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第1篇

 

一、案例教学法与企业管理案例教学

 

案例一词源于英文cae意为具体事例,而具体事例来自于现实第一手资料,真实、有环境、有情节,因此案例教学法也称具体事例教学法,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典型问题,归纳出普遍规律。案例教学法(aemethodsofteaching)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习者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20世纪初,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案例,其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诸多的案例教学法中,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和被广泛赞誉的就是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正是哈佛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成功教育模式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各种国外经济学说的介绍和引进,案例教学法也被介绍到国内来。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常能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宄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如在改革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所有案例均是现实企业经营中己经发生的事实。

 

格柯曾这样分析:案例,就是一个商业事务的记录,管理者实际面对的困境,以及作出决策所依赖的事实、认识和偏见等都在其中有所显现。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真正的和具体的事例,促进他们对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考虑最后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可见案例必须是实际生活中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真实情况,并包含有提供解决问题必需的各种细节,学生必须充当某个角色,亲自解决案例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像一位企业管理经营者那样,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制定适宜的对策。从而使学生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案例教学法也具有较强的训练性。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运作,以及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课程任务,并要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市场与环境分析调查,在小组讨论和课题讨论会上,要描述并解释自己的项目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无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都有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缺乏适用、规范的管理案例教材。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案例教材,但要么是事例汇编,要么是经验论证,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注重定性研宄,忽视定量分析;国外案例很多,国内案例很少;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二是缺乏基础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投入。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教师和学生为顺利进行管理案例讨论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需要较好的软硬件环境。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中除个别学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学校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充足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教学经费上投入少。把案例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规范教育管理的一个手段。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种独立性强,随意性大的工作,历来存在难以规范和管理的问题,把案例教学作为规范教育管理的手段可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考试制度需要改革。主要侧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局限于以分数衡量知识水平。在某些注重学生能力的课程考核时以开卷、写分析文章、学期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鉴定。注重平时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有效解决案例教学课程成绩评定的难题。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做法

 

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理论研宄、企业管理案例课堂教学研宄和企业管理案例实践教学研宄三部分。(1)案例教学法研宄,主要内容是案例教学法基本理论、案例分析方法及案例教学与实践研宄;(2)案例课堂教学研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此部分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授课时使用;(3)企业管理案例实践教学研宄,主要内容是研宄教学案例的实践,即在教学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一个案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深入到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对案例的内容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描述、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进行考试答辩,即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讲授的案例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要求及实践内容,分组调研、布置讨论题,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结合案例内容分组进行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调研总结、调研报告、讨论题的答案及课程考核答辩形式等。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具体做法如下:通过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研宄找到一种使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重点是企业管理案例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寻求有效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

 

企业管理案例教学重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案例理论与实践教学新模式,使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成为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教学过程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从管理案例所营造的实践氛围中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使之成为一种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管理学案例实践教学的研宄内容主要是按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为组织管理与组织结构设计、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与市场调研、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CS战略策划与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十个单元。每单元1~2个案例,根据各单元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1~2个案例涵盖了单元学科的重点与难点,每个案例的知识点既是案例对应的专业学科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方法等知识点。

通过对案例情景事件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实践过程,身临其境地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角色,面对企业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独立地开动脑筋、深思熟虑,为案例企业判别问题所在、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对所提出各种对策进行可行性分析判断、直到优选出满意方案。其课堂教学在课程的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式教学、视频教学(VCD)通过采用课内引导,课堂讨论,交分析报告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以学管理综合案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管理综合案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一个案例,深入企业实际调研,对案例的内容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描述、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进行考试答辩。通过反复多次的答辩过程,使学生摸索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进而提高其管理决策的技能水平。教学模式上先由10位教师每位教师讲授案例内容、分组调研(10人一组)、布置讨论题,学生用业余时间(或暑假)进行调研(到企事业单位,结合案例内容分组进行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调研后进行总结,写出调研报告和讨论题的答案,10位教师用10学时分组进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采取答辩形式。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第2篇

基层调研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相当于目标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环节,通过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查找并解决问题,使企业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县级以上企业运用调研非常多,原创:而县级邮政局做这方面工作却相对较少。县(区)邮政局是邮政部门的基层单位和邮政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同时,也是邮政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县级局业务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邮政的收入,因此,在县级邮政企业开展基层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理局通过几年来不断的探索,成功地运用基层调研,解决许多在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为企业创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一、基层调研的必要性

作为以经营为主的县(区)级邮政局,往往只注重发展业务,忽视调研工作,致使企业管理执行力下降,出现政令不畅通,业务发展吃力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职工对现有的业务熟悉不全面,无法做好业务营销工作,导致业务发展不平衡;二是企业职工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意图,造成业务发展积极性不高;三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机会较少,职工对企业的发展计划不理解,导致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四是管理层不了解职工的心理状态,不能准确制定出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业务发展方案,使得制定出的业务发展方案不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五是管理层的工作方式只是传达文件精神,不注重文件的贯彻落实,致使贯彻落实情况反馈受阻。因此,要克服以上的问题,就必须寻找一种科学的解决途径,让全局职工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参与企业的管理,在全局上下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构建和谐发展企业。

二、基层调研的内容

通过调研不仅可以解决企业日常管理、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职工的思想状况等,还能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和了解各班组支局的经营动态,从而实现企业的计划目标。基层调研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听取职工对企业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考核办法是企业实现计划目标的一种调控手段,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工具。一个好的考核办法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职工都为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工作;一个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必须要大多数人认可并主动去执行,这才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因此,做好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包括职工对现有管理办法的意见,实施该办法后对职工所造成的得失,职工对管理办法的建议等问题。通过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不断完善企业考核办法,让职工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意图,积极投身于业务发展中去,为企业创收。

2、了解班组支局所目前存在的问题

班组、支局所是邮政企业最基本的单位,在邮政业务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邮电分营以来,邮政首先要实现“艰苦奋斗,养活自己”的目标,各级邮政都把发展放在了首位,而班组、支局所的基础管理工作则相对薄弱。基础调研能及时了解班组支局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管理、职工思想状况、班组支局长的市场营销意识等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成果保驾护航。

3、听取职工的建议

只有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参与企业的管理,才能让企业不断发展。听取职工的建议和发展采取的方式很多,一是可以设立职工建议意见箱或建言信,并设立建议奖,对好的建议给予奖励;二是以班组支局所为单位召开调研座谈会,让职工直接把好的建议提供给局领导,让局领导做出相应的计划;三是设立局长接待日或建言电话,让职工直接给局长建议。通过以上途径,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让职工参与了企业管理,也做好了各项业务发展的反馈工作。

4、加强职工邮政业务知识的学习

面对邮政新业务的不断增多,有许多职工不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新业务,使得办理业务时不能做好新业务的推介工作,致使新业务的发展困难。虽然各级邮政企业都在举办各类培训班,但在培训的面和人员方面很小,而且没有起到人人都学习掌握及灵活推销的程度。我们可以利用召开班组、支局所调研会的机会,让企业的管理员或业务精英给职工讲解业务知识,这样可以让业务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给合,让培训人员与受训人员达到互动培训效果,更有利于职工接受和掌握业务知识。

三、把握好基层调研的尺度

企业要想把基层调研做好,为全局的经营发展服务,就要在调研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大会制和局领导在台上讲的方式,采取以班组、支局为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主要是听职工畅所欲言,围绕开会主题谈自己的想法、建议和意见,然后由管理员把全局开展的各项新业务进行全面介绍,让每位员工都了解掌握目前开办的业务,最后由局领导统筹安排全部工作,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达到了调研的目的。而那种什么事情都由领导或管理员讲,班组支局所强制执行,这样的执行效果与前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职工提出的每个问题和建议都要做好回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原创:达到调研目的:一是职工从心里上感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变化,能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关心基层、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二是职工熟悉了邮政目前开办的业务,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职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信心大大增强;四是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加强,管理水平和企业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四、基层调研的启示

(1)、基层调研前,会理局的新业务比例只占30%以内,通过调研该局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方法,实行分片包干管理办法,让片区管理人员带头参与前台营销,引导营业员做好客户的解释工作,发展邮政新业务,使新业务比例达到85%以上,每月新业务收入近5万元;2004年完成代收保费173万元,比2003年全年完成数翻了十番;邮政储蓄余额达到1.71亿元,实现净增余额4700余万元,提前半年完成州局计划,全县9个储蓄网点有8个网点余额突破1000万元;邮资封片业务实现了全县一县一封、一企一封、一校一封,业务收入近5万元。

(2)、班组支局所的基础管理工作步入了良性化轨道,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管理人员的潜能,同时,锻炼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营销能力。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滨海高新区;调研;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03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熊彼特[1]把“创新”的概念定义为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此后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扩展了创新理论的内涵,从而衍生出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相关概念。从创新的内容来看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中以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较少,如Business Source Premier Database中管理创新类论文占技术创新类论文的约2.3%,同样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管理创新类论文占技术创新类论文的约23%[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不再仅靠生产要素就能够实现,企业需要经过不断地创新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才能持续保持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流程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引进等同样成为关键。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理论的重要部分,国内外的学者对管理创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Birkinshaw(2006)[3]认为管理创新是以实现企业组织目标为目的的创新和实践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技能的过程。Hamel(2006)[4]认为管理创新应该明显背离传统的管理原则、管理流程和实践以图改变管理工作的方法。王晋源(2003年)[5]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李子和(2003年)[6]认为管理创新是指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和方法或引入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为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王锐兰(2003)[7]认为管理创新可以分成有效和无效两种形式,在有效的管理创新取得成功以前必然存在资源的浪费、人员的闲置和抱怨情绪等,但无效的管理创新是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不可避免。张双喜(2007年)[8]认为管理创新是创新思想导引下的“作业创新”。芮明杰[9]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本文认为管理创新存在于从产品市场调研到设计最后到售后服务全过程,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为目的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创新性的变革。管理创新的过程涵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了探寻管理创新的关键要素,我们在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决策管理、工艺设计、运营管理、营销服务六个过程对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一方面了解高新区企业在管理创新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探寻企业真正需求所在。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更深层次地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需求,为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开发相应的管理技术、方法和工具提供参考。

2 滨海高新区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

滨海高新区的企业既有大型国际企业也有国内外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或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完全规范和适合自身特点的快速发展的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等,管理上的不断创新是管理者们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课题开展方式依次为:首先,实地调研高新区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主要采取与企业高层管理者交流座谈的方式并辅以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实地考察;其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管理成功经验、亮点,掌握企业管理需求;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创新技术、方法、工具;最后结合具体企业的需求,打造高新区管理创新示范性企业。

课题组在2011年4月份对企业管理创新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宏观方面对接受调查企业的管理创新现状、待解决的问题等,分别从图1中的战略管理、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财务管理、营销、人力资源及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设问调查。通过问卷各分项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1)在生产运营管理上:有53.3%的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对生产过程增效作用一般,而仅有12.5%的企业认为良好的生产管理对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起到很好促进效用。其中只有一家企业引入精益生产,其余仅停留在知道精益生产的方法和技术层面上,高达2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不知道精益生产。

(2)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绝大多数企业在战略管理中较重视技术创新,并注重技术与市场创新的整合。

(3)在战略管理上,部分被调查企业管理战略制定得不是很明确,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管理战略,但最终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

(4)在组织管理创新上,66.7%的被调查企业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会主动采取组织结构调整,这些特点正面反映出区内企业正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的组织结构。但37.5%的企业表示公司治理和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公司发展。

(5)在财务管理上,约75%的企业实施或正在实施全面财务预算;79.17%的企业实施或正在实施全过程财务控制,并有一定成效;66.7%的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较合理。

(6)在营销管理上,58%以上的企业认为自身营销管理水平能够适应企业发展。

(7)在人力资源管理上,41.67%的企业感到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有20.83%的企业认为急需进行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

(8)在企业信息化上,只有20%的企业已经应用MRPⅡ/ERP进行资源管理。

3 滨海高新区重点企业调研与提升策略分析

在前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11年5月至7月,课题组深入到区内11家企业,通过与企业高层座谈和现场考察参观等形式,围绕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经营方式及理念、组织架构、主要产品、发展前景等)、管理现状(行业特点、行业地位、管理基本情况等)、管理成功经验、管理需求等关键环节开展企业实地调研分析工作。课题实地调研所选11家企业全部为生产制造类型。其中加工制造4家,数字设备制造4家,成套设备生产制造、药品生产、新材料加工制造各1家。通过对被调研企业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性特征:(1)企业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占领市场,每个企业都形成了一套适合所在行业及企业自身特点的独特的企业经营模式。(2)企业产品具有附加价值高、市场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管理成功经验。同时,在市场份额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管理能力提升有较强要求。(3)企业为了保证产品高利润,更关注新产品的快速研发、快速达产,以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标。但由于技术创新中更依赖于个人的聪明才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企业对人的依赖性较强。(4)企业更多关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多数企业对运营管理方面关注不够,企业经营流程化、标准化较弱。(5)重视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但总体应用水平不高。

从企业对产品制造链上各个环节的关注情况看(如图1所示),企业最为关心的是技术创新和生产运行管理两大关键环节,其次就是战略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战略决策管理是一直以来管控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技术创新实际上也与管控一体化密切相关,技术创新的成果是管控一体化基础数据库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管控一体化未来要纳入管理控制范畴的首要内容。仅就这11家企业而言,如果实施“管控一体化”必然能够提升其管理能力与信息化水平。

经过调研我们总结出11家企业对于管理创新的一系列的需求,如表1所示。

4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创新的提升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伴随着公司市场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管理提升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也不断出现。为了克服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我们应该建立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方法,即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精益研发、精益设计、精益生产和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提升策略(图2),具体包括:

4.1 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精益研发技术

精益研发是一种以精益为目标、以质量总线为统筹、以虚拟样机为载体的研发方法,集成了技术创新、协同仿真以及立体质量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在不显著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从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连续、均衡、柔性的精益研发流程。

4.2 在高新技术企业倡导精益设计技术

将精益思想应用到工厂设计阶段,融合价值工程、人因工程、并行工程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强调在工厂布局、物流系统、工艺流程、信息系统等环节的设计阶段导入精益理念,实现从源头上消除企业的浪费,避免仅从某一局部去改善已经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精益设计的思想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产品的质量保证从设计开始。

4.3 精益生产技术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作用。精益生产的体系建设应该与营销体系建设和供应体系的建设相一致,进行计划与信息的实时交流。

4.4 企业信息化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 结论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滨海高新区成立以来区内企业发展总体上健康良好,但与国外企业管理的实力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本文在对区内11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内企业管理创新的不足和进行需求分析,从而为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本文从企业信息化技术、精益生产技术、精益设计技术、精益研发技术四个方面阐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我们愿意结合滨海新区企业的实际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苏敬勤,崔淼,张竟浩.企业家视角下外部取向管理创新决策-基于探索性多案例识别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07):1112-1113.

[3]Birkinsha.W J,Mol .M.How Management Innovation Happe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6, 47(4):81-88.

[4]Hamel.G..The Why,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 84(2):72-84.

[5]王晋源.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师2003(7):145.

[6]李子和王兆丁.当代科技创新呼唤高校科技管理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59.

[7]王锐兰.管理创新的经济学思考[J].2003(4):25-26.

[8]张双喜.论管理创新的基础和能力[J].特区经济,2007(1):270.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决策;艺术;创新

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决策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对企业的兴衰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决策更是一门艺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不仅要遵从管理决策的科学规律,更要对决策方法进行创造性运用,将其转化为具有一定适用性的决策能力,使决策主体多元化、决策思维全局化、决策成本精细化、决策环节程序化、决策手段定量化,有效实施决策艺术,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性及管理战略规划的科学性,适应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企业管理决策艺术的内涵

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由此可见,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企业管理决策在广义主要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决策系统的管理水平,而狭义上主要指企业领导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从各种方案中做出的科学决定,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做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决策艺术不仅是企业管理者学识、智慧、经验及个人风格的综合体现,更是其凭借深厚的决策理论、丰富的决策经验在管理决策活动中,对决策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企业管理决策艺术贯彻于企业全部管理活动中,是领导者表现出的艺术化的领导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其内容主要包括:把握企业决策环境、对象、条件、方向、目标的战略决策艺术;处理企业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人际关系决策艺术;选择时机、随机决断的战术决策艺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决策艺术;适度与换位思考决策艺术等。

二、企业管理决策艺术的特点

企业管理决策艺术是管理者知识、智慧和经验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色彩,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随机性。企业管理决策受到企业管理环境复杂性的影响,随着企业管理目标、管理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经验性。决策是需要经过领导者对偶发状况的艺术化处理而最终做出的决定,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个人决断,更源于企业管理者的经验、原则和阅历。第三,多样性。企业管理决策艺术贯穿企业决策全过程,在决策层次上,有宏观、微观、战略、战术、一般、特殊之分,而在决策程序上,也分为信息收集艺术,目标设置艺术,方案设计艺术,方案优化艺术既执行反馈艺术等,但大多受到情景和管理者素质影响,呈现出多样性。第四,创造性。创造作为企业管理决策艺术核心,是决策活动的最优化状态,要求企业决策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据决策客体,采用创新思维,凝练为科学的领导方法,突出领导者决策的创造性与权变性。

三、企业管理决策艺术的创新与实践

(一)决策主体多元化。决策虽然是企业管理者重要的职能,但是由于受到企业管理者自身知识水平较低、经验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决策艺术运用过程中往往会过于主观,因此要想发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管理者不能单纯依靠自身经验、学识,而要使决策主体多元化,通过博采众议、集思广益,发挥其整体功能,丰富决策信息来源渠道,为决策艺术的运用提供丰富的理性思维和不同的信息资源。首先,管理者树立民主意识,切忌独断专行。尽管决策活动是企业管理者重要职能,但是其作为高级思维活动,对管理者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如管理者过于独断专行,不仅会导致决策过于武断,而且会对企业管理活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民主意识,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风格,使领导者的见解和群众的智慧有机融合,博采众议弥补自身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其次,决策主体团队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分工日益复杂,企业生产方式也逐渐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及市场发展带来的庞大信息数量让企业管理者很难独立完成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归纳、利用等活动。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最大程度扩大管理决策主体结构,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中层管理者、营销人员等企业活动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具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决策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团体的作用。最后,决策主体外向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企业与社会之间相互交叉影响。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行业协会、专业化组织、政府机构、高校等外界资源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将行业专家、业界精英等社会力量引入决策团队中,认真汲取多方实据,提高外界对企业决策的扶持力度,共同制定出指导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科学决策。

(二)决策思维全局化。决策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创造性的决策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作为领导者,应该学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种关系,系统而全面地制定决策。所谓决策思维全局化,就是企业管理决策符合整体利益的原则,对决策活动反复考量、比较、思考,选择最优化方案,将企业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综合考虑在内。首先,“大小兼顾”。决策在大方面要考虑企业全局、系统和整体,而在小方面要考虑企业特定机构、局部及个体利益。企业管理决策者要根据市场发展动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将企业纳入全行业、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去进行对比把握,凸显决策艺术的前瞻性和发展性。其次,“长短兼顾”。决策活动中,要考虑长期发展目标与利益,将决策视作动态发展过程,而短期方面,要注重短期效益目标和短期利益。科学决策要做出动态的长短兼顾的系统性思考。将决策活动、决策领域向远延伸,认识和把握长远未来。第三,决策思维要“正负兼顾”。一方面要看到企业决策系统积极一面,在正确信息中确定决策目标与途径,另一方面要发现企业决策系统中不利因素,进而针对问题寻找适当对策,通过权衡利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第四,“内外兼顾”。21世纪管理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所谓内外兼顾就是企业要形成开放性决策系统,将企业决策和外部环境、内部企业环境进行整合,不但要考虑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生产结构、经营方式、人员构成等因素,还要考虑宏观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竞争环境,通过对企业内部运行稳定和谐的一致性和对外部市场竞争持续不断地适应性的创新型决策,才能促进企业获得有利地位,长远发展。

(三)决策成本精细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市场周期都被极大缩短,导致企业运营节奏较快,决策上低成本和执行上高成本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使决策成本精细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首先,建立成本核算和考核机制。管理决策活动中,企业管理决策者要根据具体战略,提前制定成本考核机制,对成本进行管理。成本核算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成本、人员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及时间成本等,同时对具体成本进行量化规定和考核,将成本定性向成本定量核算转化。第二、将有限的能量用在决策上。随着企业管理变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化,牵扯的因素越来越多,把有限的能量用在决策上,考虑周详、调研充分、计划精确,才能真正解决高成本、高难度执行的问题。第三、决策活动要“分工、分权、分责”。工业化时代,企业生产力日益提高,专业分工不断细化导致职能专业化与管理权力的日益分散,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从决策成本方面考虑,在管理中开展分工、分权、分责活动,在战略高度对重要问题,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管理,而决策执行中的具体事宜则下放到中层管理人员去具体承担负责,更有利于用有限的精力做出科学的决策。

(四)决策环节程序化。规范化的决策程序能够为企业决策活动的开展提供完整的思路和步骤,对于保证决策活动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努力把握行政决策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管理决策的程序,才能有效实施决策艺术。可以将企业管理决策程序划分为以下内容:首先,确定决策目标,进行信息收集。企业管理决策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与实施,管理者在发现发展机遇或问题后,必须要先确定决策活动的目标,既:企业发展总体要求和效益目标。在决策目标确定后,企业决策者要建立专门负责团队,通过不同渠道和手段,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并开展调研工作。第二,检验决策数据,确定决策方案。企业决策者可以通过企业经营情况与信息资料对比及资料关联性分析对所收集信息进行针对性检验,确定收集资料对企业决定的价值,并根据资料价值分析决策目标需求,提出可选择性决策方案。第三,决策方案综合考量,确定最优方案。决策方案评价与选择是企业管理决策艺术实现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对不同决策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与选择,以寻找到最具可行性和针对性方案。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方案招标、专家评议等措施,对不同方案进行科学分析,为最终决策效果的发挥奠定基础。第四,决策方案完善、实施。企业决策活动关系其未来经营管理质量,因此在确定执行方案后,企业管理者切忌操之过急,而要试点尝试或试探性执行,“以点带面”,先在特定范围内执行,对原方案进行修正与完善,根据修订结果全面展开,在企业内全范围推广。最后,检查追踪,建立反馈机制。决策实施方案的开展执行并不是决策活动的终结,企业管理者还必须要对决策活动进行检测跟踪,并最大程度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调整决实施手段。成立专门调查机构或组织,对市场反应进行调研,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领导及时调整决策,适应发展需要,勇于开拓创新,优化决策过程,保持决策的连贯性。

企业管理调研问题范文第5篇

《企业管理》课程是我院高职数控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与素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数控加工制造领域中的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黄冈地区比较缺乏拥有该技能的高水平人才,而且,在黄冈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汽配、农用机械、钢构、窑炉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一线操作及管理人才,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与竞争的关键也是人才,但由于黄冈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建设滞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所以需要地方高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为此我院数控专业及时修正了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关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企业管理课程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具体内容如下。

2更新教学内容

从黄冈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原来的企业管理课程教材注重理论,内容枯燥,缺少针对数控专业所需的管理知识与实例,为此,本教研组教师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并与企业专家进行积极沟通,适当增加了数控设备管理、机加工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并编写了取材于本地企业的系列管理案例分析,因为事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与其专业非常相近,学生很感兴趣,也易于被学生接受,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另外,为使学生更扎实的学到相关管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适当延长了企业管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

3改革教学方法

3.1课堂讨论与学生角色转换

在上有些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课程时,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10人,把这10人分别按董事长,总经理、车间主任、技术员、班组长、普通员工代表等分配角色(这其中包含了企业高层、中层与基层),让学生各自按自己角色并根据工作职责要求对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研讨会分析总结报告、会议纪要、问题处理意见等形式的书面文件。而且,因为有多个不同案例,所以还要及时重新分配角色。在上市场营销相关内容时,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准备出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别作为买家与卖家做市场调研,然后根据品牌、技术参数等指标谈判价格、合同交期等内容,并按正规格式签署合同。事实证明,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因缺乏经验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该方法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甚至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意愿,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企业名人进课堂

学院往届毕业生中有很多已成为企业老板,这是我院一个有利的资源,在合适的时机适当为学生安排一些讲座,由这些企业家来亲自谈谈自己如何创业以及如何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管理等内容,可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深受学生欢迎。

3.3改革考试方法

在开始上这门课程时,就把学生分成组,然后每组布置一道源自当地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作业题,课程快结束时写成企业管理问题分析报告或管理类论文并按比例记入课程成绩,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强化实训效果

为提高企业管理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管理技能,只靠理论课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对管理课程实习充分重视起来,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有效利用学院内部实训资源

学院内部有“校中厂”-黄冈飞翔模具有限公司,还有金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等资源,是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的良好场所,可进行模拟车间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比如车间布局分析,可让同学们首先画出数控实训中心的平面布置图,然后分析当前这种布置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在飞翔模具厂可进行订单管理的实习,让学生分组对订单进行跟踪,并写出保证订单按期交货的方法。

4.2参观本地机械加工类企业分别组织学生到本地的管理

优良与一般的机械类企业参观,尤其那些管理优良的企业,往往在建厂前就已对平面布局做了充分的论证,而且在现场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学生参观前布置任务,找出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参观过程中请参观企业基层或中层领导用实例讲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做法,并尽可能安排学生与领导互动的时间。

4.3充分利用企业管理实习软件

学院仿真实验室已购买市场营销、设备故障维修、数控编程等模拟软件,在学生进行管理实习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软件,提升实习效果。

5注重培养工程意识

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团体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这些是构成工程意识的基础,也包含了管理的思想,例如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是管理其他事物的基础,只有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才能使员工安心、高效的工作,生产设备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能,安全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与所有员工都要有安全意识,而且需要时刻牢记于心中,所以从本质上说,要想使人员与设备安全,就要对自己的行为、对设备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管理。对于质量管理来说也同样如此,质量管理也需要所有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现在比较成熟的企业大多都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也对企业员工的素质与管理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灌输工程意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有企业优秀员工的思想,也更容易与企业接轨。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