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会计的公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即新准则第二章的“计税基础”和第三章的“暂时性差异”,这也是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心要点。相对于旧准则,新准则将计税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赋予了真实内涵,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因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产生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必然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涵义,其所反映的纳税影响也与当前和今后的现金流量相关,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也更为有用,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亦更具有实际意义。
从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解释来看,诸如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等一般负债项目的确认和偿还并不影响当期损益和所得税的计算,因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可能与其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因素主要源自计提费用所形成的非现实负债,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入账的预计负债、对外提供担保预提的或有负债等。按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成本、费用或损失虽已计入当期损益,但在实际发生(支付)时方准予税前抵扣。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看,新准则体现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观”,与以收入费用为重心的旧准则“利润表观”截然不同。相比较,新准则不仅要求确认和计量计税差异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而且还要求确认和计量其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影响,其会计处理相对要复杂得多。
二、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
(一)所得税会计方法不同
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旧制度允许选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这里的债务法为损益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而新准则明确废止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要依据税法和税率的变更进行调整,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这种方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收益*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然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额,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和负债的帐面金额与税基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所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必然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计算公式表示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同
企业如果发生经营亏损,一般情况下国家为了鼓励其发展,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我国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五年,旧准则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新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于抵扣的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称之为当期确认法,以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
三、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对暂时性差异采用跨期摊配法进行处理,其基本程序为:1.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2.确定各年的暂时性差异;3.确定该项差异对纳税的影响;4.确定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加减纳税影响等于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总额。在采用资产负债表核算递延所得税时,如果预计转回期的税率能够合理确定,发生时按预计转回期的税率核算。另外,不论发生或是转销期间,如果税率变动,均应进行调整。
(二)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收账务处理的方法
在考虑暂时性差异的框架下,所得税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年账面利润总额为正数,且大于预算清缴时认定的所得税额的情祝下:
①当认定的所得税额大于会计核算中的所得税额时,应补提所得税。在差额较大时,还应调整已分配的应付利润、盈余公积等;在差额不大时,直接冲减年初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②已经分配的应付利润、盈余公积等,在差额较小时,直接转入年初未分配利润,即: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当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依据账面利润总额加(减)应纳税所得额所计算的所得税额,如果大于原会计决算的利润总额时,应将账面已作利润分配的项目全部冲回,先以下年账面利润总额抵减认定的所得税额,不够抵减的差额记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借方,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或以前年度该账户的贷方余额抵补。
3.如果账面利润总额为负数,而税务部门认定的所得税额为正数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税务部门认定的该年度所得税额不能用以后年度的所得税前利润弥补,它与利润总额为负数时可在其以后的延续五年内税前利润逐年弥补有显著不同。应按认定的所得税额直接作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不必先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再转入“本年利润”,这样结转后容易使人们形成可以后年度税前弥补的认识。由于纳税人上年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误差,从而导致应付利润、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计算也相应有误差,也应相应调整。
(三)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五年,以前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新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称之为当期确认法即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使用该方法的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内的应税利润充分转回作出判断,如果不能企业不应确认。
四、新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几点规范意见
为确保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和有效实施,笔者建议如下:
(一)企业应尽快适应新准则的要求,强化所得税会计观念,改进会计核算流程,设立专职所得税会计岗位,建立规范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辅助备查账薄、工作底稿,以正确计量和全面反映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状况。
(二)加强新准则的实施监管,尽量减少新旧准则过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企业将资产减值、应提应摊费用损失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事项转移,借机操纵利润。
(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更加宽松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允价值的广泛采用,都将给企业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间,而这必将影响各期所得税费用,对企业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等重要财务指标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在以后的会计准则实施中,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订相关细则和补充规定,规范企业资产负债和所得税的会计确认、计量与相关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禹红丽.所得税资产确认与计量准则的国际比较[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 基础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之相对应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规范性及制度化方面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概述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管理及会计核算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本单位会计凭证的设计、制作、审核、保管的整个过程;对本单位会计信息档案的保管、归档、移交及销毁;对本单位账簿及会计报表的设计、登记、计算、审核及报送期限的设定;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分配及管理;以及对本单位会计监管的要求、程序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的交接等。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岗位在设置方面存在漏洞
为了减少会计岗位的开销,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或者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把关不严格,导致专业知识欠缺的会计从业人员进入本单位,有的单位甚至一人多职,既管财务又管会计,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漏洞,影响财务决策。
(二)原始凭证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原始凭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不严格。具体来说,主要是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也让其通过,例如对外来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审核不严格;报销人和领款人使用铅笔签字;转账、报销等凭证没有完整的领导、报销人或审核人签字;很多报销单据并没有附相应的明细,报销金额的真实性存在问题;收款时用白条代替合法的收款单据,挪用公款等等。
(三)随意填制记账凭证
部分事业单位不能完整的填制记账凭证,主要表现在附件数量不完整以及编制人、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不完整;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记账凭证摘要的填制方面不够详细,例如单位内部设施的维修以及公车维修等,只简单的写着“维修”,没有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做详细说明;还有部分财务人员为了方便省事或因时间不足,因此将同类经济业务统一为一类进行记录,例如将所有支出类业务进行归并然后做分录,这样就导致一个分录之中包含很多附件,造成勾稽不清,账目混乱。
(四)记账及结账错误较多
事业单位记账的错误之处主要表现在:(1)记总账时只记余额,忽略发生额;(2)使用圆珠笔及铅笔进行记账;(3)不按“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对明细账和总账进行分别记录,导致两者不相符。事业单位结账的错误之处主要表现在:(1)结转次页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在结转次页时不作任何标记,直接记录新的业务。还有部分事业单位不进行数字结转,只写上“承接上页”等字样;(2)年末结账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在年末不进行结账,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将有余额的账户中的资金转出,使余额不存在。
(五)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不高
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主要表现在:(1)部分事业单位为了掩盖财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随意编制财务报告,使得报告中的数据与真实数据相差甚远;(2)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虽然有报表,但并没有相关的附注说明及分析。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数字比较或应付式的文字,使阅读者不能深刻的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3)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进行伪造,或做出明账和暗账。
(六)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1)部分事业单位对不在固定资产范围之内、容易损耗且但本身价值不高的物品管理不完善,任其损坏,造成财产损失;(2)部分事业单位经常出现超出规定限制的资金支出,在对待这种情况时采取私自提高开支标准或增加开支项目;(3)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只重视交易额,而对应收账款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催收制度等等。
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上述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中都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及财务决策,同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只有在思想上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多加重视。但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其只是简单的收支,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且经常按照自身意志对会计工作中的部分指标进行随意更改及调整,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会计从业者的水平不高
近年来,虽然事业单位会计从业者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文化、学历等方面较之以往都有所上升,但部分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及道德素质还是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部分会计人员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且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导致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理论及知识不是很熟悉;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虽然业务水平尚可,但不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对新知识的了解不够,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按照自身经验及惯性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造成失误。
(三)事业单位内部原因
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达到掩盖本单位亏损金额、隐瞒实际财政状况以减少纳税金额、公款私用、资产转移等目的,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使得单位内部财政收支混乱,管理出现各种问题。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部分行政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干预程度不够,错误的认为这是下属单位的内部事务,不应该进行过多干涉,造成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及审查工作不到位,最终使得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或是走程序,敷衍了事,或是假账泛滥,总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整体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四、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层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作为各项事务的指挥者及掌管者,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多学习及了解与会计基础工作有关的知识,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对本单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层会计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对会计基础工作对本单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深刻的了解。
(二)提高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首先,事业单位多组织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相关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会计工作者学习及进步的兴趣和动力;再次,培养会计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危机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勤恳;最后,提高会计工作者的道德水平,以法律和道德为工作准绳,严格要求自身在工作中的言行。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对领导层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对领导层进行思想政治建设主要是加强其奉公守法的理念,使其做到不挪用公款、清正廉洁,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假账及其他会计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建设,主要是使其真实记账、认真记账,做到不徇私。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基础工作监管机制
各事业单位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依据,同时参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严格制约及监督,同时对相应的处罚条例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监督及制约作用,促进会计工作更加合法化、透明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务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重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决策工作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产生影响,从而阻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事业单位本身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江岸.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的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2]张宇.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7).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企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意义,将会计基础工作和改善经营紧密联系起来,运用有效措施加强基础工作,使其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会计质量;加强
一、引言
会计基础工作含有填写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和核对会计帐薄,编制和审核会计报表,保管有关会计档案。近年来,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有关规章制度得到逐步完善,会计人员开始接受相关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但会计工作传统做法依然有较大影响,致使会计人员对基础工作意义还比较模糊,实际会计基础工作存有很多问题。若不及时进行改进,会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会计监督职能就会弱化,国家会受到损失。会计基础工作时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与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内容,可以巩固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水平,并把不必要的部分人员违规操作一扫而空。因此,要在会计基础工作时加强规范治理,这也是确保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动力资源。
二、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1.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行为还不够科学在财务控制系统中,会计监督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计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内部操作准确,对不符合法律标准或不真实的凭证给予拒绝回应,并向领导报告实情。然而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常会受各种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干扰,监督行动不能正常进行。一些会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及凭证审核职责环节丧失主观标准,导致原始凭证为被技术人员认证时就被上级认同,一些单位缺乏会计管理制度,财务分析指标设计的也不够科学与严谨,常不能提供客观决策根据。
2.很多会计原始凭证的填写不够规范、标准凭证填写的不规范具体含有摘要不能精炼、准确的表达内容,附件很多张数不能及时填写或填写的不准确,会计科目未写至最详细的科目,填写凭证的相关会计人员、审核人员、复核人员及主管未能签章。也有把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凭证总结到一张凭证上面,或是记帐凭证出现错误时,未及时运用正确方法调整或更正。
3.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企事业单位或部门都未对会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学方面知识只知皮毛,没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未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不具备有关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录用工作很随意,只要求他们能够遵循领导指示就可以,没有监督职责。2010年初,全区的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元大关,全速的发展给中西部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变得越重要。会计人员职责道德问题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区有几万户各类注册登记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占一半以上,这些个体户基本不设置会计人员。
三、有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法或措施
1.高度重视原始凭证填写和保存工作的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规范各企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工作与保存工作,妥善保管各种原始的票据、档案、数据、报表,出差人员、采购人员、制作报表人员、录入数据人员均要有具体的凭证填写管理方法。必须明确具体分工,才能确保会计基础工作正常开展。保管财务各项资料时需要制定统一装订存放的详细规定,每年的会计档案需要在会计年度工作完成后交会计部进行保管,保管满一年以后,编订清册转档案部门进行保管,档案部收到会计档案后,要保持原始卷册封装,如果非要拆封整理,召集原经办人和会计部门一起拆封。
2.企业要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给企业领导者或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信息,进而供管理人员或领导做出正确决策。完善的控制制度能够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对确保会计信息准确与真实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效果与实际执行有着紧密联系。尽管部分企业控制制度较为健全,但如果执行时未受到应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就难以充分发挥效力。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积极响应管理人员号召。实际工作中,每个员工都要充分认识企业,明白企业是组织,在组织里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道理。因此,员工要切实提升法制意识,并拥有很强责任心执行控制制度。
3.有效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对会计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一定要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培养。每个财务工作中或是会计人员都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另外,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财务方面知识,企事业单位要多给他们提供和创造学习机会,积极构建财务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大家积极分享和积累工作经验,给会计基础工作正常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4.有关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会计法律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设会计法律制度是提高社会经济管理能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稳固会计基础工作程序有着重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法律法规制度宣传力度,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可知会计违法操作,让基础的会计工作也可以有法可依。改造与会计有关的标准规范。细化会计工作内容,将它们步入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监理完善的检查监督制度,再适当配合监督检查活动,及时纠正不规则的操作行为,消除各种隐性问题,提高基础人员积极工作的动力。
5.努力提升单位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各企事业单位领导、财务人员及业务主管部门需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仔细学习有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重视企业内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领导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保证,指导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企业内管理行为,而且是社会管理行为。只有做好企业基础会计工作,才会保证会计信息不是真,本企业经济建设才不会受影响,国家利益和经济秩序才有保证。2010年我国直属单位推行了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病渐渐推广至全区,有5万多人参加,会计资格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大改进。
四、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对国家经济兴盛结果有着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决定着它在国家内的认同地位与总体声誉。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需要企业内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并主动迎合,巩固会计工作的监督效能,会计人员要坚持诚信、廉洁、敬业的工作宗旨,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企业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亚菲.论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并提升会计质量[J].当代经济,2014(,18):114-116.
摘 要 会计基础工作是石油公司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石油公司的财务工作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但随着新制度、新方法、新思维的涌入,会计基础工作反而成了石油公司财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石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概述,发现目前石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石油公司 会计 基础工作
一、会计基础工作概述
会计基础工作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的进行操作,外部需要遵守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各项法规、准则,内部需要遵守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各项会计制度都放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在企业中也被广泛的应用。面对新的形势,石油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己,根除原来财务会计处理的弊端,适时的做出工作上的调整,夯实自己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企业财务处理职能高效发挥作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推进石油企业发展。
二、我国石油公司会计工作的现状
1. 重视报表编制、分析工作,轻视财务会计基础性工作
我国石油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财务管理的整个流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设计、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财务报表体现出的财务成果等环节上,而对于会计基础性工作则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会计基础工作基本属于常规性、日常性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财务管理工作不容易体现出工作成绩,故此容易被人们忽视。在企业管理者主观思想不重视的情况下,违反会计准则、公司规定的会计处理时有发生,这严重的违背了会计工作要求的客观性及准确性,财务数据也因此失去了说服力。
2. 会计基础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基础工作不能实现精细化操作
企业的基础工作制度是企业基础工作执行的准绳,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基础工作的工作质量。目前石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制定通常不够完善,管理线条过于粗放,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另外,
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够精细,影响了企业整体财务工作的开展。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一个成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整个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加强核算准确性、提升核算工作效率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3. 会计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及科学性
科技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走向了软件时代,大多数的石油公司都实现了使用ERP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运营进行全面的管理。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石油公司的会计凭证种类及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公司会计人员录入系统生成的会计凭证外,公司销售、物流、采购等其他部门使用ERP管理系统生成的信息类凭证,也做为财务会计凭证的辅助凭证大量的出现。石油公司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ERP管理系统下的档案管理要求,传统的会计档案打印、归集、保管方式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三、加强石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1. 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绩效监督管理
首先,石油公司要注重对复合型财会人员的培养,要不断的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定期的组织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验证,周期性的进行专业技能考试。财务人员也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领域之内,要积极的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到一线去亲身体验现场工作内容,最终达到对公司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核算工作中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财务分析工作中也更能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深入、有效的分析。
其次,石油公司要加大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引入,让具有专业水平、管理经验的外部人才给公司财务带来新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整个石油公司财务队伍的战斗力,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
再次,要对石油公司财务团队架构进行整体优化,切实依据石油公司的业务情况设置岗位,避免人员组织架构臃肿,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工作岗位设置要遵循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全面提升财务团队的工作效率。
最后,石油公司要鼓励员工做好基础性工作,积极的调动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认真、绩效优异的基层会计人员要适当的给予嘉奖,使财务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做好会计基础性工作,公司财务管理等后续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开展。
2. 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并实现基础工作精细化操作
首先,石油企业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并在制度层面逐步完善。
其次,要细化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公司要在加强核算准确性、提升核算工作效率上花大力气,全面提高公司会计核算水平,确保核算工作按制度、法规有序进行。
再次,要对公司各种凭证实施精细化审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在采购、销售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不仅能证明各类业务的真实性,更是会计核算的最基础依据。公司财务人员在收到各类凭证时,要严格的审核凭证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保证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对于有问题的凭证要予以退回,并及时的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
最后,要加强各类台账的管理。台账是公司财务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基础环节,企业建立各类台账时,要保证台账涉及业务数据的完整、全面性,并且配有台账数据准确性的验证环节,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对台账进行保管。
3. 全员提升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极为重要,企业全体员工均应该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从会计基础工作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对成本费用类科目核算更加精细,提供给管理层更多的成本费用信息,便于决策者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公司可以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化管理,将管理重点放在材料采购、作业方案设计与施工上,严格按制定好的预算进行成本费用支出,对于预算外的费用支出要严格把控,并需专门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避免浪费企业资源的情况出现,也避免因设计、施工失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石油公司对设定好的成本责任中心要实施考核,对于成本超支的责任中心要进行处罚,并分析费用超计划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对于成本费用节约的责任中心,应该给予奖励,并在公司内部分享其成本控制经验。
4. 创新会计档案管理模式
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其直接影响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内容。其中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就在不断的丰富,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石油公司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积极的创新、制定适合ERP管理环境下的会计档案整理、归档、保管的办法,对于系统内的集成凭证可以采取集成凭证清单打印方式,推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结论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提升石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发展速度越快,则越应该重视基础工作的质量,没有坚实的基础,企业难以实现稳步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石油公司会计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石油公司应该适应形势的变化,夯实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紧密结合资产价值,要求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历史成本计量下采用“只报忧不报喜”的原则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作法有很大不同,它反映的是相对比较动态的信息,因此它能够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使公允价值的运用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而实际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两房”危机更多地暴露出其深层次的经济矛盾,也使公允价值在实践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一、公允价值计量目前所处的尴尬处境
公允价值计量难以确保可靠性,价格波动频繁,从而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首先,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变动,通常是基于其未来收益(或损失)不确定性,这种价值信息往往与其公允价值不完全相符。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选择参照物很关键,由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因此在发达的市场上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的条件下,在我国却无法可靠计量,就可能会发生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情况。
其次,公允价值采用前提是必须有较活跃的相关交易市场和客观公正的评估机构,目前我国这两点基础都比较薄弱。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比较欠缺,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而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造就不同的评估结果。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这就在客观上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中国股市从2005年6月6日最低点998点暴涨到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 124,点涨幅超过了5倍,上证综指完成这5 100多点的历史性跨越仅用了两年时间,A股飙升的因素很多,其中公允价值的兑现使相当多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成了业绩支撑的“发酵剂”,相互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随着股权投资在大小非解禁之后可以变现,即便未变现,其在会计科目上也按照新准则将“长期投资”科目按市场的公允价值变成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这场股改中,其效益像“爆米花”般地膨胀了起来,原本1元钱的投入变成了25元的公允价值。成也公允价值,败也公允价值。在股市处于弱势时公允价值顿时翻脸,不惜投井下石成了暴跌的推手,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公允价值缩水高达300%,2008年10月28日9时55分,上证综指从这一历史高位探至全年大底1 664.93点,竟下跌了72.83%。曾经在大牛市中给许多上市公司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公允价值,反而成了业绩滑坡的一个杀手锏。
即使在相关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公允价值在实践上也同样陷入尴尬,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国际集团告急,公允价值在其故乡――美国向全球发出了警报。美国财政部在对“两房”的财务调查中发现,“两房”所用的会计方法令其高估了自己持有的准备金价值,一方面他们的财务状况在恶化,另一方面他们的账面净资产却在增加。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不少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相关资产市值大幅下滑,不得不对资产大规模减记,进而引发市场对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恐慌性抛售,造成恶性循环,毫无疑问公允价值“放大了当前的金融危机”。美国、欧盟等监管机构已提出暂停或修改“按市计价”的准则,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前景展望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它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动荡的今天弃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甚至会引起经济、审计领域新的困惑。相反,随着全球经济刺激方案的不断出台,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公允价值的催化作用。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了扩大内需的10项举措,并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提振救市信心;提高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结构,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A股估值水平,对稳定市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算起,美国政府先后投入总额超过8 500亿美元救市资金,奥巴马执政后又力推5项经济振兴计划。相信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振兴计划的实施,必定能摆脱经济衰退的阴霾,早日迎来全球经济复苏的明天。
当然,进行公允价计量较为复杂,涉及许多经济环节,在执行中难度较大,要时刻谨慎,忌盲目滥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规定了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应当依次考虑公允价值确定的3个级次:一是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运用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二是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类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三是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其公允价值,以便更好地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虽然公允价值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有着某些差强人意的尴尬,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随着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会计系统的不断健全,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遭遇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M]//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0-33.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