,大西寨岛周围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有浮游动植物400多种,滩间藻类70余种,主要鱼类资源有带鱼、鲳鱼、鲈鱼、龙头鱼等优势品种。

2.3.3 嵊泗的徐公岛、南鼎星、北鼎星

2.3.3.1 徐公岛 嵊泗的徐公岛距县城18.4km,离大陆最近点44.5km。原为住人岛,鼎盛时期,有居名153户,522人,现已全部搬迁。徐公岛岛形特别,呈“>”形,似由两个条块,分别从西北、西南伸展而来,在东西相会。中部形成一喇叭形港湾,口朝西,湾底为滩涂。全岛整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宽为50~800m,两端相距2km2,面积1.25km2,岸线总长8.6km,岛上峰峦相连,该岛土层较厚,植有成片黑林,全岛林地242亩,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岛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荒岛探险等旅游开发基地理想场所。

2.3.3.2 南、北鼎星岛 南、北鼎星岛(无人岛)分别位于泗礁山的南、北端,与嵊泗县城隔港相望,面积约0.65~0.84km2,北与花鸟、绿华相对,西南濒临岱巨洋面,位于舟山群岛的北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仅17海里。地宜水利、饵料丰富、适宜鱼虾栖息生长,礁石、海岸贝类丛生,岛上松木成荫,怪石嶙峋,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2.4 浙江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应注意的问题

2.4.1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时间选择 由于舟山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整个群岛季风显著,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0℃,常年降水量927~1620mm。年平均日照1941~2257h,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4598焦尔/m2,无霜期251~303d。

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8~9月)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故到海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必须选择好时间,一般选择“5.1”、“10.1”和暑假的7月份为好。

2.4.2 海上交通工具的选择 由于到海岛(孤岛)必须要用船,特别是到孤岛(无人岛)无海上航班,其海上交通工具必须选择准备好,同时还需考察、勘察好上岸的地点与路线。

2.4.3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安全在海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有关内容需特别注意安全,如海上飞伞、攀爬岩、悬崖速降、孤岛泅渡、航行、潜水、游泳、钓鱼、拾海产、触摸珊瑚等,必须事先勘察好地点,并作好有关必要的安全准备工作。

3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