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用社会调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集中实践环节是对学员们两年学习经历的总结,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体现。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梳理所学知识,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为本地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管理类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
社会调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从事管理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等的初步训练,对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调查的程序及要求
社会调查要求学员深入并参与当地的乡村、乡镇管理和生产实践中,了解当前管理和生产状况,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掌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改进生产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调查报告(即毕业作业)。
第一步,选题
①选题一般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一人一题。如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课题,必须明确分工,必须注明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 ②选题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管理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既要符合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又要满足个人兴趣或社会热点问题追踪,同时要切实可行。题目不宜过大。
③要紧密联系实际,应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本单位、本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现实问题,鼓励从现实需要出发,分析、研究和解决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实际问题,或者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④选题要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选题范围既要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相关联,又要避免重复。
第二步,选点
调查地点一般可选学生所在乡镇或乡村,应就近安排,调查应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应事先将调查提纲提交对方。社会调查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工作,它是有
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的教学活动。
第三步,制订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是社会调查的行动纲领或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调查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大致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即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可采取在乡镇经济管理部门或村、镇政府部门实习、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要求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会设计问卷,能组织座谈会。)等,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调查、向谁调查、调查什么、如何调查等问题。注意,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实习笔记。
第四步,实施调查过程
根据调查方案的规定就可以实施调查过程了。这一阶段就是将调查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社会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实习点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需要收集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也需要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
第五步,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了解国内有关主要期刊文献,掌握查询方法。掌握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
第六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学员生产实习的最终成果体现。报告依据内容、性质可分为专题调查报告(就一类事件或一项工作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调查报告(对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完整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三)社会调查的成绩鉴定以学生提供的实习笔记、社会调查提纲、设计及收回的问卷、查阅和整理的文献资料、座谈会记录、参加社会调查的态度等为依据,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即调查报告。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一)毕业作业的写作流程
选题——收集资料——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修改稿 ——定稿(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4000字)
(二)毕业作业要求:
1.要求学生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作业。即学员确实进行了认真的、与专业有关的调查工作,调查报告是独立完成的;
2.毕业作业的形式:主要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分析报告、学术论文等。 如果是调查报告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有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3.毕业作业要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4.定稿的毕业作业一律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统一装订顺序为:封面、毕业作业评审表、毕业作业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毕业作业评审与答辩记录表、封底。省电大统一印刷封面、封底和各种表格。
(三)毕业作业的完成时间及格式要求(另发)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1、什么是调查报告
A、调查报告就是在经过调查研究之后所写下的关于被调查事物、人员、组织等等有关情况的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
B、调查报告的用途
⑴、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提供材料和事实依据;
⑵、反映下层情况,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
⑶、提供宣传的典型,以便面上工作的开展;
⑷、为处理某个具体问题提供依据。
2、调查报告的特点
A、内容广泛——重大社会问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正面的和反面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等等,都可以作为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
B、无严格的固定格式。
C、着重事实的陈述。
3、怎样写调查报告
A、观点和材料要统一。尤其是观点要鲜明。通常的办法是:
⑴在文面上上使它显眼一些,通常用把它作为标题。
⑵运用对比材料,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⑶运用统计数字和百分比。
⑷尽可能采用原始材料。
B、要分析研究,归纳材料。
C、语言要朴实、简洁、准确(尽量不用“可能”“据估计”等)。
D、严谨的结构
⑴标题——要标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如;《上游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永安镇坪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等。
⑵开头——又叫“总提”或前言,一般交待调查的缘起、时间、对象等,有的还说明调查的范围、方式、方法、经历的时间和调查的结果等。
⑶正文——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用能概括那一部分的内容的字样作小标题。 ⑷结尾。如果觉得要定的内容在前面都写清楚了,就不要另写了。但有关情况还有必要作一个交待和说明的,就在结尾部分写明。
(见示例)
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绝对不要相互抄袭。以免造成都不过关的惨况。
2、从自己最熟悉最能找到材料的方面着手,形成第一手材料,再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然后拟定写作提纲,再写成4000字的初稿。10月12日交班主任老师。然后确定指导老师。
社会调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这里只介绍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三种类型。
一、全体调查。也叫普遍调查,就是对所要调查的全体对象没有遗漏地逐个调查。全体调查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凡是对调查的对象作普遍的调查,都叫全体调查。但一般是指全国性的调查,如人口普查。全体调查范围广,耗资大,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个人和单位无法承担,一般是由政府主持。
二、抽样调查。即从调查总体中选出若干样本作调查,然后把样本调查的结果推及总体。
抽样调查分为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两种。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偶然遇到的个案进行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是无法知道它的代表性,因此从这样的样本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只能作为研究总体的参考,不能推及总体。真正科学的研究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随机抽样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简单随机抽样法。就是把调查总体的名单或名单编号放在一起,用抽签方法,任意选取若干个案作为样本。这种选择方法使每一个个案被选中的机会相同。如我们从5,000个个案中选500个作为样本,那么每个个案被选取的机会是10%。用抽签的方法不可能把500个样本单位一次抽齐,为使每个个案被抽中的机会相同,可以把被抽中的样本单位放回去再抽。遇到大样本采取抽签方法是很不方便的,一般是利用随机号码表(也叫乱数表,现在出版的统计学书中都把它当作附录放在后面)进行抽样。方法是把全部抽样单位编成号码,然后在号码表中任意找出一个号码,按顺序选取需要数目的个案。
第二,系统抽样法。这种方法是把总体中的全部个案排列起来,并按抽样间距分成若干段,然后在每一段中抽取一个个案。例如,总体为5,000,样本为500,抽样间距为10。根据这个间距,我们把总体分为500段,在第一段中我们任意选取一个样本单位。然后每隔10个抽取一个,最后正好抽足500个样本单位。
第三,分层抽样法。就是把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组,然后从每组中抽取样本。按照同一比例分组抽样叫做分层定比抽样法,按照不同比例分组抽样叫做分层异比抽样法。如把总体中的个人按照年龄分组,然后从不同的年龄中按照定比或异比原则抽取样本。
[关键词]创新能力 保障 强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项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如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三年级上册时,我重新组编教材,把活动课中的动手制作部分如淘米、拣菜、、制作水果拼盘、制作面点等这些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进行单元教学,同时提供一个实践的场所--食堂。老师给他们分好小组后开始活动。在劳动中,我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拣芹菜特别快,原来他们进行了分工,按照拣芹菜的步骤实行了流水作业,创造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强化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1.引导“玩”,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有了充分的“玩”时间,“玩”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在“玩”中实践,在实践中“玩”。如上《打绳结》这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玩”的,采用一放、二收、三改、四创。
(1)放。就是放手让学生打绳结。(2)收。就是引导学生将打好的各种绳结加以收集,分类归纳出几种常用的绳结。(3)改。就是将学生觉得不方便、不满意的打法加以改进。(4)创。就是创造出更多的打绳结的方法。
2.集体“评”,强化创新意识
要使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强化,集体评“创新之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每次活动同学们根据课中发言,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提名,评出“创新之星”载入光荣簿。如《小小面点师》一课教学时,有位同学设计出了同学们从未见过独特的形状,得到许多同学的提名,所以这位同学被评为“创新之星”。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了,有的同学为了能评为“创新之星”,每次活动前就广泛收集资料,准备素材。
3.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是产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发现自己好奇的现象,发现不良的社会问题,发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往往能从中引发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本学期我开展了一次“下海活动”,即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社会中去进行社会调查。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不规范运用汉字问题、不文明经商问题、某些街上的流浪狗问题、交通线路不便的问题等社会不良现象以及肯德基为什么那么火暴?超市的伊利牛奶为什么那样畅销?等现象。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选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活动主题就是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如,有位农村学生早上喝牛奶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既然喝牛奶有许多好处,为什么乡下许多同学平时不喝牛奶呢?牛奶有哪些营养成分呢?乡镇的奶牛场生产的鲜奶都销往哪些地方?如何提高牛奶的质量?牛奶的质量与牛的饮食有关吗?牛奶还可制成哪些奶制品呢?等等。从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看,都是由喝牛奶这一生活小事引发出来的,从牛奶这一主题出发,提出了与之相关的系列问题。这样不断地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观察、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地从某一问题出发,提出多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将提高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许多问题,都可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三、结合学科学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各种因素中,智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只有十分重视各学科间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头并进、相互联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例如,科学教师和美术教师合作,组织学生创作叶贴画,科学教师指导学生采集识别植物叶子,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叶子的天然形状组合成巧夺天工的图案,语文教师为它写歌词,音乐教师为这幅画谱曲。综合实践课老师根据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各科联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知识,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以上是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总之,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放眼未来,进一步认识综合实践课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探索课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安徽省教育课学研究所编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8
一、实例教学法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怎样才能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呢?实例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实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教授“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时,笔者就引用了神舟七号的资料,从神舟七号腾空而起到翟志刚走出太空舱挥舞国旗,教室里不时发出赞叹声,当笔者让学生谈感想时,他们的发言踊跃了很多。最后笔者进行总结:中国航天事业能不断取得突破,正是中国航天人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结果,这就是自觉能动性的力量。学生通过看资料,动脑筋发言,听老师总结,可以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而不再只是单纯地识记了。接着,笔者又播放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的资料,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例教学法,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从而使理论不再空洞,学生也容易理解,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MPA授课模式的运用
MPA是公共管理硕士英文简称,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教学方式是MPA教学中常用的模式。通过借鉴MPA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设计的优化再造,激发学生自我投入的学习潜能。比如,在讲到“诚信”时,笔者引用了唐骏的“学历门”事件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课堂讨论。讨论主题确定为“成功与诚信”。笔者安排学生分小组、查资料、找论据,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学生有兴趣了,就愿意花时间去思考,查资料。在课上他们谈了很多:有的认为公众人物应该做诚信的表率,否则就会使成功人物有瑕疵;有的认为应该更看重真实的实力而不是外在的光环,毕竟实力才是重要的,所以要讲诚信;还有的认为对于财富的成功不要过分地渲染,否则会消灭乃至压迫其他社会价值的生存空间,诚信是很重要的;等等。通过这次讨论,使社会热点融入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设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能力
社会调查就是学生学习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实践活动。中职的政治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教材内容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所以开展社会调查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比如,在讲到“改革开放”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等。学生准备很积极,采用了问长辈、去考察、查资料、拍照片等方式。在随后的课上交流中几个小组很兴奋,不光内容丰富而翔实,还增加了很多调查中的趣事。通过社会调查,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人际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他们收集了诈捐门事件、高调慈善背后、三聚氰胺与食品、问题馒头等资料,对社会进行思考,总结出什么是真善美,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四、潜能激发法
马斯洛将需求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五类是按照需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的。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论文摘要:科学研究中有很多具体的研究调查方法,这些方法对研究工作的最终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研究中的特点、注意事项、结构设计、分类等情况加以叙述。希望可以使音乐教育研究调查者在研究工作的过程中能做到事半功倍。
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知识是日新月异。对于很多研究者来说,掌握一种或几种好的研究方法是获得知识和研究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从事社会工作者来说,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效果的可信度,同样也影响着知识的可信性和完整性。
音乐教育的从广义的讲,就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提高文化修养的音乐活动”。狭义的说,就是“按国家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无论从广义来说还是狭义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综合性,他的调查结果要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甚至大学的音乐教育学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更好的为音乐教育发展服务。由于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时会被决策者运用于政策法规中,所以其研究结果一定要具有可信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运用的好坏,有时对研究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文献法
文献法可以说是适合任何一种研究方式的方法。就文献来说,它是一种信息知识的间接性的传递,它所指的“是包含我们希望加以研究的现象的任何信息形式。”在文献中,有原始文献和二次文献两大类。其中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日记等都是原始文献;而二次文献指的是利用别人的原始资料编写的新的文献资料。
在音乐教育中,应该说原始文献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对许多研究者来说,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是相对比较高的。它是来自于音乐教育战线的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它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真实地反映出当前音乐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种现实性的资料对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立论之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内容的分析程序有这样几项:1.抽样所谓的抽样就是为了一定研究目的,从文献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这种抽取法可以分层抽取,也可以随机抽取。2.编录编录工作就是对所选取的文献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
二次文献相对于一次文献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是在多次印证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这种文献可以指导我们在大的方向上不会犯基础性的错误。但它对于解决个体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局限。在选择二次文献是我们应该注意文献编辑出版发行单位的力量和可信度。
二手资料的分析步骤有如下几项:1.选择研究主题由于二次文献所应用的主题相当大。在搜集的资料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这就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把精力放在你的研究主题中,这样就便于从中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信息。2.寻找合适的资料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无论各方面,每天的信息量都非常大。在资料的寻找中还要做好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时快速的找到。3.对资料的再创造资料找到后,往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对于现有的音乐教育类文献资料,有时并不能直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结论答案。这就需要我们从资料的字里行间去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得出我们的理论。 转贴于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现代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在调查研究中,这种方法非常普遍。因此,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称“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作为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其实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调查工作,所以同样也适用此法。
在调查中,我们要首先确定调查的目的,做出假设,确定调查的地点,学生的分类群,问卷的分类方式和预见不可控因素。音乐教育的调查目的,首先要明确。这样就可以不会因为被信息干扰,偏离了调查的目的。对一些确是有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资料但却不是本次目的所要研究的,也可以加以保留,以待以后运用。在目的明确后,以目的做出一定的假设。比如:就当前所运用的教材情况,假设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运用的比较广泛。这样在进入调查地点后就可以加以印证。如果是就和自己的假设相一致;如果不是则寻找原因。确定调查地点,根据自己所要做的调查范围,是以城市学生为调查对象还是以城镇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这里,地域的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其中,城镇中又有城镇户籍学生和农村户籍学生的差异。这种地域和群体的不同对调查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地点和学生群体分类的确定对调查的结果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教育行业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访问根据研究的目的、性质或对象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如间接访问和直接访问;个别访问和群体访问;重点访问和随机访问等。
访谈法有着一定的特点:1.访问是研究者与社会面对面的一个交往过程。在访谈过程中,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贯穿访谈的始终,并对访谈的结果产生影响。2.当被访者在某些问题出现误解是,访问者可随时解释和引导。3.访谈法在量的问题上是很有弹性的,能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者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使研究者充分了解到他所想要了解的信息。
音乐教育的调查方法还有很多。在调查中,往往是各种方法相互穿插其中,每种方法的特点各有不同,所侧重的也不同。只要对各种的方法掌握得当,就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所做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行度。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