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方法及应用

科研方法及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方法及应用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绩效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应根据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边界划得更清楚,将某些之前难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再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在进行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时,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现象以及很多因素,而且,在进行评价时会遇到很多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所以,在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定量化处理,进而清楚地了解校园环境处于哪一质量等级。但是,这种综合评价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权重需要根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所以,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使其更加与客观实际相吻合,通过这种方法不难进行定量表示,最终使评判结果达到更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推动高效合理的进行科研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模型。

1 选择并构建高校科研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关键,这必须以综合评价的目的为依据。对高校二级教学单位科研绩效评价,不仅仅关注他们整体完成情况,更主要的是对他们完成质量与影响进行评价。基于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并复杂化,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异同性,结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现状,我们选择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术交流、专利、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师科研完成率等六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9个二级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构成体系。所构成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 指标权重求解

1.2.1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六个一级指标因子权重,在层次分析方法的指导下,我们求得指标权重。如果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来阐释,那么可以将这个值作为判断矩阵相应元素的值。运用公式S=(uij)p×p即可求得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S=(uij)p×p即:

通过R统计软件,我们可以得到λ■=6.00589 ,即判断矩阵S的最大特征根。我们可以根据公式 CI=■=■=0.001178 得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从而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RI=1.2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通过公式CR=■=■=0.00095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为:

A=(0.202,0.156,0.165,0.202,0.109,0.166)

1.2.2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和上面所讲的原理一样,计算二级指标权重时,首先借助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对各个二级指标构造其各自的判断矩阵,再在R统计软件的协助下,根据相关的公式求得最大特征根,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求的合理的权系数。

科研项目六个指标的权重,其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为:(0.183,0.128,0.210,0.174,0.199,0.106)

学术论文指标的权重:(0.213,0.321,0.285,0.181)

专利指标的权重: (0.217,0.285,0.246,0.252)

学术交流的评价指标的权重:(0.474,0.526)

学术著作指标的权重:(0.429,0.571)

2 科研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2.1 科研绩效的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综合评价 根据加权平均M(·,?茌)模糊合成算子,将A与R组合成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向量B。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会选择取大取小的算法,但是这种算法有一弊端,如果涉及大量因素,分到每一因素上的权重也就很小了。模糊合成运算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容易丢失很多的信息,最终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即模型失效。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们选择了加权平均型的模糊合成算子。可由以下公式得到评价结果:

b■=■(a■·r■)=min1,■a■·r■,j=1,2,...,m

其中,用ai来表示第i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用bi 来表示隶属于第j 等级的隶属度,用rij来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隶属于第j等级的隶属度。

2.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将来源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教学单位统计数据代入建立的模型中,计算各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向量。科研项目的归一化后的综合评价向量(0.150,0.459,0.312,0.079);学术论文的评价向量归一化得(0.084,0.226,0.499,0.197);教师科研完成率评价向量(0.035,0.370,0.511,0.084);专利评价向量归一化得(0.032,0.279,0.501,0.188);学术交流的评价向量归一化得(0.027,0.300,0.496,0.177);学术著作评价向量归一化得(0.020,0.231,0.457,0.292);综合评价向量归一化得(0.057,0.318,0.458,0.167)。

2.3 各二级教学单位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值计算 针对科研绩效评价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体系。我们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教学单位划分自然科学群和社会科学群,然后根据二级指标分别对属于自然科学群和社会科学群的各二级教学单位进行一一对比,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利用语义学标度分为4个测量等级:好、良好、一般和差。根据学院实际需要,我们将评价的语义学标度进行四级量化,并依次赋值为80、70、60及50.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各二级教学单位在科研6个方面的和科研总体绩效综合评分值并进行排名。

3 结论

借助模糊数学来综合评价高校科研绩效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结果难分辨的情况出现。本文选择使用加权平均型进行评价,实际效果比较好。

在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过程中,本文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来分析结果,还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多指标进行排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权重的确定,现在不少还是由专家根据其经验得出的,涉及的主观因素比较多,最终使评判结果的准确性不高。本文在模糊综合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其优点是逻辑性较强、实用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好,能够准确地求得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与排序研究中得以应用,这种模型的建立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能够让高校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进而提高高校整体水平,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博文,黄武.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四川: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05(03).

[2]郑德俊,高风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湖北: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

[3]候君,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系统设计[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08).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银行会计;教学方法;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19-02

课堂教学方法是传授课堂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设计多种多样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教师授课再辅之以阅读、练习和习题等有效方法来传递具体事实、原则和系统技术。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注”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授课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仍然以板书讲授为主,没有运用其他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接受能力根据感观的不同而有强弱之分,文字解释是抽象的,而图表或图画的解释是直观而易于消化的。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追求表述完整和解释到位的同时,没有考虑到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甚至抗拒情绪。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事实上,传统教学方法在银行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较大的困难。首先,由于高等院校的金融学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长期学习过程中,缺少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更缺乏对银行业务的了解,所以在学习银行会计时常觉得无从下手;其次,在学习银行会计以前,学生们普遍已经接受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对于工商企业的财务处理过程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而金融企业的会计处理与一般工商企业刚好相反,学生容易将其混淆。第三,金融企业会计的会计凭证联次众多,传递环节多,传递方向复杂,学生经常觉得无所适从。所以,鉴于银行会计的特点,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突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实施情景教学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

商业银行会计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多而且复杂,其核算方法既包括单式记账又包括复式记账,在内容表述上大多使用了冗长的文字和较大的篇幅。如果没有教师有效地讲解,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看书学会相关知识。如教学中涉及许多银行会计方面的专属名词:“异地托收承付”、“汇兑”、“倒进帐”、“顺进帐”等等,以及银行业务的流程、程序,即使是老师通过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说明而不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仍然会使学生感到内容枯燥,难以听懂。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记忆和深化,形成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一大障碍。为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来进行弥补。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来反映银行业务的流程,如支付结算业务;另一方面,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书本中冗长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化。如定期存款业务的分类、支取和利息的计算。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对于会计案例教学的作用尤其明显。用多媒体补充例题能节约大量的黑板书写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图解法

银行会计核算往往涉及多个行处针对同一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因此,银行会计核算具有涉及会计主体多、资金流转环节多、业务流程复杂的特点。学生首先需要弄清该业务涉及哪些行处,然后厘清各行处之间的关系,了解各行处针对该笔业务的核算手续,正确确定资金汇划方向,最终才能正确做出相关各行处的账务处理。

教师讲授时如果也只是单纯堆砌文字式会计分录,那么干枯的文字和冗长的篇幅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利用直观的图表模型传授教学内容比单靠语言文字传递信息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绘制图表模型,将业务核算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行处的上下级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同时标注资金的流转方向,形式直观简洁,图文并茂,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教学中,对先直后横、先横后直和先直后横再直的资金汇划业务,通过教学生正确地绘出资金汇划流转图,明确各方当事人的关系,便可直接通过图形做出相关汇出行、汇入行和转汇行的账务处理。图形简明直观,教科书上要用几页纸书写的内容,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迅速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三)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在银行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单据处理的多样性,教师在讲授具体业务处理时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区分各种处理方法的缺陷,案例教学方法无疑是适用的。教师可以针对各种重要的银行业务特点,比如针对联行资金往来业务、信用卡业务安排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信用卡业务为例,

1、教师引导

教师简单介绍信用卡的基本内容, 并引出案例( 某一银行信用卡业务资料) 或数字资料( 信用卡业务发展情况) 。

2、提出问题

如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信用卡种类及核算要求、如何对发卡行发卡、持卡人支取现金、持卡人购物消费及信用卡注销进行核算、收集资料说明某一银行信用卡业务及核算方法。

3、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对相关问题通过阅读杂志、访问相关网站等查询资料,在课堂案例讨论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4、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各组推荐代表发言或到黑板上完成分录, 通过相互提问纠正错误。

5、教师总结

根据教材内容和具体案例, 结合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和总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银行会计采用案例教学有以下优点:

1、记忆深刻

案例教学是基于经验和现实世界而展开的,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2、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许多学生发觉准备案例比起准备抽象的阅读材料更加有趣,案例课堂讨论也比参加讲座更为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在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本文所提及的多媒体教学、图解法和案例教学法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具体来说,传统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忽视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媒体教学通过单一的幻灯播放,会给学生带来视觉疲劳、导致思维迟钝,易使学生或昏昏欲睡、或神游万里;图解法显然仅适用于部分内容,有些内容无法或者也不需要绘制图表就可以一目了然;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更高。

所以,没有那种教学方法更好,只有那种教学方法更适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紧扣教学大纲,结合课程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如传统的板书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图解法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等等。

参考文献:

[1] 任学文.图示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案例驱动 问题驱动 自主性学习

一、加强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社会职业需要的基本要求,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将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求对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劳动者要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社会对培养未来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会学习,提高计算机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信息化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两个突出问题。

第一,由于以往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觉得没必要学习基础课程或者学习不够投入;而一部分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他们有些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第二,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对课程中各部分内容逐一详细讲解,甚至每个功能及操作都逐条命令地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基础差的学生或习惯中学教学方法的学生,能使他们学会单一软件的使用,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嗦、吃不饱,甚至因此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培养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有关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同时,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坚持广度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知识有一个入门性的了解,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陌生感。

为此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教委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的有关标准,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从而更加贴近社会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而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以解决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都是本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通过实践认为以下的几种方法比较有效,值得大家的重视。

1.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当讲授新的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压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对所选用的案例要精选,应注重趣味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Word XP一章时,我通过展示教材中“学生电脑简报比赛”作品,使学生对Word XP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整体了解。面对着不同设计风格的作品,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然后我再展开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教他们如何设计电脑简报来实现各个知识点的传授。

2.采用“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方法。

上机实验题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写明操作的步骤,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说明,逐条操作,即可完成实验内容。这种形式的实验题适于学生上机实验的早期,使学生能迅速上手,增强学生的信心;另一种形式是以提问或问题的方式提出实验要求,目标明确,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必须在认真听课,课后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完成。

例如在讲授完“操作系统Windows XP”后,我提出了一些典型问题,例如:“我想让Windows启动时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怎么办?”,“我想给我的计算机加个屏幕保护在我离开的时候不让别人动怎么办?”,“我忘了一个文件放在哪儿了,怎么找呀?”。这些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效果。

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方法,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照本宣读,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那些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感到这门课程讲授了许多他们过去不了解或没有正确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而那些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因为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较快、较好地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内容。

四、建立合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采用考试的方式,除了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需要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建立合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可以引进无纸化考试系统建立试题库,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练习或形成性评价。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科目,传统的考试形式很难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考试形式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将学生的水平真正地发挥出来,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最后,教师还应该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阶段式教学法 理论 应用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计算机专业以及非计算机专业也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本类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概念与应用操作并重,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吸收理论与应用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成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偏重理论的讲解,教学过程中容易采取知识灌输型方法,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而现代培训机构的演示性教学方法,往往忽视理论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各种操作的原理,使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操作,产生了片面性、模糊性等问题 。

本类课程的教学往往不能兼顾理论与应用,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赫尔巴特阶段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主要分为注意、期待、方法、行为四个阶段 ,所以对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分成观察、思考、系统、练习四个部分,其中,系统阶段指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我认为本类课程的教学应采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方法,注重使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理论知识的阶段式教学法

理论知识主要是对应用的背景及原理概念的介绍,往往在应用操作之前进行讲解,如果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易使学生先入为主地产生课程偏理论的错觉,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理论相较应用而言较抽象,教学过程中易与应用知识脱节,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为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正确的认识,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我认为理论知识的讲解需要分成三个阶段,即知识的引入、关联式讲解、快速反馈。

1.知识的引入

在讲授具体理论知识之前,要注重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引入,比如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课程的知识,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在介绍课程的概念部分时,不仅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还应强调应用中哪些方面用到了概念,使学生意识到概念的实用性。

2.关联式讲解

在对理论原理进行深入讲解时,除了要区分知识点的重要性,对需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以外,还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在讲解时要强调同类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讲解理论时要注重与实际应用的关联,将原理与应用操作中的环节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操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操作的理解,从而快速掌握同类产品的操作方法,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3.快速反馈

理论知识的教学除了要重视原理的讲解,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每讲完一部分知识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可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也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选择对知识进行再次讲解,或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建立起整体的知识结构。

三、应用操作的阶段式教学法

应用知识的实践性较强,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易出现重操作轻原理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并没有理解操作的内部原理,导致在学习同类产品的应用时,难以快速地掌握其方法。在传统应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没有主动地参与体验,导致学生容易遗忘所学知识。

根据应用知识实践性强的特点,我认为应用操作的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结合理论讲授法

应用操作类知识除了需要演示其操作过程,还应将原理机制与操作步骤结合说明,使学生意识到操作的必要性,同时加强操作与实际问题的关联性。另外,在进行应用操作的介绍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将应用操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化学以致用的意识。

2.学生参与讲授法

对每一部分知识讲解完之后,应根据操作的特点提出思考题,或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若干个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应用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与应用结合的阶段式结合法

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原理的讲解,而应用操作注重实践操作过程,由于两种知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学生往往难以将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以上所述的阶段式教学法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理论的实用性

在讲述原理的过程中,学生会习惯性地按照理论的方式去学习,难以将计算机原理与软件的操作相结合。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强调理论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清楚理论来自生活的哪些方面,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强调应用的内部原理

应用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操作为重点,讲解的过程中强调操作的思路及原理,解释各种操作背后的设计思路,使学生清楚各种操作对应的功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集装箱临建房;低碳环保;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s the global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e very quickly, as people a demand for material thing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high-grade residential desig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and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is not harmonious. And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container builds a house as an important invention, in building was gradually improve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t can not only to social and human culture life brings new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can keep the balance save resources, the peopl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s: in the container building;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集装箱临建房的概念

1.1 集装箱临建房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正在进行,这个过程约还将持续更长时间。在这期间,各个领域各种行业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兴建大量的永久性建筑、构筑物及道路桥梁交通设施等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性建筑与其配套,另外在长期需要野外工作、露天工作的行业,在紧急需要、救灾,在旅游、节假日人流高峰时都需要有满足不同要求的临时房屋。所以各种临时性建筑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条件的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对临时性建筑的安全、适用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活动房的安全性、舒适性逐渐改善,活动房的使用理念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用率大为提高。目前国内临时性建筑各行业各地区有所不同,对活动房需求最大的市场是建筑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的临时建筑,用于工人宿舍、办公室、食堂及仓库等,以前北方地区多用小角钢帐蓬搭建的简易棚子,而后改进为二、三层小角钢钢筋和水泥板组成的水泥板房;南方多用竹子搭成的棚子;而长期需要野外露天作业的多用集装箱式活动房。

因此,我国临建房长期保持了旺盛的市场需求,预计这个过程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1.2 集装箱临建房的概念及特点

集装箱临建房的定义:集装箱临建房又称集装箱活动房是指主要以集装箱为主要材料,经过改造而成为有窗有门的简易临时居所,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势。从建筑学以及建构的角度理解,建筑可以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临时性建筑指一个具有实体空间化结构的构筑物,可适应不同的要求。整体和部分的移动,构件调整,而又能较简易的组装起来,概念的重点在于灵活变换,可装卸移动,便于运输组装。

集装箱临建房的分类:集装箱活动房按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货柜箱改造的集装箱房,是对废弃货柜集装箱的再次利用,特点是非常坚固,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第二类是全新焊接箱式活动房,就是近几年流行的住人集装箱,由于它的技术接近第一类货柜集装箱,因此也称之为集装箱活动房,这种集装箱房技术标准低于货柜集装箱,特点是运输、安装、移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寿命在十几年以上,投资回报率较高,使用的范围比较广;第三类是可拆装箱式活动房,介于活动板房与集装箱房之间。它主要采用模块化生产技术,把一个集装箱模块化成标准的零部件,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再现场组装,可以加快安装拆卸的速度,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集装箱临建房的特点:

(1)坚固耐用,全部由钢制组成,稳定牢固,防震性能好。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密封性能好,严格的制造工艺使这种活动房具有很好的私密性。

(2)运输方便,尤其适用于经常更换地点的居所。

(3)利用可进行个性化创作的特点发展个性化设计改造。使之具有独特性,符合个人追求。

(4)临建房基于标准钢材底盘之上,可以衍生出许多组合空间。

(5)拆装方便,性能优越,重量轻。房屋为整体结构,内有框架,墙体为钢板,可用木板饰面,可整体迁移,使用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

(6)物美价廉,可重复利用。

1.3集装箱临建房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集装箱临建房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中,在国外诸如美国,英国,荷兰等,临建房已经广泛应用于私人住宅,办公室,过渡性住房等诸多领域,甚至还出现了集装箱临建房街区和集装箱城,并且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与接受。其中包括复合式,单厢式,集装箱公寓和集装箱城。在国内,虽然集装箱临建房在我国不是没有先例,例如汶川地震后中集集团捐资千万造了一座集装箱学校,但目前它仍然算作新事物,应用领域非常狭窄,多数情况下,废旧集装箱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集装箱临建房目前在国内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并未为大众熟知,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在国外已发展成熟,理念先进,应用广泛。例如,私人住宅,小型艺术展厅,旅社,酒吧等.

2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趋势和标志,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筑也呈飞速发展的趋势。每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也是利弊共存的。我们应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平衡发展。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城市建筑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覆盖类型中耕地、林地、果园等人类活动干涉较少的土地类型大幅度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密度的城市用地;城市中心地区不透水面积增加,自然绿地面积消减,代之以覆盖水泥、沥青的广场和道路。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以及绿地面积的减少严重地引发了城市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失衡等问题。城市中人工培育的一些绿地,属于零星分布,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达不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此外,城市中绿化面积的减少对城市的动物栖息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许多昆虫和鸟禽均以城市中的植被或大片绿地作为驻留地,它们的存在给城市带来了生机,但是由于城市建筑的发展使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很强的吸引作用,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向城市内部集聚,城市人口密度增大,远远超出了城市的人口承载力,给城市造成诸多的环境问题。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要求增大,市区建设用地急剧扩大,耕地被大量占用,城乡交错带的草地、土壤退化等现象也比较严重;城市中生活垃圾数量剧增,住房紧张;此外,城市人口的增加还会增加城市的用水人口,城市的供水压力加大,地下水过度采集,从而导致海水倒灌、地面沉积等现象的发生。

当代中国提出走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但在发展城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却没有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只靠技术的改进来改善环境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治标不治本”,如果缺乏环境意识,城市环境问题还会周而复始地产生,城市环境还会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

在解决由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时,需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力加强环境科学教育,树立和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避免出现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却每况愈下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最后,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思想,正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3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建筑建设中的应用体现

3.1 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生态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科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3.2 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4)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3.3 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从根本上基于人们对其所直接依赖的自然资源状况呈指数级恶化趋向的关注与反思。据统计,近十年全国森林面积减少23%,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土地荒漠化频率加快,酸雨污染严重,75%的南方城市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全国有50%的地下水和70%的河流遭受污染;城市噪音影响到我国70%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八年时间就由4.15m2下降到3.9 m2,与联合国规定的城市人均绿地50~60平方米/人,相差很大。

就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我们走向文明的标志。然而,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而使人类的发展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的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

城市可持续发展包含着“需要”与“限制”两方面的思想,“需要”是指对人民基本需要即衣、食、住、行的满足及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的满足;“限制”是指当环境能力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时,应在技术、社会、经济方面对这种能力施以适当的限制。即城市可持续发展隐含着对城市发展所寄予的环境能力的保留和限制。这种限制应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反哺”与“再生”。《可持续城市》一书中将可持续城市定义为:居民和各种事物采用永远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在邻里和区域水平上不断努力以改善城市的自然、人口和文化环境的城市。根据可持续城市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予以限定:

(1)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与改善。

(2)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主要包括能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

(3)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定位于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同时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长远发展。

(5)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即不得以发达国家的或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对欠发达国家或城市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掠夺为前提。

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能在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能形成整体一致的良性发展趋势,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合理调整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尊重城市自然、人文环境与历史文脉,建设生态城市;提高“3R”原则,充分利用与开发无污染能源来建设城市。所谓“3R"原则即是指城市建设中对于资源、能源的利用上应采取的一种能动性节约原则即减少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建设智能化城市建筑,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生态信息研究与环境污染的监控治理。

4可持续发展观与集装箱临建房内部设计关系研究

4.1 集装箱临建房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依据统一的国际标准,集装箱单元体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而制定,但必须符合标准的模度。通用集装箱临建房的尺寸主要有大约6m和大约12m两种。集装箱的高度大约在2.5m左右,不同的集装箱高度略有一些差别。但是集装箱的宽度则完全一致,为2.438m。这是因为公路运输货车的宽度所限。集装箱的构造形式,最为常见的是三壁封闭,尽端设门的箱柜式。从集装箱的外观上来判断,我们往往以为集装箱临建房的结构是钢框架加钢板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实不然,集装箱的钢质外壳是一个整体,只是边缘和面的形式不同,所以是箱柜式结构。为了运输装卸的方便,集装箱的脚部设有吊装孔。整体的结构以及便于运输装配的优点使其成为最理想的建筑单元体。

就集装箱临建房建筑的设计而言,我们可以从单元体和组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集装箱式存载货物的容器。它本身不具备供人居住和使用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对其加以改造,如在墙面上开门以供人出入,开窗以接纳光线和空气,再在内部做一些基本的处理,集装箱也成为一个单一的使用空间,例如目前流行的集装箱式临建房的私人住宅或住宅空间。

4.2 集装箱建筑的研究和设计原理

集装箱作为建筑设计手段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既是一个空间单元,也是一个结构单元。集装箱是有角件、边框以及瓦楞状表面组成的坚实的箱子。它的内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集装箱在储藏、吊装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其荷载主要是通过四角来传递。即集装箱单元设计的基本原则。

现列出研究集装箱建筑的几个基本方面,如集装箱组合的基本原则,空间(附加空间)的类型,集装箱与附加结构的基本关系,以及附加构件的类别。

(1)构件。把集装箱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把其他非集装箱的部分作为附加构件。这样的区别有利于我们集中研究集装箱组合的基本规律。但是附加构件也非常重要,他们的作用是使得集装箱具备供人居住以及工作的条件。从外观上来分析,这些基本构件包括基础、屋顶、墙面开启、阳台、表面材料、以及楼梯,就目的而言,他们主要看结构支撑,空间围合,通风采光,以及交通等作用。构件研究的重点在于各构建的不同构造方法。

(2)基础。集装箱建筑的临时性决定了它的基础处理与一般建筑的不同。但是基础的作用却没有什么区别。不外传递集装箱的荷载,调节地面水平角度,固定集装箱,隔水防潮等。由实例所见,集装箱基础的构造有角钢,混凝土块垫脚,地梁和钢缆固定集中。第二个就是依旧轮胎作为垫脚,就地取材。

(3)屋面。集装箱式临建房本身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单元,所以附加的屋面主要不是解决屋面雨水的问题,而是为了通风隔热的目的。附加屋面的方式大致有直接铺盖,短柱和梁以及独立支撑这几种。

(4)开启和表面材料。开启就是在集装箱的表面开设各种开口,供人出入以及提供光线和通风等基本条件。表面材料的处理主要是在于集装箱体与其他空间围合面之间的关系,这方面似乎并没有特定的规律。

(5)交通。做交通用途的走道大致有几种结构方式,从支撑框架或集装箱悬挑,搭接在两个集装箱之间,支撑在集装箱上,以及独立的结构。

综上,集装箱建筑的本质在于将其作为建筑用途时提供了极其自由和充满创意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我们设计该住宅的初衷而集装箱便是这样一个载体。

4.3可持续发展观与集装箱临建房内部设计关系研究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今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给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资源大量的开采、浪费,高档的住宅设计也多处于满足人的精神追求;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让人们在对物质生活条件的多样性、潮流性、技术性、舒适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再继续过度的不恰当的进行高档物质条件追求,极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危及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综合可持续发展观中的节约可再生思想从环保的角度综合衡量对于舒适度的追求与定位。

节能、环保、低碳的集装箱临建房建筑又称盒式建筑。是建筑师通过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和形态以精巧手法将四方单体穿插组合,创造独具一格的装置艺术,是一种撞击时尚潮流的建筑体系。它具有环保节能、移动性操作性强、坚固耐用、空间灵活多变、绿色生态以及外立面丰富的优点。集装箱临建房内部主框架都是采用钢结构配合新型建筑材料,使得立面变得更加绿色环保丰富多彩。外部可采用:第一,断桥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在某些条件下,其绝热性能可优于混凝土墙。据统计,一些欧洲国家采用中空玻璃比普通单层窗每平米每年可节省燃料油40—50L。第二,采用可呼吸式南向双层外墙也可称为智能型呼吸式双层幕墙及通风隔热式双层屋面系统。第三,采用窗帘式热水器技术——热水+遮阳,在建筑东、西侧设置窗帘式热水器,即用薄片式水箱组合成热水板,放置在建筑的迎太阳面,既挡太阳又可热水。第四,采用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技术——发电+遮阳,在主建筑顶部设置固定式太阳能电池板;在其他建筑顶部设置自动跟踪太阳的电池板,用少量的电能使太阳能电池板旋转。

5结论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集装箱临建房对人类、社会以及环境生态的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研究学习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并最终实现人文、经济和生态共同革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临时性建筑”概念的发展分析[J].建筑学报,2002,(07)

[2]从不同角度谈建筑节能[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7,(02)

[3]后工业时代的低碳建筑——集装箱建筑,美术观察[J].2011,(05)

[4]周路杰.“集装箱住宅”的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期刊网,2011

[5]集装箱活动房产品调研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智库在线,2012

[6]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造导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