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学问题

财务管理学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学问题

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法 理论教学法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就目前而言,案例教学法仍处在推广阶段,在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开展了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案例的国产化工作,清华大学出资800万元人民币分三期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等管理学院也建立了管理专业案例库,还创办了《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等杂志,对提高我国管理专业教育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及与问题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相对于企业管理的深化、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来说,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就目前国内教育现状来看,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由于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严重制约创新型和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财务管理教育,尤其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院校还是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各门课程的整合;只重视课程中的数量分析,而忽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别重要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像局部性职能财务管理人才,而非企业所需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二)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有的甚至为零,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一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三)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编写经费不足、案例来源匮乏,大多数案例编写采用“拿来主义”; 由于企业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较差;案例编写侧重企业描写和理论联系,案例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企业调查、数字分析和方法应用,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觉,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可以说就已经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角,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就是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有些案例仅涉及传统产业,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财务管理研究,有些案例研究落后于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潮流,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及教学都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创新对策

(一)应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在一些重要的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为实现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相融合,第一步应该要求教师先对课程整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考核的重点包括:案例选择是否与理论相匹配,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等。第二步,应该要求教师写出针对理论教学的每个案例的教案,并帮助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新开案例课程的教师,还应该提供试讲的机会,请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评估工作是教师发现不足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二)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精选案例。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20~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他们编写的案例大多是一份文字材料,包括事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数据,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选择和编排案例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拟真性。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发性,这是案例的关键特征。案例设计中,其问题往往是若隐若现,提供的信息并非一目了然,有关数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加工、推导,才能直接用来进行分析。案例通过模拟现实企业财务管理中纷繁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最终获得符合实际的决策。

2、灵活的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设计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其中有的问题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而通常是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是有虚有实,越能够诱人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鲜明的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财务管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广泛的内涵,它可以通过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四)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讲课要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

在全班讨论前,学生需要阅读案例并且考虑他们自己对案例该如何反应;从不同角度使用同一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实际上情景的多维性,当学生注意到多种不同的利益以及指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时,不同的论题也就出现了;对关键性的论题进行汇总,导引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

(五)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搞好一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工作常常是一项出了大力,却并不一定讨好的工作,因而,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尝试案例教学的人便会变得少之又少,这也是我国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比例偏少的深层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酬金以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负责的是“传”、“授”、“解”,单项信息传递,灌输知识;而学生是处在“接”、“受”、“听”位置上,是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效果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不断出现,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实证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必须注意采用注重能力培养的亲验式案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王鉴.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上海教育科研,2003;(5)

3.谢桂华.切实保证和提高MBA教育质量.中国高等教育,1998;(3)

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一题多解 项目投资决策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核心在于财务决策。由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所处角度、所在立场不同,往往会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决策,则产生了一题多解。所谓一题多解是指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巩固所学财务知识,拓展学生思路,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题多解问题在财务管理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于很多财务管理问题只给学生讲授一种方法,并且也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思路狭窄,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当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意识。

二、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一题多解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1:某企业年初一次性投资50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以获得净收益100000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要求:该项投资可行吗?

案例解析:这是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的常见决策问题,该项投资是否可行,只要投资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成本即可行,由于投资的收益是未来取得,投资成本是现在发生,需要将其化到同一时点,于是可以比较收益和成本的终值,也可以比较投资收益和成本的现值。

解法一:化为终值进行比较

投资收益的终值=100000×(F /A,5%,10)=100000×12.578=1257800(元)

投资额的终值=500000×(F/P,5%,10)=500000×1.6289=81445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终值125.78万元大于投资额的现值81.445万元,因此该种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二:化为现值进行比较

投资额的现值=500000(元)

投资收益的现值=100000×(P/A,5%,10)=100000×7.7217=77217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现值大于投资额的现值,因此该项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三:利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由于NPV=100000×(P/A,5%,10)-500000=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由于净现值大于0,该项投资可行。

解法四:利用内含报酬率决策

因为,NPV=100000×(P/A,i,10)-500000

当i=5%时,NPV=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当i=6%时,NPV=100000×7.3601-500000=736010-500000=236010(元)

当i=10%时,NPV=100000×6.1446-500000=614460-500000=114460(元)

当i=12%时,NPV=100000×5.6502-500000=565020-500000=65020(元)

当i=14%时,NPV=100000×5.2161-500000=21610(元)

当i=16%时,NPV=100000×4.8332-500000=-16880(元)

由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15.12%大于要求的报酬率5%,因此方案可行。

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两种解法是货币时间价值中常见的解法,多数学生都能想到,其坚持的原则就是将不同时点的数据化为同一时点,但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往往是和项目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利用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进行决策,于是产生了解法三和解法四,利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进行决策。

2.一题多解在经营现金流量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一个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300万元,年营业成本为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计算该方案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案例解析:

解法一: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300-(210-85)-90×0.25=152.5(万元)

解法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90×0.75+85=152.5(万元)

解法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率

=300×0.75-(210-85)×0.75+85×0.25=152.5(万元)

以上运用了三种方法计算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运用了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将其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种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进行变形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通过三种方法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针对不同的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

3.一题多解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正常投资期为5年,每年年初投资100万元,共需投资500万元,从第6年初竣工投产,可使用15年,每年现金净流入150万元。如果把投资期缩短为2年,每年年初投资300万元,2年共投资6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期和现金净流入量均不变。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假设项目终结时无残值,不用垫支流动资金。要求:试分析判断,该项目应否缩短投资期。

解法一:可以利用净现值法进行比较

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NPV=-100-100×0.9091-100×0.8264-100×0.7513-100×0.683+150×(P/A,10%,19)-150×(P/A,10%,4)=362.27(万元)

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NPV=-300-300×0.9091+150×(P/A,10%,16)-150×(P/A,10%,1)=464.46(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高于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因此应当缩短投资期。

解法二:应用差量净现值进行比较

差量净现值=200+200×(P/F,10%,1)-250×(P/F,10%,2)-250×(P/F,10%,3)-250×(P/F,10%,4)+150×(P/F,10%,17)+150×(P/F,10%,18)+150×(P/F,10%,19)=-102.175(万元)

由于在正常投资的情况下会减少现金流量,因此应采纳缩短投资期的方案。

解法三:可以利用年均净现值

正常投资期下,ANPV=362.27/(P/A,10%,19)=362.27/8.3649=43.30(万元)

缩短投资期下,ANPV=464.46/(P/A,10%,16)=464.46/7.8237=59.37(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后,年平均净现值大于正常投资期下的年平均净现值,因此建议缩短投资期。

在本例中给出了项目投资的三种方法,解法一是利用净现值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解法二是差额净现值(或者差额内含报酬率法),解法三是利用年均净现值法,适用范围最广,它不受项目寿命期的影响。

三、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公式繁多,课程较为灵活,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学生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同时可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一题多解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的代表性。在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要注意对决策问题的选取,通常说来,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的决策方法,同一指标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时,适宜采取一题多解。

2.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在讲解一题多解问题时,注重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教师将所有的方法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3.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究竟讲多少种方法,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若教学对象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多讲一些方法,拓宽思路;若教学对象较差,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力求使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制度;中小学;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工作,必须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在新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下,如何处理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已经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各中小学必须尽快结合新制度的发展要求,从整体上对现存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落后,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较为落后,导致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缺失,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肃性不足。此外,中小学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健全明晰的规章制度,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甚至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违规操作行为。

(二)财务收支管理不明晰,固定资产管理不协调

固定资产管理不协调导致很多学校的财务状况混乱,对收支款项的管理不足。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财务收支管理缺乏相关的监管,财务款项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制度。长期如此,便使得中小学财务款项出现了流失的问题。学校在对某些设备和教学器具进行报废处理时需要一定的报销手续,对固定的资产采购亦必须有明确的入账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财务资金的高效管理。然而,这些财务要求并没有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得到贯彻与落实,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了盈亏比例失调的现象。此外,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对财务的收支管理不明晰,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许多中小学财务收支状况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和高层领导了解。这便容易导致一些高层领导中饱私囊,私自将学校的财务经费装进个人的口袋。

(三)往来款项挂账清理不及时

往来款项挂账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财务经费流失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缺乏对往来款项清理的重视,导致许多来往不清的账目无法及时得到审查,财务资金无法及时收纳,造成了资产的严重流失。此外,部分中小学财务管理人员对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对那些需要通过电话和发函而明晰的账目一拖再拖,甚至一年中不做一次财务盘点,使得财务来往账目愈来愈模糊化,造成学校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新制度下优化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突出,必须从源头对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解决,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

(一)强化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使得整体财务管理问题频发。为此,转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是财务工作重要的出发点。其中,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学校的资金管理层面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防止财务资金的流失。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亦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切实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召开财务管理会议,通过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学校的财管工作能够正常运用,稳健推进。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唯有将管理问题落实到制度上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对学校的预算资金进行周密的审核,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防止学校的支出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此外,内部审理制度也要切实加强,强化对财会人员的监管,防止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行为,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资金与人员管理,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对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乱收费”现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若想充分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财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其财务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此外,中小学学校领导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财务管理工作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结语

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新制度下,中小学一定要重点处理好财务管理问题,对当前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作出整改和优化,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并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骆菁.新制度下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财会学习,2016,2(12):65.

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第4篇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信息自身不具有高度的指导性和前瞻性

在学校的发展中,财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学校领导科学决策的一个理论基础。但是因为历史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高校财务工作中还是残留着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内还在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而对外其主要是对一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的解析,工作中对事前和事中控制都不是非常的关注,财务管理整个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深度,所以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并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作用,很多重要的环节根本就不向领导反映,所以无法很好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忽视效益

因为受到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机构或者是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很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自主意识并不是很强,市场经济下,开拓市场成为了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举措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高校投资决策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分析的时候还没有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研究报告,这样就使得整个过程的科学性都不是很强。所以很多高校就出现了办学经费警长的现象。此外,在办学过程中,资金所产生的效益相对比较低,很多高校对自身的优势都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所以自身很多应该成为优势的内容都没有挖掘出来,高校的一些资源和特有的优势也得不到有关人员的重视,所以高校本来可以化为效益的智力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高校的发展中,学校自身和校办企业的发展优势实际上并没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本来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效益的途径又无法发挥其作用。

3.预算编制的规划和执行有待加强

预算工作实际上是有一定先导作用的,高校的各项收支都应该按照预算的要求来严格的执行。但是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和管理过程中,其透明度较低,这样就使得预算的准确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预算内容的全面性也无法得以充分的体现。预算部门所提供的数据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整个学校真正的收支情况,同时在工作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资金使用方面,一些领导在使用预算的过程中没有非常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去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学校的财务预算始终无法确定,经常发生变动。还有一些领导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整体和大局观念,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没有按照财务部门预算的规定去使用经费,在学校的补助或者是经费使用的标准方面完全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他部门的情况却置之不理,这样就使得很多的部门都用批费标准进行相互间的对比,一些部门的员工在工作中完全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还使得一些部门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意性增强,不利于学校财务整体的建设。

二、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重视财务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在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当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对财务数据的核算,但实际上,没有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为学校从财务管理的视角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或者是意见,所以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传统的工作,也应该对学校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

2.强化高校成本效益观念

很多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编制和上报成本报表。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必须要做出非常科学和全面的改革工作,建立一个权责清晰的制度,对高校活动中的成本范围也要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定,这样才能使得高校活动过程中所有的资金支出和资源耗费都能准确可靠的体现出来,同时它也是实现高校科学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此外它还能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成本补偿机制,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满足学校发展中财务政策制定的各项要求。

3.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

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项根本改革,它要求高校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进行基本数据收集,按照高校计划、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的有关规定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高校财务制度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编报等进行重新规范,确保部门预算改革措施在高校的贯彻实施,有效防止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两张皮”现象的再发生。

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全面预算;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机制

学校财务管理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财务管理搞好了,不仅能筹集教学所需资金,而且能使教育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可以根据财务信息实施正确决策,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这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各学校都不断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借助财务杠杆,从金融部门或社会借入资金用于学校事业发展,但也使得有些学校负债运行,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拮据状态。大规模举债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一、我国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不科学

1 预算内容缺乏口径一致性。自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及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筹资渠道日益多样化,下属各院系、部门多渠道创收收入和相应支出往往没有全部纳入到预算中,脱离了预算的监督管理,使预算收支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不一致,对预算执行的考核缺乏可比性。所以要将全部筹集资金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实行“大收大支,全收全支”的预算管理模式。

2 缺乏对预算支出的有效制约,预算效力缺乏权威性。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增量调整预算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时只是简单的按上年基数再加一定的比例调整,上年的项目不过今年是否需要都会安排,而今年新增需要经费不易解决。导致预算安排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促使实际执行中不断调整乃至追加预算才能保证有些项目的顺利完成。在这种预算执行不严密的情况下,有可能助长各部门巧立名目增加预算而不注意预算的落实执行。是预算支出缺乏有效的制约性。预算的权威性是由预算编制的质量、恰当的程序和科学基础来保证的,离开了这些,预算的编制和调整的随意性很大,预算的权威性就很难保证。

(二)轻视成本核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学校教育成本概念:学校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一定种类、层次和数量的学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即为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本。即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内容包括: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成本、科研成本。

二、学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不管采用集权管理模式还是分权管理模式,在缺乏信息技术支持的条件下,财务管理必然会出现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财务分析欠缺、资产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预算管理约束的力度弱化,没有健全的控制体系

现阶段,学校普遍存在着财力高度紧张和资金严重浪费并存的状况。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其一是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即按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就算完成工作。在其执行与控制阶段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预算整体管理水平得不到改善。预算编制、执行两张皮,执行中报告不断,造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其二是学校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

(二)缺乏经营意识,不重视完全成本核算

长期以来,教育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作,在计划经济体制庇护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养活多少人,钱不够,可以跑“部”进“钱”。学校财务部门通过报表、报告等形式争取经费,无形中也就变成了政府下拨资金的“二传手”,成了“钱柜子”,或是单纯的“出纳室”、“记账室”。特别是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是守着死钱,穷于应付,拆东墙补西墙,既无长期打算,亦无通盘筹划,预算“不算数”,决算“凑数目”,所谓“经营理财”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完全成本核算”。

(三)现行财务分析存在局限性

现行的学校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反映的数字为主要依据,通过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来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办学效益。以上两种分析法都是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字为基础,而现在学校的经济活动已不仅仅局限在报表的数字上,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偶发事件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想为报表需求者提供可靠、准确、实用的信息,如继续延用现在的分析方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当前我国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财务管理执行力度,科学预算管理

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与预算的调整。

1 实现预算编制的合理化

学校编制的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学校预算编制应全面反映学校事业计划的财务收支情况,保证事业计划的顺利完成。因为学校预算综合的反应了学校的财务信息,他可以为学校各部门以及各项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计划和控制职能。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可以有效的监督事业计划的完成进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业计划的顺利实现。学校预算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进行编制。

2 硬化预算执行,审慎预算调整,强化预算监督

预算编制按程序审核确定之后,能否顺利的贯彻执行,是体现整个预算管理良好互动的关键,只有实行预算“硬约束”,才能树立预算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预算执行与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执行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只有控制住才能有效的执行。预算执行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平衡三部分。进一步做好预算的执行控制工作,应该积极组织收入。

(二)建立良好的学校财务管理机制

近些年来先后扩大了学校办学自,形成了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机制,国家在加强宏观管理并解决条块分割,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进行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后,简政放权,学校的财务管理机制也必须向效益型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环境的变化,学校的财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学校已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学校除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渠道。学校必须要对一定时期的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匡算出合理的负债额度,以确保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建立完善现代信息化的学校财务管理系统

建立及完善现代信息化的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资金控制和风险控制等工作,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建立及完善现代信息化的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是时展的必然。在现代的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必须要树立“学校财务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资金流控制为重点,现代网络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管理观念。要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和切入点,利用信息资源快速共享优势,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立及完善现代信息化的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是学校技术的变革,思想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