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工程项目引入了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质量监督,保证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目标。目前,随着建设行业的发展,工程监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以适应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要科学规范监理,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抓好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监督工作,严格保证施工技术工作达到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好监理的作用。

1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1.1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工程监理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现有的与监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给行业内一些居心不良的败类扰乱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加上相关法律部门监督缺位、执法不力,没有及时对一些违法者进行必要的惩罚,给他们留有了生存的空间。

1.2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

目前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市场混乱的局面。由于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某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在履行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非公平性竞争的现象,阻碍了其他外部及优秀的监理企业进入当地市场进行公开竞争。在建立业务的承揽方式上,挂靠监理证件、转包监理业务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都导致了在工程项目中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工程监理的效果。

1.3监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监理工程师是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同时掌握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的监理人员来源比较广泛,主要来自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因其业务的特殊性,虽可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和监造等相关监理服务工作,但其核心业务主要是代表业主进行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其工作成效依赖于其主要人员的工作能力,而该能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其从事其他相关行业时的经验和能力,以及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协调能力。由于在知识结构方面缺乏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或缺乏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实践经验,部分监理人员在现场往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难以使承包商信服,得不到建设单位的信任。因而在开展监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影响了监理的形象。

2建设工程监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1监理制度越来越完善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监理制度将会越来越完善,会被更多地应用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监理制度将不仅仅应用在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而是将深入到整个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

2.2监理的效率得到提高

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的效率不高,建设监理在今后要提高效率才能适应建设行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监理行业效率较低,所以很有必要向国外学习,进而提高我国的监理效率,来适应施工技术的发展,满足建设工程的需要。2.3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随着监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工程的监督离不开监理人员,监理人员要想跟上监理行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监理水平,做好建筑施工中的监督工作。监理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满足未来监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3施工技术的管理

3.1监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监理人员需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监理水平的前提下,根据环境、资金等条件,科学合理地做好施工中的监督工作,保证将工程施工的各环节都考虑到监理的工作中。监理人员要全过程、全方位地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建筑理念,仔细认真地做好监理计划,保证在工程施工中体现出建筑技术的科学理念,让施工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监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施工技术工序

监理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不但可以全方位、全过程地熟悉具体的施工技术和重要环节,也可以熟悉每个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总体施工水平,有利于监理人员做出详细准确的评价,并对施工中的具体技术细节和重要的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

3.3监理要督促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目前,部分监理和施工企业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监理企业要注重对监理人员进行建筑技术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监理水平;督促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监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有利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达到质量标准,有利于双方的交流沟通和团结合作;才能够充分发挥监理的才能,进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3.4监理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施工技术监督

要做好监理工作,需要监理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认真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要始终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徇私利,不与施工企业或施工人员进行勾结,弄虚作假。此外,监理人员要杜绝在监督施工创新技术时“走形式”“做表面文章”,遇到施工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要仔细研究、讨论,并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新的解决方案。

3.5监理单位要确保所监理的每项工程都达到国家的标准

监理单位要以认真的态度,坚持“公平、独立、诚信、科学”的监理原则,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监理措施,书面通知施工企业整改,并积极组织和协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监理公司的严格监督下,保证所监理的每一项工程都达到国家的标准,并与建筑设计的理念相符合。

4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技术相互促进的途径

4.1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立监理的关键性

在建设工程中,监理对于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对于降低和规避建设工程的各种风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一些质量和安全事故,是因为未能及时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正确的质量安全措施,未能有效排除相应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监理对于整体的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和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

4.2监理人员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有利于施工管理工作

工程监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监理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水平;有利于监理人员熟悉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而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和监督;也有利于发现施工人员技术不达标的情况,并及时督促施工企业对相关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此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4.3施工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

检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是否达标、该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是否达标,一定要经过工程质量的全面的评估和验收来给出答案。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一项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相关的监理人员通常会通过加大对该项目施工技术监督管理的力度和完善、创新的工艺手段,来达到这一根本的目的。与此同时,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在监理的监督之下,也会相应地去努力改善或创新其工程的施工技术。

4.4科学监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效率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追求效益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所有相关的建设工程能够取得效益和科技的过程,也是在建筑工程技术中一直追求更高目标的过程。建设工程监理只有运用科学计划,严格控制好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才能最终确保该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是提前全面完工。由此可见,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其施工技术的保障工作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新型施工技术能更有效地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是提前全面完工。4.5监理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中获益建设工程质量的达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检验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理人员要严格做好质量方面的监督工作,防止施工企业做出偷工减料的违法行为,保证工程高质量地竣工。监理人员也能在科学合理的监督工作中获得很多经验,提高自己的监理水平,进而提高监理企业的声誉。施工企业也能在监理的严格监督下,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同时给施工企业带来好的影响力,进而二者都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5结语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 工程 物探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80-2

纵观工程建设项目,可以看到工程物探技术是许多工程较为青睐的一种技术,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促进工程建设工作能够按照工程设计人员预期的方向进行,保证工程建设工作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保证所有工程施工任务不出现任何损伤意外,无疑是工程建设领域最具市场应用前景的工程技术。基于这种技术的重要性,笔者将从工程物探理论为切入点展开如下探讨。

1工程物探概述

简而言之,工程物探技术就是借助于不同性质的地质、土层,可以依靠先进探测工具对现场实施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不同地质的分布情况,不同土层的历史、厚度及形态。此外,通过探测还可以看出地质岩土中存在的问题。物探技术面向的对象不一样,因此不同工程所选择的物探途径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因为工程属性分类较多,所以现阶段投入应用的工程物探技术也很多,工程物探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是近两年才兴起的,算是在工程建设领域较为常用的技术,对此,下文将从工程物探不同技术特点出发,阐述工程物探最常见的基本途径。

2工程物探基本途径

城市建设工程对物探技术有一定要求,同时不同建设方面需要依靠不同物探方法加以支撑。归纳的来说,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法。该种方法主要包括电剖面技术、瞬变电磁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来实现勘探目标。(2)地震勘探。该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射波等来达到勘探的目的,为勘探提供各种反射波技术支撑。(3)探地雷达。该种方法的种类比较多,有宽角技术、投射技术等方面,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范围通常也比较广泛。(4)弹性波勘探。该种方法包括地震波及声波,且两种方法的各个技术层面各不相同,而且应用的选择也要视情况而定。(5)层析成像。该种方法基于声波、地震波等之上形成的成像方法,通过成像对所要勘探对象进行分析。

3工程物探技术实践应用分析

3.1研究对象

长岭-长春-吉化输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为长-长-吉)与东北天然气管网干线(哈尔滨―沈阳段)在长春相交,起始于吉林省长岭县,终止于吉化末站。长春分输站为合建站场。该管道的总长度221 km,分为长岭-长春段和长春-吉化段。建成后的长岭-长春-吉化输气管道将为东北大部分地区提供充足的天然气资源,以缓解东北地区冬季天然气紧缺的严峻形势。本文将长-长-吉长输管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工程物探技术在不同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该技术于工程的重要作用。

3.2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1)利用物探技术探测工程地下水

因为长岭-长春-吉化输气管道工程所处地区是我国东北区域,因此,施工气候比较干燥,而且施工环境缺少一定水资源,常常因为缺少水资源影响管道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引入水资源利用带来了困难。因此,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监管人员应先寻找可靠水源,解决工程用水问题,推动长输管道建设工程的正常运行。借助于物探技术,管道工程施工人员可以自信探测管道建设所在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岩石构成成分,从而准确判断岩脉走向,从岩石构造中分析水源可取之处。此外,结合长岭-长春-吉化输气管道工程每一个作业点的地形来对地下水源进行准确寻找。

(2)利用物探技术判断工程地质灾害

由于长输管道建设工程是室外施工工程,由于建设范围过大,必须要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在管道工程施工出现,往往出现由于自然原因或者施工人员的无心之举引起的地质灾害,为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依靠物探技术对其进行详细排查,包括管道线路、作业实施站场地方是否存在潜在的崩塌安全隐患。基于安全要求,长输管道工程站场工程人员需要采用物探技术对管道铺设施工地点出现的裂缝、土质进行详细勘探,为预防工程现场地质灾害提供可靠依据。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管道建设工程现场,尽量不要破坏建设程序及现场施工结构,便于工程建设及验收等工作的完整性。

(3)利用物探技术辨别管道线路走向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管道地下通道开凿、地下管道铺设等工作,只有保证管道的顺利传输、安全运输,才能为我国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天然气资源,因此,保证管道铺设地下层的安全是每一位工程施工人员的职责。 物探技术对于长输管道管线及线路的探测可以方便管道设计人员展开管道线路及管体设计。因此,根据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本身所需和管道线路所需,要针对不同的作业点进行管线检测,并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以获取管道建设线路更精确的辅助资料。

(4)利用物探技术勘测管道铺设地下异常

长输管道在施工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在管道铺设时会发现有异常物存在,这是就需要对该物体进行详细考究,以确定是否可以借助于一些施工技术进行铲除或者迁移,比如说一些孤石、空洞等情况。长输管道工程低下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多,因此,工程人员必须要借助于先进的物探技术来进行低下情况的预测,防止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工程事故,保证了管道低下铺设工程的安全性,提高了管道工程的工程进度。

(5)利用物探技术勘测管道工程地下文物

作为北方重工业区域中重要区域,有一些历史古迹深藏在工程建设区域,且不被人们所知。长输管道工程建设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施工的同时不能破坏具有极大收藏、鉴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物探技术在长输管道中的运用,可以通过浅层地震技术等高端勘测手段鉴别深埋于低下的文物古迹、古墓残留等,在保证管道地下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稀缺的文物古迹。

4总结及前景展望

总之,现阶段的物探技术在各工程的广泛应用不仅仅能够保护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还能够保证工程建设不破坏施工地下的结构和文物古迹。从工程物探技术在上述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各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该技术拥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除了在工程上的应用以外,物探技术还有许多发展方向,笔者就物探技术应用现状来说从以下三方面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物探理论的发展方面。随着物力技术的研发,许多含有全新物力参数的理论正在进一步研究当中,因此,不久的将来会有许多全新的物探方法基于物探理论之上被发明出来,并应用到水陆空工程当中。

其次,物探技术的发展方面。工程建设与地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今后物探技术应该会面向地质方向,精细化分析工程地质信息,从地质物质分析和结构分析入手来提高更加精确的工程地质数据资料。

再次,物探技术的整合方面。今后的物探技术会超出物理、地质研究方面,与工程管理财务数据及库存技术相结合,以工程建设的所有需求为主,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进度方面提供更综合完整的勘测技术。

参考文献

[1]贾学天,罗传根.工程物探在水域勘察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3(6).

[2]张苏营.浅谈工程物探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3]王秀丽, 赵振军,张敬东.浅谈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过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是通过认知实习、实验操作、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能参与施工、管理、设计等工作,并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施工技术、生产组织、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基于工程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践就非常重要。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合作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团队,调研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施工员,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对施工员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3)对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施工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4)实现由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课程的转换。

2、实践教学培养的目标

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展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以培养专业技为目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形式。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按照毕业生就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和迁移能力。

第一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从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行业企业岗位入手,分析其岗位工作任务。

第二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要梳理清楚相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深度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职业能力的要求,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2~3年、3~5年后所能承担岗位工作任务的范围、难易程度、达到的技术水平、职务等,确定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

基本目标为能熟悉行业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识图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具有选择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技术问题处理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测量的能力;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具有控制和检验施工质量的能力;具有施工资料的编制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3.1、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和刚参加工作学生的回访,学生刚参加工作时,项目部安排的工作一般是施工员,由于工作经验的不丰富,该岗位工作内容最初是以抄平放线、试块制作、技术资料收集、一些简单工程量计算、施工日记记录等,经过几年的现场实战,就可以从事现场组织管理岗位、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材料供应与检测岗位、工程质量检验岗位、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岗位、工程安全管理岗位及相关工种岗位测量员、试验员等。

3.2、对施工员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其行动领域

表1 施工员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3.3、整合课程内容

在提升实验教学训练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原来实训教学内容从附属于理论课程体系中抽取出来,独立设课,并进行整合整理,推陈出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不应再进行独立开设,而应考虑其与行业的核心联系,实训课程模块化,形成由专业公共基础实验、施工基本技能实训、岗前技能训练、预顶岗实习四大模块组成的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力,并在课程结束后给予相应的学分。

3.3.1、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课程整合

按照传统教育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是两门单独开设的课程,但这两门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制图课程时很难建立空间概念,制图课以建筑构造为依托进行讲解更加贴近专业,构造课制作的各种模型可作为制图课的实体模型,且该课程将实体模型转化为平面图形更有利于学生的识图,即实物图形制成平面图达到识图的效果。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平面图形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空间实物,学会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3.3.2、建筑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及测量课程整合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都要讲到,只是侧重点不同。测量是施工技术之一,而且测量课的知识在施工中只用到一部分,把这部分知识学到,能为施工服务就可以了,重点在测设工作而非测绘工作,目前的测量课重点在测绘上。

3.3.3、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及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课程整合

施工组织是设计如何组织施工,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同时施工设计也是对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设计,因此这两门课密不可分。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用计算机编制的方法,整合后既有方法又有技术。

3.3.4、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和“平法”识图整合

传统教育中这几门课均单独开设,是这个层次学生最难学习的课程,单独开始时每门课程均有70%~80%的不及格率,究其原因,学生的基础太差,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接受。按照培养目标定位施工一线人员,这几门课开设的目标实际上仍是识图,要求具备能够看懂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力学讲授时以钢筋混凝土中具体构件为例进行,这样建立的力学概念就不会空洞。同时抗震课中的一些构造要求、计算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讲到。目前建筑结构施工图中钢筋均采用“平法”标注,在建筑结构课程讲授时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讲解,达到识图目的

4、基于工程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4.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会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规格、开发的课程体系,将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合理地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建筑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以预先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为主,辅助召开座谈会、网络调查等手段,尽可能多的扩大调研覆盖面,使调查结果尽可能有代表性,使培养的人才更易适应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后,再与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4.2、推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教师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产学研工作经历、实践成果等纳入到教师聘期考核、职务晋升等考核指标体系中,对于教师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双师素质培训给予政策支持。其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建立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或培训,积累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参加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建造师等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再次,提高实践兼课教师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有关专家进行讲学,建设一支包含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校外兼课教师队伍,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4.3、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课程通过创设仿真的学习情境或引入实际工程任务,使学生体验岗位工作,以期克服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困境,实现“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我们分别采用了项目引导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文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探究、实践和思考,专业能力提升明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材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点。首先,应根据学生的生源质量和职业面向的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理论深度;力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尽可能结合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提高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实践成果,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要求,将纸质教材与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及教学资源网站等配套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的实训教材体系。再次,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理念,体现实用性。教材编写人员应深入到企业一线,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实训项目或案例要取材于行业、企业,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技术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应当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利用好建筑工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合理运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学分制教学等教学改革措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选择和有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教学考核方面,应当立足于院校实际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综合考虑考核目标、考核项目与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与手段、成绩评定、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体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互为补充,根据课程实践性要求确定理论和实践考核分值比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从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制订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建设中至关重要,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摆脱课程内容受学科体系影响而与行业脱节的现象,促进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层建筑,工程;设计;管材;防漏

1管材的选用

目前,最常用的排水管材是硬聚乙烯(UPVC)管和铸铁管,现主要就此两种管材作简单介绍。

1. 1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UPVC排水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

1.1.1主要优点

质轻、光洁、美观、水阻小、组配灵活、安装省时省力,结构形式多样(芯层发泡管、空壁管、螺旋管、芯层发泡螺旋管、空壁螺旋管) 。

1.1.2主要问题

1)热膨胀系数大,需设置伸缩补偿装置来解决。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的两端为插头,管件均为承口,多数采用承插粘接法连接,属不可变的永久性连接,而塑料制品的线膨胀系数较大,管道受环境温度和污水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可以计算得出3m长管道在Δt = 50℃时的温伸长度为1015mm,那么这1015mm的伸长或收缩就必须依靠伸缩节这个专用配件来解决,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温差较大,伸缩节是非装不可的,不然就有拉坏或胀坏管道的可能。但在安装工艺上常犯的毛病是不按当时的环境温度在管材插口处做插入深度记号,安装后则不知道插入多深,质检人员也无法检查,容易造成天冷时插口脱出橡胶密封圈的保护范围,臭气外泄;天热时管材又无处可伸,胀坏接口。还有的是把伸缩节倒着安装,也就是把橡胶密封圈一侧作为朝下的承口,造成不应有的渗漏。

由于受温度影响大,膨胀系数大,每层立管及较长的横管上均要求设置伸缩节。由此,其他专业布置时应考虑UPVC管的缺口效应,在与其它管道平行敷设时,塑料管靠边,当交叉敷设时,塑料管在下且应错开,并考虑加金属套管防护。此外,立管穿越楼板屋面处应作为固定支承点,并应加装柔性护套。

2)刚度小,平直性差,需加密管卡、支架、吊架来解决。UPVC是塑料制品,其刚度远不及铸铁管,加上其膨胀系数大,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支承,管道最大支承间距如表1所示。

表1管道最大支承间距 mm

对于立管每层应有一个牢固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既可控制管道膨胀方向,也可分担立管自重,还使立管与出户横管连接的管头免于受压过大,引起管道破裂漏水,同时立管底部也应设支墩或吊架等固定措施。

3)耐热性能差,且在60℃以上环境抗拉强度下降(适用于连续排放温度不超过40℃,瞬时排放温度不超过80℃的生活污水) 。因此,设计使用中应远离热源,如距灶边大于等于400mm,距热水管道间距大于等于200mm,同时热水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穿越烟道和防火墙。

低温环境下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抗冲击强度降低。因此在有空调的设备转换层,可以考虑采用铸铁管代替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以保证排水安全性。

4)阻燃性差,在穿越楼板、上人屋面的屋面板、防火墙、管道井井壁处需设置阻火圈和防火套管来解决。当前国内对PVC塑料阻燃技术的研究普遍存在一点倾向,片面追求氧指数提高,忽视发烟性能的研究。统计资料表明,火灾致死中79%是烟气造成的。有的UPVC管氧指数高达50%以上,但燃烧时发烟量很大,且维卡温度仅在70 ~90℃。UPVC管虽难燃,但极易胶化变形,且烟味极浓,火灾中,一方面产生致命烟气,另一方面,温度超过90℃时管道软化变形,火势在管道穿越部位蔓延,而穿过屋面的排水管或通气管风速更大,火势蔓延更快。因此,高层建筑能否应用UPVC管,曾是争论的问题,而争论的焦点正是其防火性能。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①雨、污水及通气立管尽可能沿建筑物外墙设置; ②雨、污水及通气立管在建筑物内时,应设置于管道井内,或用砖、混凝土块等非燃性材料加以保护; ③排入排水立管的支管,采用金属排水管道,或对支管采取严格防火措施,如钢制套管、无机防火套管等; ④排水的配件应尽量采用金属制品。

2施工建议

工程中UPVC排水管出现问题较多,在此主要针对UPVC排水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1)UPVC排水管施工规范中未要求管壁打毛,施工人员未引起重视,依此操作,影响粘接效果。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此应做详细交待,可在书面交底资料中“粘接前用砂纸打毛”加以要求、监督执行,以保证粘接效果。

2)管道穿板洞处的管外壁应打毛使其粗糙,与混凝土结合更紧密,达到防水目的。亦可加设橡胶止水环防水。

3)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规范要求做好管道支、吊架,防止管道断裂。

4)可要求所有水平主管段作灌水试验,立管作通水试验(比规范要求略有提高) ,能及时发现渗水点,保证总体施工质量,以防漏水造成经济损失。

5)对于锅炉房、蒸汽洗衣机房内排水管可选用铸铁管,既解决了耐高温也克服了UPVC排水管耐压差的缺点。

6)立管底部弯头噪声最大,可采用在主管底部设置管道支墩,并用柔性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将弯头包裹起来,使立管中的水流落在实处并可达到消声的目的。

7)施工中伸缩节必须留出伸缩缝10 ~15mm,否则无法起到伸缩作用,反而因橡胶圈活口而增加漏水机会。

8)UPVC排水管与铸铁管承口连接,可把UPVC排水管外壁打毛,然后用石棉水泥直接打口、养护即可。

9)排污系统是靠水封来防止臭气上冒的,而塑料排水管由于水阻小,在管道的抽吸作用下水封容易被破坏,我国北方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很强,水封高度应保持在50~100mm,所以在配接P形或S形存水弯时中间套接的一截短管的长度要经过计算才能决定。太长会造成水封过深,水流不畅,易发生沉淀堵塞;太短又保证不了水封高度,造成臭气上冒,因此,对保证水封高度应有一定的认识。

3堵塞的原因及对策

3. 1卫生设备堵塞的原因及对策

1)卫生设备生产市场混乱,某些单位只考虑经济效益,就近购买质次价低的卫生设备,造成卫生设施使用后堵塞频繁。特别是坐式大便器,由于内部存水弯制作粗糙,不符合要求,极易堵塞。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严格把关,禁止建筑安装无生产许可证的卫生设备,从卫生设备本身消灭堵塞隐患。

2)施工单位安装与土建工种之间配合不好。安装人员不重视卫生设备预留排水管口的封堵或草率地封堵;土建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以致掉入建筑垃圾滞留在存水弯处而堵塞。安装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及时封堵的排水管口。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通水试验,把堵塞隐患消灭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前。

3)施工过程中安装人员不注意成品保护,地漏的存水弯中积存杂物,导致地漏不通畅。施工过程中安装人员应注意成品保护,在地漏存水弯处做临时封堵。

3. 2污水管道堵塞的原因及对策

3.2.1设计方面

1)横管管径的无原则放大有的设计人员迁就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认为管径越大越保险,无原则地放大管径,使横管流速过低造成沉淀堵塞。设计人员在确定管径时,应进行精确计算,确保管道充满度符合规范要求,使流速大于规范中的最小设计流速。

2)管道转弯过多

排水系统一般为重力流,管道转弯过多,致使水力条件不好,流动阻力增大,转弯处容易滞留杂物而堵塞。设计人员在设计管道走向时,应尽量减少转弯数量,以改善水力条件。

3.2.2施工方面

1)施工过程中室内排水管道多由安装单位施工,而室外部分则由土建单位施工。一旦标高出现误差,二者又难以协调,导致室内排出管的管底低于室外检查井的井底,使用后很快产生堵塞。

2)施工过程中横管未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放坡,产生坡度过小或倒坡现象。在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管道坡度可适当加大。

3.2.3管理方面

正确使用,加强管理,做好卫生设施正确使用的宣传教育,以减少卫生设备及污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有关部门应定期清除管道或窨井淤积的污泥,保持畅通。

综上所述,住宅排水系统堵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消除隐患,保持排水的畅通是不难做到的。

4管道防漏问题

1)硬聚氯乙烯管的管内外壁表面光洁度较高,因此水阻小、不易发生堵塞,这作为排水管是很有利的。但管道穿过楼层的结合部时常因细石混凝土与管道外壁结合不好,而使上下层之间顺管外皮漏水。特别是穿过顶层的塑料管常因楼顶层面封闭不严造成漏水。一般的做法是用砂纸将结合部位立管外皮打毛,使外皮粗糙。这种做法因工作量较大而且打磨不均匀,轻重深浅难以掌握。用另一种办法也可以达到外皮粗糙的目的,在立管结合部位做好记号后,刷上一层塑料粘结剂,待塑料外皮形成一层薄薄的粘结层时,滚上一层中砂,凝固后,在塑料管外形成粗糙表面,然后再竖管并用细石混凝土吊模。

2)硬聚氯乙烯管由于受温度影响大,膨胀系数大,每层立管及较长的横管上均要求设置伸缩节。在安装过程中,有的安装人员未在管材插口处做插入深度记号,甚至直接插到底,无法起到伸缩作用,容易造成天冷时插口脱出橡胶密封圈的保护范围,臭气外泄;天热时管材又无处可伸,胀坏接口。

3)施工时,存水弯、检查口、清扫口等处丝扣未拧紧、皮垫跑偏或夹渣,造成渗漏。安装人员应将丝扣清理干净,垫好皮垫,拧紧丝扣,防止不必要的渗漏发生。

5结语

综合上述,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应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 1 ] 姜文源1 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 J ] 1 给水排水,1997, (10) 1

建设工程与工程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矿山救援体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矿山救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30-02

在未来至少几个年代的生产生活中,采矿业仍将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仍将是工业原料和能源的主体来源,而矿山的安全生产将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人们对矿山事故的关注程度不断升高,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也成为了中国采矿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中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1]。

一、《矿山救护技术》课程建设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相关性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对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已做了明确的规定。2003年 2 月26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建了矿山救援指挥中心,使全国矿山救援工作有了一个新的指挥中枢;2006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为中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途径和思路,为中国矿山救援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设提供了保障。至此,中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指导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矿山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区域)、地方和矿山企业三级应急救援格局,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框架雏形初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矿山应急救援已渐显规模,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2]。未来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其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础煤炭工业的发展,更关系到矿业教育的百年大计[3]。矿业类高等学校培养的矿业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是国家采矿行业的人才长期储备,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对于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矿山救护技术》,作为一门矿业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矿山灾害理论,救护救援技术、救护装备操作使用等内容的掌握,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能充分提高学生就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岗位工作时对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认识与建设。

二、《矿山救护技术》课程改革建设方案

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于2006年开始《矿山救护技术》课程的设置及讲授,课程内容包括矿山安全生产法规、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援装备、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矿山救援救护技术等。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实验课程学习矿山救援装备的操作。虽然能将课程内容全部讲解给学生,但由于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化、知识体系涉及面广,学生很难充分掌握。因此,根据多年授课经验及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后的掌握及认识,提出《矿山救护技术》与《安全人机工程》课程建设改革建设方案。

1.改变课程内容

目前该课程主要内容中,矿山安全生产法规、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两部分,以文字性内容为主,在授课时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讲解起来也过于枯燥、费力。可将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内容去掉,增加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现状介绍部分,以国家性规划、建设的高角度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缩减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部分讲授的内容,增加矿山应急救援队员及受灾人员心理对救援工作影响方面的知识。

2.丰富授课方式

在授课方式上,以传统的授课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增加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现场技术专家亲临课堂讲座的形式,让现场技术专家结合生产实际案例,将多年的矿山救护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更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该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在实验课教学时,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师操作、学生看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设备,了解设备性能。比如该课程中氧气呼吸器的佩戴与使用,应让学生真正佩戴与使用。

增加灾害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般运用矿山救护技术及装备来开展救援。比如,模拟休克性伤员、骨伤伤员,来使学生对人工复苏技术、包扎技术的掌握。

在授课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对矿山救援装备进行改革创新,辅助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实验室内矿山救护设备种类、数量、功能有限,应利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到矿山救护队交流学习,向矿山救护队员学习技能、认识更多的救援装备。

在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可设置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向,由学生在设计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案例矿井的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来提高学生对矿山应急救援的综合能力。

4.提高课程关注度

授课过程中,以经典的矿山救援事故案例,来反映矿山应急救援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来提高学生对矿山应急救援的关注程度。例如通过救援实现115人获救的王家岭煤矿事故救援,智力铜矿33名矿工成功获救的案例等。

在课程学习后,可通过举办矿山应急救援知识及技能竞赛,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更多地掌握矿山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能够提高下一届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增强学习意识。

5.完善课程资料

授课教师,应利用网络资源、企业资源等,来实现课程资料的共享、资源最大化,完善课程资料。不断了解矿山救护技术装备的更新产品,使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矿山救护技术装备的原理、性能、操作等。

条件允许时,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课程相关的设备操作、技术操作等拍摄成视频、制作成动画等,以多媒体形式使课堂内容形象化,完善课程教学、教材内容。

6.建立矿山应急救援实验室

目前该课程实验内容仅是在安全工程基础实验室内进行部分实验,欠缺很多相关的实验设备,导致所能开设的课程实验内容极少,无法满足该课程学生实践实验操作需求,因此应单独建立矿山应急救援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建立不同矿山灾害救援实验过程及救援装备的实验系统,完善课程建设同时,丰富看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内容。建立矿山灾害模拟场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避灾自救设备。

三、结论

《矿山救护技术》与《安全人机工程》作为矿业类高校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在课程学习后,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矿山救护技术及装备的相关知识,提高采矿行业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在上述改革建设方案实施后,《矿山救护技术》与《安全人机工程》课程的作用将发挥得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R].2011-10-01(47).

[2] 邓军,李贝,李海涛.中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刍议[J].煤矿开采,2013,(6):5-9.

[3] 陈海波,姜海峰.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63-264.

Mine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of Mine 《Rescue Technology》and 《Saf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KANG Yu,WANG Wei-wei,PU Wen-long,WANG Ya-jun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Harbin 15002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