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市场发展

制造业市场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业市场发展

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铜管;加工制造;市场;现状;趋势

[DOI]10.13939/ki.zgsc.2017.12.091

1 国外铜管加工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1 发展状况

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电力设备、海洋工程、建筑及交通等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铜管加工制造行业是铜产品制造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细分行业之一。近年来,全球精炼铜生产和消费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中国是世界精炼铜消费量增加值最大贡献国家,2004―2016年,中国铜管消费量增加值对全球同期数值贡献度达到了150%以上,中国铜管加工制造市场对世界铜管及铜消费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1]

英国商品研究所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铜管生产国,且铜管出口幅度逐年递增,加工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

1.2 供需及市场前景

从地区分布情况方面来看,受到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发达国家的铜管生产呈现出不断缩减的态势,欧洲、北美等地区的铜管生产量虽然相对稳定,但也呈现出小幅度下降态势,亚洲地区的铜管生产量最大,中国等亚洲国家需要抓住机遇,促进铜管生产制造企业及市场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2]2016年,世界铜管产量已经达到了350余万吨,而自2003年之后,中国铜管产量逐年递增,美国、西欧及韩国等国家产量则逐年下降,同时世界铜管材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从铜管用途及市场前景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房地产行业。在发达国家中,钢管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一直将铜管作为建筑给水管材的首选材料。此外,欧洲、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地也大量使用铜水管。[3]近年来,虽然铜水管的消费量呈现出下降趋势,但铜水管应用较为普及,因此市场规模不会出现大程度的萎缩。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对铜水管应用量的提升,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发展中国家铜水管需求量已经突破了30万吨,而发达国家仍然维持在百万吨级别。

(2)制冷行业。铜管在制冷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空调用水管,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非洲市场、西亚市场等国外市场对制冷铜管都有着较高的需求量。而亚洲无疑是世界上铜管生产最多的地区,虽然空调业增长率出现下滑,但对空调用铜管的需求量仍呈现增加态势。

(3)海水淡化及海洋工程。铜合金冷凝管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优良,在海水淡化及海洋工程中应用广泛,且应用前景广阔。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表明,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突破300万吨,对热交换冷凝铜管的需求很大。

总的来说,国际铜管加工制造市场行业发展还存在一定不均衡问题,铜管产品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升,对于海洋、传播等领域来说,需要高技术含量的铜管,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价格较高,而对于制冷及建筑等普通领域来说,则凸显产能过剩问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2 国内铜管加工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行业加速整合

随着铜管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行业的整合,我国铜管加工材料的年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从最初的45.2万吨到之后的251万吨,共提升455.3%,逐渐扩大了铜管加工行业,生产铜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我国虽然有大量生产铜管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分布过于分散,并不集中,并形成恶性竞争。2013年,我国共有18个省市可以加工铜管,企业数量达到350家,当中,负责生产紫铜的企业为260家,其他铜金属为90家,到了2014年,铜管产量有了小幅的上涨,位于前十的企业生产的铜管接近全国总数的一半,但产量只是全部产量的12.3%。[4]从中可以分析出,负责铜管加工的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的状态,有的即便是盈利也只是微薄的利润,因此加快了行业的整合。

对于这一点,铜管加工企业要优化行业的竞争,消除恶性竞争,建立良性竞争,根据行业现有的发展特点,客观分析,找到新的发展思路。

2.2 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铜管业的整体发展,让市场对铜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国家与我国相比,具有技术与设备的优势,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但却对环境保护与生产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其无法继续顺利生产,而是把企业移到我国。我国的优势在于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外企进入我国后,可以利用我国的资源继续生产,但这会加剧行业的竞争,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竞争越加激烈,对此,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形成自身的优势,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产品的质量符合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会被行业整合。

2.3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现有的铜管生产结构中的很多弊端显示出来,存在结构上的矛盾,比如现代铜管企业自动化生产与小的手工作坊同时存在,企业使用技术也有很大的差异。[5]这种情况会导致整个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出现恶性竞争,缺少良好的市场秩序,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形成自己的优势,但仍需要与小的手工作坊竞争,很多落后的生产工艺一直使用,这必然会削弱整个行业的盈利。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行业的产业结构,消除结构上的矛盾,平衡企业与小作坊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同时,企业可以分析不同生产工艺的优势与不足,互相结合,淘汰与时展不符的生产工艺,增加行业的盈利,提高营利能力。

2.4 市场竞争力及技术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铜管生产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其技术的开发能力也有待提高。我国铜管生产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和西欧国家相比,市场竞争力仍有待提升,西欧国家使用的是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技术开发等方面,企业投入的精力较少,力度较弱。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改进,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技术的升级,与此同时,也在逐渐扩大生产的规模,增加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形成企业的优势与品牌,为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

现在,我国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还有很多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并提出的新的需求,要求铜管生产的整个行业在原有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比如铜合金盘管生产技术,满足市场提出的要求。

3 结 论

通过对国外与国内铜管行业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内铜管加工制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的探讨,提出铜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把生产高端产品与规模化生产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加大新的生产技术研发的力度,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为产业的发展指出方向,形成良性竞争,找准行业发展的定位,促进铜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卫桂玲.技术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以金龙公司为例[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10.

[2]戴建敏.国内收购中止 海亮股份拟在美扩展铜管业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9-23.

[3]王君.中国铜管生产现状和发展的研究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06(25):2-8.

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必由之路,枣庄经济学校,职教理念,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考量,枣经人开始认真阅读戴士弘的著作。不但读了而且考了。去年暑假的一天,全体教师走进考场,认真地作了一张试卷----学习理解戴士弘课程教学改革的测试卷。

宁波经验在枣庄土壤上开始茁芽生长,这是枣经人向榜样学习努力走出职业教育怪圈的一个新的尝试。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世以来,枣经人也许是最早接触到它的群体之一,而改革的脚步自2007年学校决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始时,就一直没有停下。先是将改革的目标指向教材统整,首先解决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与应用和数控技术与应用三专业为龙头,对其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实施统整,并成立相关课题组,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成立了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统整小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双管齐下。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姜大源教授曾明确赞同用课程教课,赞同用课程教课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授课、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三点一面的长远设想,枣经人开始按照这样的思路,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从学校实际出发,钻研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学会学习》为代表的学校系列校本教材共计18册,已经编排完毕并投入使用。

教材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成为突出的瓶颈。这方面,学校领导认准一个道理:专业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要解决职业教育教师问题,首先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而培训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读书。为此,学校两度安排全员读书活动,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将读书学习的重点放在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上;专任教师学习的重点放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职员以师德专著和工作方法理论为主;采用“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检查、定评比”的六定学习方法,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理论考试,以测检学习效果。于是,就有了前面全体教师走进考场一幕的出现。

到2009年下半年,枣庄经济学校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全员达标。这是该校以宁波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改革的攻坚工程,也是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的试点,因此,可以说,宁波经验已经开始在枣庄大地上生根发芽。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支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要更具备动手能力有眼界大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

这次课堂教学设计改革的宗旨是:内涵发展,专业带动,校本为主,枣庄特色。教改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阶段是统整教材、校本研发和内涵突破、专业发展,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在教材和教师上。设计理念是:如果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这也符合戴氏职教理论的要求,所以,在过去的两年里,该校共完成涉及各专业近二十种教材的校本改造,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以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学校请来高校和职教界的专家,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评比,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学校再次修订的《枣庄经济学校课程设计达标课评分标准》和每人的单元教学设计上一堂达标课。课程设计三上三下,删繁就简,力臻至美。专家学者从旁协助,点睛挈领,务求教改达到设计目的。学校要求:分期分批,务必人人达标,初次不达标者需要重新设计、重新上课,直到达标为止。至此,教学改革第三阶段的序幕正式拉开。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达到最高境界的入门级工作。

进入第三阶段,学校业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认真分析教学工作的现状,将课堂教学达标工作分作四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第二批次:青年教师。第三批次:中年教师。第四批次:所有的未参加前三个批次的教师。

为了表示对此次教改的重视及权威性,学校邀请市教育局职教室及校外专家与该校校级领导一起组成了达标验收委员会进行评审,显示了学校对课堂达标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各批次参加达标课验收的老师,认真进行单元设计,精心制做课件,周到准备各种实训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色,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好评。将分批次达标活动上成了一次优质课的竞赛。至此,宁波经验首次在枣庄大地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对策建议

1.引言

随着全球装备制造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提升整体的外贸发展能力成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贸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更为有效的外贸发展。但是,从一带一路背景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缺乏整体的有效规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市场拓展的能力不足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的发展,甚至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能力。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的有效规划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外贸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契机把握不足,没有将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发展游离在一带一路战略之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产业政策还不到位,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没有将一带一路融入其中,使得很多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依旧采取传统的模式,没有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迎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因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外贸发展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2.2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装备制造业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成为竞争力得以提升的源泉。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而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在此背景下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都处于全球装备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各项核心技术还是以进口为主,缺乏自主知识品牌,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使得企业没有积极性和动力进行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还是以引进相关技术为主,由于其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因此难以进行全面的自主创新和研发。

2.3 对市场拓展的能力不足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强有力的市场拓展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外贸发展的首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没有充分借助于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其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传统的市场拓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需要。总体来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在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内部管理、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外贸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长期下去将会降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整体的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必须要首先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对其传统的产业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充分借助于比较优势的原则,在沿线各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使其能够节约发展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发展对外贸易。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借助其行政职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制定详细的计划,并给予其充分的政策保障,使其在发展外贸的过程中能够有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以逐步增强其外贸发展能力。

3.2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外贸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各项措施来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对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形式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品牌,以打破核心技术的垄断。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强化对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保护力度,提升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使其可以充分借助于自主研发的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更好地外贸发展战略。

3.3 加强市场拓展能力

强化装备制造业在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拓展能力,首先要充分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做好行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等形式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参与到国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以拓展其市场范围,增强其外贸发展的空间。其次,要鼓励装备制造业通过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等相关措施奠定其市场拓展的基础。最后,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政府之间的合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贸发展提供便捷的外贸发展通道,打破外贸发展壁垒,为其外贸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总结

增强外贸发展能力是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从其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整体的发展规划、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能力,以此实现我国工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发达国家行列,其竞争力提升模式各有特点。美国采用的是“研发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式生命周期理论模式;日本实行“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来进行发展;韩国是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提升自己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德国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当中一直稳步前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对这几个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经验的借鉴,有利于畅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途径。

一、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状况

(一)二次飞跃的美国

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强国,但在上个世纪装备制造业曾经走了下坡路,通过自身的调整后,最终摆脱衰败,重又迎来复兴。美国在装备制造业上的复兴,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技术的先进性是美国90年代装备制造业获胜的关键武器,由先进的技术占领世界市场,依靠市场和用户需求作为导向,快速开发新产品,以高质量产品投入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最终占领市场,使装备制造业产品遍布全球。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的,这当中政府在税收、教育、就业培训方面提供了大量投入。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则是通过改造和结构性调整,实行集中生产、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不断推出新产品等措施,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二)后来居上的日本

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是从不发达到发达,经历了一个赶超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日本通过进口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是“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演进。日本在进口的同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通过对进口产品的不断模仿,积累经验,同引进的技术一起,形成完备的生产经验。在具备自行生产能力之后,日本便开始大量生产相应的产品,不再依靠国外进口。由于日本劳动力较发达,制造成本低廉,因此生产出的产品价格更低,国产化替代进口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的同时也打开了国际市场,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三)捷径赶超的韩国

韩国从建国至今,短短不到70年的时间,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空前,这其中政府以及财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韩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因此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一直在发生变化,主导产业随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及时的进行相应调整。90年代开始,政府对装备制造业内部进行结构升级,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在这方面主要就有政府采取直接手段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作出支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对新型技术作出相应的引进以及实际应用,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微观作用,并通过法律、财政等手段确保计划顺利执行。

韩国对于技术的作用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并且在升级装备制造业方面将科技进步当做其中坚力量。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强对自主科研的投入力度,重视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众多的科研机构。1951年到1987年的36年间,韩国在教育投资上的政府预算比例从2.5%提高到了22%。教育之外,政府还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尽管政府对技术的引进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始终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只是通过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来间接的参与管理,从不直接对企业管理进行直接干预。由于政府随时对装备制造业进行监测,有效地保障了整个行业朝着计划的方向发展。

(四)稳步前进的德国

德国在装备制造业上面的技术水平较高,可谓技艺精良,它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产品在制造过程当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制造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尤其注重中小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20世纪80年代,德国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公司经营方面不够成熟以及企业过度重视技术发展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德国装备制造业方面不但没有出现起色,反而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停滞不前。面对这一困境,德国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国政府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重点转移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当中,并积极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对话。同时,政府出台明确的方案,确定制造业的重点研究方向。财政方面,政府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没有足够资金进行自主研发的中小型企业给予贷款等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

二、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动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技术上不断创新可以说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也是根本保证。一是具有创新观念。政府方面,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范围、行为边界,培育宣传创新理念,动员全民培养创新思维。企业方面,则应注重员工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数量,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创造力。二是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纵观装备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没有一个成功不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的。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根本动力还是需要自我创新,只有以自我创新为发展动力,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自我创新需要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完备的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整合包括多方面,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制度政策资源都包括其中。三是扩建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所谓科技以人为本,科技要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思维的创新。许多区域装备制造业之所以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高技术人才。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只有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优化科技人才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完成。

(二)产业政策支持是提升竞争力的环境保障

1.产业政策支持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因此,政府要从政策上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统一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与保险市场,这样就能够确保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且支持建立和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

2.政策配合完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它的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而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如果仅仅来源于政府,不但会增加政府负担,也增大了企业不能及时融到资金的风险。产业金融包括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开发银行等,是直接融资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的并存,银行同企业并存。政府在企业融资方面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同时予以监督。

(三)培育大企业集团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投入

1.大企业集团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规模经济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生产成本会下降。首先,政府应该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协作来吸引配套企业和相关企业加入,形成制造业产业群,通过大企业的带动,呼应产业群共同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出台各种相关的经济政策,并且利用在装备制造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重组和联合,来减少在地区以及部门上面所产生的垄断现象。再次,政府要促进企业的兼并与联合,减少装备制造业中企业的数量,扩大现存企业规模,这有利于培育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集中度。

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区域分异与趋同;中国经济背景;西部大开发

美国学者、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正如他本人所说,“推动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复兴”。文中,克鲁格曼通过建立简单而直观的模型,讨论了“为何以及何时制造业集中在少数一些地区”这一核心问题。

一、克鲁格曼关于区域分异和趋同的理论

1.综述

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克鲁格曼从区域分异的基础、两区域模型、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制造业聚集的必要条件这四个方面对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简洁而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普遍存在的外部经济、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和对土地资源适度利用的特点、需求规模和制造业分布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的初始条件差别共同构成了制造业区域分异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克鲁格曼建立了两区域模型,确定了制造业产品的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产品间替代弹性、运输成本是决定区域间收敛或分散的重要参数。在对均衡问题的讨论上,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工资率、市场效应和交通运输成本对区域分异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对逃逸厂商进行了重点分析后,克鲁格曼指出,高交通运输成本、制造业产品的高支出份额、较强的规模经济、较高的替代弹性都能够阻止地区间的分异,从而构成制造业集聚的必要条件。

2.制造业空间迁移的推拉因素

通过以上概括不难发现,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力量对区域分异起了促进作用,另一部分力量则对区域趋同有直接影响,最终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借用城市化进程中的推拉理论,作者把这些力量分为导致制造业分异的推力和阻力。

(1)推力

推力包括区内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其中,区内市场效应在作者看来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如克鲁格曼所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厂商会选择对产品需求相对较大的区位,因为在接近主要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制造业生产并有效提供各种服务,而且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人们也更愿意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居住和生产,因为该地区提供的产品更加便宜。何况,市场规模大的地方,工资率也较高,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者。价格指数效应是区内市场扩大的结果。规模经济降低了制造业产品价格,在工资率相等的条件下,工人的迁移会降低迁入地的价格指数而提高迁出地的价格指数,使得迁入地的实际工资率降低,造成了区域分异。

(2)阻力

克鲁格曼在文中提到的阻力为当地农村市场的竞争程度。对本地农村市场而言,工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工人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要比那些工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的工人小。尤其是当迁入地劳动力数量趋于饱和、对劳动技能要求较高、工人相应保障体制不健全时,农村市场对区域趋同的影响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工人而言,在接近工资率高的大市场还是接近竞争压力较小的本地市场之间就存在一个如何权衡的问题。更进一步,制造业在空间上集聚还是分散取决于推拉作用中哪种力量起决定因素。

二、克鲁格曼理论在中国经济背景下的应用

本文作者在研读《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后认为,文中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当今中国东西部地区间制造业分布差异以及不同产业部门对推拉作用的响应。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特殊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国家,克鲁格曼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甚至有时候运用这一理论会得出与现实相反的结果。

1.空间迁移推拉因素对东西部制造业分布的影响

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中国制造业高度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在华北、东北、四川以及两湖地区有一些连片分布。因此,总体而言,制造业集聚程度表现为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而由克鲁格曼的观点发展而来的空间迁移推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1)东部地区――推力主导

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推力作用突出,区内市场效应显著。此地广阔区内市场的形成依赖于以下条件:首先,东部,尤其是沿海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胡焕庸线以南集中了全国94%以上的人口,一方面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确保了足够的市场需求,使得厂商在接近市场区位进行生产能够更好地组织生产并提供服务。其次,东部地区交通发达,水、陆、空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网络,能够有效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使得运费对制造业区位的影响力降低,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厂商集聚在同一处形成规模经济提供了保障。再次,东部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使区内市场中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产业的集聚,形成了规模经济。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生产生活以获得更廉价的产品,因此区内市场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口,促进了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二者之间形成了正反馈机制。再加上规模经济发达的地方价格指数高,吸引了大量工人流入,导致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中程度的增加。

(2)西部地区――阻力主导

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阻力作用突出,当地农村市场的竞争程度影响显著。这一现象是劳动者数量和劳动者素质双重作用的结果。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人口稀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规模的扩大。此处农村劳动者所面临的竞争和就业压力小于制造业有集中趋势的城市地区。同时,农村地区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总体逊于城市地区,加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劳动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没有明显优势。此外,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加上户籍制度的障碍,使得西部劳动者经过权衡,在工资率较高的城市大市场和本地竞争程度低的小市场之间常常会选择后者,使得城市劳动力缺乏,制造业集聚程度不高,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又没有发展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条件,导致了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相对分散。

2.不同制造业部门对推拉作用的响应

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制造业部门有不同的集聚或分散趋势。以上世纪90年代为例,文教体育用品、电子及通信设备、化学纤维、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出口加工型产业趋于集中,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等需要接近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各地区竞相发展的产业则趋于分散。因此,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对推力和阻力作用的响应有很大区别。见下表

(1)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空间集中趋势

出口导向性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集中。这些产业对市场要求较高,通常都会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国外市场通达性较好的有限地区。而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潮流,同时降低对劳动者的培训成本,大多数产业倾向集中在高素质人员集中的地区,区内市场效应显著,因此容易形成集聚。而一旦集聚,则各厂商能够共享基础设施,相互之间分享风险,提升相互作用各方的匹配质量、匹配机会,以及相互之间学习(sharing,matching and learning),从而获得了正的外部性,导致了规模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这一良性机制促进了规模效益的不断递增。

(2)原材料和市场导向型制造业的空间分散趋势

饮料制造、食品加工等原材料和市场导向性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一方面,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具有层次性。它们既需要能力强、素质高的劳动者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使用,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以节约生产中的成本。因此,这些企业的区位选择既要考虑高素质劳动者集中的地区,又要考虑工资成本低、文盲比例高的地区。而这两种不同地区的劳动者相互之间流动性不高,尤其对后一种地区的劳动者而言,农村市场较低的竞争程度更是阻碍了大量劳动者流向对人员技能要求较高的城市,从而阻碍了产业的集中。因而从全国范围看,这些制造业的分布就会较为分散。

3.克鲁格曼理论局限性

克鲁格曼的理论模型强调了区内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对制造业区域分异和趋同的影响,证实了规模经济的作用。为此,他还做过一个高度程式化的模拟实验,使各区位沿圆周排列,初始时制造业在各区位随即分布,最终却都集中在一个区位。然而,由于中西经济的差异和克鲁格曼理论的缺陷,上述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情况,理论和实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部分制造业非常规分散和过度竞争方面。

(1)部分制造业非常规分散

某些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化工业等,对资源要求高,区内市场效应明显,规模经济优势突出,本应有很强规模效应的产业,但实际却趋于分散,在大多数省份都有发展。同时,各个省份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都反映出在两位数层面上严重的结构趋同现象,重点发展的产业几乎都是电子、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交通运输、化工、机械等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产业。

(2)过度竞争

依据克鲁格曼的理论,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共享资源、形成匹配、相互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但在中国,很多地区企业的空间集中,反而引起了过度竞争现象愈演愈烈。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在产品价格上竞相压价,相互争夺原料和资源,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如长三角地区内部开发区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竞争加剧,外贸产品出口竞相压价,过度竞争,减弱了整个区域抵御国际、国内经济波动能力。因此导致了规模经济效益的丧失。

(3)制度因素

克鲁格曼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解释上述两个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理论中并没有考虑制度因素的作用。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中央集权传统和多年计划经济背景的国家,制度因素在很多时候甚至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虽然克鲁格曼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背景,但他看到的是“中国官方对外国投资的统计数据高报了1/6”,“尽管中国目前增长非常迅速,但统计数据的质量却极其糟糕”,而并没有对制度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

而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的布局起了决定作用。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利税率高、产业链长、效益好的企业实行保护,干预外来产业销售数量、价格,实行工商质检歧视,干预原材料、劳动力市场、投融资、技术等。政府也常常制定产业结构、组织、贸易、技术、布局政策。自从分权制实行以来,此种现象愈演愈烈。再加上目前行政设置复杂,地方政府层次较多,行业主管部门林立,政府干预过多必然带来条块分割,导致了很多地区制造业分散格局的形成。对照上文中提到的两个现象,不难发现,非常规分散的制造业都有利税率高、产业链长、效益好的特点,造成各地不论有无条件,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投资项目,形成了这些制造业的分散。而过度竞争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泛滥和园区内部产业趋同有关。进入90年代以来,开发区,尤其是省级开发区正逐渐成为很多地方与其他地区竞争的筹码。不同政府对开发区的不同优惠政策和对园区内不同制造业的扶持导致了地区间制造业结构的趋同,造成了企业虽然集聚,但彼此之间过度竞争,削弱规模效益的现象。

三、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制造业转移的冷思考

克鲁格曼的理论帮助我们总结出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推力和阻力作用,而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产业转移的现象,在中国,则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将部分制造业转向中西部,由此产生了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而在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到底具有多大承接转移的能力,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空间分布才是合理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1.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能力较弱

作者在上文中曾指出,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区域分异阻力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很难形成规模经济。首先,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易造成产业链的断裂,阻碍了规模效益的提升。其次,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疏,产业分散,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又造成了人员的外流和工厂的搬迁,使得制造业的空间分散趋势更加明显。另外,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更为突出,制度因素起到更大的作用,增加了西部地区制造业空间选择的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偏弱,而形成制造业的集聚则更加困难。

2.西部制造业以资本和资源导向型为主,本身空间趋于分散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处于劣势。传统西部的制造业以资本和资源导向性为主。正如上文所分析,这些产业空间上本身就趋于分散,很难产生很强的规模经济优势。以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为例,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这一时期的新项目、大项目多以军工、机械为主,以资本和资源为导向,项目间彼此孤立,互不配套,缺乏联动,致使许多项目的生产能力难以正常发挥,出现投资多,效益低,空间上不易集聚的现象。加上这些项目都要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选址建设,大都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布点分散,对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并没有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3.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布局的思考

西部地区区内市场和制造业部门的限制,决定了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不可能像东南沿海的一样产生很强的规模效益。因此,当今西部开发过程中部分省区片面追求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一方面,西部地区地理条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的高度集聚,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门类较多,各行业特点具有很大差异,而西部地区分布的制造业是以空间分散为主的。“因此,对于当前中国西部制造业集中度过低或者过度分散化的问题,不能简单划一地加以指摘,而应区别对待,对于那些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行业,过分强调提高市场集中度意义不大,而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才有意义。”因此,西部地区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制造业部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经济条件发展合适的产业,减少政府在其中的干预力度;另一方面,对西部地区原有的优势制造业部门应予以大力发展,如云南地区应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烟草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特点,而不应该跟风盲目引进化工、重型机械制造业等。总之,应当尽力减少区位市场劣势和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促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

四、总结

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通过构建两个区域的模型,指出了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空间分异和趋同的因素,作者把这些因素归为空间集聚的推力(如:区内市场效应)和阻力(如:农村市场竞争程度)作用。应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对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分布做出分析,从而对包括西部大开发在内的产业空间决策做出指导。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入考虑制度因素这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从而实现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参考文献:

[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Paul Krugma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 No. 3 (Jun., 1991).

[2]保罗•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保罗•克鲁格曼著:《流行的国际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谢秀珍著:《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实证研究》.2007年.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

[5]徐重远著:《对长三角共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考》.长三角发展论坛.

[6]李相合 陈 红著:《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2卷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